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新教材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导学案
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11
3
sin
71
6
tan
19
3
cos
4
3
sin
12
6
tan
6
3
cos sin tan
36 3
1 1 3 1 3 22
1. 内容总结: ①三角函数的概念. ②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及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③诱导公式一.
2 .方法总结: 运用了定义法、公式法、数形结合法解题.
cosα 1
tanα 0
30o 45o 60o 90o 180o 270o 360o
6 4 32
3 2
2
0 1 1 1
2
3
2
2
2
0
0 3
21
2
2
2
1 0 1
31
3
3 不存在 0 不存在 0
问题2 三角函数符号与公式
1.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确定它们的定义域
探
(弧度制)
三角函数
定义域
究
sin
3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
(1 , 3) 22
,
所以 sin 5 3 cos5 1 tan 5 3
y
,
32
32
3
思考:若把角 5 改为 7 呢?
5
3
7
1
6
3
o
﹒
A
x
﹒B
sin ,
6
2
cos 7 3 ,
6
2
tan 7 3
63
【例2】如图,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不与原点O重合)
sin 2 2 5 ,cos 1 5 , tan 2 2
【教案】三角函数的概念课时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普通高中教科书人教A 版数学第一册(必修)5.2三角函数的概念(3课时,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的符号、公式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第1课时.三角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第3课时,概念和性质的简单应用.2.内容解析(1)内容的本质三角函数是一类最典型的周期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习数学、物理和天文等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2)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思路如下:背景——研究对象——对应关系的本质——定义的过程.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在经历这个过程而形成三角函数的同时,“顺便”就可得到值域、函数值的符号、公式一即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性质.(3)知识的上下位关系传统上,人们习惯把三角函数看成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推广,利用象限角终边上点的坐标比定义三角函数.任意三角函数的现实背景是周期变化现象,是“周而复始”变化规律的数学课话.因此,整体上,任意角三角函数知识体系的建立,应与其他基本初等函数类似.(4)育人价值 单位圆上点的运动规律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的符号公式一同名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本节课从生活中存在“周而复始”的现象引入周期函数中最典型——三角函数的数学刻画,通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单位圆的建立,逐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想象、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5)教学重难点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公式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其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是重中之重.二.单元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背景,体会三角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2)经历三角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发展数学抽象素养.(3)掌握三角函数数值的符号.(4)掌握公式一,初步体会三角函数的周期性.,sin2x+cos2x=1,体会三角(5)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tan x=sin xcos x函数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基本关系进行三角恒等变换,发展数学运算素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学生能如了解线性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现实背景那样,知道三角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周而复始”变化规律的数学工具,能体会到匀速圆周运动在周而复始变化现象中的代表性.(2)学生在经历“周期现象—圆周运动—单位圆上点的旋转运动”的抽象活动中,明确研究的问题(单位圆上的点P以A为起点做旋转运动,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刻画点P的位置变化情况),使研究对象简单化、本质化;学生能分析单位圆上点的旋转中涉及的量及其相互关系,获得对应关系并抽象出三件函数概念;能根据定义求给定角的三角函数值.(3)学生根据定义得出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取值的符号规律.(4)学生能根据定义,结合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得出公式一,并能根据此描述三角函数周而复始的取值规律,求某些角(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5)学生能利用定义以及单位圆上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发现并得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能用于三角恒等变换.三.单元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三角函数概念的学习,其认知基础是函数的一般观念以及对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研究经验,另外还有圆的有关知识.这些认知准备对于分析“周而复始”变化现象中涉及的量及其关系、认识其中的对应关系并给出定义等都能起到思路引领作用.然而,前面学习的基本初等函数,涉及的量(常量与变量)较少,解析式都有明确的运算含义,在三角函数中,影响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变化的因素较多,对应关系不以“代数运算”为媒介,是“α与x,y直接对应”,无须计算,虽然α,x,y都是实数,但实际上是“集合元素间的对应”.所以,三角函数中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距离较大,由此产生第一个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函数的对应关系,包括影响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变化的因素分析,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方式的理解.为了破除学生在对应关系认识上的定势,帮助他们搞清楚三角函数的“三要素”,应该根据一般函数概念引导下的下位学习的特点,先让学生明确“给定一个角,如何得到对应的函数值”的操作过程,然后再下定义.这样不仅使三角函数定义的引入更自然,而且由三角函数对应关系的独特性,可以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函数的本质.具体地,可以先让学生完成“时,让学生找给定一个特殊角,求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的任务,例如,当α=π6出相应点P的坐标,并体会到点P的坐标的唯一确定想;在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观察任意给定一个角α∈R,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是否唯一,从而为理解三角函数的对应关系奠定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建立单位圆上点地横坐标、纵坐标、角、弧之间地联系,并且可以在角地变化过程中进行观察,发现其中地规律性.所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本质.对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帮助学生理解.第一,α是一个任意角,同时也是一个实数(弧度数),所以“设α是一个任意角”的意义实际上是“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数α”.第二,“它的终边OP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实际上给出了两个对应关系,即(1)实数α(弧度)对应点P的纵坐标y;(2)实数α(弧度)对应点P的纵坐标x,其中y,x∈[−1,1].因为y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数α,它的终边唯一确定,所以交点P(x,y)也唯一确定,也就是纵坐标y和横坐标x都有α唯一确定,所以对应关系(1)(2)分别确定了一个函数,这是理解三角函数定义的关键.第三,引进sinα,cosα分别表示“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纵坐标”“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故对于任意一个实数α,按对应关系(1),在集合B={z|-1≤z≤1}中都拥有唯一确定的数sinα与之对应;按对应关系(2),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cosα与之对应.所以,sinα,cosα都是一个由α所唯一确定的实数.这里,对符号sinα,cosα和tanα的认识是第二难点.可以通过类比引进符号log a b表示a x=b中的x,说明引进这些符号的意义.本单元的第三个学习难点是对于三件函数内在联系行的认识.出现这个难点的主要原因在于三角函数联系方式的特殊性,学生在已有的基本初等函数学习中没有这个经验,以及学生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经验不足,对“如何返现函数的性质”的认识不充分等而导致的发现和提出性质的能力不强.为此,教学中应在思想方法上加强引导.例如,可以通过问题“对于给定的角α,点P(sinα,cosα)是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而tanα则是点P的纵坐标与横坐标之比,因此这三个函数之间一定有内在联系.你能从定义出发,研究一下他们有怎样的联系吗”引导学生探究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四.单元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强学生对单位圆上点的坐标随角(圆心角)的变化而变化的直观感受,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任意角、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角的旋转量、交点坐标等之间的关联.教学中,可以动态改变角α的终边OP(P为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OP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点P坐标的变化规律,感受三角函数的本质,同时感受终边相同的角具有相同的三角函数值,以及各三角函数在合象限中符号的变化情况.五.单元教学设计安排本单元共两个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1课时:三角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第3课时:概念和性质的简单应用.PA第一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在一般函数概念的指导下,按“概念形成”的方式展开形成三角函数的概念(二)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背景,并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符号(3)掌握公式一,初步体会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构建过程(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研究问题引导语:我们知道,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周而复始”的变化现象,圆周运动是这类现象的代表.如图1所示,圆O 上的点P 以A 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把角的范围推广到任意角后,我们可以借助角α的大小刻画点P 的位置变化.又根据弧度制的定义,角α的大小与圆O 的半径无关.因此,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先研究单位圆上点的运动,现在的任务是:如图1所示,单位圆O 上的点P 以点A 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建议一个函数模型,刻画点P 的位置变化情况.图一问题1:根据已有的研究函数的经验,你认为可以按怎样的路径研究上述问题? 师生活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得出研究路径是:明确研究背景——对应关系的特点分析——下定义——研究性质设计意图:明确研究的内容、过程和基本方法,为具体研究指明方向2.分析具体事例,归纳共同特征 O引导语:下面我们利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以单位圆的圆心O 为原点,以射线OA 为x 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点A 的坐标(1,0),点P 的坐标(x ,y ).射线OA 从x 轴的非负半轴开始,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终止位置为OP.问题2:当α=π6时,点P 的坐标时什么?当α=π6或2π3时,点P 的坐标又是什么?他们是唯一确定的吗?一般的,任意给定一个角α,它的终边OP 于单位圆交点P的坐标能唯一确定吗?师生互动:在学生求出当α=π6时点P 的坐标后追问以下问题.追问:(1)求点P 的坐标要用到什么知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求点P 的坐标步骤是什么?点P 的坐标唯一吗?(画出π6的终边OP ,过点P 做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M ,在R t ΔOMP 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地得到点P 的坐标是(√32,12).) (3)如何利用上述经验求当α=2π3时点P 的坐标?(可以发现,∠MOP=π3,而点P 在第二象限,可得点P 的坐标是(-12,√32).)(4)利用信息技术,刻画一个角α,观察它的终边OP 语单位圆交点P 的坐标,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用函数的语言刻画这种对应关系吗?(对于R 中的任意一个角α,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点为P (x,y ),无论是横坐标x 还是纵坐标y ,都是唯一确定的,这里有两个对应关系:f :实数α(弧度)对应于点P 的纵坐标yg :实数α(弧度)对应于点P 的横坐标x根据上述分析,f :R →[-1,1]和g :R →[-1,1]都是从集合R 到集合[-1,1]的函数.) 设计意图:以函数的对应关系为指向,从特殊到一般,使学生确认相应的对应关系满足函数的定义,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是圆心角α(弧度)的函数,为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做好准备.3.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与辨析问题3:请同学们先阅读教科书第177-178页,再回答如下问题:(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对应关系各是什么?(2)符号sin α,cos α和tan α分别表示什么?在你以往的学习中有类似的引入特定符号表示一种量的经历吗? 图2(3)为什么说当α≠π2+kπ时,tanα的值是唯一确定的?(4)为什么说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R?而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x |x≠π2+kπ,k∈Z}?师生活动:学生独立阅读教科书,再回答上述问题.设计意图:在问题引导下,通过阅读教科书、辨析关键词等,使学生明确三角函数的“三要素”;引导学生类比已有知识(引入符号log a b表示a x=b中的x),理解三角函数符号的意义.4.任意角三角函数与锐角三角函数的联系问题4:在初中我们学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们都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设x∈(0,π2),把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的锐角x的正弦记为z1,并把本节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的x的正弦记作y1.z1和y1相等吗?对于余弦、正切也有相同的结论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作出R tΔABC,其中∠A=x,∠C=90o,再把它放入直角坐标系中,使点A与原点重合,AC在x轴的正半轴上,得出y1=z1的结论.设计意图:建立锐角三角函数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联系,使学生体会两个定义的和谐性.5.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初步应用例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5π3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发言,再总结出从定义出发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步骤,并求出答案.设计意图:通过概念的简单应用,明确用定义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步骤,进一步理解定义的内涵.课堂练习:(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π,3π2的三个三角函数值(2)说出几个使cosα=1的α的值.师生活动:由学生逐题给出答案,并要求学生说出解答步骤,最后可以总结为“画终边,找交点坐标,算比值(对正切函数)”.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定义的理解情况.例2:如图3所示,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不与原点O重合)的坐标(x,y),点P与原点的距离为r,求证:sinα=yr ,cosα=xr,tanα=yx师生活动:给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再让学生给出证明:(1)你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作图表示sinα,cosα吗?(2)在你所作图形中yr ,xr,yx各表示什么,你能找到它们与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找到△OMP,△O M O P O,并利用它们的相似关系,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证明.追问:例2实际上给出了证明三角函数的另外一种定义,而且这种定义与已有的定义是等价的.你能用严格的数学语言叙述一下这种定义吗?师生活动: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给出定义的表述,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准确的定义.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课堂练习:已知点P在半径为2的圆上按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1rad/s,求2s时点P所在的位置,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学生代表展示作业.设计意图:三角函数是刻画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练习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五)目标检测设计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7π6的三个三角函数值.2.已知角θ的终边多点P(-12,5),求角θ的三角函数值.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情况。
【2019版新教材】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五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5.1.1《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教案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o 0~o 360,但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出o 0~o 360范围的角.例如体操中有“前空翻转体o 540”,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不一致.因此为了准确描述这些现象,本节课主要就旋转度数和旋转方向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2.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3.掌握判断象限角及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区分各类角;2.逻辑推理:求区域角;3.数学运算:会判断象限角及终边相同的角.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难点:掌握判断象限角及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中对角的定义是:射线OA 绕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回到起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o 0~o 360范围内的角.但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出o 0~o 360范围的角.例如体操中有“前空翻转体o 540”,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不一致.请学生思考,如何定义角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168-170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角的概念推广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2.如何判断角所在的象限?3.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吗?如何表示终边相同的角?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1.任意角(1)角的概念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2)角的表示如图,OA是角α的始边,OB是角α的终边,O是角的顶点.角α可记为“角α”或“∠α”或简记为“α”.(3)角的分类按旋转方向,角可以分为三类:名称定义图示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象限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题型一任意角和象限角的概念例1(1)给出下列说法:①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②第一象限角一定不是负角;③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直角或锐角;④始边和终边重合的角是零角.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为________(把正确说法的序号都写上).(2)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①420°,②855°,③-510°.【答案】(1)①(2)图略,①420°是第一象限角.②855°是第二象限角.③-510°是第三象限角.【解析】(1)①锐角是大于0°且小于90°的角,终边落在第一象限,是第一象限角,所以①正确;②-350°角是第一象限角,但它是负角,所以②错误;③0°角是小于180°的角,但它既不是钝角,也不是直角或锐角,所以③错误;④360°角的始边与终边重合,但它不是零角,所以④错误.(2) 作出各角的终边,如图所示:由图可知:①420°是第一象限角.②855°是第二象限角.③-510°是第三象限角.解题技巧:(任意角和象限角的表示)1.判断角的概念问题的关键与技巧.(1)关键:正确的理解角的有关概念,如锐角、平角等;(2)技巧:注意“旋转方向决定角的正负,旋转幅度决定角的绝对值大小.2.象限角的判定方法.(1)图示法:在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角,观察终边的位置,确定象限.(2)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第一步,将α写成α=k·360°+β(k∈Z,0°≤β<360°)的形式;第二步,判断β的终边所在的象限;第三步,根据β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即可确定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跟踪训练一1.已知集合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A⊆CC.A∩C=B D.B∪C⊆C【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B C,所以B∪C⊆C,故D正确.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75°是第四象限角;②225°是第三象限角;③475°是第二象限角;④-315°是第一象限角.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D【解析】-90°<-75°<0°,180°<225°<270°,360°+90°<475°<360°+180°,-315°=-360°+45°且0°<45°<90°.所以这四个命题都是正确的.题型二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及应用例2(1)将-885°化为k·360°+α(0°≤α<360°,k∈Z)的形式是________.(2)写出与α=-91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β<360°的元素β写出来.【答案】(1)(-3)×360°+195°,(2)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910°,k∈Z},适合不等式-720°<β<360°的元素-550°、-190°、170°.【解析】(1)-885°=-1 080°+195°=(-3)×360°+195°.(2)与α=-91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910°,k∈Z},∵-720°<β<360°,即-720°<k·360°-910°<360°,k∈Z,∴k取1,2,3.当k=1时,β=360°-910°=-550°;当k=2时,β=2×360°-910°=-190°;当k=3时,β=3×360°-910°=170°.解题技巧:(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1.在0°到360°范围内找与给定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1)一般地,可以将所给的角α化成k·360°+β的形式(其中0°≤β<360°,k∈Z),其中β就是所求的角.(2)如果所给的角的绝对值不是很大,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完成:当所给角是负角时,采用连续加360°的方式;当所给角是正角时,采用连续减360°的方式,直到所得结果达到所求为止.2.运用终边相同的角的注意点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以用式子k·360°+α,k∈Z表示,在运用时需注意以下四点:(1)k是整数,这个条件不能漏掉.(2)α是任意角.(3)k·360°与α之间用“+”连接,如k·360°-30°应看成k·360°+(-30°),k∈Z.(4)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个,它们相差周角的整数倍.跟踪训练二1.下面与-850°12′终边相同的角是( )A .230°12′B .229°48′C .129°48′D .130°12′【答案】B【解析】与-850°12′终边相同的角可表示为α=-850°12′+k ·360°(k ∈Z),当k =3时,α=-850°12′+1 080°=229°48′.2.写出角α的终边落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为________.【答案】{α|α=k ·180°+135°,k ∈Z}.【解析】落在第二象限时,表示为k ·360°+135°.落在第四象限时,表示为k ·360°+180°+135°,故可合并为{α|α=k ·180°+135°,k ∈Z}. 题型三 任意角终边位置的确定和表示例3 (1)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α2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一、三象限角C .第二象限角D .第二、四象限角(2)已知,如图所示.①分别写出终边落在OA ,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②写出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答案】(1)B (2) ①终边落在OA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α|α=135°+k ·360°,k ∈Z};终边落在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30°+k ·360°,k ∈Z}.②故该区域可表示为{γ|-30°+k ·360°≤γ≤135°+k ·360°,k ∈Z}.【解析】(1) 因为α是第一象限角,所以k ·360°<α<k ·360°+90°,k ∈Z ,所以k ·180°<α2<k ·180°+45°,k ∈Z ,当k 为偶数时,α2为第一象限角;当k 为奇数时,α2为第三象限角.所以α2是第一、三象限角.(2) ①终边落在OA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α|α=90°+45°+k·360°,k∈Z}={α|α=135°+k·360°,k∈Z};终边落在OB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30°+k·360°,k∈Z}.②由题干图可知,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是由所有介于[-30°,135°]之间的与之终边相同的角组成的集合,故该区域可表示为{γ|-30°+k·360°≤γ≤135°+k·360°,k∈Z}.解题技巧:(任意角终边位置的确定和表示)1.表示区间角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先按逆时针的方向找到区域的起始和终止边界;第二步:按由小到大分别标出起始和终止边界对应的-360°~360°范围内的角α和β,写出最简区间{x|α<x<β},其中β-α<360°;第三步:起始、终止边界对应角α,β再加上360°的整数倍,即得区间角集合.提醒:表示区间角时要注意实线边界与虚线边界的差异.2.nα或所在象限的判断方法:的范围;(1)用不等式表示出角nα或αn所在象限.(2)用旋转的观点确定角nα或αn跟踪训练三1.如图所示的图形,那么终边落在阴影部分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答案】角β的取值集合为{β|n·180°+60°≤β<n·180°+105°,n∈Z}.【解析】在0°~360°范围内,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为60°≤β<105°与240°≤β<285°,所以所有满足题意的角β为{β|k·360°+60°≤β<k·360°+105°,k∈Z}∪{β|k·360°+240°≤β<k·360°+285°,k∈Z}={β|2k·180°+60°≤β<2k·180°+105°,k∈Z}∪{β|(2k+1)·180°+60°≤β<(2k+1)·180°+105°,k∈Z}={β|n·180°+60°≤β<n·180°+105°,n∈Z}.故角β的取值集合为{β|n·180°+60°≤β<n·180°+105°,n∈Z}.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课本171页练习及175页习题5.1 1、2、7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与分组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熟悉角的概念,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并且掌握其应用.5.1.2《任意角和弧度制---弧度制》教案教材分析:前一节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而本节课主要依托圆心角这个情境学习一种用长度度量角的方法—弧度制,从而将角与实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本章的核心内容—三角函数扫平障碍,打下基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了解弧度制,明确1弧度的含义.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3.掌握用弧度制表示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理解弧度制的概念;2.逻辑推理:用弧度制表示角的集合;3.直观想象:区域角的表示;4.数学运算:运用已知条件处理扇形有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弧度制的概念与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化;难点:弧度制概念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五章三角函数的概念教案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背景,体会三角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2.经历三角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左义,发展数学抽象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立义.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函数的对应关系,包括影响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变化的因素分析,以及三角函数的宦义方式的理解;对符号Slna, COS◎和tana的认识.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语:我们知道,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周而复始”变化现象,圆周运动是这类现象的代表.如图1, G)O上的点P以ZI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把角的范圉推广到任意角后,我们可以借助角a的大小厂变化刻画点P的位置变化.又根据弧度制的左义 00的半径无关,因此,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先研究单位圆上点的运动•现在的任务是:如图1,单位圆OO上的点P以J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建立一个函数模型,刻画点P的位置变化情况.问题1:根据已有的研究函数的经验,你认为我们可以按怎样的路径研究上述问题?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预设答案:明确研究背景一对应关系的特点分析一下左义一研究性质.设计意图:明确研究的内容、过程和基本方法,为具体研究指明方向.(二)新知探究引导语:下而我们利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上述问题•如图2,以单位圆的圆心O为原点, 以射线CU为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点ZI的坐标为(1, 0),点P的坐标为(X, 0.射线OA从X轴的非负半轴开始,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终I匕位置为OR问题2:当α=-时,点P的坐标是什么?当―壬或迹时,点P6 2 3的坐标又是什么?它们是唯一确泄的吗?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久它的终边OP与单位圆交点P的坐标能唯一确定吗?预设的师生活动:在学生求出O=Z时点P的坐标后追问以下问题.6追问:(1)求点P的坐标要用到什么知识?(2)求点P的坐标的步骤是什么?点P的坐标唯一确泄吗?(3)如何利用上述经验求O=还时点P的坐标?3(4)利用信息技术,任意画一个角α,观察它的终边OP与单位圆交点P的坐标,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用函数的语言刻画这种对应关系吗?预设答案:(I)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画岀仝的终边Op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在RtZXOMP中,利用直角6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点P的坐标是空,丄I;2 2∖Z(3)可以发现,ZMOP亠而点P在第二象限,可得点P的坐标是f-i,巴]:3 I 2 2 丿(4)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角α,它的终边OP与单位圆交点为P(x, J,),无论是横坐标 X还是纵坐标H都是唯一确泄的.这里有两个对应关系:/:实数α(弧度)对应于点P的纵坐标y,g:实数α (弧度)对应于点P的横坐标X.根据上述分析,f: Rf[— 1, 1]和g: Rf[— 1, 1]都是从集合R到集合[一 1, 1]的函数.设计意图:以函数的对应关系为定向,从特殊到一般,使学生确认相应的对应关系满足函数的定义,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横、纵坐标都是圆心角α (弧度)的函数,为给出三角函数的定狡做好准备.问题3:请同学们先阅读教科书第178〜179页,再回答如下问题:(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对应关系各是什么?(2)符号SIn α, CoSa和tan &分別表示什么?在你以往的学习中有类似的引入特泄符号表示一种量的经历吗?(3)为什么说当a≠--^kπ时,tana的值是唯一确圧的?2(4)为什么说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泄义域是R?而正切函数的立义域是{X∈R∣A≠^-+kπ.Ar∈Z}?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再举手回答上述问题・预设答案:(1)正弦函数的对应关系:SIna-点P的纵坐标护余弦函数的对应关系:COSaf点P的横坐标x:正弦函数的对应关系:Uma —上X(2)分別表示” x,:引入符号IOg O d表示O V=b中的X .(3)当a≠-+kπl^,如果α确左,那么R的终边确定,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确左,2P点的横、纵坐标x、y就会唯一确泄,因此上的值也是唯一确泄的,所以tan α的值也是X唯一确定的.(4)当α = -+H时,α的终边在y轴上,这时点P的横坐标X等于0,所以-=tan2 X◎无意义.除此之外,对于任意角G, P点的横、纵坐标的值X, 3,都是存在且唯一确泄的.设计意图:在问题引导下,通过阅读教科书、無析关键词等,使学生明确三角函数的''三要素”;引导学生类比已有知识(引入符号IOg a b表示σx=b中的x),理解三角函数符号的意义.问题5:在初中我们学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们都是以锐角为自变呈:,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设XG(0,中}把按锐角三角函数泄义求得的锐角X的正弦记为刃,并把按本右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的X的正弦记为与刁相等吗?对于余弦、正切也有相同的结论吗?预设的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作图并得岀结论•预设答案:作出RtZ^l5C,其中ZA=x, ZC=90o ,再将它放入直角坐标系中,使点H 与原点重合,J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可得出H=G的结论.对于余弦、正切也有相同的结论.设计意图:建立锐角三角函数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联系,使学生体会两个定狡的和谐性.例1利用三角函数的左义求竺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3预设的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发言,再总结出从左义出发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步骤,并得岀答案.预设答案:在直角坐标系中,作ZZIoB=竺(图3)・3易知Z边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R, 4所以,sin— = -^-, cos- = l, tan —= -√3 ・3 2 3 2 3设计意图:通过概念的简单应用,明确用定义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步豫,进一步理解定艾的内涵.练习:在例1之后进行课堂练习:(1)利用三角函数能义,求兀,卫的三个三角函数值.2(2)说岀几个使CoSa= 1的α的值.预设的师生活动:由学生逐题给出答案,并要求学生说出解答步骤,最后可以总结为“画终边,找交点坐标,算比值(对正切函数)”.3ττ3兀?兀预设答案:(1) smτι=0, COSTr=— 1, tanπ=0: sm— = —L cos—=0, tan一不存 2 22在.(2) α=0, 2π> —2π 等.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定艾的理解情况・例2如图4,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F (不与原点O重合)的坐标为(x,妙点P与原点的距离为儿求证:Sma=丄,COSa=丄,tanα=丄.r r X师生活动:给岀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再让学生给出证明:(1)你能根据三角函数的眾义作图表示岀SIn α, COSa吗?(2)在你所作出的图形中,上,上各表示什么,你能找到它们与做任意角α的三r K X角函数的关系吗?预设答案:如图5,设角Q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o(Xo’ M)・分别过点P PO作X轴的垂线PM, POM>,垂足分别为M,胚,贝I][PωWb∣=l)'o∣t IPA∕∣=[j<,∣> IΛWbI=IXo:> (?Afl=PrI♦ΛOMP^ΛOM^Po.于是黑0 = 空],即lj.X)I= 12_!.因为N与>,同号,所以J忙二1 r Γr即Sin a=丄.同理可得COS a= —; tan a=丄.r F X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找到AOMP, ΔOMoPo,并利用它们的相似关系,根据三角函数的定艾得到证明.追问:例2实际上给出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另外一种左义,而且这种左义与已有的定义是等价的.你能用严格的数学语言叙述一下这种立义吗?预设的师生活动: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给出泄义的表述,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准确的左义.预设答案:设«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不与原点O重合)的坐标为(x,y),点P与原点的距离为儿则上、上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r r X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练习:在例2之后进行课堂练习:(3)已知点P在半径为2的圆上按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InUI∕s.求 2 s时点P所在的位宜.预设的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代表展示作业.预设答案:以坐标原点为圆心0, OP 所在直线为X 轴正方向建立平而直角坐标系.2 S 时点P 所在位置记为0.因为点P 是在半径为2的圆上按顺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角 速度为lrad ⅛,所以圆心角ZP∞=-2rad.所以2s 时,点P 在该坐标系中的位置为(2COS 2, —2sin 2)・设计意图:三角函数是刻画匀速圆周运动的数学揆型,通过练习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埋 解三角函数的定爻.(三) 布置作业(四) 目标检测设计(I)利用三角函数左义,求匹的三个三角函数值.6(2)已知角&的终边过点P(-12, 5),求角&的三角函数值.5 12(2) sin&=yp CoStan θ=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定艾的理解情况. 预设答案:⑴S 哙一 +cosZΞ=-^,tanZΞ = ^ζ 6 2 6 3。
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2019(A版)_5.2.1_三角函数的概念_导学案(2)
【新教材】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人教A版)1.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在各象限的符号.3.掌握公式一并会应用.1.数学抽象: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逻辑推理:利用诱导公式一求三角函数值;3.直观想象:任意角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4.数学运算:诱导公式一的运用.重点:①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在各象限的符号.难点: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一、预习导入阅读课本177-180页,填写。
1.单位圆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原点O为圆心,以__________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1)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__________交于点P(x,y),那么:图121(2)结论①y叫做α的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即sin α=y;②x叫做α的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即cos α=x;③yx叫做α的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即tan α=yx(x≠0).(3)总结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思考:若已知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的坐标是(x,y),则其三角函数定义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的坐标是(x,y),它与原点O的距离是r(r=x2+y2>0).三角函数定义名称sinα__________ 正弦cosα__________ 余弦tanα__________ 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统称三角函数.3.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弧度制下的定义域三角函数定义域sin α__________cos α__________tan α__________4.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1)图示:图122(2)口诀:“一全正,二__________,三__________,四__________”.5.诱导公式一1.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2,3),则有( )A .sin α=21313B .cos α=132C .sin α=31313D .tan α=232.已知sin α>0,cos α<0,则角α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3.sin 253π= .4.角α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M ⎝⎛⎭⎫32,12,则cos α+sin α的值为 .题型一 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的终边在直线y =-2x 上,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 跟踪训练一1.已知角θ终边上一点P (x,3)(x ≠0),且cos θ=1010x ,求sin θ,tan θ. 题型二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例2 (1)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点P (cos α,tan α)在第________象限.(2)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 ①sin 183°;②tan 7π4;③cos 5. 跟踪训练二1.确定下列式子的符号:(1) tan 108°·cos 305°;(2)cos 5π6·tan11π6sin2π3;(3)tan 120°·sin 269°.题型三 诱导公式一的应用例3 求值:(1)tan 405°-sin 450°+cos 750°;(2)sin 7π3cos ⎝⎛⎭⎫-23π6+tan ⎝⎛⎭⎫-15π4cos 13π3.跟踪训练三 1.化简下列各式:(1)a 2sin(-1 350°)+b 2tan 405°-2ab cos(-1 080°); (2)sin ⎝⎛⎭⎫-11π6+cos 125π·tan 4π.1.有下列说法: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②sin α是“sin”与“α”的乘积;③若sin α>0,则α是第一、二象限的角;④若α是第二象限的角,且P (x ,y )是其终边上一点,则cos α=-.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2.如果α的终边过点(2sin 30°,-2cos 30°),那么sin α=( )A. 12B .-12C. 32D .-323.若sin θ·cos θ>0,则θ在( )A .第一或第四象限B .第一或第三象限C .第一或第二象限D .第二或第四象限4.若cos α=-32,且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x ,2),则P 点的横坐标x 是( )A .2B .±2C .-2D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角α与角β均以Ox 为始边,它们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若sin α=51,则sin β= .6.求值:(1)sin 180°+cos 90°+tan 0°;(2)cos 25π3+tan15π4.答案小试牛刀 1.C 2.B 3.324.3+12. 自主探究例1 【答案】当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时,sin α=255,cos α=-55,tan α=-2.当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时, sin α=-255,cos α=55,tan α=-2.【解析】当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时,在α终边上取一点P (-1,2),则r =-12+22=5,所以sin α=25=255,cos α=-15=-55,tan α=2-1=-2.当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时, 在α终边上取一点P ′(1,-2), 则r =12+-22=5,所以sin α=-25=-255,cos α=15=55,tan α=-21=-2.跟踪训练一1.【答案】当x =1时,sin θ=31010,tan θ=3;当x =-1时,此时sin θ=31010,tan θ=-3.【解析】由题意知r =|OP |=x 2+9,由三角函数定义得cos θ=x r =xx 2+9.又∵cos θ=1010x ,∴x x 2+9=1010x .∵x ≠0,∴x =±1. 当x =1时,P (1,3),此时sin θ=312+32=31010,tan θ=31=3.当x =-1时,P (-1,3),此时sin θ=3-12+32=31010,tan θ=3-1=-3. 例2 【答案】(1)四; (2) ①sin 183°<0;②tan 7π4<0;③cos 5>0. 【解析】(1)∵α是第四象限角,∴cos α>0,tan α<0,∴点P (cos α,tan α)在第四象限. (2) ①∵180°<183°<270°,∴sin 183°<0; ②∵3π2<7π4<2π,∴tan 7π4<0;③∵3π2<5<2π,∴cos 5>0.跟踪训练二1.【答案】(1) tan 108°·cos 305°<0;(2) cos 5π6·tan11π6sin2π3>0;(3)tan 120°sin 269°>0.【解析】(1)∵108°是第二象限角,∴tan 108°<0.∵305°是第四象限角,∴cos 305°>0.从而tan 108°·cos 305°<0. (2)∵5π6是第二象限角,11π6是第四象限角,2π3是第二象限角,∴cos 5π6<0,tan 11π6<0,sin 2π3>0.从而cos 5π6·tan11π6sin2π3>0.(3)∵120°是第二象限角,∴tan 120°<0,∵269°是第三象限角,∴sin 269°<0.从而tan 120°sin 269°>0.例3 【答案】(1)32;(2)54. 【解析】 (1)原式=tan(360°+45°)-sin(360°+90°)+cos(2×360°+30°) =tan 45°-sin 90°+cos 30°=1-1+32=32. (2)原式=sin ⎝⎛⎭⎫2π+π3cos ⎝⎛⎭⎫-4π+π6+tan ⎝⎛⎭⎫-4π+π4·cos ⎝⎛⎭⎫4π+π3 =sin π3cos π6+tan π4cos π3=32×32+1×12=54.跟踪训练三1.【答案】(1)(a -b )2 ; (2)12.【解析】(1)原式=a 2sin(-4×360°+90°)+b 2tan(360°+45°)-2ab cos(-3×360°)=a 2sin 90°+b 2tan 45°-2ab cos 0° =a 2+b 2-2ab =(a -b )2. (2)sin ⎝⎛⎭⎫-116π+cos 125π·tan 4π =sin ⎝⎛⎭⎫-2π+π6+cos 125π·tan 0=sin π6+0=12. 当堂检测1-4. BDBD 5.−156.【答案】(1) 0;(2) 32 .【解析】 (1)sin 180°+cos 90°+tan 0°=0+0+0=0.(2) cos25π3+tan15π4=cos π3+tan π4=12+1=32.。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周期运动,而三角函数就是描述周期运动的重要的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紧密联系。
三角函数的概念是研究三角函数性质、图像的前提条件,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同时,三角函数也是研究解析几何 的重要工具,在物理、天文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1.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会求给定角的三角函数值.2.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及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3.掌握三角函数公式一及其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2、教学难点:求给定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在弧度制下,我们已经将角的范围扩展到全体实数.接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2、探索新知知识点1 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R ,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 (1)把点P 的纵坐标y 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α,即sin y α=;(2)把点P 的横坐标x 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cos x α=;(3)把点P 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y x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0)y x x α=≠.tan (0)y x xα=≠也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称为正切函数.知识点2 三角函数及其定义域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通常记为:正弦函数sin y x =,x ∈R ;余弦函数cos y x =,x ∈R ;正切函数tan y x =,π{|π2()}x x x k k ∈≠+∈Z .例题点拨例1 求5π3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解:在直角坐标系中,作5π3AOB ∠=(如图).易知AOB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13,22⎛- ⎝⎭. 所以5π3sin3=,5π1cos 32=,5πtan 33=- 例2 如图,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不与原点O 重合)的坐标为(),x y ,点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求证:sin y r α=,cos x r α=,tan y xα=.分析:观察图,由00OMP OM P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证明. 证明:如图,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000(,)P x y .分别过点P ,0P ,作x 轴的垂线PM ,0P M ,垂足分别为M ,0M ,则000P M y =,||||PM y =,00OM x =,||||OM x =,00OMP OM P ∽△△. 于是00||1P M PM r=,即0||y y r =. 因为0y 与y 同号,所以0y y r =,即sin y r α=. 同理可得cos x r α=,tan y xα=. 知识点3 各个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上述符号规律可简记为: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知识点4 诱导公式一sin(2π)sin k αα+⋅=,cos(2π)cos k αα+⋅=,tan(2π)tan k αα+⋅=,其中k ∈Z ,即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例3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cos250︒;(2)πsin 4⎛⎫- ⎪⎝⎭;(3)tan(672)-︒;(4)tan3π. 解:(1)因为250︒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2500︒<;(2)因为π4-是第四象限角,所以πsin 04⎛⎫-< ⎪⎝⎭; (3)因为tan 672tan 482360tan 4(8)()︒︒︒-=-⨯=︒,而48︒是第一象限角, 所以tan(672)0-︒>;(4)因为tan3πtan(π2π)tan π=+=,而π的终边在x 轴上,.所以tan π0=,即tan3π0=.例4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sin148010︒'(精确到0.001);(2)9πcos 4; (3)11πtan 6⎛⎫- ⎪⎝⎭. 解:(1)(sin148010sin 4014360)0''=+⨯︒︒︒sin 40100.645'=≈︒;(2)π9π2cos cos 2πc 4442πos ⎛⎫=+== ⎪⎝⎭; (3)11π3tan tan 2πtan 66ππ63⎛⎫⎛⎫-=-== ⎪ ⎪⎝⎭⎝⎭. 3、课堂练习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P -,则cos α的值为( ) A.34- B.35 C.45- D.34答案:B解析: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P -,则223(4)5r =+-=,由余弦函数的定义可得3cos 5x r α==.故选B. 2.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sin |cos sin |cos |αααα-的值是( ) A.1 B.0 C.2 D.-2答案:C解析:α为第二象限角,sin 0α∴>,cos 0α<,|sin |cos sin cos 2sin |cos |sin cos αααααααα∴-=+=.故选C. 3.(多选)下列函数值符号为负的是( )A.sin 1()000-︒B.πcos 4⎛⎫- ⎪⎝⎭C.tan 2D.cos4 答案:CD解析:因为1000336080-=-⨯+︒︒︒,所以1000-︒是第一象限角,则sin 10()000-︒>;因为π4-是第四象限角,所以πcos 04⎛⎫-> ⎪⎝⎭;因为2rad 2571811436'≈︒︒'⨯=是第二象限角,所以tan 20<;因为3ππ42<<,所以4弧度角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40<.故选CD.4.求值:13π5πcostan 63⎛⎫+-= ⎪⎝⎭____________. 答案:332 解析:原式π5πππ333cos 2πtan 2πcos tan 3636322⎛⎫⎛⎫=++-=+=+= ⎪ ⎪⎝⎭⎝⎭. 4、小结作业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诱导公式一及其应用.作业:完成本节课课后习题.四、板书设计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1.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R ,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1)把点P 的纵坐标y 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α,即sin y α=; (2)把点P 的横坐标x 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cos x α=; (3)把点P 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y x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0)y x x α=≠.tan (0)y x xα=≠也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称为正切函数.2.三角函数及其定义域: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通常记为:正弦函数sin y x =,x ∈R ;余弦函数cos y x =,x ∈R ;正切函数tan y x =,π{|π2()}x x x k k ∈≠+∈Z . 3.各个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上述符号规律可简记为: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4.诱导公式一:sin(2π)sin k αα+⋅=,cos(2π)cos k αα+⋅=,tan(2π)tan k αα+⋅=,其中k ∈Z ,即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人教版A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1)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第五章《三角函数》,本节课是第3课时,这是节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课.三角函数是高中范围内继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之后学习的函数,是函数的一个下位概念,与指对数函数、幂函数属于同一抽象( 概括)层次。
它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数学中其他知识内容的基础。
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等于相应边长的比值。
在此基础上,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引入弧度制,相应地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此时它与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研究一个实数集( 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到另一个实数集(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集合)的对应关系。
认识它需要借助单位圆、角的终边以及两者的交点这些几何图形的直观帮助,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锐角三角函数到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再到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直至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体现了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
本节课将围绕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展开,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能够利用单位圆认识这个概念是解决教学重点的关键。
A.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B.根据定义认识函数值的符号,理解诱导公式一;C.能初步运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D.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1.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多媒体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 1弧度角的定义【答案】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答案】︒︒︒≈==30.571801180)(弧度,ππ3. 关于扇形的公式【答案】.21)3(;21)2(;12lR S R S R l ===αα)( 4.在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 【答案】.tan ,cos ,sin abc a c b ===ααα二、探索新知探究一.角α的始边在x 轴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5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案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借助单位园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2、会利用相似关系,由角a 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得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3、能根据定义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在各个象限及坐标轴上的符号,会求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4、理解并掌握公式一,并会用公式一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或恒等式的证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学难点:对三角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及定义的理解.三、情景导入江南水乡,水车在清澈的河流里悠悠转动,缓缓的把水倒进水渠,流向绿油油的田地,流向美丽的大自然,把水车放在坐标系中,点p 为水车上一点,它转动的角度为a,水车的半径为r ,点p 的坐标如何表示?四、预习检查五、教学过程① 在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②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定义前面,我们已经把角的范围扩展到了任意角,并用弧度制来度量角,将角和实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接下来,我们将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刻画单位圆上点P 位置变化情况.(以点A 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旋转)191 sin -1050tan 3π︒、()2sin ,cos ,tan Pαααα、已知角 则分别是多少?以单位圆的圆心为原点,以射线OA为x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1,0),P(x,y)射线OA从x轴非负半轴开始,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终止位置为OP.(1)把点P的纵坐标y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α,即y=sinα;(2)把点P的横坐标x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α,即x=cosα(3)把点P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比值y叫做α的正切函数,记作tanα,即xy=tanα(x≠0).x我们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例1、2.同角三角函数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例2、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4.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对应三角函数相同.其中k ∈Z做题时,把角同化为(0~2π)即(0°~360°)终边相同的角,简化计算. 例4: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
2024春新教材高中数学5.2.1三角函数的概念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周期性进行计算。例如,已知一个角的大小为π/3,可以通过查表或计算得到其正弦值为√3/2,余弦值为1/2,正切值为√3。
(4)在线课程:国内外知名大学开设的三角函数相关在线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线性代数与几何》、斯坦福大学的《数学分析》等,学生可以在线观看视频讲座、完成练习题,拓展知识视野。
2.拓展建议:
(1)阅读数学杂志:鼓励学生阅读数学杂志,了解三角函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学术素养。
(2)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学术网站资源,查阅三角函数相关论文和著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三角函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三角函数的基本思想,提升数学抽象能力。同时,通过分析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三角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三角函数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教案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掌握诱导公式一,初步体会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教学重点: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教学难点:对诱导公式的发现与认识.PPT课件.资源引用:【知识点解析】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知识点解析】对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理解(一)创设情境引导语:前面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已有的学习函数的经验,你认为接下来应研究三角函数的哪些问题?预设的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发言.一般而言,学生会直接把问题指向“图象与性质”.教师可以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指出三角函数的特殊性:预设答案:因为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比值就是三角函数,而单位圆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反映到三角函数的取值规律上,就会呈现出比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更丰富的性质.例如,我们可以从定义出发,结合单位圆的性质直接得到一些三角函数的性质.设计意图:明确研究的问题和思考方向.一般地,学生不习惯于借助单位圆的性质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所以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二)新知探究1.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问题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所在的象限,你能发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值的符号有什么规律吗?如何用集合语言表示这种规律?预设的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预设答案:用集合语言表示的结果是:当α∈{β|2k π<β<2k π+π,k ∈Z }时,sin α>0;当α∈{β|2k π+π<β<2k π+2π,k ∈Z }时,sin α<0;当α∈{β|β=k π,k ∈Z }时,sin α=0.其他两个函数也有类似结果.设计意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标出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不难,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用集合语言表示,可以复习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等.例1 求证:角θ为第三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sin θ<0,①tan θ>0.② 预设的师生活动: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预设答案:先证充分性.因为①式sin 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三或第四象限,也可能与y 轴的负半轴重合;又因为②式tan 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一或第三象限.因为①②式都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只能位于第三象限.于是角θ为第三象限角.再证必要性.因为角θ为第三象限角,由定义①②式都成立.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2.诱导公式一问题2:联系三角函数的定义、象限角以及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你有发现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主探究,发现诱导公式一.追问:(1)观察诱导公式一,对三角函数的取值规律你有什么进一步的发现?它反映了圆的什么特性?(2)你认为诱导公式一有什么作用?预设答案:(1)诱导公式一体现了三角函数周期性取值的规律,这是“单位圆上的点绕圆周旋转整数周仍然回到原来位置”的特征的反映.(2)利用公式一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2π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时,由公式一可以发现,只要讨论清楚三角函数在区间[0,2π]上的性质,那么三角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性质就清楚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发现诱导公式一及其体现的三角函数周期性取值的规律,这是“单位圆上的点绕圆周旋转整数周仍然回到原来位置”的特征的反映.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发展直观想象等素养.例2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用计算器验证:(1)cos 250°; (2)sin ⎪⎭⎫ ⎝⎛-4π; (3)tan (-672°); (4)tan 3π.解:(1)因为250°是第三象限角,所以cos 250°<0;(2)因为4π-是第四象限角,所以sin ⎪⎭⎫ ⎝⎛-4π<0;(3)因为tan (-672°)=tan (48°-2×360°)=tan 48°,而48°是第一象限角, 所以tan (-672°)>0;(4)因为tan 3π=tan (π+2π)=tan π,而π的终边在x 轴上,所以tan π=0.例3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sin 1 480°10′(精确到0.001);(2)cos4π9; (3)tan ⎪⎭⎫ ⎝⎛-6π11. 解:(1)sin 1480°10′=sin (40°10′+4×360°)=sin 40°10′≈0.645;(2)9πππcos cos(2π)cos 444=+==(3)11πππtan()tan(2π)tan 6663-=-==. 师生活动:以上都是教科书中的例题,难度不大,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作课堂展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变形方法得出答案.在用计算器验证时,提醒学生注意角度制的设置.(三)课堂练习教科书第182页练习第1,2,3,4,5题.(四)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5.2第1,3,4,5,7,8,9,10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cos (-23π6); (2)tan 25π6.设计意图:考查诱导公式一,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是Q,点Q的纵坐标是12,说出几个满足条件的角α.设计意图:考查正弦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一.3.对于①sin θ>0,②sin θ<0,③cos θ>0,④cos θ<0,⑤tan θ>0与⑥tan θ<0,选择恰当的关系式序号填空:(1)角θ为第二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2)角θ为第三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设计意图:考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
【教案】5.2.1三角函数的概念-【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讲义
新教材必修第一册5.2.1:三角函数的概念课标解读:1.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理解)2.三角函数值符号.(理解)3.诱导公式.(掌握) 学法指导:1. 借助单位圆,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2. 紧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如定义域、符号、诱导公式一) 知识导图:知识点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的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R ∈α,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 ),(y x . (1)把点P 的纵坐标y 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αsin ,即αsin =y ; (2)把点P 的横坐标x 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αcos ,即αcos =x ;(3)把点P 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xy叫做α的正切,记作αtan ,即)0(tan ≠=x xy α(这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称为正切函数).我们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确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通常将它们记为:正弦函数 R x x y ∈=,sin 余弦函数 R x x y ∈=,cos正切函数)(2,tan Z k k x x y ∈+≠=ππ2.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表示三角函数如图所示,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一点P (不与原点O 重合)的坐标为),(y x ,点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则xy r x r y===αααtan ,cos ,sin .例1-1:已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21,23(--,则αsin 的值为( ) A.23-B. 21-C.23D.21 答案:B例1-2利用定义求32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答案:.332tan ,2132cos ,2332sin -=-==πππ知识点2: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的符号. 1.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定义域αsin}|{R ∈αα αcos}|{R ∈αααtan},2|{Z k k ∈+≠ππαα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由于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y x P 到原点的距离r 是正值,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知: ①正弦函数值的符号取决于纵坐标y 的符号; ②余弦函数值的符号取决于横坐标x 的符号;③正切函数值的符号是由x,y 的符号共同决定的,即x,y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因此,正弦函数)(sin α、余弦函数)(cos α、正切函数)(tan α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如图所示.例2-3:函数xx y tan cos sin +=的定义域为 .答案:},2|{Z k k x x ∈≠π例2-4:确定下列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260cos ; (2))3sin(π-; (3).310tanπ答案:(1)0260cos <︒;(2)0)3sin(<-π;(3).0310tan >π例2-5:若0cos sin <θθ,则角θ是( )A. 第一或第二象限角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D.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答案:D知识点3:诱导公式一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由此可以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一):附:部分特殊三角函数值例3-6:求下列各式的值. (1);1470sin ︒ (2);49cos π (3))611tan(π-.重难拓展知识点4:余切、正割、余割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R ∈α,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不与原点O 重合)的坐标是),(y x ,点P 与原点的距离r (022>+=y x r ),那么:(1)当0≠y 时,把比值yx 叫做角α的余切,记作αcot ,);0(cot ≠=y yx α (2)当0≠x 时,把比值x r 叫做角α的正割,记作αsec ,);0(sec ≠=x xr α (3)当0≠y 时,把比值yr叫做角α的余割,记作αcsc ,);0(csc ≠=x yr α 注意:事实上,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ααcsc sin 与,ααsec cos 与,ααcot tan 与例4-7: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7,15(-P ,则=αtan ,αcot .题型与方法题型1: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 1.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例8:有下列命题: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 ②终边不同的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不等; ③若02sin >α,则α是第一象限角;④若α是第二象限角,且),(y x P 是其终边上一点,则22cos yx x +-=α.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答案:A2.已知角的终边经过某一定点,求三角函数值.例9:已知α的终边经过点P (2,-3),则αsin = ,αcos ,αtan .例10: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0)(2,(≠a a a ,求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值.3.已知角的终边落在某一条线上,求其三角函数值例11:已知角α的终边落在直线03=+y x 上,求αsin ,αcos ,αtan 的值.变式训练1:已知角α的终边为射线)0(43≥-=x x y ,求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值.题型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1.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例12:设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则函数|tan |tan |cos |cos |sin |sin αααααα++=y 的值域 . 答案:{-1,3}例13:判断下列各三角函数式的符号: (1)︒-︒191cos 191tan ; (2).4tan 3cos 2sin答案:(1)0191cos 191tan >︒-︒; (2).04tan 3cos 2sin < 2.由三角函数式符号确定所在象限 例14:若0cos sin <αα,且0tan cos <αα,则角α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答案:C例15:若02sin >α,且0cos <α,试确定角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 答案:角α的终边位于第三象限.变式训练2:)423sin(2cos 4tan π-的符号为 (填“正”或“负”) 答案:负题型3:诱导公式一的应用 例16: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750sin )1020cos()1110cos()1395sin(︒︒-+︒︒-(2).4tan 512cos )611sin(πππ+-答案:(1)461+ (2)21变式训练:)1080cos(2765tan 1)(405tan )1350sin(222︒--︒--︒+︒-ab b a b a = . 答案:0易错提醒易错1:求三角函数值时对终边位置考虑不全例17: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x y =上,则αsin = .答案:22±例18:函数x x y tan cos ⋅=的定义域为 .答案:Z k k k k k ∈++⋃+],2,22()22,2[πππππππ高考连接例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GH EF CD AB 是圆122=+y x 上的四段弧(如图),点P 在其中一段上,角α以Ox 为始边,OP 为终边.若αααsin cos tan <<,则P 所在的圆弧是( ).A. ⌒ABB.⌒CD C.⌒EF D.⌒GH 答案:C考向2: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例20:若0tan >α,则( )A.0sin >αB.0cos >αC.02sin >αD.02cos >α 答案:C考向3:诱导公式一的应用 例21:=︒750sin . 答案:21基础巩固: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2,4),则ααcos sin -的值等于( ) A.553 B.553- C.51D.352- 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6,(-m ,且54cos -=α,则m =( )A. 8B. -8C.4D.-4 3.)619sin(π-的值等于( ) A.21 B.21- C.23 D.23- 4.给出下列函数值:①)1000sin(︒-;②)4cos(π-;③2tan .其中符号为负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5.若角α的终边上一点)9,(a 在函数x y 3=的图像上,则αtan 的值为 .6.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043=+y x 上,求ααcos sin 2+的值.7.化简下列各式:(1);0tan 90sin 180cos ︒+︒+︒c b a(2);0cos 2450sin 360cos 22︒-︒+︒pq q p(3).23cos2sin cos 2sin 22ππππab ab b a -+- 能力提升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角α以Ox 为始边,终边经过点P (-1,m ))(0≠m ,则下列各式的值一定为负的是( )A.ααcos sin +B.ααcos sin -C.ααcos sinD.ααtan sin 9.若0tan sin >αα,则角α的终边在( )A.第一象限B.第四象限C.第二或第四象限D.第一或第四象限10.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3,t )且)(53)2sin(Z k k ∈-=+απ,则t 等于( ) A.169- B.49- C.43- D.49 11.函数)10(log ≠>=a a x y a 且的图像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过定点P ,且角α的终边过点P ,则ααcos 2sin +的值为( ) A.57B.56C.5D.553 12.已知βαsin sin >,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βα,是第一象限的角,则βαcos cos >B.若βα,是第二象限的角,则βαtan tan >C.若β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βαcos cos >D.若βα,是第四象限的角,则βαtan tan >1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y x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0(>r r ,规定:比值r x y -叫做α的正余混弦,记作αsch .若)(παα<<=051sch ,则αtan =( ). A.43- B.43 C.34- D.3414.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2tan ,2cos ,2sin ααα中一定为正值的个数为 . 15.已知12,1)21(sin sin <<θθ且,则θ是第 象限角.参考答案:1. A2. B3. A4. B5. 296. 5252-或7.(1)b a +- (2)2)(q p - (3)22b a +8.D9.D10.B11.C12.D13.D 14.215.二。
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教案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2)【教学内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判断,诱导公式一及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2.掌握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的简单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判断,诱导公式一.教学难点:诱导公式一的应用.■微思考 1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由什么决定?提示: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值由单位圆和角终边交点坐标决定,所以其符号由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决定.1.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如图所示:正弦:一、二象限正,三、四象限负;余弦:一、四象限正,二、三象限负;正切:一、三象限正,二、四象限负.简记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2.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由此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一):sin(α+k·2π)=sinα,π 4 π4 cos(α+k ·2π)=cos α,tan(α+k ·2π)=tan α,其中 k ∈Z.■ 微思考 2根据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反过来,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时,角是否一定为终边相同的角呢?提示:不一定,如sin α = 1 ,则α = π + 2kπ或α = 5π + 2kπ(k ∈Z ). 2 6 6探究点 1 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定例 1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cos 250°;(2)sin − ;(3)tan −672°;(4)tan 3π;(5)tan 120°sin 269°.【解】(1)因为 250°是第三象限角,所以 cos250°<0.(2) 因为− π是第四象限角, 4 所以 sin − <0.(3) 因为 tan ( − 672°) = tan(48° − 2 × 360°),而 48°是第一象限角,所以 tan −672°>0.(4) 因为 tan3π = tan π + 2π = tanπ,而π的终边在 x 轴上,所以 tanπ = 0.(5) 因为 120°角是第二象限角,所以tan 120°<0.因为 269°角是第三象限角,所以sin 269°<0. 所以tan 120°sin 269° > 0 .11π 6正弦、余弦函数值的正负规律探究点 2 公式一的简单应用例 2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 cos 9π; 4(2) tan − ;(3)sin810° + tan 1125° + cos 420°.【解】(1) cos 9π4= cos= cos π 4 + 2π = 2; 2(2) tan − = tan= tan π 6− 2π = 3. 3 3原式= sin 2 × 360° + 90° + tan 3 × 360° + 45° + cos (360° + 60°)= sin90° + tan 45° + cos 60°π 4 11π 6 π 6= 1 + 1 + 12= 52利用公式一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步骤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两个知识点1.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正弦:一二象限正,三四象限负;余弦:一四象限正,二三象限负;正切:一三象限正,二四象限负.简记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2.诱导公式一sin(α+k·2π)=sinα,cos(α+k·2π)=cosα,tan(α+k·2π)=tanα,其中k∈Z。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版必修一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案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版必修一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案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它是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来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引入与“解三角形”有直接关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它与“解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因此,与学习其他基本初等函数一样,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能用三角函数描述一些简单的周期变化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以锐角三角函数为引子,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三角函数.由于三角函数与单位圆之间的这种紧密的内部联系,使得我们在讨论三角函数的问题时,对于研究哪些问题以及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问题等,都可以从圆的性质(特别是对称性)中得到启发.三角函数的研究中,数形结合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之间的联系,并在角的变化过程中,将这种联系直观地体现出来.所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本质.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三维目标1.通过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并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认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2.通过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3.正确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表示出来,即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4.能初步应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教学难点: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刻画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符号;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用几何形式表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 1.我们把角的范围推广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还能适用吗?譬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那么sin200°的值还是三角形中200°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吗?类比角的概念的推广,怎样修正三角函数定义?由此展开新课.另外用“单位圆定义法”单刀直入给出定义,然后再在适当时机联系锐角三角函数,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思路 2.教师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思考”,通过这个“思考”提出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回忆锐角三角函数概念,体会引进象限角概念后,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比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从而为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教科书在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之前,作了如下铺垫: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问题①:在初中时我们学了锐角三角函数,你能回忆一下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问题②: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口头回答,突出它是以锐角为自变量,边的比值为函数值的三角函数,教师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回答不出来的同学给予提示和鼓励.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角三角形.教师提示:前面我们对角的概念已经进行了扩充,并且学习了弧度制,知道了角的集合与实数集是一一对应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师在直角三角形所在的平面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画出角α的终边;学生给出相应点的坐标,并用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图1如图1,设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它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a,b),它与原点的距离22b a >0.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线段OM 的长度为a,线段MP 的长度为b.根据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定义,我们有 sinα=OP MP =r b ,cosα=OP OM =r a ,tanα=OP MP =ab . 讨论结果:①锐角三角函数是以锐角为自变量,边的比值为函数值的三角函数. ②sinα=OP MP =rb ,cosα=OP OM =r a ,tanα=OM MP =a b . 提出问题问题①:如果改变终边上的点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为什么?问题②:你利用已学知识能否通过取适当点而将上述三角函数的表达式简化?活动:教师先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并让他们动手画画图形,看看从图形中是否能找出某种关系来.然后提问学生,由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选几个点,计算一下对应的比值,获得具体认识,并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最后可以发现,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不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过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取到原点的距离为1的点可以使表达式简化.此时sinα=OPMP =b,cosα=OP OM =a,tanα=OM MP =a b . 在引进弧度制时我们看到,在半径为单位长度的圆中,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等于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符号由角α的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原点O 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这样,上述P 点就是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锐角三角函数可以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图2如图2所示,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1)y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y;(2)x 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x; (3)x y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xy (x≠0). 所以,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教师出示定义后,可让学生解释一下定义中的对应关系.教师应指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学生在锐角三角函数学习中建立的已有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与学生在数学必修一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经验也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熟悉的函数y=f(x)是实数到实数的一一对应,而这里给出的三角函数首先是实数(弧度数)到点的坐标的对应,然后才是实数(弧度数)到实数(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对应,这就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已有的几何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先建立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与第一象限角的联系,在直角坐标系中考查锐角三角函数,得出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比值)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结论,然后再“特殊化”引出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应点拨学生注意,尽管我们从锐角三角函数出发来引导学生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三角函数之间并没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体会到,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反映本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三角函数定义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对应关系有什么特点,函数值是什么.特别注意α既表示一个角,又是一个实数(弧度数).“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包含两个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把三角函数看成是自变量为实数的函数.值得注意的是:(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2)sinα不是sin 与α的乘积,而是一个比值;三角函数的记号是一个整体,离开自变量的“sin”“tan”等是没有意义的.讨论结果:①这三个比值与终边上的点的位置无关,根据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定义,有 sinα=OP MP =rb ,cosα=OP OM =r a , tanα=OP MP =a b . 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不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②能.提出问题问题①:学习了任意角,并利用单位圆表示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引入一个新的函数,我们可以对哪些问题进行讨论?问题②: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域、值域是怎样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在数学必修一中的有关函数的问题,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总结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总结的东西进行提问,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回答不正确或者不全面的学生给予提示和补充.教师让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探究”,教师提问或让学生上黑板板书.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下问题:请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先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弧度制下的定义域填入下表,再将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填入图3中的括号内. 三角函数定义域 sinαcosα tanα图3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定义出发,利用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特征得定义域、函数值的符号等结论.对于正弦函数sinα=y,因为y 恒有意义,即α取任意实数,y 恒有意义,也就是说sinα恒有意义,所以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R;类似地可写出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对于正切函数tanα=x y ,因为x=0时,xy 无意义,即tanα无意义,又当且仅当角α的终边落在纵轴上时,才有x=0,所以当α的终边不在纵轴上时,xy 恒有意义,即tanα恒有意义,所以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α≠2π +kπ(k∈Z ).(由学生填写下表) 三角函数定义域 sinαR cosαR tanα {α|α≠2π+kπ,k∈Z } P 在第一、二象限时,纵坐标y>0,点P 在第三、四象限时,纵坐标y<0,所以正弦函数值对于第一、二象限角是正的,对于第三、四象限角是负的(可制作课件展示);同样地,余弦函数在第一、四象限是正的,在第二、三象限是负的;正切函数在第一、三象限是正的,在第二、四象限是负的.从而完成上面探究问题.即“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讨论结果:①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②y=sinα与y=cosα的定义域都是全体实数R ,值域都是[-1,1].y=tanα的定义域是{α|α≠2π +kπ(k∈Z )},值域是R . 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0(-3,-4),求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活动: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明确可以用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来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但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既不失一般性,又简单,更容易看清对应关系.教师要点拨引导学生习惯画图,充分利用数形结合,但要提醒学生注意α角的任意性.如图4,设α是一个任意角,P(x,y)是α终边上任意一点,点P 与原点的距离r=22y x +>0,那么:图4 ①r y 叫做α的正弦,即sinα=ry ; ②r x 叫做α的余弦,即cosα=rx ; ③x y 叫做α的正切,即tanα=x y (x≠0). 这样定义三角函数,突出了点P 的任意性,说明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值只与α有关,而与点P 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深刻理解这一点. 解:由已知,可得OP 0=22)4()3(-+-=5.图5如图5,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分别过点P 、P 0作x 轴的垂线MP 、M 0P 0,则|M 0P 0|=4,|MP|=-y,|OM 0|=3,|OM|=-x,△OMP∽△OM 0P 0,于是sinα=y=1y =||||OP MP -=||||000OP P M -=54-; cosα=x=1x =||||OP OM -=||||00OP OM -=53-;tanα=x y =a cos sin =34. 点评:本例是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角α的三角函数值问题.可以先根据三角形相似将这一问题化归到单位圆上,再由定义得解.变式训练 求35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图6 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AOB=35π,如图6. 易知∠AOB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21,23-), 所以sin 35π=23-,cos 35π=21,tan 35π=3-. 例2 求证:当且仅当下列不等式组成立时,角θ为第三象限角.⎩⎨⎧><.0tan ,0sin θθ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验证在不同的象限内各个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有什么样的关系,提示学生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来探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知道:三角函数的定义告诉我们,各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取决于x,y 的符号,当点P 在第一、二象限时,纵坐标y>0,点P 在第三、四象限时,纵坐标y<0,所以正弦函数值对于第一、二象限角是正的,对于第三、四象限角是负的;同样地,余弦函数在第一、四象限是正的,在第二、三象限是负的;正切函数在第一、三象限是正的,在第二、四象限是负的.证明:我们证明如果①②式都成立,那么θ为第三象限角.因为①sin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三或第四象限,也可能位于y 轴的非正半轴上;又因为②式tanθ>0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一或第三象限.因为①②式都成立,所以θ角的终边只能位于第三象限.于是角θ为第三象限角.反过来请同学们自己证明.点评:本例的目的是认识不同位置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其条件以一个不等式出现,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把问题的条件、结论弄清楚,然后再给出证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变式训练(2007北京高考)已知cosθ·tanθ<0,那么角θ是( )A.第一或第二象限角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D.第一或第四象限角答案:C例3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sin390°;(2)cos 619π;(3)tan(-330°). 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有什么特点,终边相同的角相差2π的整数倍,那么这些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角的终边的关系到角之间的关系再到函数值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然后再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由此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一):利用公式一,2π(或0°到3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个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解:(1)sin390°=sin(360°+30°)=sin30°=21; (2)cos 619π=cos(2π+67π)=cos 67π=23-; (3)tan(-330°)=tan(-360°+30°)=tan30°=33. 点评:本题主要是对诱导公式一的考查,利用公式一将任意角都转化到0—2π范围内求三角函数的值.思路2例1 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3x 上,则10sinα+3secα=.活动: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一题目,本题虽然是个填空题,看似简单但内含分类讨论思想,可以找两个学生来板演这个例题.对解答思路正确的学生给以鼓励,对思路受阻的学生要引导其思路的正确性.并适时地点拨学生:假如是个大的计算题应该怎样组织步骤.解:设角α终边上任一点为P(k,-3k)(k≠0),则 x=k,y=-3k,r=22(-3k)k +=10|k |.(1)当k>0时,r=10k ,α是第四象限角, sinα=r y =kk 103-=10103-,secα=x r =k k 10=10,∴10sinα+3secα=10×10103-+310=-310+310=0. (2)当k<0时,r=k 10-,α为第二象限角, sinα=r y =kk 103--=10103,secα=x r =k k 10-=10-, ∴10sinα+3secα=10×10103+3×(10-)=310-310=0.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均有10sinα+3secα=0.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清楚当k>0时,P(k,-3k)是第四象限内的点,角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当k<0时,P(k,-3k)是第二象限内的点,角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内,这与角α的终边在y=-3x 上是一致的.变式训练设f(x)=sin 3πx,求f(1)+f(2)+f(3)+…+f(72)的值. 解:∵f(1)=sin3π=23,f(2)=sin 32π=23,f(3)=sinπ=0, f(4)=sin 44π=23-,f(5)=sin 35π=23-,f(6)=sin2π=0, ∴f(1)+f(2)+f(3)+f(4)+f(5)+f(6)=0.而f(7)=sin 37π=sin 3π,f(8)=sin 38π=sin 32π,…,f(12)=sin 312π=sin2π, ∴f(7)+f(8)+f(9)+f(10)+f(11)+f(12)=0.同理f(13)+f(14)+f(15)+f(16)+f(17)+f(18)=0,…,f(67)+f(68)+…+f(72)=0,∴f(1)+f(2)+f(3)+…+f(72)=0.求函数y=a sin +tanα的定义域.活动:让学生先回顾求函数的定义域需要注意哪些特点,并让学生归纳出一些常见函数有意义的要求,根据函数有意义的特征来求自变量的范围.对于三角函数这种特殊的函数在解三角不等式时要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求含正切函数的组合型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时,正切函数本身的定义域往往被忽略,教师提醒学生应引起注意这种情况.同时,函数的定义域是一个集合,所以结论要用集合形式表示.解:要使函数y=a sin +tanα有意义,则sinα≥0且α≠kπ+2π(k∈Z ). 由正弦函数的定义知道,sinα≥0就是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纵坐标非负. ∴角α的终边在第一、二象限或在x 轴上或在y 轴非负半轴上,即2kπ≤α≤π+2kπ(k∈Z ).∴函数的定义域是{α|2kπ≤α<2π+2kπ或2π+2kπ<α≤(2k+1)π,k∈Z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要使函数式有意义,必须sinα≥0,且tanα有意义,由此推导出α的取值范围就是函数的定义域.变式训练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sinx+cosx;(2)y=sinx+tanx; (3)y=xx x tan cos sin +;(4)y=x sin +tanx. 解:(1)∵使sinx,cosx 有意义的x∈R ,∴y=sinx+cosx 的定义域为R .(2)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sinx 与tanx 有意义.∴有⎪⎩⎪⎨⎧+≠∈2ππk x R x ∴函数y=sinx+tanx 的定义域为{x |x≠kπ+2π,k∈Z }. (3)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tanx 有意义,且tanx≠0. ∴有⎪⎩⎪⎨⎧≠+≠πππk x ,k x 2(k∈Z ),∴函数y=xx x tan cos sin +的定义域为{x |x≠2πk ,k∈Z }. (4)当sinx≥0且tanx 有意义时,函数有意义, ∴有⎪⎩⎪⎨⎧+≠+≤≤2x ,1)(2k 2k ππππk x (k∈Z ). ∴函数y=sinx +tanx 的定义域为 [2kπ,2kπ+2π)∪(2kπ+2π,(2k+1)π](k∈Z ). 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解答: 1.sin 67π=21-;cos 67π=23-;tan 67π=33 点评:根据定义求某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sinθ=135;cosθ=1312-;tanθ=125-. 点评: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的坐标,由定义求角α的三角函数值.3.点评:熟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进一步地理解公式一.4.当α为钝角时,cosα和tanα取负值.点评:认识与三角形内角有关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5.(1)正;(2)负;(3)零;(4)负;(5)正;(6)正.点评:认识不同位置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6.(1)①③或①⑤或③⑤;(2)①④或①⑥或④⑥;(3)②④或②⑤或④⑤;(4)②③或②⑥或③⑥.点评:认识不同象限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7.(1)0.874 6;(2)3;(3)0.5;(4)1.点评:求三角函数值,并进一步地认识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公式一.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给出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且讨论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实质上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扩展,是将锐角三角函数中边的比变为坐标与距离、坐标与坐标的比,记忆方法可用锐角三角函数类比记忆,至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可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得到.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两个内容,一是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二是一组公式,两者的作用分别是:前者确定函数值的符号,后者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0°到360°角的三角函数,这两个内容是我们日后学习的基础,经常要用,请同学们熟记.作业课本习题1.2A组题1—9.设计感想关于三角函数定义法,总的说来就两种:“单位圆定义法”与“终边定义法”.这两种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正因为此,各种数学出版物中,两种定义方法都有采用.在学习本节的过程中可以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函数定义进行类比、学习.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不但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也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紧扣三角函数的定义,善于利用数形结合.在利用三角函数定义进行求值时,应特别强调要注意横向联系,即不仅仅能求出该值,还要善于观察该值与其他三角函数值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来求解.(设计者:房增凤)第2课时导入新课思路 1.(情境导入)同学们都在一些旅游景地或者在公园中见过大观览车,大家是否想过大观览车在转动过程中,座椅离地面的高度随着转动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二者之间有怎样的相依关系呢?思路 2.(复习导入)我们研究了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学习了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成0°—360°角的三角函数的一组公式,前面还分析讨论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这些内容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之上的,这些知识在以后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内容时,是经常、反复运用的,请同学们务必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加强记忆.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对于角α的各种三角函数我们都是用比值来表示的,或者说是用数来表示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几何表示法.我们知道,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与坐标轴的方向有关.因此自然产生一个想法是以坐标轴的方向来规定有向线段的方向,以使它们的取值与点的坐标联系起来.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问题①: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三角函数定义并思考: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用几何中的方法来表示,应怎样表示呢?问题②:回忆初中学过的线段,若加上方向会怎样呢?什么是有向线段?活动:指导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单位圆,设任意角α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x 轴的正半轴与单位圆相交于A(1,0),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过A 作单位圆的切线,这条切线必平行于y 轴(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设它与角α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于点T.教师点拨学生观察线段的方向与点P 的坐标.显然,线段OM 的长度为|x|,线段MP 的长度为|y|,它们都只能取非负值. 当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我们可以把OM 、MP 都看作带有方向的线段:如果x>0,OM 与x 轴同向,规定此时OM 具有正值x;如果x<0,OM 与x 轴正向相反(即反向),规定此时OM 具有负值x,所以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有OM=x.如果y>0,把MP 看作与y 轴同向,规定此时MP 具有正值y;如果y<0,把MP 看作与y 轴反向,规定此时MP 具有负值y,所以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有MP=y.引导学生观察OM 、MP 都是带有方向的线段,这种被看作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于是,根据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就有 sinα=r y =1y =y=MP, cosα=r x =1x =x=OM. 这两条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MP 、OM 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类似地,我们把OA 、AT 也看作有向线段,那么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就有tanα=x y =OAAT =AT. 这条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AT,叫做角α的正切线.讨论结果:①能.②被看作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提出问题问题①:怎样把三角函数线与有向线段联系在一起?问题②: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怎样规定的?当角α的终边变化时,它们有什么变化?活动:师生共同讨论,最后一致得出以下几点:(1)当角α的终边在y 轴上时,余弦线变成一个点,正切线不存在.(2)当角α的终边在x 轴上时,正弦线、正切线都变成点.(3)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都是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所以作某角的三角函数线时,一定要先作单位圆.(4)线段有两个端点,在用字母表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时,要先写起点字母,再写终点字母,不能颠倒;或者说,含原点的线段,以原点为起点,不含原点的线段,以此线段与x 轴的公共点为起点.(5)三种有向线段的正负与坐标轴正反方向一致,三种有向线段的数量与三种三角函数值相同.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统称为三角函数线.讨论结果:①略.②略.示例应用思路1例1 如图7,α,β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点P,Q,过A(1,0)作切线AT,交图7射线OP 于点T,交射线OQ 的反向延长线于T′,点P 、Q 在x 轴上的射影分别为点M 、N,则sinα=______________,cosα=______________,tanα=______________,sinβ=______________,cosβ=______________,tanβ=______________.活动:根据三角函数线的定义可知,sinα=MP,cosα=OM,tanα=AT,sinβ=NQ,cosβ =ON,tanβ=AT′.答案:MP OM AT NQ ON AT′点评:掌握三角函数线的作法,注意用有向线段表示三角函数线时,字母的书写顺序不能随意颠倒.变式训练利用三角函数线证明|sinα|+|cosα|≥1.解:当α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时,正弦(或余弦)线变成一个点,而余弦(或正弦)线的长等于r,所以|sinα|+|cosα|=1.当角α终边落在四个象限时,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sinα|+|cosα|=|OM |+|MP |>1,∴|sinα|+|cosα|≥1.例2 在单位圆中画出适合下列条件的角α的终边或终边所在的范围,并由此写出角α的集合:(1)sinα=21;(2)sinα≥21. 活动:引导学生画出单位圆,对于(1),可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A(x,y),则sinα=y,所以要作出满足sinα=21的终边,只要在单位圆上找出纵坐标为21的点A,则OA 即为角α的终边;对于(2),可先作出满足sinα=21的角的终边,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角α的范围.图8。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教案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教学目标:借助单位圆理解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会求具体弧度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达到水平二的要求.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学难点:用角的终边上的点刻画三角函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大家回忆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函数的概念是什么? 弧度制的概念是什么? 同时思考:如何刻画圆周运动中点的位置变化?学生思考回答.(二)探究一: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师讲解:我们可以把单位圆与坐标系结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教师:当6a π=时,点P 的坐标是什么?学生:点P 12) 教师:当2 23ππα=或时,点P 的坐标是什么?学生:点P 的坐标分别是(0,1)和(12-). 教师: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R ,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点P 的坐标能唯一确定吗?学生:能.教师:结合函数的定义,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点P 的横坐标x 、纵坐标y 都是角α的函数. 教师:当2πα=+k π(k ∈Z )时,α的终边在y 轴上,这时点P 的横坐标等于0,所以tan y a x =无意义.除此之外,对于确定的α,y x的值也是唯一确定的.所以tan y a x =(x ≠0)也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称为正切函数.由坐标系中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的横、纵坐标间的对应关系,得出结论.教师总结三角函数的定义:1.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R ,它的終边OP 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1)把点P 的纵坐标y 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α,即y =sin α;(2)把点P 的横坐标x 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x =cos α;(3)把点P 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y x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y x α=(x ≠0).2.记法:通常将三角函数记为:正弦函数:sin ,y x x =∈R ;余弦函数:cos ,y x x =∈R ; 正切函数:tan ,()2y x x k k ππ=≠+∈Z .探究二:三角函数概念的本质教师:在初中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们都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设0,2x π⎛⎫∈ ⎪⎝⎭,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的锐角x 的正弦、余弦、正切,与按本节角函数定义求得的x 的正弦、余、正切相等吗?大家还记得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吗?学生:记得,锐角三角函数是以锐角为自变量,边的比值为函数值的三角函数. 教师:通过建系,将锐角α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则α为第一象限角,如图.由相似三角形,不妨取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 (a ,b ),则它与原点的距离1=.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则线段OM 的长度为a ,线段MP 的长度为b . 请分别用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本节三角函数的定义求sin α,两者的结果是否一致?学生:一致.教师:用这两种定义计算出的cos α和tan α结果一致吗?学生:一致.教师:本节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推广,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的载体由直角三角形变成了直角坐标系.(三)课堂练习例1.已知(2,)P y -是角α终边上一点,且sin α=,求cos α与tan α.答案:因为点P 到原点的距离为r =所以sin α==,所以2245y y +=,所以21y =,所以r ,又易知0y <,所以1y =-,所以cosα==1tan 2α=.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1.三角函数的定义.2.运用三角函数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板书设计:1.正弦函数:sin ,y x x =∈R ;2.余弦函数:cos ,y x x =∈R ;3.正切函数:tan ,()2y x x k k ππ=≠+∈Z .。
5.2三角函数的概念-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熟练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3.理解正弦、余弦、正切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够计算其在不同角度上的取值。
4.学会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角度的度量方法。
2.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公式。
3.掌握三角函数在不同角度上的取值。
三、教学难点1.对于初学者,理解角的概念可能会较为抽象。
2.一些学生可能会较难掌握三角函数的各项公式。
四、教学过程1. 角的概念及度量方法教学内容1.角的概念。
2.角度的度量方法。
教学步骤1.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构成的形状。
2.解释角度的度量方法,包括角度的符号、大小和单位。
3.让学生进行角度的计算练习。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角的概念,并熟练掌握角度的度量方法。
2.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内容1.三角形的定义。
2.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步骤1.引入三角形的定义,让学生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2.解释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包括按角度大小进行分类和按边长大小进行分类。
3.让学生进行三角形分类的练习。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并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3. 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公式教学内容1.正弦函数的定义及其公式。
2.余弦函数的定义及其公式。
3.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其公式。
教学步骤1.引入三角函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三角函数是由三角形的边长比值所确定的函数。
2.解释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其公式。
3.让学生进行三角函数的计算练习。
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公式,并能够熟练计算三角函数的取值。
4. 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内容1.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角函数的概念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数学抽象)2.掌握利用诱导公式一求给定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确定函数值的符号.(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学难点】用诱导公式一求给定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确定函数值的符号预习案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99条件如图,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R,它的终边OP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定义正弦把点P的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α,即y=sin α余弦把点P的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x=cos α正切把点P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yx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函数正弦函数y=sin x,x∈R余弦函数y=cos x,x∈R正切函数y=tan x,x≠π2+kπ,k∈Z三角函数的定义(坐标法)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不与原点O重合)的坐标为(a,b),点P与原点的距离为r,则r=|OP|=a2+b2,sin α=MPOP=br,cos α=OMOP=ar,tan α=MPOM=ba.【知识点二】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y sinα=y cosα=y tanα【知识点三】诱导公式一1.语言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
2.式子表示:=⋅+)2sin(παk=⋅+)2cos(παk=⋅+)2tan(παk二、自习检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α=β+720°,则cos α=cos β.()(2)若sin α=sin β,则α=β.()(3)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则必有sin α>0.()2.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2,3),则有()A.sin α=21313B.cos α=132C.sin α=31313D.tan α=23高一数学第1 页(共4页) 高一数学第2 页(共4页)三、探究未知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疑惑,至少两点。
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来自《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第五章《三角函数》5.2.1三角函数的概念,这是一节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课.三角函数是高中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之后学习的函数,它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学习数学中其他知识内容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中,一些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而本节课是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比较抽象,学生的思维跨度大,比较难理解。
3、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利用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分析】1、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2、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客观世界中存在大量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现象,比如日出日落、钟摆,摩天轮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现象,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用指数函数模型来刻画病毒增长问题和储蓄复利问题;用对数函数来刻画地震的震级变化问题和溶液PH值问题,那我们该用什么函数模型来刻画周期现象的运动规律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连串的追问下,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
(二)探索新知1、不失一般性,我们先研究单位圆上点的运动,如图,单位圆⊙O 上的点P 以A 为起点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建立一个函数模型,刻画点P 的位置变化情况.根据已有的研究函数的经验,你认为我们可以按怎样的路径研究上述问题?2、角α的始边在x 轴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
当6πα=时,点P 的坐标是什么? 当322ππα或= 时,点P 的坐标又是什么?它们唯一确定吗? 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点P 的坐标能唯一确定吗?设计意图: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解决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概括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1.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根据定义认识函数值的符号。
理解诱导公式一;
3.能初步运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1.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
2.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解决与三角函数值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一、设角,
是一个任意角,R ∈αα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y x 。
那么(1) 的正弦函数。
叫做α记作 ,;sin α=y 即
(2) 的余弦函数。
叫做α记作 ,;cos α=x 即
(3) 的正切。
叫做α记作 ;tan α=x y 即 )0(tan ≠=x x
y α是 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称为 (tangent function)。
二、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 定义域
αsin =y
αcos =y
αtan =y 三、诱导公式
=+)2sin(παk ;=+)2(cos παk ;
=+)2(tan παk 。
Z k ∈
一、探索新知
探究一.角α的始边在x 轴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
当πα=时,点P 的坐标是什么?当
322ππα或= 时,点P 的坐标又是什么?它们唯一确定吗?
探究二 :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α,它的终边OP 与单位圆交点P 的坐标能唯一确定吗?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设角,
是一个任意角,R ∈αα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y x 。
那么(1) 的正弦函数。
叫做α记作 ,;sin α=y 即
(2) 的余弦函数。
叫做α记作 ,;cos α=x 即 (3) 的正切。
叫做α记作
;tan α=x
y 即 )0(tan ≠=x x
y α是 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称为 (tangent function)。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他们称为三角函数.
通常将它们记为:正弦函数 R x x y ∈=,sin
余弦函数 R x x y ∈=,cos
正切函数 )(2,tan Z k k x x y ∈+≠=ππ
探究三:在初中我们学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们都是以锐角为自变量。
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设)2
,0(π
∈x ,把按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的锐角x 的正弦记为1z ,并把按本节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的 x 的正弦记为1y 。
1z 与1y 相等吗?对于余弦、正切也有相同的结论吗?
例1. 求
35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变式:把角
35π改为67π呢?
例2.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不与原点O 重合)的坐标为(x,y ),点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
求证:.tan ,cos ,sin x y r x r y ===
ααα
探究四.1. 三角函数 定义域
αsin =y R
αcos =y
R αtan =y ⎭
⎬⎫⎩⎨⎧∈+≠)(2Z k k ππαα
例3.求证:角θ为第三象限角的充要条件是⎩
⎨⎧><0tan 0sin θθ.
思考:如果两个角的终边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
=+)2sin(παk ;=+)2(cos παk ;
=+)2(tan παk 。
Z k ∈
作用:利用公式一,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
求)360~0(2~0︒
︒或π角的三角函数值 .
例4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3tan )4();672tan()3();4
sin()2(;250cos 1ππ
︒︒--)(
例5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611tan()3(;49cos 2);001.0(011480sin 1ππ-'︒
)(精确到)(
1.sin(-315°)的值是()
A.-
2
2B.-
1
2 C.
2
2 D.
1
2
2.已知角α终边过点P(1,-1),则tan α的值为()
A.1B.-1
C.
2
2D.-
2
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与角β均以Ox为始边,它们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若sin
α=1
5,则sin β=________.
4.求值:(1)sin 180°+cos 90°+tan 0°.
(2)cos 25π
3+tan⎝
⎛
⎭
⎪
⎫
-
15π
4.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探究一、当6π
α=时,点P 的坐标为),(2123。
当2
πα=时,点P 的坐标为),(10。
当3
2πα=时,点P 的坐标为)(23,21-。
探究二、点P 的横、纵坐标都能唯一确定。
探究三、都相等
例1.解析见教材 变式:,2
167sin -=π2367cos -=π 3367tan =π 例2.解析见教材
探究四1.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确定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 定义域
αsin =y R
αcos =y
R αtan =y ⎭⎬⎫⎩⎨⎧∈+≠)(2Z k k ππαα 2.确定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例3.例4 例5,解析见教材
达标检测
1.【答案】C
【解析】sin(-315°)=sin(-360°+45°)=sin 45°=22
2.【答案】B
【解析】由三角函数定义知tan α=-11=-1.
3.【答案】-15
则角β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Q (x ,-y ),
由题意知y =sin α=15,所以sin β=-y =-15.
4.【解析】 (1)sin 180°+cos 90°+tan 0°=0+0+0=0.
(2)cos 25π3+tan ⎝ ⎛⎭⎪⎫
-15π4
=cos ⎝ ⎛⎭⎪⎫8π+π3+tan ⎝ ⎛⎭⎪⎫-4π+π4
=cos π3+tan π4=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