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解析版)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ppt课件
B
【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②主要是处理平民和贵族之 间的矛盾,③主要是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两者未涉 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①制度下,地方应服从中央, 体现了单一制国家政治的特点,④规定中央与地方之间分 权,即联邦制
ppt课件 16
课堂练习
1. (07广东历史)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 7世纪的大部 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 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2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权力机构联邦法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13选民间接选出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众议员人数与各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行政司法产生方法任期权力1立法权2征税3征兵宣战权4弹劾权1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2任命政府高级官员3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4外交权
思考:1787年宪法有利于解决那些矛盾?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C.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ppt课件
7
课堂讨论:
阅读教材P42第一段,结合学思之窗材料及所学 知识,谈谈如何评价1787年宪法?
5.评价: 性质: 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进步性:政治上: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突出“分权与 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 的民主精神 经济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 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课件5: 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印;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 (经后来修正,得以恢复)。
——1787 年美国宪法
[读史]信息①:体现了总统与国会分权制衡原则;信息②: 表明议员均由各州选民按一定规则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 民主原则,也有利于平衡各州关系。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 1787 年宪法是如何 体现民主原则的? 答案:1)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最高行政长官,享有缔结条 约、对外宣战等权力。 2)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并且有一定任期。
3.完善:1832 年议会改革: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在 工业革命中壮大发展的新兴__工__业__资__产__阶__级__取得更多席位,确 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__责__任__内__阁__制___为 核心。
答案:1)英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无权废除法律,游离 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 2)议会,掌握立法权。 3)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论从史出】 责任内阁制下,首相与内阁、议会的关系 (1)首相是内阁首脑,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 握国家立法权;实际掌握国家大权。 (2)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 负责,受议会监督;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虽然如此,英王仍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作为国家的象征,英王可以在维护国家团结、调解统治阶级内 部矛盾等方面发挥作用,或就内政、外交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意 见,在特殊情况下,也还可以行使宪法赋予的某些权力。
联邦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有监督和解释宪法权和最高裁 判权。
材料:2003年3月,美国的布什政府发动 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是布什政府对美国 国会于2002年10月7日通过的对伊战争授权 法案的具体执行。
4、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11月) 5、“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正式选举总统(12月) 6、次年1月20日新总统宣布就职
美国大选知识
竞选总统的条件 :年龄高于35岁,在美国 出生并居住14年以上的美国公民 。
美国大选为间接选举。全国50个州和 哥伦比亚特区按照人口比例分配选举人票 (各州选举人的数目同该州在国会中的议 员人数相等,目前是538张),谁在哪个 州赢得简单多数选票就赢得该州全部选举 人票。最后,获得半数选举人票(目前是 270张)就当选总统。
华盛顿: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2分)。 杰斐逊: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2分 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统一(2分)。
布什 2001年1月20日当 选美国第43任总统,并于2004 年11月获得连任,任期到2009年 1月。
总统的产生: 1、预选(2-6月) 2、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7-8月) 3、总统候选人竞选(9-10月)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一生成就无数,故美国首都华盛顿建有杰弗 逊纪念堂。他曾任华盛顿总统的国务卿、亚当斯总统任内的副总统、 弗吉尼亚州长、美国驻法大使等。除这些政治角色外,他还是出色 的建筑师。他酷爱学习,本人收藏有大量图书,这些图书后来都捐 给了国会图书馆。为纪念此举,国会图书馆的三栋大楼中,有一栋 就命名为杰弗逊大楼。他逝世前曾交代,在墓志铭上只能提及自己 的问三题桩:成(就共。5于分是),他的墓碑上写着:“此处安息着杰弗逊——美 国(《1独)立这宣三言种》选的择作,者你;认弗为吉哪尼一亚种州更宗有教道自理由,法为作什者么;?弗吉尼亚大 学(创2校)人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美国和英国政体的不同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与英国议会 制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掌握实权,是国家元首,政 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总统 总统任命 政府对总统负责,不对国会负责, 美国的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相 互制约与监督 总统 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总统可否决议会通过的法律,议 会对总统的任命批准方可生效
国家元首及其产 生方式
国家元首的权力
国王、世袭 “统而不治”的虚君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 政府与议对议 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国家权力中心 元首与议会的关 系
议会 议会通过制定法律约 束国王
法国政体演变历程
1789年以前 1789—1792 1792—1804 1804—1815 1815—1830 1830—1848 1848—1852 1852—1870 1870—1940 1945—1957 1958至今 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君主立宪制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波旁王朝复辟 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英美政治比较
英美政治比较英美两国在政治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下面是一些读者需了解的知识。
(1)政体英国的政体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王(女王)是国家元首但无实权,真正的实权在内阁。
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
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
美国的政体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三军。
总统要向议会报告工作,但无权解散议会。
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总统可行使否决权。
议会分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不过拥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联邦法院负责司法权。
(2)国王与总统英国国王(King/Queen)为世袭国家元首,美国总统则定期由选民选举产生。
英国国王由法律所赋予的形式上的职权有:任免内阁首相、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终止议会的会议和解散议会;加封贵族和颁授荣誉;批准和公布法律;统帅军队;对外宣战和媾和等等。
但由于王权受宪法限制,这一切实际上多数属礼仪性质的权力,实权已让给内阁和议会。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实权;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总统向国会报告工作,但无权解散国会,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可行使否决权。
因此美国的总统有职有权。
(3)大选英美大选(general election)有所不同。
美国大选常称“总统选举”(presidential election),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选举;英国大选即选举下院议员的议会选举。
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总统选举与国会议员的选举虽有联系,但基本上是两回事。
如民主党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席位均占多数,是多数党,但总统很可能是共和党人,因为选民不愿意将总统职位和国会控制权都交给一个党,而使总统和国会失去制衡。
英国实行的是议会制,其大选事实上是英国议会选举,哪个党在下院获得多数议席,就成为执政党,英王便任命执政党领袖(the Leader)为首相。
也就是说,英国行政领导人的选定与立法选举是一回事,议会中的多数党一定是执政党。
第4讲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第4讲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备考目标主旨概览课程标准(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本讲主要讲述了英美两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步确立了以法治为核心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的三权分立原则,开创了世界政治体制的又一个先例考纲要求(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②政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①爆发:1640年爆发革命,议会获得胜利后,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②曲折:英国成为共和国,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复辟。
③结果:1688年玛丽和威廉承袭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2.确立:颁布《权利法案》(1)时间:1689年。
(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3)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3.发展(1)1832年议会改革①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②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开始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员组成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运行机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下院多数党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主要影响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图解识记英国内阁、议会、国王的关系英国政府组织结构图归纳总结英国的制度创新可归纳为“一、两、三、四”一条主线:代议制的确立、完善与发展。
英国与美国政体区别
政府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State governors serve four-year terms with about half up for election every two years
Thanks a lot.
But how about Britain?
Just be able to understand what's parliament
The parliament is bicameral, with an upper house, the House of Lords, and a lower house, the House of Commons.[1] The Queen is the third component of Parliament.[2][3] The House of Lords include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members: the Lords Spiritual (the senior bishops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the Lords Temporal (members of the Peerage), and Law Lords (judges that carry out the House of Lords' judicial responsibilities); its members are not elected by the population at large, but are appointed by the Queen on advice of the Prime Minister.[4] The House of Commons is a democratically elected chamber with elections to it held at least every 5 years.[5] The two Houses meet in separate chambers in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commonly known as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in the City of Westminster in London. By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all government ministers, including the Prime Minister, are members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or, less often, the House of Lords, and are thereby technically accountable to the respective branches of the legislature.
高考历史总复习7-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课件
三、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832 年议会改革 1.原因 (1)旧选举制的弊端严重。 (2)________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 (3)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4)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2.内容 (1)改革________。 富有农民和城镇小资产阶级和工人 获得选举权。 (2)重新分配选区和________。 3. 影响: ________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与选举权, 而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权利仍然受到种种限制。
基础梳理
考点 1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
一、限制王权的法案 1.背景:“________”的胜利。 2. 《权利法案》 (1)颁布时间:________年 10 月。 (2)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________;保证议会 的_____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权。
3.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 ________的基础。
典范。法国政局的长期动荡,直到 1875 年才通过《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德意志 在普鲁士领导下实现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 确立了君主政体。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是多种历史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多样性及代议制 在西方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局限性: 没有废除南方的________, 黑人人口按 3/5 的比例折算,打上了________的烙印。
参考答案: 1.邦联条例 (2)国会 (3)法院 (3) 国家主权 2.费城制宪 3.(1)总统
4.(1)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南方与北方
制约与平衡 (2) 奴隶制度
中央和地方 种族歧视
大州与小州
第4讲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4讲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备考指要】1.理解英国政治制度确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2.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联系对中国近代政体的影响。
3.英美政治制度的创新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其民主平等、法制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自主学习】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背景: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________出现;②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侵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过程①1640年爆发并建立共和国;②1688年“________”结束了复辟王朝。
2.标志:1689年《________》的颁布(1)内容:以法律条文限制________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
(2)作用: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英国_______确立起来。
3.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2)作用:________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保障了_______发展。
4.内容:(1)国王:①产生:世袭、终身;②地位: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不仅________,而且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
(2)议会:①产生: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②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国家最高________机关。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首相:①产生:国王任命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________担任;②职能: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________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________。
(4)内阁:①产生:由________提名,经国王任命而组成;②地位:对议会负责。
英国、美国、法国政治制度比较(中英文对照版)
一、英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
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这种政治制度的优点是,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
但缺点是,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
二、美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总统制的国家,在其早期的权力构架中,并没有政党的因素,只是在后来政治角逐中,政党不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是:1、总统候选人由政党推荐产生,总统在全国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间接选举产生,当选总统并不一定是得到绝对选票多者,而是为获得选举人票更多者。
总统还是行政首脑,直接控制着行政机构,并且还是三军总司令。
2、美国的政党体制相当松散,政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各类选举的工具,选举之后,政党作为一种组织体系作用相当微弱,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选举党”。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但它不同于西欧国家的两党制,它不是以意识形态划分的,而是按照区域和利益集团来划分,两党从本质上讲都是代表不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3、美国的国会即众议院、参议院议员一般由政党推荐参选,由全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
4、美国的总统尽管名义上是所在党的领袖,但当选后更多的是以“全民总统”的面目出现。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先后确立。
由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途径不同,反封建的彻底性各异,各国政治民主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但其本质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通过议会立法,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本专题具体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内容体现】【典型例题】一、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答案提示:(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妥协的结果。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议席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
专题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知识讲解)-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与测
专题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一、1688年“光荣革命”1.背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但是,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查理二世乘机复辟。
2.经过: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3.影响: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此后,议会的权力大增。
二、《权利法案》1.颁布时间:1689年。
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力等。
3.影响:限制了君主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误区警示《权利法案》≠英王“统而不治”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
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2.权力职责(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2)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影响:为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易错提醒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虽然是虚君,但仍然有某些名义上的权力,如是国家的元首,有宣布媾和与开战、颁布法律、任命首相等权力,首相解散议会和进行议会选举都要经过国王同意。
四、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时间: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3.内容: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限制,重新划分选区。
英国和美国的政体比较
相同点
1、国体相同,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2、政体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3、确立方式相同,都通过法律文件确立,从人治到法治。 4、立法权都由国会或议会掌握。
不同点
1、政体形式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君主世袭,统而不治。议会是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责任制内阁,内阁和首相对议会负责. 美国史 总统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由选民选出,对宪法负责,掌握行政 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 2、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关系不同:英国行政机关首相和内阁对立法机 关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但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首相、内阁与议会 互相制约.美国行政机关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议案,但无权解 散国会。国会可三分之二复议通过总统否决的议案。 国会与总统地位平 等互相牵制。 3、国家首相地位不同:英国君主是国家首相,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 征. 美国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于一身,握有实权。
美国——总统共和制
定义:指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 负责而对总统负责的国家政体形式。
背景:
1.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成为指导北美独立战争和新政权制度建设的思想武器。 2.1776~1781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 展奠定了基础。 3.独立初期的美国是邦联制国家,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稳定统治秩序,保卫国 家的利益与主权;没有全国统一的关税政策保护本国经济。
4.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美国宪法。
5.结果美国形成了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混合的国家制度。共和制是根基,总 统制、联邦制受制于共和制。
美国——总统共和制
确立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比较项 国家性质 相 同 体现原则 点 立法权
英国君 主立宪制
美国总 统共和制
资产阶级专政 分权与制衡
议会/国会
项目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 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的权力 政府首脑 政府的产生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
美国总统共和制
总统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任期制4年
掌握国家的实权 总统 总统任命
世袭
终身制
“统而不治”的虚君
首相
首相任命、议会产生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由 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 政府与议会的关 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 国会是制约与平衡的 系 责,掌握行政大权。 关系,对宪法负责
(行政权) (统而不治) 形式任命 君主 内阁 国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首相) ①是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 ②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 ③君主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多 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任 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 命 数 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党 议会 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领 (权力中心) (立法权、财 上院 民 主 下院 贵族 政权等) (世袭贵族) (选民选举) 袖
易误点提醒
• 1、《权利法案》不是英国的宪法,只 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的标志。 • 2、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 权,可以领导内阁,责任内阁制确立后 英王才完全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中外政治制度对比
泉州师范学院学年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方政治制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0 9级 1 班学生姓名孙振坤学号090107024指导教师古小军职称讲师完成日期教务处制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绪论 (3)1、政治与政治体制 (3)1.1政治的含义 (3)1.2政治体制的含义 (3)2、不同时期常见的政治体制 (4)3、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发展之路分析 (4)4、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分析 (5)5、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比较 (6)5.1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6)5.2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法国总统共和制 (6)5.3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7)5.4比较美国的共和制与法国的共和制 (7)6、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8)7、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8、结束语 (10)谢辞 (10)参考文献中西方政治体制比较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090107024 孙振坤指导老师古小军讲师摘要:为了研究中国的政治体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中西方的政治体制发展之路、中西方政体差异,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了解中国政治结构及背景框架。
关键词:政体政体发展政体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绪论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与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也同时受到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的制约。
在当代世界,随着各国竞争压力的增大,一些国家开始对政治体制进行比较研究,以完善和坚持本国的政治体制,为国家政治和谐稳定创造条件。
人类社会选择政治制度的经验表明,如果对不同政治制度比较越充分,越全面,选择一个合理性的社会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不同制度的比较越少,越欠缺,那么,选择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小。
1、政治与政治体制1.1政治的含义政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政治的具体外延形态为政治行为、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
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
• ②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 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但与英 国的也不同,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而德国是二元制 君主立宪制,皇帝与首相是国家权力的中 心。
• (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 用
• ①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 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 的民主精神,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
• ②对联邦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 说明和规定。
• ③对其他立法事项进行了规定。 • ④特别提到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问题。
• (3)特点:“分权与制衡”原则、中央集权 原则、民主原则。
• (4)表现:①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 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立法权归于国会, 行政权归于总统,最高司法权归于联邦法 院;②中央与地方分权。
• ④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带来了美国的 长期稳定。
• (6)局限性
• 1.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名义上是 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教世袭领 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 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 结的纽带与国家统一的象征。议会是国家 最高立法机关与权力中心。由内阁掌握行 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 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 邦联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拥有独立国 家主权的国家,为实现共同的国家利益而 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产生于资本 主义发展早期,是复合制国家的一种形式, 如1776—1787年的美国,1815—1871年的 德国等。根据成员国之间签订的协约,建 立一个共同承认的邦联机构,而且授予该 邦联机构某些权力,但是邦联机构的决议 必须经过各个成员国的批准后方可生效。
• (2)过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并一度建立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1688年发生了“光荣革命”,1689 年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1)独立战斗成功后的美国邦联政府脆弱无力。
(2)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需要形成强有力的中心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爱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2.制定(1)理论来源: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2)结果: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并于1789年正式颁布。
二、1787年宪法1.内容(1)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
(2)宪法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
(3)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2.地位: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3.意义: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进展。
三、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1.背景(1)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但是,州权主义观念照旧活跃。
(2)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
2.斗争(1)内战: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取得战斗的成功。
(2)修宪: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确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统一。
3.意义(1)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
(2)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
四、两党制1.形成: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政党把握,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进展(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2)南北战斗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3.特点: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两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
[易错提示]1.联邦与邦联联邦又称为“联盟国家”,是由若干个成员单位(邦、州、共和国)组成的统一国家,是现代复合制国家的一种主要形式;而邦联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为实现共同的国家利益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
2.美国实行两党制并非只有两个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只是美国的两个主要政党。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年英国颁布 君主立宪制度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年美国制定宪法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1875年颁布法 年颁布法 1871年 年 《 共和国宪法 制共和制 国宪法》 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度
德国 德国——君主立宪制(二元制) 德国 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 确定: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定: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德意志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制国家。 、德意志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制国家。 君主立宪制 国家 2、国家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国家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3、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 主持帝国政府, 皇帝负责而不对议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只对皇帝 会负责。 会负责。 4、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 是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 权。
对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 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政体差异: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 政体差异: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有 世袭君主;共和制的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 世袭君主;共和制的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 从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看: 从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看: 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 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 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 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 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又有行政大权。 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又有行政大权。 德国:德国首脑(德意志帝国皇帝) 德国:德国首脑(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 吏任免权(帝国官吏及宰相); );德意志帝国皇 吏任免权(帝国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国皇 帝拥有立法权;德国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结 帝拥有立法权; 束两院——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束两院 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易混点6、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错因归纳:对英美两国政体的具体特点区分不清楚。
释疑解惑1. (2019 •北京高考・22)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
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A. 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 •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 •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答案】B【解析】由材料“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可知议会已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时政府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故选B项;结合所学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就要垮台,排除 A 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议会掌握最高权力,排除 C 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总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排除 D项。
2.( 2015 •新课标全国I 卷文综• 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 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 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答案】D【解析】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参与”,这与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无关, 不让议会参与”,反映出国王已经不可能专权,故B 项错误;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故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王仍然保留“媾和与开战的权力”等 某些名义权力,故 D 项正确。
3. ( 2013 •海南单科• 11)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 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 .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英国君主立宪制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章 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故选 Db4.( 2012 •海南单科卷• 11)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 的是,不管我们对外 说什 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 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并未完全剥夺,因此国王“也有权利不让议会 故A 项错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A.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 •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答案】C【解析】题干中“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 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说明责任制内阁制度中的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
因此,C 项正确;A 项“主要原则”说法错误;B 项“享有平等权力”说法错误; D 项“政党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
5. (2010 •江苏单科• 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 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 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权利法案》的理解。
经分析材料反映的时间是 1701年,提问中的关键词是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应该理解为是《权利法案》反映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该政体的本质是议会主权至上,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项。
6. (2017年新课标全国H 卷 34) . 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 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 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答案】C【解析】材料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的矛盾斗争,与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无关,故 A 项错误;依据1787年宪法,总统和内阁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且总统有权任 免内阁成员,故B 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 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 项正确;材料中美国总统亚当斯和内阁成员都属于联邦党人,两者政见不同是属于联邦党派内部的斗争,故D 项错误。
7. ( 2016 •海南单科・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 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答案】C【解析】参议院代表由各州两名代表组成,在国内中代表各州的利益,A 项错误;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与参议院相互制约,并不是分享联邦权力, 故B 项错误;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 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利, 使每个州在政府有充分的话语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而国家权利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共和制原则,故C 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主导立法权并相互制约,不只是众议院主导,故D 项错误。
& ( 2015 •北京文综・22)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 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答案】A【解析】国会最终推翻了总统的否决,说明该项法案最终成立,故A 项正确;材料与“国会9. ( 2014 •全国新课标卷I 文综•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 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
这一规定违 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答案】B【解析】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说明1787年宪法没有给予印第安人、黑人同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这违反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故 B 项正确;A 、C 、D 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 C D 项错误。
10. (2013 •海南单科• 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 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 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不是少数人利益,故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与总统谁去造船,私自去还是公开去”无关, 不违反宪法,最高法院没有理由废除该法案, 案的否决权只有一次,不可能无休止地否决,故故B 项错误;该法案的条文内容和生成程序都 故C 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 总统针对某项法D 项错误。
.分权与相互制衡C •总统权力至上国会处于权力中心【答案】B【解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强调国会的权利,总统权利,各有自己的权利,选B。
材料没有强调军权和行政权的高矮,排除A。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总统权利至上和国会处于权力中心都不符合材料和史实。
排除C, Db11. (2012 •江苏单科• 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
这段材料()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咼于行政权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答案】A【解析】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议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裁决,说明联邦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因此A项正确,BC项错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与选民意愿有关,D项错误。
模拟突破1.英国1701年通过的某法案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
这一条款宣示了()A.国王失去了所有权力B.司法权独立于王权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D.君权神授原则被打破【答案】B【解析】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是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的事情,1701年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权,A项错误;材料反映任命法官的决定权掌握在议会手中,国王不得随意赦免罪犯这说明司法权独立于王权,B项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C项错误;君权神授原则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已经被打破,D项错误。
2.17世纪末,当发动“光荣革命”的辉格党、托利党的领袖们制定《权利法案》的时候,国王拥有行政权和联盟权,但到了19世纪中期,国王终于沦为很少过问政府事务的偶像。
这一变化是由于()A.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B. 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英国C. 人民革命力量的不断推动D. 工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推动【答案】A【解析】17世纪末,国王拥有行政权和联盟权,1721年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以及政党政治得到发展,国王的权力受到进一步的限制,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国王逐渐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正确;启蒙思想的高潮发生于18世纪中期的法国,并没有深刻影响英国,故B项错误;人民革命力量的不断推动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推动表现为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 1782年,英国诺思一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
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
下面评论正确的是()A. 此时国王行政权力仍然很大B. 小皮特破坏了民主化的进程C. 行政权扩张打破了议会制约D. 是责任制内阁下的正当行为【答案】D【解析】早在责任制内阁形成前,国王就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错误;小皮特的做法符合责任制内阁的运行规则,故B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至上,故C项错误;责任制内阁下,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集体辞职,或者报诸国王批准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