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大石头的来历和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3)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探讨课文中大石头的来历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大石头图片,引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停顿。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大石头的来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堂小结:2. 强调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六、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大石头的寓言故事。
七、课后反思:2. 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自然中的大石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9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9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见过)大石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你见过这样的一块大石头吗?(出示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二.初读认字同学们,就让我们和李四光一起来看一看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是什么样的?1、自由朗读课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具体内容写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交流材料,质疑解难针对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1、字词: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等词的意思。
2、内容: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图片或童年故事。
3、自由读文,谈谈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四、指导写字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二、全班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奇怪的地方吗?可用因为______所以______让学生说说原因。
让学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______想像情景,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跑去怎样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______。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说话练习: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应该会把草地______,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______。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奥秘。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运用想象与创造,让学生进行故事续写,锻炼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掌握阅读理解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2)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奇怪的大石头》,了解故事背景及寓意。
(2)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准备教学素材。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奇怪的大石头》,了解故事梗概。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然景观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欣赏。
(2)提问:“你们知道大石头是如何形成的吗?”(3)引入《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奇怪的大石头》,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奥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及寓意。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讲解如何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4. 小组讨论:(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编写续写故事。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修改。
五、课后作业3. 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描绘,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大石头的奇特之处。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解释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大石头的特征。
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等方法,整理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分享、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奇特之处?”2. 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石头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尝试解释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大石头的观察和理解。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石头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强调其奇特之处。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资源1. 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
2. 与大石头相关的资料或文章。
3. 思维导图模板或工具。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观察、分析和讨论的能力。
2.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对大石头的特征和形成过程的理解。
3. 观察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大石头的真实图片或视频,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3. 在总结与反思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这张图片有什么疑问?”2. 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石头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尝试解释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了如何开展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了解大石头的形态、特点以及可能的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辨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不同形态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辨的能力。
3.引发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大石头的形态和特点。
2.大石头可能的成因。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一些关于大石头的问题,如:•你们见过哪些奇怪的大石头?•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大石头是怎么来的?•大石头有什么特点?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对大石头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第二步:观察石头(15分钟)将准备好的多个大石头摆放在教室或者户外,并让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大石头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点,进行记录和比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和描述不同石头的特点。
第三步:小组合作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大石头的特点,并且根据石头的特点,推测可能的成因。
每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记录表格等方式整理想法。
第四步: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进行展示。
展示时,代表可以简要介绍石头的特点,并分享小组的推测成因。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提问。
第五步:扩展活动(20分钟)针对学生展示的结果和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介绍大石头的可能成因,如地质作用、侵蚀、自然力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提出更多问题。
第六步: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归纳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与之前的讨论进行对比。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检验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表:学生根据观察石头的特点进行记录的表格。
2.小组讨论记录:每个小组对于石头特点和可能成因的讨论记录。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和讨论石头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辨能力。
7 、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来历1.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掌握相关的地质知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讲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包括地质变化、火山爆发等。
分析大石头的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的原因。
1.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师讲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配合图片或模型展示。
第二章:奇怪的大石头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生态环境。
掌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相关知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植被和动物种类。
讲解生物如何适应特殊的生态环境。
分析大石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观察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态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物适应特殊环境的看法。
教师讲解大石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文化意义3.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在文化上的意义和价值。
掌握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传说。
讲解大石头在当地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大石头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引发学生对文化意义的关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文化意义的理解。
教师讲解大石头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掌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政策及措施。
讲解大石头作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方法。
分析大石头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情况的资料,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保护和利用的看法。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一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问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1.课文寓意的把握。
2.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对奇怪事物的看法。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深入分析1.分析课文第一段,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分析课文第二段,探讨人们对大石头的不同看法。
3.分析课文第三段,理解作者对待大石头的态度。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大石头奇怪的原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提问:大石头奇怪的原因是什么?二、深入分析1.分析课文第四段,理解作者对待大石头的态度。
2.分析课文第五段,探讨大石头带给作者的启示。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寓意。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奇怪事物,以及如何对待这些事物。
2.强调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奇怪事物,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六、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奇怪事物的作文。
2.深入阅读课文,了解更多关于奇怪事物的知识。
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1.分析课文第四段,理解作者对待大石头的态度。
师:同学们,作者在第四段中表达了对大石头的什么态度呢?生1:我觉得作者对大石头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心情。
生2:对,作者不仅仅是好奇,还有一种想要弄清楚大石头背后秘密的决心。
师:很好,作者的确是带着一种探秘的心态来观察大石头。
那么,作者是如何行动的呢?生3:作者通过观察和思考,试图找到大石头奇怪的原因。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和描述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了解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难点: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了解大石头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素材和工具。
2. 学生准备:观察过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对大石头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
2. 探究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探究大石头的性质和特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观察,记录结果。
4. 成果展示:(1)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分享发现和体验。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大石头,让学生了解了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探究了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效果: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石头的成因和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4.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可以增加一些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石头的成因和变化。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观察、描述、探究等方面的表现。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精选5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精选5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中的3个:藏、卧、旅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之间的关系。
3、体会李四光的好学好问、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一、揭题、谈话1、板书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齐读课题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觉得文章仅仅是在写大石头吗?3、你了解李四光吗?出示资料简介4、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对于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反馈:老师把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你找对了吗?著名、捉迷藏、悄悄、躲闪、大坑、卧进土里、推动、旅行、考擦、遗迹、研究、震惊、长江流域地质学家、陨石、冰川、秦岭、第四纪先自由朗读指名小老师带读,要求读音标准齐读。
2、老师把最后一行词语变成了红色,因为它们是地质学上的专有名词,比较特殊。
让我们一起读好它们。
3、指明分意义段读课文,思考: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过渡:原来,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是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发生的,这部分内容在课文的第几小节?请你仔细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2小节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玩的时候,李四光发现这快石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让学生体会有关句子。
抓住“巨石、孤零零、遮得严严实实”3、是啊,每次捉迷藏这块大石头都和他们一起玩,像朋友一样。
在这里玩的时间久了,李四光就对这个朋友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4、和李四光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李四光觉得这块石头奇怪呢?(会观察、会思考、会提问)过渡:那么这块石头到底奇怪在什么地方?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哪些疑问?请你把问题找出来读一读。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2)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一、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讲授奇怪的大石头的知识,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大石头的定义和特点;2.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分类;3.大石头在地质、生态和人类活动中的作用;4.大石头背后的文化和传说。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起兴趣,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一些大石头的例子,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出问题:“你见过哪些奇怪的大石头?你觉得大石头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第二步:知识讲解(介绍大石头的定义、特点和形成过程)•呈现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大石头的形态和特点,并描述;•通过讲解,学生了解大石头是指体积较大的石头,常常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纹理;•介绍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包括自然风化、地壳运动和冰川作用等;•利用实物或模型演示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大石头在地质、生态和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自由探究大石头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记录大石头在土壤保持、植物生长、动物栖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激发学生对大石头在环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四步:文化传承(分享大石头背后的文化和传说)•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大石头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说故事;•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大石头的传说故事,进行调查研究,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学生分享各自调查的结果,了解不同文化中大石头的多样性。
第五步:总结(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需要保护的大石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以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作品为主要依据,包括:•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探究成果;•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质量;•个人或小组调查研究的收集资料;•学生对大石头文化传承的理解。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描述的场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的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恩的心。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奇怪的大石头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课文。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解析:(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词和短语。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讨大石头的成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1)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播放关于大石头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探讨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2. 任务型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大石头的调查问卷。
(2)各组问卷互相填写,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分享结果。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石头的故事。
(2)学生书写一篇关于大石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其他奇怪的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2)学生制作PPT,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任务型活动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内容完整性等。
(2)评价学生的拓展作业,关注学生的研究深度、PPT制作水平等。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奇怪的大石头》。
2. 大石头的图片、视频资料。
《奇怪的大石头》精品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坑、考”等6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和他后来的研究
成果。
3.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执着追求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和他后来的研究成果。
2.难点: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执着追求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大石头的好奇之处。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对大石头的疑问和探索过程。
3.分析李四光的品质,如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执着追求等。
4.朗读指导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出李四光的疑问和思考。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5.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思考和探索的重要性。
2.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奇怪现象,并思考如何解决。
3.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李四光的其他成就。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教案第一章:石头的世界1.1 引入: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石头,让他们观察并描述这些石头的特征。
1.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石头,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石头的质地、颜色和形状等特征。
1.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石头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第二章:石头的形成与变化2.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石头的形成过程,如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等。
2.2 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石头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
2.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变化原因。
第三章:石头的利用与保护3.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石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材料、装饰品等。
3.2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石头的利用方式,并选择一种石头进行制作或设计。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
第四章:石头的故事与文化4.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石头相关的故事和传说,如石头精灵、宝石王国等。
4.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石头故事进行研究和讲述。
4.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第五章:石头观察与探究5.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石头的奇特现象,如浮石、磁石等。
5.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石头进行观察和探究,记录下它的特征和现象。
5.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石头现象,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释。
第六章:石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6.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石头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河流冲刷、风化作用等。
6.2 活动: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中的石头,记录下它们的状态和变化。
6.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头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意义和对人类的影响。
第七章:石头的艺术创作7.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石头艺术作品,如石头雕刻、拼图等。
7.2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石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7.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石头艺术创作的意义和欣赏角度。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奇怪的大石头”。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大石头存在。
1.2 目标设定让学生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2.1 观察大石头给学生发放一些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大石头的特征。
引导学生注意大石头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2.2 讨论大石头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是如何形成的,可能与地质作用、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探索奇怪的大石头的形成原因3.1 地质作用介绍向学生介绍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包括侵蚀、沉积、变质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对大石头形成的影响。
3.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户外考察奇怪的大石头,观察其周围环境、地质特征等。
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
第四章:大石头的生态价值4.1 生态系统介绍向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生物和非生物要素。
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提供栖息地、调节水分等。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石头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每组学生可以选择一种生物或非生物要素,展示大石头对其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总结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形成原因和生态价值。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5.2 反思与展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石头和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作为未来的行动指南。
第六章:案例研究:奇怪的大石头的真实故事6.1 故事分享向学生分享一个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真实故事,例如一个著名的大石头景点或者与大石头相关的历史事件。
引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6.2 讨论与分析学生听取故事后,引导他们分析故事中大石头的重要性和影响。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奇怪的大石头”的形成过程,了解地球科学的初步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知识解释“奇怪的大石头”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相关知识,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准备提出问题和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觉得这张图片中的大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2. 探究: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球科学的知识解释“奇怪的大石头”的形成原因。
3. 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探究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观点。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奇怪的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并强调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观察报告,包括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释。
学生还需要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界中的奇特景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观察、讨论、提问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观察报告质量,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的合理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球科学家或有相关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界中的奇特景观,加深对“奇怪的大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反应等,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这本书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这本书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石头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石头,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如作为建筑材料、装饰品等。
第二章:石头的历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2.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的形成过程,例如通过沉积、岩浆冷却等过程。
讲解石头中所包含的地质历史信息,例如地层的年代和古环境。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石头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
第三章:石头的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在人类社会中的利用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在建筑、雕塑、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讲解石头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参观石头的建筑和艺术品,了解石头在人类社会中的利用和价值。
组织学生进行石头手工艺品的制作,体验石头的可塑性和创造力。
第四章:石头的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的保护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4.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保护的原因和方法,例如防止过度开采和破坏。
讲解石头保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石头保护的实践活动,例如参与石头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石头资源。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石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入思考。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保护意义和人类对自然的责任。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石头的认识和感受。
第六章:石头的艺术表现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下面是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欢迎查看阅读。
初中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会写“着、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着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不懂的知识找资料弄明白。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轮读词语:
着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
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
(2)质疑问难,解难。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
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观看录象)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
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
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轮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四、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4.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感受巨石之“怪”。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
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
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
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楚”。
(3)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问。
2.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3.感受人物品质。
大石头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样的感受,他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
(1)自读课文,找、画关键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体会课文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着探索写具体的。
(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拓展延伸,加强感悟
你还搜集到李四光爷爷哪些故事特别是他的童年故事读过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
四、总结全文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
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1.谈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李四光爷爷小时侯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引发他的思考和探索,后来出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看到苹果往下掉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着名的科学家。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揭示课题。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思考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里写到了小牛顿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最欣赏小牛顿哪一点?
4.自主阅读。
5.交流,指导朗读。
六、作业超市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抄写生字词语。
3.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