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属概况及陈俊愉梅花品种分类新方案 (2009)

合集下载

杏品种介绍

杏品种介绍
普通杏、西伯利亚杏、辽杏
主要种类
• 普通杏(A.vulgris Lam.)原产于亚洲西部及我国华北、西北地 区。果肉多汁,风味酸甜。绝大部分栽培品种来源于此种。
• 西伯利亚杏[A.sibirica(L.)Lam.] 别名蒙古杏、小苦核。原产我 国东北、河北、山西、内蒙古及新疆等地。果实小,肉簿而味苦, 无食用价值。本种抗寒、抗旱,可作砧木和抗寒育种材料及生产 苦杏仁。
概要
(六)存在的问题
1、地方品种多数败育花率高,自花结实率低 2、花易受晚霜危害 3、栽培面积小,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
Chapter 2
主要种类和品种
主要种类
• 杏属蔷薇科(Rosaceae) • 李亚科(Prunoideae) • 杏属(Armeniaca Mill.) • 我国现有杏属植物10个种和 13个变种,主要种类有:
13、沙金红杏
原系仁义村叫 沙家地的实生杏, 因其果实艳丽,呈 金红色,故得名沙 金红。沙金红杏色 泽艳丽,外形标致, 果实侧扁圆形,平 均单果重为56.9克, 大者可达100克以上。
14、李光杏
又名李广杏, 为敦煌市地方名产 之一。果形平整, 果面无茸毛,熟果 呈橙黄色,因名。 皮薄肉厚味甜美, 杏仁香甜可口,可 溶性因形物含量达 24%。
15、金皇后
为杏李自然杂交种,6 月中旬成熟。果实近圆, 果顶平,缝合线浅。平均 单果重81克,果皮金黄色, 光滑。果肉橙黄色,质细 而致密,兼有杏李之风味。 粘核。果实在室温下可放 半个月不烂,为极耐贮运 杏品种。较抗细节菌性穿 孔病和杏疔病。对土壤要 求不严格。适合我国南北 方杏、李栽培区域推广栽 植。
• 辽杏(A.mandschurica Kochne.)本种分布于我国东北及乌苏 里江的东南部和朝鲜一带。果实小,肉簿,味苦,不堪食用。本 种抗寒力极强,可作为抗寒育种的原始材料,作抗寒砧木或生产 苦杏仁。

09杏

09杏

8. 凯特
美国品种,早熟,6 月初上市。果个特大。单 果重100克,果实近圆形, 缝合线浅,果顶平圆,果 皮橙黄色,酸甜爽口,芳 香味浓,品质上等;离核。 易成花,结果早。丰产 性强。栽后当年成花,盛 果期亩产达3000公斤。 适应性强,抗性强。耐瘠 薄,抗盐碱,耐低温。
9.红丰杏
果实近圆形,稍扁,果顶平.单果重56克.缝合 线较明显,较深,两侧对称;果面光亮.果皮黄色, 2/3果面着艳丽的鲜红色,极美观;果肉橙黄色,肉质 细,纤维少,汁液中多,具香味.味甜微酸,风味浓, 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14.89%.半离核.仁苦.5月 25日成熟.
13. 金皇后李杏
果圆形或长圆形;单果 重80克,果面净、有光泽、 底色金黄、光滑无毛;果肉 金黄色,质致密。经5~7天 后熟,多汁、味甜,兼有杏、 李风味,是鲜食品质最佳期。 耐贮运,室温可存放2周,冷 藏可存放2月。鲜食品质中 上,适宜加工杏汁、杏脯、 杏罐头等。7月中旬成熟。
14.梅杏
果形圆形,单果重65克。 果皮橙黄至金黄色,阳面着 鲜红色,果肉金黄色,味香 甜,耐贮运,初采口感脆甜, 经3-5 天后熟,新鲜如初, 风味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是难得的高效品种。 6月下旬成熟,遇雨不 裂果,坐果力强,丰产,无 大小年。
• • • • •
发展特点: (1)城郊工矿区,发展鲜食品种: (2)山地发展仁用杏,最好甜仁杏: (3)丘陵沙荒地,发展仁干兼用品种。 不吃草的羊,不占地的粮, 铁杆庄稼,抗旱先锋树种。
2.存在问题 (1)生产规模小,种植分散 没有按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地缘优势、 传统优势等形成多样化的商品基地。 (2)品种结构不合理 • 老品种栽培面积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 品种的成熟期集中,市场供应期短,鲜果供 应期仅30天左右。 • 栽培品种中鲜食品种多,加工专用或兼用品 种少,加工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杏子将熟,品一品杏新品种风采

杏子将熟,品一品杏新品种风采

杏子将熟,品一品杏新品种风采原创新品种保护2021-05-21 11:55:55杏,又被称为甜梅、叭达杏、杏果、杏实、杏子。

其营养极为丰富,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以及钙、磷等矿物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堪称水果中的小天后。

那么,杏有哪些授权新品种呢?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发布的授权公告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杏新品种授权量共36件,其中34件来自国内申请,2件来自国外申请。

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杏新品种的风采:冀早红'冀早红’是以'串枝红’为母本,'丰园红’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早熟鲜食红杏新品种。

该品种果实圆形,果皮底色橙黄色,果面1/2着片状红色,果面无斑点;平均单果重63.5g;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腻,硬溶质,纤维细,汁液中,离核;可食率96.7%,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维生素C 2.3mg/100g;较耐贮运。

在石家庄地区5月底至6月初成熟。

树姿半开;叶近圆形;花单生,先叶开放,花瓣下部颜色浅粉红色,花萼红褐色;结果早,高接第2年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亩产1800~2500kg。

该品种适合在河北省玉田县、巨鹿县、石家庄市长安区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栽植。

丰园晚蜜'丰园晚蜜’是加工、鲜食兼用型杏新品种平均单果重69克,最大单果重134克;果皮红色;果肉橙黄色,耐储运;品质极佳;离核,仁苦。

该品种在西安地区6月下旬成熟。

丰园5号'丰园5号’果面光滑,果皮橙黄;果肉黄,风味佳。

平均单果重91g,果形圆正,果顶平,大小均匀;离核,核小。

栽植后第二年可结果,第五年亩产3000公斤左右。

该品种在西安地区6月上旬成熟。

红艳'红艳’是以'串枝红’为母本,'金太阳’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杏新品种。

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72 g,最大果重85 g;果顶微凹,缝合线浅,两半部不对称,梗洼中;果皮底色橙黄色,阳面鲜红色。

该品种在郑州地区成熟期为6月上旬。

花卉学复习题

花卉学复习题

花卉学复习题一、为什么说“中国是园林之母”?我国地域辽阔,即有热带、亚热带植物,又有温带和寒带植物,高等植物达3万种之多,其中可作为园林花卉资源的占20%以上,为世界园林花卉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如山茶属(Camellia)、报春花属(Primula)、菊花属(Dendranthema)等占其世界总种数的70%以上,蔷薇属(Rosa)、兰花属(Cymbidium)、百合属(Lilium)、杜鹃属(Rhododendron)等都约占其世界总种数的60%左右。

因此,我国园林花卉种类多样性极高。

绚丽多彩的中国园林植物大大丰富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园林景观多样性。

我国系许多名花异卉的故乡,洛阳、曹州(荷泽)牡丹享誉九州,邓尉(苏州附近)梅花被誉为“香雪海”,杜鹃、山茶、报春是川、滇的三大名花,兰花、水仙在浙、闽的山间水边遍地幽香,世界著名的高山园林花卉绿绒蒿、龙胆和珙桐等在华西南山区大放异彩。

二、广东的乡土植物有哪些?(30种以上)乡土植物:原产于广东或在广东栽培几百年,早已适应区内的气候、土壤,且能顺利完成生活史的归化树种或逸生树种。

常见的乡土植物有:银杏、马尾松、杉木、水松、柏木、竹柏、罗汉松、三尖杉、穗花杉、南方红豆杉白兰、黄兰、深山含笑、观光木、阴香、樟、肉桂、黄樟、华润楠;广东山龙眼、红花天料木、红皮油茶、华南厚皮香、石笔木、猴欢喜、鼠刺、猴耳环、相思树、石栗;假苹婆、木棉、钟花樱花、红花羊蹄甲、羊蹄甲、洋紫荆(宫粉羊蹄甲)、紫薇、桂花、梅花;榕树、高山榕、重阳木(落叶,薄革质)、秋枫(常绿,纸质);枇杷、龙眼、荔枝、李、沙梨、豆梨、杨梅、板栗、柚、柑橘、黄皮、芒果、橄榄、桃;枫香、岭南槭、盐肤木、五列木、山乌桕、红花荷、铁冬青、珊瑚树(极香荚迷);鱼尾葵、蒲葵、棕榈;黄金间碧竹、毛竹、紫竹、佛肚竹、刚竹。

三、春节期间,梅州常见的观赏植物有哪些?春节期间,梅州常见销售的盆栽观赏植物有盆菊、年橘、榕树、罗汉松、绿萝、国兰、红掌、粉掌、袖珍椰子、散尾葵、发财树、孔雀竹芋、金钱树、富贵竹、蝴蝶兰、黄金万两、腊梅、鸿运当头、一品梅等。

杏生物学特性及新疆品种

杏生物学特性及新疆品种

芽/叶:成花易、 纯花芽、侧面生、 多复芽、叶顶芽、 极喜光、夏剪忙
枝叶生长特性
杏叶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芽,开花同时 展叶生长。华北地区新梢生长有两次高峰,第 一次在5月上旬,新梢急速生长,为新梢生长量 主要形成时期,6月中下旬生长逐渐减弱,直到 停止生长,成龄大树新梢仅此一次生长。6月上 旬新梢又开始生长并逐渐加强,到7月上中旬新 梢生长达第二次高峰,但远较第一次弱,8—9 月停长。幼树无明显生长高峰,周年均匀生长。
四、主要种类和品种
(一)主要种类
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三大类型: • 肉用型(食用果肉),也是主要类型; • 仁用型,果肉较少而口味较差,但仁大而适合食 用(或药用); • 兼用型(榛杏), 其著名品种主要为肉用型,如 金太阳、凯特杏、红丰杏、新世纪杏、大棚王。 榛杏的著名品种有红金榛、沂水丰甜榛杏等。
藏杏
又称为野杏。本种为小乔 又称为野杏。本种为小乔 木,多年生枝干有刺,新梢阳 面暗红色。叶片长卵圆形,基 部圆形或截形,叶缘具细单锯 齿,叶片上下表面具短柔毛。 果实小,圆形或卵圆形;果肉 汁少,味苦,可食差。核广椭 圆形,核仁味苦。 本种极抗旱,耐旱性强, 是砧木和抗性育种的良好材料 。 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和 四川西部的高海拔地区。
杏芽的生长特性
• 杏芽具早熟性,能形成2—3次副梢,有利幼树较 早成形和培养枝组。其冬芽的萌芽率和成枝力较 弱,是该果类中较弱的树种。除新梢顶部的芽能 萌发成长枝外,其它的芽荫发只能形成短枝,下 部芽大都潜伏,所以杏树冠内枝条稀疏,有层性, 较开张,潜伏芽寿命较长,20—30年后仍能萌发。 成年杏树的叶面积的90%以上在萌芽后50—60天 内形成,叶片的光合作用有效时间在150天以上。
• 凯特 引自美国。果实大,平均单果重92克,最大 凯特:

杏品种及其栽培特点

杏品种及其栽培特点

杏品种及其栽培特点全世界杏属植物有10种,其中我国就有9种:普通杏、西伯利亚杏、辽杏、藏杏、紫杏、志丹杏、梅杏、政和杏与李梅杏。

其中普通杏、西伯利亚杏、辽杏、梅杏4个种内还有许多变种和类型,普通杏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一个种。

品种分类鲜食品种优良鲜食品种的果实应具有果实大型,外观诱人、艳丽,果肉肥厚多汁、纤维细,酸甜适口,富有浓香等特点。

加工品种优良制脯、制罐、制干品种的果实应具有果实中等大小,果肉黄色或橙黄色,果肉色泽一致,汁液少,果肉硬而致密、纤维少而细,含酸量高,离核等特点;优良制酱品种的果实应具有果胶和果酸含量高,果肉黄色、橙黄色或白色等特点;优良制汁品种的果实应具有汁液多、出汁率高,果肉黄色、橙黄色或白色,不宜褐变等特点。

鲜食加工兼用品种我国大部分品种属于此类。

其特点为果实含糖量高,汁液中等,果肉厚,酸甜适口且有香气,即可加工,又可鲜食。

仁用品种优良仁用品种的果实应具有仁大、饱满、味甜,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出仁率高等特点。

仁干兼用品种此类品种果型小,果肉厚,含糖量高,离核,仁大香甜,既可制干,又可取仁。

栽培特点杏树对土壤、地势的适应能力强,多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在800~1000米的高山上也能正常生长。

在壤土、黏土、微酸性土、碱性土上甚至在岩缝中都能生长。

杏树耐寒力较强,可耐-30℃或更低的温度;也耐高温,夏季最高气温43.4℃仍能正常生长结果且品质佳。

杏树不耐水涝,地面积水3天就会烂根死树。

在种过杏、桃、李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地方,不可再建杏园,否则易发生再植病,轻则树体发育不良、品质差,重则死树,导致建园失败。

杏大多数品种自花不育或自花结实率很低,因此必须配置授粉树才能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

一般情况下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3∶1至4∶1。

杏树苗木繁殖主要采用嫁接繁殖,常用的砧木有山杏,即西伯利亚杏,其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抗寒、抗旱,与杏亲和力强,可以提高杏树的抗旱、抗寒力,而且有矮化作用。

中国梅花品种之种系,类,型分类检索表

中国梅花品种之种系,类,型分类检索表

中国梅花品种之种系,类,型分类检索表
陈俊愉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1999(015)001
【摘要】作者经过长达55年的调查研究,尤其是1962年与周家琪共同倡导花卉品种二元分类法后,在中国梅花品种分类体系上曾作过多次修改。

此一中国梅花品种之种系,类,型分类检索表,乃其最新修正体系的具体反映和系统总结。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陈俊愉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5.17
【相关文献】
1.京研新品种系列报道之七全雌型春、秋保护地黄瓜新品种"北京206" [J], 张丽蓉;张峰;毛爱军;王永健
2.陕西关中地区木兰属和玉兰属种及品种分类检索表 [J], 方大凤;张昌贵;雷和涛
3.中国梅花品种分类最新修正体系 [J], 陈俊愉
4.不同种系梅花品种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J], 吕英民;曹亮;张启翔
5.中国梅花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J], 毛汉书;马燕;王忠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梅花的育种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谈梅花的育种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谈梅花的育种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作者:马琳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8期摘要: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有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曼妙的花姿和清淡的气味受人喜爱。

梅花的比引一直是许多学者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梅花不同育种目标和育种途径的现状阐述,分析了梅花未来的育种方向及目标,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梅花;育种现状;育种目标梅花( ) 属蔷薇科( ) 李亚科( )李属(Prunus),原产中国,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经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323个梅花品种,分属3系统、6类、14群、25型,其中249 个品种(77%)是通过种质资源调查从国内外搜集到的,另外74个品种(23%)是21 世纪以来人工选育的。

在各种育种途径中,以实生选种为主(58%),国外引种为辅(21%),其余依次为选择育种(7%),杂交育种(5%),远缘杂交育种(5%)和其他(4%)。

不同地区对梅花的育种有不同的目标,对于北方地区来说,主要以培育能露地栽培,并安全过冬的具有典型梅香的抗寒梅花品种为目标。

对于南京等南方地区来说,选育早花抗寒品种、晚花浓香品种、盆景矮化品种和花果兼用品种等特用优良品种,以丰富梅花品种资源,延长梅花的观赏期是其育种目标。

通过1957~2002 年间共45 年的长期选育,陈俊愉等已取得了抗寒梅花新品种选育之初步成果,掌握了22个抗寒品种,成为在北京和“三北”露地开展区域试验乃至进一步种植、应用的资源基础。

张启翔教授曾指出梅花育种的5个方向及途径,包括:1)龙游梅类品种系列的育种。

(2 )黄色系统梅花的育种。

花黄且具香味的品种“黄香梅”。

早在明代就有记载,但现在已经失传。

(3)杏梅系的香化育种。

杏梅系的品种均具有花大、繁密、抗性强、易管理等优点,但几乎所有的品种都失去了香味。

(4)抗性育种。

抗性育种是梅花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有抗寒性、抗涝性、抗空气污染。

杏 梅

杏   梅

经济价值
杏梅的营养成分全面,含量丰富。 加工、鲜食、酿酒(普宁梅酒)。
形态特征
花:花蕾成束状,花芽密集轮生,绿褐色,花瓣白色,花芽 分化率、开花率均较高,成果率约为50%,春分时节开花, 比杏晚2-3天,比李子早5-7天,花期10天左右。
果:果实有明显缝合线,果柄短,果色为金黄色居多,有红色及紫色,果皮较 厚,不易剥离果肉黄色,较耐贮藏,品质佳;粘核,核椭圆形。昌黎杏梅平均 36克,最大95克;苍山红杏梅平均59克,最大82克(中国果树志 李卷)。
起源及分布
杏梅杂种在我国适宜种植的区域,应以最集中的原产地华北为中心,再 加上东北的南部、华东和华中的北部,以及西北的东部。 我国的杏李杂种资源很多,果面有果粉而无茸毛的杏李类有:阜城杏梅、 商县杏梅、天水杏梅、成县杏梅、药梅杏、徐州杏梅、苍山红杏梅、稚梅杏、 安康梅、汉中杏梅、华阴黄梅杏、泾川梅杏、礼泉梅杏、粘核梅杏(宁夏)、乾 县梅杏、确山杏梅、朱砂梅杏(三原)等;果面有果粉又有茸毛的紫杏类有:昌 黎杏梅、代县杏梅等;果面有茸毛而无果粉的李梅杏类有:郯城杏梅、转子 红(绥德)、李密杏(山东博山)、辉县红酸梅、李梅杏(湖北)、西安大黄李、长 春175、龙园黄杏等。
什么是杏梅
初步推断是中国李和杏的偶然 杂交种。 李、杏杂种的果实表面共有3 种类型:有果粉无茸毛、有茸 毛也有果粉、有茸毛无果粉。 其中有果粉无茸毛类前人已定 名为杏李,划归李属;有果粉 又有茸毛类定名为紫杏;有茸 毛而无果粉类定名为李梅杏, 后两种划归杏属。
梅的杏梅类(var.bungo Makino) 核和叶似山杏;花半重瓣,粉红色,可能 是杏与梅的天然杂交种。属花梅类。
生长特性 幼树生长旺,3年生树干周可达26厘米,冠径可达265厘 米,冠高可达320厘米。

梅花品种“3系5类18型”与“11个品种群”(珍藏篇)

梅花品种“3系5类18型”与“11个品种群”(珍藏篇)

梅花品种“3系5类18型”与“11个品种群”(珍藏篇)梅花在中国经长期选育,现有品种300多个。

由著名园林花卉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编著的《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以梅花品种为中心,搜集整理中国各地的梅花,并同时收录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梅花品种。

书中介绍每个品种的形态、花期、花色、结果状况、生态习性、亲本、育成者及国际登录者等有关该品种的详细信息,并配有精美的彩色图片,向读者充分展示不同梅花品种的观赏特色。

全书除品种之外,还对梅的应用与栽培简史、种质资源、生态习性与生物学特征、古梅与名梅、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与梅花品种“二元分类”、梅品种国际登录、品种性状记载标准、梅花品种分子研究及其核心种质构建等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论述。

根据陈俊愉教授的研究成果和分类方法,梅花分3系5类18型,将323个梅花品种,首先按其种源组成分为真梅、杏梅和樱李梅3个种系(Branch),其下按枝态分若干类(Group),再按花的特征分若干型(Form)。

梅花'3系5类18型'分类法在业内影响深远,在此基础上,陈俊愉教授通过持续探索研究,在保留二元品种分类特色的同时,又与国际接轨,将种系改为品种群,在梅种之下设了11个品种群,成为梅花品种分类体系的新突破。

我国梅花专家陈俊愉教授将梅花归类为3个种系5大类18型一、直枝梅类(1)江梅型:又称野梅,是栽培最早的一类梅花。

生长强势,花碟形,单瓣,纯白、水红、肉色或桃红等色,约有29个品种。

(2)宫粉型是观赏梅花中品种最多的一类,花期有早有晚,花色变化较多,形态也丰富多彩。

花复瓣至重瓣,呈深红或浅之粉红,是梅花中最为浓艳瑰丽、雍容端庄的一类,约有75个品种。

(3)绿萼型:又被人们称为“绿梅”。

花单瓣或重瓣,花白色或初开时为淡绿色,萼绿色,小枝青绿,约有13个品种。

因花枝和花萼为绿色,花开时呈现淡淡的绿色,给人清新碧玉、高雅脱俗的之感。

宋代诗人姜夔描述其“苔枝缀绿”,最贴切不过。

红杏 蔷薇科杏属植物

红杏 蔷薇科杏属植物

红杏蔷薇科杏属植物红杏是蔷薇科杏属植物。

红杏具有抗寒、抗旱能力。

红杏适应性强,极丰产,稳产,果个大,外观美,耐贮运,是鲜食和加工兼优品种。

红杏主要品种有胭脂红杏、胭脂瓣、胭脂红等优良鲜食杏,产于山西、陕西、北京北寨等地,果实具有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品质优良等特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可用于鲜食、深加工。

产品有杏茶、杏脯、杏浆、杏干、杏酱、杏丹皮、杏汁、杏罐头等,有防癌抗癌、延缓衰老之功效。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株高5-12m,树冠圆形或椭圆形,小枝褐色或红褐色。

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钝锯齿。

花单生,先叶开放;花瓣白色或稍带红晕。

播种或嫁接法繁殖,生性强健,管理粗放。

一般只作自然式整枝即可。

是著名的观花树种,可配植庭院前、墙隅、道旁或水边。

果可食。

胭脂红,果实卵圆或圆形,平均单果重60.69,大果重77.09;果实纵径4.9cm,横径4.9cm,侧径4.5cm。

果顶圆,缝合线浅,不显著,片肉较对称,梗洼中深,广。

果皮绿黄至橙黄色,阳面着暗红色;果面斑点小而少紫色,果面较光亮,茸毛少。

果肉橙黄色;肉质细,松,沙,纤维少,汁中多,味甜酸,味浓;可溶性固形物8.1%,pH值3.1,总糖10.3%,总酸1.3%,维生素C14.9mg/lOOg。

仁苦。

4月初花芽萌动,4月中下旬开花,4月下旬盛花,7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70d;4月中旬叶芽萌动,5月上旬展叶,11月初落叶,树体营养生长期约200d。

果实大,品质中上,是原产地的优良栽培品种。

山西运城夏县庙前镇的胭脂红杏就是此类品种,经过20年的杂交后品种上乘,鲜食性比华县更好。

分布范围原产陕西华县,系地方品种。

1984年引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内。

分布于亚洲、东亚及中亚。

开花时间红杏的开花时间每年的三月----四月间陆续开放,近几年的气候变暖,山西南部的杏花每年3月初就陆续开放,大大提早了当地红荷包杏、胭脂红杏的上市时间,一般在5.10左右就成熟上市,是大田鲜食红杏的成熟最早的地区。

梅花品种分类

梅花品种分类

梅花品种分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北宋林和靖)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元代杨维帧)梅花Armeniaca mume Sieb 蔷薇科梅属,落叶乔木,高达10m。

花l~2朵单生,具短梗,芳香,在冬季或早春叶前开放。

原产我国,东自台湾,西至西藏,南自广西,北至湖北均有天然分布,中心在四川、云南、西藏和贵州。

梅树苍劲古雅,疏枝横斜,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独开、清雅俊逸,为中国传统名花。

栽培历史长达2500年以上。

古朴的树姿,素雅的花色,秀丽的花态,恬淡的清香,和丰盛的果实,自古以来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为历代著名文人所讴歌。

赏梅之风自古至今连绵不绝,赏梅以闻香、观姿、品风骨为主。

梅花在江南,吐红于冬末,开花于早春。

传统的配置方法常以松、竹、梅“岁寒三友”配植成景。

根据陈俊愉教授的分类,梅花分为三系(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五类(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杏梅类樱李梅类)、十八型(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黄香型、绿萼型、朱砂型、洒金(跳枝)型、单粉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红垂枝型、玉蝶龙游型、单瓣杏梅型、丰后型、送春型、美人梅型等)。

(1989,《中国梅花品种图志》、1996《中国梅花》)陈俊愉教授又将梅花分为十一个品种群,分别是:“单瓣品种群(江梅品种群)、玉蝶品种群、黄香品种群、绿萼品种群、跳枝品种群(洒金品种群 )、朱砂品种群、垂枝品种群、龙游品种群,以及杏梅品种群和美人梅品种群。

” 318个品种(2010年1月《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以下按三系五类,十一个品种群,对梅花品种分类,这样先把大类分清楚,再细分品种群和具体品种。

一、真梅系包括以下3类。

1、直枝梅类为梅花的典型变种,枝条直上斜伸。

⑴、江梅品种群 (Single-Flowered Group) 花呈碟形,单瓣,呈纯白、水红、桃红、肉红等色,萼多为绛紫色或在绿底上洒绛紫晕。

有‘单粉’、‘江梅’、‘寒红梅’等品种。

⑵、宫粉品种群(Pink Double Group) 花呈碟或碗形;复瓣或重瓣,粉红至大红色,萼绛紫色。

梅花的品种分类研究进展

梅花的品种分类研究进展

梅花品种分类研究进展摘要:梅是原产我国的重要园艺植物。

该文就梅的品种分类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梅品种分类种系梅原产中国,已有7 000~7 500年的应用历史,3 000年以上的引种栽培史和2 000年以上育种、应用梅花的历史。

由此可以看出,梅是我国乃至全球应用最早的经济乔木之一。

而梅花系由果梅变异分化选种产生,开始时期约当西汉初叶(陈俊愉,1989)。

如《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明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

梅之品种增多,尤其是梅花品类大增,时期当在南宋。

如在《梅谱》中已列出‘江梅’、‘早梅’、‘重叶’梅(引按,即今之‘玉蝶’梅)、‘绿萼’梅、‘百叶缃’梅(引按,即今之黄香梅)、红梅(引按,当系今之杏梅及朱砂梅)、‘鸳鸯’梅、杏梅等品名(陈俊愉,1989)。

1 梅的植物分类系统和梅花品种分类系统1.1 梅的植物学分类梅是世界上重要的植物之一,研究与认识梅就离不开对其植物分类位置的了解。

梅植物学分类是重要而又简单的问题。

其简单性体现在其植物学分类即梅在种以上的分类位置已经基本清楚。

梅属于蔷薇科,李属植物。

在综合出土文物、梅起源地、栽培演变、性状的演变、细胞遗传学与植物化学以及花粉学特征等有关资料与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梅经历了野梅(直接利用)、果梅(半野生或栽培)、果花兼用梅及花梅4个阶段,并且在该演变过程中有杏、桃、李等的种质不同程度地渗入[4-5]。

1.2 花梅品种分类系统花梅是果梅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花梅品种发展很快,目前不论在中国还是日本,花梅品种均多于果梅,而且品种类型较多。

花梅的分类系统建立的历史长,发展快,体系较为完整。

最早较为系统的梅花分类书是日本的安村在1901年的著述《梅谱》和1893年所著的《梅花集》[6],之后我国与日本的许多学者根据研究的特点与结果进行了梅花分类研究与分类系统的建立,到1992年,陈俊愉与包满珠将植物学分类与园艺学分类分开,但又适当地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果梅与花梅实行统一的二元分类法,从“中国梅系、类、组、型分类检索表(1992)”制定发展到更加简化的分类系统。

梅花品种分类

梅花品种分类

梅花品种分类
梅花品种很多,大品种有30多个,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一般花期在2~3个月左右。

经陈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时已有231个品种,还在不断创新中,按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类、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

按花型花色可分为宫粉型、红梅型、照水梅型、玉蝶型、朱砂型、大红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

其中宫粉最为普遍,品种最多,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别有风韵;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

1、品字梅型:
典型的一花三果品种,即品字梅。

2、小细梅型:
花小至特小,白、淡黄或红色,径7~22mm,单瓣,偶无瓣,果小,叶脉小。

小细梅型的梅花品种有北京小梅、磨山小梅、梅州小梅、黄金梅等。

3、江梅型:
花单瓣,呈红、粉、白等色,萼绛紫色或在绿底上洒晕。

主要品种有江梅、雪梅、六瓣、六瓣红、星湖小花、长蕊单粉、单粉、淡寒红、日寒红、粉寒红、福寿梅、雪月花、芳流阁等。

4、宫粉型:
花复瓣至重瓣,呈深红或浅之粉红。

主要品种有大羽、扣瓣大红、老人美大红、小欧宫粉、复瓣小宫粉、粉皮宫粉、粉朱、粉羽、粉晕
宫粉、蔡山宫粉、曹溪宫粉、川西小粉、重瓣粉口、台阁宫粉、傅粉、黄岩粉、虎丘晚粉、玉露宫粉、金殿粉、晚碗宫粉、清明晚粉、淡桃粉、龙潭粉、潮塘宫粉、重瓣粉朱、红艳宫粉、华南宫粉、华农宫粉、华农晚粉、徽州台粉、江砂宫粉、莲湖粉、莲湖淡粉、绿枝宫粉、泉州宫粉、雪海宫粉等。

杏(apricot)

杏(apricot)
嫁接繁殖
采用优良品种的接穗,嫁接在砧木上。
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根据杏树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 和浇水。
修剪整形
根据需要,对杏树进行修剪和整形 ,以保持树体形态美观和通风透光 。
花果管理
通过疏花疏果等措施,提高果实品 质和产量。
病虫害防治
病害
主要有流胶病、腐烂病等,可通过加强树体管理、及时修剪等措施预防。
3. 杏子酒:将杏子去核后放入酒缸中, 加入适量白糖和酵母,进行发酵和陈酿 ,最终得到杏子酒。
2. 杏酱:将杏子去核,加入糖和柠檬汁 ,用搅拌机打成泥状,然后煮沸并收浓 成酱状即可。
制作方法
1. 杏干:将成熟的杏子切成薄片或小块 ,晾晒在干净的席子上,或者使用烘干 机进行烘干。干燥后即可得到杏干。
05
特点
杏树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 贫瘠,果实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皮色从黄色到橙色不等。
杏的起源与分布
起源
杏原产于中国新疆地区,已有几千年 的栽培历史。
分布
现在杏树已广泛种植于中国各地,以 及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 。
杏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益处
营养价值
杏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等,还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 。
生产技术进步与品种改良
生产技术提升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杏子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 高,包括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品种改良
通过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杏子的品种也在不断改良, 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产量。
环境变化与可持续性问题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对杏子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 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性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 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杏属(蔷薇科)一新种

杏属(蔷薇科)一新种

杏属(蔷薇科)一新种
张加延;吴相祝
【期刊名称】《植物研究》
【年(卷),期】2009(29)1
【摘要】发表了蔷薇科杏属的一个新种,即仙居杏(Armeniaca XianjuxingJ.Y.Zhang et Z.X.Wu),其与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Lam.)的区别在于叶片两面具有短柔毛,花梗或果梗长1~1.2cm,花瓣边缘钝锯齿或小裂片状,萼片边缘有小钝锯齿。

【总页数】2页(P1-2)
【关键词】蔷薇科;杏属;仙居杏;新种;中国
【作者】张加延;吴相祝
【作者单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浙江省仙居县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
【相关文献】
1.凤阳山樱桃——浙江樱属(蔷薇科)一新种 [J], 叶立新;鲁益飞;王桦;刘胜龙;金孝锋
2.贵州悬钩子属(蔷薇科)一新种--务川悬钩子 [J], 何顺志
3.浙江蔷薇科悬钩子属一新种——景宁悬钩子 [J], 赵昌高; 徐洪峰; 张方钢; 陈锋; 谢文远; 陈征海
4.浙江蔷薇科悬钩子属一新种——陈谋悬钩子 [J], 陈高坤;张方钢;谢文远;陈锋;陈征海
5.浙江石楠属(蔷薇科)一新种——黑果石楠 [J], 雷祖培;陈征海;郑方东;梅旭东;谢文远;金孝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请来围观“梅花品种群”

请来围观“梅花品种群”

请来围观“梅花品种群”2017-03-26梅(Armeniaca mume)是蔷薇科杏属的落叶小乔木,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特有的名花,无论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

1962年陈俊愉第一次提出中国梅花品种分类系统的建议和试用方案,在这之后,1981年、1991年和1996年分别进行了三次修改,1999年,陈俊愉提出中国梅花品种之种系、类、型分类检索表,将梅花品种分为三大种系,五大类,18个型。

在2006年《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第7版问世后,陈俊愉等又对之前的分类系统作出修改,并于2009年提出了在梅种之下设11个品种群的最新分类方案。

北京植物园梅园共收集展示了11个品种群90余个品种的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分别介绍一下各个品种群的特点。

梅花品种群分类一、单瓣品种群(江梅品种群)这个群里的梅花是最为原始的品种,花期早,花朵较小,单瓣,以白色花居多,高洁素雅,是人们最早熟识的梅花品种。

当成片种植时,最易形成白茫茫一片气势非凡的雪海香涛景观,美轮美奂。

代表品种有‘养老’梅,‘北斗星’梅。

二、玉蝶品种群顾名思义,其花全为白色的蝶形花,洁净如玉。

花复瓣或重瓣,花萼淡绿色上面洒着绛紫色晕。

代表品种有‘北京玉蝶’梅,‘三轮玉蝶’梅。

三、朱砂品种群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红梅”。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花色为紫红色系列,萼片为酱紫色。

它的最典型的特点为其枝条的木质部为暗紫红色,犹如人体流动着的血液充满活力。

代表品种有‘红千鸟’梅,‘云锦朱砂’梅。

四、宫粉品种群此群梅花是观赏梅花中品种最多的一个群。

花复瓣或重瓣,花色变化较多,呈浅粉至深粉各色,花期有早有晚,形态也丰富多彩。

代表品种有‘大宫粉’梅,‘见惊’梅。

五、绿萼品种群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绿梅”,也符合许多人心目中梅花那种清新高雅,超凡脱俗的印象。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

它的典型特点是花萼为纯绿色,小枝和嫩叶也为绿色。

花初开有淡淡的黄绿色,完全开放为纯白色。

杏

产地生境
杏原产于中国新疆,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 杏树产中国各地,多数为栽培,尤以华北、西北和华 东地区种植较多,少数地区逸为野生,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在新疆伊犁一带野生成纯林或与新疆野 苹果林混生,海拔可达3000米。世界各地温带地区也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杏杏为阳性树种,喜光,耐寒力强,适应性强,深根性,喜光,耐干旱,不抗涝,抗寒,抗风,能在各类土 壤上生长,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为适宜;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杏花芽在枝侧集生,每个花芽只生一花,直径2-3厘米,先于叶开放,花瓣白色或淡粉红色;花梗短,长1-3 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 后反折;花瓣圆形至倒卵形,白色或带红色,具短爪;雄蕊约20-45,稍短于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长或 几与雄蕊等长,下部具柔毛。
杏树介壳虫也称为杏虱子,主要种是朝鲜球坚蚧,是一种发生普遍的害虫,以若虫、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 树干上嫩皮处,结球累累。终生刺吸汁液,一般发生密度很大。使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干枯死亡。
主要价值
医药 园林
食用 经济
杏种子味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效;树根具有解毒的功效,主治 杏仁中毒;叶具有祛风利湿,明目的功效,主治水肿,皮肤瘙痒,目疾多泪,痈疮瘰疬,在《滇南本草》中有记 载。
新梢长到15厘米左右时,开始施速效肥料,地下追肥与叶面喷肥交替进行。9月底至10月初施有机肥和复合 肥。扣棚后,萌芽前施尿素,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0-15天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此外可 同时喷500倍增产菌。苗木定植后浇一遍透水,此后视具体情况确定浇水量和浇水时间。
修剪5月底6月初定干定梢,选留角度较好的7-12个梢,其余抹掉。新梢长至40厘米时选2-4个重点培养,进 行“V”字形或开心形整枝,对其余新梢摘心促发2次梢,背上直立梢反复摘心,过多过密枝抹掉。11月上旬喷尿 素促进早落叶。

杏梅简介(带图文)

杏梅简介(带图文)

杏梅简介
中文名:蔷薇科梅属
拉丁文名:Prunus mume var.bungo Makino
英文名:Apricot plum
杏梅有人又称“洋梅”,是杏(或山杏)与梅的杂交种,落叶乔木,枝叶均似山杏或杏.花呈杏花形;多为复瓣,水红色,瓣爪细长;几乎无香味。

枝叶介于梅杏之间,花托肿大、梗短、花不香,似杏,果味酸、果核表面具蜂窝状小凹点,又似梅。

杏梅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梅花品系,其优点在于:杏梅的花期大多介于中花品种与晚花品种之间,若梅园植之,则可在中花与晚花品种间起衔接作用。

杏梅生长强健,病虫害较少,特别是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故是北方建立梅园的良好梅品。

杏梅系的梅花观赏价值高,花径大、花色亮且花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杏属Armeniaca简介
特征:芽单生,顶芽缺;果核光滑或具有明显孔穴;花无梗,先叶开放
概述:8种,分布于东亚至中亚和高加索;我国产7种,主产于黄河流域。

种类:
杏树A.vulgaris:一年生小枝红褐色;叶短尖;果核平滑
中国原产,重要果树和花木。

山杏var.ansu野生-叶基宽楔-花2朵并生一芽-粉红,果小肉薄。

垂枝杏'Pendula':枝下垂。

重瓣杏‘Plena’:花重瓣。

西伯利亚杏A.sibirica、东北杏A.mandshurica。

中国和亚美尼亚栽培悠久。

中亚主要果树,由此至欧美北非。

耐寒性强,不喜潮湿,南方少见。

园林中结合生产。

梅花A.mume:一年生小枝绿色;叶尾尖;果核蜂窝状点纹。

2.梅花品种分类方案(陈俊瑜,1999)
中国栽培梅的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和文献佐证可推测梅在中国的栽培已有7000年历史,分为果梅和花梅。

以赏花为目的所培育出的花梅属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至今梅花的品种已经非常繁多。

1999年,陈俊愉按梅花品种演化关系,将花梅分为真梅、杏梅、樱李梅3种系5大类。

类以下又分18型。

分别为:真梅种系:由梅演化而来,无其他种系参与;杏梅种系:杏与梅的杂交,介于杏、梅之间;樱李梅种系:宫粉梅与紫叶李之杂交,19世纪末育成。

2009年采用了11个品种群的新方案,符合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

本方案与99年方案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原直枝梅类7个型直接变为7个品种群:
1.单瓣品种群(原江梅型):枝内新生木质部绿白色;萼多绛紫;色花单瓣,呈红、粉、白等单色。

如‘江梅’。

2.宫粉品种群:‘小宫粉’
3.玉蝶品种群:‘素白台阁’
4.绿萼品种群:‘小绿萼’
5.黄香品种群:‘曹王黄香’
6.跳枝(洒金)品种群:‘晚跳枝’
7.朱砂品种群:‘水朱砂’
二.原垂枝梅类全部合并为1个品种群:
8.垂枝品种群:‘粉皮垂枝’
三.原龙游梅类变为1个品种群:
9.龙游品种群:‘龙游’
四.原杏梅种系变为:
10.杏梅品种群:枝、叶似梅;花被丝托肿大;果成熟时黄色。

‘燕杏’。

五.原樱李梅种系变为:
11.美人品种群(原樱李梅种系):枝、叶似紫叶李,叶常年紫红;花被丝托略肿大;果成熟时紫红色。

‘美人’梅。

梅花:习性-繁殖栽培
一.分布与生态习性:
1.我国特产,原产滇西北、川西南至藏东一带的山地。

2.阳性树,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大多耐寒性差,但‘北京小梅’、‘北京玉碟’等抗-19℃极端低温,而‘中山杏梅’、‘美人梅’等抗-25~-30℃极端低温。

3.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是微酸性、中性,还是微碱性土均能适应。

4.较耐干旱瘠薄,最忌积水,水涝3d 即可致死。

二.繁殖栽培:
1.嫁接、扦插、压条或播种繁殖。

嫁接繁殖应用最多。

部分宫粉型和玉蝶型品种可扦插繁殖。

2.砧木用桃、山桃、杏、山杏或梅实生苗。

桃-山桃为砧易成活,生长快,但寿命短,且易遭病虫害。

芽接法,7~9月,多行盾状芽接。

3.北方多用杏、山杏和山桃——南方常用梅或桃。

4.整形方式以无主干的自然开心形为佳。

枝干易抽生徒长枝,入冬前或早春萌动前剪除。

大面积种植时株距以3~6m 为宜。

梅花:花文化-园林应用
一.栽培历史与花文化
1.梅是中国传统名花,意寓高洁,作观赏栽培始于汉朝,但是仍主要作果树。

2.六朝时梅花以花而著名,经过唐宋,则居于众花之首。

3.约1474年传入朝鲜,后传入日本,1878年引入欧洲,1908年才有15个品种由日本传入美国。

4.宋朝是我国植梅、赏梅的繁盛时期,南京-苏州-杭州-武昌-成都等地都以梅花闻名。

范成大《梅谱后序》:“梅以韵性,以格高,故以斜横疏瘦,与老枝奇怪者为贵。

”——四贵
岁寒三友:梅松竹;雪中四友:梅、迎春、山茶和水仙;四君子:梅兰竹菊。

二.园林应用
1.专类园。

尽量收集早花和晚花品种,以延长观赏期。

著名专类园和赏梅胜地:南京梅花山、武汉磨山、无锡梅园、杭州孤山和灵峰、苏州光福、昆明西山、广州罗岗等。

2.各配植方式均宜:孤植、丛植、群植、林植。

3.梅花与松、竹相配形成“岁寒三友”的景色。

4.著名盆景材料,徽派、川派等流派以梅花为代表树种之一。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