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常考数据总结

合集下载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1.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代表头长加脊柱长。

上部量:指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代表脊柱发育的指标。

2.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3.计划免疫: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

4.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

5.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表现为一般脱水体征。

8.口服补液盐(ORS):组成成分为氧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氧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0g,加水至1000ml,用于轻、中度腹泻病患儿,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9.基础代谢: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10.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以骨骼系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1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19.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20.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

13.早期新生儿:是指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属围产儿。

儿科学常考内容总结

儿科学常考内容总结

儿科学常考内容总结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对于基础差、信心不足的考生来说,儿科学是比较困难的学科。

为了帮助能够顺利通过儿科主治考试,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儿科学知识点麻疹、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的鉴别诊断:(1)潜伏期:麻疹6~21天;幼儿急疹7~17天;风疹5~25天;猩红热1~7天。

(2)初期症状:麻疹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幼儿急疹突然高热,一般情况好;风疹发热、咳嗽、流涕、枕部淋巴结肿大;猩红热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

(3)出疹与发热的关系:麻疹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幼儿急疹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风疹发热1/2~1天出疹;猩红热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出疹时热高。

(4)特殊体征:麻疹有麻疹黏膜斑;猩红热有环口苍白圈,草莓舌,贫血性皮肤划痕,帕氏线。

(5)皮疹特点:麻疹表现为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额面、颈部、躯干、四肢,3天左右出齐,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斑、糠麸样脱屑;幼儿急疹表现为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疹出后1~2天消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风疹表现为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头面、躯干、四肢,24小时布满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猩红热表现为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

(6)血常规:麻疹、幼儿急疹、风疹三者白细胞总数均下降,淋巴细胞均升高;猩红热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升高。

2. 儿科学知识点麻疹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 6~18天;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

发热后2~3天,出现麻疹黏膜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出疹期在发热3~4天左右开始出疹,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及头面、颈部,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四肢,最后出现在手心、足心及鼻准部;恢复期为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依次消退。

(完整版)儿科学重点总结(精华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儿科学重点总结(精华版),推荐文档

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发育与生长
1. 新生儿期的特点及护理
2. 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规律
3. 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二、儿童传染病
1.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 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 儿童常见病毒性感染
三、婴幼儿膳食与营养
1. 妈妈为宝宝选择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
2. 婴幼儿辅食的添加时机和方式
3.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调理
四、儿童常见疾病
1.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2. 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3. 儿童的皮肤病
4. 儿童的过敏性疾病
五、儿童的发育障碍及早期干预
1. 儿童自闭症及其早期干预
2. 儿童智力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3. 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六、儿童的心理问题
1. 儿童焦虑、恐惧、烦躁及其干预
2. 儿童多动症及其干预
3. 儿童抑郁症及其干预
七、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1. 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2. 儿童烫伤、烧伤的急救处理
3. 儿童溺水事故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八、儿童安全教育
1.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2. 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3. 儿童网络安全教育
以上为儿科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了儿童的发育与生长、传染病、膳食与营养、常见疾病、发育障碍及早期干预、心理问题、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以及安全教育等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考试顺利!。

儿科学常考数据总结

儿科学常考数据总结

儿科学常考数据总结儿科学有很多数据分析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数据又是儿科学考题中很重要的一节,需要考生们灵活掌握,为了帮助考生们能够学会儿科学数据这一块,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 儿科学重点:体格生长:(1)体重:出生时体重约为3Kg,1岁时达到10Kg,1-12岁体重计算公式为:年龄(岁)×2+8;(2)身高:出生时为 50cm,1岁时达到75 cm,2岁时约为87 cm,2-12岁身高的计算公式为:年龄(岁)×7+75;(3)头围:出生时平均为32-34 cm,1岁时约为46 cm,2岁时约为48 cm;(4)胸围;出生时胸围32 cm,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 cm);(5)牙齿:人一生乳牙共20个,恒牙28-32个,出生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一般到2.5岁出齐;(6)小儿运动及语言发育特点: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儿科学重点:儿童保健:(1)卡介苗:出生时注射;(2)嵴髓灰质炎叁价混合疫苗:2个月,3个月,4个月;4岁复种第二次;(3)百白破混合制剂:3个月,4个月,5个月;1.5-2岁复种第一次,6岁复种第二次;(4)麻疹减毒疫苗:8个月;6 岁复种;(5)乙肝疫苗:刚出生,1个月,6个月。

3.小儿腹泻病:(1)脱水程度(失水量/体重):轻度<5%,中度5%-10%,重度 10%-12%;(2)补液量(ml/kg):轻度脱水90-120,中度脱水120-150,重度脱水150-180;(3)一些溶液:1:2含钠液张力为1/3,1:4含钠液张力为1/5,2:1含钠液张力为等张,2:3:1含钠液张力为1/2张,4:3:2含钠液张力为2/3张,2:6:1含钠液张力为1/3张。

4.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时间:出生即刻、1个月、6个月;卡介苗接种时间:出生即刻;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接种时间:2个月、3个月、4个月、4岁;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时间:3个月、4个月、5个月、1.5~2岁、6岁(3456+2);麻疹疫苗接种时间:8个月、6岁。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儿科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

婴儿期:出生至1岁。

幼儿期:1岁至满3岁。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

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

青春期:10~20岁。

2.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

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语言发育(发音、理解、表达):哭叫阶段:1~2个月;咿呀阶段:3~4个月;单音阶段:5~10个月;单词阶段:1~2岁;成语阶段:3岁以后。

11.五苗防七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儿科必考知识点总结

儿科必考知识点总结

儿科必考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医学生,特别是准备从事儿科医疗工作的同学,对于儿科的必考知识点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掌握意义。

儿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需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儿科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备考。

一、新生儿期1.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能迅速呼吸,导致氧缺乏和生命危险。

学习者需要了解窒息的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包括人工正压呼吸、气管插管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2.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不良而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

学习者需要了解黄疸的原因、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治疗黄疸的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

3. 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脓毒症、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学习者需要了解各种感染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脑损伤是指新生儿由于缺氧、颅内出血或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脑组织损伤。

学习者需要了解脑损伤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二、婴幼儿期1. 婴幼儿常见疾病:学习者需要了解婴幼儿期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发热惊厥、喷射性呕吐等。

2. 婴儿生长发育:学习者需要了解婴儿的生长曲线、发育阶段和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生长迟缓、发育迟缓、早产儿的管理等。

3. 婴幼儿饮食营养:学习者需要了解婴幼儿期的合理营养需求、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进食障碍的处理等。

4. 婴幼儿行为心理:学习者需要了解婴幼儿期的正常行为心理发展,以及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三、幼儿期1. 幼儿常见疾病:学习者需要了解幼儿期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感冒、手足口病、水痘、腹泻等。

2. 幼儿生长发育:学习者需要了解幼儿的生长曲线、发育阶段和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肥胖、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

3. 幼儿饮食营养:学习者需要了解幼儿期的合理营养需求、饮食结构建议、进食障碍的处理等。

护理学基础知识重点:小儿体格检查常用指标考点总结

护理学基础知识重点:小儿体格检查常用指标考点总结

护理学基础知识重点:小儿体格检查常用指标考点总

在护理考试中,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计算方法公式较多,容易混淆,在这里,今天总结内科护理学-小儿体格检查常用指标考点,给大家把常用公式进行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

1.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kg,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9kg)。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2.身长(高):新生儿出生时平均50cm,1岁时75cm,2岁时85cm。

2~12岁身长(高)计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 7+77(cm)
3.头围和胸围: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3~34cm,1岁时46cm,
出生时胸围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

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约46cm。

4.牙齿:人的一生有乳牙20颗、恒牙(28~32)颗两副牙齿。

生后
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

约于2岁半乳牙出齐。

2岁内乳牙数目为月龄减4~6。

6岁左右萌出第1颗恒牙,12岁萌出第2颗磨牙,17~18岁萌出第3颗磨牙(智齿)。

5.囟门:出生时前囟约为1.5~2.0cm,1~1.5岁时应闭合。

前囟过小或早闭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饱满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瘤、脑出血等疾病,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后囟出生时很小或闭合,最迟生后6~8周闭合。

儿科学顶级总结word版

儿科学顶级总结word版

1绪论(注意图表)1年龄分期:1七个期。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金标准.。

2生长发育(题多)(华医网)。

大纲:1生长发育规律(新加)2体格生长(重点)3运动和语言的发育(发育的阶段性特点)描述题较多。

要学习的概念: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囟门骨化中心生理弯曲乳牙恒牙运动语言日期:出生 3个月 6个月 9个月 12个月(1岁) 15个月 18个月(1岁半) 21个月 24个月(2岁)每3个月为一个周期;注意相互转换,1.规律:1运动发育1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2月抬头6月坐,7月翻身8月爬,9月会站成正果,1走2跳3岁跑。

2各个系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淋巴系统——先慢后快,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发育相平衡。

2.体格:体重、身高、头围、胸围,1综述1波动:体格生长中最易波动。

正常: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发生在出生后.第1周.。

异常:如体重下降超过10%或第10天还未恢复出生体重,则为病理状态。

2公式:3~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9+月龄)/2;1-6岁=8kg+年龄×2。

;7岁~12岁体重(kg)=(年龄X7—5)/2;3与12的差是9.6与8中间有2.7到12有5.3出生后的4到6个月体重每日增加400到600克3身高1规律:出生时50CM ,第一年生长最快,1岁时75厘米,其中前3月增长值约等于后9月增长值。

2岁幼儿身高85厘米。

生后第1年身高增长约25厘米。

2公式:2-12岁身高:年龄×7+70(cm) 有疑问?4头围:1小儿出生时头围是34厘米。

前3月增长等于后9月的增长值(6cm);2 1岁时与头围约46cm ,2岁时为48厘米。

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

5胸围:1出生:比头围小1~2cm,约32cm;2小儿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龄是.1岁时约46cm。

6上臂围:12.5——13.5之间,是正常的值;3骨骼:1头颅骨:囟门1前囟:闭合的年龄最晚不超过18个月,1岁到1.5岁闭合。

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

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

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生长发育1. 出生后体重下降5-10%2. 3个月内体重恢复出生体重,6个月体重加倍,1岁体重增加至3倍3. 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4. 生长曲线可用于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情况5. 骨骼发育包括软骨骨化和骨化两阶段二、喂养与营养1. 奶嘴可导致婴儿乳头深陷,应使用适合的奶嘴和奶瓶2. 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儿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3. 固体食物首次添加时间以6个月为宜4. 营养不良表现包括:体重增长不良、生长迟缓、消瘦、发育迟缓等5. 食物过敏常见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大豆、麦类、花生、坚果等三、传染病预防1.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2. 预防传染病可采取隔离、消毒、禁止外游等措施3. 儿童传染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流行性感冒等4. 发热是传染病常见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5. 手足口病的首发征兆为嘴角疮,潜伏期为3-7天,传染性强四、呼吸系统疾病1. 婴幼儿遭感冒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 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3. 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避免接触气体刺激4. 婴幼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症状包括气短、呼吸困难等5. 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发热等五、消化系统疾病1. 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2. 小腹部压痛是典型的阑尾炎症状3.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肠梗阻疾病,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等4. 胃食管反流是食物和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症状,需避免过饱和仰卧5. 慢性肝炎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需连续治疗六、心血管系统疾病1.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2.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3. 结缔组织疾病可引起心包炎和心肌炎4. 应注意避免二尖瓣脱垂、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诱因5. 心肌炎可导致心脏功能损害,需及时就医治疗七、泌尿系统疾病1. 先天性肾脏疾病包括肾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梗阻等2. 小儿尿道感染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3. 包皮过长可导致包茎和包皮炎,需及时治疗4. 小儿膀胱上皮瘤是常见的尿道出血原因5. 过度饮水可导致尿崩症,需注意饮水量控制八、神经系统疾病1. 婴幼儿脑炎多见于夏秋季节,表现为发热、昏迷、抽搐等2. 小儿痉挛性癫痫是最常见的癫痫类型3. 癫痫药物治疗应遵医生嘱咐服用,不得自行停药4.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多动症5. 自闭症的早期症状包括社交能力差、语言发育迟缓等九、免疫性疾病1. 儿童风湿热是风湿热病变的特殊类型,表现为高热、关节炎2.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炎等症状3. 儿童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源包括尘螨、农药、抗生素等4. 免疫缺陷症状包括反复感染、发育迟缓、消瘦等5. 霍奇金病是多个淋巴结肿胀病变,需规范治疗及随访十、皮肤疾病1. 婴幼儿尿布皮炎常见于女婴,男婴的尿道口部也易发生皮炎2. 儿童湿疹多见于面部、颈部、手掌、足底、外阴周围等3. 皮肤瘙痒可引起强迫性搔抓,导致皮肤感染4. 生理性色素斑(雀斑、黄褐斑)不需要治疗5. 毛发白斑需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以上为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常考知识点汇总临床儿科学: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临床儿科学:体格生长指标、运动和语言的发育临床儿科学:婴儿期计划免疫临床儿科学:营养的能量供应及营养物质的常考点临床儿科学:母乳喂养、牛羊奶常考点及添加辅食时间、步骤临床儿科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临床儿科学:营养不良临床儿科学: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知识点临床儿科学: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复苏程序临床儿科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与治疗临床儿科学: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临床儿科学: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儿科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细胞遗传学诊断临床儿科学:苯丙酮尿症、免疫球蛋白临床儿科学:风湿热、川崎病临床表现临床儿科学-麻疹临床儿科学:猩红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儿科学:结核菌素试验、原发型肺结核临床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儿科学: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临床儿科学:小儿腹泻病静脉补液、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儿科学-儿童哮喘临床儿科学:细菌性肺炎的分类、支气管肺炎临床儿科学:常考的几种肺炎总结临床儿科学:常考的先天性心脏病总结临床儿科学: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重要考点临床儿科学:肾病综合征激素疗法、小儿造血特点临床儿科学:新生儿贫血临床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巨细胞性贫血临床儿科学:单纯性与复杂性热性惊厥的鉴别要点临床儿科学: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儿科学: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鉴别点------------------分割线 ----------------------- 【汇总】临床女性生殖系统常考知识点汇总【汇总】临床消化系统考点汇总。

儿科医学知识点总结

儿科医学知识点总结

儿科医学知识点总结儿科医学是一个专门研究儿童疾病的学科领域,涉及到儿童身体发育、心理健康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儿科医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儿童身体发育的一些重要指标。

一、身高和体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身高和体重是两个重要的发育指标。

通常情况下,从出生到一岁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约600克,身长增加约2.5厘米。

而从一岁到青春期,儿童的生长速度逐渐放缓。

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家庭遗传、营养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儿童的免疫系统儿童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直到成年后才完全成熟。

这也是为什么儿童更容易患上感冒、发热和其他常见疾病的原因之一。

因此,提升儿童的免疫力对于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营养补充和接种疫苗等措施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

三、常见的儿童疾病1.感冒和咳嗽:感冒和咳嗽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病毒感染引起。

除了休息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感冒和咳嗽的重要措施。

2.发热:发热是儿童身体抵抗感染的常见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其他潜在疾病的表现。

在处理儿童发热时,应注意观察其他症状,必要时就医。

3.腹泻和呕吐:腹泻和呕吐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多数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对于儿童的腹泻和呕吐,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和注意饮食是很重要的。

四、心理健康问题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儿科医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问题等。

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交和发展。

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家庭和教育环境,以及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来帮助儿童克服心理健康问题。

总结起来,儿科医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领域,涉及到儿童身体发育、免疫系统、常见疾病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儿科学期末复习重点

儿科学期末复习重点

儿科学期末复习重点儿科学常考点绪论:围生期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腹泻)、贫血和佝偻病。

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生长发育的规律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重方面,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12个月时为出生时的3倍。

身高(长)方面,1岁时75cm,2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cm,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头围方面,出生时33cm,三个月40cm,12个月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3-54cm。

骨骼方面,头颅骨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小,最迟1.5岁闭合。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

脊柱方面,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

长骨方面,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为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约为其岁数加1.骨龄延迟的原因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的原因是真性性早熟。

乳牙约2.5岁长齐。

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大运动方面,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是4个月不能抬头,8个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个月不能独爬,15个月不能独走。

夜间遗尿症方面,在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多数在夜间熟睡时发生。

儿科学知识总结

儿科学知识总结

儿科第一单元绪论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2.生后5~6个月IgG消失,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胎40,新28,围28~7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 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8(7)kg体重 +月×6 +月×7 +年×2>2 70 +年×73~12个月:体重=(月+9)/2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半岁65cm,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70。

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4.胸围: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儿科学是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下面将对儿科学考试的重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幼儿生长发育幼儿生长发育是儿科学中的重点内容,它包含了儿童的体格发育、心理发育和社会发育三个方面。

首先是体格发育,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测量与评估。

其次是心理发育,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最后是社会发育,强调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二、儿童常见疾病在儿科学考试中,对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是重点内容。

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在掌握常见疾病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以及常见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方法。

三、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的营养与喂养也是儿科学考试的重点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固体食物的添加、儿童膳食均衡等方面。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并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补充方法。

四、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也是儿科学考试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了解相应的干预方法和治疗原则。

此外,还需要了解儿童发展中的典型行为和发展障碍,以及如何进行评估和干预。

五、儿童免疫与预防接种儿童免疫与预防接种是儿科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疫苗的接种原则、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疫苗的功效和副作用,以及接种程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六、儿童常见急症处理在儿科学考试中,对儿童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也需要熟悉掌握。

常见急症包括窒息、溺水、失血性休克等。

考生需要了解急救的步骤和技巧,并了解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急症处理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七、儿科医学伦理和法律在儿童医疗过程中,儿科医学伦理和法律也是需要考生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儿童医疗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此外,还要了解医疗法律规定中与儿童相关的内容,如未成年人的医疗权利等。

儿科护理学常用数据

儿科护理学常用数据

从卵⼦和精⼦结合到⼩⼉出⽣统称胎⼉期。

胎龄满28周到⽣后7天称围产期。

从胎⼉出⽣后脐带结扎起⾄⽣后28天内称新⽣⼉期。

29天~1周岁称婴⼉期。

1~3岁称幼⼉期。

3~6岁为学龄前期。

6~7岁到12~14岁为学龄期。

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孩从11~12岁到17~18岁为青春期。

⼀、⼉科常⽤计算公式 1.⼩⼉体重计算公式 1~6个⽉体重(kg)=出⽣体重+⽉龄×0.7kg;7~12个⽉体重(kg)=出⽣体重+6×0.7kg=(⽉龄-6)×0.4kg;3~5个⽉时医`学教育搜集整理体重为出⽣体重的2倍(6kg),1岁时为3倍(9kg);2岁时为4倍(12kg);2~12岁体重计算公式:体重=年龄×2kg+8kg. 2.⼩⼉⾝⾼计算公式 ⾜⽉胎⼉出⽣时平均⾝⾼50cm;6个⽉以内⼩⼉⾝⾼=出⽣⾝⾼+⽉龄×2.5cm;7~12个⽉⼩⼉⾝⾼=出⽣⾝⾼+⽉龄×1.5cm.1岁时⼩⼉⾝⾼75cm;2岁⼩⼉⾝⾼85cm. 3.⼩⼉药物计算⽅式 按体重计算,按年龄计算,按体表⾯积计算。

按年龄计算:给药剂量=年龄×g或mg/岁计算。

按体重计算法:每次或⽇给药剂量=体重(kg)×mg(g)/kg. 按体表⾯积计算法:<30kg⼩⼉的体表⾯积(m2)=体重(kg)×0.35+0.1,>30kg⼩⼉的体表⾯积(m2)=(体重kg-30)×0.02+1.05。

⼆、囟门与颅⾻缝 胎⼉出⽣时,前囟为1.5~2.0cm,1~1612岁时闭合。

后卤2~3个⽉闭合,出⽣时已有25%已关闭。

颅⾻缝多在3~4个⽉时关闭。

三、住院病⼈测体温 ⽤腋表。

新⼊病⼈每天测3次,⾼热病⼈q4h测体温,体温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测2次。

经退热处理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后半⼩时复测体温1次。

发热病⼈q6h测体温,体温正常3天后改为bid.每周磅体重1次。

儿科学历年考点汇总.docx

儿科学历年考点汇总.docx

儿科学历年考点汇总1.婴儿少尿的标准是每日尿量少于:200m(2004)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核黄疸(2001)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是:性格改变(2004)4肺循环血量增多,并伴左心房、左心室血量增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应是:动脉导管未闭(2003)5我国颁布的母婴保健法规定在新生儿期进行筛查的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2001)6.不符合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的是:头围增大(2000) 7小儿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相等的时间分别是:4~6天和4~6岁(1999)8.正常儿童新鲜尿沉渣镜检时,每个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应少于:3个(2005)9.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动脉导管未闭(2004)10.缺铁性贫血早期最可靠的依据是:血清铁蛋白降低(2002)11.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典型实验室检查结果是:T4下降、TSH升高(2002)12不符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是:红细胞内酶发育不成熟(199913.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是:先耳后、颈部,延及额面部,而后躯干、四肢(2000)14.3~6个月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颅骨软化(199915金葡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首先应考虑:脓气胸(2005)16婴儿每日水的需要量是:150m/kg(2004) 17小儿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扩容液输注时间为:30~60分钟(2003)18不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特点是:夏季多见(2002)19麻疹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2001)20不符合水痘皮疹特点的是:皮疹不伴瘙痒(200021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蛋白质合成(2003) 22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必有的临床表现是:水肿(2005) 23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Koplik斑(2001) 24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小儿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2001) 2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血生化的特点是:血清钙降低,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200026维持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为小儿所特有的是:生长发育所需(2005)27.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形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004)28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8周以内(2003)29对小儿特异性体液免疫韵正确认识是:lgM类抗体在胎儿期即可产生(2002)30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乳酸杆菌(2001)儿科学历年考点汇总31诊断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必备条件是: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2000) 32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为:4~8周(199933法洛四联症不应出现的症状是:贫血(1999)34尿中发现大量透明管型时,提示病变在:肾小管和肾小球(2004)35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严重病例常发生在:起病12周内(2003)36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直径20mm,并出现水疱、坏死,判断结果是:强阳性(2002)375岁小儿按公式计算,身高、体重及头围约是:105cm、18kg、50cm (2001)38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主要的原因是:维生素D减少(200039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年龄愈大,肝脾肿大越明显(1999)40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常见的病原菌是:流感嗜血杆菌(2005 41不符合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是:肉眼血尿(2004)42法洛四联症心脏杂音响度主要决定于:肺动脉瓣狭窄程度(2003)43我国现阶段采用的围生期规定为: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2003) 4.奇脉最常见于:大量心包积液(2000)45我国规定1岁内必须完成的计划免疫是:卡介苗(2000)46.咳嗽变异性哮喘正确的诊断依据是:支气管扩张剂能缓解(200047麻疹出疹一般在发热后的:3~4天(2003)48鉴别非典型苯丙酮尿症需进行:尿蝶呤分析(2002)49新生儿溶血症的换血量约为婴儿全血量的:2倍(2001)50.正常足月儿的皮肤外观特点是: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2000)51.早产儿的胎龄应是:大于28周,小于37足周(1999)5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是由于血清中:钙离子浓度降低(2005)5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血1,25·(oH):D3降低(2004)54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调整饮食,每日开始供给的热量应是:40kca/kg (2003)55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典型实验室检査结果是:T3降低, TSH升高(2002)56.1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每日每千克约需:55kca|(2001)57.男孩,1岁半,其基础代谢所需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50%-60% (2000)58恒牙骨化开始的年龄是:新生儿(1999)5912岁幼儿1年中身高约增长::10cm(2005)60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4~8周(199961小儿腹泻发病率高的年龄组是:6个月至2岁(2000)62.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哭无泪,尿量少(2001)63小儿符合中度等渗性脱水的是:失水量占体重的8%,血清钠140mmo /1L(2002)64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腺病毒(2003)65猩红热的皮疹出现在发热后:12~48小时(:z0os)66支原体肺炎应用抗生素的疗程应是:2-3周(2004)67婴幼儿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黏膜缺少slgA(2005)68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维生素类(2002)69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婴儿期、青春期(2002)70.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脾脏(2002)71不属于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是:发热(2002)7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大(2001)73早产儿使用铁剂预防贫血起始的月龄是:2个月(2001)74易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2002)7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分类为:散发性、地方性(2003)76腺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释放到血液中分布至全身(2004)77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频率是:60~80次/分(2005) 78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是:出现惊厥,肌阵挛(199979.10岁男孩,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心率增快出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需继续预防的方法是: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2001)80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最后累及的部位是:面颊部(2005)81.法洛四联症最早且主要的表现是:青紫(2003)82.我国新生儿败血症多见的病菌是:葡萄球菌(2004)83各种补体成分浓度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6个月(2005)84.新生儿各种细胞吞噬功能:暂时减低(1999 8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不包括:肾病综合征(2000 86小儿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龄是:1岁(1999)87.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膀胱炎(2001)88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血清铁降低(2002)89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约:25cm(2003)90生时新生儿的头围约:34cm(2004)91.3个月小儿按公式计算其身高、头围约是:60cm、40cm(2000) 92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最主要的原因是: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2002)9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发生惊厥,首选的药物是:苯巴比妥钠(1999) 94猩红热出现皮疹多在发热后:12~48小时(2005)95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数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期是:婴儿期(2004)96.儿童风湿热的相关发病机制是:Ⅲ型变态反应(2003)97.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腺病毒(2002)98.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5~9mm,3~5天后反应消失(2001)99.早期确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査是:血清T3、T4、TSH测定(2000)100.小儿腹泻的定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1999)101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4~8周(2005102同时刺激多种感官的游戏和运动称为:感觉整合训练(2003)103奇脉见于:大量心包积液(2003)10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骨样组织增生所致的骨骼改变为:方颅(2005)105.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46,XY,-14,+t(14q21q) (2001)106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全身症状轻(2000)107婴幼儿少尿的标准是昼夜尿量少于:200m(1999108疑为苯丙酮尿症的儿童初筛应做:Guh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2005) 109我国规定1岁内必须完成的计划免疫是:麻疹疫苗(2004)110.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前常有皮肤感染,其前驱期多为:2~3周(2003)111每100kca|热量的混合膳食产生的内生水是:12m|(2002)112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隐性感染(2001)113.下述哪一项不是风湿性心包炎的表现:心音增强(2000)114.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9~10个月婴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方颅(1999)115食物中每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供给能量(kca)分别为:4,9,4 (2004)116.正确测量头围的方法是:将软尺紧贴头皮沿枕骨结节最高点及眉弓上缘一周(2004)117麻疹患者解除隔离的指标是:出疹后5天(2004)118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Kop|k斑(2005)119不属于婴儿总热量分配的是:思维活动(2003)120.围生期包括胎儿期一部分和婴儿期一部分,国内普遍采用的定义是:胎龄28周至生后7天(2002)121.5岁小儿,每日每公斤所需总热量是:400kJ(2001)122婴儿期计划免疫,正确的接种时间:脊髓灰质炎疫苗2个月以上(2000) 123在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例中,首选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甘露醇(2005) 124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部位主要是:肾(2004)125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是:AB0血型不合(2003)126.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最常用指标是:体重、身高、头围(2002)127.不属于1岁以内婴儿计划免疫的是:肺炎链球菌疫苗(2001)128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是:性格改变(1999)129新生儿败血症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是:白细胞总数增加(2000)130男性健康婴儿,3个月,体重5kg。

儿科学重点总结(修改版) c剖析

儿科学重点总结(修改版) c剖析

儿科学重点总结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儿科学》知识总结二

《儿科学》知识总结二

第五节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多见于4个月~3岁的婴幼儿。

(一)临床表现: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无热惊厥最常见。

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7~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 mmol/L(4mg/dl)。

2.鉴别诊断:①低血糖症:血糖低于2.2mmol/L。

②低镁血症:血镁低于0.58mmol/L(1.4mg/dl)。

③婴儿痉挛症:突然发作,头及躯干前屈,手握拳,下肢弯曲至腹部,伴点头抽搐和意识障碍,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十秒,脑电图有高幅异常节律,多伴智力障碍;④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血磷高>3.23 mmol/L(10mg/dl),血钙低<1.75mmol/L(7mg/dl),颅骨Ⅹ线可见基底节钙化灶。

(三)治疗1.急救处理: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状,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2.钙剂治疗3.维生素D治疗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一)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3.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二)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1.外观特点:2.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肺液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35周迅速增加。

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1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1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3)消化系统:新生儿易有溢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学常考数据总结
儿科学有很多数据分析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数据又是儿科学考题中很重要的一节,需要考生们灵活掌握,为了帮助考生们能够学会儿科学数据这一块,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 儿科学重点:体格生长:
(1)体重:出生时体重约为3Kg,1岁时达到10Kg,1-12岁体重计算公式为:年龄(岁)×2+8;
(2)身高:出生时为 50cm,1岁时达到75 cm,2岁时约为87 cm,2-12岁身高的计算公式为:年龄(岁)×7+75;
(3)头围:出生时平均为32-34 cm,1岁时约为46 cm,2岁时约为48 cm;
(4)胸围;出生时胸围32 cm,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 cm);(5)牙齿:人一生乳牙共20个,恒牙28-32个,出生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一般到2.5岁出齐;
(6)小儿运动及语言发育特点: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儿科学重点:儿童保健:
(1)卡介苗:出生时注射;
(2)嵴髓灰质炎叁价混合疫苗:2个月,3个月,4个月;4岁复种第二次;
(3)百白破混合制剂:3个月,4个月,5个月;1.5-2岁复种第一次,6岁复种第二次;(4)麻疹减毒疫苗:8个月;6 岁复种;
(5)乙肝疫苗:刚出生,1个月,6个月。

3.小儿腹泻病:
(1)脱水程度(失水量/体重):轻度<5%,中度5%-10%,重度 10%-12%;
(2)补液量(ml/kg):轻度脱水90-120,中度脱水120-150,重度脱水150-180;
(3)一些溶液:1:2含钠液张力为1/3,1:4含钠液张力为1/5,2:1含钠液张力为等张,2:3:1含钠液张力为1/2张,4:3:2含钠液张力为2/3张,2:6:1含钠液张力为1/3张。

4.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时间:出生即刻、1个月、6个月;
卡介苗接种时间:出生即刻;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接种时间:2个月、3个月、4个月、4岁;
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时间:3个月、4个月、5个月、1.5~2岁、6岁(3456+2);
麻疹疫苗接种时间:8个月、6岁。

5.儿童体格检查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分);
血压:
收缩压(mmHg)=80+(年龄×2);
舒张压=2/3收缩压;
各年龄小儿心界:
各年龄小儿心界;
病例征阳性的生理情况:
Babinski征:2岁以下可阳性;
Kerning征:出生后头几个月;
Brudzinski征:出生后头几个月。

6.儿科学重点:小儿液体疗法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第一天补液总量=生理需要量+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

生理需要量(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静注1/4~1/5张含钠液):
10kg及以下:100ml/kg;
11~20kg: 1000ml+(年龄-10)×50ml/kg;
20kg以上:1000ml+(年龄-20)×20ml/kg。

累积损失量:
重度脱水开始快速输入等渗含钠液(生理盐水或2︰1液)20ml/kg于30min~1h内输入,其余累积损失量在8~12h输完。

轻度——30~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低渗——2/3张含钠液等渗——1/2张含钠液;
高渗——1/3~1/5张含钠液;
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7.儿童营养
儿童能量代谢的构成:基础代谢50%,生长运动所需32%~35%,排泄10%,食物热力作用7%~8%。

宏量营养素所占比例:
糖类:55%~65%;
脂类:45%~50%——6个月以下,35%~40%——6个月~2岁,30%~35%——2~7岁,25%~30%——7岁以上;
微量营养素:钙的摄入量:母乳喂养300mg,牛乳喂养500mg,幼儿600mg,4岁以上800mg;
水:婴儿:150ml/(kg.d),以后每3岁减少约25 ml/(kg.d)。

8.儿童喂养
初乳:孕后期与分娩4~5日以内;
过渡乳:5~14日;
成熟乳:14日以后;
配方奶粉摄入量:20g/(kg.d)【100g配方奶供能500kcal,婴儿所需能量100 g/(kg.d)】全牛奶摄入量:100ml/(kg.d)(8%糖牛乳)【8%糖牛乳100ml供能100kcal,不足的液体量用水补充,使奶和水的总液量达150 ml/(kg.d)】。

9.儿科学重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症状:小6压乒乓球,8、9为方颅,时见手足镯,1岁现鸡胸。

治疗:(口服VD)初始——2000~4000IU/d(50~100μg/d),1个月后——400IU/d;大剂量疗法(适用于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肌肉注射VD 020万~30万IU 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量,1个月后复查效果。

预防:每日获得维生素D400IU。

妊娠后期:补充维生素D800IU/d。

婴幼儿期:保证户外活动1~2个小时。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IU/d。

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d。

10.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临床表现:
隐匿型:血清钙多在1.75~1.88mmol/L;
典型发作:血清钙低于1.75 mmol/L。

治疗:
控制惊厥或喉痉挛: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肠,或地西泮0.1~0.3mg/kg 肌注(或缓慢静脉注射)。

钙剂治疗: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20ml缓慢静脉注射或滴注,惊厥停止后口服钙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