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慧《天使雕像》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课文《雕像》语文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雕塑美。
方法目标通过图片举例演示法,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陶冶良好的艺术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感受雕塑的形体美,体会作品构思和掌握雕塑的材质。
难点:通过感受形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请你们认真回忆一下有没有见过印象特别深刻的雕塑作品呢?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吸引你的?学生反应教师举例校园雕塑,要求学生说出感受,做简单评述。
(积极向上)导入课本内容,学习雕塑的相关知识一、雕塑的概述以雕刻、塑等手段创作的具有实在体积的三维空间美术作品。
随着经济的腾飞发展,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何改造,雕塑被纳入艺术美化生活的设计体系中来,并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外面常见于城市建筑的主干道、步行街、公园以及是内外环境中。
(举例步行街的墙雕壁画)二、雕塑的种类按其功能科分为宗教、陵墓、纪念碑、装饰性、园林、民间、架上、功能性、卡通造型雕塑等。
(于学生互动举例:洛阳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人民英雄纪念碑、民间的木雕多与家具相结合、架上室内陈列)三、雕塑语言体积感与空间感。
(一件作品,它的形体与它形体的空间变化构成了它独特的意味。
)提问并尝试让学生做出某人物雕塑作品的姿势,如自由女神像、思想者、掷铁饼者等。
四、雕塑的艺术特征1、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觉,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
雕塑的形体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2、雕塑的“影像”效果,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
这个“影像”可能给人以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或是一种形体结构的美,这是形体“影像”传达出的作品内容信息之一,也给人们带来各种感受。
3、雕塑在各方面的表现力,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等方面的表现意向,使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
孙玉慧《天使雕像》教学设计
跨越一本教材的语文教学——六十本童书的教学设计书名:天使雕像作者:E.L.柯尼斯伯格译者:郑清荣出版社:新蕾出版社适读年级:五、六年级教学设计:唐山市丰润区医院路小学孙玉慧一、内容简介多少人有离开平淡生活的愿望,却缺少一个计划、一种动力。
多少人在走访罗浮宫的时候,会设想夜深时分,那些古希腊雕像会不会站起来,埃及石棺里的亡灵会不会活过来……孤独漫步在午夜的博物馆是什么感觉?《天使雕像》正是写这种内在的欲望。
一个厌倦于平凡生活的小女孩,决定带着弟弟离家出走。
她选择的去处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物色的同伴是她既“富有”又小气的弟弟杰米。
在戒备森严的大都会博物馆里,他们俩竟神奇地度过了一个星期!在这期间,一座被疑为是米开朗琪罗雕像的小天使雕像正在博物馆里展出。
克劳迪娅立刻被这座雕像吸引住了,她决意要弄清这座雕像到底出自谁人之手。
可眼下,他们没有丝毫线索,而且钱也快用光了……他们躲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以最少的花费吃饭坐车,却参观每一个展馆,以最近的距离,享受最丰盛的精神食宴。
有一天,他们看见许多人排队在看一个雕像“天使”,传说它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但它到底是不是,却还有待认定。
小女孩就近观察,发现雕像的底座上,刻有M的字样,她认为这是米开朗琪罗的名字缩写,便写了一封信给博物馆。
她的生命因此有了骤然的转变,由一个跷家的小女孩,变成艺术奥秘的追寻者。
她认为唯有得到答案,了解“天使”雕像的秘密,才是她此行的目的,这是唯一让她和别人不一样的所在。
二、阅读要点1.在阅读本书前,要注意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这样导入:这两天老师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书——《天使雕像》。
小主人公克劳迪娅是个有勇气也有计谋的小女孩,她和弟弟杰米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作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并保守了一个秘密。
你想知道故事的真相吗?那就请你仔细的来阅读吧。
2.悬疑和谋略是《天使雕像》这本书包含着的最能够吸引读者的因素。
作家柯尼斯伯格安排两个孩子藏身于博物馆中。
天使雕像PPT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 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 的生活的海洋。
——(美)海伦•凯勒
《天使雕像》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一次最有创意的
知识冒险!
书评
《天使雕像》是最优秀的原创故事之一。 活灵活现的人物和质朴幽默的语言使这个 故事新鲜而有趣。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致萨克逊伯格律师的信 计划出走 成功离家 在大都会博物馆过夜 天使雕像 想家 发现惊人的秘密 信交出去了 芭瑟夫人的秘密档案 揭开谜底 尾声
初 读: 封面封底 作者简介 故事梗概 书籍目录
克劳迪娅只犹豫了一下,便马上做了决定:“不 行,我们一定得在星期三走。我会将详细点的计划写 给你,千万别给人看到。等你背下所有的细节后,就 将字条撕掉。”
品语言特点 学悬疑手法 ……
品语言特点
学悬疑手法 引 子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目录
致萨克逊伯格律师的信 计划出走 成功离家 在大都会博物馆过夜 天使雕像 想家 发现惊人的秘密 信交出去了 芭瑟夫人的秘密档案 揭开谜底 尾声
克劳迪娅
杰米
?
作者简介
柯尼斯柏格,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宾夕法 尼亚州的一个小镇长大。她虽然从小喜爱阅读,但 上学时却选择了主修化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化学教 师。后来她慢慢地发觉自己感兴趣的是学生脑子里 在想些什么而不是实验室中的瓶瓶罐罐。与此同时, 她发现自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她开 始写作后,也尝试着自己画插图。她的作品结构细 腻,富有逻辑性和幽默感,这可能也得益于她早年 的理科学习。
《天使雕像》教学设计与反思
《天使雕像》班级读书会育才第二实验学校杨文宝【教材分析】《天使雕像》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作者一次家庭烤肉活动。
主人公克劳迪娅厌倦了家里千第一律的生活,她想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于是就精心策划了一场“离家出走”。
她选择的去处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物色的同伴是她既“富有”又小气的弟弟杰米。
在戒备森严的大都会博物馆里,他们俩竟神奇地度过了一个星期!在这期间,一座被疑为是米开朗琪罗雕刻的小天使雕像正在博物馆里展出。
克劳迪娅立刻被这座雕像吸引住了,她决意要弄清这座雕像到底出自谁人之手。
可眼下,他们没有丝毫线索,而且钱也快用光了……克劳迪娅不甘心这样“平庸”地回家去,她和弟弟利用最后的一点钱,终于找到了雕像原来的主人福兰克威尔夫人。
至此,真相大白。
本书荣获1968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活动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交流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通过交流,正确认识“冒险”,激发他们心中的爱与责任感。
【活动准备】1、学生阅读《天使雕像》,完成读书笔记。
2、多媒体课件制作。
【活动时间】一课时一、连接已知,概念构图。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两篇冒险类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联系一下两部作品的内容,看到“冒险”这词,你会想到什么,能说说吗?(1)生反馈(勇敢、坚持不懈、山洞……)(2)小组围绕“冒险”完成概念图,用一两个词说说对“冒险”的理解。
(3)概念图展示师:经过大家讨论,我们得出了关于冒险的一些要素:坚持、荒岛、勇敢、团结、机智……二、梳理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1)大家印象中的冒险故事常发生在丛林、荒漠与孤岛地带,因为这些地方往往伴随着神秘、惊险和刺激。
而随着时空的转移,我们的冒险不再局限于这些地方,就像我们今天一起要聊的《天使雕像》,地点就发生在?人物是?姐姐叫?弟弟叫?《天使雕像》讲了一个什么事情呢。
天使的雕像的阅读教学设计
天使的雕像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抒发能力。
教学内容:【导入】引入学生对天使的雕像的话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和了解中谈论天使的形象以及心理诉求。
【展开】展示文学作品《天使的雕像》,并进行朗读或组织小组轮流朗读,使学生熟悉作品的语言节奏和情感表达手法。
【阅读理解】1. 学生个人阅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阅读《天使的雕像》,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简单标注或做读后感。
2. 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和理解,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进一步挖掘细节和象征意义。
3. 全班讨论:邀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全班一起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文学鉴赏】1. 提取重要段落: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挖掘作品中的重要段落,并提醒学生关注其中的语言、修辞或意象等。
2. 语言特点分析: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增强作品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
3. 象征意义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雕像的形象、雕塑家的心态等,进行全班分享和讨论。
【情感体验与抒发】1. 情感体验:鼓励学生陶冶情操,从作品中感受美、感受人生,指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拓宽自己的情感世界。
2. 抒发方式引导:可以提供写作指导,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来抒发自己对《天使的雕像》的理解和感悟。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天使形象的文学作品,如《天使与魔鬼》、《彷徨之刻》等,以增加学生对天使形象和宏大主题的理解和探索。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强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挖掘和欣赏文学的世界。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天使的雕像》的读后感,可以创造性地发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天使的雕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抒发能力。
天使的雕像阅读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拓展阅读、比较阅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主题和风格,培养其阅读 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环节
回顾学习目标 总结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 预告下一环节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 维能力。
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创新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雕像图片和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雕像的细节和艺术魅力。 创新使用AR技术,增强现实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理解天使的雕像的主题和主要情节
探讨天使的雕像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和意义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天使的雕像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美好和情感真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追求
添加文档副标题
天使的雕像阅 读教学设计
汇报人:XXX
目
录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添加 目录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和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与反馈
第一章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教学目标
幼儿园雕塑新天地:大班艺术教案设计
幼儿园雕塑新天地:大班艺术教案设计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艺术教育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在艺术教学中,雕塑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形式,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大班幼儿,艺术教学更是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本篇文章将从大班艺术教案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幼儿园进行雕塑教学,为幼儿打造一个开放、自由、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天地。
一、教学目标明确,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1. 通过雕塑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供多样性的雕塑材料和工具,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雕塑的基本技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提供艺术欣赏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和表达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社交能力。
二、雕塑主题设计,融入幼儿喜爱的内容和情境1. 创设多元化的艺术情境,引导幼儿在探索艺术世界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2.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内容,设计有趣的雕塑主题,例如动物、植物、童话人物等,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力。
3. 提供丰富多彩的雕塑素材和工具,如黏土、泡沫板、纸张等,让幼儿在自由的艺术天地中畅所欲言,展现个性和创造力。
三、分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幼儿由简入深1. 导入活动:通过故事、图片或实物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和想象力。
2. 实践活动:提供多样的雕塑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进行雕塑实践,老师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展现个性和创造力。
3. 欣赏交流:组织幼儿欣赏彼此的作品,共享制作的心得和体会,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培养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为幼儿的艺术启蒙者和引导者1.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应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尊重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2. 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发展潜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情感和能力。
2024年大班音乐活动《雕塑》教案
2024年大班音乐活动《雕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音乐与动作》的第三节,内容为《雕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雕塑的音乐特点,学会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雕塑音乐的基本特点,能准确地区分不同节奏。
2. 培养学生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动作的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雕塑音乐的基本特点,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难点:对不同节奏的识别和表现,团队协作完成复杂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CD、音箱、钢琴、卡片。
学具: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雕塑音乐,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音乐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雕塑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做简单动作。
教师示范如何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动作要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改进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协作(10分钟)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每组设计一段包含不同节奏的动作。
学生讨论、练习,确保动作流畅、协调。
两组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学习。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雕塑》2. 内容:雕塑音乐特点:节奏感强、动作优美动作要领:舒展、流畅、协调节奏识别:快、慢、强、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段包含三种不同节奏的雕塑动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雕塑音乐的基本特点,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但在节奏识别和团队协作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雕塑,了解其音乐特点,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
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音乐特点的感受和识别。
怎样导入雕塑课程设计模板
怎样导入雕塑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艺术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雕塑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生能够了解雕塑在历史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设计出具有创意的雕塑作品。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雕塑技巧,动手制作出简单的雕塑作品。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主题雕塑创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审美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 学生通过雕塑创作,提升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培养尊重和关爱环境的情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艺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3.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
二、教学内容1. 雕塑基础知识:- 雕塑的定义、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雕塑的历史与发展脉络2. 雕塑创作技巧:- 观察与想象: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激发创作灵感- 基本技法:泥塑、雕刻、焊接等- 色彩与材质:了解不同材质和色彩在雕塑中的应用3. 雕塑创作实践:- 设计草图:培养学生构思和表达创意的能力- 制作过程:动手实践,掌握基本制作技巧- 作品展示:展示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4.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雕塑基础知识学习,了解雕塑的分类和艺术特点- 第二课时:观察与想象,创作草图设计- 第三课时:学习基本雕塑技法,动手制作简单作品- 第四课时:完善作品,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5. 教材章节与内容:- 教材第四章《雕塑艺术》:涵盖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技巧和创作实践- 教材第五章《艺术创作与实践》:提供创作实践的指导和方法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有序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雕塑知识、技能和创作方法。
幼儿园美术欣赏《人物雕塑》教案
幼儿园美术欣赏《人物雕塑》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1.1 背景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雕塑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
通过欣赏和学习雕塑作品,幼儿可以培养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同时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和表现方式。
1.2 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幼儿将能够: - 了解人物雕塑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欣赏人物雕塑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 通过模仿和创作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内容包括: - 人物雕塑的定义和类型; - 著名的人物雕塑作品欣赏;- 模仿创作人物雕塑作品。
2.2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人物雕塑的图片,向幼儿介绍不同的雕塑形式和表达方式。
•互动讨论:以问题引导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实践操作:给予幼儿一定的材料和工具,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模仿创作。
三、教学步骤3.1 引入(10分钟)1.引导幼儿回顾上次课程的内容,让他们回忆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样的。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由。
2.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不同形式的雕塑作品,让幼儿了解雕塑是什么,以及人物雕塑的定义和特点。
3.2 欣赏与分析(15分钟)1.给幼儿展示一些著名的人物雕塑作品,如《大卫像》、《思想者》等。
让幼儿自由地观察和思考这些作品,引导他们发表感受和意见。
2.提出一些问题引导讨论,如:–这些人物雕塑作品给你什么感觉?–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这些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表达了什么情感?3.3 模仿创作(30分钟)1.准备一些塑料泥和雕刻工具。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小块塑料泥。
2.介绍一些基本的雕塑技巧,如捏、拉、压。
然后示范一些简单的人物雕塑形象,如人的头、手、脚等,让幼儿模仿。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创造自己独特的人物雕塑作品。
可以提供一些小道具,如眼睛、鼻子、帽子等,供幼儿使用。
3.4 展示与总结(10分钟)1.邀请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观看和评论。
人物雕塑直播教学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人物雕塑直播教学二、授课对象:美术爱好者、雕塑初学者三、教学目标:1. 了解人物雕塑的基本概念、发展史与表现形式。
2. 掌握人物雕塑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雕塑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人物雕塑的细节刻画与整体造型。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准备:1. 电脑、摄像头、麦克风等直播设备。
2. 人物雕塑教材、范画、雕塑工具(如雕塑刀、泥塑材料等)。
3. 学生作品展示区。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展示雕塑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人物雕塑的基本概念、发展史与表现形式。
2. 人物雕塑技法讲解(1)雕塑工具的使用方法。
(2)雕塑基本步骤:打稿、塑造、修整、打磨。
(3)人物雕塑的细节刻画:头部、面部、身体、服饰等。
3. 实例分析(1)展示优秀人物雕塑作品,分析其特点。
(2)讲解作品中的细节处理,引导学生思考。
4. 学生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人物雕塑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1.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2. 总结与拓展(1)回顾人物雕塑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技法运用到其他雕塑创作中。
3. 课后作业(1)根据所学技法,完成一幅人物雕塑作品。
(2)收集优秀人物雕塑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雕塑技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的质量与创意。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互动情况。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
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与需求。
美丽的雕像教案大班
美丽的雕像教案大班标题:美丽的雕像教案(大班)主题:艺术教育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和欣赏雕塑艺术-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素材/准备:- 图片或实物雕塑作品(可准备一些形状简单的塑料雕塑)- 纸板或彩纸- 剪刀- 胶水- 色笔/彩色铅笔- 展示画板教学活动:引入活动:1. 以一幅美丽的雕塑图片开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向他们介绍雕塑艺术。
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雕塑吗?有没有见过雕塑?你们认为雕塑是怎样制作的?”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探索与实验:2. 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这些雕塑的特点和美感。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雕塑的喜好或感受。
3. 准备一些形状简单的塑料雕塑,供幼儿亲自观察和探索。
他们可以触摸、转动和感受雕塑的表面纹理和形状。
4. 给每位幼儿提供纸板或彩纸,让他们通过折叠、剪切、粘贴等方式创造自己的雕塑作品。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纹理增添美感。
分享与讨论:5. 邀请每位幼儿向全班分享自己制作的雕塑作品。
让他们描述自己作品的特点和想法,并鼓励其他幼儿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意见。
6. 在展示画板上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孩子们观赏彼此的成果,并进行简短的讨论。
提问:“你喜欢哪个雕塑?为什么?你觉得我们的班级有没有像美术馆一样的气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结束活动:7. 使用音乐作为背景,展示一段雕塑制作的视频,以便幼儿对雕塑制作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评估:教师可以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对雕塑的观察力和对美的理解。
同时,听取和记录幼儿对制作过程的反思和对其他幼儿作品的评价。
延伸活动:- 邀请一个专业雕塑家到班级进行讲解和示范,激发幼儿更深入的兴趣。
- 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雕塑公园,让他们亲身体验真实的艺术作品。
- 在户外环境中引导幼儿找寻和观察自然或建筑中的雕塑元素,并记录下来。
备注:教案可根据具体教学班级的情况和时间而进行适当修改。
高中雕塑导入课堂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进入雕塑艺术的领域,激发他们对雕塑的兴趣。
2. 通过导入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欣赏雕塑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 雕塑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2. 雕塑艺术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欣赏雕塑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雕塑作品图片、视频等)。
2. 雕塑艺术相关书籍或资料。
3. 教学黑板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首先展示一幅著名的雕塑作品图片,如《大卫》或《维纳斯》,让学生直观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
2. 提问互动:提问学生:“你们对这幅雕塑作品有什么看法?你们知道它是谁的作品吗?”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他们对雕塑的兴趣。
3. 引入话题: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雕塑艺术的定义:“雕塑是一种运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三维实体造型艺术。
”(二)基本概念讲解1. 雕塑的定义:详细讲解雕塑的定义,包括雕塑的材料、手法、形式和审美价值等方面。
2. 雕塑的分类:介绍雕塑的分类方法,如按材料分类、按形态分类、按功能和放置地点分类等。
3. 雕塑艺术的历史发展:简要介绍雕塑艺术的历史发展,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雕塑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 展示案例:展示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雕塑作品,如古代的兵马俑、近代的罗丹雕塑、现代的当代雕塑等。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雕塑作品的特点,如题材、手法、形式、艺术价值等。
3.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雕塑作品的感受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欣赏能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重点: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雕塑艺术的定义、分类和历史发展。
2.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收集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撰写简要的鉴赏报告。
六、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总结导入环节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大班美术班级塑像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美术班级塑像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雕塑”,具体内容包括班级塑像的创作与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塑像的基本概念,掌握塑像制作的简单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塑像的定义,认识不同材质的塑像,学会运用简单的塑像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塑像制作方法的掌握,空间感的培养。
2.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类塑像图片、示范用泥、剪刀、刀片、彩笔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泥、彩笔、剪刀、刀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类塑像,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塑像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塑像的定义,展示不同材质的塑像,讲解塑像制作的基本方法。
3. 示范讲解(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塑像制作过程,讲解制作要点,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4. 幼儿动手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塑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5. 随堂练习(5分钟)每组展示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班级塑像2. 内容:塑像的定义不同材质的塑像塑像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朋友”为主题,创作一个塑像作品。
2. 答案要求:形象生动,富有创意,体现友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观察塑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塑像艺术,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讲解4. 幼儿动手实践环节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教学难点:塑像制作方法的掌握,空间感的培养。
关于幼儿园手工制作人物雕塑的教案
关于幼儿园手工制作人物雕塑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人物雕塑的概念和基本材料使用;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案内容:一、前期准备:1. 准备丙烯彩绘颜料、画刷、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2. 为幼儿准备一些关于人物雕塑的图片资料,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与幼儿一起观察人物雕塑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人物雕塑的特点和形象;2.与幼儿共同制定制作人物雕塑的目标。
步骤二:材料介绍1.向幼儿展示所需材料,逐一介绍材料的名称和特点;2.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不同材料的质地和颜色。
步骤三:设计构思1.与幼儿一起讨论要制作的人物形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2.引导幼儿设计雕塑形象的姿态和服饰。
步骤四:制作过程1.根据幼儿的设计,将纸板剪裁成所需的形状;2.使用胶水将不同部分粘合在一起;3.使用丙烯彩绘颜料进行涂绘,展现人物的特色和细节。
步骤五:欣赏和分享1.每位幼儿完成雕塑后,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2.在分享中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表扬。
三、教学提示: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2.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尝试,不限制他们的创造力;3.引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重形象和比例的表达;4.教师可以示范制作过程,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四、课堂延伸:1. 将幼儿的人物雕塑作品展示在教室中,以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成就感;2. 鼓励幼儿在雕塑作品中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制作,以增强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手工制作人物雕塑的教学,幼儿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加深了对人物雕塑的理解和认识。
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们展示了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欣赏和分享,幼儿们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在欢乐中度过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手工制作课程。
教学反思:在教案中,我尽可能地按照合同格式的要求撰写,以确保整洁美观的排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小雕塑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小雕塑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形状与空间》,详细内容为“小小雕塑师——动手制作立体雕塑”。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感受立体雕塑的美,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立体雕塑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形状的立体雕塑作品。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动手制作立体雕塑,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体雕塑的制作技巧,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立体雕塑的基本概念,不同形状的立体雕塑作品的欣赏,动手制作立体雕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体雕塑样品、画纸、彩泥、剪刀、胶水、小刀等。
学具:画纸、彩泥、剪刀、胶水、小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雕塑样品,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立体雕塑的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立体雕塑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形状的立体雕塑作品,如圆柱、立方体、圆锥等。
3. 动手制作立体雕塑(10分钟)(1)分发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材料。
(2)示范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技巧。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彩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雕塑,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小小雕塑师2. 内容:(1)立体雕塑的基本概念(2)不同形状的立体雕塑作品(3)动手制作立体雕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立体雕塑作品。
2.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彩泥、纸盒等,制作一个立体雕塑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立体雕塑,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同时,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创作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立体雕塑的制作技巧,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童书教学《天使雕像》 人教新课标(共16张PPT)
故宫博物院 上海自然博物馆
山东省博物馆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安徽省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探究性学习:
1.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2.将相同探究方向的同学分成若干探究小组; 3.各组制定探究方案,确定人员分工,准备探究工具;
(主要思考以下问题:我们打算怎样进行调查?我们需要哪些信息?我们怎 样获得这些信息?怎样分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
4.搜集并整理资料; 5.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重读一遍真有用
克劳迪娅
萨克逊伯格律师
福兰克威尔夫人
杰米
这4个人物有什么 关系?
活动二: “我”的日志
引子
萨克逊伯格律师:
……
你一定不知道我文笔这么好,对不对?当然,你现在还不算真正 知道,不过马上就会明白了。我花了很长时间写这份档案。我先听, 再调查,最后将所有的片段像玩拼图游戏一样拼凑起来。现在所有 的疑点都清楚了。好了,萨克逊伯格,现在就由你自己去读、去发 现吧。
活动三: “需要离家出走吗?”
克劳迪娅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出走,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离家出走是值得被鼓励的行为吗? 说说你的想法 。
正方:同意出走 反方:不同意出走
活动四: 博物馆之旅
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 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 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选择下列一个博物馆进行探究。
天使雕像
适用年级:五年级
活动一: 人物论断表
年龄 性别
诊断对象:
主要外表特征
最大优点 最大缺点
在书中做的最棒的事
在书中做的最糟的事
如何改正缺点
最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诊断结果
诊断者:
美术雕像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像艺术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雕像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雕像艺术》2. 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3. 雕塑作品图片或实物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雕塑作品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 教师简要介绍雕像艺术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雕像艺术的特点。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雕塑形式(如圆雕、浮雕等)进行创作。
2. 教师讲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开始创作。
第二课时一、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
2. 评选出优秀作品,颁发小奖品。
二、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雕像艺术在现代社会有哪些应用?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雕像艺术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学生对雕像艺术的兴趣是否得到提高?3. 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教学难点?如何解决?七、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雕像艺术家及其作品。
2. 撰写一篇关于雕像艺术的短文,字数不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雕像艺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雕像主题幼儿园教案
雕像主题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雕塑艺术,学习欣赏和感受雕像艺术的美;2.通过欣赏雕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其艺术天赋;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其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感受;4.提升幼儿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和热身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雕像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感受雕像的美,并询问幼儿自己对雕像的看法和感受,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感知和欣赏教师将带领幼儿观看一些富有艺术性的雕像,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了解雕像的材料、形状、色彩和造型等方面的特点和美感。
3. 创意表现为了发扬每个幼儿的艺术天赋,教师可以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些雕塑工具和材料,并鼓励幼儿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自己的小雕像,让他们表现自己的艺术天赋。
4. 资源整合教师可以把孩子们制作的雕像放在一起,让孩子们一起欣赏和比较,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形成良好的“学生—教师—学生”互动和交流。
5. 总结和评价为了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简单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然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幼儿继续探索艺术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教学特点与注意事项1.教师应该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尤其是在创作雕像的时候,要避免使用锐利的物品,以免伤害幼儿;2.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3.教师应该注意在活动中的交流和互动环节,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4.教师应该尽可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感官体验,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更容易领会本次活动的内容。
雕像主题幼儿园教案就是这样,希望给有需要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和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一本教材的语文教学
——六十本童书的教学设计
书名:天使雕像
作者:E.L.柯尼斯伯格
译者:郑清荣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适读年级:五、六年级
教学设计:唐山市丰润区医院路小学孙玉慧
一、内容简介
多少人有离开平淡生活的愿望,却缺少一个计划、一种动力。
多少人在走访罗浮宫的时候,会设想夜深时分,那些古希腊雕像会不会站起来,埃及石棺里的亡灵会不会活过来……孤独漫步在午夜的博物馆是什么感觉?
《天使雕像》正是写这种内在的欲望。
一个厌倦于平凡生活的小女孩,决定带着弟弟离家出走。
她选择的去处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物色的同伴是她既“富有”又小气的弟弟杰米。
在戒备森严的大都会博物馆里,他们俩竟神奇地度过了一个星期!在这期间,一座被疑为是米开朗琪罗雕像的小天使雕像正在博物馆里展出。
克劳迪娅立刻被这座雕像吸引住了,她决意要弄清这座雕像到底出自谁人之手。
可眼下,他们没有丝毫线索,而且钱也快用光了……
他们躲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以最少的花费吃饭坐车,却参观每一个展馆,以最近的距离,享受最丰盛的精神食宴。
有一天,他们看见许多人排队在看一个
雕像“天使”,传说它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但它到底是不是,却还有待认定。
小女孩就近观察,发现雕像的底座上,刻有M的字样,她认为这是米开朗琪罗的名字缩写,便写了一封信给博物馆。
她的生命因此有了骤然的转变,由一个跷家的小女孩,变成艺术奥秘的追寻者。
她认为唯有得到答案,了解“天使”雕像的秘密,才是她此行的目的,这是唯一让她和别人不一样的所在。
二、阅读要点
1.在阅读本书前,要注意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这样导入:这两天老师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书——《天使雕像》。
小主人公克劳迪娅是个有勇气也有计谋的小女孩,她和弟弟杰米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作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并保守了一个秘密。
你想知道故事的真相吗?那就请你仔细的来阅读吧。
2.悬疑和谋略是《天使雕像》这本书包含着的最能够吸引读者的因素。
作家柯尼斯伯格安排两个孩子藏身于博物馆中。
博物馆虽置身于城市,却远离花花绿绿的物质,它里面的每一件细小的东西都有可能包含着神奇和奥秘,是一个人造的大自然。
为了不让孩子们匆匆地从博物馆的大厅间穿过,她就设计这样的情节:让两个好奇的孩子藏身在博物馆里,好好地探寻一下这里面的奥秘,把这种探寻奥秘的事情变得非常有趣。
3.人在少年时期总是对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都想刨根问底,本书中的姐弟俩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终于依靠自己的智慧,掌握了自己想知道的秘密。
同时,他们也因为这次经历,懂得了很多道理,获得了课本和家庭里无法获得的知识。
确实是一次最有创意的知识冒险!
4.“离家出走”这个念头,在某些孩子的心中或许曾经出现过,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克劳迪娅这样,有计划地付诸实现。
老师在指导孩子看这本书时,可着重于引导孩子们学习克劳迪娅姐弟俩做事的缜密规划,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以及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的灵活头脑。
切勿让孩子以为逃家的行为是被鼓励的,进而去效仿。
5.书中写到克劳迪娅姐弟俩从最先他们总为了钱而吵架,到他们能理解对方的心情,他们成了一个美好的团队。
他们知道团队永远是在一起的,永远一起同甘共苦,一起面对困难……通过这些要引导学生领会到本书的主旨:“爱”的力量成为姐弟俩找出天使雕像雕塑者的原动力。
6.为了揭开天使雕像的秘密,两个孩子居然也像侦探一样对一切细枝末
节分析得头头是道,他们在找证据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艰难曲折、绞尽脑汁的侦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学们,对于这部分(第六——第九章)故事情节你们可要细细品味呀!
三、问题提示
1、你曾经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吗?如果有,是因为什么?
2、克劳迪娅挑选杰米作为出走的同伴,原因是什么?
3、为了揭开“天使雕像”的秘密,克劳迪娅姐弟俩做了哪些努力?
4、“天使雕像”的秘密最后被揭开了吗?从哪部分知道的?
5、你觉得在博物馆里寄宿一个多星期可能吗?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
6、如果你是克劳迪娅姐弟俩的父母,你会不会为孩子担心?为什么?
7、离家出走是值得被鼓励的行为吗?说明你的想法。
8、你最喜欢书中的那个故事情节?请说给大家听。
9、请用合适的词语概括一下克劳迪娅和杰米是怎样的两个孩子。
10、柯尼斯柏格的作品被称为“布局细密、精准、充满逻辑”。
本书在很多情节安排上体现了这一特点。
请选择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与伙伴们具体讨论一下。
11、本书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语言具有极强的“幽默感”。
你觉得书中哪些句子充满了幽默感?找出来,读一读。
四、活动设计
◆本书的作者:
◆故事的主要内容:
◆我喜欢的人物:
★为了揭开“天使雕像”的秘密,克劳迪娅姐弟俩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很
多努力。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
★你还知道与《天使雕像》主题内容相似的哪些作品?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你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
◆本书有很多感人之处,你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请你写一篇读后感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故事的小主人公克劳迪娅和杰米都是小学生,他们离家出走之后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也会想家,那么此时此刻请你代替克劳迪娅姐弟俩给父母亲写封信,告诉他们离家一个多星期来的生活情况,并向父母表示歉意。
五、相关资料
1、《天使雕像》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一次家庭烤肉活动。
柯尼斯伯格发觉她的孩子已无法真正接近大自然,他们嫌烤肉麻烦、蚂蚁太多,而且座位也不干净。
于是她想到,这一代是在电器用品下长大的孩子,即使你给他们打点行装,让他们离家出走,他们也无求生本能,逃不开物质文明的掌心。
这本书的雏型就这样出来了。
而柯尼斯伯格科学家求真求是的态度,也在书上流露无遗。
博物馆几点开门、几点关门,在这其间有几回的例行检查,孩子要在马桶上蹲多少时间,屏住呼吸多久才能躲过工作人员的耳目,任何一点我们以为不起眼的细节,都是她精密询问记载下来的结果。
2、本书曾荣获1968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相似主题的作品还有《隐身小托尼历险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蓝色的海豚岛》、《绿野仙踪》等。
3、作者简介:E.L.柯尼斯伯格(E.L.Konigsburg)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长大。
她虽然从小喜爱阅读,但上大学时却选择了主修化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化学教师。
后来她慢慢地发觉自己感兴趣的是学生
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而不是实验室中的瓶瓶罐罐。
与此同时,她发现自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在教了几年书,有了自己的小孩后,柯尼斯伯格在1967年正式提起了笔,写下了两本书《小巫婆求仙记》和《天使雕像》。
这两本书,为柯尼斯伯格的写作生涯奏响了轰轰烈烈的序曲,也奠定了她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
在柯尼斯伯格开始写作后,也尝试着自己画插图。
她的作品结构细腻,富有逻辑性和幽默感,她清楚自己创作的目的,并充分掌握了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努力为孩子在文学领域中开创一片有深度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