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三.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3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3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3目录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一、新石器时代
1.新石器时代社会的起源
2.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展
3.大江东历史文化
二、奴隶社会
1.早期形成奴隶社会的过程
2.奴隶社会的宗法规范
3.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
三、汉代
1.汉朝的统一与发展
2.汉朝的学术发展
3.汉朝的衰落与灭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一、秦汉变法
1.秦统一中国、实施变法
2.西汉的制度和政治体制
3.东汉的学术盛行和经济繁荣
二、三国四国七国十国
1.西晋文学、哲学的发展
2.东晋的政治制度及学术
3.南北朝的政治争端及文化开放
三、隋唐
1.隋炀帝时期的文化建设
2.唐玄宗开展的改革
3.唐朝文化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一、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政治变迁
2.五代十国的文化发展
3.五代十国的经济发展
二、宋元明清
1.宋代文学文化的繁荣
2.元大兴民族文化
3.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的萌芽
三、近代史
1.晚清时期民族斗争
2.辛亥革命的胜利与民主革命的失败
3.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 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 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 课鸦片战争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 课辛亥革命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 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 课抗日战争第17 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 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 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 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 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 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 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 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 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 课开辟新航路第6 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 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 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 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 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 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20 世纪初— 21 世纪初 )—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 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 课罗斯福新政第19 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 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 22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 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 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 课宋明理学第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 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 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 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 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 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 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 课毛泽东思想第18 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 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 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 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 课文学的繁荣第23 课美术的辉煌第 24 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 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 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 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 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 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 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 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 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 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 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 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 课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埃及第2 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 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 课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 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 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 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 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 课明治维新第4 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 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 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 课百日维新第4 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 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 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 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 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 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 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 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 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 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 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 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 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 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 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 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 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 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 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 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 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 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 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 课巴黎和会第2 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 课华盛顿会议第4 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 课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 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 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 课冷战的开始第3 课美苏争霸第4 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 课朝鲜战争第2 课越南战争第3 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 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 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 课两伊战争第7 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 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 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 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 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 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 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 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 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 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 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 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 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 课圣雄甘地第3 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 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 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 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 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 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 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 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 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 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 课 20 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序号42必修三专题二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班级姓名组号编制:高一历史备课组操慧老师使用班级:高一(1、2、9、10、11) 2016、4、1 【学科指导意见】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价值。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落实学案中的基本知识点:一、纸的发明1.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1) 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

(2)考古工作者在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纸的残片,可能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3)东汉于105年造成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

2.传播:公元世纪,传入,之后传往3.造纸术发明的影响:(1):(2)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指南针的发明:大约出现在时期,最初叫“”,《韩非子》中提到过这种仪器。

2.两宋时期指南针的发展:(1)北宋《》中提到指南鱼。

(2)北宋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3)南宋《》中介绍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

3.指南针的外传:世纪末至世纪初,由海路传入,然后再传入。

4.指南针的影响:(1)中国: .(2)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1)商周时期,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战国时期,具有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3)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4)东晋的《》中已经提到“火药”。

2.火药的使用:(1) 末至初的战争中,已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火炮。

(2)宋代:①唐福把制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朝廷。

②石普为宋真宗表演他制作的火球、火箭。

③《》介绍多种火药武器,并记录当时3种火药配方。

(3)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传播:在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和世界各地。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上下、选修上中下目录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上下、选修上中下目录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上下、选修上中下目

必修上册
一、远古文明与中华古国
二、封建社会与中华帝国
三、世界经济的发展与中国
四、清朝的覆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必修下册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后
四、当代世界格局
五、公民道德与伦理
选修上
一、中国古代科技
二、人口问题与城市化
三、基本经济制度
四、世界文明
五、民族和宗教
选修中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中国古代军事
四、现代中国的军事
五、法律与法治
选修下
一、中国古代文学
二、现代中国文学
三、民间文化与当代生活
四、现代思潮和学术前沿
五、世界现代文化
该目录为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和选修内容的梳理和归纳。

必修部分共分为上下两册,介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远古到现代
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选修部分则从不同角度深入展开探究,包括古代和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文学、军事、法律和文化等方面。

这些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夏金元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明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体制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第2课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第3课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第5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第6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第8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第9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0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1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第五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3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4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六单元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活动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选必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6课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四单元村落、村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活动课生产方式变革与人类社会进步《文化交流与传播(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第二单元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第三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碰撞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活动课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篇一: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详细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理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思想和成就: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2)孟子思想:①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②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3)荀子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③其思想吸收了各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内容。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诸子百家的代表和主张:(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①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②社会基础:当时诸侯割据,统治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

③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群“士”的形成;④其他因素: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等(3)百家争鸣的意义:人教版必修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十院校《中国古代史》: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张岂之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历史》先秦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2000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外)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上下+3本选必)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夏金元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明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体制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第2课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第3课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第5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第6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第8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第9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0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1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第五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3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4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六单元货币与财税制度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活动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选必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6课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四单元村落、村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活动课生产方式变革与人类社会进步《文化交流与传播(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第二单元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第三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碰撞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活动课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历史必修三目录

历史必修三目录

历史必修三目录
历史必修三目录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目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三课:宋明理学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六课:文艺
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七课:启蒙运动
三、古代种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展第九课:辉煌灿
烂的文学
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十一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十二课:破解生
命起源之谜第十三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十五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十六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十七课:毛泽东思想
第十八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二十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十
一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二十二课:文学的繁荣
第二十三课:美术的辉煌
第二十四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

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目录: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XXX的统治第11课:辽XXX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XXX的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第20课:XXX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XXX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XXX的诞生第22课:XXX的统治和XXX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研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这个体系的特点以及它对殖民地和母国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
划表
课程目录
1. 第一单元: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 1.1 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 1.2 南北朝政权的建立与统一
- 1.3 南北朝社会的基本特征
- 1.4 南北朝政权的对外关系
2. 第二单元:隋唐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 2.1 隋唐政权的建立与统一
- 2.2 隋唐帝国的政治制度
- 2.3 隋唐社会的基本特征
- 2.4 隋唐帝国的对外关系
3. 第三单元:五代十国及北宋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 3.1 五代十国的形成与统一
- 3.2 北宋王朝的建立与中央集权
- 3.3 北宋社会的基本特征
- 3.4 北宋帝国的对外关系
4.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帝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状况- 4.1 中国古代帝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 4.2 中国古代帝国的社会状况与阶级关系
- 4.3 中国古代帝国的政治取向与民族政策
- 4.4 中国古代帝国的对外关系与边疆地区
5.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 5.1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 5.2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
- 5.3 中国古代的商业与经济活动
- 5.4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化
教学计划表
以上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课程内
容涵盖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社会、隋唐时期的政治与社会、五代十
国及北宋时期的政治与社会、中国古代帝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状况、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
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帝国的组织与运作,
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与文化。

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电子版

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电子版

现出的面局”鸣争家百“◎
。件条了造创现出的面局”鸣争家百“为就这� ”间民在学“为展发”府官在学“从�移 下渐逐术学和育教�期时国战秋春了到。 ”府官在学“为称被�象现化文的一合学官种这。门校入进能 不姓百民平�育教受接会机有才族贵有只�时那。化文术学切一和育教校学了断垄府官�期时周商
成形的想思家儒和”鸣争家百“
学儒期早和子孔◎
。远 深为较响影的世后和时当对家墨和家法、家道、家儒中其。 ”流九“为称被家学家儒立创�说学的”仁“出提子孔○ 。础基的展发化文想思 国我了定奠�荣繁的化文想思国我了进促�成形的面局”鸣争家百“致导�革变大会社期时国战秋春○
旨要课本
课1第
。响影其及景背史历的现出想思流主化文统传析分�容内史济经治政段阶本的过学所合结● 。响影的活生实现对想思统传国中讨探�来起合结例 事的见常的边身和容内的想思流主化文统传国中学所将 �式方习学究探的际实活生会社合结切密用采● 】议建习学【
。面 局新的跃活想思出创开�神精实求导倡�学理明宋判批家想思步进。长滋然悄潮思蒙启期 早的要需会社映反�心核为放解性个以�际之清明。位地体主的中化文统传国中在学儒了 显凸和固巩步一进�学儒统传了化深地大极�上础基的说学教道和教佛收吸在它。成形学 理朱程——系体学儒的新种一�期时宋两。战挑到受学儒统传�传流为广间民在教道�行 盛教佛期时唐隋晋魏。位地统正的想思家儒了定奠� ”术儒尊独�家百黜罢“ �后位即帝武 汉。头源的展发化文想思世后为成�彩异放大想思术学的期时这。面局的鸣争家百了现出 �张主主的世济国治出提纷纷派流想思种各。革变大重生发会社国中�期时国战秋春 。分部成组的要重为极中史明文 界世是也它�时同。富财神精贵宝的族民华中是�远深响影面方各等化文和治政、会社国 中对它。想思流主的化文统传国中是想思家儒。厚深积蓄�长流远源化文想思的国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
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
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
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
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
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
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
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
潮。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分。
课标要求
孙悟空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分。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 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
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 会思潮。画面中,释氏 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 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 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 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丁云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分。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 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 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 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 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 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 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 寡”,还有未出嫁男方死亡以自杀表 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 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 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 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 得好,死得好!”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分。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含义: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 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 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一点 分。
“理学”一词的概念: 道、佛
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
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

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全册1-8单元电子版

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全册1-8单元电子版

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全册1-8单元电子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全册1-8单元电子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

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

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学习建议】●采用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探究学习方式,将所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和身边的常见的事例结合起来,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结合所学过的本阶段政治经济史内容,分析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

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

这种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就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目录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目录
b383
☆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练习
b375
☆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案3
b376
☆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教案1
b377
☆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教案2
b378
☆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教案1
b379
☆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教案2
b380
☆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教案3
b381
☆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教案4
b382
☆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教案
☆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教案3
b315
☆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1
b316
☆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2
b317
☆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3
b318
☆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4
b319
☆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案1
b320
☆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案2
b307
☆ 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教案4
b308
☆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案1
b309
☆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案2
b310
☆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案3
b311
☆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案4
b312
☆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教案1
b313
☆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教案2
b314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目录
b301
☆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b302
☆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3
b304
☆ 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教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第3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美德即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文艺复兴
三、宗教改革
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二、宋词和元曲
三、明清小说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京剧的出现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二、相对论的创立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一、教会的禁锢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维新变法思想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曲折的年代
三、文艺的春天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二、动乱中的教育
三、教育的复兴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三、现代主义美术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