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合集下载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示范教学方案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示范教学方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2.根据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的形状图.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好地相处.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难点:根据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的形状.三、教学准备正方体模型四、相关资源:相关图片五、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欣赏诗句以及图片.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生活动: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庐山景观,让学生朗读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并说说“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中,蕴含了怎样的数学道理.小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设计意图:以苏东坡的诗句《题西林壁》营造一个崭新的数学学习氛围,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同时引入课题并从中挖掘藴含的数学道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板书: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本图片是微课的首页截图,本微课资源讲解了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并通过讲解实例与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若需使用,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从不同的方向看.【新知讲解】探究一: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活动1:从不同方向观察实物当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通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观察下列图片中的同一物体,说一说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思考:每台摄像机拍到的分别是下面的哪张照片?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A是(2);B是(1);C是(3);D是(4).设计意图:教学中,首先呈现了几张照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到从不同的方向看会有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入教学内容,感受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不同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许多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会看到不同的图形(视图),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让我们来认识几种特殊的视图:活动2.从三个方向看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师生合作画出如下图形: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逐步得到从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所看到的三种形状图的概念.活动三:小组活动1: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用5个小立方块搭建几何体,要尽可能地搭出不同的几何体,再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看自己所搭的几何体,并画出几何体的形状图.学生展示搭成的几何体,并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2)(3)(4)形状图.(1)(2)(3)(4)小组活动2:用6个自制小立方块摆出几何体,画出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要求:每小组至少摆两种;画好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批改.设计意图:有五个立方块增加到六个,学生自己先摆后画,进一步巩固画法. 学生动手操作,用几个小正方体搭一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探究二:数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活动 1.如图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从上面看的图形形状,小正方形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的形状图.师生活动:让学生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立方块,尝试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要重视利用操作来帮助解决问题,然后同伴进行交流,验证结果.解法一:先摆出这个几何体,再画出它的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的形状图.解法二:根据从上面看的图联想确定从正面看到的图有3列,从左面看的图有2列,再根据数字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由此可得形状图如下:活动2.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你搭的几何体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与同伴交流.从上面看从左面看注意:如果两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是相同的,但是物体的形状并不一定相同,甚至几何体A可以由五个小立方块组成,而几何体B是由六个小立方块组成的.【典型例题】例1画出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图有三列,每列的方块数分别是2,1,1;从左面看到的图有两列,每列的方块数分别是2,1;从上面看到的图有三列,每列的方块数分别是1,1,2.解: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如图所示.总结:画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关键是确定它们的列数及每列方块的个数.例2用小立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搭建这样的几何体,最多要用几个小立方块?最少要用几个小立方块?分析:(1)在从上面看到的图中,用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由于从正面看到的图每列的个数即是从上面看到的图中该列小正方形中的最大数字,因此,用的小立方块块数最多的情况是每个小正方形中都填该列的最大数字.如图(1)所示,此种情况共用小立方块17块.(2)搭建这样的几何体,每列只要有一个最大数字,其他小正方形内的填写数字减少到最少的1,即可满足条件,如图(2)所示,这样只需要小立方块11块即可.解:搭建这样的几何体,最多用17块小立方块,最少用11块小立方块.总结:由于从正面看到的图的列数与从上面看到的图的列数相同,从正面看到的图每列方块数是从上面看到的图该列小正方形中的最大数字,因此每行每列最多可摆放3个小的立方块.例3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含有数据),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等于().A.2π B.π C.4 D.2分析:由从上面看到的图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圆柱或圆锥;由从正面看到的图和从左面看到的图中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四棱柱或圆柱.两者结合可以猜测这个几何体是圆柱.由题意,得这个几何体是圆柱,且圆柱的直径为1,高为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此长方形的长为π,宽为2,则该圆柱的侧面积为2π.答案:A.【随堂练习】1.从正面看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是().解:B.2.从正面看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如图所示,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那么,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是().解:A.点拨:因为从上面看到的图中,最上面一行小正方形内数字为1,2,所以从左面看到的图最左边一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因为从上面看到的图中,中间一行小正方形内数字为3,2,所以从左面看到的图中间一列的小正方形有3个.故选项B,C,D错.3.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形状图中面积最小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图B.从左面看到的图C.从上面看到的图D.三种一样解:B.点拨:从正面看到的图和从上面看到的图的面积一样,有5个小正方形的大小,而从左面看到的图有3个小正方形的大小,故选B.4.有一辆汽车如图所示,小红从楼上往下看这辆汽车,小红看到的形状是图中的().5.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一个由若干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下图所示,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动手试试看!参考答案:4.解析:小汽车从上面看只能看到驾驶室的顶部和车身的上面,从上面看到的是两个长方形,故选B.5.如图所示.六、课堂小结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从本节的例子可知,给定几何体的形状,可以确定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反过来,能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确定搭出的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设计意图:有师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新知,让学生大胆发言,从而加深印象.七、板书设计4.从三个方向物体形状一、从三个方向看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1.五个小正方体:2.六个小正方体:二、数小正方体的个数4.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A.4 B.5 C.6 D.75.如图,桌子上放着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请写出下面三副图中从哪具方向看到的?(1) (2) (3)6.如图两个图形分别是某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主视图,则该几何体是________.俯主7.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1)说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画出它的表面展开图;(3)若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的长为15 cm,宽为4 cm;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的宽为3 cm,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的最长边长为5 cm,求这个几何体的所有棱长的和为多少?它的侧面积为多大?它的体积为多大?参考答案1.C.2.A.3.D.4.B.5.(1)左面,(2)上面,(3)前面.6.圆柱.7.分析:由三种形状图可确定该几何体为三棱柱,然后确定出各棱的长,从而可画出它的表面展开图,并计算出它的侧面积和体积.解:(1)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2)它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3)它的所有棱长之和为(3+4+5)×2+15×3=69(cm).它的侧面积为3×15+4×15+5×15=180(cm2);它的体积为12×3×4×15=90(cm3).。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精品教案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2.能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重点难点】1.能准确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2.能根据视图说出小立方体块数.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教师课件展示一辆汽车从不同方向拍摄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谈感受.【课堂探究】一、从三个方向观察几何体1.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完全相同,则它可以是( C )(A)圆柱(B)圆锥(C)球体(D)长方体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立方块组成.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为( D )3.如图,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解:总结过渡:(1)从正面观察所得的图形反映立体图形的列数(纵向)和上下层数;从左面观察,所得的图形反映立体图形前后行数和层数;从上面观察,所得图形反映立体图形前后行数和列数(纵向).(2)由小立方体的不同方向的形状图,怎样判断小立方体的块数呢?二、判断小立方块的个数4.如图是一个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的形状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C )(A)2个(B)3个(C)4个(D)5个5.用一些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组成的几何体从左面、上面看的形状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块数最多可能是( C )(A)17 (B)18(C)19 (D)20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画简单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从三个方向观察几何体2.判断小立方块的个数当堂达标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是( A )2.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从左面看的形状图是( D )3.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的形状图,则小立方块的个数不可能是( D )(A)6个(B)7个(C)8个(D)9个4.长方体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则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的面积为( A )(A)3 (B)4(C)12 (D)165.观察图中的几何体,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解:如图:。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的教案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的教案
7. 画出图1.4.3所示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8.图1.4.4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
请画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
图1.4.4
9.如图1.4.5所示,这是一个正三棱柱,请你画出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
三、教材拓展6.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的两个几何体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两个几何体的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和从左面看到的图形。
实践练习:1.一个几何体由若干小正方体搭成,它们的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如下,你能确定这个几何体用了_____个小正方体.
实践练习:画出下面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解: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归纳:解决这类问题可以找类似物体实际做一做,将看到的图形与上述图形对照
5.自己试一试,画出下列几种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1)正方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都是_____________.
(6)几何体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7)几何体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实践练习:下面是由7块小正方体木块堆成的物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如下,请同学们说出哪一个是从正面看到的?哪一个是从左面看到的?哪一个是从上面看到的?
解:(1)是从_____看到的,(2)是从_____看到的,(3)是从_____看到的。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学习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第4节,题目为《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时的形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时的形状特点。

-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方向,判断物体的形状特点。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时的形状特点。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物体的形状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和混淆。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不同方向,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可以用一张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一个立方体。

2. 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时,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呢?请你们举例说明。

3. 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例子。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1. 出示一个立方体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立方体的形状特点。

可以提问学生:立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它们都是相等的吗?2. 引导学生总结:立方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时,它的形状是一样的。

即使我们从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左侧、右侧观察,它的形状都是一个正方形。

3. 引入概念:“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第三环节:方法和技巧1. 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2. 让学生讨论并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结合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三视图的绘制和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在绘制三视图时,对物体的遮挡关系和隐藏线的处理,这是学生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
-将三视图与实际物体对应起来,特别是在复杂或不规则的物体上,如何从三视图中想象出物体的真实形状。
举例解释:
-使用模型或多媒体演示,讲解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投影规律,如斜放的长方体的三视图如何表示。
-通过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隐藏线的画法,如一个立方体部分被遮挡时的侧视图如何绘制。
例题5:
题目:给出一个球的三视图,请绘制出该球的侧视图。
解答:球的三视图分别是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题目已经给出了正视图和俯视图,我们需要根据这两个视图来推断出侧视图。正视图展示了球的正面,俯视图展示了球的顶面,因此侧视图应该展示球的侧面。由于球的侧面是一个圆形,我们可以根据正视图和俯视图中的圆形来确定侧视图的位置。侧视图应该与正视图和俯视图中的圆形相对,即正视图中的圆形在左侧,俯视图中的圆形在上方,所以侧视图中的圆形应该在右侧。因此,侧视图应该是一个与正视图和俯视图中的圆形相对的圆形。
例题2:
题目:给出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请绘制出该长方体的俯视图。
解答:长方体的三视图分别是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题目已经给出了正视图和侧视图,我们需要根据这两个视图来推断出俯视图。正视图展示了长方体的正面,侧视图展示了长方体的侧面,因此俯视图应该展示长方体的顶面。由于长方体的顶面是一个矩形,我们可以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中的矩形来确定俯视图的位置。俯视图应该与正视图和侧视图中的矩形相对,即正视图中的矩形在上方,侧视图中的矩形在左侧,所以俯视图中的矩形应该在下方。因此,俯视图应该是一个与正视图和侧视图中的矩形相对的矩形。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示范课教学设计【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示范课教学设计【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2.能辨认从三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3.能够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搭出原来的几何体;4.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辨认从三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难点:能够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搭出原来的几何体.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若干个小立方块等四、教学过程设计结论:当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通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问题:说出下面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从几何体的哪面看到的?预设答案: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做一做】问题:下图是用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你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吗?预设答案:【合作探究】(1)用6个小立方块搭成不同的几何体,看能怎样搭?(2)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并与小伙伴交流.预设答案: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其中几种方法,同学们自己动手试试其他方法吧!【想一想】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和从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如图所示,请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你搭的几何体由几个小立方块组成?预设答案:5个6个【典型例题】例1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分别画出你所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分析:从正面看有3列,从左往右,看到小方块的数量分别是1,2,1;从左面看有1列,看到小方块的数量是2;从上面看有3列,从左往右,看到小方块的数量都是1.答案: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例2 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观察这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如图,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从正面、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分析:方法一:先摆出几何体,然后再画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方法二: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及其各位置上小方块的个数,确定从正面看有2列,从左面看有2列,再根据数字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进而画出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答案:从正面看从左面看【随堂练习】教师活动: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1.由4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图,它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答案:A解析:从左面看有2列,左边1列有2个小方块,右边1列有1个小方块.2.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立方块构成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解析:根据题意搭出的几何体如图:搭成这个几何体一共需要5个小立方块.答案:B.3.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从正面看这个几何体的平面图形是()解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及其各位置上小方块的个数可知,从正面看有3列,从左往右小方块的个数应该是2,1,1.答案:B。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7~20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描述观察到的图形,并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的图形.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准确描述观察到的图形,并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教学过程:一、诱思导学.多媒体播放庐山不同角度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并配以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请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二、合作探究.1、观察桌子上的文具盒,分别从上往下看、从正面看、从侧面看,看到的结果是否相同?请分别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文具盒的草图,并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2、小组讨论自己所带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3、桌子上放着一个圆柱,圆锥、球、长方体,请三位同学们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画出所看到的平面图形.请同学们说出它们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三、精讲精练.人们从不同方向观察某个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例1:根据左侧几何体,判断下面所画的三种视图是否正确.从前面看( ) 从左面看( ) 从上面看( ) 从前面看( ) 例2:下图中的物体有多少个小立方块?请画出它的三个视图.四、课堂小结.。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能根据三种形状图描述根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会根据某几何体的某二种形状图,找出满足条件的小正方块的数量.【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开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2.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从上面看的形状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形状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教学难点】根据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的形状图.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环节活动1:课件出示意图:示范从三个方向看同一几何体形状图的画法.〔1〕学生指出每台摄像机拍到的分别是哪张照片.〔2〕学生用自制小立方块照样子摆放好后,从各个方向去观察,教师请个别同学到黑板上指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面,教师动画示范不同方向的形状图.PPT:(1)播放图片一.〔2〕动画播放从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面,并用不同颜色表示出形状图.活动2:变式训练一〔你摆我画〕意图:学生练习摆法及画法.〔1〕各小组同学将刚刚五个小立方块自己重新摆放,摆出不同的几何体,并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要求:每小组至少摆出两种.〔2〕请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利用白板展示.〔3〕其他同学,小组间互相交流不同的摆法,互相检查画法.PPT:出示问题白板:克隆多个立方块,多个正方形,学生代表在白板上摆和画.活动3:变式训练二〔你画我摆〕意图:能够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得出具体的摆法,由形状图悟立体图形.教师问:哪些小组的摆法与白板上两位同学的不一样,请学生代表画出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其他同学根据形状图摆出几何体.PPT:出示问题.白板:克隆多个立方块,多个正方形,学生在白板上画和摆.活动4:变式训练三(稳固画法〕意图:有五个立方块增加到六个,学生自己先摆后画,进一步稳固画法.〔1〕用6个自制小立方块摆出几何体,画出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要求:每小组至少摆两种.〔2〕画好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批改.PPT:出示问题.白板:克隆多个立方块,多个正方形,学生在白板上画和摆.活动5:变式训练四〔由形状图悟立体图形)意图:给出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学生体验摆出不同几何体的过程. 〔1〕小组合作摆出几何体.〔2〕小组间互相交流有哪些不同的摆法.〔3〕教师示范总结,并在各种摆法中,从上面看的形状图上标上数字.PPT:出示问题.白板:克隆多个立方块,多个正方形,学生在白板上画和摆.追问:拓展延伸意图:让学生体会知道了两个方向的形状图,可摆出不同的几何体,需要的立方块数不同.教师追问:刚刚题目中同学们摆这样的几何体用了几个立方块?至少需要几个立方块?最多需要几个立方块?PPT:出示问题.白板:结合白板讲解归纳.第三环节稳固提高1:你搭我画(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内互相纠错PPT:出示问题.白板:克隆多个正方形,学生在白板上画出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稳固提高2:由形状图悟立体图形学生画出:PPT展示:学生写出:最少摆法中其中之一所需个数:3+2+1+1+1+1+1=10最多时所需小立方块个数:3+3+3+2+2+2+1=16PPT:出示问题.白板:示范以下图第四环节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学生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PPT:出示问题.三角形的稳定性【知识与技能】1.通知过观察、实践、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2.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和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问、合作讨论以及小组交流方式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2.实物演示,激发学习兴趣,活泼课堂气氛.3.探究质疑,总结结果.和学生共同探究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答复课前提出的疑惑.【情感态度】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意识,提高数学交流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准确使用三角形稳定性于生产生活之中.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课前准备:木条〔用硬纸条代替〕假设干、小钉假设干、小黑板.问题1 工程建筑中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如屋顶钢架,钢架桥,其中道理是什么?问题 2 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活动挂架为什么做成四边形?【教学说明】问题设立要让学生体会三角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思考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用三角形,另一些地方又要用到四边形.注意接纳学生其他不同的思路.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老师演示P6探究内容,也可叫学生亲手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完后请学生们交流讨论后答复得出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们的答复进行简要归纳.【归纳结论】三角形木架形状不会改变,四边形木架形状会改变,这就是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还可以发现,斜钉一根木条的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这是因为斜钉一根木条后,四边形变成了两个三角形,由于三角形有稳定性,窗框在未安装好之前也不会变形.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一扇窗户翻开后,用窗钩BC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2.以以下图形中哪些具有稳定性?【教学说明】本节课的内容较少,题目比较简单,在学生独立完成后,要求学生说明理由.【答案】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1〕〔4〕〔6〕中的图形具有稳定性.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学习三角形稳定性,并板书课题.完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践、想象、推理、小组交流合作,使同学们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培养同学们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和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2.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物体画出正确的平面图.
3.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确定搭出的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1.对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判断,画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形状.
2.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确定搭出的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足够认识本节课中的知识,充分相信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感受和交流的时间.估计问题会出在表述观察的结果方面,因为学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概念表述还是比较困难的.同时观察的是立体的物体,画出的是平面的图形,这会对部分学生造成不小的困难.例如,从正面看的实际观察方向是正前方,而题目中出现的立体示意图是从左下到右上的方向.所以需要在观察和表述之间帮助学困生建立一定的视图标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并在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能识别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画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形状.
3.能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确定搭出的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
4.体会到在生活中我们也应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去看待一件事物,分析一件事情.教学方法
本节课首先安排学生观察实物或是课件,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几个简单几何体的组合,辨别观察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模型,熟悉简单几何体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最后通过搭建模型、观察想象,学会如何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
具体的方法有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例如:把实物模型、教具或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直观、具体、形象地感知图形,这对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重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搭建立方组合体,发展空间观念,在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索之后,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同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实物演示)在讲台上按教材所示摆放乒乓球、热水瓶、玻璃杯,三位学生分别站在讲台的左侧、右侧和正前方观察.他们分别能看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三位学生分别站在讲台左侧、右侧和正前方观察,让三位学生分别叙述自己看到的图形.2.(课件演示)如图所示,我站在学校门口,看见一辆汽车从我面前驶过,我拍摄了一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看,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这一组照片应如何排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将五张图片按顺序排列好.
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吗?请举出生活中一些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实例.
结合问题的情境和生活实际,联想生活中的例子.
教学说明
创设的问题情境都是学生身边的实例,但是他们平常都不太注意其中隐藏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可充分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在此基础上引出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的知识,帮助学生体会“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是认识身边三维空间的有效工具,使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
二、讲授新课
1.做一做:
教材中的“做一做”.学生分组动手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并进行观察,体会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该几何体的形状.
2.议一议:
教材中的“议一议”.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分组展示各组的成果,最后归纳总结可能的情况.
3.练一练:
如下图,分别把六棱柱的从哪个方向看得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教具或者课件演示)
4.做一做:
(1)几何体如图所示,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利用教具或者粉笔盒等物品进行现场演示)
(2)上图的几何体共用了几个小立方体?用这几个小立方体你还能搭出与上图不同的几何体吗?你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吗?
教学说明
学生边想象、画图,边通过搭建几何体验证学习成果.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在巡视中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搭建.
5.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将“议一议”环节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样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对语言叙述不准确的地方可以给予纠正.
教学说明
五个环节连贯一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作用.从整体来讲注意教师身为组织者的作用.因为本节内容学生有足够的经验自主解决,教师介入过多就失去了这样设计的意义.
对于各环节设计说明如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容易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本节研究问题的切入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用平面图形可以反应我们观察的结果.把画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的教学内容逐步引向深入.通过“议一议”的设计,从逆向的角度给学生一个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主动从事想象、猜测、观察、实验、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他们的想象、联想能力.让学
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三、巩固提高
设计说明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的认识.
(1)如图,你能根据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来摆出相应的立方体组合吗?
(2)如下图,你能根据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来摆出相应的立方体组合吗?
答案:略
四、总结反思
本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会画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简单模型的形状,并且通过观察,画图的过程感受我们认识空间问题时至少要从三个角度观察.
问题1:你会画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小立方体的简单组合体的形状吗?
问题2:你能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确定搭出的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吗?
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然后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使每个活动之间过渡自然,步步紧扣,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做一做”将学生的思维点引向深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还需进行观察和推理,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本节课让学生充分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