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的发展.pptx

合集下载

《古典经济学》PPT课件

《古典经济学》PPT课件
(3)利息由资本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 均衡点决定。
精选PPT
16
• 利润理论(利润=企业家的报酬):
使用资本的经营能力:
A、资本的供给:报酬=利息
B、资本的经营能力供给
C、一定的组织
报酬=正常利润=管理工资
(1)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需求价格由它的边际生产 力决定;
(2)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供给价格由它的生产成本 即教育训练费用决定;
• 资产阶级需要新的辩护理论以对抗马
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精选PPT
8
A.马歇尔—“当代英国经济学之父”
• Alfred Marshall
• (1842~1924)
• 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 始人。
• 主要著作:
1890年《经济学原理》
1879年他和夫人共同署名,出版 《工业经济学》。
•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 既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 又融合了19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 定的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精选PPT
2
开端:
• 边际革命 继(英)杰文斯、(奥) 门格尔和(法)瓦尔拉斯之后,19 世纪末(英)马歇尔以其代表作 《经济学原理》,标志着新古典经济 学理论体系的完成。
(2)劳动的供给价格由培养、训练和维持 有效率的劳动者的生产成本决定。
(3)工资由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 均衡点决定。
精选PPT
15
• 利息理论:
(1)资本的需求价格由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决定。
(2)资本的供给价格由资本对延期消费或 对未来享受的“等待”所期望的报酬决定。 (与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同)
• 从需求角度: 边际效用学派的边际效用决定价值的主观价

专题: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PPT课件

专题: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PPT课件

2、赋税制度 (1)含义
人丁税;财产税;土地税;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 (2)内容 春秋的初税亩; 两汉的编户齐民制度; 隋唐的租庸调制; 唐中期的两税法; 北宋中期的方田均税法; 明朝的一条鞭法; 清朝的摊丁入亩。 (3)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特点 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人丁为 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主。 征税标准的变化; 人头税在赋税中比重越来越少(两税法为标志); 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为标志); 农民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商品税的比重增大。
复习目标
1、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变化的情况、特点和走向,其对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与特征。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情况与特点。 4、历代主要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秦国;秦朝;唐朝;北宋;明朝;清朝。 5、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008年天津文综,14)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 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D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2008年四川津文综,14)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 D 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 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5. (20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 B 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 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

发展经济学.古典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72页PPT

发展经济学.古典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72页PPT
发展经济学.古典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理论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课件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课件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对当前经济政策的启示和影响
影响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深远,许多国家采 纳了该学派的主张。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再次受到重视,其政 策主张被一些国家采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挑战,如贫困、基础设施不足、教育落后等。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启示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可以 通过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古典综合派经济学还强调了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这对于减少贫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作用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该学派认为,通过政府干预和财政政策,可以实现经济 繁荣和社会稳定。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如共同农业政策、结构基金等,都体现了古典综合派经 济学的思想。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古典综合派经济学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美国新政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 计划,旨在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就业和保障民生来恢复 经济。这些计划包括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公共工程局和社 会安全保障等。
欧洲一体化与古典综合派经济学
欧洲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进程始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随后发展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一进程的 目标是通过经济一体化、政治合作等方式促进欧洲和平与繁荣。
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5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的评价 与反思
古典综合派经济学的贡献与局限

《古典经济学体系》课件

《古典经济学体系》课件

提供了实证研究方法
古典经济学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 过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实验和分析, 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 法论。
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辩护
主张自由放任
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竞争和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这是 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的最佳途径。
维护私有产权
古典经济学家主张私有产权的重要 性,认为私有产权是保障个人自由 和经济繁荣的基础。
缺乏对经济危机的预警
古典经济学未能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因此 未能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CHAPTER
05
古典经济学在现代的应用与启 示
对市场经济的维护与启示
总结词
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这对现代市 场经济具有重要启示,即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 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CHAPTER
04
古典经济学的贡献与局限
对现代经济学的贡献
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强调了劳动价值论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机制、供需关系、 价值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现 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这一观点对现代 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发挥作用。
主张自由贸易与国际分工
古典经济学家主张自由贸易和国 际分工,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促进
国家间的经济繁荣和福利。
他们认为国际贸易能够发挥各国 的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资 源利用效率,增加全球总产出和
福利。
古典经济学家强调国际分工的好 处,认为通过专业化生产可以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技
VS
详细描述

第6讲-古典经济学演变

第6讲-古典经济学演变
主讲: 主讲:王 琦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
长春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学






主要内容
一、对价值的分析 二、其他古典经济学家 三、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长春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学






一、对价值的分析 1、价值的庸俗化 用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供求论来代替劳动价值论。 用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供求论来代替劳动价值论。 vulgarising of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抛弃掉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包含的科学因素, 抛弃掉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包含的科学因素,而只论述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经济学体系。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经济学体系。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世纪末19世纪初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 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 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 了资产阶级革命, 了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阶级矛盾和 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 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这就促使一些经济学家逐步把古 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庸俗化以适应新的阶级斗争的需要。 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庸俗化以适应新的阶级斗争的需要。
长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大学 工商管理学






3、人物 18世纪末到1830年这一段期间 世纪末到1830年这一段期间, 从18世纪末到1830年这一段期间,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J.-B.萨伊 英国的T.R.马尔萨斯、J.穆勒和J.R.麦克库洛赫 萨伊, T.R.马尔萨斯 穆勒和J.R. J.-B.萨伊,英国的T.R.马尔萨斯、J.穆勒和J.R.麦克库洛赫 他们分别以“注释” 通俗化”A.斯密 D.李嘉图著 斯密、 等。他们分别以“注释”或“通俗化”A.斯密、D.李嘉图著 作的形式,把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理论庸俗化。 作的形式,把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理论庸俗化。 1830年之后 法国和英国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 年之后, 1830年之后,法国和英国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在这个时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N.W.西尼尔(1790~1864)、 N.W.西尼尔 )、J.S. 期,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N.W.西尼尔(1790~1864)、J.S. 穆勒,法国的F.巴师夏等。他们直接采用“修正” F.巴师夏等 补充” 穆勒,法国的F.巴师夏等。他们直接采用“修正”或“补充” 古典政治经济学某一理论观点的形式而使其进一步庸俗化。 古典政治经济学某一理论观点的形式而使其进一步庸俗化。 他们仍然自称是斯密、李嘉图的继承者, 他们仍然自称是斯密、李嘉图的继承者,但对古典经济学进 行根本性的修正。 行根本性的修正。 J.S.穆勒的理论体系却是19世纪上半叶各派庸俗经济学的 穆勒的理论体系却是19 J.S.穆勒的理论体系却是19世纪上半叶各派庸俗经济学的 大调和大综合。他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1848年出版的 大调和大综合。他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 在社会哲学中的若干应用》一书,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几十 在社会哲学中的若干应用》一书, 19世纪中叶以后的几十 年间西方最流行、最有权威的经济学教科书。 年间西方最流行、最有权威的经济学教科书。他的体系在某 种意义上是宣告古典学派时代的终结。 种意义上是宣告古典学派时代的终结。

《古典经济学》课件

《古典经济学》课件
果。
古典经济学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认 为政府应该通过税收、法律等手段调节 市场供求关系;而新古典经济学则主张 自由放任,认为政府应该尽可能少地干
预市场运行。
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
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关 注劳动价值论,但两者对劳动价值论 的理解存在差异。古典经济学认为劳 动价值论是客观存在的,而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则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资本主 义社会特有的产物。
供需法则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另一个核心理论,它揭示了市场 供求关系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详细描述
供需法则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的价格由市场的供 求关系决定。当市场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市场求大于 供时,价格上升。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市场价格的变动和调节 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与价格理论
总结词
货币与价格理论是古典经济学中关于货币和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
2
古典经济学家们主张自由市场、自由竞争和私有 产权,这些思想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原 则。
3
古典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阐述,揭示了资本主 义经济的本质,即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冲突。
对现代经济学的贡献
古典经济学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现代经济学的理论都源于古典经 济学。
古典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详细描述
货币与价格理论认为货币是价值的尺度,商品的价格是由货币表示的。货币的供应和需求会影响市场价格水平。 古典经济学家们对于货币的性质、职能和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现代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配理论
总结词
分配理论是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的理论。
详细描述
分配理论关注生产要素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以及这种分配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古典经 济学家们探讨了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和报酬,对于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典经济学的形成》课件

《古典经济学的形成》课件

古典经济学的特点
1 2
强调劳动价值论
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决 定。
主张自由放任
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政府应该 减少干预。
3
重视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矛盾
古典经济学家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财富 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矛盾,即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的现象。
02
古典经济学的背景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古典经济学家强调市场自由和个体权利,对当时封建主义和 重商主义体制构成挑战,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供需关系、货币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实证研究方法
古典经济学家倡导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数据和观察经济现象来验证经济理论,对现代经济学的研 究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尔萨斯
主要贡献
提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即人口的增长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而资源的增长则会呈算术 级数增长,因此人口的增长最终会受到资源的限制。
著作
《人口原理》
影响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对现代人口学和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劳动价值论
总结词
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 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详细描述
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时所具有的相对成本不同,因此应该 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这一理论为国 际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05
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与评 价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古典总体经济》课件

《古典总体经济》课件
02
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古典总体经济学强调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平衡,主 张通过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
03
古典总体经济学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保持独立性,避免受到政治干预 和市场压力的影响,以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04
古典总体经济学还主张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经济 的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
03
古典总体经济学的政策主 张
财政政策
总结词
古典总体经济学主张通过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
详细描述
古典总体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税收 和政府支出来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具体措施
古典总体经济学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开支,以增加个人和企业可支配 收入,刺激经济增长。
古典总体经济学还强调企业家精神和 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 为这些因素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 增长。
古典总体经济学在财政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古典总体经济学主张财政政策 应该保持稳健中性,避免过度 扩张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经济
造成负面影响。
古典总体经济学认为,政府应 该控制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 设施投资,避免过度干预市场 机制。
详细描述
古典总体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是调节经济的重要 工具,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调节总需求 和总供给。
理论依据
古典总体经济学认为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对经济稳 定至关重要,货币政策应该以保持物价稳定为主 要目标,避免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产业政策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具体措施
理论依据
古典总体经济学主张政 府应该减少对产业的干 预,让市场机制自发调 节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

古典经济学派发展史ppt课件

古典经济学派发展史ppt课件

英国
早期古典经济学产 生是为了适应英国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为 了国民财富的不断增 长 早期古典经济学理 论研究内容是以工业 为重点的整个国民经 济
法国 早期古典经济学 的产生是为了挽救 科尔贝尔主义下的 法国衰败的经济, 为振兴国民经济寻 找出路 早期古典经济学 理论研究内容重点 是农业
二、古典学派的主要信条
三、古典学派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古典经济学为整个社会服务,因为它的理论 促进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
鼓励工业、贸易和利润的发展 古典学派的一些经济规律具有长远贡献:收益递减规律、
比较优势理论、消费者主权概念、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 重要性、市场作为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机制。 “经济人”假说的开创者(斯密的首创)
• 古典学派与重商学派、重农学派的对比
重商学派:
1.财富的来源:商业流通领 域 2.财富的形式:金银货币 3.获取财富的手段:对外贸 易、开采金银矿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古典学派:
I.财富的来源:一切物质生产领 域 II.财富的形式:物质生产 III.主张自由放任
重农学派:
一.财富的来源:农业生产领域 二.财富形式:物质产品 三.获取财富的手段:在农业生产不 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促 进农业发展和繁荣经济
一、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一)
• 社会政治条件
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
一、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二)
• 社会政治条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பைடு நூலகம்1789年 法国大革命
一、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三)
• 两次“革命”:
• 1、科技革命

1687年,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与其他

第四章古典经济学的演变经济学说史温州大学韩纪江.ppt

第四章古典经济学的演变经济学说史温州大学韩纪江.ppt
• 他把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叫做“效用” , 认为生产不创造物质,只是创造效用。物品的效用是 物品价值的基础。
3、三要素论。
• 萨伊认为生产是由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共 同协力进行的,价值不全由劳动决定。生产三要素分 别提供“生产服务”,从而创造了效用,创造了价值。 这就是以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的庸俗效用价值论。
第四章 古典经济学的演变
一、对价值的分析
• 1、价值的庸俗化 用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供求论来代替劳动价值 论。
• vulgarising of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 抛弃掉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包含的科学因素,而只论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经济学体 系。
• 1798年,马尔萨斯因同他的父亲对葛德文著作的评价 不一,匿名发表发表了《论影响社会改良前途的人口 原理,以及对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作家推 测的评论》即《人口原理》,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阐述自己反对社会改革的理由。
• 随后,马尔萨斯到欧洲各地搜集资料,回国之后将原先的小册子 加以改写,并于1803年出版了该书的第2版,对原先的某些观点作 了修正。原先只有5万多字的小册子被扩大为20万多字的一部著作, 书名也改为《人口原理,或关于其过去及现在对人类幸福影响的 见解;以及有关我们将来消除或减轻由此而引起的灾难前景的研 究》(一译《人口原理》,又译《人口论》),并用真名发表。
• 据此他作出论断,认为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 是无限地较为巨大。在无所妨碍时,人口每25年以几何级数率增 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他说:“随便假定世界 有多少人口,比方假定有10亿吧,人口将以1、2、4、8、16、32、 64、128、256、 512那样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却将以1、2、3、 4、5、6、7、8、9、 10那样的增加率增加,250年内,人口对生 活资料即将成512对10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构成不同对价值的影响
• “资本”变化条件下的价值决定:在这种情况 下李嘉图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因使用“资 本”的变化而发生变更,如:
• 固定资本 工资 工人 P’10% 产品价值
• 谷物 0
5000 100 500 55000 500 5500

固定资本
• 谷物 0
萨伊定律
• 三个原理:产品是以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不 过是交换的媒介;“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只要对生产不加干涉,就不会发生普遍生产过 剩。
• 每个人所需要的只是货物而不是货币,出卖产 品的人所需要的是别人的产品,因而他出卖产 品后,必然购买产品。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 介,产品实际上是用产品来购买的。所以卖必 引起买,卖主必然变成买主,卖与买是平衡的, 供求是一致的,普遍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 与马尔萨斯一直是十分亲密的朋友。1819年入 选国会,致力于鼓吹议会改革,反对谷物法、 提倡自由贸易。
劳动价值理论
• “原始社会”的价值决定:认为商品价值取决 于生产它所必要的劳动量。这是李嘉图劳动价 值论的核心观点。
• “资本”条件下的价值决定:他所说的资本是 指生产工具,例如机器厂房设备等。在这种条 件下,李嘉图认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共同决 定商品价值。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不仅适合 于早期的“原始社会”,也适用于资本主义社 会。资本积累只能使商品价值分割为两部分: 工资和利润,但并不影响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 决定的原理。

固定资本 工资 工人 P’9% 产品价值
• 谷物 0 5046 100 454
5500
• 纺织品 5500 5046 100 945
• 纺织品5000
工资 5000 5000
工人 100 100
P’10% 产品价值 500 5500 第二年
1050 6050
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对价值影响

(C) 工资
• 甲:第一年 0 1000
第二年 半成品1100 1000
• 乙:第一年 0 2000
工人 20 20 40
P’10%产品价值 100 (半成品1100) 210 2310 200 2200
政治经济学对象、任务和方法
• 认为政治经济学是超阶级的、纯理论的学科, 是研究在一般社会制度下人类对财富的生产、 分配和消费(“三分法” )的科学。
• 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和任务是提示财富的由 来和方法,富人与穷人利益的一致,使国家获 得良好经济制度的利益。
• 在研究方法上认为政治经济学同化学、物理学、 天文学一样是一门实验科学, “阐明事件是怎 样发生”的,它以“发生着的事件”为基础 。
分配论
• 三位一体分配公式:劳动——工资,资本—— 利息,土地——地租。
• 工资是劳动生产性服务创造的价值,因而应成 为劳动服务的报酬,成为劳动生产力的价格。
• 利息是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创造的价值,因而应 成为资本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成为资本生产力 的价格。
• 地租是自然力、主要是土地生产性服务创造的 价值,因而应成为土地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成 为使用土地生产力的价格。
李嘉图简介
• 生卒年:1772~1823。出生于伦敦犹太人的交 易所经纪人家庭,14岁随父从事交易所活动, 25岁成为英国金融界巨富。
• 研究过数学、化学、物理、矿物学、地质学等, 喜欢文学和哲学。1799年读《国富论》开始了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17年4月发表《政治经 济学及赋税原理》,成为当时著名经济学家。
生产三要素论
• 认为生产就是运用多种生产要素,通过它们的 共同活动,使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各种物质适合 于满足人们的需要。
• 价值的基础是效用即使用价值,创造效用也就 是创造价值。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 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
• 生产三个要素是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在萨伊 的生产三要素论中,还强调了作为资本的机器 以及科学对财富增长的作用。
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 李嘉图把资本积累看作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 源泉,把国民生产总值在三个阶级间的分配当 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 其功绩在于继承和发展了斯密耗费劳动决定商 品价值的理论,始终一贯地坚持生产中耗费的 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考察资 本主义的一切经济范畴,同时揭示了工资和利 润、地租和利润之间的对立,揭示了利润率下 降趋势。
萨伊简介
• 萨伊出生在里昂一个新教徒的大商人家庭,早 年经营商业,后去英国受商业教育。 1789年法 国革命爆发后投入革命,积极参加军队与保皇 军作战。雅格宾派上台后他脱离革命,反对雅 格宾派政权。回到巴黎后担任《哲学、文艺和 政治旬刊》主编。由于反对拿破仑的保护关税 政策而被解职。后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和教学。代表作是1803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 概论》 。从1830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 学教授,直至逝世。
• 甲乙两个资本家使用的劳动量相等,但因二者 商品上市所用时间不等,资本周转速度不同, 甲两年,乙一年,因而他们的商品价值也就不 等,等量劳动没有能生产出等量价值来。
• 马克思认为这两个例子所讲的仅是生产价格的 不等,而非价值的不等。
• 工资变动不会引起商品价值变动的原理 由于资本构成比例不同和周转速度不同 也有变更,如:
古典经济学的分化
萨伊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 萨伊强调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强调经济自由主义。在价值论方面提出效用价 值论。利用斯密的三种收入构成价值的理论宣 称工资、利润和地租有其各自的来源,三者间 和谐一致,不存在利益上的对立。讨论了供求 变动对商品价格和价值的影响。提出了供给本 身创造需求的 “萨伊定律”,成了古典经济学 的理论基础,受到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高度推 崇。
价值论
• 三个基本观点:效用决定价值,供求决定价值, 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其中效用决定价值的观点 是主要的。
• 效用价值论基本论点有三:价值由效用决定; 价值由生产三要素生产;价值由价格来衡量。 他以效用为决定价值的基础,以供求决定价值 的变动,以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最低限度。
• 所谓生产费用就是斯密所谓的产品自然价格, 是由生产商品时所付出的代价决定的,即由工 资、利息、地租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