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解析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开放性试题解析探索(一)
为考查初中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规范地理教育教学行为,真正促进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地践行新课程理念,为学生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更为今后的地理教学进行导航,我市在每年八年级的地理会考试题中设置了大量的富有地理教育意义的开放性试题,而且分值也较高.由此,我们深深感触到加强重视对这类试题的研究分析,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和答题水平、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着积极意义。那么,什么是开放性的试题呢?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和规律又如何呢?我们在指导学生答题时应作些什么准备呢?笔者试带着这些问题对此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一.何谓开放性试题
一般来说,开放性试题相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灵活的一类题型.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也是比较难的题型,也是很能考察出学生综合性地理素养、创新能力的题目.这类题目最明显的特点是新情景、新视点,往往是突破了学生的常规视野和固有心理认知状态;同时,另一方面又基本上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人们最关切的时事,来源于具有地理探究价值的问题.比如今春会考试题中的最后一题关于青藏铁路的时事问题就是明证.我们纵观了近几年的具有开放性质的会考题,就其题目的开放性程度而言,我们发现从其题目的结构类型来看,不外乎以下两种;半开放型和完全开放型。
1.半开放型
所谓半开放型,就是题目的条件或者是结论是开放的,据此又可把它分为条件开放型和结论开放型两种。这两种题型一般对于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技能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不算很难.原因是即然这类题目是半开放的,肯定是题目的另一半答题指向是比较的明白的,要么条件明确,要么结论清楚,好比是对对子一般,有好的思维线索.下面细作说明:
1)条件开放型
顾名思义,这类题目所给出的条件是开放的,即呈现的地理信息是比较宽泛的,给应试者以较广阔的理解视界。但其结论的得出是比较确定的,即题目所需要的合理答案是有一定条件要求的: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去展开,必须是符合一定的具体要求才行.一句话,这类题目是限定了它的答题主题范围的..
例1.读下面一则材料,分析:
今年"五·一"黄金周,宜昌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68亿元,旅游业正成为宜昌的一大产业.两坝一峡已经成为我市精品名牌,其中"三峡人家"与车溪民俗村已经成为国家A4级景区,千年古刹玉泉寺、"小桂林"当阳百宝寨、秀丽的清江风光等无一不让游客流连忘返.(1)(2)略,(3)暑假就要到了,一个新的旅游热潮即将到来.请你为自己设计出一个旅游方案(内容包括:时间线路交通工具个人用具的准备等).(2005年考题)显然这个题目的条件是比较开放的,要求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据题目的基本要求,就可以答好本题.
2)结论开放型
其类型的题目主要特点是呈现出的条件是比较明确的,但是没有确定的结论,答案只要是反应或丰富或解释主题的相关意义等都是合理的答案.因而,这种题目的答案是多元的,不确定的,也是比较灵活的一类.
例2.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
七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水适宜,黄河两岸水草肥美,森林茂密.而如今位于黄河中游总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面积达53万
平方千米,那里每年有16亿吨泥沙流入黄河,相当于每年将黄土高原的表土削掉2毫米!如果我们将这些泥沙筑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可以绕地球赤道转27.5圈.
(1)略,(2)你认为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上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该题是宜昌市2003年会考题,考生要答好第二小题,可以从很多的方面去寻找线索,当然答案也就不唯一了,只要是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措施都是合理的答案.由于这类题目一是切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会考题目中这类问题比较占多数.
3.完全开放题.这类题目的巧妙之处在于只给应试者提供了答题的相关背景信息或者是一些相关的基本线索,其余的事情完全要依靠答题本人根据平时的积累去创造性地发挥.这样学生要很好回答这类问题,一是要做到自己会根据实力水平去选定适合自己答题的条件,二是要在选定条件的基础上再去寻找合理的结论.因而,这从某种程度上对于学生来说,是答题更自由了,但同时,难度比上面的题型来说是提高了.但限于初中学生的水平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要求,一般这类题目比较少见.但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可以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这样的题目来训练是可以的.
二.应对策略
开放题给答题者创设了一种全新的答题情景,给自主思维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但也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答题的难度.有时候有些问题看上去也似乎无从下手.但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有很多的地方,也显示出开放题的一些共性,这是我们可以很好的把握的.这就是下面要谈及的策略问题.
策略1.立足平时,抓好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相关学科素养浅薄的人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思考和答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让学生学会关于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利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去认识一个地区的基本情况和事实.只有这些根本性的结构性的东西具备了,就为学生合理答题创设了一定的内在条件,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应注意的一个现实问题.
策略2.明确题意,抓准题旨.进行一定的解题训练,不仅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必要的解题经验,这还是答好题的关键性准备工作.在平时的训练当中,一是要让学生明白题目的主旨要求是什么,即要求我们做什么.通常情况是答题者题意还没有弄明白,就匆匆忙忙进入答题过程,当然离题旨远也是很自然的事了.因此分析好题意是很必要的,即要让学生在平时就养成充分分析出题目意思的良好习惯,能对题意做多种角度综合考虑,最后确定真正能反应题目的理解.
策略3.围绕问题,寻找线索.从某种程度上说,每道问题都或多或少提供了答题的情景.这个情景就是我们要着力解析的地方.当然这种解析不是一厢情愿的,而是围绕问题进行.以此为基点,迅速搜索题目中给出的有用信息和平时的学习积累,挖出一些潜在的可能有用的信息,最后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完善解答.
策略4.答题规范,用语准确.经过上面的解析,答题思路已经初见端倪.然而要把它很好的呈现物化出来,还要进一步努力.一是要让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时层次要清楚.因为开放题本身的原因,会导致要叙述的东西可能很多很杂,不进行一定的整理,势必会影响答题效果.二是在应答时要注意尽量用地理语言进行作答.每门学科都会有自己的语言,特殊的用语习惯.这是准确反应答题信息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