诗词曲五首知识点
诗词曲五首重难点梳理
诗词曲五首重难点梳理以下是《诗词曲五首》的重难点梳理:一、重点词语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8.卷地朔风沙石走,望天涯、野茫茫、日暮苍山远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二、文学常识1.《望庐山瀑布》选自《李白诗全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世称“诗仙”。
与杜甫并称“李杜”。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选自《苏轼诗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的文学表现力多样,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李太白全集》。
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4.《浪淘沙(其一)》选自《白居易集》。
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与元稹并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5.《江南春》选自《杜牧集》。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三、课文理解1.这五首诗词曲都是描绘景色的,其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南春》是写景的绝句,《望庐山瀑布》、《浪淘沙(其一)》是写景的七言古诗。
这些诗词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中国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这五首诗词曲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精炼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展现出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
诗人们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表现出豁达、乐观、深沉等不同的情感态度。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知识点梳理01《十五从军征》【文学常识】㈠作品简介《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一部分为文人创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间。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出现的又一种新诗体,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性,语言朴实自然。
㈡写作背景汉朝时,北部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者大量征兵,兵役沉重。
《十五从军征》就写了一个从军老兵回家后发现家破人亡的悲苦经历。
【基础字词】㈠课本注释①选自《乐府诗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②[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等前面。
③[冢(zhǒng)]坟墓。
④[累(lěi)累]众多的样子。
⑤[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⑥[雉(zhì)]野鸡。
⑦[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⑧[井]这里指并台。
⑨[旅葵]野生的葵菜。
⑩[舂(chōng)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⑪[持]拿着。
⑫[羹]这里指用蔬菜煮的羹。
⑬[一时儿]一会儿。
⑭[饴]同“贻”,送给。
㈡诗歌基础赏析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应征多年的老兵回乡见闻,细致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反映出封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
【写作特色】1.谋篇布局巧妙自然《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布局,巧妙自然。
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看到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悲伤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这些又体现了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主题。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2.通过环境刻画人物形象诗中写老兵回家后的境况:“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
《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学习本文,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识记每篇文章的出处,作者及所处的年代。
4、背诵诗词曲五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
“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关于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和柳宗元同中进士,一起参加了王叔文政治集团,在当政的几个月内实现了一些改革。
失败后,一再遭贬。
他与白居易同年(772)生。
两人在长安认识,互相唱和诗达数十篇之多,世称“刘白”。
思考: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有《樊川集》。
2、关于本文的主题: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三、《过零丁洋》《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官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
他在职时,正值元蒙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处于亡国边缘。
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抗战,不幸兵败被俘,英勇就义。
他在狱中写有《正气歌》长诗,表现了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1、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写。
后来元军统张弘范再逼他招降南宋抵抗人士时,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2、关于本文的主题: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3、写出《过零丁洋》表达作者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5.《诗词五首》知识点汇总
《饮酒》其五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走的形象写照”。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
2.“心远地自偏” 中“心远”指的是什么? /这两句所包含的道理。
/给你带来怎样的生活启示?指诗人虽身居喧嚣纷扰的尘世,但思想远离官场和尘俗,心情闲适、心志高雅、超凡脱俗,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常受外界干扰和诱惑,若是我们心无杂念,保持一颗恬淡的心,便能远离纷扰。
3.第5-8句写景,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心境/志趣?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悠闲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菊、篱笆、山、山气、落日、鸟,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图,表现了诗人回归自然后悠闲自得的形象/心境和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4.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见”能否改为“望”/“见”和“望”哪个更好?①不能。
“见”写出了诗人采菊时不经意间看到庐山美景,体现作者心灵的悠然、自由与惬意,随意自然。
“望”表示有意识地凝望,不能体现出作者超脱于尘杂之外、物我合一的情愫。
②能。
望”表示有意识地凝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
而“见”字单纯直白,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5.“淡而有味”是陶诗的艺术特点之一,请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举例分析。
[示例一]“菊”“篱”“南山”,景物寻常,但经诗人组合就具有了宁静悠远的意味。
[示例二]“采”“见”,词语平淡,但经诗人锤炼就充满了生活情味。
《诗词曲五首》诗词精讲
《诗词曲五首》诗词精讲《诗词曲五首》诗词精讲一、重点精讲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那种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本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为什么说《赤壁》这首咏史诗是借题发挥呢?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矾,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这种想象的?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
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前人面对无限时空,一轮孤月,早已产生了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诗词曲五首复习资料整理
一、《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知识积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⑴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⑵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⑶颔联句是(含典故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赤壁》杜牧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二、《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题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自然景物暗示社会的发展的句子是2、《赤壁》中暗示作者怀才不遇的句子是3、《过零丁洋》中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句子是4、《水调歌头》中写出作者积极乐观的旷达胸怀的句子是5、《山坡羊》中抒发作者感慨的千古名句是三、《诗词曲五首》诗歌鉴赏(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⒈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诗词曲5首九年级知识点
诗词曲5首九年级知识点诗词曲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底蕴。
在九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会学习到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曲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五首诗词曲,了解一下它们背后的知识点和内涵。
1.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以描绘鹳雀楼的壮丽景色为主题,写了一幅谦虚和进取的形象。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等,使全诗具备了浩渺壮观的景象。
2. 《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描写一个寂静的夜晚为主题。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的启迪。
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一句尤为经典,表达了诗人对黑夜的观察和联想,给人以无限遐想。
3. 《七步诗》《七步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写了一个寒暄七步而不及言表的故事。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其中,“七步成诗”使人感叹,也给了人们以珍惜时光和把握机会的启示。
4. 《春晓》《春晓》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以描绘春天的美景为主题。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地上生辉”、“风住尘香花已尽”等等,将春天的繁荣与辽阔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欣喜和赞美之情。
5.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唐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曲,以描绘江南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为主题。
在这首词中,苏轼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的风光和人心喜悦的场景,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百姓们的愉悦和满足。
以上就是五首九年级诗词曲作品的知识点和内涵的简要介绍。
这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描写和婉约的音韵,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代文化和人们思想感情的窗口。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诗词曲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培养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能力。
让我们一起在这些经典作品的熏陶下,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感受诗词艺术的魅力。
24、诗词五首知识点
24、诗词曲五首知识点整理《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乐府: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音乐机构,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多收录在北宋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
重点问题: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开头两句,统摄全诗,高度概括了主人公的一生。
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2、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远景,暗示亲人已故。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白描,近景。
描写出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
表现诗人凄楚的心境。
4、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境况;用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兵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5、试简要分析结尾“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一句的妙处。
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写老兵的行动和内心世界。
通过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6、主旨归纳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应征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细致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反映出封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古体诗、歌行体(乐府诗)、七言古诗、送别诗、咏雪诗。
岑参,盛唐边塞诗人。
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擅长七言歌行。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作品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与高适并称“高岑”。
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重点问题:一、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第一层(1—10句)“咏雪”——瀚海雪景图第二层(11—18句)“送别”——风雪送客图二、第一部分:咏雪(1—10)1、写雪景的顺序:总写帐外——帐内——帐外2、说说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诗词曲五首》重点难点点拨
《诗词曲五首》重点难点点拨
《诗词曲五首》重点难点点拨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二十多年来郁积心头的苦闷和愤懑之情,表达了对旧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前途的无限希望。
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句,对仗工整,语言铿锵,富于哲理,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对仕途的失意,抱负的落空,表现出不甘沉寂的阔大胸怀。
现引用这两句诗,常赋予其新的涵义,喻指任何腐朽没落的势力,都不可能逆转历史发展的潮流,新生力量必将欣欣向荣,茁壮成长。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
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诗中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及豪绅。
作者在诗中指责商女,实是指桑骂槐。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值得玩味。
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
前四个字为上一句的景物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个性和典型意义,同时照应诗题。
后三个字又为下文铺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闻笛赋:指晋间秀所作《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5、《山坡羊
潼关怀古》
这首散曲以沉郁、愤懑的心情,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慨。
尤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千锤百炼,尖锐而警拔。
总之,不论是怎样的改朝换代,人民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知识点汇总一、文学常识1、《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乐府诗集》,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
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
《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书籍。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2、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
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高适并称"高岑”。
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
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4、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5、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二、原文易错字词1、《十五从军征》:看、君,冢、窦、雉、葵、舂、作、饴、东向。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罗幕、狐裘、锦衾、瀚海阑干、凝、胡琴琵琶、掣、不见君。
3、《南乡子》:神州、万兜鍪、休。
4、《过零丁洋》:起一经、寥落、破碎、絮、零丁、汗青。
5、《山坡羊》:峰峦、宫阙、做了土。
三、理解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的句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选取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亲友去世的句子: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3、《十五从军征》中,进一步突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羮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4、运用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句子: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白雪歌》中,正侧面相结合,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的句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白雪歌》中、运用比喻,把雪比作梨花,十分新奇,形象而生动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
《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中心:《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赤壁》:这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诗人描写了凭吊古战场的情景,抒发了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诗人在生死关头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在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一、根底知识1.给如下加红字注音。
赋(fù) 寥〔liáo〕戟〔jǐ〕阙〔què〕琼〔qióng〕绮〔qǐ〕婵(chán)2.形近字3.多音字4.词语解释【巴山楚水】指某某、某某、某某一带。
X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遥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翻】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X二十八使君》。
【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
【寥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丹心】红心,赤诚的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以火烤使出“汗〞,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课《诗词曲五首》知识点学习提纲
《诗词曲五首》内容要点梳理汇总十五从军征一、相关资料1.“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2.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
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
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
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二、诗歌大意。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三.品味赏析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残酷的兵役制度。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
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2.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3.那到底是怎样的凄凉景象呢?请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
(言之成理即可)4.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词五首知识点归纳
词五首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五首诗歌的知识点归纳:
1.《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这是一首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诗歌,以写景的形式描绘了登上鹳雀楼时的壮丽景色。
-描述技巧:运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2.《静夜思》:
-静夜思:这是一首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诗歌,以抒发思乡之情为主题。
-描述技巧:通过描绘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表达了思乡之情。
-表达手法: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出篱门迎凉:这是一首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诗歌,以抒发对凉爽秋夜的喜爱之情为主题。
-描述技巧:通过描绘诗人在篱门旁迎接清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夜凉爽的感受。
-表达手法:使用了寓言、众所周知的事实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4.《登高》:
-登高:这是一首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诗歌,以抒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为主题。
-描述技巧:通过描绘登高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表达手法:运用了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5.《望岳》:
-望岳:这是一首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诗歌,以抒发对峨眉山的景色和历史的寄托之情为主题。
-描述技巧:通过描绘诗人对峨眉山的望远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表达手法: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关于《诗词曲五首》的知识延伸
《诗词曲》的知识延伸
关于《诗词曲五首》的知识延伸
1、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其中“光、霜、乡”是韵脚。
2、押韵:诗歌词赋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这叫押韵,如《静夜思》押ang韵。
3、律诗的结构: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4、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
从意义的表达看,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由二、二、一式变成二、一、二式。
唐诗五首知识点汇总
一、《野望》作者: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秋天在野外眺望,抒发了孤寂抑郁之情。
二《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3、《黄鹤楼》中抒发怀乡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
《诗词曲五首》重要知识点总结
文言知识
【字音】
松柏冢(zhǒng)雉(zhì)
舂(chōng)谷瀚(hàn)海
兜鍪(móu) 踌躇(chóu chú)
【作者作品】
1.《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民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校注》。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
他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其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将他们并称为“高岑”。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4.《过零丁洋》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崇高表现。
5.《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
山坡羊,曲牌名。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心情?答: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心情: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
时此刻的心情。
答:特点:用典(闻笛赋、烂柯人)。
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
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答: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答: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5.(★)诗歌的思想感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
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6.(★★)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二)《赤壁》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答: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答:不以成败论英雄。
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答:“二乔”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
由叙事引发议论。
5.(★)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6.(★)思想感情:《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
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三)过零丁洋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答: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答:“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
4.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答: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5. (★)思想感情:《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四)水调歌头
1.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2.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3.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自我安慰、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
4. (★)思想感情:《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
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答:“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答:写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哀伤感之情。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答: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4.(★)思想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
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