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万历援朝之役兵力对比
魔鬼的武装:万历朝鲜战争日军的编制与装备
魔鬼的武装:万历朝鲜战争日军的编制与装备400多年前,中国和倭寇国(日本)在朝鲜干了一仗,这就是著名的万历朝鲜战争(公元1592年—1598年)。
此战历时7年,明军以17万对日军30万,双方互有胜负伤亡惨重,最后明军艰难取得了胜利。
1599年4月,明军班师回朝,30多年深居简出的万历帝朱翊钧罕见地出现在紫禁城午门,接受明军献上的日军大小头目六十一人,面对浑身战栗的俘虏,万历大声说:“付所司正法”!!———砍下来的日本人头随后被传送天下。
这次“抗日援朝”明军也损失了精锐6万,可谓惨胜。
而日本也是倾国来战,“魔鬼”精锐尽出——什么“鬼石曼子”、“井伊的赤鬼”、“黑田二十四将”,听起来牛逼哄哄极了。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当年对手,到底是啥货色:兵力和编制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日军兵力配置列举如下:第一军团:18700人军团长:小西行长小西行长7000人宗义调5000人松浦镇信4000人大村纯忠2000人后藤信康700人第二军团:20800人军团长:加藤清正加藤清正8000人锅岛直茂12000人相良赖房800人第三军团:12000人军团长:黑田长政黑田长政6000人大友义统6000人第四军团:17000人军团长:岛津义弘(原为加藤光泰)岛津义弘10000人毛利秀元2000人高桥惟种2000人秋月种长1000人伊东佑兵1000人岛津丰久1000人第五军团:近30000人军团长:福岛正则福岛正则5000人户田胜成4000人蜂须贺家政7200人长宗我部盛亲3000人生驹亲正5500人第六军团:15700人军团长:小早川秀秋(原为其父小早川隆景)小早川秀秋10000人毛利秀赖1500人立花宗茂2500人高桥绍景800人吉弘统兴900人第七军团:30000人军团长:毛利辉元毛利辉元23000人吉川广家7000人第八军团:19200人军团长:宇喜多秀家宇喜多秀家10000人增田长盛3000人石田三成2000人加藤嘉明2000人大谷吉继2200人第九军团:10750人军团长:浅野长政浅野长政4000人宫部继润3000人木下胜俊1750人稻叶正成2000人第十军团:22000人军团长:羽柴秀次羽柴秀次13000人木村重成2000人小野木重次3000人龟井秀纲4000人日本陆军总兵力190850人,另有水师各部22100人,日本还在本土屯有10万“足轻”作为战略预备队。
万历三大征
这场玉浦海战是壬辰战争爆发以来,朝鲜军队的首场大捷,因此大大振奋了朝鲜军民抗敌的决心,并使得日军输送兵力和粮食辎重至朝鲜半岛从此变得困难,因为日军在此战后已丧失大半制海权。
泗川海战
1592年5月27日,日本水师不甘失败,转而向庆尚南道的泗川进攻。李舜臣得知消息后,立即于5月29日率龟甲船队23艘出发,迅速驶至泗川海湾外面。当时海湾内共有12艘日本楼船,但日军对上次海战失利犹有余悸,因此当他们见到朝鲜水师驰援,便迅速逃至陆上,在山上布防。李舜臣于是命朝鲜水师假装撤退,以引诱日军登船追击,结果日军中计。这时正好潮涨,大大有利于朝鲜水师的龟甲船和板屋船这类大型舰船活动,因此当日舰出动时,李舜臣即下令众舰船迎击。很快地,日舰便被打败。而李舜臣虽然在战斗中负伤,但仍继续指挥官兵杀敌,结果12艘日舰全部被击沉。
这次再侵朝鲜,丰臣秀吉吸收了上次海战失利使得不能大量运兵和运输补给的教训,使用反间计诬陷李舜臣阴谋篡权,使得李昖将李舜臣下狱,其后将其贬为士兵,只能白衣从军。
再援朝鲜
1597年初,日本出动14万兵力,水陆并进再度入侵朝鲜。2月,明朝再次议定援朝征日,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率南北诸军。在3月,明朝以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并以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5月,邢玠赶至辽东。6月,日本兵船数千艘停舶于釜山,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8月,日本攻破朝鲜闲山岛、南原(为全罗道外藩,一旦失守,天津、登、莱皆可扬帆而至)。守将副总兵杨元弃南原而逃走,结果日军攻至王京。9月,明军逮捕前兵部尚书石星下狱,并与在明军和日军之间两边获取利益的沈惟敬一同俱论罪处死,结果石星于1599年死于狱中,沈惟敬则于市集斩首。12月,援朝明军与日军大战于蔚山。
和议
1593年6月,日本因海陆两线皆失利,被逼派使节随同明使沈惟敬由釜山至北京城议和。7月,朝廷宣诏退兵以进行日本封贡事宜,于是李如松大军撤退,只留刘綎及游击吴惟忠共七千六百人分别扼守要口。但兵部尚书石星一意主和,再撤吴惟忠兵,结果只留刘綎兵防守。9月,朝鲜国王李昖上表答谢朝廷援救及助其复国,但是这时日军仍然占据釜山。12月,明朝命蓟辽总督顾养谦兼责打理朝鲜事宜,并召回宋应昌、李如松。1594年10月,日本议和使者小西行长终于到达北京,其后于1595年1月,明朝遣使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令沈惟敬一同前往。至此,第一次日军侵朝战争结束。
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碧蹄馆战役中,中日两方到底谁败了?
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碧蹄馆战役中,中日两方到底谁败了?1588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开始对外作战,以期获得更多土地。
1592年,日军渡海侵入朝鲜,并发动了战争。
明朝闻后,集结以辽东军为主力的部队,由李如松统领,奔赴朝鲜战场。
关于此次“抗倭援朝”,由于中日史料在战役过程和细节上的记载差异较大,使得这场战争充满了争议性,尤其体现在明朝的出兵规模和损失上。
有说,明军出兵45000人,与朝鲜军3000人齐聚顺安,约近5万兵力参与了前期的平壤作战。
但也人认为诏令命4万余人开赴朝鲜,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际作战人数。
如万历二十年,宋应昌在《报进兵日期疏》中就说,以副将杨元统领中军,共10,639人,副将李如柏统领左军,共10,632人,以副将张世爵统领右军,共10,626人,此外还有陆续赶到的蓟镇步兵2800人、山西兵2000人和部分将领家丁,总人数约38000余人,远不到5万人。
而此时日本在平壤城的部队,已从巅峰期的18000人锐减至15000人。
无论如何,两军作战,明军在人数上还是占据了一定优势。
东亚地区地图(局部)平壤是明军入朝后第一个要拔出的战略要地,总帅李如松移营药山上,命其他部队把整个平壤城包围了起来。
随后日军主动出击平壤城南,朝鲜军大溃崩散,死伤惨重,直到辽东军赶来支援,才勉强站住阵脚。
但这次失败不是没有价值,李如松从中发现了日军五处致命破绽。
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第一个是自大。
从壬辰年四月开战,日本人在陆地上还没遭遇过大的挫折,过于顺利的战局养出了一伙骄兵悍将。
李如松推测,耀武扬威的日军一定不会放过夜袭的机会,便吩咐麾下做好准备。
果然小西行长率3000兵马发动夜袭,但狼狈而归。
第二个是弹药匮乏。
李如松注意到,日军的铁炮射击密度远远不如之前那么大。
很多战斗中,日军选择了白刃战,甚至使用朝鲜伪军的弓手。
这一切迹象表明,日军的弹药储备已经低到了一定程度。
所以在大明的火炮辎重队抵达不久,李如松决定初八发起攻击。
明朝万历年间抗倭援朝战争史考(三)
明朝万历年间抗倭援朝战争史考(三)三、第三阶段:万历二十五(1597)年——万历二十七(1599)年出乎明神宗意料,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辽东副总兵马栋报告,有倭将清正带领倭兵船二百余只,已于十四日到朝鲜海岸,至原住机张营驻扎,其兵力不下两万。
朝鲜陪臣刑曹郑其远,向明朝痛哭求援i[i]。
神宗得到报告,下令廷臣会议倭情,决定对策。
署兵科给事中徐成楚指出,倭情紧急,倭将清正率领兵船二百余只,丰茂守等率兵船六十余只,至朝鲜西生浦等处,别起倭船络绎过海不绝。
他抨击“奸臣党庇天听”。
诡称“只为礼文缺典”引起兵端之类胡言乱语,驳斥道:“世岂有兴师十数万,浮海数千里,争一繁文缛节”之事。
至此,神宗才知道封事已经失败,使臣与兵部一起隐瞒真相,面子上十分下不来台,神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下令革去兵部尚书石星、蓟辽总督等人官职,下令交法司议罪。
他在给刑部的谕旨中说:“倭奴狂逞,掠占属国,窥犯内陆,皆前兵部尚书石星谄贼酿患,欺君误国,以致今日,戕我将士,扰我武臣,好生可恶不忠!著锦衣卫拿去法司,从重拟罪来说。
”神宗被大臣忽悠,被日本欺骗,先拿石星出气,从重从快就把石星斩首,石星妻子发烟瘴地面永戍。
至于那个市井小人沈惟敬,自知回国有祸,便躲在朝鲜不回,结果还是被驻朝明军抓获斩首。
神宗任命邢玠以兵部尚书出任总督,督御史杨镐经略朝鲜事务,以麻贵为提督,东征援朝。
经过修整补充,日军实力大增。
第二次侵朝战争参战日军大多从长门岛等地调来,达二十万之众,其中精锐部队有清正一万二千,直政一万八千,行长一万,义弘一万,辉元二万,其余各部各有数千不等,可以说第二次侵朝日军所部是当时日本最精锐的部队。
日军在大战前用反间计使朝鲜名将李舜臣丢了官,万历二十五年(1595年)七月十五日,被日本人称为“海贼大名”的九鬼嘉隆,率领庞大的日本舰队,偷袭了停泊在漆川岛(世济岛北端西)的朝鲜海军。
由于在壬辰之役中日本的安宅船不是朝鲜龟甲船的对手,此次日本海军大量动用了巨型铁甲船,并专门针对朝鲜海军的龟甲船做了改进。
明万历年的朝鲜战争之碧蹄馆之战
明万历年的朝鲜战争之碧蹄馆之战碧蹄馆战役背景:日军平壤战败后,日本侵朝“前指”众将在退守之间展开了争论,在宿将小早川隆景的坚持下,决定全线收缩兵力退守王京,伺机与明军决战。
十七日,小西败军退至王京,十八日开城日军退却,至王京集结。
这时,京城日军的数量超过了五万人,有资料认为达到了七万人,也有资料说是12万(12万的说法比较夸张,不太可信,一般认为日军是5万到7万),而在朝鲜的明军总兵力约四万人,朝鲜正规军在日军侵略前号称约二十万人,但是在明军攻打平壤战役中只能出兵5000人相助,可见朝鲜军损失之严重。
李如松九日收复平壤,十九日先遣部队进至开城,二十四日李如松率大军进至开城。
在开城,李如松召集了各路将领会议,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以游击将军钱士桢为首的稳健派认为,日军重兵集中于王京,敌众我寡,只可智取不可强攻,以副总兵查大受为首的激进派认为,平壤一战大获全胜,日军必然胆寒,若不及时追击,敌人必定会放弃王京远遁。
由于各路将领意见不统一,朝鲜方面提供的情报又不确切,致使东征军无法明确下一步作战计划。
于是李如松派出查大受、祖成训(祖大寿之父)等率3000明军向京城方向搜索前进,探勘沿途地形,以便于指定进攻京城的军事计划。
战役过程:第一阶段——查大受军队在二十七日于高阳迎曙驿与日军北上搜索部队加藤光泰部相遭遇,双方展开战斗,明军斩首600余级(《中日关系史》),日军败退。
查大受对战场形势产生误判,鼓勇直前,率领这支仅3000人的搜索部队直扑王京。
其实,加藤光泰败退后,立刻报告了王京[汉城]日本军总部。
日本大将小早川隆景认为这是明军总攻的前兆,于是按先前的计划,以宇喜多秀家率一部分军力守城,自己亲率主力部队20000人赶来进行会战。
当查大受发现时,想摆脱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退守碧蹄馆(距离京城五十华里),被日军黑田长政、立花宗茂等部包围。
应该说,查大受这支明军战斗力是极高的,被优势日军重重包围达一天一夜居然能坚持下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极不容易的。
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
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作者:徐昊来源:《人间》2016年第24期摘要: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在统一统封建割据的日本、结束日本战国时代后,为满足其日益膨胀的权力欲望,于 1592 年 4 月悍然发动了对李氏朝鲜的侵略战争。
朝鲜兵弱无力抵抗,国王李昖一路逃到中朝边境,向万历皇帝求救。
明朝应朝鲜请求出兵援救,帮助朝鲜军民抵抗日本的侵略,史称“万历援朝抗倭战争”,又称“壬辰倭乱”。
关键词:万历年间;朝鲜战争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95-01一、战争缘起从十五世纪起,日本各地诸侯逐渐强大,彼此之间互相征伐,国家内部四分五裂,民不聊生,日本史称“战国时代”。
到十六世纪中叶,织田信长不断发展壮大,并平定本州岛,自称为右大臣,成为日本最大军阀。
万历十年(1582),织田信长麾下部将明智光秀暗杀信长、进行叛乱。
丰臣秀吉发兵讨诛乱党,之后东征西伐,平定日本国内各大诸侯,日本形成统一局面,丰臣秀吉被天皇授予“关白”(关白即替天皇统摄朝政的最高官职)职务,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统治者。
中国自古物产丰庶,极易引起邻邦窥伺。
早在万历六年(1578),丰臣秀吉率师征伐播磨国时便曾对部下说:“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
”①而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朝政荒殆,军备废弛。
加之东南沿海海盗与倭寇相互勾结,故丰臣秀吉对东南沿海守备了如指掌,据《宣祖修正实录》二十四年(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五月一记:召晨时汪五峰之党问之,汪五峰者,以中原人尝导犯江浙者也。
对曰:“吾等曾以五百余人自南京劫掠横行,下福建,过一年,全甲而还,唐畏日本如虎,灭大唐如反掌也。
”关白曰:“以吾之智,以吾之兵,如大水崩沙,利刃破竹,何城不摧,何国不亡,吾帝大唐矣。
除此之外,日本日益迫切的对外贸易也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伴随日本统一战争的进行与结束,商人阶级迅速膨胀他们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
历史趣谈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之战 谁才是真正的获益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之战谁才是真正的获益者?
导语:1592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调遣十几万人,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明朝。
战争爆发后,朝鲜国土丢失殆尽,最终万历皇帝派遣明军援朝抗日,
1592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调遣十几万人,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明朝。
战争爆发后,朝鲜国土丢失殆尽,最终万历皇帝派遣明军援朝抗日,期间经过有战有和,直到1598年日本最终撤军,战争才宣告结束。
这就是在中国被称为“万历三大征”的万历朝鲜之役;朝鲜人称为“壬辰倭乱”、“丁酉再乱”;日本人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以明朝、朝鲜一方胜利结束,但胜利者未必就是获益者;日本虽然战败撤军,但失败者不见得就是整个日本,那么谁是这场战争的获益者呢?
如果说努尔哈赤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获益者应该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在努尔哈赤兴起之前,明朝在辽东地区的政策是“以夷制夷”,利用女真各部的矛盾,使其相互制约。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出现强大的部落挑战明朝在当地的权威时,明军会毫不客气将其歼灭,如努尔哈赤的姥爷王杲、舅舅阿台、岳父杨吉砮、清佳砮兄弟以及建州女真另一位首领王兀堂等人都是因此被杀的。
而在这场战争开始前,1583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历时五年于1588年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而此时李成梁正率明军全力打击海西女真与蒙古各部。
丰臣秀吉攻略朝鲜时,加藤清正曾率军袭扰海西女真,努尔哈赤上奏朝廷请求出兵入朝援助,被朝鲜方面拒绝。
于是趁着辽东明军主力入朝作战,辽东空虚,努尔哈赤开始了对海西女真的征伐。
生活常识分享。
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明王朝延续到第十四位皇帝万历皇帝时,虽然经过了嘉靖帝时期和隆庆帝时期的中兴与懒政的来回折腾,但依然国力尚存,能够保证自己在东亚地区的霸主地位。
这其中,最能体现万历时期明朝的国力的事件,莫过于万历三大征,这三大征既展现了万历时期明朝雄厚的国力,但也为明王朝在万历朝后仅仅二十余年便败亡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象征着明王朝末日余晖的万历三大征吧。
万历三大征,指的是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到二十八年(1592-1600)这八年时间里,明王朝在西北、东北、西南接连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这三次军事行动分别是平定蒙古人拜叛乱的宁夏之役、平定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贵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
这三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明王朝都取得了胜利,对维护明王朝国内的稳定以及对外的宗主国地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镇压拜叛乱的宁夏之役,拜此人原为蒙古人,嘉靖年间投降了明朝,起初还算安分守己,在军队中摸爬滚打,靠着战功的积累还升任了都指挥。
到万历初年,拜已经当上了游击将军,单单统领的标兵和家丁就多达上千人,在宁夏已经算是独霸一方的存在,这个时候拜其实已经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他招募了许多亡命之徒供养起来。
万历十七年时(1589),已经高居副总兵高位的拜选择了退休,他的儿子承恩接替了他的位置。
万历十九年(1591),宁夏地区遭到蒙古部落的入侵,拜请求率领自己部下的三千人前往驰援,结果在这场战役中拜见国内的军队都接受自己的指挥,而塞外的蒙古兵也看到自己的到来就逃窜,他开始逐渐骄横起来,逐渐开始目空一切。
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十八日,他借巡抚党馨经常处罚他贪功冒饷这件事,纠集了他的儿子承恩以及他的义子云和土文秀等人,并唆使先锋官刘东旸一同叛乱,杀死了党馨和延安府知府石继芳,还放火烧掉了衙门,放跑了罪犯,抢走了官印。
甚至还想让总兵张惟忠以党馨克扣军饷导致兵变上报朝廷,想要把锅扣到党馨头上,并且还让张惟忠交出他的官印。
万历三大征之朝鲜战争
万历三大征之朝鲜战争日本在经历了从1467年应仁之乱起长达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后,于1590年由丰臣秀吉继承前主公织田信长的大业完成日本统一并且他自己就任关白,基本结束了日本战国林立的局面,使日本战国以来延续百年的分裂局面重获一统。
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全国后,执掌了整个日本的军政大权,为了满足他自己骤然膨胀的野心,也为了转移日本国内大名对分封土地不均的矛盾,便开始对外扩张。
他决定通过武力先侵占朝鲜,再征服中国,然后谋取天竺,进而称霸亚洲。
日军总兵力约十五万,陆军自釜山登陆后,长驱直入,先后占领汉城、开城和平壤,挺进咸镜道,逼近中国边境。
但其海军在闲山岛被李舜臣击败。
1592年底,明朝开始派军赴朝参战。
次年,明将李如松收复平壤和开城,日军被迫退守庆尚、全罗两道沿海城市,开始与明朝和谈。
1597年初,和谈破裂,丰臣秀吉陆续增兵十四万、战舰数百艘,再次进军朝鲜。
10月,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大败日军,明军也再次进入朝鲜,在稷山、青山等地重创日军,迫其退守蔚山、泅川、顺天等城。
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全面后撤。
明、朝联军于后追击,最终在露梁海域歼灭日军万余人,其残部退回国内,战争结束。
1592年,日军侵入朝鲜后,陆军长驱直入,而海军却在玉浦、永登浦、赤珍浦等地遭到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的袭击,补给物资损失无数。
为了及时补充陆军给养,日本海军将领九鬼嘉隆派出三路舰队侵朝,同李舜臣舰队在闲山岛前展开决战。
闲山岛水深,利于朝军的龟船行动,一开始朝军就利用小规模攻势诱使日军进入包围圈中,待日军全部进入后,隐藏在闲山岛北的主力立刻摆开了鹤翼阵,同时从正面和侧面击溃了日军。
此战共击破日军59艘战舰、杀死数千人,史称闲山岛大捷。
此后不久,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灭了敌残余部队。
1593年1月3日,明将李如松率四万三千大军进驻肃川,1月6日,包围平壤,次日发起总攻。
日本将领小西行长占有地利,退缩在练光亭的土窟中用火枪不停射击,而李如松则凭借数量优势强攻,同时以火攻对抗。
说说大明万历1592年的抗倭援朝
说说大明万历1592年的抗倭援朝大明万历抗倭援朝,朝鲜征伐战(史上称为“征韩”,或称“文禄·庆长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
史书把朝鲜征伐战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
整个战争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
这场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复,最终异常艰苦地把日本征韩部队拒之朝鲜国门外。
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里日军迅速占领朝鲜全境。
第二阶段是明军的介入及反攻阶段,明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攻占了平壤、开城等地。
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
第四阶段是日军再次入侵,明军和朝鲜展开战略总反攻,最终日本军队按明军的要求全部撤离了朝鲜半岛。
明日朝鲜战争对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此役,明朝一方在二十年内无力进剿后金力量,使得女真部落日益强大,最后对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由于此役,朝鲜从亡国到复国,付出了数十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
由于此役,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势力彻底垮台,日本从此进入德川幕府时代。
因此,从长远来看,朝鲜征伐战实际上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作用。
明日朝鲜战争是明朝战史上较为精彩、较为曲折的战例之一,史称“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
这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在战场上,明军和日军均有过良好表现,当然,双方也都在不同时期犯过错误,遭受过败绩。
而在停战议和期间,中日双方政治和外交手段的角逐,一波三折。
同时,战争期间也有极富戏剧化的人物和荒谬的事件参差其中,颇具野史和演义色彩。
战与和期间无休止的纷争,使整个战争的进程诡谲多变。
当后人透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时,必会被其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场面和情节所吸引。
1.风雨欲来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代枭雄。
十六世纪末,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长期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了全日本。
万历朝鲜战争简介
万历朝鲜战争简介万历朝鲜战争是指发生于十六世纪末于朝鲜半岛的局部战争,分为两段,前后持续七年。
万历朝鲜战争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万历朝鲜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万历朝鲜战争分析中文名称:万历朝鲜战争参战部队:中国明朝、朝鲜李朝、日本丰臣政权战争结果:中日展开议和(第一次);明、朝鲜联军胜利,日军撤退(第二次)时间: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地点:朝鲜半岛人物:李如松麻贵丰臣秀吉小早川隆景万历朝鲜战争详情第一次交战日本备战为了侵略朝鲜,丰臣秀吉早在1591年(日本后阳成天皇天正19年、明神宗万历19年、朝鲜宣祖24年)开始进行准备,正月时就已经对各大名下达水军部队兵员的征召动员令:东起常陆,经南海至四国、九州,北起秋田、坂田至中国,临海各国诸大名领地,每十万石准备大船两艘。
各海港每百户出水手十人,乘各国诸大名所建之大船;若有多余,则集中至大阪。
秀吉本军所用船只,各国大名每十万石建大船三艘、中船五艘。
所需建造费用,由秀吉拨给;各国大名将所需建造费用,以预算表呈报,先拨给一半,待船建造完毕后,再行付清。
水手每人给予两人俸米,其妻子食粮另外给付。
军阵中所雇用之下人妻子,亦一律给予食粮。
以上所述及之各船舶、水手,皆须于天正20年(1592年)春季时,集中于摄津、播磨、和泉三国各港口。
到了同年3月时,亦决定了陆军部队兵员的征召动员令。
1592年「明神宗万历20年、日本后阳成天皇天正20年(同时于同一年改年号为【文禄】)、朝鲜王朝宣祖25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了军队30万6250人,以15万8700人之陆军部队区分为九个军团渡海至朝鲜作战,以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官。
朝鲜抗战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朝鲜各地的有力乡士自立组织义军,如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于1592年4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甚至在1592年10月10日的第一次晋州城之战中击退细川忠兴和长谷川秀一的大军,人称“天降红衣”,还有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
龙战三千里,一分钟看遍大明帝国万历朝鲜之战
龙战三千里,一分钟看遍大明帝国万历朝鲜之战遍观历史过往,从公元663年的唐日白江口之战,到1592年万历朝鲜之战,再到1894年清日甲午战争,日本对中国的觊觎持续了上千年。
而他们每一次实施侵略战的套路几乎一样:首先占领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夺取中国富饶广阔的土地。
尤其是第二次万历朝鲜之战,日本以经历了战国时代洗礼的强大兵蜂,先后发兵两次攻打朝鲜,朝鲜国内承平日久难以抵抗,史称朝鲜八道(全国各地)几乎全部陷没,求援的使者从早上到晚上渡过鸭绿江请求大明发兵救援的使者,络绎不绝。
由此引发了大明与日本的直接冲突,这就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朝鲜之役、朝鲜之战,从1592年万历二十年日本偷袭朝鲜起,到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为止,一共七年之久。
明朝很明白日本此次出兵目标其意图就是中国。
所以大明除了加强沿海戒备外,派出祖承训先率3000精兵援助朝鲜,明日双方拉开了对抗的序幕。
1592年七月,大明先锋祖承训率精锐3000急行军平壤城,由于途中大雨不止,明军疲惫不堪。
日军获悉明军支援,大开城门设伏城内。
明军冒失入城后,日军伏兵四起。
明军大部战死,祖承训突围后率残部退回国内,明军初战失利,日军更加猖獗!1593年正月初五,大明从国内征发3.5万军队在名将李如松的率领下大举援朝,在平壤城下汇合朝鲜主力共计四万人围攻日军占据的平壤城。
大战开始,明军发挥火炮威力轰击平壤城,主将李如松亲率亲兵突击在前,日军龟缩修建的工事内负隅顽抗,双方坚持不下。
夜幕降临,日军趁大同江冰封之际窜逃出城。
此战后,明军收复了朝鲜半壁江山,日军主力向朝鲜汉城方向退去。
平壤收复后,明军继续推进扩大战果。
1593年正月二十三,明军前锋2万抵达5万日军防守的汉城,先锋查大受以少击众,受挫,史称‘碧蹄馆之战’。
此后,双方进入僵持阶段,进入和谈。
此时的日军粮草供应不足,明军也是士马疲惫。
双方首开合议,其间三年,双方打打停停。
搞笑二人组小西行长和沈惟敬成功糊弄了日本丰臣秀吉和明朝万历皇帝,最终被丰臣秀吉识破,日军遂又发起第二次侵朝之战,开始大举增兵!1597年七月,日军动员军队141490人在此侵犯朝鲜,首先攻破了朝鲜水军,从此日军控制了海上运输通道。
历史上明朝出兵援助朝鲜 明朝联军大胜日军倭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明朝出兵援助朝鲜明朝联军大胜日军倭寇导语: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
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
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
不久前,记者驱车从汉城出发,直奔韩国南端庆尚南道的晋州和泗川。
400多年前,这一带是朝鲜李氏王朝的军队与中国明朝援军并肩抗击日本倭寇的主战场。
战斗激烈的“泗川之战”、“晋州战役”以及“露梁海战”谱写了朝鲜和“援朝盟邦”———中国明朝将士抗击倭寇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朝明军冢”埋了3.6万多名战死将士记者在泗川文化院院长吴弼根等历史专家带领下来到一个很大的“山丘”前。
吴院长指着这个“山丘”说:“这就是400多年前,朝明联军的军冢,安葬着 3.6万多名朝明将士的头颅。
”“朝明军冢”呈四方形,长宽各36米,高约8米。
军冢前正中,立有高4米的“慰灵碑”。
黑色大理石碑的正面,刻有“朝明联合军战殁慰灵碑”十个汉字。
碑的后面是《战殁慰灵碑文》,碑文中写道,为怀念“遥远异域土地上,不归的恨客———那些明代盟邦民的深厚战友爱。
特立此碑,以表对朝明联合军灵的祭奠。
”吴弼根介绍说,韩国国民对中国明朝派出援军,用鲜血援助朝鲜王朝,共同抗击倭寇的历史,记忆犹新。
为缅怀两国抗日烈士,泗川市政府一直想要为烈士们树碑立传。
在可歌可泣的“壬辰卫国战争”中,朝明联军有3万多将士在抗倭战场上牺牲。
凶残的倭寇为向日本天皇表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万历朝鲜战争谁赢了_0
中国古代万历朝鲜战争谁赢了
中国古代万历朝鲜战争谁赢了,万历朝鲜战争胜利的意义,万历朝鲜战争。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中国古代万历朝鲜战争谁赢了中文名称:万历朝鲜战争参战部队:中国明朝、朝鲜李朝、日本丰臣政权战争结果:中日展开议和(第一次);明、朝鲜联军胜利,日军撤退(第二次)时间: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地点:朝鲜半岛人物:李如松麻贵丰臣秀吉小早川隆景二、万历朝鲜战争胜利的意义万历朝鲜之役对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影响。
由于此役,朝鲜从亡国到复国,付出了数十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
由于此役,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彻底垮台,日本从此进入德川幕府时代。
因此,从长远来看,万历朝鲜之役实际上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作用。
明朝由于辽镇精锐损失严重,短期内无力进剿后金力量,只能坐视努尔哈赤日益强大,最后对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朝鲜惨遭连年兵祸,遭受重大损失,国势一蹶不振。
日本在这场战争中也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实力大衰,在后来的关原之战中不敌德川家康,最终为其所灭,日本从此进入德川幕府时代。
但值得注意的是,丰臣秀吉的大
陆征服计划失败后,日本国内不少人不断鼓吹其计划,致使日本对外扩张思想在此后300多年间日益猖獗。
明朝万历年间援助朝鲜抗日七年之战:八次主要陆战的兵力对比和结果
明朝万历年间援助朝鲜抗日七年之战:八次主要陆战的兵力对比和结果(一)临津江之战:日军:15万总督:宇喜多秀家其他将领:小西行长,加腾清正等朝鲜军:20万主将:李溢结果:朝鲜军失利,20万大军几乎被全歼。
朝鲜军失利的原因:朝鲜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战争了,'人皆不知兵',在这次战役中朝军虽然也很英勇但无奈的是无论在装备,阵法和单兵格斗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日军。
失败再所难免。
(二)平壤大战:明军:4万余人主将:李如松副将:杨元偏将:吴惟忠,查大受,祖承训等日军:第一军团2万余人(号称3万)军团长:小西行长偏副将:大村纯忠,远藤又次郎,如藤安等结果:明军大胜,毙伤俘日军1万余人,而明军伤亡仅仅是不到800人日军阵亡将领:后藤加义明军胜利的原因:明军充分发挥了大炮的巨大优势,日军在日本战国时期基本上没有见过大炮,他们的火器是以火枪为主,而明军的火器则以大炮为主,射程远,威力大,还有就是日军将领和士兵缺乏躲避炮弹的经验,他们往往是死了一批又上去一批,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靶子。
(三)碧蹄馆大战:明军:骑兵3千人(后又增加了2千人,一共是5千人)主将:李如松副将: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训,李有升等日军:第3军团和第6军团和第9军团共3万6千余人军团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胜副将:加藤光泰,久野重胜,小河信章,后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幸贞等结果:日军失利,伤亡超过8000人,明军伤亡2500余人日军阵亡将领:久野重胜(在乱军中被祖承训击毙),池边永晟(被祖承训一刀击毙),小川成重(死于李有升的刀下),小野成幸(被李如柏击毙),十时连久(被李如梅击毙),安东常久(被查大受斩落马下),安东幸贞(被查大受击毙)明军阵亡将领:李有异(在杀死了小川成重后被日军士兵用钩子钩落马下,惨死于几十名日军士兵的乱矛下)明军胜利的原因:其实这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明军在派出3千骑兵只是要搜索日军的位置,3千骑兵在消灭了日军的2千人的先头部队后与日军大部队遭遇。
明万历朝朝鲜战争,3000戚家军对付2万日军,斩杀一万多日军
明万历朝朝鲜战争,3000戚家军对付2万日军,斩杀一万多日军明朝被誉为最有骨气的朝代,先有朱棣把元朝赶到漠北,是元朝分裂成鞑靼和蒙古,对大明朝没有了威胁,让大明延续了270多年,在其后人万历皇帝手中,对外实行三大征,把日本从朝鲜赶了出去,是朝鲜得以安然无恙,打出了大明国威,本文就简单讲述下,决定万历援朝扭转形势的一战!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肃清了他在日本的政敌,统一了日本,野心逐渐膨胀,想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明朝,连给自己将来的首都都选好了,就是现在的浙江宁波,以后好统一明朝日三国,以明朝是日本的敌人,朝鲜违背他的意思拒绝进攻明朝为理由,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率军15万进攻朝鲜,后来兵力增加到20万,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时间杀到朝鲜平壤城,一天之内就攻克平壤,朝鲜国王连夜逃跑到大明境内,请求明朝出兵援朝朝鲜,起初万历并没有在意,以为是日本流寇,只是命李如松率领3000人援助朝鲜,这3千人就是戚家军!这时候的戚继光已经去世一年多了,戚家军由李如松统领,直奔朝鲜平壤,由于路上受到朝鲜民众的欢迎畅通无阻,3千名戚家军连夜扣响平壤城门,这是守平壤的是小西行长,守城日军有2万5千人,小西行长坚守不出,刚开始明军用大炮轰开城门,戚家军直接杀进城里,只见光刀四起,人昂马翻,血流成河,日军便边打边退,小西行长急忙命人去附近城池求援军,日军援军赶到后,戚家军不敌暂时退出平壤,这一战打的日军心惊肉跳,见到明军闻风丧胆,戚家军以700多人的代价斩杀日军11000多名,戚家军的3千人也不成编制了,这也为以后的戚家军没落埋下了祸根!后来,明朝的4万援军赶到,小西行长由于前面吃过亏畏惧明军,加上明军切断日军粮道,日军的粮草难以为继,便主动退出平壤城,明军也因为兵力问题无法大规模进攻,当时万历要是给李如松40万明军,估计日本都灭了,双方都灭不了对方,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第一次援朝战役基本结束,注意这时的日军没有完全退出朝鲜境内,为后来的日军的第二次大举入侵埋下隐患,戚家军经过平壤一战役,损失不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便是后话了!。
历史趣谈揭秘:万历时期明朝军队援朝初战平壤受挫真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万历时期明朝军队援朝初战平壤受挫真相
导语:祖承训六月渡江之后平壤便宣告陷落,明军将领听了朝鲜君臣的哭诉,当即决定将收复平壤作为第一个目标,以显示天兵的战斗力。
可是当祖承训
祖承训六月渡江之后平壤便宣告陷落,明军将领听了朝鲜君臣的哭诉,当即决定将收复平壤作为第一个目标,以显示天兵的战斗力。
可是当祖承训整军向平壤进发的时候,一路的状况让他瞠目结舌:朝鲜境内毫无秩序,负责军队、后勤、船只运输的朝鲜官员几乎没有哪个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一个个畏缩不前。
明朝之前素来认为朝鲜国也算是强兵之国,现在的种种情况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朝鲜军兵的低劣素质和低迷的士气让祖承训更为轻视日军。
战胜这样的军队,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明军在朝鲜一路跋涉,除了拖后腿的无能朝鲜官员之外,老天爷也开始与明军作对。
半路上天降豪雨,旬日不止,让全都是骑兵的明军部队行军更为艰难。
行进至七月十四日,明军前锋猝然遇敌,当即阵亡两人。
刚与日军接触便有军官阵亡,这给明军未来的战争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受此影响,祖承训的心情也焦躁起来。
对己方能够得胜,祖承训并不怀疑,他害怕的是这场遭遇战会打草惊蛇,使得平壤日军闻风而逃。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一场属于他的大胜必将付之东流。
就这样,祖承训满心烦乱地率军行进到了与平壤一江之隔的嘉山,随即寻来当地人询问平壤军情。
当得到日军居然还在平壤,并未撤退的消息后,祖承训这才放下心头大石,他兴奋地仰天祝祷:“贼寇居然还没逃跑,这真是老天爷送给我的大功劳啊!”欣喜之情现于面色。
生活常识分享。
万历朝鲜战争细节:朝多次上书拒“援军”,明军抗倭留下大患
万历朝鲜战争细节:朝多次上书拒“援军”,明军抗倭留下大患明朝骑兵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明军从全国各处调兵遣将入朝作战,不仅包括了几乎全部最精锐的辽东铁骑,还从广东、浙江、福建、四川等多省区抽调大量兵力,甚至特获神宗恩准从南直隶调动部分拱卫京师的卫戍部队参战!还有大量的明朝水军参战!据记载,日军在朝鲜最多的时候是14万人,而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在朝鲜最多时陆海军兵力不少于15万。
可是女真族当时距离朝鲜应该是最近,为何却没有参加援朝战争?丰臣秀吉万历二十年,即1592年4月,丰臣秀吉以小西行长为先锋,辅以加藤清正、岛津义弘等率领陆军约16万,又派九鬼嘉隆、藤堂高虎等领战船七百艘约四万水师,于朝鲜南部的釜山登陆。
朝鲜历史上有名的“壬辰倭乱”开始。
日本军队自釜山登陆之后,朝鲜国王宣祖李昖一路逃亡,王京(汉城)、松都(开城)、平壤相继落入日军手中,朝鲜各地组织义兵反抗日军侵略。
朝鲜国王向北逃向平安道的义州(今朝鲜义州),部分王室成员向东北逃往咸镜道,其中包括两位王子,为将王室成员一网打尽。
日本将领加藤清正率军渡过图们江,成功捉拿朝鲜王子臣僚。
不过,加藤清正进入的咸镜道一带正是女真部落地区。
日军遭遇了女真人强烈的攻击,日军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回图们江南岸。
史书记载:“(清正)遂引兵渡豆满江,深入老土部落,攻陷城坞,胡人四起邀击,士卒多死伤。
”豆满江即图们江,“老土”是朝鲜人对女真人的称呼。
此后,加藤清正暂时据守安边府一带,不敢轻易渡过图们江。
女真骑兵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曾联系朝鲜国王,愿意进入朝鲜帮助追击日军,但朝鲜尽管亡国在即,依旧坚决拒绝明朝调遣女真人援助。
朝鲜方面表示:“此虏蓄怨小邦,非止一世。
假名征倭,禀告兵部,阳示助顺之形,阴怀吞噬之计,若遂其愿,祸在不测。
”因为女真人经常掳掠朝鲜,所以朝鲜人认为女真生性野蛮,不懂教化,来援以后,肯定军纪败坏,掠夺财物,正是前门赶走了狼,后门又来了一只虎,请神容易,送神就该犯难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藤牌军三千人:在明朝时期,中国各省,要论藤牌军,以福建最好,河南、浙江次之。藤牌军顾名思义主要是武器是藤牌,此次派到朝鲜的这三千名福建藤牌军,主要是从福建福清一带招募的地方部队,别看是地方部队,但是这些士兵却久经沙场,战斗力很强,在朝鲜战场上,他们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他们的装备是每人有近2米高的藤牌,且都套在左手上,而右手是拿着长刀,腰间有十把飞刀,在战斗中排成队列慢慢前进,远看像一座移动的城堡,在远距离的时候用藤牌挡住身体,只是从藤牌前面的一个小口子看到前方,慢慢移动到敌人面前,当敌人在十米左右的距离时候,投出飞刀杀伤敌人,慢慢靠近后捡起飞刀,靠近敌人后用长刀砍杀敌人的士兵和骑兵的马腿,有时候2人密切配合,一人用藤牌掩护,另一人则砍杀敌人,这种藤牌是特制材料做成,完全可以挡住当时的任何一种火枪,只是难以挡住大炮(但是万历朝鲜战争中的日军是以火枪为主,就因为这点才使得日军在福建藤牌军面前吃了大亏)。
以上就是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明军入朝作战的部队,正规军和杂牌军混合,辽东军一万和蓟镇、保定步兵各五千以及宣府、大同骑兵中的那1500人,算是明军正规军中的精锐部队,三千福建藤牌军算是杂牌军中的精锐部队,但是其他的部队,谈不上明军中的精锐部队。总体来说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部队的战斗力与日军相比还是要高出不少(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装备),这在平壤大捷、汉江等地追击战、碧蹄馆遭遇战、王京围困战中都可以看出了。
第三军团 军团长:黑田长政
黑田长政6000人、 大友义统6000人
总兵力:12000人
第四军团 军团长:岛津义弘(原为加藤光泰)
岛津义弘1000人、 毛利秀元2000人、 高桥惟种2000人、 秋月种长1000人、 伊东佑兵1000人、 岛津丰久1000人
第十军团 军团长:羽柴秀次(后该军团番号一度和第九军团调换)
羽柴秀次13000人、 木村重成2000人、 小野木重次3000人、 龟井秀纲4000人
总兵力:22000人
日本陆军第二次战争投入的总兵力有190850人,根据日本史书《大和文禄庆长之役》记载,日军另有水师各部22100人,另在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的各处岛屿以及日本西部沿海,日本方面还集中了9.5万预备足轻(轻装步兵)。也就是说日军进入朝鲜的兵力,水陆军超过21万, 如果加上后备军,则达到30万人马之多。日本可谓倾全国之力,如此兵力,怎能说不是日军精锐?
小西行长7000人、 宗义调5000人、 松浦镇信4000人、 大村纯忠2000 人、后藤信康700人
总兵力:18700人。
第二军团 军团长:加藤清正
加藤清正8000人、 锅岛直茂12000人、 相良赖房800人
总兵力:20800人
在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前,明军又调辽兵5千余人,蓟镇步兵四千余人,一共一万人入朝:这两支部队与前次不一样,虽然名义上也是辽东和蓟镇的兵,但是都不是正规军,都是地方民团和新招募的新兵,甚至有不少还是强拉来参军的。所以这支部队,战斗力不算高。
当日军连克南原、水原等地后,明朝又再派原在东北蒙古前线的辽兵5千、浙江兵1万5千一共2万人增援朝鲜战场:这支增援部队成分也很复杂,辽东兵5千算是正规军,战斗力较强,但是浙江兵1.5万,除了五千是北驻的浙江部队外,其余的一万人,全是浙江各地的官府驻军,全部都毫无大兵团作战经验,战斗经验欠缺,战斗力也比较差。
以上就是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明军部队的来源和组成,我们可以看出,明军在第二次派到朝鲜的,大部分都是些二流甚至三流部队,也就因为如此,明军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打得比较艰苦,中日双方在第二次战争中很多时候几乎成胶着状态。
综观两次万历朝鲜战争,日军人数均占优势,而且派出的均为国内最精锐的部队,反观明军,第一次派出的部队还象点样,第二次派出的部队,杂牌军、新兵一大堆,给人看了简直认为明朝就是敷衍了事而已!所以我认为,“抗日援朝战争中,日军没有动用精锐部队,而明军则是动用的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这样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介绍完日军后,现在开始介绍明军的兵力来源和组成。
明军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中,先后投入部队4.8万人,分两次,第一次为先遣队5000人,第二次为李如松将军率领的大部队4.3万。
先遣队5000人:大部为辽东一带的明军,正规军和地方军各2500人,其中有1000人为此前逃难到明朝的朝鲜义军。(韩国出版的《真实的壬辰倭乱》记载)
川军一万:调川军入朝鲜作战,也是有一些波折的,最初明廷是考虑到朝鲜北部多山,应该派适应山地作战的部队入朝,在当时,无论是步战还是山地丛林作战,最强的无非是广西的军队,其次到云南的军队,尤其是闻名天下的广西狼兵。但是明朝后来考虑到南部边疆不安定,安南和缅甸频频入侵,南方的叛乱也是此起彼伏,广西、云南的军队暂时不能动,明廷随即决定派川军入朝,这一万川军,一半为四川本地军队,一半为原先外省驻防四川的军队,战斗力也不算弱。
宣府、大同骑兵一共八千人:与蓟镇保定一样,此两地也均为明廷九镇九边之一,其中明朝仅仅在宣府的驻军,就达到八万三千三百零四人,明廷从这两地招兵,还颇有一些故事,正当明廷圣旨要从此地要兵入朝鲜之机,北方游牧民族部队刚好入侵,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两地将领均不肯把自己的正规部队派到朝鲜,而是从中“搀假”,宣府守军只给了1000人的正规军,另外3000人,都是地方杂牌团练部队;大同守军情况更绝,只拨给正规军500人,剩下的4500人,有3000人的地方杂牌团练,另有1500人干脆就丢给地方官,让地方官想办法,结果临时招募了1500名民兵,配上马匹,就这样,这一路的8000名骑兵,其实正规明军只有1500人,大半是杂牌军和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
同样是蔚山会战后,明朝虽然已经派了援兵,但是为了更好是消灭日军,明军前线指挥官要求再派增援部队尤其是水军一定要参战,明朝又调川军1万和水师2万入朝作战:1万川军为四川本地地方杂牌部队,到朝鲜后大部归明将刘铤指挥,这支部队常年与四川境内的叛军作战,经验丰富,但士兵组成复杂,有些是镇压叛军的地方团练,有些的叛军投诚后过来的,各部战斗力不一,有高有低,内部也不太团结。2万水师是从东南沿海各地招募的水手组成,由于明军水师的装备远强于日本水师,所以水军基本上都是打胜仗。
首先来看一下日军方面的情况,日军第一次投入朝鲜战场的部队番号与第二次基本一样,只是各军团兵力数量两次战争有所不同,将领也有个别调整,其中日本方面对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日方称之为庆长之役)的兵力配置部署相对详细和全面,现先把第二次战争的兵力配置列举如下:
第一军团 军团长:小西行长
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日本方面称之为庆长之役),日军第一梯队为第一至第五军团外加辎重部队,十二万余人。(日本学者迁本侍零所写的《大和魂之晨》记载)
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文禄之役)和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庆长之役),日军其实投入的总兵力差不多,但是一线投入部队却大不一样,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文禄之役)中,日军是水陆军20余万几乎全面进入朝鲜,妄图吞并朝鲜进而进攻中国;而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庆长之役),日军鉴于在文禄之役中伤亡惨重,尤其是其精锐的第一军团,在平壤之役中死伤大半,于是对兵力进行了从朝鲜半岛内外到日本西海岸的“三线配置”,朝鲜半岛内有水陆军12万,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的各个岛屿上日军部署兵力10万上下,日本西海岸部署兵力9.5万,日军在庆长之役中之所以这样配置,是因为他们此次战争的目的没有文禄之役那么冒进,而是采取先占领朝鲜半岛南部,进而徐徐图朝鲜北部的稳妥打法。
蔚山会战后,明军再次派1万云南士兵和2万浙江义乌新兵入朝参战:1万名云南士兵,其中有2000人为云南官军,8000人为当地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但是这些部队都不是云南前线的精锐部队,因为当时缅甸军也集结在云南前线,所以明军驻守云南的精锐部队无法调往朝鲜战场,只好派些次等的部队上朝鲜,所以这支部队,战斗力算一般。2万浙江义乌新兵的招募,主要是由于该地有抗击倭寇的传统,当年的戚家军就是以该地士兵为主。这些义乌新兵,也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但是由于此地有一定的尚武精神,所以这支部队在朝鲜表现得还是很英勇,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主要介绍李如松将军率领的大部队,这4.3万人的组成嫡系,刚刚参加完平定宁夏叛乱,常年在北方与蒙古人作战,是此次援朝战争中最精锐的部队,且全为骑兵,在战争中对日军有着极大的杀伤力。
蓟镇步兵五千人、保定步兵五千人:蓟镇保定历来为北方军事重镇,均为明廷九镇九边之一,明朝仅在蓟镇一地就常年驻军10万上下,此两地也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军事要塞,本不能动用两地兵员,但考虑到朝鲜地处北方,气候与此两地类似,且这两地士兵骁勇善战,即各调5000人开赴朝鲜。
现在不少网络文章中,对于万历朝鲜战争,有一些不恰当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的出现在文章中,有的则出现在网友的回帖中,现本文就其中一种错误的说法,进行一些说明。
这个错误的说法就是:“在明朝末年的抗日援朝战争中,日军没有动用精锐部队,而明军则是动用的全国最精锐的部队。”现在我就以我所掌握的资料来批驳一下这种说法。
明军在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中前后总共派出兵力大致在10万上下,其中陆军7万5千到8万之间,其兵力来源和组成如下:
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后,明军留守朝鲜的部队为一万一千人:福建藤牌军三千、辽东骑兵三千、宣府、大同骑兵的地方团练军五千,部队的来源和第一次战争一样,在此不重复。
(以下资料来自《明史》、《晚明史》、《朝鲜史》、《朝鲜李朝实录》、《日本史》、《日本战国史》这些正史,以及日本的野史:《丰臣家的一生》、《大和文禄庆长之役》、《樱花记事》、《大和魂之晨》等;以及韩国的野史:《真实的壬辰倭乱》、《朝鲜记事》、《璿源系谱》等等,另还参考了河北、山西等地地方志)
宇喜多秀家10000人、 增田长盛3000人、 石田三成2000人、 加藤嘉明2000人、大谷吉继2200人
总兵力:19200人
第九军团 军团长:浅野长政
浅野长政4000人、 宫部继润3000 人、木下胜俊1750人、 稻叶正成2000人
总兵力:10750人
小早川秀秋10000人、 毛利秀赖1500人、 立花宗茂2500人、 高桥绍景800人、 吉弘统兴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