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2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套
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
套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导学案全套,
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研究并掌握相关知识。
导学案一:Unit 1-Module 1
- 研究目标:理解并正确运用文中介绍家庭成员关系的单词和
短语;能够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以及一般将来时进行句子
构建。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观看与家庭成员关系相关的视频,进行
小组讨论并分享个人观点。
导学案二:Unit 1-Module 2
- 研究目标:能够正确使用表示主观感受和客观事实的形容词;能够运用情态动词来表达能力、可能性和建议。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并运
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导学案三:Unit 2-Module 1
- 研究目标:理解并正确运用关于动作和状态的词汇和短语;能够使用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来进行句子构建。
- 活动建议:请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自己日常活动的时间表,并用英语进行展示。
......
导学案N:Unit N-Module N
- 研究目标:【填写具体的研究目标】
- 活动建议:【填写具体的活动建议】
总结
通过本套导学案的研究,学生们将全面掌握2023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建议学生们积极参与导学案提供的各类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并及时向教师寻求辅导和解答疑惑。
高中数学必修2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2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数学必修2 编制:廖信山审核:王育仁使用时间:2013年11月___日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组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模型、图片,使学生理解并能归纳出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2.通过对棱柱、棱锥、棱台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
【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3页,回答下列问题:1.空间几何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什么是多面体、多面体的面、棱、顶点?3.什么是旋转体、旋转体的轴?任务二阅读教材第3~4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棱柱、棱柱的底、侧面、侧棱、顶点有什么特征如何表示如何分类思考:正方体、长方体是棱柱吗?2.什么是棱锥、棱锥的底、侧面、侧棱、顶点有什么特征如何表示如何分类思考: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的多面体是棱锥吗?3.什么是棱台、棱台的底、侧面、侧棱、顶点有什么特征如何表示如何分类2【合作探究】1.棱柱、棱锥、棱台都是多面体,当底面发生变化时,它们能否互相转化呢?【目标检测】A级:必做题1.一个多面体至少有__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棱柱有_________个顶点。
2.在三棱锥A-BCD,可以当作棱锥底面的三角形的个数为()A.1B.2C.3D.43.在棱柱中()A、只有两个面平行B、所有的棱都平行C、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D、两底面平行,且各侧棱也互相平行4.棱台不具有的性质是()A.两底面平行且相似B.侧面都是梯形C.侧棱都平行D.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B级:选做题1、若一个棱锥的侧面都是等边三角形,这个棱锥最多是()棱锥。
高一下学期数学必修二导学案(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9.2.4 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学习目标】1.会求样本的标准差、方差;2.理解离散程度参数的统计含义;3.会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统计问题.【知识梳理】一、请同学们预习课本9.2.4节(第209-213页),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1、预习课本中的问题3,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甲乙两名运动员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
(2)作出两名运动员射击成绩的频率图(如下)甲的成绩比较,乙的成绩相对,即甲的成绩波动幅度比较大,而乙的成绩比较稳定。
可见,他们的射击成绩是存在差异的。
2、度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极差度量数据程度的一种方法是用极差。
极差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数据的程度.但因为极差只使用了数据中、两个值的信息,对其他数据的取值情况没有涉及,所以极差所含的信息量很少。
3、平均距离的一种表示形式假设一组数据是x1,x2,⋯,x n,用x̅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我们用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作为“距离”,即|x i−x̅|(i=1,2,⋯,n)作为x i到x̅的“距离”.可以得到这组数据x1,x2,⋯,x n到x̅的“平均距离”为1 n ∑|x i−x| ni=14、方差和标准差(1)一组数据是x1,x2,⋯,x n,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 n ∑(x i−x)2ni=1,或1n∑x i2ni=1−x̅2,(你能证明两者是相等的吗?)(2)由于方差的单位是原始数据的单位的,为了使二者数据单位一致,我们取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得到这组数据的标准差√1n∑(x i−x)2ni=1,或 √1n∑x i2ni=1−x̅2,(3)总体方差S2和总体标准差S=√S2S2=1N∑(Y i−Y)2Ni=1=1N∑Y i2Ni=1−Y̅2,也可以写成加权的形式S2=1N∑f i(Y i−Y)2ki=1,(4)样本方差s2和样本标准差s=√s2s2=1n∑(y i−y)2ni=1(5)标准差刻画了数据的程度或幅度,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导学案(全册)
R第五章 曲线运动第1节 曲线运动【学考要求】 1.了解曲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有关位移、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简单问题;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知识梳理】1.曲线运动的速度(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该点的 方向。
(2)特点:曲线运动的速度的 在时刻变化,但速度的 不一定在变化。
因此曲线运动是一种 速运动。
这也说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 初速度 和所受 合力 都不为零。
2.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记忆图像:(3)拓展规律:可将合力F 合分解到运动方向F x 和垂直运动的方向F y ,可知:F x 只起改变速度v 大小的作用,F y 只起改变速度v 方向的作用。
即:若θ为锐角,物体做加速..曲线运动;θ为钝角,物体做减速..曲线运动;θ为直角,物体做速. 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法则: 定则。
(2)牢记:合运动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眼睛看得见),分运动是物体实际运动的两个分效果(人为分析出来的,并不直观可见)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效性和等时性;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要对和运动相关的矢量(位移、速度)进行合成与分解,使合矢量与分矢量相互转化,从而将复杂运动用简单运动进行等效替代。
(类比:力的合成与分解)【考题例析】例题1(2011学考第8题)跳水队员从10m 高台做“反身翻腾二周半”动作时, 头部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头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C .速度大小不变D .速度方向不变例题2(2012学考第5题)向斜上方抛出的石子,它所受重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石子( )A .一定做直线运动B .可能做直线运动C .一定做曲线运动D .可能做曲线运动例题3(2010学考第5题)如图所示,一个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直线 运动的钢球,如果在它运动路线的旁边放一块磁铁,则钢球可能的 运动轨迹是( )A .轨迹①B .轨迹②C .轨迹③D .轨迹①、②、③都有可能例题4(2011学考第16题)如图所示,蜡块R 可以在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 匀速上升。
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导学案必修2 第2章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1.1 平面1. 了解平面的描述性概念;2. 掌握平面的表示方法和基本画法;3. 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4. 能正确地用数学语言表示点、直线、平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043引入:平面是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要素.那么什么是平面呢?平面如何表示呢?平面又有哪些性质呢?二、新课导学 ※ 探索新知探究1:平面的概念与表示问题:生活中哪些物体给人以平面形象?你觉得平面可以拉伸吗?平面有厚薄之分吗?新知1:平面(plane)是平的;平面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平面没有厚薄之分.问题:通常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直线,那你认为用什么图形表示平面比较合适呢?新知2:如上图,通常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平面可以用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来表示,还可以简单的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ABCD ,平面AC 等.规定:①画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②两个平面相交时,画出交线,被遮挡部分用虚线画出来;③用希腊字母表示平面时,字母标注在锐角内.问题: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联系集合的观点,点和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怎么表示?直线和平面呢?新知3:⑴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点A 在平面α外,记作A α∉.⑵点P 在直线l 上,记作P l ∈,点P 在直线外,记作P l ∉.⑶直线l 上所有点都在平面α内,则直线l 在平面α内(平面α经过直线l ),记作l α⊂;否则直线就在平面外,记作l α⊄.探究2:平面的性质问题:直线l 与平面α有一个公共点P ,直线l 是否在平面α内?有两个公共点呢?新知4: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用集合符号表示为:,,A l B l ∈∈且,A B l ααα∈∈⇒⊂问题:两点确定一直线,两点能确定一个平面吗?任意三点能确定一个平面吗?新知5: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如上图,三点确定平面ABC .问题: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点B ?为什么?新知6: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如下图所示: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 ,记作l αβ=.公理3用集合符号表示为,P a ∈且P β∈⇒l αβ=,且P l ∈※ 典型例题例1 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例2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判断下⑴直线AC 在平面⑵设上下底面中心为,O 则平面AA C C ''与平面DD'的交线为OO '; ⑶点,,AO C '⑷平面AB C ''与平面AC 重合.※ 动手试试练 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⑴点A 在平面α内,但点B 在平面α外; ⑵直线a 经过平面α外的一点M ;⑶直线a 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 平面的特征、画法、表示;2. 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3. 用符号表示点、线、面的关系.※ 知识拓展平面的三个性质是公理(不需要证明,直接可以用),是用公理化方法证明命题的基础.其中公理1可以用来判断直线或者点是否在平面内;公理2用来确定一个平面,判断两平面重合,或者证明点、线共面;公理3用来判断两个平面相交,证明点共线或者线共点的问题.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平面ABCD 的面积为210cm ②100个平面重合比50个平面重合厚③空间图形中虚线都是辅助线④平面不一定用平行四边形表示. A.① B.② C.③ D.④ 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②经过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经过两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④经过空间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A.1个B.2个C.3个D.4个3. 如图在四面体中,若直线EF 和GH 相交,则它们的交点一定( A.在直线DB 上B.在直线AB 上C.在直线CB 上D.都不对4. 直线12,l l 相交于点P ,并且分别与平面γ相交于点,A B 两点,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5. 两个平面不重合,在一个面内取4点,另一个面内取3点,这些点最多能够确定平面_______个. 1. 画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图形:⑴三个平面:一个水平,一个竖直,一个倾斜; ⑵ ,,,l AB CD αβαβ=⊂⊂AB ∥l ,CD ∥l .2.如图在正方体中,A 是顶点,,B C 都是棱的中点,请作出经过,,A B C 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的截面.§2.1.2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1. 正确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2. 会判断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 掌握平行公理及空间等角定理的内容和应用;4. 会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4447复习1:平面的特点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复习2:平面性质(三公理)公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课导学 ※ 探索新知探究1:异面直线及直线间的位置关系问题: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重合不考虑),空间两条直线呢?观察:如图在长方体中,直线A B '与CC '的位置关系如何?结论:直线A B '与CC '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新知1:像直线A B '与CC '这样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skew lines).试试:请在上图的长方体中,再找出3对异面直线.问题:作图时,怎样才能表示两条直线是异面的?新知2:异面直线的画法有如下几种(,a b 异面):试试:请你归纳出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究2:平行公理及空间等角定理问题: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空间是否有类似规律?观察:如图2-1,在长方体中,直线C D ''∥A B '',AB ∥A B '',那么直线AB 与C D ''平行吗?图2-1新知3: 公理4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问题:平面上,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空间是否有类似结论?观察:在图2-1中,ADC ∠与A D C '''∠,ADC ∠与A B C '''∠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这两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新知4: 定理 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探究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问题: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夹角是如何定义的?想一想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该怎么定义?b a α b a α βαa b图2-2新知5: 如图2-2,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 a '∥a ,b '∥b ,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夹角).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 反思:思考下列问题. ⑴ 作异面直线夹角时,夹角的大小与点O 的位置有关吗?点O 的位置怎样取才比较简便? ⑵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多少? ⑶ 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一定在同一平面上吗? ⑷ 异面直线的夹角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作出来的?它体现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 ※ 典型例题 例 1 如图2-3,,,,E F G H 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若对角线2,BD = 4AC =,则22EG HF +的值为多少?(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图2-3 例2 如图2-4,在正方体中,求下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⑴BA '和CC ' ⑵B D ''和C A '图2-4 ※ 动手试试 练 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求异面直线AC 与A D ''所成的角.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异面直线的定义、夹角的定义及求法; 2.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3. 平行公理及空间等角定理. ※ 知识拓展 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如图,,,,a A B B a ααα⊂∉∈∉,则直线AB 与直※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a b c 为三条直线,如果,a c b c ⊥⊥,则,a b 的位置关系必定是( ). A.相交 B.平行 C.异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 已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平行于直线a ,那么c 与b ( ).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相交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3. 已知l αβ=,,a b αβ⊂⊂,且,a b 是异面直线,那么直线l ( ).A.至多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B.至少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C.与,a b 都相交D.至少与,a b 中的一条平行 4. 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十二条棱中,与直线AC '是异面直线关系的有___________条. 5. 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3AB =,2,BC =1AA=1,异面直线AC 与11A D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1. 已知,E E 是正方体AC '棱AD ,A D ''的中点,求证:CEB C E B '''∠=∠.2. 如图2-5,在三棱锥P ABC -中,PA BC ⊥,E 、F 分别是PC 和AB 上的点,且32PE AF EC FB ==,设EF 与PA 、BC 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 求证:90αβ+=°.图2-5§2.1.3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 掌握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在平面外的概念,会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 掌握两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会画相交平面的图形.4850复习1:空间任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复习2:异面直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它们的夹角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 的方式作出,其范围是___________.复习3:平行公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空间等角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课导学 ※ 探索新知探究1: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问题:用铅笔表示一条直线,作业本表示一个平面,你试着比画,它们之间有几种位置关系?观察:如图3-1,直线A B '与长方体的六个面有几种位置关系?图3-1新知1: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只有三种: ⑴直线在平面内—— ⑵直线与平面相交—— ⑶直线与平面平行——其中,⑵、⑶两种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反思:⑴从交点个数方面来分析,上述三种关系对应的交点有多少个?请把结果写在新知1的——符号后面⑵请你试着把上述三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并想想用符号语言该怎么描述.探究2: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问题: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你试着拿两个作业本比画比画.观察:还是在长方体中,如图3-2,你看看它的六个面两两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图3-2新知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⑵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试试:请你试着把平面的两种关系用图形以及符号语言表示出来.※典型例题例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α.②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③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④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A.0B.1C.2D.3例 2 已知平面,αβ,直线,a b,且α∥β,aα⊂,bβ⊂,则直线a与直线b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动手试试练1. 若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且a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α内的所有直线与a异面B.α内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a平行D.α内的直线与a都相交.练2. 已知,,a b 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①a∥c,b∥c⇒a∥b;②a∥γ,b∥γ⇒a∥b;③a∥c,c∥α⇒a∥α;④a∥γ,a∥αα⇒∥γ;⑤aα⊄,bα⊂,a∥b⇒a∥α.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⑤B.①②C.②④D.③⑤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 位置关系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如何表示;3. 长方体作为模型研究空间问题的重要性.※知识拓展求类似确定空间的部分、平面的个数、交线的条数、交点的个数问题,都应对相应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做到不重不漏.分类讨论是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 直线l在平面α外,则().A.l∥αB.l与α至少有一个公共点C.l Aα= D.l与α至多有一个公共点2. 已知a∥α,bα⊂,则().A.a∥bB.a和b相交C.a和b异面D.a与b平行或异面3. 四棱柱的的六个面中,平行平面有().A.1对B.1对或2对C.1对或2对或3对D.0对或1对或2对或3对4. 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有____条;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平面有____个.5. 若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一条直线,且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一定是______.1. 已知直线,a b及平面α满足: a∥α,b∥α,则直线,a b的位置关系如何?画图表示.2. 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可以将空间划为几个部分?三个呢?试画图加以说明.§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1. 理解和掌握平面的性质定理,能合理运用;2. 掌握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 会判断异面直线,掌握异面直线的求法;4. 会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点、线、面的位置关系.4050复习1:概念与性质⑴平面的特征和平面的性质(三个公理);⑵平行公理、等角定理;⑶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⑷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内相交平行⑸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复习2:异面直线夹角的求法:平移线段作角,解三角形求角.复习3: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点、线、面的位置关系⑴点与线、点与面的关系;⑵线与线、线与面的关系;⑶面与面的关系.二、新课导学※典型例题例1 如图4-1,ABC∆在平面α外,AB Pα=,BCQα=,AC Rα=,求证:P,Q,R三点共线.图4-1小结:证明点共线的基本方法有两种⑴找出两个面的交线,证明若干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由公理3可推知这些点都在交线上,即证若干点共线.⑵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证明另外一些点也都在这条直线上.例2 如图4-2,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和CB 上的点,G ,H 分别是CD 和AD 上的点,且E H F G 与相交于点K .求证:EH ,BD ,FG 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图4-2小结:证明三线共点的基本方法为:先确定待证的三线中的两条相交于一点,再证明此点是二直线所在平面的公共点,第三条直线是两个平面的交线,由公理3得证这三线共点.例3 如图4-3,如果两条异面直线称作“一对”,那么在正方体的12条棱中,共有异面直线多少对?图4-3反思:分析清楚几何特点是避免重复计数的关键,计数问题必须避免盲目乱数,分类时要不重不漏.※ 动手试试练1. 如图4-4,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图4-4则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 与ED 平行 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③CN 与BM 成60°角 ④DM 与BN 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练2. 如图4-5,在正方体中,E ,F 分别为AB 、AA '的中点,求证:CE ,DF',DA 三线交于一点.图4-5练 3. 由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不共线的三点,能确定平面的个数为多少?小结: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 平面及平面基本性质的应用;2.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3. 异面直线的判定及夹角问题.※ 知识拓展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利用异面直线的定义,说明两直线不平行,也不相交,即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定理法:利用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说明. ③反证法(常用):假设两条直线不异面,则它们一定共面,即这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直线1l ∥2l ,在1l 上取3个点,在2l 上取2个点,由这5个点确定的平面个数为( ). A.1个 B.3个 C.6个 D.9个 2. 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A l ∈,A α∈,B l ∈,B α∈l α⇒⊂B.A α∈,A β∈,B α∈,B β∈AB αβ⇒=C.l α⊄,A l A α∈⇒∉D.A ,B ,C α∈, A ,B ,C β∈,且A ,B ,C 不共线αβ⇒与重合3. a ,b 是异面直线,b ,c 是异面直线,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平行或异面B.相交或平行C.异面D.平行或异面4. 若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平行,则它与另一平面____________.5.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某一条直线垂直,则另一条和这条直线______.1. 如图4-6,在正方体中M ,N 分别是AB 和DD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 M '与CN 所成的角.图4-62. 如图4-7,已知不共面的直线a ,b ,c 相交于O 点,M ,P 点是直线α上两点,N ,Q 分别是直线b ,c 上一点.求证:图4-7§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建立几何模型,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背景;2. 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会用其证明线面平行. 5455复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中,平行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那么如何判定直线和平面是平行的呢?根据定义好判断吗?二、新课导学 ※ 探索新知探究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背景分析实例1:如图5-1,一面墙上有一扇门,门扇的两边是平行的.当门扇绕着墙上的一边转动时,观察门扇转动的一边l与墙所在的平面位置关系如何?图5-1实例2:如图5-2,将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翻动书的封面,观察封面边缘所在直线l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图5-2结论:上述两个问题中的直线l与对应平面都是平行的.探究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问题:探究1两个实例中的直线l为什么会和对应的平面平行呢?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吗?能作图把这一结论表示出来吗?新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如图5-3所示,a∥α.图5-3反思:思考下列问题⑴用符号语言如何表示上述定理;⑵上述定理的实质是什么?它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⑶如果要证明这个定理,该如何证明呢?※典型例题例1 有一块木料如图5-4所示,P为平面BCEF 内一点,要求过点P在平面BCEF内作一条直线与平面ABCD平行,应该如何画线?图5-4例2 如图5-5,空间四边形ABCD中,,E F分别是,AB 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BCD.图5-5※动手试试练 1. 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EF交于AB,M和N分别为AC和BF上的点,且AM FN=,如图5-6所示.求证:MN∥平面BEC.图5-6练2. 已知ABC∆,,D E分别为,AC AB的中点,沿DE将ADE∆折起,使A到A'的位置,设M是A B'的中点,求证:ME∥平面A CD'.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及其应用,其核心是线线平行⇒线面平行;2. 转化思想的运用: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知识拓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通常有三种方法:⑴利用定义:证明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但直接证明是困难的,往往借助于反正法来证明.⑵利用判定定理,其关键是证明线线平行.证明线线平行可利用平行公理、中位线、比例线段等等.⑶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后面将会学习到)※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 若直线与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A.一条直线不相交B.两条直线不相交C.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D.无数条直线不相交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B.直线l与平面α不相交,则l∥平面αC.,A B是平面α外两点,,C D是平面α内两点,若AC BD=,则AB∥平面αD.同时与两条异面直线平行的平面有无数个3. 如果AB、BC、CD是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则经过它们中点的平面和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AC在此平面内D.平行或相交4.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的六个面和六个对角面中,与棱AB平行的面有________个. 5. 若直线,a b相交,且a∥α,则b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1. 如图5-7,在正方体中,E为1DD的中点,判断1BD与平面AE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图5-72. 如图5-8,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P、Q分别是ABC∆和BCD∆的重心.求证:PQ∥平面ACD.图5-8§2.2. 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 能借助于长方体模型讨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问题;2. 理解和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运用;3. 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5657复习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习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_种,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讨论: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是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怎样证明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呢?你觉得好证吗?二、新课导学※探索新知探究: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问题1:平面可以看作是由直线构成的.若一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吗?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结论:两个平面平行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的问题.问题2:一个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好证明吗?能否只证明一个平面内若干条直线和另外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就平行呢?试试:在长方体中,回答下列问题⑴如图6-1,AA AA B B'''⊂面,AA'∥面BB C C'',则面AA B B''∥面BB C C''吗?图6-1⑵如图6-2,AA'∥EF,AA'∥DCC D''面,EF∥DCC D''面,则A ADD''面∥DCC D''面吗?图6-2⑶如图6-3,直线A C''和B D''相交,且A C''、B D''都和平面ABCD平行(为什么),则平面A B C D''''∥平面ABCD吗?图6-3反思:由以上3个问题,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新知: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如图6-4所示,α∥β.图6-4反思:⑴定理的实质是什么?⑵用符号语言把定理表示出来.⑶如果要证明定理,该怎么证明呢?※典型例题例1 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如图6-5,求证:平面11AB D∥1CB D.图6-5例2 如图6-6,已知,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平面α过a ,与b 平行,平面β过b ,与a 平行, 求证:平面α∥平面β图6-6小结:证明面面平行,只需证明线线平行,而且这两条直线必须是相交直线.※ 动手试试练. 如图6-7,正方体中,,,,M N E F 分别是棱A B '',A D '',BC '',CD ''AMN 平面EFDB .图6-7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2. 转化思想的运用.※ 知识拓展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通常有5种方法 ⑴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定义(常用反证法); ⑵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以后学习);⑷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平行的传递性);⑸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判※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 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都与β平行B.直线a 与,αβ都平行,且不在α和β内C.直线a α⊂,直线b β⊂,且a ∥β,b ∥αD.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2. 经过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a 且与平面α平行的平面( ).A.有且只有一个B.不存在C.至多有一个D.至少有一个3. 设有不同的直线,a b ,及不同的平面α、β,给出的三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若a ∥α,b ∥α,则a ∥b ②若a ∥α,α∥β,则a ∥β③若,a αα⊂∥β,则a ∥β. A.0个 B.1个 C.2个 D.3个4. 如果两个平面分别经过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5. 若两个平面都平行于两条异面直线中的每一条,则这两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1. 如图6-8,在几何体ABC A B C '''-中,1∠+ 2180∠=°,34180∠+∠=°,求证:平面ABC ∥平面A B C '''.图6-82. 如图6-9,A '、B '、C '分别是PBC ∆、PCA ∆、PAB ∆的重心.求证:面A B C '''∥ABC 面.图6-9§2.2.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1. 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2. 能灵活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线线”“线面”平行的转化.5860复习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实质是由__________平行推出__________平行.复习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a和平面α内的直线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二、新课导学※探索新知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问题1:如图7-1,直线a与平面α平行.请在图中的平面α内画出一条和直线a平行的直线b.图7-1问题2: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为什么?),请在图7-1中把直线,a b确定的平面画出来,并且表示为β. 问题3:在你画出的图中,平面β是经过直线,a b 的平面,显然它和平面α是相交的,并且直线b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而直线a和b又是平行的.因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把它用符号语言写在下面.问题4:在图7-2中过直线a再画另外一个平面γ与平面α相交,交线为c.直线a,c平行吗?和你上面得出的结论相符吗?你能不能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呢?图7-2新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都与该直线平行.反思:定理的实质是什么?※典型例题例1 如图7-3所示的一块木料中,棱BC平行于A C''面.⑴要经过A C''面内的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⑵所画的线与平面AC是什么位置关系?图7-3。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导学案)高一政治(必修2)
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导学案(2023最新版)一、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 了解两个毫不动摇,学习理解坚持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掌握企业经营的策略,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制度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初步学会企业经营,树立理性精神。
3.公共参与:国企改革是全社会的大事,学习本框,可以了解国企改革的方向和企业经营的措施,可以为国企改革建言献策。
二、学习目标:必备知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关键能力:通过我们身边的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方针及措施。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公司如何经营教学难点:公司如何经营。
四、新知导学(请同学们课前结合教材,认真完成下列填空。
)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1)加强主导:要以解放和发展为标准,以提高、增强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服务战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推进国有经济。
推进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服务,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3)混改方向: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的是。
2.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制度安排: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赋予农民。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巩固和完善,发展新型,发展新型农业和________,发展农业____________经营。
高一必修二英语导学案答案
高一必修二英语导学案答案1、A survey of the opinions of students()that they admit several hours of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 harmful to health. [单选题] *A. show;areB. shows ;is(正确答案)C.show;isD.shows ;are2、He gathered his courage and went on writing music. [单选题] *A. 从事B. 靠······谋生C. 继续(正确答案)D. 致力于3、--The last bus has left. What should we do?--Let’s take a taxi. We have no other _______ now. [单选题] *A. choice(正确答案)B. reasonC. habitD. decision4、—Can you play tennis?—______. But I can play basketball.()[单选题] *A. Yes, I canB. Yes, I doC. No. I can’t(正确答案)D. No, I don’t5、E-mail is _______ than express mail, so I usually email my friends. [单选题] *A. fastB. faster(正确答案)C. the fastestD. more faster6、Leave your key with a neighbor ___ you lock yourself out one day [单选题] *A. ever sinceB. even ifC. soon afterD. in case(正确答案)7、Kids will soon get tired of learning _____ more than they can. [单选题] *A. if they expect to learnB. if they are expected to learn(正确答案)C. if they learn to expectD. if they are learned to expect8、Mary is interested ______ hiking. [单选题] *A. onB. byC. in(正确答案)D. at9、Chinese people spend _____ money on travelling today as they did ten years ago. [单选题] *A. more than twiceB. as twice muchC. twice as much(正确答案)D. twice more than10、While I _____ the morning paper, a headline caught my eye.. [单选题] *A. have readB. was reading(正确答案)C. had readD. am reading11、Nobody noticed the thief slip into the shop, because the lights happened to _______. [单选题] *A. put outB. turn outC. give outD. go out(正确答案)12、The classmates can' t()Alice from her twin sister. [单选题] *A. speakB. tell(正确答案)C. talkD. say13、Its’time to go to bed. _______ your computer, please. [单选题] *A. Turn onB. Turn inC. Turn off(正确答案)D. Turn down14、The scenery is so beautiful. Let’s _______. [单选题] *A. take photos(正确答案)B. take mapsC. take busD. take exams15、You can distinguish the twins very easily, _____Tom is quite while Jack is active. [单选题] *A. soB. butC. for(正确答案)D. and16、5.Shanghais is known ________ “the Oriental Pearl”, so many foreigners come to visit Shanghai very year. [单选题] *A.forB.as (正确答案)C.withD.about17、27.Will it ______ warm in the room? [单选题] *A.areB.be(正确答案)C.isD.going to be18、_______, Mr. Smith. [单选题] *A. Here your tea isB. Here is your tea(正确答案)C. Here your tea areD. Here are your tea19、Mary _______ a small gift yesterday, but she didn’t _______ it. [单选题] *A. accepted; receiveB. received; accept(正确答案)C. receives; acceptedD. accepts; received20、They all choose me ______ our class monitor.()[单选题] *A. as(正确答案)B. inC. withD. on21、27.My father is a professor and he works in__________ university. [单选题] *A.a (正确答案)B.anC./D.the22、There may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_______. She can’t see things clearly. [单选题] *A. eyes(正确答案)B. earsC. mouthD. nose23、—Can you play the violin at the art festival?—No, I ______. But I am good at playing the drums.()[单选题] *A. canB. can’t(正确答案)C. doD. don’t24、()of the twins was arrested because I saw them both at a party last night. [单选题] *A. NoneB. BothC. Neither(正确答案)D. All25、45.—Let's make a cake ________ our mother ________ Mother's Day.—Good idea. [单选题] *A.with; forB.for; on(正确答案)C.to; onD.for; in26、Tom is very _______. He never cleans his room. [单选题] *A. lazy(正确答案)B. activeC. shyD. healthy27、The black coal there shows a sharp()white snow. [单选题] *A. contract withB. content withC. contact toD. contrast to(正确答案)28、How _______ Grace grows! She’s almost as tall as her mother now. [单选题] *A. cuteB. strongC. fast(正确答案)D. clever29、The teachers don't make us wear a school uniform and we can wear _____ we like. [单选题] *A. anyB. thatC. asD. what(正确答案)30、The travelers arrived _______ Xi’an _______ a rainy day. [单选题] *A. at; inB. at; onC. in; inD. in; on(正确答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柱、锥、台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8、有下列命题(1)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
(2)圆锥顶点与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连线是圆锥的母线;
(3)在圆台上、下底面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台的母线;
(4)圆柱的任意两条母线所在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其中正确的是()
A.(1)(2)B.(2)(3)C.(1)(3)D.(2)(4)
12、在三棱锥S—ABC中,SA=SB=SC=1,∠ASB=∠ASC=∠BSC=30°,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三棱锥的表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A点,则蚂蚁爬过的最短路程为_____.
13、高为H的水瓶中注水,注满为止,如果注水量V与水深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水瓶的形状是______.
14如图,这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把它再折回成正方体后,有下列命题:
A问题2:什么是中心投影、平行投影?
物体上某一点与其投影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是平行的,则为平行投影,如果聚于一点,则为中心投影.
A问题3.
(1).光线 叫做几何体的正视图.
(2).光线 叫做几何体侧视图.
(3).光线 叫做几何体的俯视图.
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A例1.根据长方体的模型,请您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并观察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七章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9 试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目标定位]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2.把握利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方法.一、试验原理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总的机械能守恒,即mgh =12m v 2.2.物体下落高度的测量:通过纸带用刻度尺测出.3.物体瞬时速度的测量、计算:纸带上第n 个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个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 n =h n +1-h n -12T (h n +1、h n -1分别为第n +1个点、第n -1个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想一想 要确定物体的动能,需测出物体下落确定高度时的速度.依据已学过学问,可有三种方法:(1)v n =2gh n ;(2)v n =gt n ;(3)v n =h n +1-h n -12T,本试验应实行哪种方法?答案 第(3)种方法.其中,第(1)种方法是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12m v 2得到的,而我们的目的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明显不能用,依据这确定律得到的结论再去验证之,因而不行取.第(2)种方法认为加速度为g ,由于各种摩擦阻力不行避开,所以实际下落加速度必将小于g ,而下落高度h 是直接测量的,这样将得到机械能增加的结论,有阻力作用机械能应是削减的,故这种方法也不能用.总之,本试验中速度看似有很多方法求得,但正确的只有一种,即从纸带上直接求出物体实际下落的速度,而不能用理论值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h 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 =12gt 2或h =v 22g 计算得到. 二、试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重锤(带夹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低压沟通电源(4 V ~6 V).想一想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验中是否需要用到天平?答案 不需要天平.要验证的是12m v 2=mgh 或12m v 22-12m v 21=mg Δh ,只需验证12v 2=gh 或12v 22-12v 21=g Δh ,因此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m .一、试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7-9-1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图7-9-1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次~5次试验.3.选纸带:选取点迹较为清楚且有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 mm 的纸带,把纸带上打出的两点间的距离为2 mm 的第一个点作为起始点,记作O ,在距离O 点较远处再依次选出计数点1、2、3…4.测距离:用刻度尺测出O 点到1、2、3…的距离,即为对应下落的高度h 1、h 2、h 3… 二、数据处理1.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从起始点到第n 个计数点,重力势能削减量为mgh n ,动能增加量为12m v 2n ,计算gh n 和12v 2n ,假如在试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n =12v 2n ,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2.方法二:任取两点A 、B从A 点到B 点,重力势能削减量为mgh A -mgh B ,动能增加量为12m v 2B -12m v 2A ,计算gh AB 和12v 2B-12v 2A ,假如在试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h AB =12v 2B -12v 2A ,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3.方法三:图象法图7-9-2计算各计数点12v2,以12v2为纵轴,以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h为横轴,依据试验数据绘出12v2-h图线.若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三、误差分析重物下落要克服阻力做功,因此减小的重力势能略大于增加的动能.四、留意事项1.尽量减小各种阻力的影响,实行的措施有:(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需使两个限位孔的中线严格竖直,以减小摩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以减小阻力的影响.2.试验中,提纸带的手要保持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接通电源后,等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再松开纸带.3.纸带选取时以第一个点为起点时,要验证的是12m v2n=mgh n,必需保证纸带上的第一个点为重物静止释放时打的点,所以前两个点的间距约为h=12gt2=12×10×(0.02)2 m=2 mm.4.计算速度时不能用v=gt或v=2gh,否则就犯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去验证机械能守恒的错误.【例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试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________.A.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B.重物C.天平D.毫米刻度尺E.秒表(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________;开头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3)试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缘由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使重物获得的动能往往________.为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假如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依据试验数据绘出的v22-h图线是________,该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答案(1)ABD(2)底板要竖直,两限位孔在一条竖直线上给打点计时器通电释放重物(3)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有摩擦阻力和重物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小于所减小的重力势能质量和密度大一些的(4)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重力加速度g解析(1)选出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重物,毫米刻度尺,编号分别为:A、B、D.留意因mgh=12m v2,故m可约去,不需要用天平.(2)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底板要竖直,两限位孔在一条竖直线上.这样才能使重物在自由落下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开头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放下重物,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3)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缘由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的摩擦阻力和重物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使得重物获得的动能小于它所削减的重力势能.为减小误差,重物的质量和密度应选大一些的.(4)描绘出来的v22-h图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它的斜率即为重力加速度g.【例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抱负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7-9-3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的计数点.则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时(重物质量为m kg)图7-9-3(1)重力势能的削减量是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是________J.(2)重力势能的削减量________(“略大于”或“略小于”)动能的增加量,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计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911m 1.89m(2)略大于见解析(3)在试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削减的重力势能等于其增加的动能,即机械能守恒解析(1)重力势能的削减量为ΔE p=mgh OB=m×9.8×0.195 J=1.911m J.重物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为v B=h AC4T≈1.944 m/s所以重物从开头下落到B点增加的动能为ΔE k=12m v 2B≈1.89m J.(2)略大于;由于空气阻力和限位孔的摩擦阻力做功,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3)从以上计算的数据得出:在试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削减的重力势能等于其增加的动能,即机械能守恒.【例3】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7-9-4所示.图7-9-4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9.30 mm.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s=________cm.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和v2=________.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 k1=________和E k2=________.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削减量ΔE p=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3)假如ΔE p=________,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答案(1)60.00(答案在59.96~60.04之间的,也正确)(2)①lΔt1lΔt2②12(M+m)⎝⎛⎭⎪⎫lΔt1212(M+m)⎝⎛⎭⎪⎫lΔt22③mgs(3)E k2-E k1解析(1)距离s=80.30 cm-20.30 cm=60.00 cm.(2)①由于挡光条宽度很小,因此可以将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挡光条的宽度l可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时间Δt可从数字计时器读出.因此,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lΔt1,v2=lΔt2.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的总动能分别为E k1=12(M +m )v 21=12(M +m )⎝ ⎛⎭⎪⎫l Δt 12; E k2=12(M +m )v 22=12(M +m )⎝ ⎛⎭⎪⎫l Δt 22.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削减量ΔE p =mgs . (3)假如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ΔE p =E k2-E k1,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选用重锤时,密度大体积小的比密度小体积大的好B .选用重锤时,密度小体积大的比密度大体积小的好C .选用的重锤确定要测其质量D .重锤的质量大小与试验精确 性无关 答案 A解析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验中,由于重物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从而产生系统误差,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重锤能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减小误差,A 正确,B 、D 错误;因验证量中都含有质量,故不用测重锤的质量,C 错误.2.某同学利用如图7-9-5甲所示的试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7-9-5(1)该同学开头试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试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让质量为1 kg 的重锤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是50 Hz 的交变电源,纸带打点如图乙所示. 纸带上O 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的打点起点(O 、A 间有点未画出),选取的计数点A 、B 、C 、D 依次间隔一个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O 点距离如图乙所示,单位为mm ,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依据纸带,打点计时器打下B 点时,重锤速度v B =________,重锤动能E k B =________,从开头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 点时,重锤势能削减量为________.由此可以得到的试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 ②重锤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1.18 m/s 0.690 J 0.692 J在试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解析 (1)本试验使用的是打点计时器,依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必需使用沟通电源,而该同学接受的是直流电源;纸带总长约1米左右,且尽可能在纸带上多打一些点,所以应让重物紧靠打点计时器,而该同学将重物放的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故该同学在试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是: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 ②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2)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是50 Hz 的交变电源,选取的计数点A 、B 、C 、D 依次间隔一个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 =0.04 s .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则有:v B =x AC 2T =(125.4-31.4)×10-32×0.04m/s =1.175 m/s ≈1.18 m/s依据动能的定义得:E k =12m v 2B =12×1×(1.175)2J =0.690 J,从开头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势能削减量为ΔE p=mgx OB=1×9.8×70.6×10-3 J=0.692 J从前面的计算可以看出重锤动能增加量近似等于重锤势能削减量,即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时间:60分钟)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试验中摩擦是不行避开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由于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小,误差就越小B.称出重锤的质量C.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 mm,则无论怎样处理试验数据,试验误差确定较大D.处理打完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接受“计数点”的方法答案D解析在打纸带时,纸带太短了,不易打出符合试验要求的纸带,选项A错误;由于mgh=12m v2,故称出重锤的质量是多余的,选项B错误;纸带上第1、2两点的间距不接近2 mm,是由于通电后释放重锤时操作不同步造成的,不会影响验证结果,选项C错误;处理纸带时,由于自由落体加速度较大,纸带上点迹距离较大,故可直接用实际点迹测量争辩.2.图7-9-6用图7-9-6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试验造成的结果是()A.重力势能的削减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B.重力势能的削减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C.重力势能的削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D.以上几种状况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由于重物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重物削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重物的动能和系统的内能,故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A正确.3.如图7-9-7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我们选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7-9-7A.n点是第n个点,则v n=gnTB.n点是第n个点,则v n=g(n-1)TC.v n=x n+x n+12TD.v n=h n+1-h n-12T答案CD解析v n应表示从(n-1)到(n+1)间的平均速度.C、D对,A、B错.4.图7-9-8用如图7-9-8所示的试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验所用的电源为同学电源,输出电压为6 V的沟通电和直流电两种.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头下落,重物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了该试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依据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F.依据测量的结果计算分析重物下落过程中削减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明其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CD,缘由见解析解析步骤B是错误的,应当接到电源的沟通输出端;步骤D是错误的,应当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步骤C不必要,由于依据测量原理,重物的动能和势能中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5.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小组依据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7-9-9.其中O 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重锤质量为m=1 kg,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7-9-9①图中的三个测量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段的读数,应记作________cm;②甲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 B,则求得该过程中重锤的动能增加量ΔE k=________J,重力势能的削减量ΔE p =________J.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ΔE k________ΔE p(选填“>”、“<”或“=”);③乙同学依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也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将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记为第1个点,图中的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因此他用v=gt计算与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 B,求得动能的增加量ΔE k=________J.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ΔE k________ΔE p(选填“>”、“<”或“=”).④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同学所接受的方法.(选填“甲”或“乙”)答案①OC15.70②1.20 1.22<③1.23>④甲解析①毫米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毫米下一位,OC长度读数到1毫米,不符合读数要求.应记作15.70 cm.②AC段的平均速度即B点瞬时速度v B=AC2T=(15.70-9.51)×10-2m2×0.02 s=1.55 m/s,则系统增加的动能ΔE k=12m v2B≈1.20 J,重力势能削减了ΔE p=mgOB-≈1.22 J,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ΔE k<ΔE p.③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所以B点的速度v B=gt=g×8×0.02 s=1.57 m/s,动能的增加量ΔE k=12m v2B≈1.23 J,这样做把加速度依据自由落体计算,没有考虑摩擦力的作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加速度a<g,所以v B=gt应大于实际对应h的速度大小,所以会使得ΔE k>ΔE p.④乙方案中直接把加速度依据重力加速度计算,不符合事实,而且误差大,所以合理的是甲方案.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图7-9-10(甲)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其中连续的计时点标为A、B、C……G、H、I,对BH段进行争辩.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②用刻度尺测量距离时如图(乙),读出A、C两点间距为________cm,B点对应的速度v B=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若H点对应的速度为v H,重物下落的高度为h B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试验,要比较12v2B与________的大小(用字母表示).图7-9-10答案①0.02 s②5.40 1.35③12v2H-gh BH解析①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每隔0.02 s打一点.②s AC=(5.90-0.50)cm=5.40 cm,v B=s AC2T=5.40×10-22×0.02m/s=1.35 m/s.③由动能定理有mgh BH=12m v2H-12m v2B,得v2B2=v2H2-gh BH.7.利用图7-9-1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图7-9-11①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沟通电源、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需使用的还有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大小合适的铁质重锤B.体积较大的木质重锤C.刻度尺D.游标卡尺E.秒表②图7-9-12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重锤质量用m表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从打下O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削减量|ΔE p|=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ΔE k=________.图7-9-12③在试验过程中,下列试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________.A.释放重锤前,使纸带保持竖直B.做试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锤C.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锤的速度v,可测量该点到O点的距离h,再依据公式v =2gh计算,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用刻度尺测量某点到O点的距离h,利用公式mgh计算重力势能的削减量,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④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v,通过描绘v2-h图象去争辩机械能是否守恒.若试验中重锤所受阻力不行忽视,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v2-h图象是图7-9-13中的________.图7-9-13答案①AC②mgh Bm(h C-h A)28T2③ABD④A解析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验,需要尽量减小阻力,以使得削减的重力势能接近增加的动能,所以选择铁质重锤而不是木质,这样可以尽量削减阻力影响,即选项A对B错;在计算速度时需要刻度尺测量点迹之间的距离以及下落的高度,所以选项C是必需的;而秒表不需要,只要查相邻点的间隔即可得时间间隔,由于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点,所以E 错误;有刻度尺测量点间距,而不需要游标卡尺,选项D错.②O点到B点下落的高度为h B,所以削减的重力势能为mgh B,增加的动能要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B为AC的中间时刻即等于AC的平均速度,所以v B=h C-h A2T,增加的动能ΔE k=12m v2B=m(h C-h A)28T2.③为保证只有重力做功,释放前纸带竖直可削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选项A对;试验过程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选项B对;速度的计算必需从纸带数据来求,而不能依据自由落体运动求速度,假如依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来求解则削减的重力势能确定等于增加的动能,验证就没有意义了,选项C错;计算削减的重力势能mgh确定要依据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来计算,选项D对.④若有恒定的阻力存在,则依据动能定理可得(mg-f)h=1 2m v 2,即v2h=2⎝⎛⎭⎪⎫g-fm,所以图象斜率为定值,而且过原点,对比选项A对.8.为了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岳口高中的金金设计了如图7-9-14甲所示的试验装置,并供应了如下的试验器材:A.小车B.钩码C.一端带滑轮的木板D.细线E.电火花计时器F.纸带G.毫米刻度尺H.低压沟通电源I.220 V的沟通电源图7-9-14(1)依据上述试验装置和供应的试验器材,你认为试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填写器材序号),还应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2)试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点迹清楚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0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d4、d5、d6,打点周期为T.则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__;若测得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打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用v1、v5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________.(3)在试验数据处理时,假如以v22为纵轴,以d为横轴,依据试验数据绘出v22-d图象,其图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H天平(2)d3-d12T或d44T mg(d5-d1)=12(M+m)(v25-v21)(3)mM+mg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 V沟通电源,因此低压沟通电源用不着;另外还需要用到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2)打点2时的速度等于1~3间的平均速度,即v2=d3-d12T;依据机械能守恒,整个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整个系统增加的动能,即mg(d5-d1)=12(M+m)·(v25-v21);(3)依据mgd=12(M+m)v2得:v22=mgM+md,所以v22-d图象的斜率,表示的物理量的表达式为mgM+m(加速度).。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及答案全文表达流畅,无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
为了确保文章的质量,我认为在回答你的提问之前,有必要对导学案和答案的特点进行一下了解。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准备的一份辅助教材。
它通常包含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整理、学习方法指导和相关习题等。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作为导学案的一部分,答案的提供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答案的核对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学习。
根据题目要求,我将按照导学案的格式布局,提供必修2全册的导学案及答案。
这样你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对答案的核对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导学案及答案第一章函数与导数1.1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学习目标:1. 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用集合、映射等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
学习内容:1. 函数的定义;2. 函数的表示方法;3. 函数的性质。
学习方法指导:1. 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函数的定义;2. 注意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3. 多做一些例题,加深对函数表示方法的理解。
习题:1. 设函数f(x) = 2x + 3,求f(1)的值;2. 函数y = x^2的图象为抛物线,确定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答案:1. 将x = 1带入函数f(x),得到f(1) = 2(1) + 3 = 5。
2. 函数y = x^2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集R,值域为非负实数集[0,+∞)。
......根据上述导学案的格式,我将为你提供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的导学案及答案。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无法将全册的导学案及答案一一列出。
但你可以根据此示例并借鉴此格式,自行拟定其他章节的导学案及答案。
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学习顺利!。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及答案第一章:集合及其运算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a)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构成的整体。
b) 集合的表示方法:i)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逐个列举出来,用大括号括起来表示,如A={1, 2, 3}。
ii) 描述法:用条件描述集合中的元素,如A={x|x是自然数,且x<4}。
2. 集合的运算a) 交集:设A和B为两个集合,A∩B表示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b) 并集:设A和B为两个集合,A∪B表示属于A或者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c) 差集:设A和B为两个集合,A-B表示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d) 互斥与互补:若A∩B=∅,则A和B互斥;若A∪B=U(全集),则称A和B互为互补集。
练习题:1. 设A={1, 2, 3, 4},B={3, 4, 5},求A∩B和A∪B。
2. 若A={1, 2, 3, 4},B={2, 3, 4, 5},求A-B和B-A。
3. 设全集U={1, 2, 3, 4, 5},A={1, 2, 3},B={3, 4},求A的补集和B的补集。
答案:1. A∩B={3, 4},A∪B={1, 2, 3, 4, 5}。
2. A-B={1},B-A={5}。
3. A的补集U-A={4, 5},B的补集U-B={1, 2, 5}。
第二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 不等式的概念a) 不等式的定义:设a和b是两个实数,用符号"<"表示a小于b,用符号">"表示a大于b,用符号"≤"表示a小于等于b,用符号"≥"表示a大于等于b。
b) 不等式的解集:使不等式不等号成立的实数的集合,称为不等式的解集。
2. 一元一次不等式a) 不等式的性质: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实数,不等式的大小方向不变;两边乘以正实数(或除以正实数),不等式的大小方向不变;两边乘以负实数(或除以负实数),不等式的大小方向相反。
高一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2 编号:SX--02--001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导学案姓名: 班级: 组别: 组名:【学习目标】1、理解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及其含义,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分类及相关概念;2、通过实物模型,观察大量的空间图形,认识柱体、锥体和台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3、了解组合体的概念,会用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台体、球体的结构特征.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知识链接】经典的建筑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奥秘为何?世间万物,为何千姿百态?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都占据着空间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
【学习过程】阅读课本第2页到第4页的内容,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知识点一多面体的结构特征问题1、多面体:由若干个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问题2、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及相关概念多面体定义图形及表示相关概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其余各面都是,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底面(底):侧面:侧棱:顶点:棱锥有一个面是,而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底面(底):侧面:侧棱:顶点:棱台用一个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下底面、上底面、侧面、侧棱、顶点练习: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C、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
D、有两个相邻侧面垂直于底面的棱柱是直棱柱。
阅读课本第5页到第6页的内容,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知识点二旋转体的结构特征问题1、旋转体:同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旋转所形成的叫做旋转体。
这条直线叫做旋转体的。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xfnl1、《荷塘月色》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一《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学案《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博喻是语言园地中一朵奇葩2、《故都的秋》导学案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同步练习3、《囚绿记》导学案《囚绿记》学案《囚绿记》教案之二囚绿记《囚绿记》同步练习4、《诗经两首》导学案《诗经》两首《诗经》两首同步练习5、《离骚》导学案﹙一﹚《离骚》导学案﹙二﹚《离骚》同步练习6、《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孔雀东南飞》课文精讲并序同步练习" href="/s/blog_5cfbd7410100hv2a" TARGET="_blank">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7、《诗三首》导学案诗三首·同步练习《诗三首》课文精讲8、《兰亭集序》导学案《兰亭集序》学案9、《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导学案《赤壁赋》学案10、《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我有一个梦想》学案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直面挫折学习描写》导学案《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导学案《演讲》导学案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导学案《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导学案名著导读《家》导学案《巴黎圣母院》导学案《影视文化》导学案关于汉字的故事高一必修一、二背诵篇目验收检测卷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模块测试卷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测评卷2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古诗文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二古诗文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古诗文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四古诗文学案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五古诗文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 012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导○学班级:姓名:景泰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编案○1.荷塘月色1.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划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高一数学必修二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学案(解析版)
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标解读(1)了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理解并掌握公理4;(4)理解并掌握等角定理;(5)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范围及应用。
二、自学导引问题1、观察长方体模型,归纳空间中两条直线的关系:异面直线:1、定义2、异面直线的画法问题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在空间中,是否有类似的规律?公理4:问题3:思考教材P47的思考题,∠ADC与A'D'C'、∠ADC与∠A'B'C'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这两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等角定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三、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步骤?四、典例精析例1 如图所示,已知E,F,G,H 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BC,CD,DA 的中点,求证: (1)E,F,G,H 四点共面(2)若四边形EFGH 是矩形;求证:AC ⊥BD变式训练1.已知11111,D C B A ABCD E E -分别是正方体的棱11,D A AD 的中点,求证: E E 1‖B B 1例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的中点分别是1111,,C B B A N M .问:(1)理由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和CN AM (2)理由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和11CC B D变式训练 2 如图所示,分别是是异面直线,F E b D C a B A b a ,,,,,,∈∈线段,的中点,和BD AC 的结论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和、和判断b EF a EF .例3 如图所示,正方体1AC 中,的中点,、分别是1111,C B B A F E 求异面直线1DB 与EF 所成角的大小.变式训练3 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求所成的角与111D B B AABCDD 1C 1B 1 A 1MN五、自主反馈1、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与正方体的棱可以组成异面直线的对数是( ) A 、2对 B 、3对 C 、6对D 、12对2、过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过该点的直线是( ) A 、平行线 B 、相交直线 C 、异面直线D 、互相垂直的相交直线 3、平面与平面相交,直线a,直线b,则这三个命题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①a 、b 必为异面直线 ②a 、b 必为平行直线③a 、b 必为相交直线 A 、0B 、1C 、2D 、3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面对角线中,与AD 1成60°角的有( ) A 、4条 B 、6条 C 、8条D 、10条5、异面直线a 、b 成60°角,直线c ⊥a ,则直线b 与c 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 A 、[30°,90°]B 、[60°,90°]C 、[60°,120°]D 、[30°,120°]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和N 分别为A 1B 1和B1C1的中点,那么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3 B 、1010C 、53 D 、54答案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例1 证明:(1)在中ABD ∆,//,,BD EH AD AB H E ∴的中点,分别是 四点共面同理H G F E FG EH BD FG ,,,,//,//∴∴(2)由(1)知GH AC BD EH //,//同理,GH EH EFGH ⊥∴是矩形,四边形又BD AC ⊥∴例2 (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111111//,,C A MN C B B A N M ∴的中点,分别是 C C A A C C D D D D A A 111111//,//,//=∴==而又 AC C A ACC A //1111∴∴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在同一个平面内得到C N M A AC MN ,,,,//∴不是异面直线和CN AM ∴(2)是异面直线,证明略例3 解:连接1111,D B C A ,点,设它们相交于O 1111//,//,,C A EF D B OG OG G DD 则连接的中点取 所成的角或补角与为异面直线EF DB GOA 11∠∴ 111111,C A GO C A O GC GA ⊥∴=的中点,为 901所成的角为与异面直线EF DB ∴变式训练 1. 略2.证明:假设α共面,设为和a EFααα∈∴⊂⊂F E B A a EF ,,,,,则,,αα⊂⊂∴AE BF ,,BF D AE C ∈∈ 又共面,从而b a b D C ,,,αα∈∴∈∴假设不成立这与题设矛盾,∴∴EF与a是异面直线603.自主反馈答案1. C;2、C;3、D;4、C;5、A ;6、D。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第七章 习题课 机械能守恒定律
习题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目标定位] 1.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判定.2.能机敏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方式列方程.3.在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会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4.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区分.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3.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1)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例如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状况下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存在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系统内的弹力做功.(3)除重力、弹力外其他力做功,但做功的代数和为零.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守恒观点:E k1+E p1=E k2+E p2(2)转化观点:ΔE k增=ΔE p减(3)转移观点:ΔE A增=ΔE B减5.动能定理: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一、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推断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推断: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和是否变化.2.用做功推断:分析物体受力状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状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3.用能量转化来推断:若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系统机械能守恒.4.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除考虑外力是否只有重力做功外,还要考虑系统内力做功,如有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因有摩擦热产生,系统机械能将有损失.【例1】图1如图1所示,细绳跨过定滑轮悬挂两物体M和m,且M>m,不计摩擦,系统由静止开头运动的过程中()A.M、m各自的机械能分别守恒B.M削减的机械能等于m增加的机械能C.M削减的重力势能等于m增加的重力势能D.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BD解析M下落过程,绳的拉力对M做负功,M的机械能削减;m上升过程,绳的拉力对m 做正功,m的机械能增加,A错误;对M、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易得B、D正确;M削减的重力势能并没有全部用于m重力势能的增加,还有一部分转变成M、m的动能,所以C错误.二、多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1.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就单个物体而言,机械能一般不守恒,但就系统而言机械能往往是守恒的.2.对系统列守恒方程时常有两种表达形式:E k1+E p1=E k2+E p2①或ΔE k增=ΔE p减②,运用①式需要选取合适的参考平面,运用②式无需选取参考平面,只要推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和削减量即可.所以处理多物体组成系统问题用第②式较为便利.3.留意查找用绳或杆相连接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例2】图2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轻绳绕过桌边的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已知M=2m,让绳拉直后使砝码从静止开头下降h的距离(未落地)时,木块仍没离开桌面,则砝码的速度为多少?答案233gh解析解法一:用E初=E末求解.设砝码开头离桌面的距离为x,取桌面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面,则系统的初始机械能E初=-Mgx,系统的末机械能E末=-Mg(x+h)+12(M+m)v2.由E初=E末得:-Mgx=-Mg(x+h)+12(M+m)v2,解得v=233gh.解法二:用ΔE k增=ΔE p减求解.在砝码下降h的过程中,系统增加的动能为ΔE k增=12(M+m)v2,系统削减的重力势能ΔE p减=Mgh,由ΔE k增=ΔE p减得:12(M+m)v2=Mgh,解得v=2MghM+m =233gh.借题发挥利用E k1+E p1=E k2+E p2解题必需选择参考平面,而用ΔE k增=ΔE p减解题无需选参考平面,故多物体组成系统问题用ΔE k增=ΔE p减列式较为便利.针对训练图3如图3所示,在一长为2L不行伸长的轻杆两端各固定一质量为2m与m的小球A、B,系统可绕过轻杆的中点且垂直纸面的固定转轴O转动.初始时轻杆处于水平状态,无初速度释放后轻杆转动,当轻杆转至竖直位置时,求小球A的速率.答案2gL3解析A球和B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gL-mgL=12m v2B+12(2m)v2A①又v A=v B②由①②解得v A=2gL3.三、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应用比较1.机械能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间的关系,且守恒是有条件的,而动能定理揭示的是物体动能的变化跟引起这种变化的合外力功之间的关系,既关怀初末状态的动能,也必需认真分析对应这两个状态间经受的过程中力做功的状况.2.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的选用思路(1)从争辩对象看出,动能定理主要用于单个质点,而机械能守恒定律运用于系统.(2)从做功角度看,除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外,有其它力参与做功选用动能定理.没有其它力参与做功对系统可以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可以选用动能定理.【例3】图4如图4所示,在长为L的轻杆中点A和端点B各固定一质量为m的球,杆可绕无摩擦的轴O 转动,使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求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轻杆对A、B两球分别做了多少功?答案-0.2mgL0.2mgL解析设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A球和B球的速度分别为v A和v B.假如把轻杆、两球组成的系统作为争辩对象,由于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mgL+12mgL=12m v2A+12m v2B因A球与B球在各个时刻对应的角速度相同,故v B=2v A由以上二式得:v A=3gL5,v B=12gL5.依据动能定理,可解出杆对A、B做的功.对A有:W A+mg L2=12m v2A-0,所以W A=-0.2mgL.对B有:W B+mgL=12m v2B-0,所以W B=0.2mgL.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推断1.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时,机械能才守恒B.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就守恒C.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外力做功为零,机械能就守恒D.炮弹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仅受重力作用,所以炮弹爆炸前后机械能守恒答案C解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不是“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应当知道作用和做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力不愿定做功,故A项错误;合外力为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是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另一种表达,不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故B项错误;有其他外力作用,且重力、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为零时,机械能守恒,故C项正确;炮弹爆炸时,化学能转化为炮弹的内能和动能,机械能是不守恒的,故D项错误.故选C.多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2. 如图5所示,一根很长的、不行伸长的松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轻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离地面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头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A.h B.1.5hC.2h D.2.5h答案B解析释放b后,在b到达地面之前,a向上加速运动,b向下加速运动,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若b落地瞬间速度为v,取地面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则3mgh=mgh+12m v2+12(3m)v2,可得v=gh.b落地后,a向上以速度v做竖直上抛运动,能够连续上升的高度h′=v22g=h2.所以a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1.5h,B正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比较应用3. 如图6所示,某人以v0=4 m/s的速度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25°角)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8 m/s,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mgh=12m v2抛出时的高度h.甲、乙两位同学看了本题的参考解法-12m v2”后争辩了起来.甲说此解法依据的是动能定理,乙说此解法依据的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你对甲、乙两位同学的争辩持什么观点,请图5图6简洁分析,并求出抛出时的高度h.(g取10 m/s2)答案见解析解析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均正确.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做功mgh,动能增加12m v2-12m v20,由动能定理可知mgh=12m v2-12m v20,所以甲说法对.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势能削减mgh,动能增加12m v2-12m v2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2m v2-12m v20,乙说法也对.h=v2-v202g=482×10m=2.4 m.4. 如图7所示是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半径为R的光滑柱面,一根不行伸长的细线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B,且m A=2m B,由图示位置从静止开头释放A物体,当物体B达到圆柱顶点时,求绳的张力对物体B所做的功.答案π+23m B gR解析本题要求出绳的张力对物体B做的功,关键求出物体B到达圆柱顶点的动能.由于柱面是光滑的,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系统重力势能的削减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系统重力势能的削减量为:ΔE p=m A g πR2-m B gR,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ΔE k=12(m A+m B)v2由ΔE p=ΔE k得v2=23(π-1)gR绳的张力对B做的功:W=12m B v 2+m B gR=π+23m B gR.(时间:60分钟)题组一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推断1.下列物体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B.被匀速吊起的集装箱C.光滑曲面上自由运动的物体D.物体以45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答案AC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或沿光滑曲面自由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在曲面上弹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匀速吊起的集装箱,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守恒;物体以45g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由牛顿其次定律mg-F=m×45g,有F=15mg,则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5mg的外力作用,该力对物体做了正功,机械能不守恒,故选A、C.2.在下面列举的各例中,若不考虑阻力作用,则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的是()A.用细杆拴着一个物体,以杆的另一端为固定轴,使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B.细杆拴着一个物体,以杆的另一端为固定轴,使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C.物体沿光滑的曲面自由下滑D.用一沿固定斜面对上、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拉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以确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对上运动答案B解析物体若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势能均不变,物体的机械能不变;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势能转变,故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物体沿光滑的曲面自由下滑,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用一沿固定斜面对上、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拉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以确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对上运动时,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之和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故选B.3. 木块静止挂在绳子下端,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再与木块一起共同摆到确定高度,如图8所示,从子弹开头入射到共同上摆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图7图8()A.子弹的机械能守恒B.木块的机械能守恒C.子弹和木块的总机械能守恒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D解析子弹打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克服摩擦力做功产生热能,故系统机械能不守恒.题组二多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4. 如图9,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到竖直立于地面的轻质弹簧上.在a点时物体开头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则从a到b的过程中,物体()A.动能始终减小B.重力势能始终减小C.所受合外力先增大后减小D.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始终减小答案BD解析物体刚接触弹簧一段时间内,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且弹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的合外力向下,物体做加速运动,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所以合力越来越小,即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重力时,物体的速度最大,之后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物体做减速运动,由于物体速度照旧向下,所以弹簧的弹力照旧增大,所以合力在增大,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到b点时物体的速度减小为零,所以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即动能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从a点到b点物体始终在下落,重力做正功,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在减小,B正确;所受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D正确.长度为2R 5. 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现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10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A.下滑过程中甲球削减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削减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确定不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答案A解析环形槽光滑,甲、乙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下滑过程中甲削减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增加的机械能,甲、乙系统削减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动能;甲削减的重力势能等于乙增加的势能与甲、乙增加的动能之和;由于乙的质量较大,系统的重心偏向乙一端,由机械能守恒,知甲不行能滑到槽的最低点,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确定会回到槽的最低点.6. 如图11所示,m A=2m B,不计摩擦阻力,物体A自H高处由静止开头下落,且B物体始终在水平台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当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距地面的高度是()A.H5 B.2H5C.4H5 D.H3答案B解析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距地面的高度是h,A的速度为v.则有m A gh=12m A v2,即v2=2gh.从开头到A距地面的高度为h的过程中,A削减的重力势能为ΔE p=m A g(H-h)=2m B g(H-h).系统增加的动能为ΔE k=12(m A+m B)v2=12×3m B×2gh=3m B gh.由ΔE p=ΔE k,得h=25H.7. 有一竖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B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B用一不行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质量相等,图9图10图11图12且可看做质点,如图12所示,开头时细绳水平伸直,A、B静止.由静止释放B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则连接A、B的绳长为()A.4v2g B.3v2gC.2v23g D.4v23g答案D解析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滑块A和B在绳长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有v A sin 60°=v B cos60°,解得v A=33v,将滑块AB看成一系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设滑块B下滑的高度为h,有mgh=12m v 2A+12m v2B,解得h=2v23g,由几何关系可知绳子的长度为L=2h=4v23g,故选项D正确.题组三综合题组8. 如图13所示,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都从静止开头运动,一个自由下落,一个沿光滑的固定斜面下滑,最终它们都到达同一水平面上,空气阻力忽视不计,则()A.重力做的功相等,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B.它们到达水平面上时的动能相等C.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等D.它们的机械能都是守恒的答案BD解析两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它们到达水平面上时的动能相等,自由下落的物体先着地,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而着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与重力方向上的速度的乘积,故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不相等,选BD.9. 如图14所示,质量为m=2 kg的小球系在轻弹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悬点O处,将弹簧拉至水平位置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距O点下方h=0.5 m处的B点时速度为2 m/s.求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的功(g取10 m/s2).答案-6 J解析对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小球削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系统的动能和弹性势能,所以mgh=12m v2+E弹,E弹=mgh-12m v2=6 J,W 弹=-6 J.即弹簧弹力对小球做功为-6 J.10. 如图15所示,AB是竖直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下端B点与水平直轨道相切.一个小物块自A点由静止开头沿轨道下滑,已知轨道半径为R=0.2 m,小物块的质量为m=0.1 kg,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 m/s2.求:(1)小物块在B点时受到的圆弧轨道的支持力;(2)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答案(1)3 N(2)0.4 m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12m v2B,在B点F N-mg=mv2BR,联立以上两式得F N=3mg=3×0.1×10 N=3 N.(2)设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为l,对小物块运动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μmgl=0,代入数据得l=Rμ=0.20.5m=0.4 m.11.(2021·福建) 如图16,一不行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下端系一质量m=1.0 kg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L=1.0 m,B点离地高度H=1.0 m,A、B两点的高度差h=0.5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影响,求:(1)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图13图14图15图16答案 (1)1.41 m (2)20 N解析 (1)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mgh =12m v 2B ,① 小球从B 到C 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H = 12gt 2,②在水平方向上有:s =v B t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s =1.41 m .④(2)小球下摆到达B 点时,绳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供应向心力,有:F -mg =m v 2BL ⑤联立①⑤解得:F =20 N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F ′=-F , 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20 N.12.如图17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弧轨道与高为10R 的光滑斜轨道放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光滑水平轨道CD 相连,水平轨道与斜轨道间有一段圆弧过渡.在水平轨道上,轻质弹簧被a 、b 两小球挤压,处于静止状态.同时释放两个小球,a 球恰好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b 球恰好能到达斜轨道的最高点B .已知a 球质量为m 1,b 球质量为m 2,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17(1)a 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v a ; (2)b 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v b ; (3)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 答案 (1)5gR (2)20gR (3)⎝ ⎛⎭⎪⎫52m 1+10m 2gR 解析 (1)由a 球恰好能到达A 点知m 1g =m 1v 2A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1v 2a -12m 1v 2A =m 1g ·2R 得v a =5gR .(2)对于b 球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2v 2b =m 2g ·10R 得v b =20gR .(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 p =12m 1v 2a +12m 2v 2b得E p =⎝ ⎛⎭⎪⎫52m 1+10m 2gR .。
高中高一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氓》导学案
《氓》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背诵、默写《氓》。
2.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女主人公心理的前后变化,感受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课前预习】(一)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内容分为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歌谣,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
(二)写作背景春秋以前,原始的平等观念仍残存于人们头脑中,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相对后来社会较少。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作品通过一位被遗弃的妇女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三)《诗经》爱情名句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写下读不准和不理解的字词。
2.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理行文脉络。
3.诵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谈谈女主人公和氓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弃妇形象):氓:4.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想对女主人公和氓说……。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
4、(1)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 2 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
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既是对第 2 段的回应,也是第
4、5 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2)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美文“悦读”】
与你为邻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对着答案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打了一个大大 的叉。我瞥了瞥桌子上的无声走动闹钟,果然,又是准时的 11 点半。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的一座旧楼里,住了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像这几天这么敏感周遭的哪怕是游丝般 的声响。要不是学校说高考前放假自习,要不是爸妈一再催促我回家吃好睡好补身子,我不用像现在 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时的高谈论阔和这晚上 11 点半准时到访的恼人打扰了。要知道,晚上可正 是我最清醒的时候,可也是我最敏感的时候。 老妈穿着睡衣,轻轻地,又或者说,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房间。“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 归的,也够辛苦的。你知道环卫工人得一天扫多少的……”“我不管我不管!管他是谁,他有啥理由天 天准时吵着我?甚至有时候还附送一宿的婴儿哭声!我不管!明天趁着周日,他轮休吧?你陪我过去 和他说清楚!”说完我便离身而去,一头扎到床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住自己的耳朵。床咿呀了 一下,像是一声痛苦而又无奈的呻吟。 今晚,出奇地,特别的安静。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的眼干盯着墙壁,仿佛要看穿墙壁对面任何 一丝的喧扰。 天蒙蒙亮。拽着老妈,我挺着胸板来到了对门。这户人家的门,买的是那种破旧的旧式铁栅门,上面 早就被锈迹侵得七七八八了,仿佛只需轻轻一碰,便可倾刻粉碎。伴随着我急促的敲门声,是铁栅门 “吱呀吱呀”的呻吟,还有一个小伙,满脸胡渣,和一身似乎和铁门可以称兄道弟的退了色的凌乱的衣 服。 “小王啊,我是隔壁的张阿姨,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老妈抢着,把我的话活活的盖了下 去。“哪里,应该的。这是您家的娃儿吧多大了?长的可真俊。”“十八了,”终于让我插上话,“就得 高考了……”“呀!那可得加油啊!来,叔叔给你点补身子的。”说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 下了一脸茫然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么的屋子呀!房间的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放的饭锅,电扇,甚至破破烂烂的玩具。 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怀里向着我们微笑的婴儿。我呆住了……
高一数学必修2第4章圆与方程的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2导学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备课组长:圆的标准方程一、学习目标学问与技能:1、驾驭圆的标准方程,能依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育学生能用解析法探讨几何问题的实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留意培育学生视察问题、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运用圆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和爱好。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学习难点: 会依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三、运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阅读教材118—120页,然后细致审题,细致思索、独立规范作答。
2、不会的,模棱两可的问题标记好。
3、对小班学生要求完成全部问题,试验班完成90℅以上,平行班完成80℅以上 四、学问链接: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称为圆?圆的定义?平面内与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称为圆,定点是圆心,定长是半径. 五、学习过程:(自主探究)A 问题1阅读教材118页内容,回答问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A 的坐标用(a ,b )来表示,半径用r 来表示,则我们如何写出圆的方程?问题2圆的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方程是什么?例1:1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1)圆心在原点,半径是3; (2) 圆心在C(3,4),半径是5 (3)经过点P(5,1),圆心在点C(8,-3); 2、写出下列各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1) (x -1)2 + y 2 = 6 (2) (x +1)2+(y -2)2= 9(3) 222()()x a y a ++=例2:写出圆心为(2,3)A -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程,推断12(5,7),(1)M M --是否在这个圆上。
问题3点M 0(x 0,y 0)在圆(x-a)2+(y-b)2=r 2上、内、外的条件是什么?例3△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是(5,1),(7,3),(2,8),A B C --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例4已知圆心为C 的圆经过点(1,1)A 和(2,2)B -,且圆心在:10l x y -+=上,求圆心为C 的圆的标准方程.注:比较例3、例4可得出△ABC 外接圆的标准方程的两种求法:1.依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a b r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a b r 、、得值,写出圆的标准方程.2.依据确定圆的要素,以及题设条件,分别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大小,然后再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六、达标检测1、已知两点P 1(4,9)和P 2(6,3),求以P 1P 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试推断点M(6,9)、N(3,3)、 Q(5,3)是在圆上,在圆内,还是在圆外?2、求圆心C 在直线 x+2y+4=0 上,且过两定点A(-1 , 1)、B(1,-1)的圆的方程。
人教版高一年级英语必修二学科导学案全册
高一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relics主备人:审核人:高一年级备课组【总46】必修二unit1 第一课时导学案Teaching material: Unit 1 words and expressionTeaching Aims: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eaching Important & Difficult Points:The usage of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Teaching Procedures:Step Ⅰ.Read the new wordsStep Ⅱ.learn the following language points:★1.survive vt. 在……之后仍然生存;逃生;比……活得长 vi. 活下来;幸存survival n. 存活,幸存 survivor n. 幸存者①Many strange customs have survived from earlier times. 有许多古怪的习俗自古流传至今。
②Of the wounded ,only tree survived . 伤员中只有3个人活了下来。
归纳拓展survive sb. (by) 比某人活得长(几年) survive sth. 幸免于某事survive on sth. 靠……存活下来survive from sth. 从……存活下来;流传下来[对点即练](1)It was lucky that the boy ____________. 很幸运,这个男孩得以从大火中逃生。
(2)She ___________ her husband by ten years. 她比她丈夫多活了十年。
【答案】①survived the fire②survived★ 2.in search of=in one's search for 寻找;搜寻①We are in search of an experienced teacher.②They set off in search of the lost child.归纳拓展search...for...在……里面/身上搜寻search for=look for=hunt for 寻找search through 把……仔细搜寻一遍[对点即练](1)They started off at once _____________the missing girl. 他们立即出发,寻找失踪的女孩。
学生导学案 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
高一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导学案设计者:重庆市铜梁中学校左先群班级姓名【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2、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过程与方法]:阅读、比较、分析、归纳、信息处理、实验验证[情感与态度]:1、.养成从现象看本质的良好的科学习惯2、体验由量变到质变的自然规律【课前预习案】第一部分: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元素周期表诞生于年,由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此表的依据是,此表的意义是。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
2、元素周期表中有个横行,个纵行。
每个横行的共同点是,递变性是。
每个纵行的共同点是,递变性是。
3、搜集元素周期表的种类,也可自行按一定的规律设计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课堂探究案】[回应预习案]:第一部分元素周期表[情感体验]:在门捷列夫编排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
[知识储备]:一、原子序数= = =[新知探究]: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总的原则:。
2、横行:。
3、纵行:。
三、周期1、定义:。
2、周期由决定,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
3、每周期元素的排列特点:。
(第一周期除外)4、周期有相关知识5、总结:、、。
四、族1、定义:。
2、族的分类:、、、。
3、深入探究族:主族:副族:第Ⅷ族:0族:4、族的排列顺序(从左至右):ⅠA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ⅠB ⅡB ⅢA ⅣAⅤA ⅥAⅦA0[学习方法探究]:巧记“族”十八纵行十六族,一八一0有规律,八九十列成Ⅷ族,每逢ⅡⅢ分主副,镧系锕系各十五,都在Ⅲ副里面住[了解下列内容][知识拓展]:(熟悉各族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0族,为稀有气体元素,位于每一周期的最右边。
其原子序数从上至下依次为:、、、、、、。
[课堂练习]:推断新发现的1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知识总结】:1、已知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⑴原子序数—稀有气体原子序数(相近且小)=元素的纵行数(从而确定族序数)⑵该元素的周期数=稀有气体元素周期数+1[探究发现]:在短周期元素中寻找:1、最高正化合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
2、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把握诗中人物性格与领会抒情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4、把握比兴的手法。
知识链接:关于《诗经》: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
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雅、颂:是指《诗经》的内容而言。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
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
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是指《诗经》的表现手法而言。
“赋”,明代文学家朱熹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学习过程: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读音及其解释。
2、练练看吧:(1)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愆.()期将.()子无怒徂.()尔淇水汤.()汤(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将子无怒将:愿,请。
泣涕涟涟涕:眼泪于嗟鸠兮于:通“吁(xū)”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女也不爽爽:差错。
言既遂矣言:无义隰则有泮泮:通“畔”,水边,边岸总角之宴总角:男女未成年时结发成两角,称总角3、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
全诗六章,每章十句。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
(2)从诗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悔恨4、分析诗中女主人公形象(1)诗中女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
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
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
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
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
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
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
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
她性格的发展,是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
(2)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你认为女主人公被弃的原因是什么?(讨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
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
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5、对比手法问: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1)句法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是士和女两种不同人物的对比。
"桑之未落"与"桑之落兮"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
(2).前后对比,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前后不同态度互相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的本质。
6、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问: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的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
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活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
第三章的"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第六章的"淇则有岸,湿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
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7、小结这首诗以“恋爱——婚变——决绝”为线索进行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温柔、勤劳、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熟读成诵。
2、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
学习过程: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读音及其解释。
2、练练看吧!(1)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猃狁(xiǎn yǔn )之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彼路(lù)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塍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ù)雪霏霏:下雪。
(2)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傍晚)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一月三捷(捷,通“接”,与敌交战)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彼尔维何(尔,通草字头的尔,花盛开的样子)象弭鱼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3、内容赏析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1)本诗一共六章,每一章都写了什么具体内容呢?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和情感?《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3)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4)赏析: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
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延伸阅读: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解析: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
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
《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
‘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