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概述.ppt
合集下载
测量学第六章控制测量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
R tan1 y2 y1 tan1 y12
x2 x1
x12
12 R ,当 x 0, y 0 时
12 180 R ,当 x 0 时
12 360 R ,当 x 0, y 0 时
表6-5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1.闭合导线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此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并能提高成果的精度。
3.支导线
由一已知点和一已知边的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 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 导线。
因支导线缺乏检核条件,故其边数一般不超过4条。
-61.10
85.66
-61.12 +85.68
2 107 48 30 +13 107 48 43
438.88 585.68
-0.02 +0.02
53 18 43 80.18
+47.88 +64.32
47.90 64.30
3 73 00 20 +12 73 00 32
486.76 650.00
-0.03 +0.02
当 A、B、C、P 四点共圆时,则
ac
bd
k
ac
0
bd 0
(6-31)
为不定解。因此,式(6-31)就是 P 点落在危险圆上的判别式。
量改正数,即
Vxi
fx D
Di
Vyi
f
y
D
Di
R tan1 y2 y1 tan1 y12
x2 x1
x12
12 R ,当 x 0, y 0 时
12 180 R ,当 x 0 时
12 360 R ,当 x 0, y 0 时
表6-5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1.闭合导线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此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并能提高成果的精度。
3.支导线
由一已知点和一已知边的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 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 导线。
因支导线缺乏检核条件,故其边数一般不超过4条。
-61.10
85.66
-61.12 +85.68
2 107 48 30 +13 107 48 43
438.88 585.68
-0.02 +0.02
53 18 43 80.18
+47.88 +64.32
47.90 64.30
3 73 00 20 +12 73 00 32
486.76 650.00
-0.03 +0.02
当 A、B、C、P 四点共圆时,则
ac
bd
k
ac
0
bd 0
(6-31)
为不定解。因此,式(6-31)就是 P 点落在危险圆上的判别式。
量改正数,即
Vxi
fx D
Di
Vyi
f
y
D
Di
第七章 控制测量

• GPS定位测量的特点
1、相邻测站之间不必相互通视,选点和观测方便; 2、定位精度很高; 3、可以全天候观测,不受天气影响; 4、观测、记录、计算高度自动化,可以较快的获得 测量成果; 5、实时定位,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6、室内、地下及地面空间不够开阔地带,不能接收 到卫星信号,观测受到限制。
T
D
1 D f
图根测量允许的导线相对闭合差: 1/2000
5、推算导线点坐标 P222 —7
(四)、导线测量中错误的查找
1、查找测角错误的方法
2、查找测边错误的方法
f
f x f y D
2 2
f arctan
fy fx
2,3 (或 180 )
§7-3 导线测量和导线计算
一、导线网的布设
根据测区的具体情况导线网布设的形式有三种:支导 线、闭合导线、附合导线 1、支导线( A B为已知点,点1,2为新建支导线点。 )
已知数据:αAB,XB,YB, 观测数据:转折角βB,β1 边长 SB1,S12
2、闭合导线
βB
αAB β1 β0
β2
β3
sin sin c sin c sin b sin sin a c sin c sin
AP
AB
AB
BP BA
180
XA,YA
XB,YB
三、导线测量内业工作
内业计算的目的是根据已知的起算数据和外业的 观测成果推算导线点的坐标。在进行导线内业工作之 前,应当全面的检查导线测量外业成果有无遗漏、记 错、算错;成果是否都符合精度的要求,然后绘制导 线草图,图上注明实测的边长、转折角、起始方位角 及点号。
第七章 控制测量

1、真子午线方向(ture meridian direction)— —地面上任一点在其真子午线处的切线方向。
2、磁子午线方向(magnetic meridian direction )——地面上任一点在其磁子午线处 的切线方向。
3、轴子午线 (坐标纵轴)方向(ordinates axis direction )——地面上任一点与其高斯平面直 角坐标系或假定坐标系的坐标纵轴平行的方向。
B
BA Y
三.方位角测量
真方位角——可用天文观测方法或用陀螺
经纬仪来测定。
磁方位角——可用罗盘仪来测定。不宜作
精密定向。
坐标方位角——由2个已知点坐标经“坐标
反算”求得。
§7.3
一、定义及分类
导线测量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
(traverse point)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已知:α 12=300,各观测角β
30 12 1 95
122
2
2
130
如图,求各边坐标方位角α 23、 1 α 34、α 45、α 51。
解: α23= α
0=800 β ± 180 12 2
3
65 128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5
4
α34=
α23-β3±1800=1950
4
第七章: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一、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1、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
网(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和高程控
制网(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第7章控制测量

四、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水准测量
➢ 直接提供地形图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 ➢ 三等路线根据需要在高等级水准网内加密,布设成附和路线,
尽可能互相交叉构成闭合环,单独的附和路线,长度应不超 过200公里,环线周长不超过300公里
➢ 四等路线附合布设于高等水准点之间,附合路线的长度应不 超过80公里
二等三角网中三角形每个角一般不应小于30°,受地形限 制,个别角度允许小至25°
测角中误差mβ≤±1.0″,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15万
三、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三)国家三、四等三角网的布设
三、四等三角网是在一、二等三角锁网控制下布设的,直接 作为图根测量的基础.点的密度与测图比例尺相适应,布设 方案视测图和工程需要而定
➢ 三等: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3.0毫 米;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6.0毫米
➢ 四等: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5.0毫 米;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10.0毫米
§7-1概述
五、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点:在基本平面控制点基础上,进一步加密足够的、 能满足地形测图需要的、精度较低的控制点,称为图 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 测定图根点位置(X,Y,H)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三角网、边角组合网、导线 网主要技术要求见教材P168
§7-1概述
四、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 高程控制测量方法: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国家水准网: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由一系列按国家
统一规范测定高程的水准点构成的网称为国家水 准网 水准点上设有固定标志,以便长期保存,为国家各 项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高程资料 国家水准网分为一、二、三、四等。
控制测量概述

(四) 支导线
• 从一个高级控制点C和一条高级边的坐标 方位角αCD出发延伸出去的导线称为支导 线。由于支导线缺少对观测数据的检核, 故其边数及总长都有限制。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 选点前,应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的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把控制 点展绘在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的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 勘,实地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如果测区没有地形图资料,则需详细踏勘 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测区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 合理地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 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3)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 (4) 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形外,对于二、三级导线,其边长 应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m, (5) 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控制测量概述
•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平 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 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 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 测精度按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逐级 控制建立的。
• 如图6.1所示,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二 等三角网布设于一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 面基础。三、 四等三角网为二等三角网的进一步加密。建立国家平面控 制网,主要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 图6.2是国家水准网布设示意图,一等水准网是国家高 程控制网的骨干。二等水准网布设于一等水准环内,是国 家高程控制网 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网为国家高程控制网的进一步 加密。
第七章 控制测量

左 右
始 终) n 180 (
检核: f f 允 (各级导线的限差见规范)
(2)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 :
Vi f / n
式中:n —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个数
7.2 导线测量
(3)计算改正后的角度β改:
改 测 Vi
计算检核条件: Vi f (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α:(用改正后 的β改)
7.2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的相关概念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 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 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 方法。 导线:由直线连接各控制点而形成的连续折线图 形,称为导线,其转折点称为导线点; 导线边:连接导线点的直线边的直线称为导线边; 导线转折角:相邻导线边构成的水平角称为导线 转折角。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 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x AB AB
y AB
B
xB x A x AB y B y A y AB
xB xA
O A
DA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A
yB
y
7.2 导线测量
(2) 坐标反算(由X、Y,求α、D) 已知A( x A , y A)、B( xB , y B)求 DAB , AB
x
y AB AB arctan x AB yB y A arctan xB x A
+)
理
同理:以左角计算 理
理
始 终 n 180
CD 4C 180 C
理 终 始 n 180
第七章控制测量ppt课件全

Rb Rc
R R
c a
Ra
Rb
二、后方交会
通常观测四个已知点,组成两组后方交会,分别计算P点的两 组坐标值,求其较差。若较差在限差之内,即可取两组坐标的平均 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
过三个已知点构成的圆称为危险圆。
待定点P 不能位于危险圆的圆周上,否 则P点将不能惟一确定。
若接近危险圆(待定点P至危险圆圆周 的距离小于危险圆半径的五分之一),确 定P点的可靠性将很低,
导线全长闭合差
fD fx2fy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 k
D/ fD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分配
当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容许值时,可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符 号按边长成正比例地改正它们的坐标增量,其改正数为:
v x ij
fx D
D
ij
v y ij
fy D
D
ij
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xij xij vxij
一、前方交会
三点前方交会
为了避免错误并提高待定点的精度,一般 测量中都要求布设有三个已知点的前方交会。
计算时,分两组利用余切公式计算P点坐 标。若两组坐标的较差在允许限差内,则取两 组坐标的平均值作为P 点的最后坐标。
由未知点至两相邻已知点方向间的夹角称 为交会角(γ)。
前方交会测量中,要求交会角一般应大于 30°并小于150°。
yij
yij
vyij
2.附合导线计算
(5)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坐标及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
标。 由推算而得的B 点的坐标应与已知值完全相符,以此作为计算
检核。
3.闭合导线的计算
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与附合导线完 全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 合差的计算上有所不同。
控制测量

2
4
1233006 1014624 4
3
3
(四)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说明: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以下是两者的不同点:
1、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与调整 (1)计算方位角闭合差: f 测
理
(2)满足精度要求,若观测角为左角,则将fβ反符号
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若观测角为右角,则将
A
导线全长闭合差:
f f f
2 x 2 y
XA=536.27m YA=328.74m
1122224
10517062
2
4
1233006 1014624 4
3
3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 f 1 / XXX
D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 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
等级关系: 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 作为以后各等的控制基准,逐级控制 级、三级和图 根控制。 布置形式: 三角锁、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 导线网、交会定点,等。
1.常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关系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关系 城市导线 控制范围 三角(三边)网 城市基本控制 三等 四等 一级小三角 二级小三角 图根三角
③连测 导线应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才能得到起始方位角,这 一工作称为连接角测量,也称导线定向。目的是使导线点 坐标纳入国家坐标系统或该地区统一坐标系统。附合导线 与两个已知点的连接,应测两个连接角βb、βc。闭合导 线和支导线只需测一个连接角βb,见下图。
对于独立地区周围无高级控制点时,可假定某点坐标 ,用罗盘仪测定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
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