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4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税收学课件4.税制结构
![税收学课件4.税制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7afd1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b.png)
税制结构的形成背景
经济增长
税制结构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 影响。
社会福利
税收可用于支持社会保障和公 共服务。
收入分配
税制可用于调节社会收入差距。
税制结构的现状分析
税收种类 直接税 间接税 其他税种
比例 40% 55% 5%
优化税制结构的建议
简化税制
减少税收种类,降低税务负 担。
提高公平性
调整税率,确保纳税人的能 力得到合理分配。
进出口税
对进口和出口商品征收,如关税。
税收机构的职能
1 征税
负责制定税收政策,并 收取税款。
2 管理
监督税收执行,并打击 逃税行为。
3 纳税服务
提供纳税咨询和服务, 帮助纳税人遵守税法。
税收的基本原则
1
公平性
税负应根据纳税人的能力分配。
2
简化性
税制应简洁和易于理解。
பைடு நூலகம்
3
效率性
税收应合理激励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
税收学课件4.税制结构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税制结构,包括税收的种类、税收机构的职能、税收 的基本原则、税制结构的形成背景、税制结构的现状分析、优化税制结构的 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论。
税收的种类
直接税
直接从纳税人收取,如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
对个人或企业的财产征收,如房产税。
间接税
通过商品和服务收取,如增值税。
加强税收征管
打击逃税行为,提高税收合 规性。
结论
税制结构对于国家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我们可以实现税收的公平、简 化和高效。
税收学PPT
![税收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118986680203d8cf2f2400.png)
第九章 税制结构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形成的税制结构
以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一般认为所
得税和财产税是直接税,商品劳务税是间接税。
按税收管辖权分类形成的税制结构
以征税和税款支配的权限为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 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税收划分有三种形式:划分税额、划
法人所得税税制要素设计
课税范围、课税方式、纳税主体、课税对象、计税依据、税 率选择。
法人所得税税制要素设计
课税范围、课税方式、纳税主体、计税依据、税率选择。
第十二章 财产税及其他税种
财产课税
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课征的一类税,是现 代税制的三大课税体系之一。财产包括一切积累的劳动产 品、自然资源和各种科学技术、发明创作的特许权等。 财税税是对社会财富的存量课税,多属于直接税、经常税, 大多属于地方税种。
分税源(各级政府对同一征税对象分别按各自的税率征收)、 划分税种。
第十章 商品劳务课税
商品劳务课税的经济意义
以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为征税对 象的一类税,也称流转税。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我国现行 的消费税和营业税采取价内税;增值税为价外税。 商品劳务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具有中性特征。
第十五章 税收前沿理论简介
公共产品
是指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的用来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财政
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是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 分配、经济稳定。
最优税制理论
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 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学说。
第四章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第四章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8b0209bd64783e09122b4c.png)
税收学 Taxation
9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三)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消费的影响
1.商品税对消费的影响
对厂商课征,也可以选择对消费者课征 对不同的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商品 相 关 因 素 生活必需品 非生活必需品 税基范围的宽窄 政府消费引导 税基范围宽 减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是否征税
税率高低 替代效应 税收影响小 税收影响大 税负易转嫁,影响大
税收学 Taxation
20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一)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
第 二 阶 段 的 消 费 ( 储 蓄 )
A
★AB纳税人收入预算约束线 ★斜率为(1+r) ★实际利息率:r
E0 E1 I0
C C2 C2′
I1
0
第一阶段的消费 图4-10 税收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
C1 D B
0
C1
第一阶段的消费
结论:征税引起可支配收入减少后,消费和储蓄 如何变化关键在于个人对消费和储蓄的偏好。
税收学 Taxation
22
第四章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二)同时征收个人所得税和利息税对家庭储蓄 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对个人的一般收入征收税率为t的比例所 得税后,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 ★政府对储蓄利息征税,使得个人的未来可 支配收入减少,从而降低了储蓄对个人的吸引 力,继而影响了个人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的消 费决策和储蓄决策,使其不得不降低第一阶段 或第二阶段的消费和储蓄。
Y PPF P' Y2 Y1 斜率代表生产一种商品 相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 替代率或机会成本 E2 P' P I1
PPF--为政府课税之前生 产者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E1--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PP是PPF与I1的公切线
税收ppt课件
![税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d9e5f30c22590103029d0c.png)
横向均等:如果纳税是根据能力原则,有相同能力的纳税人应该支付同样的税负, 这样情况称作纳税横向均等。
纵向均等:如果纳税横向均等落实较难,那么纳税纵向均等就是更无法实现的。 纳税纵向均等是指要求具有更优能力的纳税者承担更高份额的赋税。
21
婚姻赋税问题
结婚的夫妻(或两个同居的人)应该被视作唯同一整体纳税。这意味着如果一个 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他们不再像两个独立的个体来缴纳所得税,而取代的是他 们作为一个纳税个体。为了观察婚姻税收问题,假设税法做出如下决定:不存在 或免于减税,收入在每年20000美元的不用缴纳税款,而每年收入超过20000美元 的,按照百分之10的比例纳税。
2
3
4
税收与效率
赋税可以说是政府在市场中安排的一颗钉子,它会影响边际成本和效益,使他们 出现无谓的损失。
那么如果赋税的负担超过了它带来的收益那么这部分产生的无谓的损失就叫做超 额负担,但是因为税收最后也是用来服务人民的,所以只是超额负担造成了赋税 的无效性。
5
税收的归宿,无效性和弹性(供给和需求)
每个区域的土地及矿产储备或其他自然资源都是独特的,故而它的供给是完全无 弹性的。不论租用的目的为何,这项资源的供给数量都是固定的。
18
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始终占据着头条的位置。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社会 保障利益,对固定社会保障的呼吁越来越急切。这种增长且恒定的需求必须要解 决。对美国社会保障问题的一种可能解决方式是改变权利、缩减支出。但这种可 能性并不受欢迎,也可能不能作为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 是增加社会保障税。其中分为工人和雇主的社会保障税。
16
所得税效应(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
所得税是对劳动服务、资产和土地销售者征收的税赋。 以债券或银行存款利息形式出现的资本收入,按一般所得税征收。也会以股票股
纵向均等:如果纳税横向均等落实较难,那么纳税纵向均等就是更无法实现的。 纳税纵向均等是指要求具有更优能力的纳税者承担更高份额的赋税。
21
婚姻赋税问题
结婚的夫妻(或两个同居的人)应该被视作唯同一整体纳税。这意味着如果一个 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他们不再像两个独立的个体来缴纳所得税,而取代的是他 们作为一个纳税个体。为了观察婚姻税收问题,假设税法做出如下决定:不存在 或免于减税,收入在每年20000美元的不用缴纳税款,而每年收入超过20000美元 的,按照百分之10的比例纳税。
2
3
4
税收与效率
赋税可以说是政府在市场中安排的一颗钉子,它会影响边际成本和效益,使他们 出现无谓的损失。
那么如果赋税的负担超过了它带来的收益那么这部分产生的无谓的损失就叫做超 额负担,但是因为税收最后也是用来服务人民的,所以只是超额负担造成了赋税 的无效性。
5
税收的归宿,无效性和弹性(供给和需求)
每个区域的土地及矿产储备或其他自然资源都是独特的,故而它的供给是完全无 弹性的。不论租用的目的为何,这项资源的供给数量都是固定的。
18
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始终占据着头条的位置。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社会 保障利益,对固定社会保障的呼吁越来越急切。这种增长且恒定的需求必须要解 决。对美国社会保障问题的一种可能解决方式是改变权利、缩减支出。但这种可 能性并不受欢迎,也可能不能作为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 是增加社会保障税。其中分为工人和雇主的社会保障税。
16
所得税效应(劳动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
所得税是对劳动服务、资产和土地销售者征收的税赋。 以债券或银行存款利息形式出现的资本收入,按一般所得税征收。也会以股票股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84b178a5e9856a5712601e.png)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三章 税收原则
o 第一节 税收效率原则 o 第二节 税收公平原则 o 第三节 税收稳定原则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四章 税收负担
o 第一节 税收负担衡量 o 第二节 影响税负因素 o 第三节 税收负担选择 o 第四节 税负转嫁和归宿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五章 税收体系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 程
2020/10/30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目录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一章 税收本质
o 第一节 税收涵义 o 第二节 税收发展 o 第三节 税收本质 o 第四节 税收要素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二章 税收职能
o 第一节 财政收入职能 o 第二节 资源配置职能 o 第三节 收入分配职能 o 第四节 宏观调控职能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三章 财产税
o 第一节 概论 o 第二节 房产税 o 第三节 车船税 o 第四节 契税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四章 行为税
o 第一节 概论 o 第二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 o 第三节 印花税 o 第四节 车辆购置税 o 第五节 土地增值税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五章 税收管理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
o 第一节 概论 o 第二节 基本制度 o 第三节 应税收入 o 第四节 费用扣除 o 第五节 应纳税额 o 第六节 优惠政策 o 第七节 征收管理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二章 资源税
o 第一节 概论 o 第二节 资源税 o 第三节 土地使用税 o 第四节 耕地占用税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一)税收的强制性
o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 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人和社会成员作为 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第三章 税收原则
o 第一节 税收效率原则 o 第二节 税收公平原则 o 第三节 税收稳定原则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四章 税收负担
o 第一节 税收负担衡量 o 第二节 影响税负因素 o 第三节 税收负担选择 o 第四节 税负转嫁和归宿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五章 税收体系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 程
2020/10/30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目录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一章 税收本质
o 第一节 税收涵义 o 第二节 税收发展 o 第三节 税收本质 o 第四节 税收要素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二章 税收职能
o 第一节 财政收入职能 o 第二节 资源配置职能 o 第三节 收入分配职能 o 第四节 宏观调控职能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三章 财产税
o 第一节 概论 o 第二节 房产税 o 第三节 车船税 o 第四节 契税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四章 行为税
o 第一节 概论 o 第二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 o 第三节 印花税 o 第四节 车辆购置税 o 第五节 土地增值税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五章 税收管理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
o 第一节 概论 o 第二节 基本制度 o 第三节 应税收入 o 第四节 费用扣除 o 第五节 应纳税额 o 第六节 优惠政策 o 第七节 征收管理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第十二章 资源税
o 第一节 概论 o 第二节 资源税 o 第三节 土地使用税 o 第四节 耕地占用税
【培训课件】税收学教程
(一)税收的强制性
o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 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人和社会成员作为 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税收学课件ppt课件
![税收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7f132c551810a6f4248632.png)
2、讲面子的传统习惯,导致从外在的途 径获得价值的表现方式。
3、人情至上、注重关系的传统使法律难 以严格执行,内外有别的关系网络秩序导 致信用的非普遍化。
在中国,有血亲关系者的互助,谈不
上交换,而其余则礼尚往来,属于交换关 系。
群体以最具有共同性的归属特征来建立。 网络内可推己及人、互相信任,与外人打 交道时,却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形成信任的非普遍性和社会的诚信度低。
复合税制的分类
按
按
按
按
按
存
缴
课
课
课
续
纳
税
征
税
性
方
目
对
客
式
的
象
体
临经 时常 税税
实货劳 物币役 税税税
一特 般别 税税
对 人 税
对 物 税
对 行 为 税
所商财 得品产 税税税
3、税制结构模式 1)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2)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3)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宣公)改革,履亩 而税(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 十取一),税收制度形成。“税”这个字出现。
税,租也,从禾,兑声。其寓意大概是我国 自夏朝产生的税收,开始是以缴纳粮食等农产品 为主,而且该缴的一定要缴清,必须兑现。故将 “禾”和“兑”二字合并组成税字。
春秋后,税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两者的关系:税制决定税法,税法为税制 服务。
(四)税制结构 1、含义
税制结构是指一国各税种的总体安排
税制结构是在具体的税制类型条件下 产生的
在税制结构中,不同税种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很 大,形成了不同的税制模式
3、人情至上、注重关系的传统使法律难 以严格执行,内外有别的关系网络秩序导 致信用的非普遍化。
在中国,有血亲关系者的互助,谈不
上交换,而其余则礼尚往来,属于交换关 系。
群体以最具有共同性的归属特征来建立。 网络内可推己及人、互相信任,与外人打 交道时,却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形成信任的非普遍性和社会的诚信度低。
复合税制的分类
按
按
按
按
按
存
缴
课
课
课
续
纳
税
征
税
性
方
目
对
客
式
的
象
体
临经 时常 税税
实货劳 物币役 税税税
一特 般别 税税
对 人 税
对 物 税
对 行 为 税
所商财 得品产 税税税
3、税制结构模式 1)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2)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3)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宣公)改革,履亩 而税(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 十取一),税收制度形成。“税”这个字出现。
税,租也,从禾,兑声。其寓意大概是我国 自夏朝产生的税收,开始是以缴纳粮食等农产品 为主,而且该缴的一定要缴清,必须兑现。故将 “禾”和“兑”二字合并组成税字。
春秋后,税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两者的关系:税制决定税法,税法为税制 服务。
(四)税制结构 1、含义
税制结构是指一国各税种的总体安排
税制结构是在具体的税制类型条件下 产生的
在税制结构中,不同税种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很 大,形成了不同的税制模式
税收学4税收原则-PPT精品文档
![税收学4税收原则-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4f5d235650e52ea551898e5.png)
第四章
税收原则
2019/3/27
《税收学》
1
——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第二节 我国社税收学》
2
第一节 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一、我国古代税收原则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 认为搞好生产和轻赋税是富民的两个条件, 因此主张轻税政策,并把它列为仁政的一项 内容。 孟子认为,应减少赋税的征收品种,以 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关于农业税税率问题 ,孟子认为征十分之一最为恰当,即什一税 是最合理的税率。
2019/3/27
《税收学》
7
西晋时期的傅玄提出至平、积俭、有 常的征收赋役的三原则。
2019/3/27
《税收学》
8
唐代的杨炎创立了两税法。之所以称 为“两税”,是因为税收每年分夏、秋 两季缴纳。
2019/3/27
《税收学》
9
陆贽则反对两税法,坚持要量入为出
2019/3/27
《税收学》
10
明代的丘浚在其著作《大学衍义补》中 提出了丰富的财政税收思想。丘浚反对聚 敛,认为取得财政收入即征税时,应遵循 “征敛有其艺”、“取财有义”、“取之 有度”的原则。
2019/3/27 《税收学》 15
(2)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 第一,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第二,税收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 第三,税收不可触及纳税人最低生活费用; 第四,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 总结:经济原则
2019/3/27
《税收学》
16
(3)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充分 财政政策原则 弹性 税源选择
2019/3/27
《税收学》
19
(2)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指政府课税必须使社会所承受的非税 款负担为最小,即以较少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多的税收 收入。 ①税收的经济效率 税收的经济效率指税收对经济资源配置、对经济机 制运行的消极影响越小越好。税收要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不影响或很少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超 额负担越小,税收的经济效率越高;反之,税收的经 济效率越低。 ②税收的行政效率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以较少的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 换取较多的税收收入。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越小,税 收的行政效率越高,反之,税收的行政效率越低。
税收原则
2019/3/27
《税收学》
1
——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第二节 我国社税收学》
2
第一节 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一、我国古代税收原则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 认为搞好生产和轻赋税是富民的两个条件, 因此主张轻税政策,并把它列为仁政的一项 内容。 孟子认为,应减少赋税的征收品种,以 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关于农业税税率问题 ,孟子认为征十分之一最为恰当,即什一税 是最合理的税率。
2019/3/27
《税收学》
7
西晋时期的傅玄提出至平、积俭、有 常的征收赋役的三原则。
2019/3/27
《税收学》
8
唐代的杨炎创立了两税法。之所以称 为“两税”,是因为税收每年分夏、秋 两季缴纳。
2019/3/27
《税收学》
9
陆贽则反对两税法,坚持要量入为出
2019/3/27
《税收学》
10
明代的丘浚在其著作《大学衍义补》中 提出了丰富的财政税收思想。丘浚反对聚 敛,认为取得财政收入即征税时,应遵循 “征敛有其艺”、“取财有义”、“取之 有度”的原则。
2019/3/27 《税收学》 15
(2)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 第一,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第二,税收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 第三,税收不可触及纳税人最低生活费用; 第四,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 总结:经济原则
2019/3/27
《税收学》
16
(3)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充分 财政政策原则 弹性 税源选择
2019/3/27
《税收学》
19
(2)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指政府课税必须使社会所承受的非税 款负担为最小,即以较少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多的税收 收入。 ①税收的经济效率 税收的经济效率指税收对经济资源配置、对经济机 制运行的消极影响越小越好。税收要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不影响或很少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超 额负担越小,税收的经济效率越高;反之,税收的经 济效率越低。 ②税收的行政效率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以较少的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 换取较多的税收收入。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越小,税 收的行政效率越高,反之,税收的行政效率越低。
税收基础知识(PPT 59页)
![税收基础知识(PPT 59页)](https://img.taocdn.com/s3/m/ca0613842e3f5727a5e962fd.png)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较复杂,但税负合理。我 国现行税制使用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
所以,我国现行 税制均采用超额 累进税率。
历史上只在特殊 时期,特殊情况 下采用过全额累 进税率。
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繁琐的!
*应税收入在第一级时:
全额与超额两累进法应纳税额差为45—45=0元
*应税收入在第二级时:
3)冻结纳税人银行帐户,通知银行扣款。
4)吊销税务登记证,提请工商行政部门吊销 营业执照、查封财产。
5)追究刑事责任,对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 事责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征税方的违章行为要视为渎职情节轻重给 予退回税款、没收赃款、开除党籍、开除 工职、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理。案例分 析.htm
定额税率(Fixed Rate):是以实物计量单 位为标准确定的计税比例。分为单一定额 税率、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 类分级定额税率等。
【举例】对盐征收的资源税:固体盐1060元/吨;对烟征收的消费税150元/每条; 车船使用税的乘人车:60-320元/每年
你可以总结出定额税率主要特征吗?
(三)财产税的纳税地点 要根据财产的形态来决定。
如属于不动产,则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 关申报纳税; 如属于有形动产的,则与商品税的纳税地点类 似; 如属于无形资产的,则应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 关申报纳税。 (四)行为税的纳税地点
向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行为发生地纳税。 一般是由行为管理部门直接征收或委托具体 管理部门代扣代缴。
则有特殊规定。 (二)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所得税的纳税地点,原则上是纳税人的住所或者 营业机构所在地。 但实行扣缴计征法的,扣缴义务人应向本地主管 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个人所得税:一般向收入来源地主 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如纳税人从 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 得,则应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 务机关申报纳税;从境外取得应纳 税所得额,应向户籍所在地或经常 居住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如纳 税人要求变更纳税地点,税务机关 就应对此进行审核。
所以,我国现行 税制均采用超额 累进税率。
历史上只在特殊 时期,特殊情况 下采用过全额累 进税率。
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繁琐的!
*应税收入在第一级时:
全额与超额两累进法应纳税额差为45—45=0元
*应税收入在第二级时:
3)冻结纳税人银行帐户,通知银行扣款。
4)吊销税务登记证,提请工商行政部门吊销 营业执照、查封财产。
5)追究刑事责任,对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 事责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征税方的违章行为要视为渎职情节轻重给 予退回税款、没收赃款、开除党籍、开除 工职、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理。案例分 析.htm
定额税率(Fixed Rate):是以实物计量单 位为标准确定的计税比例。分为单一定额 税率、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 类分级定额税率等。
【举例】对盐征收的资源税:固体盐1060元/吨;对烟征收的消费税150元/每条; 车船使用税的乘人车:60-320元/每年
你可以总结出定额税率主要特征吗?
(三)财产税的纳税地点 要根据财产的形态来决定。
如属于不动产,则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 关申报纳税; 如属于有形动产的,则与商品税的纳税地点类 似; 如属于无形资产的,则应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 关申报纳税。 (四)行为税的纳税地点
向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行为发生地纳税。 一般是由行为管理部门直接征收或委托具体 管理部门代扣代缴。
则有特殊规定。 (二)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所得税的纳税地点,原则上是纳税人的住所或者 营业机构所在地。 但实行扣缴计征法的,扣缴义务人应向本地主管 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个人所得税:一般向收入来源地主 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如纳税人从 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 得,则应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 务机关申报纳税;从境外取得应纳 税所得额,应向户籍所在地或经常 居住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如纳 税人要求变更纳税地点,税务机关 就应对此进行审核。
税收原理培训(PPT 44页)
![税收原理培训(PPT 44页)](https://img.taocdn.com/s3/m/66552ea54b35eefdc9d33301.png)
源从纳税人转移到政府,不会产生 超额负担,不会损害经济效率。 • 从E’变动到E2—替代效应:当商品 税课于食物而不课于衣服时,张三 可能通过增加衣服的消费量来替代 食物,然而,张三在税前也许并不 喜欢那么多衣服,这样会带来效用 损失,且损失的效用无法用税收及 其收益来弥补,从而构成税收的超
U2
额负担。
–体现受益原则的税收不改变市场体系所决定的初次 分配格局。受益原则维护的是收入分配规则的公平 ,而无助于实现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2)纳税能力原则(ability-to-pay principle)
即根据每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的 税收。
– 横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 同等的税;
41
• 最优所得税理论旨在分析和解决所得课程的公平与 效率间的权衡取舍问题。
• 非线性所得税最优模型(Mirrlees, 1971)的一般结 果
– 边际税率应在0与1之间; – 有最高所得的个人的边际税率为0; – 如果具有最低所得的个人按最优状态工作,则他们面临
的边际税率应当为0。 表明最优税收函数不可能是累进性的,必须要重新审视利 用累进所得税制实现再分配的观念,即要关注低收入者社会 福利最大化,未必需要通过对高收入者课以重税才能实现, 让高收入者承担过重的税负,其结果可能反而使低收入者的 福利水平下降。
税收超额负担的根源
• 税收效应 收入效应:课税使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 降,从而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导 致的购买量变动。
替代效应:在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因商品 相对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更多购买变得便宜 的商品,从而减少购买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 。
替代效应是产生税收超额负担的根源。
商品组合 • 从E1变动到E’—收入效应:仅说明资
U2
额负担。
–体现受益原则的税收不改变市场体系所决定的初次 分配格局。受益原则维护的是收入分配规则的公平 ,而无助于实现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2)纳税能力原则(ability-to-pay principle)
即根据每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的 税收。
– 横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 同等的税;
41
• 最优所得税理论旨在分析和解决所得课程的公平与 效率间的权衡取舍问题。
• 非线性所得税最优模型(Mirrlees, 1971)的一般结 果
– 边际税率应在0与1之间; – 有最高所得的个人的边际税率为0; – 如果具有最低所得的个人按最优状态工作,则他们面临
的边际税率应当为0。 表明最优税收函数不可能是累进性的,必须要重新审视利 用累进所得税制实现再分配的观念,即要关注低收入者社会 福利最大化,未必需要通过对高收入者课以重税才能实现, 让高收入者承担过重的税负,其结果可能反而使低收入者的 福利水平下降。
税收超额负担的根源
• 税收效应 收入效应:课税使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 降,从而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导 致的购买量变动。
替代效应:在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因商品 相对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更多购买变得便宜 的商品,从而减少购买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 。
替代效应是产生税收超额负担的根源。
商品组合 • 从E1变动到E’—收入效应:仅说明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