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中启发式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中启发式教学论文

浅析高中生物中的启发式教学摘要:启发式教学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科学的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塑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生物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地学习,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启发式教学是人类教育思想的精华,是获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

它主张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将教学过程变为到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1]。

1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1.1生物启发式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有效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首先必须得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另外一方面,生物科学不仅仅只是众多的事实和理论,它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启发式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进取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开展思维活动,从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2]。

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发展的需要和有效措施。

1.2生物启发式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的需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提倡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力图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让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教师对“启发式教学”认识和应用论文

历史教师对“启发式教学”认识和应用论文

浅谈历史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和应用摘要:启发式教学做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掌握好启发式教学,对提高师范生的授课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对启发式教学还存在着种种思想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因而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它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课启发式教学误区启发式教学打破了以往的结论教学模式,符合人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融入了过程式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提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对启发式教学还存在着种种思想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因而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它的教学效果。

一、历史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思想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误区之一:“启发式就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历史教学过程中,常会看到一些历史老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进行“启发式教学”。

此做法,看似是“启发”,实质是“代发”。

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不假思索或翻翻课本就可随口答出。

对于这种当前历史课堂中最常见的“启发式”,实质上没有引起学生的思考,也没有达到“启发”的目的。

误区之二:“启发式教学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老师再总结出正确答案。

”常会见到一些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再由老师总结出正确答案。

因而,名为“启发式教学”的环节,实则是“结论式教学”。

误区之三:“启发式就是通过启发,解决实际问题而得到正确答案。

”如此实施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得到的仅仅是“金子”,而不是点石成金的“指头”。

二、“启发式教学”的含义我国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

“子日: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原理的阐述。

在这句话里,孔子虽然没有概括出“启发式”这一抽象概念,但他指出了“启发式”的实质,即启发和举一反三。

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论文: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与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论文: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与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论文: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与启发式教学【摘要】“精神助产术”如果用在教学上,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启发式教学,最关键的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体现理性的、人本的、主体性的教育精神。

【关键词】精神助产术启发式教学学生实际在历史必修3的教学过程中,偶然了解到有关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谈话、辩论、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采取一种特别的形式。

他不像别的智者那样,称自己知识丰富,而是说自己一无所知,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把问题提出来向别人请教。

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提出质疑和反驳意见,弄得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启发、诱导别人,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观点再亮出来,帮助对方把某些问题弄懂弄清。

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好为人师”同时又排斥他人与自己相悖的观点是人们共有的特点。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教训别人,而是去向别人请教;不是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讨论,和对方达成共识,真正是一种智者所为。

“精神助产术”如果用在教学上,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启发式教学,通常是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个求知情境,让学生以为是自己在找寻或发现真理,教师只负责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与批判之中不断地修正观念。

教师所扮演的是知识“接生婆”的角色,而不是“填鸭者”。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可能会抱怨说,有的学生怎么会启而不发,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中我得到一些启示,苏格拉底的提问是比较具有技巧性的,掌握了正确的启发方法,比如他那个非常有名的启发性问题,从战争中将领对士兵善意的欺骗,父亲对在病中的儿子善意的欺骗两个例子,使被提问者得出:“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这样的结论。

他的问题都是从被提问者角度出发,符合被提问者的认知水平的。

而我以前教学中的启而不发的原因,是有点过于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了,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以致没有找到对学生正确的启发方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论文

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论文

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摘要】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是坚持唯物辩证法、遵循教学、教育规律、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掀起了全社会对于教育的热切关注,对于教师来说更是一场观念变革的风暴。

笔者以启发式课堂为探索阵地,就此展开探究,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启发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与探索精神是分不开的。

而数学学科是一门充满逻辑思维的学科,数学教育的价值更多的是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的。

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数学课堂也一改传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个亮点,“启发”是教师熟用的法宝,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需要教师以问题为契机,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出难易适中、典型性强、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诱惑性的问题,为学生搭建认知、探索平台。

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洋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自我感悟。

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利用逻辑思维,展开小组合作、探索,自然地引出新概念、发现新命题,让学生像数学家般地在“猜想——论证”中得出新结论。

再适时选用一些精选过的相关实际问题作为例题引导学生去运用、去实践。

这种启发式数学课堂,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

且不拘于定式,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大胆质疑、追求科学、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正是新时代对教育本质的呼唤。

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促进了思维活动和思维定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针对不同的课型,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启发引导方案:一、推陈出新数学新授课中,新旧知识有密切的联系与逻辑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或运用旧知识,在学生多次运用中会发现一些潜在规律。

启发式在数学教学中作用论文

启发式在数学教学中作用论文

启发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启发创新积极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牵着学生走的权威,是一个忙碌地唱独角戏的演员,而学生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的观众,所要做的就仅仅是认真地观看、投入地倾听和不假思索的记录,有时个别学生也有可能为教师的表演充当一下配角。

教师的这种角色定位,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

而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从牵引者转变为引导者,即由演员的单一身份转化为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身份,有原来的幕前角色转变为幕前、幕后角色相结合,由预设教案的按部就班的推进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在自己的知识、能力基础去吸收精神营养。

别人不能代替,而只能去引导。

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启发式,反对满堂灌。

因为启发式教学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重要保证,是实现课堂生态化的重要依据。

例如在教“三角变换公式中的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时,有这样的两道填空题:这节课通过对这两道题的讨论,学生们不但明白了三角变换里“化简”的真正涵义,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化简,而且由此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对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要善于挖掘题目所给的隐含条件,巧妙地运用公式及其变形,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如果对这两道题我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而是出完题就给学生讲自己的思路,学生就不可能充分理解。

即使当时明白了,过后还是容易忘记。

这也正是学生们经常迷惑的问题:为什么我听老师讲课时,觉得自己很懂,而当自己解答时,却又觉得无从下手呢?因为学生听你讲课时,是跟着你的思路,他们认为的“懂”,只是听懂了你的话而已,而不是真的掌握了知识。

初中语文要进行启发式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要进行启发式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主题和知识点,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从而使教师讲来比较吃劲,学生听来更加吃力,于是,只得死记硬背,强加记忆。

如果语文教师善于使用启发式教育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理解,不断提升教学实效。

启发式教育就是要将学生当作教学的客体,又看作学习的主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升素质。

一、理解和认识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作为与“注入式”相互依存却又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具有巨大的生命活力的教学思想,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当前教育从“应试”向“素质”转轨的时期,“启发式”教学更显示出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思想和方法的保障。

可是有些教师却不能真正理解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含义,以为启发就是提问,这样的课学生在高度紧张中度过,语文课应该给人愉悦的感受,可是单纯的考试式的提问,或许会增长学生机械答题的能力,但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消失殆尽。

这样的启发式和过去的满堂灌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学生还是在被动的围着老师转。

启发是在激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

“启发式”是绝不等同于“提问式”的。

启发式教学应该包括: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诱导学生的高尚情操等。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哪个教师朗读得好,他的学生朗读也好;哪个教师作文写得棒,他的学生作文水平也较高。

因此,教师应加强语言文字修养,以自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高品位的修养去感染学生。

从微观上进行文字训练,应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提问、讲解以及作业设计中,正如新大纲所强调的,提问、讲解、作业设计都要有启发性。

讲解、提问、作业设计是否有启发性,关键在于备课,在于是否能深挖教材中的启发性因素。

教材的挖掘,主要是寻找启发学生的突破口,要选择举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段,这些词、句、段既有语言文字训练价值,又有思维训练价值,甚至还有情感熏陶价值。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运用论文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运用论文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摘要:启发式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释,就使称为“启发”或“启发式”.从孔子的话和朱熹的解释来看,“启发”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

对于这一点,《学记》给予了更深刻的具体说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

如今,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已不再局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具体情景状态,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

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运用提纲契领——分析——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

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一、复习:笔算,67×8,167×28二、试算:167×128,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论文

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论文

浅议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语文是语言的交际工具,利用启发式教学应从这一科的自身特色出发,把启发的重点放在对“人”的心智培养和对语文的感悟力上,要打破过去那种单纯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付出努力的惯例。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中学语文;方法启发式教学就是指在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使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去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且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中去促进其发展。

那么,如何全面认识中学语文中的启发式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语文学科的特色从性质来看,语文是语言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

而对学生来讲,它所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生写作实践中,则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特长。

因此,利用启发式教学应从这一科的自身特色出发,把启发的重点放在对“人”的心智培养和对语文的感悟力上,要打破过去那种单纯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付出努力的惯例。

所以,启发性的教学怎样“启发”固然重要,而“启发”什么则更为重要。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师生关系融洽,是调动学生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情感,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主动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同教师配合,学习积极也就难以发挥。

为此,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师生关系问题,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通过师生的努力,形成尊师爱生、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贯彻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经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去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最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贯彻启发性原则,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要鼓励学生好学善问,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不单是教给学生某一个知识点,而是要为着给学生一种能力,凭借自己以有的知识去探求新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进一说,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诱导时,要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而不是被动跟着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不是由教师强迫学习,在思维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点,但是不能代替学生做出结论,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初中数学课堂“启发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启发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讨论了“启发式”教学在初中怎样有效构建的问题,现结合教学实例从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內容注意在新课程倡导下,许多教师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努力尝试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本文结合实例对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谈一些体会。

一:精心设计启发内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并不断发展的,而启发式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问题情景为之提供素材与支持,在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密切联系、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学习有关的内容。

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启发内容。

1、启发内容具有规律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关规律性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启发学生探究,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让学生从一定的依据出发,利用非逻辑的手段,直接获得猜想结论,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探究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案例1】(2007安徽省)探索n×n的正方形钉子板上(n是钉子板每边上的钉子数),连接任意两个钉子所得到的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当n=2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线段的长度值只有1与,所以不同长度值的线段只有2种,若用s表示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则s=2;当n=3时,钉子板上所连不同线段的长度值只有1,,2,,2 五种,比n=2时增加了3种,即s=2+3=5.(1) 观察图形,填写下表:钉子数(n×n) s值2×2 23×3 2+34×4 2+3+()5×5 ( )(2) 写出(n-1)×(n-1)和n×n的两个钉子板上,不同长度值的线段种数之间的关系;(用式子或语言表述均可)(3)对n×n的钉子板,写出用n表示s的代数式.2、启发内容具有铺垫性铺垫性的问题情景可为学生的联想思维提供有效的启发,学生从原问题出发,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主探索,层层深入,找出规律,获取知识,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使课堂气氛变得生机盎然。

政治课启发式教学论文

政治课启发式教学论文

浅谈政治课的启发式教学摘要: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主动性直观形象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j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

这种教学思想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

因此,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一教学指导思想。

在此,本人拟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谈点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同仁方家。

一、提问启发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引导,设置问题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提问启发式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

在讲《助人为乐》一课时,配合挂图,讲雷锋冒雨送老大娘的故事,然后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位老大娘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心里如何想?”“当雷锋送老大娘到家,与老大娘告别时,老大娘心里又如何想?”“雷锋衣服淋湿了,为何还笑得那么甜?他心里想什么?”这种提问启发,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情感,探究事态的发展。

这对强化学生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开发学生智力是极其有益的。

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多积累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课堂气氛波澜起伏。

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必然的。

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还将教育的重点放到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来。

我们来谈谈启发式教学的几个特点: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好多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

对于这一情况,这就要求老师改变过去“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

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

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

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二、做好教学中的“启”与“发”注重个体教育,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个体活动为中心。

重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挑战性和现实性,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断实际教学方案,努力创设学生的学习情景,这些准备工作就是启发式教学模式中的“启”;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以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主,一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追求真理的氛围,从而实现启发式教学中的“发”。

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

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

浅谈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摘要】素质教育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启发式教学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分析了启发式教学理论的特点以及在应用这一教学原则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同时,结合具体的例子探讨了启发式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互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的教学。

“启发式”教学即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且按照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足迹教学活动,运用各种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交互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一、启发式教学理论的特点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已经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逐渐熟悉和采用。

但是,实际上,启发式教学并不能够立竿见影,不是快速提高成绩的捷径。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启发式教学应用不当,常常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高中英语的启发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启发式教学不是方法,而是教学思想。

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创新能力。

(2)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过启发式教学的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启发式教学不等于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相反,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教师在课下要做的工作,要比传统教学多得多。

(3)启发式教学重在灵活。

灵活是启发式教学的灵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灵活的进行授课,运用多种手段和多方面的知识来引导和启发学生。

(4)启发式教学要求实事求是。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的教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从教材出发,科学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再谈启发式教学模式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再谈启发式教学模式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再谈启发式教学模式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教师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

教师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

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讨厌为喜欢学生的“乱说”、“乱问”,对提出有深度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奖励。

教师要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开导启发;激活思维;大胆提问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36-001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也已不少时日,它带来了不少变革,不少争议和不少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的向前发展。

近几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一些感悟简述如下:一、巧设导语——诱发思维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决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

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

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显现的内容,必须和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但最好不要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应用论文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应用论文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的应用摘要:传统教学不重视学生认知特点,课堂教学效率较差,而启发式教学以其科学合理的视角审视整合数学课堂,体现新式教学的人文关怀,课堂效率较高。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数学课堂启发引导深圳某初中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关于教学过程方法评价体系中除了授课课型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规范,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操作熟练;还有语言精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运用启发式,善于引导,指导学法。

在一节课的四项评价指标中,就有两项提及启发式教学。

那么,究竟什么是启发式教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使得它如此重要呢?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出发,通过创设有助于教学的情境或抛出富有启迪性的问题等生动活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足以说明先辈们对于启发式教学早有探究。

在现实课堂中,创设适当的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等便是“启”。

而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便是“发”。

只有教师启的好,启的妙,学生才能发的深,发的广。

下面以深圳市某中学学生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启发学生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类比,寻找知识之间的联接。

学生遇到新的知识时,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处理方式。

其一是“不闻不问”。

这时,要让他们进行思考,就必须减小难度,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

其二是“有勇无谋”,一看到题目就做,对题干或已知不加分析。

属于动手不动脑型。

针对以上两种学生,在新问题摆在面前时,不要急于动手做,先认真审题,已知了什么,求证什么。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接。

但要注意的是,启发要有度,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入手,为学生搭建合理的脚手架,使其“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下面以射影定理的教学为例,谈谈在课堂上具体的运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论文启发式教学论文:浅议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论文启发式教学论文:浅议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论文启发式教学论文:浅议启发式教学摘要: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对技校课程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了认真的可行性分析,并就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技巧谈了自己的认识,提出了内容与深度、时间与气氛、方式及运用等几种需要把握和解决的问题。

同时,对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启发式教学法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参与互为主动的方法。

其基本核心是学为主体,导为主线,开发智能,全面发展。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试就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及意义做些粗浅探讨。

一、启发式教学法在技校课程讲授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技校课程突出能力培养,与实际联系紧密,教学内容为应用型专业理论。

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就理论泛泛而谈,就会使讲授晦涩难懂,而且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如果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的放矢地设问答疑,就会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教学转化成面对面的智力活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在“电功与电功率”一节教学中,对于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值的关系,采用直接的理论讲述,学生在枯燥的公式推导下,势必会感到难以理解。

而教师先用实际电路给学生演示,使学生对现场情景产生好奇,然后再予以解答。

这种效果显然易于接受。

具体讲,例如:两个额定电压均为220 v 的白炽灯,一个电功率为25 w,另一个电功率为40 w,当把二者并联在220 v电源上时,会发现40 w灯泡比25 w灯泡亮,但如果把它们串联到220 v电源上,则25 w灯泡比40 w灯泡要亮。

教师通过这样的现场演示,学生不禁要问,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教师这时让学生用所学理论p=u2/r和p=i2r自己进行推导,得出上述结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开发了思维,而且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存中,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启发是新的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启发性和教师应采用何种启发方法,本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启发方法具体运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下,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之一。

而且,启发式教学对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的现代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可以促进教与学良性循环的形成,同时学生的智力和品德等素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一、运用启发式时,教师应遵守的原则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再加上中学历史科的副科地位,使学生对历史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这使在历史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更为迫切。

老师的课堂讲解必须具有启发性,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启发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时要遵从以下的启发原则:第一,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⑤奥苏贝尔也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教师讲解的内容新颖充实,采用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运用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讲解时语气饱含激情,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第二,要注意在教学中分清主次,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节历史课中的内容很多,有引言、正文、阅读材料、插图、原始史料、表格图示等,教师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贪多求全,就会造成面面不全,影响到教学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而对于历史教学中的非重点内容,略讲甚至不讲。

第三,要注意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应用论文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应用论文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关于历史教学的方法很多,但根据我校地处山区,经济路后,学校条件差的情况,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运用启发式教学,首先能使学生从思想感情上能和教师贴紧,愿意“乐其师,信其道”。

教师必须孰练掌握教材,给学生树立历史教学很爱这门历史课,很愿意带领学生学习历史课,把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情感启发出来。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要适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光靠课本是不行的。

教师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增加一些有趣味的补充材料和历史故事等。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来讲,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传授了知识。

例如:我讲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时,首先讲了端午节的故事,接着又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为什么每年人们都要吃粽子,在湖南一带划龙舟还把吃的东西投到河里?还要和雄黄酒,门上还要挂芡子和菖蒲草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兴趣很高,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进行总结,把吃的东西投到河里,是为了纪念屈原,避免龙虾吃屈原的尸体。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被奸人所害,门上挂芡子等是对屈原表示怀念。

然后引用了屈原在死之前写的一首动人的诗句:“啊,我在向方远望,/要几时才能再回故乡?/飞鸟一定要归巢,狐死头向着山岗,/我无罪而遭流窜,/日日夜夜心中不忘。

”教师朗读后,同学一齐看书回答:他的作品流传到现在的还有《九歌》、《天问》《离骚》等二十五篇。

最后让学生齐读《离骚》中的诗句。

如此教学,学生兴趣盎然,记忆深刻。

又如我在将秦修筑长城时,让学生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

在教学中我也采用了启发式的课堂讨论形式。

如在初三学生中利用课堂展开了“我最敬慕的科学家或是文学艺术家”的讨论,同学们发言生动具体,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学生发言中的一段话:“历史上的一切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就是他们用自己劳动的成果为人类造福,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启发式教学
兰红梅多少年来一直摸索教学的有效方法,最给力的还是启发式教学。

那么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

如今,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已不再局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具体情景状态,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导”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

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

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运用提纲契领——分析——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

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的结论。

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一、复习:笔算,67×8,167×28 二、试算:167×128 ,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这就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教学思路。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

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
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

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

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

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

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

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

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

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三、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

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

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

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

让学生独立思
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

教学时,在复习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可以用出示图形的宽、高、长、底接着提问:
(1)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3)底与长,高与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会怎样?
(4)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以上启发点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轻松的掌握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

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

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3/15,先让学生判断,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其他质因数,它还能化成有限小数能?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可见,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
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

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

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

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尤其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之后,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

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

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

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

我坚信,坚持启发式教学,一定会给素质教育的阵地带来勃勃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