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目录-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确定教学媒体使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言文句子和古代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章内容和难点。同时,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PPT、视频和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 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如人名、地名、官职等,需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师的讲解来理解。
解决办法:
1. 对于重点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来掌握阅读方法,通过讨论和思考来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深层含义。
2. 对于难点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查阅资料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和翻译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来掌握古代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讲授法用于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古代文化知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文章深层含义,案例研究法用于分析具体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共同探讨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此外,教师可选取一些文言文句子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2022-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初中】

2022-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初中】

2022-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初中】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2022-202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的教学设计。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资源的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 掌握九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核心知识点和重要概念。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实际运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课文阅读》- 课文1:《XXX》- 课文2:《XXX》- 课文3:《XXX》- 课文4:《XXX》第二单元:《作文写作》- 作文题目1:《XXX》- 作文题目2:《XXX》- 作文题目3:《XXX》- 作文题目4:《XXX》第三单元:《口语表达》- 口语练1:《XXX》- 口语练2:《XXX》- 口语练3:《XXX》- 口语练4:《XXX》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 评价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 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视频等3. 作文写作辅助资料:范文、写作指导等4. 口语练参考资料:对话素材、口语练题等教学评估方法1. 课堂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展示个人研究成果,评估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计划安排本教案共计划安排X周的教学时间,每周X节课,具体时间表请参考教学计划表。

教学效果评估1.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表现、作业和测验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第6课《捅马蜂窝》教学教案

第6课《捅马蜂窝》教学教案

第6课《捅马蜂窝》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六册《捅马蜂窝》,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生活的启示”,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以及课文背后的寓意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生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认识到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寓意探讨。

难点:理解课文背后的深刻道理,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寓意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生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马蜂窝的图片,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划出生词。

3. 生词学习:学生跟读生词,教师解释生词含义,并进行举例。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捅马蜂窝的过程及心理变化。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类似的课文内容分析练习。

7.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背后的寓意,分享各自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捅马蜂窝》2. 生词:蜂窝、勇敢、颤抖、教训等。

3. 课文结构:捅马蜂窝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捅马蜂窝的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勇敢面对困难的认识。

2. 答案:(1)捅马蜂窝的过程:作者因好奇捅马蜂窝,经历了恐惧、勇敢、痛苦等心理变化,从中汲取教训。

(2)勇敢面对困难的认识: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成长、进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学会从中汲取教训。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目录第—单元阅读1《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2《背影》教案及同步练习《背影》课件及音频朗读3《儿子一家人》教案及同步练习《儿子一家人》课件及音频朗读4《金盒子》教案及同步练习《金盒子》课件及音频朗读5《羚羊木雕》教案及同步练习《羚羊木雕》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二单元阅读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及同步练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及音频朗读7《最后一课》教案及同步练习《最后一课》课件及音频朗读8《我的老师》教案及同步练习《我的老师》课件及音频朗读9《我的老师》教案及同步练习《我的老师》课件及音频朗读10《十三岁的际遇》教案及同步练习《十三岁的际遇》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三单元阅读11《春》教案及同步练习《春》课件及音频朗读12《济南的冬天》教案及同步练习《济南的冬天》课件及音频朗读13《海滨仲夏夜》教案及同步练习《海滨仲夏夜》课件及音频朗读14《秋魂》教案及同步练习《秋魂》课件及音频朗读15《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教案及同步练习《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四单元阅读16《皇帝的新装》教案及同步练习《皇帝的新装》课件及音频朗读17《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及同步练习《古代英雄的石像》课件及音频朗读18《寓言三则》教案及同步练习《寓言三则》课件及音频朗读19《盘古开天辟地》教案及同步练习《盘古开天辟地》课件及音频朗读20《花的话》教案及同步练习《花的话》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五单元阅读21《<论语>十则》教案及同步练习《<论语>十则》课件及音频朗读22《扁鹊见蔡桓公》教案及同步练习《扁鹊见蔡桓公》课件及音频朗读23《狼》教案及同步练习《狼》课件及音频朗读24《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25《诗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六单元阅读26《为学》教案及同步练习《为学》课件及音频朗读27《木兰辞》教案及同步练习《木兰辞》课件及音频朗读20《卖油翁》教案及同步练习《卖油翁》课件及音频朗读29《宋定伯捉鬼》教案及同步练习《宋定伯捉鬼》课件及音频朗读30《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作文贵在创新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第二单元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话得清楚简洁第三单元说真话、诉真情第四单元要多读多写第五单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第六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一)第七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二)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初中语文第二册目录第—单元阅读1《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2《紫藤罗瀑布》教案及同步练习《紫藤罗瀑布》课件及音频朗读3《挖荠菜》教案及同步练习《挖荠菜》课件及音频朗读4《提醒幸福》教案及同步练习《提醒幸福》课件及音频朗读5《白蝴蝶之恋》教案及同步练习《白蝴蝶之恋》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二单元阅读6《纪念白求恩》教案及同步练习《纪念白求恩》课件及音频朗读7《小橘灯》教案及同步练习《小橘灯》课件及音频朗读8《梅岭三岭》教案及同步练习《梅岭三岭》课件及音频朗读9《七根火柴》教案及同步练习《七根火柴》课件及音频朗读10《勇气》教案及同步练习《勇气》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三单元阅读11《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及音频朗读12《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及同步练习《卧看牵牛织女星》课件及音频朗读13《莺》教案及同步练习《莺》课件及音频朗读14《数字杂说》教案及同步练习《数字杂说》课件及音频朗读15《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及同步练习《月亮上的足迹》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四单元阅读16《社戏》教案及同步练习《社戏》课件及音频朗读17《安塞腰鼓》教案及同步练习《安塞腰鼓》课件及音频朗读18《绝唱》教案及同步练习《绝唱》课件及音频朗读19《在声音的世界里》教案及同步练习《在声音的世界里》课件及音频朗读20《摆渡》教案及同步练习《摆渡》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五单元阅读21《桃花源记》教案及同步练习《桃花源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2《口技》教案及同步练习《口技》课件及音频朗读23《孙权劝学》教案及同步练习《孙权劝学》课件及音频朗读24《伤仲永》教案及同步练习《伤仲永》课件及音频朗读25《诗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六单元阅读26《愚公移山》教案及同步练习《愚公移山》课件及音频朗读27《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20《黔之驴》教案及同步练习《黔之驴》课件及音频朗读29《工之侨献琴》教案及同步练习《工之侨献琴》课件及音频朗读30《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材料和主旨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第二单元思路和结构说话要连贯、严密第三单元文从字顺第四单元学会记“实”第五单元善于写“虚”第六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一)第七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二)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初中语文第三册目录第—单元阅读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及同步练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及音频朗读2《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教案及同步练习《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课件及音频朗读3《“挑战者”号追思》教案及同步练习《“挑战者”号追思》课件及音频朗读4《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及同步练习《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及音频朗读5《种树“种到”联合国》教案及同步练习《种树“种到”联合国》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二单元阅读6《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及同步练习《阿长与<山海经>》课件及音频朗读7《驿路梨花》教案及同步练习《驿路梨花》课件及音频朗读8《一面》教案及同步练习《一面》课件及音频朗读9《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10《吾家有女初长成》教案及同步练习《吾家有女初长成》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三单元阅读11《荔枝蜜》教案及同步练习《荔枝蜜》课件及音频朗读12《猫》教案及同步练习《猫》课件及音频朗读13《斑羚飞渡》教案及同步练习《斑羚飞渡》课件及音频朗读14《心中的鹰》教案及同步练习《心中的鹰》课件及音频朗读15《鹤群翔空》教案及同步练习《鹤群翔空》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四单元阅读16《郭沫若诗两首》教案及同步练习《郭沫若诗两首》课件及音频朗读17《现代诗三首》教案及同步练习《现代诗三首》课件及音频朗读18《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教案及同步练习《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课件及音频朗读19《乡愁诗两首》教案及同步练习《乡愁诗两首》课件及音频朗读20《外国诗两首》教案及同步练习《外国诗两首》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五单元阅读21《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22《闲情记趣》教案及同步练习《闲情记趣》课件及音频朗读23《周处》教案及同步练习《周处》课件及音频朗读24《晏子使楚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晏子使楚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25《诗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六单元阅读26《五柳先生传》教案及同步练习《五柳先生传》课件及音频朗读27《观潮》教案及同步练习《观潮》课件及音频朗读20《小石潭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小石潭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9《寓言四则》教案及同步练习《寓言四则》课件及音频朗读30《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合理交代记叙的要素说话要讲究方式第二单元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说话要看对象第三单元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第四单元学习写消息第五单元学习写通讯第六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一)第七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二)语文实践活动让知识的火花燃烧起来---语文知识抢答竞赛表情达意锻炼能力---说成语故事比赛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比赛练好口才增长本领----普通话讲演比赛拓宽视野锻炼才干----社会采访与写作汉语知识汉语组合的主要特点短语及短语的类型(一)短语及短语的类型(二)短语的扩展使用短语应注意的问题夸张设问附录汉语组合的主要特点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短语的扩展初中语文第四册目录第—单元阅读1《苏州园林》教案及同步练习《苏州园林》课件及音频朗读2《中国石拱桥》教案及同步练习《中国石拱桥》课件及音频朗读3《日本平家蟹》教案及同步练习《日本平家蟹》课件及音频朗读4《万紫千红的花》教案及同步练习《万紫千红的花》课件及音频朗读5《蜘蛛》教案及同步练习《蜘蛛》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二单元阅读6《向沙漠进军》教案及同步练习《向沙漠进军》课件及音频朗读7《看云识天气》教案及同步练习《看云识天气》课件及音频朗读8《死海不死》教案及同步练习《死海不死》课件及音频朗读9《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及音频朗读10《秃鹰之死》教案及同步练习《秃鹰之死》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三单元阅读11《食物从何处来》教案及同步练习《食物从何处来》课件及音频朗读12《时间的脚印》教案及同步练习《时间的脚印》课件及音频朗读13《气候的威力》教案及同步练习《气候的威力》课件及音频朗读14《漫话小行星》教案及同步练习《漫话小行星》课件及音频朗读15《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四单元阅读16《鲁迅自传》教案及同步练习《鲁迅自传》课件及音频朗读17《哥白尼》教案及同步练习《哥白尼》课件及音频朗读18《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课件及音频朗读19《梵高传(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梵高传(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20《邓稼先》教案及同步练习《邓稼先》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五单元阅读21《公输》教案及同步练习《公输》课件及音频朗读22《核舟记》教案及同步练习《核舟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3《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及同步练习《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及音频朗读24《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25《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六单元阅读26《陈涉世家》教案及同步练习《陈涉世家》课件及音频朗读27《韩愈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韩愈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20《与朱元思书》教案及同步练习《与朱元思书》课件及音频朗读29《西湖游记二则》教案及同步练习《西湖游记二则》课件及音频朗读30《诗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说话要注意语调和语态第二单元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上)说明要注意语言美第三单元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下)第四单元总结第五单元自传、小传与自荐信第六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一)第七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二)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附录初中语文第五册目录第—单元阅读1《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教案及同步练习《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课件及音频朗读2《谈骨气》教案及同步练习《谈骨气》课件及音频朗读3《想和做》教案及同步练习《想和做》课件及音频朗读4《哨子》教案及同步练习《哨子》课件及音频朗读5《灰姑娘的时钟》教案及同步练习《灰姑娘的时钟》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二单元阅读6《怀疑与学问》教案及同步练习《怀疑与学问》课件及音频朗读7《发问的精神》教案及同步练习《发问的精神》课件及音频朗读8《论求知》教案及同步练习《论求知》课件及音频朗读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同步练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及音频朗读1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及同步练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三单元阅读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及同步练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及音频朗读12《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1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教案及同步练习《<枫桥夜泊>新解质疑》课件及音频朗读14《"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教案及同步练习《"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课件及音频朗读15《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教案及同步练习《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四单元阅读16《故乡》教案及同步练习《故乡》课件及音频朗读17《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同步练习《我的叔叔于勒》课件及音频朗读18《麦琪的礼物》教案及同步练习《麦琪的礼物》课件及音频朗读19《范进中举》教案及同步练习《范进中举》课件及音频朗读20《不朽的失眠》教案及同步练习《不朽的失眠》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五单元阅读21《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2《醉翁亭记》教案及同步练习《醉翁亭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3《满井游记》教案及同步练习《满井游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4《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峡江寺飞泉亭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5《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六单元阅读26《<孟子>二章》教案及同步练习《<孟子>二章》课件及音频朗读27《岳阳楼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岳阳楼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0《越巫》教案及同步练习《越巫》课件及音频朗读29《<世说新语>三则》教案及同步练习《<世说新语>三则》课件及音频朗读30《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一事一议--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开辩论会第二单元学会写提纲开演讲会第三单元论点的提出第四单元论据的运用第五单元论证的展开第六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一)第七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二)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附录初中语文第六册目录第—单元阅读1《中黎明的通知》教案及同步练习《黎明的通知》课件及音频朗读2《有的人》教案及同步练习《有的人》课件及音频朗读3《回延安》教案及同步练习《回延安》课件及音频朗读4《雨说》教案及同步练习《雨说》课件及音频朗读5《外国诗两首》教案及同步练习《外国诗两首》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二单元阅读6《藤野先生》教案及同步练习《藤野先生》课件及音频朗读7《白杨礼赞》教案及同步练习《白杨礼赞》课件及音频朗读8《菜园小记》教案及同步练习《菜园小记》课件及音频朗读9《夏之绝句》教案及同步练习《夏之绝句》课件及音频朗读10《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及同步练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三单元阅读11《孔乙己》教案及同步练习《孔乙己》课件及音频朗读12《变色龙》教案及同步练习《变色龙》课件及音频朗读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及同步练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件及音频朗读14《孤独之旅》教案及同步练习《孤独之旅》课件及音频朗读15《白色鸟》教案及同步练习《白色鸟》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四单元阅读16《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威尼斯商人(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17《打渔杀家(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打渔杀家(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18《白毛女(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白毛女(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19《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一个都不能少(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20《泰坦尼克号(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泰坦尼克号(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第五单元阅读21《鱼我所欲也》教案及同步练习《鱼我所欲也》课件及音频朗读22《隆中对》教案及同步练习《隆中对》课件及音频朗读23《出师表》教案及同步练习《出师表》课件及音频朗读24《墨池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墨池记》课件及音频朗读25《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第六单元阅读26《曹刿论战》教案及同步练习《曹刿论战》课件及音频朗读27《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及同步练习《上枢密韩太尉书》课件及音频朗读20《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及同步练习《送东阳马生序》课件及音频朗读29《陌上桑》教案及同步练习《陌上桑》课件及音频朗读30《<诗经>三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经>三首》课件及音频朗读写作第一单元审题和立意第二单元构思和创新第三单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第四单元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第五单元毕业赠言第六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一)第七单元自由写作实践(二)语文实践活动。

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谈对草原的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导入课文。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谈谈对草原的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互相交流学习。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表达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生字词的学习,理解课文的大意。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能够认识到草原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但是,在课堂小结环节,可以更加突出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编剧、表演,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2.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第一课时一、导入1、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

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2、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

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二、解题1.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封建社会,皇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

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2.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明确: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最新-中学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优秀10篇)不成器文库

最新-中学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优秀10篇)不成器文库

中学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要怎么写呢?本页是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优秀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中学语文备课教案篇一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在教学活动之前,任课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考虑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是教学计划实施的重要保障。

其编写要求如下:一、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一堂课要达到的要求、需要完成的任务,一般包括传授知识的要点和重点、培养技能的种类和基本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内容等。

任课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须做到以下几点:1、精读教材,弄懂教材,做到无疑点。

2、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明确重点、难点、培养能力的内容、要求及方法。

二、正确选择本次课的教学方法1、正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根据是:教材内容、教学设备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班风及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习惯。

2、正确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是:一是使教学效果最好,二是使教学效率最高。

3、任课教师根据上述原则和依据,确定本次课的具体教学方法。

4、正确选择直观的教学手段。

直观教学手段通常是指挂图、幻灯片、模型、实物、录象及多媒体等。

任课教师应尽量多的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并在备课时作好充分准备。

三、设计或选择习题习题分课堂用例题、课内练习题和课外习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或设计典型性强、目的性强、深浅程度要适宜的习题。

四、编写教案任课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将选择或设计的内容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教案。

完整的教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或教学要求)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5、教学过程(或教学步骤)6、设计板书7、布置外作业《一分钟》教学设计篇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三篇古诗和一篇自读的议论文均是经典名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继续进行诵读训练,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

2.继续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句义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能力。

3.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词汇,并对实词中的几种特殊情况(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进行梳理归类,对几种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乃、焉、于、则等)能梳理其用法和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4.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到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特点,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

5.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抱负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单元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文言词汇的梳理和积累。

2.理解性的背诵名篇名段。

3.能自主学习文言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

学习难点:1.梳理和掌握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课文的欣赏。

三、单元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想:本单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由三篇文言文构成,这三篇课文都是传统的名篇。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重视复习与归类整理工作。

首先要引导学生继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原文,并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写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综合性学习与探究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对特殊句式进行梳理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并引导学生体会诗、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经过两年的中学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的能力。

2022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

2022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教案(带目录)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2.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的技巧。

3.感受先贤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感受曹刿的军事智慧与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

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略思想就受到过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去看看历史上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文本进行勾连,让学生快速并且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学习。

二、了解作品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品和写作背景,学生了解了本文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

1.了解作品。

课件出示:《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实。

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写作背景:春秋时期,周室不振,内有诸侯争霸,外有蛮夷交侵,战乱迭起,生灵涂炭。

据统计,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两百多年间,爆发的大小战争居然达四百多次,也即平均每年发生两场战役,其次数之频、规模之大、延续之久在中外历史上都少见。

其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历来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长勺之战发生于鲁庄公十年春天。

当时,齐为大国,鲁为小国,鲁国一向受齐侵侮。

齐襄公时,政令无常,其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j ǔ)国和鲁国避难。

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是为齐桓公。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

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陈涉世家》司马迁《陈涉世家》一课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约占全文篇幅的五分之一,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

文章属于传记体裁,它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着力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文章在人物对话中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以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我们把它拿来与《隆中对》参照阅读,便于加深对诸葛亮其人的认识和理解。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隆中对》陈寿《隆中对》出自陈寿的《三国志》,是人物传记的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

2019-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案标题:2019-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古人对于“书”的不同定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书籍的敬畏之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万物有声》、《人生何处不相逢》、《诗意的录音机》和《撬动城市的力量》四篇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热身(15分钟)1. 创设情境:假设探险家在丛林中发现了一本古老的书,请学生思考这本书对探险家和现代人的意义。

2. 预习导入:通过展示部分课文内容的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课文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阅读与理解(50分钟)1. 合作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和理解一个课文。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答案和意见。

2.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按照问题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讨论,并记下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3. 全班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答题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批评和补充。

4.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答案和观点进行点评,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三、语言运用与写作(50分钟)1. 任务型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课文,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展开写作。

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素材,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感受。

2. 互评与反思: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交给其他同学进行互评,并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拓展与延伸(30分钟)1. 阅读推广: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展阅读,寻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影视作品。

2.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独立探究和学习,并进行小组报告和分享。

五、课堂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思考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以及还存在哪些问题或困惑。

(初三语文教案)第六册十九课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初三语文教案)第六册十九课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

第六册十九课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教案19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施洋生教学目的1.生疏电影剧本的一般常识。

2.学习文中运用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的描写来开放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通过本文故事,了解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和问题,生疏为“期望工程〞献爱心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1.重点:复述本文故事,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难点:培育阅读和观赏电影剧本的力量。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通读全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2.给以下生字注音:招揽(1an3) 慷慨解囊(nang2) 营业额(e2)3.解释以下词语。

招揽:招引(顾客)。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久不懈怠。

茫然四顾:完全不知地四下里看。

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挂念别人。

二、导人很多人都宠爱看电影,由于电影有很强的直观性,声像兼备,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一部好电影给人的艺术享受总是格外猛烈、经久难忘的,而好电影首先来源于好剧本。

电影剧本的表述形式与一般故事的表述形式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在于都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锋利集中的冲突冲突,不同在于电影剧本还要适应电影是视觉艺术这一特点,细节要具体真实,防止静止的冗长的人物对话,要把抽象的思想化为直观的电影画面。

电影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要精辟简短,要与画面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电影文学剧本的片断。

三、正课1.默读课文,各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局部的主要内容。

争辩并归纳:(1)电视台里张老师深情寻同学(2)大排挡中李望水有幸遇好人(3)师生团聚、满载回乡。

2.提问:第一段中写到:“导演支配她(张春花)跟主持人坐在一起,她看看主持人,把身子往外移移,主持人对她笑笑,她也想笑,可怎么也笑不出来。

〞这里她“把身子往外移移〞是为什么又为什么她“怎么也笑不出来〞争辩并归纳:“把身子往外移移〞,是由于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有点怯场:“怎么也笑不出来〞是由于紧急。

初三语文第六册教案

初三语文第六册教案

初三语文第六册教案2004学年第二学期学科与学习教学计划为学科与语言三年级(3)诸暨市济阳街道浣沙小学余郁芳老师2005年2月200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2005年2月1日班级学生情况分析该班学生40人,男生26人,女生14人,差距较大。

有些男生好动,自制力差。

他们上课爱搞小动作,爱说空话,爱管闲事,平时缺乏静心,作业准确率不高。

总的来说,学生的朗读、阅读分析、语言组织和表达等语言技能较弱。

还有几次作业拖拖拉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然而,大多数孩子热爱班级,有一颗集体的心,并愿意为他们服务。

第二,教材分为8个单元,包括24篇必修课文、4篇精选课文、8个练习题、8个听说练习题、8个练习题。

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上有适当的拓展。

本教材中的思想xx教育更体现了语文学科思想道德教育“分散有序”的特点。

每个单元大致围绕一个xx展开:第一单元是了解中国现代化和科技发展的成就,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搜索意识;第二单元助人为乐、严守纪律的教育;第三单元:热爱生命和自然的教育;第四单元主要培养热爱科学、爱护环境的教育;第五单元着重培养善于思考、敢于提问、自始至终做事的良好品格;第六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第七单元着重培养学生的勇气、奉献精神和探索品格;第八届X会员将接受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了解祖国建设的成就。

部分X成员,三篇课文反映的xx的思想和教育内容不一样,没必要强求一个单位围绕xx进行教育。

本教材按照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顺序排列。

分为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个线程,每个线程分解成几个训练点。

按照由易到难、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各单位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编制各单位的课文和练习。

顺序如下:单元阅读训练练习训练听说训练1查字典,根据单词定义看几张图片,理解单词意思,写一段话,流利写句子并听录音,用提供的单词讲述主要内容2理解xx个单词,实现造小词的准确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21.陈涉世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

〈2〉会读会写下列字:辍屯度罾篝恚笞蕲〈3〉应掌握下列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安度亡数举苦将诚然固间次王目素笞2.能力目标:〈1〉读通读顺读熟课文。

〈2〉会逐字逐句解释课文。

〈3〉初步学会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目标了解陈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安排:第一课时1.了解作者及〈史记〉。

2.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3.学生参看注释,疏通课文。

教师作巡场指导。

4.教师采用提问或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1.朗读课文。

2.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1〉陈涉那种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能力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出来?请做具体说明。

〈2〉陈涉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有怎样的作用?结合其他学科谈谈自己的看法。

3.在解决问题时一般要有明确的答案。

4.布置作业。

22.唐雎不辱使命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战国策》。

〈2〉会读下列字:雎拂跣傀缟挠〈3〉掌握下列文言词:许易因且以于错直是谢挠〈4〉掌握课文中的判断句式。

2.能力目标:〈1〉朗读全文,要求背诵。

〈2〉要求逐字逐句解释课文。

〈3〉学会分析唐雎这个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1〉学习唐雎那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二.教学安排:第39教时第一课时1.了解〈战国策〉和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学生熟读课文。

3.组织学生参看注释,逐种鹁涫柰 挝摹?/SPAN>4.通过提问或作业形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文中的第三段列举了历史上三位勇士的故事的语句,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教师可适当作些讲解。

5.布置作业。

第40教时第二课时1.讲评学生的作业。

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两遍,便于分析课文。

3.要求学生理清课文结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要求组织学生分析唐雎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从语言、动作等方面加以分析。

若有时间,还可分析一下秦王这个人物。

第六册八课菜园小记-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第六册八课菜园小记-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第六册八课菜园小记-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中国教育资源网---------------------------------------8菜园小记吴伯箫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和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

学习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以小见大,记叙、描写、抒情融合的写法上。

2.难点:领会“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一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肥硕(shuo4) 自给(ji3) 姹紫嫣红(cha4)(yan1) 槿(jin3)甬(y6ng) 稠(chou2) 绛紫(jian4)菜畦(qi2) 侍弄(shi4) 窖qiao4)韭菜(jiu3) 石窠(ke1) 涔(cen2)洌(lie4) 濯(zhuo2) 权(cha4)矍铄(jue2 shuo4)掐(qia1) 腌渍(yan1 zi4)庶(shu4) 抟(tuan2) 苔(tai1)煦暖(xu4) 芜荽(yan2 sui1) 茬(cha2)2.解释下列词语。

(1)姹紫嫣红:形容颜色好看。

(2)繁盛:繁荣兴盛。

(3)异香:异乎寻常的的香味。

(4)见缝插针: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5)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好处、长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6)涔涔地:形容泉水不断地流出。

.(7)夜雨剪春韭:见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shang1)(古酒杯)”。

(8)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9)西河南阳之寿:《礼记·檀弓》曾子谓子夏日。

“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

《抱朴子》:“南阳都县山中有甘谷,谷中皆菊花,花堕水中,居人饮之多寿,有及一百四五十岁者。

”课文指高寿。

3.(1)粗读课文,为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中心。

(2)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1.作者作品简介。

吴伯箫(1906一)原名吴熙成,曾用笔名山屋、天荪。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word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word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黎明的通知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感情,培养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进而培养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1.作者:请参看“教学设计(A)”。

2.写作背景。

1941年皖南事变后,艾青来到了革命根据地延安。

与解放区新的生活与环境相适应诗人觉得“诗必须作为大众的精神教育工作,成为革命事业里的,宣传与鼓动的武器”,决心“把政治与诗密切地结合起来,把诗贡献给新的主题和题材”,因此,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更自觉、更有力地为革命斗争歌唱,诗作中的时代意识更为强烈,理想主义色彩也有了新的发展。

《黎明的通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内容1.听朗读带。

学生注意朗读的字音和节奏。

2.解决疑难字词读音,疏通阅读障碍,注意以下字词读音:祈愿灼痛沉浸街衢篱笆鸡埘污秽沦亡渗合扣打虔诚指名朗读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梳理诗歌的写作层次梳理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1.学生默读全诗,然后指名学生复述这首诗的基本意思。

要求通过复述,能够基本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思路。

2.讨论:这首诗一共有32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为了我的祈愿”到“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第二部分:从“借你正直人的嘴”到“请农夫从畜棚牵出耕牛”。

第三部分:从“借你的热情的嘴通知他们”到“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对于结构层次的划分,不必执着一念,只要合理,都可以。

3.讨论:各个部分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明确:在概括时,一定要抓住诗歌中的语。

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简要回顾上课时内容,引入新课二、精读诗歌,评点诗歌内容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一定要注意在读中品,边读边想,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然后在诗歌空白处写出自己的评点内容。

可以是评价词语的应用,可以是评价诗句中的思想感情,可以是评价修辞方法的运用,也可以是评价诗歌技巧应用的效果。

第六册十八课白毛女(节选)-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第六册十八课白毛女(节选)-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第六册十八课白毛女(节选)-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中国教育资源网---------------------------------------18白毛女(节选)贺敬之丁毅等教学目的1.了解歌剧的特点,了解<白毛女>对我国新歌剧的贡献。

2.认识<白毛女>的戏剧冲突,了解中国农民在封建制度的剥削压迫下所过的奴隶式生活。

3.理解对比手法在戏剧艺术中的运用。

欣赏剧本中的精彩片段。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歌词、说白的分析了解歌剧的特点及剧情。

欣赏精彩片段,深化对剧中主要人物性格了解,并把握本课的主要艺术特点。

2.难点:启发学生理解歌剧语言具有性格化、音乐美又具大量潜台词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请学生阅读<白毛女>剧本及课文戏剧知识短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诓(kuang1) 剔(ti1) 和面(huo2) 玉茭子(jiao1)踉跄(Iiang4)(qiang4) 轻薄(bo2) 泥坯(pi1)屯门(tun2) 答理(da1)3.解释下列词语。

踉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多指对女性)。

答理:理睬。

二、导入1940年,在晋察冀边区流传着一个白毛仙姑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个佃农的女儿因为聪明美丽,被村里的地主看上了。

地主逼死老农、抢走孤女并占为已有。

不久,地主要娶妻,视这孤女为障碍,图谋杀死她。

阴谋被好心的老妈子得知,她深夜放走了孤女。

孤女逃进深山,躲在山洞里,昼伏夜出。

她以野菜树根和山里奶奶庙中一些供品为生,生活了近十年。

由于不见日光、缺少食盐,头发、皮肤全都变白。

当地不明真相的人,偶见其出没在奶奶庙,便迷信地称她为“白毛仙姑”。

八路军到来后,救出了这白毛女子,使她重返人间。

对这故事,有人一笑置之,有人认为可写成反封建迷信的小故事。

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等人独具慧眼,把它写成歌剧,并揭示它鲜明的社会意义: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目录-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目录
第一单元
1.黎明的通知…………………………………艾青
2.有的人………………………………………臧克家
3.*回延安……………………………………贺敬之
4.雨说…………………………………………郑愁予
5.*外国诗两首
帆………………………………………莱蒙托夫
萤火虫……………………………………泰戈尔
第二单元
6.藤野先生…………………………………鲁迅
7.白杨礼赞…………………………………茅盾
8.*菜园小记………………………………吴伯箫
9.*夏之绝句…………………………………简媜
10.*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第三单元
11.孔乙己………………………………………鲁迅
12.变色龙………………………………………契诃夫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14.*孤独之旅…………………………………曹文轩
15.*白色鸟……………………………………何立伟
第四单元
16.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7.打渔杀家用电器节选)……………………
18.*白毛女(节选)………………贺敬之丁毅等
19.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施洋生
20.*泰坦尼克号(节选)……………………卡梅伦
第五单元
21.鱼我所欲也…………………………………《孟子》
22.*隆中对………………………………………陈寿
23.出师表…………………………………………诸葛亮
24.*墨池记………………………………………曾巩
25.诗词五首
汉江临眺……………………………………王维
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浣溪沙………………………………………晏殊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第六单元
26.曹刿论战………………………………………《左传》27.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nbs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