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实验专题4:浓度配制
浓度配制知识点总结

浓度配制知识点总结一、浓度的概念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通常用质量或体积比例表达。
浓度的单位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浓度(g/L)、摩尔浓度(mol/L)、百分比浓度(%)、体积浓度(mL/L)等。
浓度的选择取决于溶质性质、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
二、浓度计算1. 质量浓度计算:C = m/V,其中C表示浓度(g/L),m表示溶质的质量(g),V表示溶液的体积(L)。
2. 摩尔浓度计算:C = n/V,其中C表示浓度(mol/L),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mol),V表示溶液的体积(L)。
3. 百分比浓度计算:C% = (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 × 100%。
4. 体积浓度计算:C = V1/V2,其中C表示浓度(mL/L),V1表示溶质的体积(mL),V2表示溶液的体积(L)。
三、浓度配制1. 理论计算浓度:首先根据实验要求和已知数据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然后根据溶质的溶解度和实验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溶剂体积以及最终的浓度。
2. 实际浓度配制:根据已知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所需的溶质质量或摩尔数,然后根据溶质的溶解度和实验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溶剂体积以及最终的浓度。
四、常用的浓度配制方法1. 加溶剂法:将一定量的溶质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最后调整体积至所需浓度。
2. 稀释法:将一定浓度的溶液逐渐加入适量的溶剂中,稀释至所需浓度。
3. 重量法:根据所需质量浓度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将其称取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最后调节至所需体积。
4. 体积法:根据所需体积浓度计算所需的溶质体积,将其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最后调整至所需体积。
五、浓度配制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溶剂:应根据溶质的性质、溶解度和溶液的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溶剂。
2.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因素,以确保溶质充分溶解且稳定。
3. 注意安全防护:在配制浓度较大的溶液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4. 记录实验数据:应详细记录浓度配制实验的实验条件、操作步骤、测量数据等,以供后续参考和复现。
高考化学实验: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 教学内容: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溶质为固体时使用)、量筒(浓溶液稀释时使用)(2)实验步骤① 计算;② 称量(或量取);③ 溶解(或初步稀释);④ 转移;⑤ 定容;⑥ 摇匀。
(一般需二次,一次在④,⑤之间,一次在定容后)。
(3)注意事项:① 必须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 转移时要小心引流,不得将液体洒到容量瓶外。
③ 易水解的强酸弱碱盐应加少量的酸。
易氧化物质应在使用前配制。
(4)误差分析3. 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实验步骤:① 滴定前的准备工作② 滴定(一般重复2次,取平均值)③ 计算(3)实验仪器:滴定管(酸式、碱式各一支)、锥形瓶、滴定管夹、滴定台等。
(4)终点判断。
(5)误差分析。
4. 中和热的测定:(1)主要仪器: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量筒、保温材料、环形搅拌棒。
(2)操作要点:量液、测温、混合、搅动、测温(最高温度)、计算。
【典型例题[例1] 要配制浓度约为1.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实验数据: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 用量筒量取5.26mL的盐酸;③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值是3.3;④ 滴定盐酸时用去23.00mL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①③④2. 有一支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3. 有甲、乙、丙3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若将甲用水稀释,在乙中加入少量的溶液,丙保持原状,然后用等浓度的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A. 丙乙 B. 丙=甲丙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时,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小的是( )A. 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B.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装待测液滴定C. 读取碱液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D. 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即装标准液进行滴定B. 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C. 为了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需移动游码使之平衡D. 取待测液的移液管用水洗后,没用待测液润洗2~3次7. 用98%的浓的稀硫酸100mL,按配制溶液时仪器的选用顺序排列,选择正确的是( )① 玻璃棒② 胶头滴管③ 100mL容量瓶④ 托盘天平⑤ 50mL烧杯⑥10mL量筒⑦ 100mL量筒⑧ 移液管⑨ 滴定管A. ⑥③⑧⑤①②B. ⑥⑤③①⑨②C. ④⑤③②①⑨D.⑥⑤①③②。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考点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一、基本概念1.概念: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 B 。
2.表达式:c B =n BV (n 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V 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3.单位:mol·L-1或 mol/L 。
二、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1.根据公式c B =n B V可以求出: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之间换算公式:m =cVM =1 000Vρw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质量分数(w )、溶质的摩尔质量(M )和溶液的密度(ρ),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3.浓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其中稀释可以按照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c 1V 1=c 2V 2(c 1、c 2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三、容量瓶的认识与使用1.容量瓶的构造:容量瓶是一种细颈、梨状平底的玻璃瓶,容量瓶上标有固定刻度线、温度20 ℃和规格(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 000 mL),磨口的瓶口配有磨口的玻璃瓶塞或塑料塞。
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在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容量瓶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
如果不漏水,把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重复上述操作,如果不漏水才能使用。
进行第二次检查的原因是瓶塞与瓶口可能只在某个方位上塞紧不漏水,但在其他方位可能不配套,塞不紧而漏水(瓶口或瓶塞不是很“圆”)。
3.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容积是在20 ℃标定的。
而绝大多数的物质在溶解时均引起溶液温度有较大的变化,且热膨胀系数是气体>液体>固体,因此物质的溶解必须先在烧杯中进行,待溶液温度恢复至室温,才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化学配制溶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化学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准确量取溶液的方法。
3. 学会使用移液管、滴定管等仪器。
4. 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之一。
本实验采用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的方法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移液管、滴定管、烧杯、玻璃棒、量筒、锥形瓶、胶头滴管等。
2. 试剂:浓硫酸、蒸馏水、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
2.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转移至烧杯中。
3.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将稀释后的溶液转移至量筒中,用滴定管准确量取所需体积的溶液。
5. 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6.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直至达到终点。
7.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溶液浓度。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实验数据:浓硫酸体积:V1 = 25.00 mL稀释后溶液体积:V2 = 100.00 mL溶液浓度:C = 0.1000 mol/L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本次实验配制的溶液浓度为0.1000 mol/L,符合实验要求。
六、实验讨论1. 在配制溶液过程中,要注意准确量取浓溶液和稀释后的溶液,避免误差。
2. 在转移溶液时,要使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溅出。
3. 在使用滴定管时,要控制好滴定速度,避免溶液浓度过高或过低。
4.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浓硫酸等腐蚀性试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化学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会了使用移液管、滴定管等仪器,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化学实验与实训[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2] 王五,赵六. 基础化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公开课教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单元2学科化学年级高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观察化学物质的质量、体积、状态,从微观上学习化学物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体会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化学仪器分类的基本方法,理解容量瓶、烧杯等化学仪器的区别,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掌握多种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能力,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探究和学习,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容量瓶相关概念以及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习和掌握稀释浓溶液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实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用量筒称量液体物质。
教师:实验室中,可以直接用称量好的固体或液体试剂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但如果要求比较精确,就需要使用容积精确的仪器,如容量瓶。
容量瓶是什么?容量瓶长什么样?跟随老师的思路思考。
通过提问,引出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图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
通过思考,打开同学们的思路。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容量瓶教师: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由瓶体和瓶塞两个部分组成。
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的规格(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 和1000mL等几种)、温度(一般标记温度为20℃),容量瓶瓶颈有一根刻度线。
(展示图片)思考讨论:容量瓶的使用教师:容器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当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容积相等。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浓度配制复习教案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浓度配制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溶液浓度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不同实验仪器进行溶液浓度配制。
4. 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溶液浓度的配制实验。
5.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溶液浓度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 溶液浓度配制的基本原理。
3. 溶液浓度配制的实验操作步骤。
4. 常用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5. 常见溶液浓度的配制实验案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溶液浓度配制的问题。
2. 通过实验演示和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设备: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 实验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4. 实验安全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或问题引入溶液浓度配制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和配制原理。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溶液浓度配制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溶液浓度配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7. 作业:布置相关实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溶液浓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溶液浓度配制原理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4. 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能力。
5.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浓度配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医药、食品工业等。
2. 介绍常见误差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探究不同配制方法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物质的量浓度及配制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使用容量瓶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检漏;
c(SO42-)=_0_._3_mol/L。
3. c(Cl-)=0.3mol/L的AlCl3溶液中:c(AlCl3)=_0_._1_mol/L。
4.Fe2(SO4)3中c(Fe3+)=0.6mol/L,则c(SO42-) =___0_.9_m__o_l/_L 5. 已知2LAl2(SO4)3溶液,Al3+的个数为1.204×1024个,则SO42-的
=
103×1.18×36.5% 36.5
= 11.8(mol/L)
c(浓)×V(浓)=c(稀)×V(稀)
11.8mol/L× V(浓) = 0.4mol/L×500×10-3L V(浓) =16.9mL
回顾:初中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计算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NaCl的 质量 5.0 g,水的质量 95 g(95mL)。
玻璃棒不接 触容量瓶口
玻璃棒下端伸到 刻度线以下
实验步骤
洗涤
用蒸馏水将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2~3次,并 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里。轻轻摇动容量瓶, 使溶液充分混合
洗涤
振荡
实验步骤
定容 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线1cm~2cm处,再改用胶头滴管向 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线相切。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高三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配制

物质的量浓度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
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用c B 表示,(2)表达式:C B 单位常用mol/L 或mol/m 3,注意:①单位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1升,溶质B 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如c (Cl 2)=0.1mol/L ,c (NaCl )=2.5mol/L ;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如c (Fe 2+)=0.5mol/L, c (SO 42-)=0.01mol/L 等。
3.知识网络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物理量的换算关系:物质所含粒子数N电解质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质量(m )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V 气体体积(非标准状况) 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 )Q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A )②、物质的量与其它量之间的换算恒等式:)(V •c =)S +100(M )S (m =H ΔQ =N N =V )g (V =M m =n A m 溶液溶液 ③、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伯龙方程):PV=nRT 或 RT Mm=PV (R=8.314J/mol·K )①、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浓)·w(浓)= m(稀)·w(稀); c(浓)·V(浓)=c(稀)·V(稀) ②、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 换算式:100%×S+100S=w w—1w •100=S③、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cM—1000d 1000cM=S )s +100(M s •ρ•1000=c④、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ρ1000cM= w M w •ρ•1000=c 主要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 识差分析: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
化学物质的浓度与溶液的配制

化学物质的浓度与溶液的配制化学实验中,准确配制溶液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溶液的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它对于实验的结果和后续操作均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计算公式,来帮助读者了解化学物质的浓度与溶液的配制。
一、质量浓度的计算质量浓度是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体积之比。
常用的计量单位包括克/升、毫克/升等,计算公式如下:质量浓度(g/L)= 溶质质量(g)/溶剂体积(L)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配制200ml盐酸溶液,浓度为0.1mol/L,盐酸的摩尔质量为36.46g/mol。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所需盐酸的质量:1. 计算盐酸的摩尔量:摩尔量 = 浓度(mol/L)×溶液体积(L)= 0.1mol/L × 0.2L =0.02mol2. 计算所需盐酸的质量:盐酸质量(g)= 摩尔质量(g/mol)×摩尔量(mol)= 36.46g/mol × 0.02mol = 0.7292g(约为0.73g)因此,我们需要称取0.73g盐酸溶于200ml溶剂中即可得到所需浓度为0.1mol/L的盐酸溶液。
二、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是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常用单位为mol/L。
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mol/L)= 溶质摩尔数(mol)/ 溶剂体积(L)假设我们需要制备500ml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5mol/L,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所需的氯化钠质量:1. 计算所需氯化钠的摩尔数:摩尔数 = 浓度(mol/L)×溶液体积(L)= 0.5mol/L × 0.5L=0.25mol2. 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氯化钠质量(g)= 摩尔质量(g/mol)×摩尔数(mol)=58.44g/mol × 0.25mol = 14.61g(约为14.6g)因此,我们需要称取14.6g氯化钠溶于500ml溶剂中以得到所需浓度为0.5mol/L的氯化钠溶液。
化学物质的浓度与溶液配制

化学物质的浓度与溶液配制化学物质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所含有溶质的量,通常使用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体积百分比等方式来表示。
溶液的配制就是按照要求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控制好溶质的浓度以满足特定的实验或应用需求。
本文将介绍浓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
一、浓度的计算方法浓度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1. 质量百分比(w/w%)质量百分比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占总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质量百分比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100%2. 体积百分比(v/v%)体积百分比是指溶质占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体积百分比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 100%3. 摩尔浓度(mol/L)摩尔浓度是指在溶液中单位体积(一般是1升)内溶质的摩尔数。
其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溶质物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以上只是常见的浓度计算方法,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
二、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使得溶剂中的溶质浓度达到所需的目标浓度。
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包括溶质质量的计算、溶解方法选择以及溶液的稀释。
1. 溶质质量的计算在进行溶液配制之前,首先要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
以质量百分比为例,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 = 溶液的质量 ×质量百分比(以小数形式表示)2. 溶解方法选择溶解方法的选择与待溶解物质的性质有关。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搅拌、加热、超声波等方式进行溶解。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质可能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在溶解过程中可能需要控制温度和添加溶剂以促进溶质的溶解。
3. 溶液的稀释有时候,需要将浓缩的溶液稀释到所需的目标浓度。
稀释的计算可以根据摩尔浓度来进行。
假设要将摩尔浓度为C1的溶液稀释到摩尔浓度为C2,体积为V1的溶液,则需要加入的溶剂的体积为:V2 = V1 × (C1 / C2)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方法进行溶液的稀释。
最新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浓度配制复习教案教学文案

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I:称取样品 1.500g。
步骤 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
充分摇匀。
步骤 III :移取 25.00mL 样品溶液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 5min 后,加入 1~2 滴酚酞
是.
。
5).滤液中加入的 B 物质是
.应该加入过量的 B 物质,
理由是
.
6).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
,
若
,表示沉淀已洗净 .
7).得到的固体 C 是
.
8)配制 100 毫升 0.20mol/L 氯化钾溶液 :
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 1.49 克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 30
毫升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将溶液由烧杯倒入 100 毫升容
试液,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 2 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 直接加入 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
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 或“无
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 水未倒尽, 则滴定时用去 NaOH 标准
溶液的体积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三 .考查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
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III. 专题训练
1.用准确称量的氯化钠固体配制 1.00mol/LNaCl 溶液时, 要用到的仪
器是
A. 坩埚
B. 分液漏斗 C. 胶头滴管
D. 烧瓶
2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2019版高中化学讲义: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4讲 含答案

第4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其配制考纲要求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
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2)表达式:c B=错误!。
(3)单位:mol·L-1(或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3.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1)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Na2O2错误!NaOH;SO3错误!H2SO4;NO2错误!HNO3。
(2)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溶质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3作为溶质。
(3)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CuSO4;Na2CO3·10H2O―→Na2CO3。
4.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c=错误!中的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应根据V=错误!计算。
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1)1 mol ·L-1 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2)用100 mL水吸收0。
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1()(3)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
1 mol·L-1()(4)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5)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6)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答案(1)×(2)×(3)×(4)×(5)√(6)×题组一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1.某温度时,有500 mL饱和的硫酸镁溶液,它的密度是1.20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试回答下列问题:(1)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浓度配制复习教案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浓度配制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溶液的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
3. 能够运用浓度配制知识解决实际化学实验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溶液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 溶液配制原理:溶液稀释、溶液浓缩。
3. 操作步骤:称量、溶解、转移、定容等。
4. 实际应用:酸碱滴定、物质的量测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溶液的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溶液浓度计算在实际实验中的应用,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及溶液配制原理。
2. 演示法:演示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实验中溶液浓度配制的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际化学实验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溶液浓度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及溶液配制原理。
3. 演示操作:演示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实验中溶液浓度配制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实验中避免误差。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溶液浓度配制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思维。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浓度配制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介绍现代分析仪器在溶液浓度测定中的应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离子色谱仪等。
3. 探讨溶液浓度配制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如药物制备、材料科学等。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实验室需要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请学生根据给定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所需的NaOH固体质量。
高考化学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考情解读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
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重点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量浓度(C B)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单位:mol·L-1或mol·m -3注意:1.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如C(Cl2)=0.1mol·L-1,C(NaCl)=3.1mol·L-1;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如C(Al3+)=2.6mol·L-1,C(SO42-)=0.3mol·L-1。
2.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NH3、Cl2等溶于水后成分复杂,求算浓度时仍以溶解前的NH3、Cl2为溶质。
3.V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
4.在一定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大小不变,所含溶质的质量改变。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所需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上述仪器中的托盘天平、钥匙改为量筒。
2.配制步骤(1)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3)溶解:将称量或量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4)转移: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准备好的容量瓶里,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5)定容:往容量瓶中继续缓慢地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容量瓶塞,颠倒摇匀,然后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目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⑧ 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时,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仪器:容量瓶、胶头滴管 思考: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
重新配制。
250mL
第二目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⑨ 摇匀:盖上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⑩ 装瓶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思考:实验前检查容量瓶不漏水,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 度线,能否补充水?
= 1.00mol/L×0.1L×58.5g/mol =5.85g ②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 5.9g 精确度为0.1g 仪器:托盘天平 ③ 溶解: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仪器:烧杯、玻璃棒
第二目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④ 冷却:冷却至室温
⑤ 转移:玻璃棒引流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A.洗净的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配制溶液定容的操作图示(如图):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第四目 当堂检测
4. 实验室配制 480 mL 0.1 mol·L-1 NaOH 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2_._0____g。 (2)配制 NaOH 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 __5_0_0__mL容量瓶 __。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查__漏____。 (3)配制时,该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搅__拌______、____引__流______。
不能。
第三目
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第三目 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2.3..4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认识容量瓶
主题1: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容量瓶的选用一原原则则:选择容量瓶规格应遵守“大而近”的原则
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配溶液的 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
如需200mL溶液,应选用250mL容量瓶,不能 用100mL容量瓶配制2次(溶液配制要一次完成)。
实验准备
主题1: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很多物质具有的特殊作用,在浓度上都是有要 求的。例如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质量分数0.9%的 氯化钠溶液可作生理盐水;进行化学分析和研究时需要用到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的溶液等。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直接用固体或液体试剂来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如何配制100 mL 0.5000 mol·L-1的NaCl溶液?
偏大的有___A__H___;偏小的有___B__C__D_E________。
课堂小结
配制 一定 物质 的量 浓度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 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
溶解或转移溶液时,使溶液漏洒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n 不变 减小 减小 减小
V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c 无影响 偏小 偏小
偏小
主题2: 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 以配制0.1 mol·L-1 NaOH溶液为例
2.定量仪器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填①10mL,②50mL、③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
课堂检测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未加水至刻度线。 H.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定容定容时有少量水洒在容量瓶外 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填写字母)
2019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程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解析版)

第04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引导】上堂课我们已经学过物质的量浓度,那么如何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新课知识梳理】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2.配制步骤(以配制100 mL 1.00 mol·L -1 NaCl 溶液为例)(1)计算:根据n =c ·V 知,n (NaCl)=0.1_mol ,m (NaCl)=5.85_g 。
(2)称量:准确称量NaCl固体5.9 g 。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移液: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至100 mL 容量瓶。
(5)洗涤、振荡:(6)定容:将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都转移至容量瓶,轻轻摇动,使溶液混合均匀。
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1-2cm 时,改用 胶头滴管 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 相切 。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思考】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提示:因为移液后的烧杯内和玻璃棒上沾有少量的溶质,必须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前为什么要恢复至室温?提示:容量瓶上标有的容积是指室温下的体积,若溶液的温度过高,会使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而造成实验误差。
3.定容时,若不慎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提示:重新配制。
【小结】1.容量瓶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容量瓶的查漏方法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①关键词:注水→盖塞→倒立→观察→正立→旋180°→倒立→观察。
②准确描述:向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水,盖好瓶塞。
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是否漏水。
如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塞子旋转180°后塞紧,再检查是否漏水。
如不漏水,该容量瓶才能使用。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实验专题4:浓度配制.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考化学实验专题4:浓度配制I.基本要求掌握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II.基本内容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步骤:(1)计算(2)称量或量取(3)溶解或稀释(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注意事项:(1)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2)常见的容量瓶: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 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
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3)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
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
(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二.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配制(略)三.考查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III.专题训练1.用准确称量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NaCl溶液时,要用到的仪器是A.坩埚B.分液漏斗C. 胶头滴管D.烧瓶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 钠与水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D.在250mL 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NaOH溶液4.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装盐酸,结果测出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常常偏;若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润洗,然后再盛放准确体积的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测出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常偏.5.实验室中有一瓶氯化钾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和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和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钙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1).调整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 旋动.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克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克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入(W+Y)克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样品,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右图所示),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使.3).加入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4).过滤时,某学生的操作如下图.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错误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精品试卷201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4:浓度配制1.用准确称量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NaCl溶液时,要用到的仪器是A.坩埚B.分液漏斗C. 胶头滴管D.烧瓶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 钠与水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D.在250mL 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NaOH溶液4.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装盐酸,结果测出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常常偏;若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润洗,然后再盛放准确体积的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测出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常偏 .5.实验室中有一瓶氯化钾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和物,通过下面的实验可确定该混和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钙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1).调整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螺丝帽向(填左、右) 旋动.2).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克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克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入(W+Y)克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样品,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右图所示),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使.3).加入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4).过滤时,某学生的操作如下图.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错误是. 。
5).滤液中加入的B物质是.应该加入过量的B物质,理由是.6).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若,表示沉淀已洗净.7).得到的固体C是.8)配制100毫升0.20mol/L氯化钾溶液: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1.49克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30毫升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
6.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 (CH2)6N4H+与1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I:称取样品1.500g。
步骤II: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III: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 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色变成色。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01·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7.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
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为8.0~8.5,以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
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4.0,其目的有:①将溶液中的少量Ca(OH)2转化为CaCl2;②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③。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 g样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 mol·L-1 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 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
8.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请填写下列空白:(1).移取10.00 ml密度为ρ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MnO4- + H2O2 + H+ == Mn2+ + H2O+(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该化学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现象验证氧化性验证不稳定性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
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A B C D E F相关信息如下: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c.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试剂是;装置E中的h 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5Fe3++Mn2++4H2O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②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mL溶液,移取25.00 mL 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
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 。
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TiO2粒子的大小。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 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检验TiO2·x 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
⑶下列可用于测定TiO2粒子大小的方法是(填字母代号)。
a.核磁共振法b.红外光谱法c.质谱法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⑷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简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代号)。
a b c d e⑸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⑹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1)试样w g,消耗c mol·L-1 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⑺判断下列操作对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
11.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
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铁含量的测定步骤一:称量5.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0.010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ml 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mol/L KMnO4溶液19.98mL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_、转移、洗涤并转移、__、摇匀。
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④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