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乡村商业银行小额贷面临的困境及有效措施

乡村商业银行小额贷面临的困境及有效措施

乡村商业银行小额贷面临的困境及有效措施一、乡村商业银行小额贷面临的困境1. 利润空间狭窄乡村商业银行由于规模较小,客户资源和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导致获得的贷款利润空间狭窄,难以承担过高的不良贷款率和风险预备金。

2. 资源配合不足乡村商业银行的营销体系较为简单,其贷款风险评估和审批机构能力有限,需要融入更多行业资源,以及创新发展的技术和各方面支持,但实际上缺乏必要的管理水平和配套资源。

3. 金融市场对乡村银行的认可度低与城市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相比,乡村商业银行的声誉较低,缺少金融市场的信任和认可度,有继续创新和提高企业形象的压力。

4. 存款集中和存款压力过大乡村商业银行通常缺乏足够强有力的存款流动性和丰富的财务资源,并且存在存款集中和存款压力过大的情况,最需要的是创新和拓展资源来改善信用和融资不足的情况。

5. 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乡村商业银行大多规模较小,也缺少专业和具有前瞻性的信息技术,对客户的风险管理、数据分析、分散风险等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管理经验的改善和技术支持的扶持。

二、对乡村商业银行小额贷的有效措施1. 增加金融产品多样性乡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类型和财务资源需要尽快不断创新,提供低成本的小额信贷,同时为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利息和服务质量,也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向乡村商业银行转移资金。

2. 创造品牌和形象优势乡村商业银行应该加入各种行业协会,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工作,扩大服务范围,充分展示企业优势,积累信用和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和客户信任和认可度。

3. 优化风险管理和制度设计针对乡村商业银行小额贷面临的风险问题,加强信贷审批机构和客户的风险管理和指导,规范贷款制度设计和充电计划,提高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减少不良贷款率和风险压力。

4.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乡村商业银行应通过内部管理改进和信息技术支持改进等措施,提高企业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利用更多的数字化工具进行调整和优化,及时报告和处理客户信息和贷款统计情况,加强数据监测和保护用户隐私。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第一篇: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章关于小额信贷小额信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小额贷款形式,其目标群体为无法在正规金融获取资金的弱势人群。

完善的小额信贷制度应该是商业化可持续的,即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能成功服务目标群体,二是能保持商业可持续。

其中商业可持续包括组织上、操作上以及财务上的可持续。

成功的小额信贷即使在项目开展后期没有捐赠和补贴的情况下,仍能像初期一样持续地为目标群体提供贷款支持。

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手段。

十多年来,我国小额信贷主要形式有非政府组织型小额信贷、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农信社小额信贷和民间自发型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分别为国际捐助、政府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央行再贷款支持、民间资本。

世界上7000多个由非政府组织经营的小额信贷项目中,只有不到1%是财务可持续(Alexandra,2006)。

商业可持续同样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依赖国外捐助的小额信贷项目,往往由于资金来源的不可持续性而受阻或终止。

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又由于过分强调扶贫目标,没有针对目标群体的特殊性设计风险补偿机制,导致还款率低下,小额信贷项目无法持续。

服务目标群体与保持商业可持续两个条件只要有一项没能满足,现存的小额信贷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第2章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2.1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小额信贷项目或机构试验的初期阶段(1993年-1996年9月)。

本阶段小额信贷试点主要是由社会团体或非政府组织利用来源于国外捐助和软贷款,以及自筹的资金进行小范围试验,资金来源基本上没有政府资金介入。

相关的政府政策和法律依据也不完善,主要以国家整体的扶贫政策和国际相关经验为参考。

项目扩展阶段(1996年9月-2000年)。

这一阶段在国外援助和自筹资金继续试验的同时,由政府和指定银行(农发行/农行)操作的国内扶贫资金也加入进来并逐渐占到主导地位,在较大范围的贫困地区推广,两大类型的项目并行发展。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小额贷款是一种常见的借贷方式,它能够帮助一些有急需资金需求的人解决燃眉之急。

但小额贷款信用风险也是存在的,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和防范,就有可能对贷款人和贷款机构造成一定的损失。

本文将从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和防范控制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人们对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认识,并为贷款机构提供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1. 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小额贷款的受益人通常为个体户、小微企业、农户等,他们的信用记录较少,很难通过传统的信用评估手段进行准确评估。

这部分群体的信用风险相对较高,容易出现逾期、拖欠等情况。

2. 贷款人自身信用状况不佳一些贷款人本身的信用记录并不良好,比如存在多次逾期、欠款等现象。

这些人获得小额贷款后,有可能再次逾期或者拖欠,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

3. 经济情况不稳定小额贷款的受益人通常是一些经济较为薄弱的群体,他们的经济情况较不稳定,可能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违约情况,比如自然灾害、经济衰退等。

4. 法律法规不完善小额贷款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对不完善,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贷款机构的利益,贷款人往往可以通过一些漏洞规避还款责任。

5. 贷款人恶意逃避还款一些贷款人故意通过变换身份、逃匿等手段来逃避还款责任,给贷款机构造成一定的损失。

1.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于小额贷款的受益人,贷款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对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准确评估。

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征信系统等手段,全面了解贷款人的信用情况,从而降低信用风险。

2. 加强监管和法律保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小额贷款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小额贷款市场秩序。

要加大对贷款人恶意逃避还款的打击力度,增强其还款责任意识。

3. 提高小额贷款业务的管理水平贷款机构需要加强对小额贷款业务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信用风险。

农村信用社小额不良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

农村信用社小额不良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

农村信用社小额不良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近年来,农村信誉社小额不良贷款有所增加,清收难度加大,农户小额信誉贷款的风险不容忽视。

为了弄清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缘由,讨论防范措施及清收对策,笔者依据日常工作把握的状况,试作如下探讨。

一、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缘由第一,发放贷款审查不严。

部分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审查不严,一些借款人假借他人之名与农村信誉社签订借款合同或保证合同,致使贷款最终无法收回,形成不良贷款。

其次,贷后管理不到位。

有的疏于管理,贷款逾期后不主动催收,对借款人的基本状况不了解,不能有针对性地实行一些主动有效的催收措施,形成不良贷款。

第三,社会信誉环境较差。

有的借款人在农村信誉社贷款后,外出打工多年不归,也不与放款信誉社主动联系,信誉社通过一些渠道联系到借款人后借款人置之不理,形成不良贷款。

二、几种表现形式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

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农夫,贷款用处主要是用于种养业,而种养业又是恰恰是比较脆弱的产业,农夫在这个社会又是弱势群体,所以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受自然条件及市场因素改变的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

作为农业来讲,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因素较大,假如一旦遇到自然灾难,农夫的生产收入肯定会削减,这将直接影响农夫的还贷力量。

农业生产同时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偏低时,农夫的粮食产量尽管增加,但是其收入没有增加,甚至有可能削减,也会影响农夫的还贷主动性,农业的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就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

贷前调查风险。

根据现行的放款政策,农户只要供应了《贷款申请》和有效证件后,信誉社只凭已有的农户经济档案进行审查发放。

然而,有的信誉社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时,不是自己的信贷人员深化农村、农户进行实地评估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而是依靠当地村委的一些干部填写农户的经济档案。

一些村干部将农村信誉社对农户的评级授信,建立经济档案当作一种权力,掺杂个人……。

分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年萎缩的成因与对策

分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年萎缩的成因与对策

分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年萎缩的成因与对策近年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年萎缩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本文将从市场角度和政策角度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角度的分析1. 市场需求下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前往城市或者其他发达地区谋划生计。

导致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市场需求量自然而然地下降,银行、信用社等机构给予小额信贷资金的意愿也相应降低,进而导致了诸如分散性太大、贷款利润太低等等的问题。

2. 竞争加剧在金融市场越来越竞争的现状下,银行之间争夺贷款资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这样一个竞争型的市场中,原有的小额信贷机构往往难以与大型商业银行等竞争,甚至被大型商业银行所淘汰。

这样一来,原本市场上可选择的小额信贷机构在人群和金融机构数量上逐渐减少,这自然导致了小额信贷资金变少的情况。

3. 风险太大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小额信贷的风险往往比较大。

由于农民群体往往被认为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很难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再加上审批流程过于繁琐,使得很多银行不太愿意给予小额信贷,则只愿意针对具有固定资产、稳定盈利能力,同时长期落户当地的企业发起的私人贷款,所有农村的贷款金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二、政策角度的分析1. 政策制定不透明小额信贷是农业资金的重要来源,然而从政策制定来看,相关部门还未能在方针、红利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足够的支持,进行资金倾斜。

此外,农业部门的监管和管理亦无法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开展进行有力监管和管理,理应跟进这个市场的发展,任由各方开展自主交易,最终导致了市场上资金流向不明确,机构风险管控不力等负面后果。

2. 融资成本上升成本是银行、信用社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小额信贷一定存在一定程度的逾期风险,因此银行在定价时总是要将风险成本算进去,从而使得利率上升。

但随着普惠金融业务的增长,基准利率开始下调,对一些银行而言,小额信贷的利率是高的已经难以接受,进而导致小额信贷资金的全面紧缩。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融资渠道不畅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通常依赖于银行、信用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渠道获取资金,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导致了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

这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保障和业务拓展造成了困难。

二、风险管理不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涉及的客户大多是农民、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村企业等,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状况较为复杂,可能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手段。

三、利率水平较高由于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较高,以及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利率水平较高,这增加了农民等客户的还款负担,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四、服务水平不高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通常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导致了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路径来解决:一、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可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小额信贷领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以解决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手段,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减少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回收率。

三、降低利率水平政府可采取降低税费、优惠贷款等政策措施,减少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压力,从而降低利率水平,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四、提高服务水平政府可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培训和扶持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引导其引入先进的金融技术,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专业水平。

农村小额信贷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以推动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农村小额信贷是针对农村居民的小额贷款服务,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短期资金需求和小额投资需求。

农村小额信贷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问题一:担保难由于农村居民普遍缺乏抵押物、担保人等实质性的财产,许多贷款企业都难以找到足够的担保来保障其资金安全。

这使得在农村地区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变得困难。

解决路径:1. 支持一些农村资产权益登记和交易所的成立,通过市场手段促进农村资产流动和变现,提高农村居民的抵质押物。

2. 鼓励农村合作组织,如农村分红经济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和互助组织等,对贫困农户进行集体担保或以合作社集资为担保,以此解决担保难的问题。

问题二:信用记录不完善在农村地区,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经营良好,但由于缺乏信用记录,难以取得托辞信用。

这使得很多农民无法以个人信誉进行借贷,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1. 推动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将基本公共服务要素、流转成交、合作社业务等信息记录在农村信用体系中,使农村信用记录完善化。

2. 不断完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鼓励建立农村组织信用评价机构,对农村居民的信誉进行评估和建立记录。

问题三:利息过高在农村地区,由于竞争不足等原因,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对于贫困农户标准不高,但却收取了高额利息,这也使得许多农村居民面临额外的债务负担。

1. 鼓励设立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引导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利率和服务,避免利率过高。

2.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政府信贷担保体系,通过政策性利率的优惠和政府信贷担保来降低利息成本。

综上所述,农村小额信贷的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共同合作,以更为系统和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切实推动农村信贷服务的发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及对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户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农村金融支持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很多农户发展经济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出现不良的情况,本文就浅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分析1、农户经济问题农业是一个周期性、经济性较高的行业,收益低于投入是经常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农作物出现灾害情况。

另外,一些农户因生活习惯甚至存在消费不合理等情况,使得贷款用途无法顺畅开展,必然会增大不良风险。

2、信用风险管理不到位小额信用贷款在金融领域,往往是一种相对于大额贷款来说,风险度较高的产品。

但是,如果银行对农户的信用风险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在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以及个人信用等方面存在漏洞,就容易出现贷款风险的形成,从而导致不良率上升。

3、农业信息化程度低,监管不足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信息化程度较低,在金融管理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一些农户在贷款之后,并不及时向银行贷款方提供还款计划表和还款记录,或者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银行监管的漏洞,也将使贷款风险大大增加。

二、对策建议1、加强对贷款使用的监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源头着手,对农户贷款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特别是指导农户在贷款前认真制定贷款方案,并承担借款责任的规划过程。

银行或者其他贷款机构,在放款前应对资金使用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贷款后能顺利实现项目,达到预期收益。

2、健全信用评估机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借款人信用评估之上的,评估准确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风险的高低。

因此,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对同行业,同地区,同城市的数据进行十分详尽的比对,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同时,要增加小额信用贷款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应该在贷款之前告诉农户贷款的利率和还款周期等准确的信息,避免出现不良风险。

3、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水平金融科技是大势所趋,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提升监管水平。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小额贷款市场不断扩大,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借贷渠道。

小额贷款领域也存在着信用风险,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控制这些信用风险。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小额贷款申请人的信息不完全或虚假,使得贷款机构无法准确评估其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

2.收入不稳定:在小额贷款领域,借款人大多是中低收入群体,其收入来源较为不稳定,容易导致还款能力的不确定性。

3.逾期行为:一些借款人可能会出现还款逾期或逃废债等行为,给贷款机构带来较大的风险。

4.法律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的法律制度对小额贷款的监管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为了有效控制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征信体系:完善个人征信体系,让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能够及时准确地被贷款机构获取和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2.加强风险评估:贷款机构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充分考虑借款人的收入状况、工作稳定性等因素,并采用多种手段验证借款人的真实性。

3.合理控制贷款额度与期限: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避免过度借贷和还款能力不足的风险。

4.加大催收力度:及时发现、跟踪和催收逾期贷款,加大催收力度,降低逾期风险。

5.加强监管:加强对小额贷款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风险监控机制,提高小额贷款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6.加强借款人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借款人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引导借款人理性借贷,避免无谓的借贷风险。

小额贷款信用风险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收入不稳定、逾期行为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

通过建立征信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合理控制贷款额度与期限、加大催收力度、加强监管和加强借款人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额贷款信用风险,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农村小额信贷是指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小微企业等群体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是当前促进农村发展、扩大内需、保障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然而,农村小额信贷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风险高、信息不对称、利率高、担保难、信用评估不完善等方面。

因此,本文将分析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

一、风险高农村小额信贷服务对象主要是贫困户和小微企业等,客户流失率和逾期率较高,导致银行风险很大。

同时,农村客户很多恶意逃底,难以追讨,使得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降低。

此外,一些地方的贫困户可贷款名额有限,有的小微企业又面临无法贷款的困境,使得农村小额信贷的运行受到限制。

解决路径:加强对借款人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同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股权投资、财富管理等模式,增加利润收益,优化资金运作,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二、信息不对称农村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个人信息和信用记录不完善,银行对客户的情况和风险等方面了解不充分,这就需要银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去调查客户的背景信息。

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客户的信息收集更是难度倍增。

另外,由于农村小额信贷利润率较低,银行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解决路径:加强对客户的反欺诈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促进客户信息透明化;提高对客户信用等级评估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加强对客户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参与农村小额信贷,增加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利率高由于农村小额信贷的财务风险较大,银行对贷款利率设置相对较高,使得农村小额贷款的成本变得更高。

同时由于政策和法规不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大多未进入正规金融市场,利率和费用被各种中介机构乱收乱费,导致贷款成本不断攀升。

解决路径: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对农村小额贷款实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小额贷款利率和服务费率的收取。

如何化解农村债务风险(3篇)

如何化解农村债务风险(3篇)

第1篇一、引言农村债务风险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债务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农村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农村债务风险的成因、现状、化解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农村债务风险的化解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农村债务风险的成因1.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农村债务风险加剧。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有限,农村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滞后。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稀少,信贷规模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融资需求,使得农村债务风险增加。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支撑。

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农村债务风险加剧。

4. 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土地流转不畅,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农村债务风险增加。

5.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变随着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

然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农村债务风险加剧。

二、农村债务风险的现状1. 农村债务规模较大近年来,我国农村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债务总额逐年增加。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村债务总额已超过10万亿元。

2. 农村债务结构不合理农村债务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占比高,长期债务占比低。

这使得农村债务风险较高,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农村债务风险将迅速蔓延。

3. 农村债务风险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债务风险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债务风险相对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债务风险较高。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农村小额信贷是指向农村地区提供小额贷款的一种金融服务形式。

它为农村地区的创业者,农民和农村家庭提供资金支持。

这些资金用于种植农作物、发展畜牧业、兴办小型工厂、推广科技等。

农村小额信贷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探讨。

问题一:缺乏可靠的信贷数据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可靠的信贷数据。

农村地区的贷款数据通常比城市地区更难以获得。

这是因为较少的财务机构服务于农村地区,而且农民通常不使用银行卡或其他电子支付形式。

这使得信贷机构难以评估农村创业者的负债能力,从而担心他们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解决路径:1. 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信贷数据收集:一些机构已开始使用现代技术来获取农村贷款数据。

例如,手机应用程序和其他在线平台可以帮助农民记录他们的交易,并提供贷款申请人的可靠信用评估数据。

2. 创建一种评估机制:评估机制可以评估借款人的收入、财务状况和偿还能力。

这可以帮助信贷机构更准确地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并帮助借款人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他们的财务状况。

问题二:缺乏融资渠道由于农村地区的财务机构规模较小,且缺乏融资渠道,许多小型机构很难为农村创业者提供贷款。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小企业往往无法获得资金支持,从而难以发展。

此外,政府补贴资金有时难以到位,甚至需要通过多级审批。

1. 发展社区融资:社区融资将社区居民与贷款机构联系起来,使社区成为融资和贷款的中心。

这可以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减少借入和放贷方之间的瑕疵。

可以在政府和私人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社区融资模式,借助政府资源为农民、土地租赁或邻里企业提供财务支持。

2. 建立信贷保证机制:信贷保证机制可以通过担保农村贷款,降低借款的风险,从而促进创业者和贷款机构之间的合作。

这可以让信贷机构更容易地提供农村小额贷款,并帮助发展小型企业。

问题三:信用评估困难农村创业者信用评估困难,这是农村小额信贷的另一个挑战。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一、制约因素1.政策制度上不完善当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主要受到政策制度的限制,政策框架不够完善。

在立法方面,应该制订出相关的法律及政策,规范农村小额贷款市场的发展,明确政府部门的责任,明确各方责任,确立风险共担的制度,建立健全诚信监管体系,打击不正当的竞争和各种违法行为。

2.信息不透明目前农村小额贷款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透明,造成市场交易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

农村小额贷款需要建立相关数据库及行业标准,增强信息公开透明,降低风险,使投资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互信关系更加牢固。

3.融资渠道不畅由于农村小额贷款市场的融资渠道不畅,银行不能大规模参与,造成市场规模小、人力资源少、市场竞争小等问题,我们应该研究建立多种融资渠道,扩大融资渠道,逐步实现农村小额贷款的快速发展。

4.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由于农村小额贷款市场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市场竞争性不足,压缩了市场规模。

在利益分配上,应该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制定统一的结算标准,明确银行、中介机构、借款人之间的合作模式,完善利润分配机制,逐步推进利益多方共享。

5.风险控制不足由于农村小额贷款市场风险控制的不足,在进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时,需要注重风险控制。

制定风险控制政策,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控,对于高风险的项目,应该加强监管力度,降低风险产生的概率,提升市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对策1.加强政策制度建设政策制度是农村小额贷款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加强政策制度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地方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小额贷款基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小额贷款市场建设中来,开展金融创新,调整监管政策等等。

2.完善市场结构为了完善农村小额贷款的市场结构,应该加强市场主体的培养和建设,扩大市场规模,推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小额贷款领域,创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竞争性。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农村小额信贷是指面向农村地区的小型信贷服务,为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信贷渠道狭窄、风险控制不足、信用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展开分析。

一、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1. 信贷渠道狭窄目前,农村小额信贷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但这些金融机构的规模和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的融资需求。

大型商业银行大多不愿意进入农村市场,导致农村小额信贷渠道相对狭窄,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贷款支持。

2. 风险控制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的信用状况相对较差,加之农业项目的不确定性大,导致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不足。

一些金融机构对农村小额信贷持保守态度,不愿意给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严重制约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3. 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相对滞后,信用记录不完整,信用评估方式不够科学和合理。

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往往因为缺乏信用记录而难以获得贷款支持,这无疑给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二、解决路径1.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更加有利于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政策,包括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加大政策宽松度,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市场拓展。

政府还应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贷款补贴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向农村市场倾斜,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2.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金融机构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的信用评估,科学地制定风险分析和风险定价,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抵押物要求,提高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可控能力,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认识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支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原因:
1、农户信用状况差,农户的信用程度较低,很多农户担保能力比较弱,从而导致银行对农户的小额信贷政策宽松程度受到了限制。

2、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薄弱,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空白,贫困农户往往
距离银行的服务网点较远,而这也许也造成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受限。

3、农户抵押能力弱,在农户小额信贷流动中,为了确保银行借款资
金的安全,银行一般都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物,然而许多农户受限于财富
水平,未能给予抵押物,使得银行对农户小额信贷保持谨慎。

治理对策:
1、强化农户信用管理,建立更严格的农户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农户
的社会信誉,改善农户的信用状况,从而激发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

2、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的建设力度,完善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
网络,在贫困地区的中小村庄里建立金融服务网点,让贫困农户将优质金
融服务带到农村。

3、完善抵押程序,改善农户担保方式,可以考虑引入民间担保机构。

同时,可以考虑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为农户提供抵押担保。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成因及规避对策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成因及规避对策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成因及规避对策【摘要】农村小额信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背景和其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

在风险成因分析部分,主要讨论了信贷对象、信贷机构和市场环境三个方面的风险。

接着,文章提出了规避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对策,包括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和加强监管。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全面分析和有效对策,可以有效规避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成因、规避对策、信贷对象、信贷机构、市场环境、管理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农村小额信贷的背景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地区有着大量的小微企业和农户,他们需要资金支持来发展生产经营,但传统金融机构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应运而生,通过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小额信贷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贷款需求不断增加,但传统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应运而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不仅为农村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就业率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2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重要性农村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小额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信贷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对农村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经营。

农民作为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对象,其生产经营活动将直接受到信贷风险的影响。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民的金融服务机构,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发展迅速,小额贷款市场也越来越繁荣。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信用评估不足很多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缺乏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往往仅依赖于农户的口头承诺,没有对农户的真实还款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这很容易造成风险的积累,不仅浪费了社会资金,还给银行和农户都带来很大的损失。

2.抵质押物价值低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很多农村信用社主要借助的是农户的土地和房屋等抵押物。

但由于很多农村地区的土地和房屋价值较低,抵押物的价值很难满足银行的抵债要求,这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范围和风险。

3.领导补贴标准过低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中很多都需要领导的财政支持,但由于扶持的标准过于低,补贴金额很难满足农户的需求,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4.管理水平不足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导致风险控制方面的资源不足。

特别是在小额贷款市场较为混乱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很难避免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纷争和难题。

二、对策建议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可以通过对农户的信用、还款意愿、应经验的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水平。

2.加强抵押物价值评估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应更加注重对抵押物价值的评估,应该加强对农村的土地和房屋的合法性核查,确保抵押物能够满足银行要求的抵债能力。

3.提高领导补贴标准领导应该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应提高对农户小额贷款的财政补贴标准,让更多的农户可以享受到小额贷款的便利。

4.加强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从业素质,强化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为了解决市场的混乱局面,应积极与其他同业机构加强沟通。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农村小额信贷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旨在解决农村居民的小额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农村小额信贷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贷机构覆盖面不广、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利率过高等,制约了其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就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信贷机构覆盖面不广目前,国内农村小额信贷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等机构提供。

由于农村地区资源分散、交通不便等因素,这些信贷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并不广泛,导致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民无法享受到小额信贷服务。

2.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和担保风险。

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手段,一些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并不足够,导致信贷资金流失较大,甚至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

3. 利率过高由于农村小额信贷客户群体多为小农户、个体户等,信用状况差,担保能力弱,一些信贷机构为了规避风险,通常会将利率定得较高,导致融资成本过高,不利于农村居民的经济发展。

二、解决路径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补助等方式,鼓励信贷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提高农村小额信贷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2. 引入科技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评估、客户准入等能力,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和担保风险,推动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3. 改进信贷产品设计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应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符合其需求的信贷产品,包括简化贷款手续、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率等,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使用率。

4.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加强信贷审核和监控、提高追偿能力等,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和稳定运作。

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及解决方法

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及解决方法

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及解决方法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及解决方法近年来,基层法院受理的金融纠纷案件大幅上升,且基本上是农户小额贷款案件。

笔者对近年来审理的农户小额贷款案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农户小额贷款案件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作如下分析。

一、农户小额贷款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信用社在通过诉讼方式催收借款时未认真审查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有些当事人已不具备主体资格,增加了贷款回收的风险。

2、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审查不严,有些借款人假借他人之名与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或保证合同,致使贷款最终无法追回。

3、金融机构贷后监督机制不健全,贷后疏于管理,甚至不予催收,待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或临界时,才发现借款人甚至保证人均下落不明,贷款回收无望,形成不良贷款。

4、有些信贷人员素质低下,为逃避责任,在明知借款合同或保证合同上的签名虚假时,声称借款人及保证人下落不明,要求法院利用公告方式送达相关法律文书,或在借款人、保证人收到相关法律文书后阻止其到庭,使得一些当事人认为合同上非本人签字,与己无关,即使收到法院开庭传票也不到庭,使审判人员很难识别真伪,容易形成错案,导致当事人上访或申诉。

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1、自然及市场风险。

小额贷款的对象基本上农民,农民贷款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的投入,而种养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自然及市场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及市场风险。

一旦农业受灾,农业减产,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减产,还贷能力减弱。

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上贷款对象点多面广,一旦遇上,农户贷款就难以清收,农业的自然及市场风险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

2、贷款调查不到位,部分村农户资信评估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目前,农户小额贷款审查和信用评级主要依靠村委和农户,但村委会和其成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难免掺杂一些人情关系等成分,使资信评估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而信贷人员又缺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深入调查,有的农村信用社在核发农户贷款证时,主要基础资料靠村组干部代为填报,信贷资料残缺不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基层法院受理的金融纠纷案件大幅上升,且基本上是农户小额贷款案件。

笔者对近年来审理的农户小额贷款案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农户小额贷款案件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作如下分析。

一、农户小额贷款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信用社在通过诉讼方式催收借款时未认真审查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有些当事人已不具备主体资格,增加了贷款回收的风险。

2、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审查不严,有些借款人假借他人之名与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或保证合同,致使贷款最终无法追回。

3、金融机构贷后监督机制不健全,贷后疏于管理,甚至不予催收,待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或临界时,才发现借款人甚至保证人均下落不明,贷款回收无望,形成不良贷款。

4、有些信贷人员素质低下,为逃避责任,在明知借款合同或保证合同上的签名虚假时,声称借款人及保证人下落不明,要求法院利用公告方式送达相关法律文书,或在借款人、保证人收到相关法律文书后阻止其到庭,使得一些当事人认为合同上非本人签字,与己无关,即使收到法院开庭传票也不到庭,使审判人员很难识别真伪,容易形成错案,导致当事人上访或申诉。

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1、自然及市场风险。

小额贷款的对象基本上农民,农民贷款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的投入,而种养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自然及市场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及市场风险。

一旦农业受灾,农业减产,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减产,还贷能力减弱。

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上贷款对象点多面广,一旦遇上,农户贷款就难以清收,农业的自然及市场风险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

2、贷款调查不到位,部分村农户资信评估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目前,农户小额贷款审查和信用评级主要依靠村委和农户,但村委会和其成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难免掺杂一些人情关系等成分,使资信评估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而信贷人员又缺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深入调查,有的农村信用社在核发农户贷款证时,主要基础资料靠村组干部代为填报,信贷资料残缺不全。

有的信贷员在放贷中,只采取听村组干部对贷款农户的口头介绍,看村组干部报来的残缺不全的基础资料,甚至凭贷款户近年还贷感觉等。

由于信贷人员调查不深入,对贷款户情况掌握不够,造成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居高不下。

3、办理贷款手续时审查失误,造成责任落空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在办理农户贷款手续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只凭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印章办理手续。

表面上看似乎手续严密、完善,实际上因农户贷款证一旦转借他人、被他人盗取、骗取,就形成冒名顶款。

在联户担保贷款中,也存在担保人未到场,其印章、签字、手印全由一人操办,并未真正完善担保手续。

这些贷款一旦逾期,极易导致责任落空而形成贷款风险。

另外,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户担保贷款比较容易取得,一些工商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在通过正常渠道难以获取贷款的情况下,以企业负责人、会计、内部职工等个人名义,以农户贷款的小额信用贷款,联户担保贷款等方式向农村信用社获取贷款,用于企业开支使用,一旦企业无能力归还贷款或破产,就形成纠纷难断的贷款风险。

如去年受理的8起小额贷款案件即是以企业负责人、会计,内部职工等个人名义,以联户担保贷款的方式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现该企业申请破产还债,该贷款纠纷难断,形成贷款风险。

4,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贷款管理滞后。

贷款检查是贷款“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

为降低贷款风险,农村信用社应加强贷后检查工作。

一方面农户贷款额度小、对象广、分布散,行业杂,而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力量不定,削弱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到期清
收。

另一方面,有的信贷人员存在重企业轻农户的模糊认识,认为农户贷款是人在帐不烂,所以农户贷款逾期也不及时催收,加之管理部门对农户贷款贷后检查不到位,有的信贷员认为农户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千元或万余元,因此造成贷款逾期不闻不问,借款农户下落不明,导致农户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

5,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形成道德风险。

农村信用社有些信贷人员利用人手不足、审查不严、操作上不规范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甚至假冒贷款,使信贷风险有延续和放大的可能。

6、部分农户信用观念不强,容易引发信贷风险。

由于乡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纷纷逃废信用社债务,受社会信用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总是挖空心思钻法律滞后的空子,千方百计逃废农村信用社的贷款。

如有的贷款农户贷款后全家外出打工,致使贷款到期通知单无法按期送签,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因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而败诉或不得已而申请撤诉。

有的农户甚至在信用社上门催收时还以种种方式抵赖,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要人情关系,一旦贷款到手,宁可逾期加息也不愿意到期主动归还贷款。

如果对这部分农户的贷款催收措施软弱,将间接地助长农村信用社环境的恶化而造成贷款风险。

三、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由于农业的投入效益低下,农村信用社只得以高成本、低收入的方式向农户投放贷款,而鉴于农村信用社担负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国家应从不同角度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撑,让农村信用社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得以发展。

如减免信用社支农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等。

对信用社投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息实行减免税,既可以减少信用社支出,壮大信用社的支农实力,同时又可以减轻农业负担。

再比如建立农户贷款保险机制。

农民在贷款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是无法防范的,农民目前的弱势问题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和完全由农村信用社承担,应建立农户贷款的风险基金保障制度和农户贷款担保机制。

2、健全信用社内控机制,强化贷前调查工作。

贷前调查是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的一向重要制度,是加强和提高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的关键。

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前必须严把调查关。

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应对农户的家庭人口、承包面积,劳力、家庭年收入、支出、资信状况等进行认真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对农户评级结果达成一致后,由评信小组成员签名确认,明确责任,并联责清收,对农户评信结果应在村公务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在发放贷款证过程中,应由信贷员送证到农户手中,严禁将农户贷款证交由村干部或农户代表代送,以防止丢失、涂改、乱收费等现象。

3、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严把贷时审查关。

从基层农村信用社到县级联社,必须配备强有力的信贷审批班子,严格实行贷款分级审批制度,提高信贷审批实力,规范信贷审批行为,明确分级审批权限,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避免审贷流于形式。

继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强化内控建设,消除风险管理的漏洞。

在强化信贷员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主任的责任,严格贷款审批手续,落实借款人,担保人与信贷员三见面制度,核实借款人和担保人的真实性,确保借款手续合规有效。

4、落实责任,强化贷后检查制度。

贷后检查是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和回收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分清人为与客观因素,合情合理地追究责任,提高对到期贷款的回收率。

因为贷款一经发放,其使用权即转移给借款人。

因此,贷后必须深入贷款农户进行检查,检查贷款资金是否用于农户生产,是否被挪作他用,一经发现应及时采取收回贷款措施,降低信用社的贷款风险。

5、加强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素质建设,把不良贷款风险降到最低。

不良资产产生的原
因多种多样,但农村信用社一些员工自身素质差是造成不良贷款产生的首要原因。

因此,农村信用社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积极向上的信合队伍,克服信贷投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

严格规范贷款操作,对贷款“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贷款手续不完备、信贷人员与贷款户恶意串通骗取贷款、违章贷款、人情贷款等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在贷款运营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要严加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造成贷款损失、形成不良资产的,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追究贷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最终使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6、建立信贷公示制度,加强对农户贷款的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户信用评级、信贷投向、跟踪管理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推行农户贷款公示制度,将贷款农户的姓名,贷款金额、用途、担保人等进行张贴公示,对有改变用途,冒名贷款,多头贷款的,群众可以举报,从而将信贷资金运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

同时,对到期催收不还贷款的农户可采取在黑板报上抄报名单或通过广播、电视公告;对有钱不还,故意拖欠、有意逃废贷款债务的农户,要采取法律手段强制催收,并将其公开曝光,让其受到经济和法律的双重制裁,做到制裁一个,影响一片,教育一方。

对恪守信用,到期主动归还贷款的农户可发给《信用证》,并在贷款的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以提高贷款农户的信用观念,防范贷款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