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单元课 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图形的特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图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但在数学课堂上,对于抽象的几何图形,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分类,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了解几何图形。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几何图形卡片、课件、黑板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几何图形卡片,用于观察和操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能够辨别和拼组这些图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拼组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图形的拼组和分类,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图形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模型或图片;拼图游戏材料;教学课件。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模型或图片;拼图游戏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气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还能想到哪些图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三种基本的二维图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通过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排序等基本数学技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认识三种基本图形,理解它们的特点。
2.突破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和描述图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图形。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玩具、图片等。
2.准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如地板、餐具、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它们都是由基本的图形组成的。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相等;圆形没有边,是一个封闭的曲线;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条边相等。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a、动手操作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b、汇报反馈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c、小结概念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感知常见的几种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图形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图形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图形的概念。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如圆形、正方形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图形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图形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图形的特征。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和分类等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或图片,教学卡片,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或图片,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如玩具、书籍、水果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什么形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新苏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 .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每种图形的特点,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找到每种图形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都搭过积木吗?喜欢搭积木吗?老师这儿有几个小朋友用特殊的积木拼搭的作品,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用一句完整、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师:他们搭的好不好啊?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物体也来拼一拼、搭一搭?但是,在拼搭前老师有几个要求:1.请小组4个人把积木放在一起拼搭,先商量好拼搭什么,再动手拼搭,拼搭完成后为你们小组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在拼搭的过程中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听清楚要求了吗?请小组4个人开始动手吧!(学生交流、拼搭)小朋友们拼的都非常好的棒,老师选了两件最漂亮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现在请作品的小设计师来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你作品的名字叫什么?你们是怎么拼搭的?有什么发现?)三、形成表象,建立观念。
师:小朋友们真是爱动脑、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在我们的作品中用到的物体的形状相同吗?刚才我们的发现就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系。
现在请同位两个人把你们的物体放在一起,按形状把他们分分类吧!开始动手。
(学生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已经分完了,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你们分成了几类?你们是怎样分的?找小组上前展示)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都可以成为小数学家了,按形状我们可以把这些物体分成4类。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认识图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认识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难点: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并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立体图形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球体等)3.平面图形卡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4.学生学具(如积木、水彩笔、白纸、剪刀等)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1猜谜语或讲故事:以学生喜欢的谜语或故事引入,如“四四方方一张纸,短边是它长边少,猜一猜我是谁?”引出正方形。
1.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认识图形》,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有趣的图形。
2.操作交流,探究新知2.1复习立体图形:A.展示立体图形模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B.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立体图形特征。
2.2感知平面图形:A.摸一摸:让学生摸一摸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感受它的形状和平滑度。
B.描一描:指导学生用水彩笔在白纸上描出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得到平面图形。
C.认一认:展示描好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
2.3探索“面”与“体”的关系:A.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让学生理解“面”是从“体”上得到的。
B.强调“面”是平的,“体”是立体的。
3.巩固练习,深化理解3.1分类游戏:将平面图形卡片混在一起,让学生分组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3.2找一找:让学生在教室里或自己的物品中找出具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形状的物品。
3.3拼一拼:提供色卡纸和各种图形卡片,让学生小组合作拼摆出有趣的图案或场景。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图形的概念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
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能需要反复强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图形。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片,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图形卡片,用于学生操作和识别。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并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展示。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图形卡片,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识别各种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游戏,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几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难点: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讨论交流法等。
课前准备: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学具及实物。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师:今天教室有许多神奇的口袋,你想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吗?(找学生上台摸口袋里的物体,形容后,大家猜。
)――揭示课题:认识图形(板书课题)二、活动探究1、学生活动:练习分类――4人一组,每组一个口袋,装着各种物体。
――学生分类后反馈分类方法:方法一:按颜色分方法二:按材质分方法三:按大小分――教师予以肯定,并着重肯定第四种方法:按图形分。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1)通过学生的图形分法,整体感知。
(2)识记几何形体名称。
3、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特点。
活动:摸一摸、滚一滚、说一说(1)摸:长方体有六个面,其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同;正方体六个平面都相同(就像“六胞胎”);圆柱两边是平平的圆面,中间像柱子,上下一般粗;球没有平面,只有一个曲面。
(2)滚:学生通过滚的实验得出结论:长方体、正方体不容易滚动,圆柱、球会滚。
4、猜谜语――巩固四个几何图形的特点。
如: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
(谜底:球)三、巩固训练多媒体出示实物图片――小组合作,给物体分类,集体反馈。
四、回顾总结,综合评价1、本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好“朋友”?他们有什么特点呢?2、自我评价,师生评价。
五、布置作业师:请大家下去以后,用我们认识的基本图形搭建一组自己喜欢的,有特色的图形。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36―37页的内容,《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系统的图形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逐步建立。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操作和图片观察来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和说出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的二维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认识和说出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的二维图形。
2.难点: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实物和图片。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模具,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基本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同时,简要介绍这些图形的特点,如圆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分发一些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模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认识图形北师大版 (9)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认识图形北师大版 (9)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2.让学生能够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3.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二、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白色板、马克笔和橡皮。
3.图形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举起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卡片,分别让学生观察和说出它们的特征。
教师向学生解释每个图形的特点,并通过教材中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它们。
2. 视频观看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教师可以在视频播放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其中的知识点。
3. 识别图形教师出示一些由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图形,让学生识别其中的各种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图形的认知。
4. 画图形教师让学生分别在本子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并在课堂上展示。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器具和规格以达到规整的效果。
通过教学互动和自我动手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三种图形。
5. 实践演练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出现各种图形,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名字的辨认。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游戏和小测验来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更加熟练地运用规格器具来完成各种绘图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对图形的认知,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思维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绘图,从而更加规范和精确地完成各种作业和考试题目。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坚信“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本节课,我将带领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学习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六单元的章节,具体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各种图形的组合。
我将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对各种图形组合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图形、卡片、彩笔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立方体、圆形、方形等实物图形。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各种图形,并试着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图形特征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 实物操作:让学生拿出自带的实物图形,进行观察、操作,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用卡片、彩笔等工具,创作出各种图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图形组合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例如: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角角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角角相等。
圆形:一条曲线,边缘光滑,中心一个点,点到边缘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角角相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答案:略2. 题目:用卡片、彩笔等工具,创作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组合。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一)》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对于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认识图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认识和说出常见平面图形的名称,了解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对图形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了解图形。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平面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图形卡片,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图形的特征,如圆形的边界是一条曲线,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垂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等。
同时,通过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图形的特征。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挑选一些图形卡片,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
2024年《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和命名基本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理解图形间的关系和转换。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图形物品(如钟表、窗户、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图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探究学习利用图形卡片或多媒体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如边数、角的数量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摸、折、拼等操作活动,亲身感受图形的特点,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类,让他们将不同的图形按照边数或角的数量进行分类,培养他们的分类能力和归纳思维。
巩固练习设计有趣的图形识别游戏,如“找图形回家”、“图形连连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提高辨认图形的速度。
提供一些图形组合的问题,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可以组合成新的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布置一些简单的图形绘画作业,让学生亲手绘制不同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记忆。
拓展延伸介绍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艺术品、交通标志等,让学生了解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变化,如通过剪裁、折叠等方式改变图形的形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图形卡片或其他材料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图形组合作品,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再次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1一、研读课本说教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是课本70—71页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起始课,教材主要通过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它们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为充分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教材所呈现的物品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安排的活动也都是学生可以操作的,旨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为深刻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学情说目标在入学前,孩子们已经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几何体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感性认识,有的甚至可以叫出它们的名字。
可以说在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几何体的经验,但是由于个人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
学生虽然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难,但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教学目标的规定,结合以上对教材的研读和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经验,感受分类思想。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根据教材特点,本节课教学重点为: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明确这些基本立体图形的特征。
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本节课难点确定为:在生活中逐步抽象、辨认出基本的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1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篇1教学目标: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关键:观察比较中认清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前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教学过程: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
“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
”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
学生评价结果。
观察与交流中初步认识。
从实物图中直观地抽象出各种平面图,用实物体描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加深认识。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
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6单元认识图形认识图形》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学生将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对图形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基础薄弱。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形状,但对图形的分类和命名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需要从简单的图形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更多的平面图形,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图形产生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与数学中的图形相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了解图形。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模型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内容包括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以及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
2.图形卡片:准备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球体、正方体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形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图形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单元教学规划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单元教学规划一、单元三课规划(一)单元内容分析1.前后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分类的基础上,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为后面学习认识其他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认识图形》单元内容前后知识联系2.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组织本单元的学习思路如下:《认识图形》单元学习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等操作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识别。
2.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表达和归纳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三课规划1.原教材教学规划《认识图形》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2.单元三课教学规划《认识图形》单元三课教学规划二、单元三课实施(一)单元课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2.学习目标(1)知道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
(2)了解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学习重点】知道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感知单元框架体系。
【学习难点】学会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记。
【学习过程】(1)实物引入——激发兴趣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答)师:这个单元我们就要请这些生活中的物品来帮助我们学习,想知道是什么吗?(生答)师;目录页就会告诉我们,请翻到这一页,这就是目录页。
【评析】实物引入环节,主要通过看一看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读书指导——学会方法师:请快速在《目录》中找一找认识图形是哪一个单元,对应的页数是从几页到几页?(生翻阅目录并找到页数范围)师:请快速翻阅数学书70页——73页,看看本单元要有几课?分别是哪几课呢?看完静息,请人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单元课教案一、单元三课规划(一)单元内容分析1.前后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分类的基础上,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为后面学习认识其他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认识图形》单元内容前后知识联系2.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组织本单元的学习思路如下:《认识图形》单元学习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等操作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识别。
2.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表达和归纳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三课规划1.原教材教学规划《认识图形》单元教材教学规划2.单元三课教学规划《认识图形》单元三课教学规划目的课型内容建议课时知识概览单元课认识图形学会读书的方法,单元内容整体概览。
1知识形成学时课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1我说你做知识应用整合课综合拓展能正确识别图形 1二、单元三课实施(一)单元课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2.学习目标(1)知道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
(2)了解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学习重点】知道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感知单元框架体系。
【学习难点】学会读书的一些方法:读、看、思、记。
【学习过程】(1)实物引入——激发兴趣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答)师:这个单元我们就要请这些生活中的物品来帮助我们学习,想知道是什么吗?(生答)师;目录页就会告诉我们,请翻到这一页,这就是目录页。
【评析】实物引入环节,主要通过看一看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读书指导——学会方法师:请快速在《目录》中找一找认识图形是哪一个单元,对应的页数是从几页到几页?(生翻阅目录并找到页数范围)师:请快速翻阅数学书70页——73页,看看本单元要有几课?分别是哪几课呢?看完静息,请人汇报。
师:通过这2课,我们将有哪些收获呢?请孩子把书关上,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课。
师:第一课的课题是?师:全班读第一个小绿点的要求?师:这个小绿点是在干什么?师:第二个小绿点呢?齐读要求师:第二个小绿点要我们做什么呢?师:第三个小绿点呢?齐读要求。
师:第三个小绿点要我们做什么呢?师:这些内容都是围绕什么知识在学习?(补充板书:图形的特点)师:看来第一课我们就要通过对图形进行分类,认识图形的特点。
师:刚刚我们是怎么学习的第一课?一起来回忆回忆。
师:先读小绿点的要求,再看看小绿点小面的学习内容,最后思考要学什么。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明确我们接下来的单元学习任务是什么、在什么位置,对整体内容,有了最初的认识,并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初步了解读书方法。
(3)独立尝试——领悟学习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第二课的学习内容吗?小组合作:一起来找一找,请看合作要求:①读:在组长的带领下仔细读P72的2个小绿点。
②看:看对应的学习内容。
③说:每个小绿点你学到了什么?师:小组汇报:2个人轮流汇报,2人作补充。
(生:轮流汇报。
)师:孩子们太棒了,总结的特别好,第二课就是通过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游戏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点。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这个单元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一课通过分类认识这些图形的特点,第二课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点,非常简单也非常有趣,孩子们有信心学好这个单元吗?这样阅读书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评析】这个环节,在老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首学、互学、群学,对第二课的内容从个体感知到小组交流再到全班探讨,对第二课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初步建构。
(二)学时课教学案例案例1:认识图形、我说你做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主要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出自己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准确判断不同的几何图形。
3.学习过程(1)情景导入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谁来揭开它?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机器人很高兴!下面老师想请你们把桌面上的这些做机器人的玩具分分类。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2)探索新知①首学:学生独立把立体图形进行分类。
②互学:小组内交流你的分类方法和结果。
③群学:分组汇报分类方法和结果师:哪个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玩具分成了几类,怎样分的?生1:我们组按颜色分,分成了五类。
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我们组分成了两类,会滚的一类,不会滚的一类。
师:有同学可能没听明白,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师:你们组很有办法,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一下?生3:我们组把长得像的放在一类,分成了四类。
师:你们说得很棒!也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现在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长得像的放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分成四类。
④共学师:下面我们分别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说一说这些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师:谁愿意上台来介绍你们组的好朋友。
愿意介绍哪一种都可以,说一说它们长的什么样。
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
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
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让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吗?(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类好朋友的名字?(有的同学知道叫圆柱)你们还想介绍哪位好朋友?生:我的好朋友它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个面。
师:你能有顺序地数给大家看看吗?大家都来数数。
生:六个面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面大。
有的面小。
它很听话,它不会乱滚,我很喜欢它,我家里有很多东西跟它长得一样。
师:你真聪明!对你的好朋友非常了解,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
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有的同学知道它叫长方体)你们还有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生:我的好朋友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个面,六个面是一样大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它也不会滚。
师:你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
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有同学知道叫正方体。
)生1:为什么球爱滚?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生1:球没有平平的地方,所以爱滚。
生2:为什么圆柱站着不会滚,躺着才会滚?生3:我知道,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所以能站稳,它的旁边是弯弯的所以会滚。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球和圆柱都会滚,请大家把圆柱和球放在桌上滚一滚,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发现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滚,圆柱是直直地滚。
(放实物投影上演示。
) 师:再提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很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图,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3)拓展新知师:孩子们太棒了,奖励你们玩个游戏“我说你做”,想玩吗?师:“我说你做”这个游戏包含了三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你们有信心完成吗?挑战一:说一说,摆一摆。
师说生摆:挑战一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王老师的课件里搭好了一个物体,你们怎样才能和老师摆出和老师一模一样的物体呢?认真听老师发出的指令吧!学生们在认真摆。
师发指令:第一步,在桌子上放一个正方体;第二步,在正方体上面放一个圆柱;第三步,在圆柱的上面放一个球。
师:你们摆好了吗?和前面同学摆的一样吗?再来看看和老师摆的是不是一样吧!师生交流。
师追问1:同学们你们摆的真棒,可是机灵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帮忙,刚刚摆的时候机灵狗摆的物体是这样的,你们说它摆的对吗?为什么像地砖这样的立体图形不是正方体呢?生:不对,机灵狗拿的不是正方体,它是扁扁的。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方方正正的。
师追问2:同们学说的真好,像地砖这样只有两个面是方方正正的,但其它面却是扁扁的,不是正方体,而是长方体。
对于机灵狗出现的错误,你想和它说点什么吗?生:要仔细观察,不能再粗心大意了…生说生摆:下面请同桌的两个人为一组,一名同学像张老师这样摆好一个物体让后发指令,另一名同学按要求进行拼搭,看看你们摆的物体是不是一样,然后两个人角色互换一下再进行一次,现在开始吧,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生小组活动。
师:好,哪一桌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刚刚“我说你做”的游戏过程?生汇报交流。
师追问:现在老师有个问题,刚刚看到有一桌搭的物体是这样的,老师用课件演示一下,你们说它们摆的物体一样吗?你发一个什么样的口令才能让它们一样呢?生:小球如果能从下面通过摆的就差不多一样啦!师:同学们,你们玩的真好,说的也棒,恭喜你们挑战一成功!想不想挑战第二关?挑战二:摸一摸,摆一摆。
①师说生摆:挑战二的游戏是这样的,还是两人为一组,一名同学发指令,另一个学生蒙上眼睛后按指令摸物体,摆造型。
谁愿意和老师先玩一把?师发指令:首先,摸出一个圆柱,立在桌子上。
然后,摸出一个正方体,放在圆柱的上面.②生说生摆:你们也来玩玩吧,可以互换角色多玩几次。
生分组活动,每两个学生一组玩“摸物体,摆造型”的游戏。
师:恭喜你们又闯过了一关,只剩最后一关了,你们有信心完成吗?挑战三:小小设计师。
师:(出示一组不同种类桥的图片。
)同学们,看,桥是人们为了跨越河流、海峡、山谷等而修建的特殊建筑物。
这是石头桥,这是石板桥,还有现代随处可见的高速公路桥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当一回设计师。
用自己带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形状的物品摆一个自己喜欢的桥吧?挑战三,小小设计师。
同学们,搭的过程中重点说说你是怎样拼成的?生分小组活动后全班展示交流。
师追问:机灵狗又有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了?为什么桥面都是用长方体搭的?桥墩一般都用圆柱呢?为什么桥的下面是空的?球可以当成什么?生:长方体的面平平的,人车才走的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