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课件(全).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宋词》PPT课件
![《大学语文,宋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be764e4b73f242326c5f2c.png)
致使人物的仪态风神反被这些金碧辉煌的珍丽物品所掩
盖。
编辑ppt
8
更漏子 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பைடு நூலகம்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 下半阕写室外梧桐夜雨声点点滴滴,好像把绵绵不绝的凄寒之意注入人的心 头,而为离情所苦的人彻夜难眠,便这样听滴滴雨声愁思到天明。这是写愁 的绝唱,历来为人们赞叹不已。
。 一种华靡的语言风格
• 居住的是:玉楼,画楼,凤楼,金堂
• 室内挂着 :水精帘,凤凰帷
• 睡的是:绣衾,鸳被
• 枕的是:颇黎枕,金带枕
• 身上穿的是: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头上戴的是: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 而这些物象越华艳,心境就越显孤苦,两者合成了词体 委婉蕴藉的绮怨风貌
•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些富有刺激性色调的词汇的运用,
编辑ppt
14
晏 殊
晏殊,临川人(临川 城香楠峰麓),北宋 前期著名词人。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 四旗中号“别恨”。 代表作:《浣溪沙》、 《蝶恋花》、《踏莎 行》、《破阵子》、 《鹊踏枝》
编辑ppt
15
《蝶恋花》①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 罗幕轻寒,③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编辑ppt
13
2.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色语 言。
李煜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运用了 白描手法。李煜运用白描手法不仅塑造了传神的人 物形象,而且还能创造一种与抒情形象相结合的自 然环境。 个人认为李煜的文字极具有音律美,画面美,他的 文字读出来就像在看一种情景,你可以看到画面, 可以听到声音,可以很深切的捕捉到里面的情感。
宋词 课件(全)
![宋词 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2d959284dd88d0d233d46a8a.png)
•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 ‚此词流播,金主完颜亮闻歌,欣然 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 鞭渡江之志。‛
• 《八声甘州》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 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 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 《蝶恋花》: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 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 • ‚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
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 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 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 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 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 成也?‛
五、王安石词
• (一)生平简介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
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 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 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 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 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 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 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 山,谥文。
• 二、柳永词在题材内容上的开拓: • 1、表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 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如:《望海潮》 • 2、比较多地描写了妓女的生活和思想。 • 3、描写流落江湖和离别怀人的情绪, 尤工于羁旅行役。
【精选】宋词 课件(全)
![【精选】宋词 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8718a89a65ce05087632138b.png)
• 晏殊词艺术特点——含蓄、典雅、温润秀洁
• 脱于鄙俗而写出“气象”,“气象”指以淡 雅之笔写出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出男女之情。 显得神清而气远,蕴藉而雅健。 • 善于捕捉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感受,并 善于抒发由此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心情。善于从 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对人生所持的人生态度,尤其 善于抒发对人生所持有的旷达之情,因而显得意境 格外高远。
二、欧阳修
• •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四岁丧父,由其母郑氏教养。 为人勤学聪颖,家贫买不起文具,便“以荻画地”。 天 圣进士。官馆阁校勘,景佑三年(1036),因直言论事贬 知夷陵。郑氏言笑自若,鼓励她的儿子说:“汝家故贫贱 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十月二十六 日抵达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 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 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 忠。
欧词选讲
• 《踏莎行》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 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片写行人。由写景到抒情,又从抒情到写 景。在写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诉不完 的离愁。 • 下片写闺人。由近及远,从思妇楼头到山外 行人。言闺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平 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矣,而行 人又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能目睹,惟存 想像而已。写来极柔极厚。
•
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 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 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 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 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 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宋词的介绍汇编PPT课件
![宋词的介绍汇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404802c1c708a1284a44fe.png)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 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 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 “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 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 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燕乐曲调之来源,主要途径有二:一是来自边地或外域的少数民族。唐时 西域音乐大量流入,被称为“胡部”,其中部分乐曲后被改为汉名。二是来自 民间的土风歌谣。唐代曲子很多原来是民歌
燕乐曲调的两种主要来源,奠定了燕乐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辞的俚俗浅易的文 学特征。歌词在演唱、流传过程中,以及发挥其娱乐性功能时,皆更加稳固了 这一文学创作特征。歌词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征,与正统的以雅正为依归 的审美传统大相径庭。广大歌词作家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历史和社会潜移默化 之赋予他们的审美观念,皆在他们欣赏、创作歌词时,发挥自觉或不自觉的作 用。努力摆脱俚俗粗鄙、复归于风雅之正途,便成了词人们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
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
出现较完整。
5
巅峰
苏轼应该可以说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而一些人认为,这也正 是历史发展的下坡路的开始,宋词只是一味的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陈 师道用“以诗为词”评价苏词,道中苏词革新的本质。从整体上观照,词的 “雅化”进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词逐渐向诗靠拢的一个过程,努力跨越“言 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苏轼以前,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 种突飞猛进的演变。首先,苏轼词扩大了词境。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 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 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 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 “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 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 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燕乐曲调之来源,主要途径有二:一是来自边地或外域的少数民族。唐时 西域音乐大量流入,被称为“胡部”,其中部分乐曲后被改为汉名。二是来自 民间的土风歌谣。唐代曲子很多原来是民歌
燕乐曲调的两种主要来源,奠定了燕乐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辞的俚俗浅易的文 学特征。歌词在演唱、流传过程中,以及发挥其娱乐性功能时,皆更加稳固了 这一文学创作特征。歌词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征,与正统的以雅正为依归 的审美传统大相径庭。广大歌词作家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历史和社会潜移默化 之赋予他们的审美观念,皆在他们欣赏、创作歌词时,发挥自觉或不自觉的作 用。努力摆脱俚俗粗鄙、复归于风雅之正途,便成了词人们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
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
出现较完整。
5
巅峰
苏轼应该可以说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而一些人认为,这也正 是历史发展的下坡路的开始,宋词只是一味的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陈 师道用“以诗为词”评价苏词,道中苏词革新的本质。从整体上观照,词的 “雅化”进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词逐渐向诗靠拢的一个过程,努力跨越“言 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苏轼以前,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 种突飞猛进的演变。首先,苏轼词扩大了词境。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 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 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宋词课件ppt
![宋词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2a11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2.png)
艺术环境
宋朝时期,艺术环境也十分活跃,各种艺术形式和流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宋词 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03
宋词的主题和内容
爱情和离别
总结词
爱情和离别是宋词中常见的主题 ,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爱 情的甜蜜与痛苦,离别的无奈与
不舍。
爱情
宋词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篇章,如 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 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对个人修养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宋词作为高雅艺术的一种形式,对于 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 的影响。通过欣赏和学习宋词,可以 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宋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如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 物的追求等,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 境界和人生品位。
06
宋词的鉴赏与品读
如秦观的《浣溪沙》中的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 丝雨细如愁”,描绘了风 景的美丽与哀愁。
历史和怀古
总结词
怀古
宋词中有很多涉及历史和怀古的作品 ,词人通过追忆历史来抒发对现实的 不满或感慨。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常记溪 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表达了对 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历史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 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寓意历史 的变迁。
人生和哲理
总结词
宋词中有很多蕴含人生和哲理的 作品,词人通过深入思考来探寻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
如柳永的《蝶恋花》中的“伫倚 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与
思考。
哲理
如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寄蜉 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 达了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哲理
宋朝时期,艺术环境也十分活跃,各种艺术形式和流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宋词 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03
宋词的主题和内容
爱情和离别
总结词
爱情和离别是宋词中常见的主题 ,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爱 情的甜蜜与痛苦,离别的无奈与
不舍。
爱情
宋词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篇章,如 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 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对个人修养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宋词作为高雅艺术的一种形式,对于 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 的影响。通过欣赏和学习宋词,可以 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宋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如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 物的追求等,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 境界和人生品位。
06
宋词的鉴赏与品读
如秦观的《浣溪沙》中的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 丝雨细如愁”,描绘了风 景的美丽与哀愁。
历史和怀古
总结词
怀古
宋词中有很多涉及历史和怀古的作品 ,词人通过追忆历史来抒发对现实的 不满或感慨。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常记溪 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表达了对 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历史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 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寓意历史 的变迁。
人生和哲理
总结词
宋词中有很多蕴含人生和哲理的 作品,词人通过深入思考来探寻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
如柳永的《蝶恋花》中的“伫倚 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与
思考。
哲理
如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寄蜉 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 达了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哲理
宋词PPT课件
![宋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e4486280eb6294dc886ca2.png)
1
2
1、知识目标:明确宋词的发展历程、宋词类 别、宋词词牌、宋词派别等知识。
2、能力目标:会背诵并欣赏经典宋词,能按 照宋词词牌写一篇词。
3、情感目标:理解语文与历史之间相互交错 的关系, 能够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3
1、你好!宋词——宋词简介 2、从“艳思恋情”到“去俗复雅”——宋词 发展史 3、宋词站好队——宋词的分类 4、词牌——宋词的格式规范 5、豪放与婉约——宋词的派别 6、墨香四溢,乐声悠悠——欣赏宋词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 英(yīng)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huā)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 酹(lèi)江月。
2.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乐的需要, 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 大城 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这都促使歌词更 加普遍地发展。
3.文学本身的发展 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作家 再难有新的突破,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 而在宋代,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词的 体制也逐渐完备,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
规
《江城子·密州出猎》
模
长调(91字以上)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莺啼序·丰乐楼节斋新建 》
13
令(小令):拍节较短的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③ 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 如《梅花引·荆溪阻雪》 拍 节 近: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 如《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2
1、知识目标:明确宋词的发展历程、宋词类 别、宋词词牌、宋词派别等知识。
2、能力目标:会背诵并欣赏经典宋词,能按 照宋词词牌写一篇词。
3、情感目标:理解语文与历史之间相互交错 的关系, 能够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3
1、你好!宋词——宋词简介 2、从“艳思恋情”到“去俗复雅”——宋词 发展史 3、宋词站好队——宋词的分类 4、词牌——宋词的格式规范 5、豪放与婉约——宋词的派别 6、墨香四溢,乐声悠悠——欣赏宋词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 英(yīng)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huā)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 酹(lèi)江月。
2.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乐的需要, 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 大城 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这都促使歌词更 加普遍地发展。
3.文学本身的发展 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作家 再难有新的突破,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 而在宋代,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词的 体制也逐渐完备,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
规
《江城子·密州出猎》
模
长调(91字以上)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莺啼序·丰乐楼节斋新建 》
13
令(小令):拍节较短的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③ 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 如《梅花引·荆溪阻雪》 拍 节 近: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 如《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宋词-课件(全).163页PPT
![宋词-课件(全).16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028e913c1ec5da50e270d5.png)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பைடு நூலகம்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宋词-课件(全).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பைடு நூலகம்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宋词-课件(全).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宋词鉴赏PPT课件
![宋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6be5745fbfc77da369b13d.png)
吟咏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地、晚来
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宋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卜算子 陆游 雨霖铃 柳永 水调歌头 苏轼 江城子 苏轼 永遇乐 辛弃疾 声声慢 李清照 蝶恋花 晏殊
重
头:唐宋词中上下片声调全同的,叫“重头”。
减字: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
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的音乐家的声腔方面,
仍可自由伸缩,因旧曲为新声。如《木兰花》原
为七言八句,后将第一三五七句各减去三字,称
为《减字木兰花》,押韵也有改变。
摊破:
又名“摊声”。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指乐曲节拍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 辞”,“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 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 “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 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 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 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 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因之,形成一种观念,词就应是这个样子 的。
12 《词四首》课件 (共48张PPT)
![12 《词四首》课件 (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b8589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4.png)
辛词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励、妩媚兼 而 有之。作词不为格律所拘束,语言多有创新,善于熔铸经史诗文乃至 民间口语入词,使词体散文化,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大大地发展了宋词 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推向了新的高峰,被后 人并称为 “苏辛”。
新课讲解
背景介绍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 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 (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赋闲家居。
新课讲解
参考译文
沉醉挑亮灯光看着宝剑,梦中回到响着号角声的军营。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享受,乐器演奏出悲壮粗犷的军乐。在肃杀 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鸣使人心 惊。多想替君王完成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赢得一世乃至 死后的英名。只可惜头发斑白。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 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新课讲解
陈亮 力主抗金。 所作文章,笔力纵横 驰骋,气势慷慨激昂。 曾多次上书,痛斥秦 桧奸邪,倡言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曾两次被 诬入狱。
问题思考
1.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醉”表达了此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 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剑”,是一种兵 器,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
问题思考
3.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写了哪些内容?
新课讲解
背景介绍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 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 (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赋闲家居。
新课讲解
参考译文
沉醉挑亮灯光看着宝剑,梦中回到响着号角声的军营。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享受,乐器演奏出悲壮粗犷的军乐。在肃杀 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鸣使人心 惊。多想替君王完成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赢得一世乃至 死后的英名。只可惜头发斑白。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 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新课讲解
陈亮 力主抗金。 所作文章,笔力纵横 驰骋,气势慷慨激昂。 曾多次上书,痛斥秦 桧奸邪,倡言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曾两次被 诬入狱。
问题思考
1.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醉”表达了此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 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剑”,是一种兵 器,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
问题思考
3.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写了哪些内容?
宋词介绍ppt课件
![宋词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4620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1.png)
宋词在海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在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对当地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宋词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
宋词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蕴含 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于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宋词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对于提高 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 的作用,对于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 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宋词的意境美
总结词
宋词的意境深远、优美,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详细描述
宋词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生活 场景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往往含蓄而 深远,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人感受到美的熏陶和 心灵的净化。
宋词的音乐美
总结词
宋词的音乐美体现在其注重平仄和韵律 的运用,以及歌唱时的旋律和节奏感。
宋词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宋词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期到晚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详细描述
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注重格律和雅致;中期以柳永、苏轼为代表,开始 出现豪放派风格;晚期则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注重音韵和技巧;到了南宋,则出现了辛弃疾等爱国词人,抒 发家国情怀。
宋词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关系
总结词
宋词与其他文学形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详细描述
宋词与唐诗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代表。同时,宋词也受到民间歌曲、说唱 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此外,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也借鉴和影响了后世 的文学形式,如元曲、明清小说等。
02 宋词的题材与风格
宋词的题材类型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
03 宋词的艺术特色
宋词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
宋词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蕴含 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于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宋词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对于提高 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 的作用,对于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 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宋词的意境美
总结词
宋词的意境深远、优美,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详细描述
宋词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生活 场景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往往含蓄而 深远,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人感受到美的熏陶和 心灵的净化。
宋词的音乐美
总结词
宋词的音乐美体现在其注重平仄和韵律 的运用,以及歌唱时的旋律和节奏感。
宋词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宋词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期到晚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详细描述
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注重格律和雅致;中期以柳永、苏轼为代表,开始 出现豪放派风格;晚期则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注重音韵和技巧;到了南宋,则出现了辛弃疾等爱国词人,抒 发家国情怀。
宋词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关系
总结词
宋词与其他文学形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详细描述
宋词与唐诗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代表。同时,宋词也受到民间歌曲、说唱 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此外,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也借鉴和影响了后世 的文学形式,如元曲、明清小说等。
02 宋词的题材与风格
宋词的题材类型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
03 宋词的艺术特色
宋词PPT课件
![宋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97e1baf111f18583d05ab9.png)
-
13
•
满江红
• 【朝代】宋代【作者】岳飞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14
-
读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
“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乡土风味。
-
7
诗歌竞赛
•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自是花中第一流。 • ___________,_________,却把青梅嗅。 • 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 • 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这次第,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
1
出 水 芙 蓉 洒 千 古 之 愁
忧才 气 昂 然 写 相 思 之
相聚的甜蜜到别离的思念
-
2
-
3
搜集苏轼、李清照、范仲淹、 秦观、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
4
徜徉词海诵读
诵读要求:
•把握感情基调。 •注意停顿,把握节奏。 •注意重音,把握轻重。
-
5
才艺展示
我最喜爱的诗歌诵读比赛
-
6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
15Biblioteka 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
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
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唐诗宋词PPT课件
![唐诗宋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4a9962866fb84ae45c8db1.png)
22
微风吹兰杜。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
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
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23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11
魂返关塞黑。
《梦李白·其二》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
12
斯人独憔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作者:王维
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
唐诗宋词
1
第一卷i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置酒
静夜思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
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夏日南亭怀辛大 秋登兰山寄张五 宿业师山房
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
《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7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8
《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微风吹兰杜。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
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
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23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11
魂返关塞黑。
《梦李白·其二》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
12
斯人独憔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作者:王维
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
唐诗宋词
1
第一卷i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置酒
静夜思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
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夏日南亭怀辛大 秋登兰山寄张五 宿业师山房
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
《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7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8
《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词选讲
• 《踏莎行》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 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
上片写行人。由写景到抒情,又从抒情到写 景。在写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诉不完 的离愁。 • 下片写闺人。由近及远,从思妇楼头到山外 行人。言闺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平 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矣,而行 人又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能目睹,惟存 想像而已。写来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 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 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 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 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二、欧阳修
• •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四岁丧父,由其母郑氏教养。 为人勤学聪颖,家贫买不起文具,便“以荻画地”。 天 圣进士。官馆阁校勘,景佑三年(1036),因直言论事贬 知夷陵。郑氏言笑自若,鼓励她的儿子说:“汝家故贫贱 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十月二十六 日抵达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 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 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 忠。
第一章 宋词
• 第一节 北宋前期词 • 由于北宋前期近百年间的经济繁荣,社会安
定,城市的歌舞伎艺、乐曲新声因此十分兴盛, 帝王及达官贵人都普遍爱好,一方面用以满足生 活的娱乐享受,一方面用以点缀皇家的“太平盛 世” ,词就在这样的特定社会环境下,在晚唐五代 文人词创作的基础上大量发展起来。
一、晏殊 • • 晏殊(991--1055) 江西抚州临川人,十四岁以“神童” 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宰相。 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 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 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 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主要作 品有《珠玉词》三卷,存词一百三十余首。
三、范仲淹
•
范仲淹(989-1052)有着与晏、欧 不同的生活经历。他曾于仁宗康定元年(104 0)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今陕西 延安),抗击西夏。四年的军旅生活,拓展了他 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感受,也改变了他 的词风: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 晏殊词艺术特点——含蓄、典雅、温润秀洁
• 脱于鄙俗而写出“气象”,“气象”指以淡 雅之笔写出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出男女之情。 显得神清而气远,蕴藉而雅健。 • 善于捕捉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感受,并 善于抒发由此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心情。善于从 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对人生所持的人生态度,尤其 善于抒发对人生所持有的旷达之情,因而显得意境 格外高远。
晏殊词讲析
• 《浣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
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夕阳”、 “落花”两种流逝难返的意象, 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爱情的失落,体现出作者对 时光迫促、生命有限的沉思和体悟。整首词表现 的是一种爱惜春光、爱惜生命、对人生哲理的认 识的情绪。“无可奈何”一联是传诵的名句,工 整精巧而自然浑成。
• 欧阳修对词的发展贡献: • 风格创新 •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
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 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 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 •
•
《朝中普· 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中堂前垂 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 千钟。行乐真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种乐观旷 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创作方式 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 《蝶恋花》: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 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 • “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
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 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 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 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 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 成也?”
•
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 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 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 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 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 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
•
广漠萧瑟的塞外景象、艰苦孤寂的边塞生活、 将士们的久戍思乡之情和报国立功之志,为词世 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 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 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四、张先
• 张先(990-1078),是北宋年 寿最高的词人。他一生官运虽不亨通,却 也没有太大的人生挫折,精力又强健,因 而一生流连风月,听歌看舞,优游卒岁。 • 张先也常把听歌看舞的场面和感受形 之于词,传神地表现出那些歌妓的才艺和 表演时的情态,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