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己亥杂诗 PPT课件

己亥杂诗  PPT课件

课文讲解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政治昏暗, 万马齐喑究可哀。 呼唤改革。 希望改变现状,期待人才辈出。
我劝天公重抖擞,
殷切希望, 不拘一格降人才。
心底呼唤。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 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 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 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创作背景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
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
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 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 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 祭神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全诗的诗意: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
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hài
shì
yīn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词语注释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3张PPT)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3张PPT)

我会认
hài
shì
sǒu
己 杂诗 依 抖
hài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shì
yīn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sǒu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会写
依恃
shì

仗恃 恃才傲物
我会写
己亥杂诗
hài

丁亥 辛亥革命
我会写
hài shì āi jū
亥恃哀拘
我会写
抖擞
sǒu
擞 精神抖擞
整体感知
死气沉沉 不拘一格
揭露矛盾 批判现实
渴望变革 出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
格或方式。
联系资料,说一说: 可以如何“不拘一格”?
课堂集中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如何理解?作者想表达 什么?
“格 ”指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 度来选拔人才。
作者希望朝廷能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 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昏君,唤醒庸官, 唤醒愚民。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指导: 读出本诗的节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谁?劝什么?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 有的老百姓……
品读赏析
课堂集中营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 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 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从这首诗的题 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7张PPT)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7张PPT)

终究。
比喻
依靠。
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译文: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像这种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当朝的统治者能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悟诗情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修辞写出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说说其含义。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比喻
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状呢?结合资料来说一说。
同学们看到这一切,你是怎样的心情?此刻你能够体会当时龚自珍的心情了吗?
心痛,悲愤,悲哀。
同样,当时龚自珍的心情也是如此悲愤交加,于是面对这样大难将临而举世喑喑的社会,他祈祷风雷惊世,喊出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悲愤之声。
那么龚自珍为了改变国家现状,期待着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识记生字:寺——恃,数——擞。
自读古诗,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古诗大意。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读一读这两句,我劝谁?劝什么?怎样劝?用自己的话和表演来劝说。

《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己亥杂诗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代表作】《定庵文集》。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的他将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诗歌315首, 总称《己亥杂诗》。
理解哲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原意: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衍生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原意:不怕浮云遮住了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龚自珍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和无奈。他写下了许多深刻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意义吧!”或者,“龚自珍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凝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吧!”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1.背诵课文,用楷书默写。 2.摘抄积累诗文名句。
布置作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2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19张PPT)

12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19张PPT)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首首 爱国诗人谱写的乐章,这不仅仅是文学财 富,更是不朽的精神!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下一位爱国诗人 龚自珍
龚自珍 号定庵。近代
思想家、文学家。由于 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 排挤,48岁愤然辞官南 归。有《龚定庵全集》。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 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 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 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 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 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 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 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 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 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 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学习活动二
小组合作学习
了解古诗大意 理解注释
注解]
①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 (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 是其中一首。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③恃:依靠。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 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喑,沉默。[
龚自珍所处时代是封建主义腐朽没落的时 代。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 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公元1839年(道 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 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即是其中一首。
一起解诗题
己亥杂诗
己亥年。 组诗。 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己亥杂诗》精品PPT课件

《己亥杂诗》精品PPT课件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本句诗【还初中表语文现匠了出品诗】人对朝廷的眷恋,对国事的担忧。
一处凄凉景
诗歌中除了“白日斜”,还出现哪种景物,说说 这一景物有何特点。
落红
花朵离开枝头,生命走向尽头,飘落 时更显孤苦无依。
诗人以“落红”自比,那么“落红”与诗 人的经历有何相似之处?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龚自珍《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初中语文匠 出品】
落花脱离赖以生存的枝头,诗人脱离借以济世的职了怎样的心志?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
诗人以“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归处与 使命表明自己虽然已辞官,但至死关心国家前途、 命运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春蚕到【死初中丝语方文匠尽出,品】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考点一:默写
直 ①浩荡离愁白日斜,

接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写③
,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初易中错语文易匠 混出品的】 字词
名句
考点一:默写
①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达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仍关系
理 国家和天下苍生,愿意继续为国效力的诗句
解 是:


性 ②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
龚自珍 ,清代 思想家、文学家。 他所作的诗文,提 倡“更法”“改 图”,批评清王朝 的腐朽,洋溢着爱 国热情。
解诗
无限
东方故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指诗人将要去的 地方远离京城。
译文:满怀无限的离别愁绪正对着夕阳西下,马鞭向东方 故里一挥,从此【初远中语离文京匠 出城品,】 像是浪迹天涯一般。

《己亥杂诗》PPT优秀课件

《己亥杂诗》PPT优秀课件

落红: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落花纷纭,不是无情 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养出 更多的新花。
合作探究
1.诗中写“浩荡离愁白日斜”,说说诗人为何而“愁”。
离愁:诗人离开京城,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他为国家的命运而忧愁, 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而忧愁。
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诗人以落红暗喻什么?
《己亥杂诗》(其五)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 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 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更有忠心报国和继 续服务乡民的信念。
总结课文
课堂小结Βιβλιοθήκη 《己亥杂诗》(其五)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的无 尽愁绪,也表达出诗人虽已辞官,仍决心为国效力、 奉献毕生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着挚爱之 情。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整体感知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歌鉴赏
浩荡:这里指诗人 离京时的无限愁绪。
东指:东方故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诗人的马 鞭。吟,指吟诗。
天涯:指诗人将要 去的地方远离京城。
译文:满怀离愁正对着夕阳西下,鸣鞭东去从此辞官 奔赴天涯。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己亥杂诗
自学互研
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 定庵。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 和改进主义的先驱者。
2 生难字词
(1)字音
吟鞭( yín ) (2)词义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 yá )

《己亥杂诗》PPT精品课件

《己亥杂诗》PPT精品课件

不甘沉沦 为国效力
当堂检测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仍心系国事 的诗句是哪一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当堂检测
2.怎样理解结尾的主旨句?
“落红”喻辞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诗人看到 落红想到自己,虽然花儿已谢,但没有终结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回到滋 养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泥,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这里,诗人以落花自比,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 奋进的精神。
拓展延伸
古代文人描写落花的诗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重点研讨 1.为什么说“吟鞭东指”“即天涯”?
因为在诗人看来,这次离京, 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出了城 门,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
重点研讨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指什么?这两句有什么 深刻含义?
“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作者以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 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 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 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 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 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 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 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 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 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 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教学PPT课件

【己亥杂诗】教学PPT课件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 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 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 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 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即天涯。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思考以下问题
•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
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
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结
• 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
虽辞官归乡, 仍心系报国。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 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己亥杂诗PPT课件

己亥杂诗PPT课件
暮、落花写 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 己的身世之感;后两句以落花为过渡,从 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 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 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 曲的旨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更护花。”自己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 前途和命运。
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 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 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题 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 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 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己亥杂诗解词
吟:吟诗; 吟鞭:诗人的马鞭 落红:落花
后两句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PPT课件
一、写作背景
清道光十年(1839)春末,龚自珍因事辞去 礼部主事之职,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动身 南归。诗人客居京城达二十年之久,北京 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今日一旦离去,已 届四十八岁的晚年了。“先生官京师,冷 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奇好客, 境遂大困,又才高触动时忌。”其辞官离 京时的万端枨触,可以想见。
画面描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 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浩荡”:写出离愁的深广。表达了诗人离京时的 眷恋、怅惘、失落、孤独之情。
谢谢大家!
前1.2 句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课件(共30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课件(共30张PPT).ppt

理解诗题
己亥杂诗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 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 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 《己亥杂诗》。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朗读指导: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练习读好停顿,准确 把握感情基调,入情入境地朗读。三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略有 不同,要在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并读出来。 背诵指导:可以借助关键词背诵,如,《示儿》中的“空、 悲、北定、家祭”;《题临安邸》中的“山、楼、歌舞、熏、 醉、直把”;《己亥杂诗》中的“九州、万马、劝、降”。 默写指导: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
要 结合背景资料,思考:这里的“生
素 气”是发脾气的意思吗?“风雷”
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雷吗?
古诗讲解
活力生命力。
全国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九州生气恃风雷,
重大的变革
理解词语
【己亥杂诗】 【生气】 【恃】 【喑】 【抖擞】 【不拘一格】 【降】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是诗人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315首)中的 一首(第220首)。 拘是指拘泥,限制;格指规格,格局,形容不局 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沉默。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降生。
“抖擞”指_振__作___,“不拘一格”表达了诗人__打__破__陈__腐__陈__ _规__,__选__拔__有__用__人__才__的愿望。
古诗讲解
万马齐喑究可哀。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 敢发表意见
沉默
终究 毕 竟

《己亥杂诗》课件

《己亥杂诗》课件
《己亥杂诗》ppt课件
这份课件将介绍中国明代诗歌集《己亥杂诗》的人物、特色及影响,为您带 来一次深度的文学之旅。
作者简介
1 高启
《己亥杂诗》的作者,生于明末清初的南直隶无锡府江阴县。他是当时文学著名人士的 弟子,与辛弃疾、李清照等有交往。
2 文学生涯
高启自幼喜好文学,曾先后担任过福建泉州知县、直隶衡州府教谕等职务。晚年隐居家 中,沉醉于文学创作中。
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2
明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高度的 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
高启的文学生涯体现了文艺的独立性、
影响。
创造性以及自由、平等思想的倡导,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作用。
总结
1 地位
《己亥杂诗》是中国明代文学中的一部代表作品,也是高启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2 贡献
高启及《己亥杂诗》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为后世文学创作树立了 新的标杆。
3
"杂诗43首"
“峭壁岩石纵横立,危峰耸立云霄里。缫丝攀援藤萝绕,片影相依碧岭齐。”
文学背景
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启蒙,他们诉求新文学的出现。
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掀起,中国文学大变革的序幕拉开。
文学现状
在这个时期(晚清至民国初年),中国文学多数仍受到律诗的限制,鲜有自由散文的出现。
《己亥杂诗》的诗篇以清新自然、 音调悦耳为主要特色,配以高启 流畅自如的书法艺术,使整部诗 集成为中国明代诗歌的珍贵遗产 之一。
诗歌欣赏
1
"儿童擂鼓行"
“擂鼓鸣鼓锵锵响,两儿童背对击毂双。时时立掌分干干,令人顿起自揭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 场,但依然关心着国 家的前途和命运,不 忘报国之志,充分表 现诗人的壮怀,成为 传世名句。
.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 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 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 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
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 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 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 是最好的证明。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 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 气概。
.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 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 故友如云,往事如烟;一 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 ,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 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 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 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 “浩荡离愁”,又有“吟鞭 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 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 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 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
龚自珍的第二个阶段 20岁至28岁,应乡试至入仕时期。龚自珍21
岁,编词集《怀人馆词》3卷、《红禅词》2卷显 示了他绝异的才能。二十三年(1818年)又应浙 江乡试,始中举,主考官为著名汉学家高邮王引 之。次年(1819年)应会试落选,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开始入仕,任内阁中书。这时期他逐 渐接触社会政治现实,并从科试失意中体验到政 治腐败,产生改革的要求和思想,并从刘逢禄学 习《公羊传》,作品多伤时、骂坐之语。同年, 他开始戒诗。今存这时期诗,有《逆旅题壁,次 周伯恬原韵》、《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 得十有四首》等。
“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 子,也就是浩荡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诗人故乡杭州,有版
本称这指的是诗人不知今后该何 去何从。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 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 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
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 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
花:比喻国家。 护:保护。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 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 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 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 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 ,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 “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 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
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
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
人叹惋。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 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 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 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 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 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 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 香,而为护花。.
.
人物概述
龚自珍(1792-1841),近代思想家、
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
伯定;后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
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
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
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诗》。父丽正,
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
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
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
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
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
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
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程
和命运。
.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
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
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
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
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
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
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
草》。
.
龚自珍一生可分三个阶段: 龚自珍的第一个阶 段
20岁以前,在家学习经学、文学。他自幼 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 大学。12岁从其姥爷段玉裁学《说文》。他搜 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 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 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13岁,作《知觉辨》, “是文集之托始”;15岁,诗集编年;嘉庆十 五年(1810年),19岁,倚声填词,应顺天乡 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这可以说是对龚 自珍20岁以前学习的概括总结。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shi)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 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 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抖擞精神, 不要拘守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的第三个阶段 29岁至去世。嘉庆二十四年会试落选后,他又参加五
次会试。道光九年(1829年),第六次会试,始中进士, 时年38岁,继续担任低微的官职。在此期间,他仍为内阁 中书。道光十五年(1835年),迁宗人府主事。改为礼 部主事祠祭司行走。两年后,又补主客司主事。这类官职 都很卑微,困厄下僚。48岁,辞官南归(道光十九年, 1839年)。50岁,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道光二十一年, 1841),时为鸦片战争第二年。这时期,他对政治现实 认识日益深刻,提出不少改革建议,写出许多著名评论, 许多著名诗篇和散文名篇也写于这一时期。他的许多著名 诗篇,如《能令公少年行》、《咏史》、《西郊落花歌》 和《己亥杂诗》等,也都是这时期作品。 龚自珍生活的 时代,是统一的封建国家面临没落崩溃、走向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历史新阶段,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国资本主 义侵略势力不断加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