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精)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一、目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定,在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时,所需加的用水量,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都和用水量有关,因而此测定可消除试验条件的差异,有利于比较,同时为进行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作好准备。
二、标准法1、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稠度仪(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1g)(见图I-5)、装净浆用试模、净浆搅拌机等;2、试验方法与步骤(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必须检查稠度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指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
(2)试验方法及步骤①用湿布擦抹水泥净浆搅拌机的筒壁及叶片;②称取500g水泥试样;③量取拌和水(按经验确定),水量精确至0.1mL,倒入搅拌锅;④5s~10s内将水泥加入水中;⑤将搅拌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自动停机。
⑥拌和完毕,立即将净浆一次装入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并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将其放到稠度仪上,将试杆恰好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s ~2s后,突然放松,让试杆自由沉入净浆中,到30s时,记录试杆距玻璃板距离,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3、试验结果的确定调整用水量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时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此拌和用水量即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如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做试验,直至达到6mm±1mm时为止。
三、代用法1、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稠度仪(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0±2g)(见图Ⅰ-5)、装净浆用锥模(见图I-6b)、净浆搅拌机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用水量法和固定用水量法中任一方法测定。
(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必须检查测定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通常使用试验称量法和试验搅拌法两种方法。
1. 试验称量法:首先,准备所需的水泥和砂浆试验设备,包括试验称重器、试验容器、搅拌器等。
然后,按照标准要求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加入试验容器中,并记录下水泥的质量。
接下来,逐渐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试验容器中的水泥,直到观察到砂浆完全湿润,且搅拌后的砂浆达到一定的流动性。
此时,停止加水,并记录下试验容器中所加的水的质量。
最后,根据试验容器中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计算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值。
2. 试验搅拌法:首先,准备所需的水泥和砂浆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容器、搅拌器等。
然后,按照标准要求将一定质量的水泥和适量的砂浆加入试验容器中,并记录下水泥和砂浆的质量。
接下来,利用搅拌器对试验容器中的水泥和砂浆进行搅拌,直到观察到砂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停止搅拌。
最后,根据试验容器中加入的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计算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式可能会因不同的标准和试验要求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时,最好根据所使用的标准和实验室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GBT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GBT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为使水泥浆达到一定的稠度,所需的拌合用水量。
这个量的测定对于水泥浆的配制、使用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GB/T 1346-2001标准及其测定方法。
一、标准简介GB/T 1346-2001是对原有的GB 1346-85进行修订后的新标准,全称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检验方法,以确保水泥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测定方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仪器准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2)水泥稠度测定仪(俗称“维卡仪”)(3)秒表(4)实验天平(5)水泥样品2.实验步骤(1)按照GB/T 17671-1999中的规定制备水泥净浆。
(2)将搅拌锅和叶片擦拭干净,并称取500克的水泥样品。
(3)将称取的水泥样品放入搅拌锅中,加入已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饮用水,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加入,直至达到预定的稠度(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拌合水量)。
(4)将水泥净浆倒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数次,使水泥净浆密实,表面平整。
(5)用取样勺将多余的水分刮去,使试模边缘无水滴滴出。
(6)将试模放在维卡仪上,然后将测针沉入水泥净浆表面中心,记录指针读数,即为标准稠度用水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该标准规定以外的其它方法测试时,测定的结果必须与标准规定的结果相符合。
如果测定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应重新调整测试方法或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三、标准的意义和作用GB/T 1346-2001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水泥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规范了水泥检验方法,使得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之间的水泥产品具有可比性。
其次,它提供了判定水泥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有助于避免因水泥稠度用水量不当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最后,它有利于促进水泥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标准化管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注意事项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注意事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在某一用水量和特定测试下达到的稠度,把这一稠度和用水量称为水泥的标准稠度。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则混凝土单位需水量少,外加剂掺加量少,强度高,耐久性比较好。
(1)量具测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前,应对量水器具和电子天平进行校准。
若量水器具精度不符合要求,宜使用精度为≤0.1g的电子秤进行称水。
采用代用法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应根据纯水(蒸馏水)质量、试验室温度对应的水的密度计算出加入拌合水的体积。
(2)搅拌设备试验时,经常发现一些实验员在进行水泥净浆搅拌时,为了使锅底的水泥充分搅拌,经常会用手上托托搅拌锅,使搅拌叶片和锅底直接接触数秒钟,长期如此操作,快速转动的搅拌叶片与锅底碰撞会使得锅体、叶片变形。
搅拌叶片与锅体间隙将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导致与叶片刚性连接的轴弯曲使搅拌浆体不均匀,产生检验偏差。
在进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前,应对搅拌机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值进行测量,其工作间隙在允许偏差(2±1)mm范围内。
当搅拌机叶片与锅底、锅壁的间隙增大时,净浆搅拌不均匀,标准法试杆沉入距底板值出现0~8mm的不正常数据,工作间隙值越大,数据离散率越大,很难找到标准稠度用水量,甚至产生误判。
此外,搅拌锅内壁锈蚀、轴承变弯、叶片变形或磨损均会影响检测结果。
(3)测试设备测定试验前,应将维卡仪垂直放稳,且不宜在有明显振动的环境中操作。
在进行水泥标准稠的用水量测试时,不应同时进行水泥胶砂成型、胶砂流动度测定等具有震动的试验。
胶砂进行振实成型与进行流动度测定时候所产生的震动波会增加维卡仪中滑动杆在水泥净浆中的下落距离。
试验测试前,应查看是否有水泥扬尘,粉尘粘附在维卡仪滑动杆上,致使滑动阻力增加,降低试杆下沉深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用湿抹布清洁维卡仪表面粘附的水泥浆体,再用洁净的干抹布擦干净维卡仪表面附着的水(不得涂抹各类油脂)。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水泥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制作。
水泥的质量和稠度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对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检测。
本文将介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意义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于制备标准砂浆的水量。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准确测定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合理选择适当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的方法1. 实验室法检测:实验室法检测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适用于科研、质检等场合。
具体步骤如下:a. 取一定质量的水泥,加入适量的标准砂子;b. 在标准条件下,使用试验设备进行试验,记录水泥砂浆的流动度和比重;c. 根据流动度和比重数据,计算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2. 现场法检测:现场法检测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工地施工和日常质量监督。
具体步骤如下:a. 准备好称量设备和搅拌设备;b. 按照一定比例称取水泥和标准砂子;c. 在工地现场,进行现场混凝土砂浆试验;d. 根据试验结果和经验,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的注意事项1. 测试时要确保试样的均匀性,避免出现不均匀现象对测试结果的影响;2. 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水泥粉尘对身体的伤害;3. 测试时要避免操作误差,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在现场检测时,要注意环境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四、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的结果分析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结果可以通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评估水泥的质量。
如果检测结果偏离标准值较大,可能意味着水泥的质量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调整。
通过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结果,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和工作性能,从而指导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试验一 水泥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水泥的密度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必要资料之一;水泥密度的大小与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和混合料的种类有关;同时水泥受潮,密度将会减小。
因此,测定水泥的密度,可用来作为鉴别水泥质量和品种的参考。
二、试验原理采用排液法测定水泥的体积,因水泥与水起反应,故用无水煤油代替水来进行。
三、仪器设备1.李氏密度瓶:容积为220~250ml ,带有长18~20cm 、直径约为1cm 的细颈,细颈有刻度,精度为0.1ml(如图1) 。
2.恒温水槽或其它保持恒温的盛水玻璃容器,恒温容器温度应能维持在±0.50C 。
3.天平(感量为0.01g )、温度计、烘箱、无水煤油等。
四、试验步骤1.称取约400g 水泥,放入烘箱内在110±50C 的温度下烘干1h ,而后冷却至室温。
称取干燥水泥试样60g (精确至0.01g ),记为m ,备用。
2.将煤油注入清洁、干燥的密度瓶内,直至液面下部达到零刻度处。
然后将装好煤油的密度瓶放入恒温(150C )水槽内恒温0.5h ,取出密度瓶,记录此时密度瓶液面的刻度(精确至0.05ml ),记为V 0 。
3.将试样用小匙装入密度瓶中。
4.盖上密度瓶塞,将密度瓶绕着直轴摇荡数次,使密度瓶内液体中的气泡完全排出。
然后将瓶置于恒温水槽中,再恒温0.5h ,记录液面图1 李氏密度瓶的刻度V1。
五、结果计算及结果分析水泥密度ρ=m/v=m/(V1-V0)由国家标准GB175—1999规定,水泥密度试验应做两次,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若两次试验结果的差超过0.02g/cm3,应重做试验。
试验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一、试验目的水泥细度是水泥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
测定单位质量的硅酸盐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评定硅酸盐水泥细度是否合格。
二、试验原理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不同空隙率的水泥厚度层时,所受阻力不同,气流速度因之而变化。
实验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实验⼆⽔泥标准稠度⽤⽔量实验⼆⽔泥标准稠度⽤⽔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测试(⼀)⽔泥标准稠度⽤⽔量的测定【实验⽬的】(1)标准稠度:具有⼀定质量和规格的圆柱体在不同稠度的⽔泥浆体中⾃由沉落时,由于浆体阻⼒不同,锥体沉⼊深度也不同。
当圆柱体沉⼊达到标准值时,浆体的标准稠度即为⽔泥标准稠度。
(2)通过本实验测定⽔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的⽤⽔量,做为⽔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试验⽤⽔量的标准。
(3)进⼀步了解标准稠度、标准稠度⽤⽔量的概念。
(4)测定⽔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量。
(5)分析标准稠度⽤⽔量对⽔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的影响。
【实验原理】通过试验不同含⽔量⽔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的⽔量。
⽔泥标准稠度⽤⽔量的测定有调整⽔量和固定⽔量两种⽅法,如有争议时以调整⽔量法为准。
1.调整⽔量法调整⽔量法通过改变拌和⽔量,找出使拌制成的⽔泥净浆达到特定塑性状态所需要的⽔量。
当⼀定质量的标准试杆(锥)在⽔泥净浆中⾃由降落时,净浆的稠度越⼤,试杆(锥)下沉的深度(S)越⼩。
当试杆(锥)下沉深度达到规定值[S=(28±2)mm]时,净浆的稠度即为标准稠度。
此时100g⽔泥净浆的调⽔量即为标准稠度⽤⽔量(P)。
2.固定⽔量法当不同需⽔量的⽔泥⽤固定⽔灰⽐的⽔量调制净浆时,所得的净浆稠度必然不同,试杆(锥)在净浆中下沉的深度也会不同。
根据净浆标准稠度⽤⽔量与固定⽔灰⽐时试杆(锥)在净浆中下沉深度的相互关系统计公式,⽤试杆(锥)下沉深度算出⽔泥标准稠度⽤⽔量。
也可在⽔泥净浆稠度仪上直接读出标准稠度⽤⽔量(P)。
【仪器设备】⽔泥净浆搅拌机;标准维卡仪(⽔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实验步骤】(1)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属杆应能⾃由滑动,试杆⾄试模顶⾯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等。
(2)拌和⽤⽔量:采⽤调整⽔量⽅法时,按经验确定;采⽤固定⽔量⽅法时,⽤⽔量为142.5ml,精确⾄0.5ml。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一、试验目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加入的水量,为检测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做准备。
二、试验依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三、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如图1-1所示,由搅拌叶、搅拌锅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搅拌叶在搅拌锅内可作旋转方向相反的公转和自转,在竖直方向可以调节;搅拌锅内口径130mm,深95mm。
(2)标准法维卡仪:如图1-2所示,由试杆、试针、试模等组成。
(3)圆模:如图1-3所示,上部内径65mm,下部内径75mm,高40mm。
(4)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5)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
(6)铲子、小刀、量水器、平板玻璃底板、抹布等。
四、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维卡仪的金属试杆能否自由滑动;调整试杆底面与玻璃板接触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检查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称取测定所需水泥试样mc=500g,水mw=(125~145)g(具体用水量由试验确定)。
(2)制备净浆:先用湿抹布擦试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s的时间内,小心地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将搅拌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将搅拌模式开关拨至“自动”位置开始搅拌,搅拌机将自动完成搅拌程序[即低速搅拌120s,停15s (在停止的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后自动停机,搅拌完毕后控制器时间显示窗为000]。
(3)标准稠度测定:搅拌结束后,取出搅拌锅,将直边刮尺(宽约25mm)、圆模及玻璃板(100mm×100mm×5mm)用拧干的湿毛巾擦拭一遍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一次性装满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圆模中(直径小端朝上),浆体应超过圆模上端。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的用水量测定方法一般采用试验筛分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试验设备和材料:电动搅拌器、试验模具、试验筛、试验坩埚、计量容器、秤等;
2. 将水泥和大约80%的标准用水量充分搅拌混合,形成初步浆液;
3. 在试验模具内放置试验筛,将筛孔大小选择为0.15mm;
4. 将初步浆液倒入试验筛内,用电动搅拌器在试验筛上方进行搅拌,并逐渐加入余下的标准用水,同时进行搅拌;
5. 当浆液通过试验筛后,继续静置2分钟左右;
6. 将试验筛取出,用水洗净筛网上的浆液;
7. 将筛网和筛下的浆液放入试验坩埚,并称重;
8. 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出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浆液筛分时,要保证搅拌和筛分的过程能够充分混合,避免浆液出现结块或团聚等现象,保证浆液的均匀性。
同时,还应将测定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考虑在内,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在水泥物理性能的检测中,人们很重视水泥安定性和强度的检测,却忽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认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不会影响水泥质量的评定,但是它影响的是水泥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的检验结果,而安定性不合格和初凝时间的不合格是评定水泥作废的两个指标。
由此可见标准稠度用水量在水泥检测中的重要性。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2.影响标准稠度检测的因素2.1试验环境条件影响试验室温、湿度对水泥物理性能影响较大。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对试验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要求试验条件的温度控制在(20±2)℃范围内,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减少了净浆温度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求养护箱的温度控制在(20±1)℃范围内,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减少了养护温度对水泥水化速度的影响。
不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随养护温度高低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温度过高,会使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结果偏高。
而湿度过低,室内过于干燥,水泥净浆就容易失去部分水分,同样会使检测结果偏高。
要严格按标准要求控制试验室的温度、湿度,有利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准确测定。
2.2仪器设备影响2.2.1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叶片尺寸、搅拌间隙应在(2±1)mm范围内,要定期检查和保养,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防间隙超出规定的范围。
当间隙小于规定时,叶片在锅内搅拌时易产生磨擦,会损坏仪器;间隙大于规定时,靠近锅壁处的水泥净浆搅拌不到,所制得的水泥净浆就不均匀,从而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准确测定。
2.2.2.2标准稠度试杆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的国家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落入水泥净浆中”,若要在试杆上涂上机油,那么在测试过程中,标准稠度试杆在水泥净浆中下沉的时候就会与维卡仪之间产生阻力,试杆在水泥净浆中的下沉没有满足标准规定的自由下沉的要求,使得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结果偏大。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一、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1.拌和终止后,赶忙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放在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于的净浆。
2.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开释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赶忙擦净。
3.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当试杆距玻璃板小于5mm时,应适当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
二、初凝时刻测定1.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刻作为初凝时刻,用“min”计。
2.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观看试针停止沉入或开释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3.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状态。
4.达到初凝时应赶忙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位达到初凝状态。
三、终凝时刻测定1.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刻为水泥的终凝时刻,用“min”计。
2.为了准确观看试件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
在完成初凝时刻测定后,赶忙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下翻转180º,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连续养护。
3.临近终凝时刻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件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水泥稠度标准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水泥稠度标准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水泥稠度标准用水量的测定方法一般如下:
1. 准备样品:取一定量干燥的水泥粉末,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匀,形成糊状物。
2. 确定试块规格:将糊状物倒入模具中,大小、高度和形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 将试块振实:利用振动台将糊状物进行振实。
4. 测定用水量:测定加入试块内的用水量和搅拌时间,根据标准规定计算出水泥稠度标准用水量。
其中,测定用水量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方法一:称量法
将加入试块内的用水量称重,根据试块的体积计算出相应的水泥稠度标准用水量。
方法二:比重法
在试块振实前,将试块放入水中,计算出试块的排水量,并据此计算出试块的体积。
根据试块的体积和加入的水量确定水泥稠度标准用水量。
实验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实验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目的:了解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方法。
实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混合一定量的水泥砂浆、石膏和标准砂后所需的用水量,是评价水泥砂浆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的重要指标。
按照标准GB/T2419-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法》进行测试。
实验仪器:标准稠度量具、电子天平、计时器、量筒、砂子、水泥、石膏。
实验步骤:1. 将砂面水分调整至标准状态。
2. 将适量的水泥和石膏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称重记录。
3. 将混合后的水泥和石膏倒入混合砂中,搅拌均匀。
4. 在标准稠度量具上设定好初始高度,并用计时器计时。
5. 沿着标准稠度量具的周边,将搅拌后的混合物均匀地压入量具中。
6. 将标准稠度量具上的初始高度恢复,并等待一定时间。
7. 在标准稠度量具上调节液位至初始高度,记录下此时的液位。
8. 用计时器计时,停止计时,记录下经过的时间。
9. 断开液位调节开关,将稠度量具倒置,使其中的混合物落入量筒中。
10. 用量筒容积计算出用水量,并计算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值。
实验数据记录:混合比例:水泥:石膏 = 1:1水泥用量:1000g石膏用量:1000g测量时间:30min初液位高度:200mm液位恢复时间:0.5min实验结果:用水量:350ml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值:3.5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试,我们得出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结果。
这一结果可以用来评价水泥砂浆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
同时,本实验也让我们了解到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的方法,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检测方法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概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仪上,当标准试锥下沉深度为(282)mm时的拌和用水量。
确定标准稠度的目的是为了在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时,对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的条件下测定,使不同的水泥具有可比性。
参照规程编号:JTJ059-95。
(二)仪器设备1.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应符合GB3350.6规定)。
该仪器由铁座和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构成。
松紧螺丝用于调整金属棒的高低。
金属棒上附有指针,在量程0~75mm的标尺上可指示金属棒的下降距离。
当测定标准稠度时,可以金属圆棒下装一金属空心试锥,锥底直径为40mm,高为50mm。
装净浆用的锥模上口内径为60mm,锥高70mm。
2.净浆搅拌机(应符合GB3350.8要求)。
由搅拌翅和平底搅拌锅组成,搅拌翅转速为90r/min,搅拌锅的内径为130mm,深为95mm,搅拌翅与锅壁底的间隙为0.2~5mm。
(三)试验方法1.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2.测定前须经检查,以保证测定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应运转正常。
3.水泥净浆的拌制。
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应先用湿棉布擦过,然后将称好的500g 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
拌和时,先将搅拌锅放到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慢速搅拌120s,停伴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用水量是先按经验确定一个水量,然后逐次改变用水量,直至达到标准稠度为止;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用水量为142.5mL (准确至0.5mL)。
4.装模测试。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人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试锥自由沉人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条件、测定水泥的细度、目测水泥样品的颜色来判定它的用水量的大小,从而又快又准的测定标准稠度。
目前,在整个建筑材料检测行业中,对于测试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一个非不寻常的试验参数,要准确及快速的测出结果,对于做了水泥多年的检测人员来说,凭着积累的经验,也并非是能够又快又准的找到恰当的用水量。
因此对于这一话题我们可以来展开讨论怎么才能又快又准的找到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水泥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原理,熟悉一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的试验方法及操作过程。
1 水泥定义
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一种材料叫水泥。
2 水泥的种类及特点
2.1 按照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物质分:硅酸盐类水泥、铝酸盐类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因为它们的水硬性物质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各异,如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快,强度高。
早期强度高,耐热性能好而且耐硫酸。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建筑技术用试杆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通过选择恰当的环境条件、测定水泥的细度、目测水泥样品的颜色来判定它的用水量的大小,从而又快又准的测定标准稠度。
目前,在整个建筑材料检测行业中,对于测试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一个非不寻常的试验参数,要准确及快速的测出结果,对于做了水泥多年的检测人员来说,凭着积累的经验,也并非是能够又快又准的找到恰当的用水量。
因此对于这一话题我们可以来展开讨论“怎么才能又快又准的找到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水泥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原理,熟悉一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的试验方法及操作过程。
1 水泥定义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一种材料叫水泥。
2 水泥的种类及特点2.1 按照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物质分:硅酸盐类水泥、铝酸盐类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因为它们的水硬性物质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各异,如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快,强度高。
早期强度高,耐热性能好而且耐硫酸盐腐蚀;硫铝酸盐水泥硬化后体积会膨胀等。
2.2 按照水泥的用途分为:通用水泥(用于一般的建筑工程,主要是硅酸盐类的五种水泥)、专用水泥(是指适应于专门用途的水泥,有大坝水泥、油井水泥、砌筑水泥等》特种水泥(具有比较突出的某种性能的水泥,如膨胀水泥、低热水泥、彩色水泥、白水泥等)。
在诸多的水泥品种中,硅酸盐类水泥是最基本且用量最多的一类水泥,此外,装修中还用到的是白水泥和彩色水泥。
3 水泥原理水泥标准试模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4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有效长度为50mm±1mm、由直径为φ10mm± 0.05mm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1,原理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杆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的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所需加入的水量。
2,仪器设备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试杆由有效长度为50mm±1mm直径为10mm±的圆柱形耐磨腐蚀金属制成,初凝针有效长度为50mm±1mm,终凝针为30mm±1mm直径±,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深为40mm±顶内径为65±,底内径为75mm±的截圆锥体。
每个试模应配备一个边长或直径为100mm厚度4mm-5mm的平板玻璃底板或金属底板。
3,试验步骤(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维卡仪的滑动杆能自由滑动试模和玻璃底板用湿布擦拭,将试模放在底板上,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正常运行。
(2)水泥净浆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机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再5-10s内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净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3)拌合结束后立即取适量的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再试模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在锯掉多余净浆和抹平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压实净浆,抹平后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的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30s 时记录试杆距离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操作指导书一.试验原理及方法.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沉入含有一定阻力,经过试验含有不一样水量水泥净浆对试杆阻力不一样,可确定水泥净浆达成标准稠度时所需要水量。
二.试验目标经过试验测定水泥净浆达成标准稠度需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用水量标准。
三.关键试验仪器标准稠度仪、水泥净浆搅拌机、天平、量筒、插刀四.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仪器设备检验。
➢维卡仪金属滑杆能自由滑动➢将试杆旋转接在金属滑杆下部,调整滑杆式锥尖接触锥模顶面式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2).水泥净浆拌制采取调整水量法,水量按经验确定;采取不变水量法,拌和水量用142.5mL。
用湿抹布润湿水泥浆浆接触仪器表面及用具,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中,在5~10s内将称好500g水泥加人水中,放置在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启搅拌机,低速搅120s,停15s,高速搅120s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将拌制好试样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出净浆;抹平后快速放到维卡仪上固定位置上。
将试杆降至锥尖和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忽然放松,使试杆自由沉入净浆。
到试杆停止下沉或释放试杆30s时统计试杆到底板距离S(mm),S为6±1mm时水泥砂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注:a.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b.用调整水量法,以试杆下沉深度(28±2)mm时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c.用不变水量法则要求时,按时(12.9)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若试杆下沉深度小于13mm,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五.试验数据计算和评定。
用标准法和调整水量法测定时,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P以水泥质量百分数计。
按式(12.8)计算:P=M1/M2*100%(M1——————水泥净浆达成标准稠度时拌和用水量;M2—————水泥试样质量)用水变水量法测定时,按式(12.9)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P=33.4-0.185S式中P——标准稠度用水量,%S——试杆下沉深度,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操作指导书一.试验原理及方法.
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通过试验含有不同水量的水泥净浆对试杆阻力的不同,可确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量。
二.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的用水量标准。
三.主要试验仪器
标准稠度仪、水泥净浆搅拌机、天平、量筒、插刀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仪器设备的检查。
➢维卡仪的金属滑杆能自由滑动
➢将试杆旋转接在金属滑杆下部,调整滑杆式锥尖接触锥模顶面式指针对准零点
➢搅拌机运转正常
(2).水泥净浆拌制
采用调整水量法,水量按经验确定;采用不变水量法,拌和水量
用142.5mL。
用湿抹布润湿水泥浆浆接触的仪器表面及用具,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中,在5~10s内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人水中,放置在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120s,停15s,高速搅120s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将拌制好的试样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维卡仪上的固定位置上。
将试杆降至锥尖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自由沉入净浆。
到试杆停止下沉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S(mm),S为6±1mm时的水泥砂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注:a.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b.用调整水量法,以试杆下沉深度(28±2)mm时的净
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c.用不变水量法则规定时,按时(12.9)计算标准稠度
用水量,若试杆下沉深度小于13mm,应改用调整水量
法测定。
五.试验数据计算与评定。
用标准法和调整水量法测定时,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数计。
按式(12.8)计算:
P=M1/M2*100%
(M1——————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拌和用水量;M2—————水
泥试样质量)
用水变水量法测定时,按式(12.9)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P=33.4-0.185S
式中P——标准稠度用水量,%
S——试杆下沉深度,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