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次平时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关系和变化规律
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剩余价值的核心是资本意识形态是根本,政治是手段,经济是最终结果。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资本主义意志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二,演变规律:剩余价值—剥削—贫富两极分化,失业现象—阶级斗争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阶级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只占少部分社会财富。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必然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同时资本积累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日益加剧,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引发了阶级斗争,更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陷入经济的危机,政治的动摇。
2.论述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辩证
关系。
一,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2,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着,资本主义在造就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了推动和运用这一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
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所以,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1,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是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人们对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2,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有关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必然得到发展。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