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科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科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查阅资料的相关工具(如书籍、网络等)。

六、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神奇景观的课文,通过讲述一块大石头的来历,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尊重自然。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大石头的外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模仿。

(3)分角色朗读,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互相交流,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情境和角色。

(2)运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互动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通过课文中的角色塑造,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的主要内容介绍。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4. 课文情境的探究和角色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和运用生字词。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大石头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情境和角色。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互动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生字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运用练习。

4.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课文情境和角色。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进行相关拓展活动。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奇怪的大石头》,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石头的描绘,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颗大石头,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颗大石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教学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如“奇怪”、“巨大”、“形态各异”等。

4.课文讲解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讲解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提问:“你们觉得大石头为什么奇怪?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5.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石头的认识和理解。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大石头的形态、颜色、质地等。

7.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大自然,找出一个你觉得奇怪的事物,写一篇短文介绍它的奇怪之处。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课堂氛围。

4.课后作业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公园,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开展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大石头的性质。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大石头?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利用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

1.4 教学步骤展示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问题。

第二章:探索奇怪的大石头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2.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2.3 教学方法观察和实验。

小组合作。

2.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尝试推测其成因。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各自的推测。

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共同探讨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第三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意义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3.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场景。

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的经验,共同探讨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重要性。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2 教学内容以奇怪的大石头为灵感,进行创意表达。

4.3 教学方法绘画、写作等艺术形式。

4.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和美丽之处。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共同欣赏和交流。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具体内容写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交流材料,质疑解难针对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1、字词: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等词的意思。

2、内容: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图片或童年故事。

3、自由读文,谈谈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四、指导写字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二、全班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奇怪的地方吗?可用因为______所以______让学生说说原因。

让学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______想像情景,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跑去怎样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______。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说话练习: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应该会把草地______,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______。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奇怪的大石头》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石头的来历,明白大自然的神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探究问题的答案。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探究大石头的来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看法。

(2)引入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巩固词汇。

(3)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大石头的来历。

3. 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大石头的来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

(2)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4. 情感延伸(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大自然,保护大石头等生态环境。

(3)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保护大自然的方法。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故事《奇怪的大石头》,引导学生们了解和思考自然界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究精神。

1.2 教学对象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

1.3 教学内容故事《奇怪的大石头》的内容介绍、生词学习、情节讨论、思考题。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第二章:故事内容介绍2.1 故事梗概《奇怪的大石头》是一个关于一个小村庄里的一块大石头的故事。

村民们一直想知道这块石头从何而来,直到有一天,一个科学家来到村庄,帮助他们解开了谜团。

2.2 故事重点村民们对大石头的猜测和探索科学家的调查和发现大石头的来源和意义第三章:生词学习3.1 生词列表奇怪(奇怪)大石头(大石头)村庄(村庄)科学家(科学家)奥秘(奥秘)3.2 生词解释奇怪:不寻常的,引人注目的大石头:体积较大的石头村庄:乡村地区的小社区科学家:研究自然界和物质的专家奥秘:深奥难解的事物第四章:情节讨论4.1 问题设计村民们为什么对大石头感到奇怪?村民们采取了哪些行动来探索大石头的来源?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大石头的来源和意义是什么?4.2 分组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问题设计,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第五章:思考题5.1 思考题设计你认为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大石头的来源的?村民们对大石头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5.2 作业布置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思考题完成质量6.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观察作业批改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材料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文本生词卡片思考题纸张7.2 教学工具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第八章:教学步骤8.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大石头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8.2 故事阅读朗读或分角色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情境。

8.3 生词学习通过卡片或电子屏幕展示生词,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大石头的特征和形成原因;(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大石头,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其外观和质地;(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观察和描述大石头的特征;(2)了解大石头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大石头的特征;(2)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关于大石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准备相关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1)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了解石头的特征;(2)提前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大家用恰当的词汇描述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板书关键词汇。

2. 新课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关于石头的特征和描述方法的词汇和句型;(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观察大石头,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大石头特征和形成过程的理解;(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保护自然环境的建议。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其特征;3. 搜集关于大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语言表达:评估学生在描述大石头特征时的词汇选择、语法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1. 生词的正确认读和理解。

2. 课文的流利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生词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准备教材:《奇怪的大石头》课文文本教具:PPT、黑板、生词卡片、教学挂图等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教学挂图或播放PPT,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大石头,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Step 2:生词学习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如“奇怪”、“大石头”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生词编造句子,巩固记忆。

Step 3: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Step 4:课文理解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学生回答问题,锻炼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Step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词的重要性和课文的寓意。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生词和课文。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观察和探索自然界中的奇怪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和讨论,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七、评价与反馈1.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课堂表现。

2.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目的:引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石头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的来源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石头,讨论石头的来源和特点。

1.4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石头,让学生注意到石头的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的来源和特点。

第二章:大石头的形成2.1 目的: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包括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

2.3 教学方法:图片和视频展示:通过展示火山爆发和地壳运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4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火山爆发和地壳运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大石头的形成与地质活动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大石头的种类3.1 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大石头,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种类的大石头,如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等。

3.3 教学方法: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大石头样本,进行比较和分类。

3.4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大石头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大石头进行分类。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类结果,解释不同种类的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第四章:大石头的作用4.1 目的:让学生了解大石头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大石头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如水源保护、土壤侵蚀控制等。

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大石头在自然环境中的具体作用。

4.4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大石头在自然环境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描述的场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的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恩的心。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奇怪的大石头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课文。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解析:(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奇怪”、“大石头”等词语;(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大石头的来历;(3)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大石头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2)通过模仿、表演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体验到探索大自然的乐趣;(2)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词语,理解故事内容;(2)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大石头的变化。

2. 教学难点:(1)词语“奇怪”、“大石头”等的学习;(2)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描述大石头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故事课件:《奇怪的大石头》;(2)图片:大石头、小动物等;(3)词语卡片:奇怪、大石头等。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2)计算机;(3)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2)学生分享自己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看法。

2. 教学故事:(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学生跟随故事情节,了解大石头的来历;(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动词、形容词等词语。

3. 小组讨论:(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大石头的变化过程;(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大石头的变化。

4. 模仿表演:(1)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模仿表演,表现大石头的变化过程;(2)学生互相评价,提高表演技能。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五、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2. 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词和短语。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讨大石头的成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1)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播放关于大石头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探讨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2. 任务型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大石头的调查问卷。

(2)各组问卷互相填写,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分享结果。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石头的故事。

(2)学生书写一篇关于大石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其他奇怪的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2)学生制作PPT,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任务型活动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内容完整性等。

(2)评价学生的拓展作业,关注学生的研究深度、PPT制作水平等。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奇怪的大石头》。

2. 大石头的图片、视频资料。

《奇怪的大石头》精品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精品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坑、考”等6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和他后来的研究
成果。

3.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执着追求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和他后来的研究成果。

2.难点: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执着追求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大石头的好奇之处。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对大石头的疑问和探索过程。

3.分析李四光的品质,如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执着追求等。

4.朗读指导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出李四光的疑问和思考。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5.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思考和探索的重要性。

2.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奇怪现象,并思考如何解决。

3.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李四光的其他成就。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奇怪的大石头”。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大石头存在。

1.2 目标设定让学生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2.1 观察大石头给学生发放一些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大石头的特征。

引导学生注意大石头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2.2 讨论大石头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是如何形成的,可能与地质作用、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知识,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探索奇怪的大石头的形成原因3.1 地质作用介绍向学生介绍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包括侵蚀、沉积、变质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对大石头形成的影响。

3.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户外考察奇怪的大石头,观察其周围环境、地质特征等。

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

第四章:大石头的生态价值4.1 生态系统介绍向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生物和非生物要素。

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提供栖息地、调节水分等。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石头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每组学生可以选择一种生物或非生物要素,展示大石头对其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总结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形成原因和生态价值。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5.2 反思与展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石头和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作为未来的行动指南。

第六章:案例研究:奇怪的大石头的真实故事6.1 故事分享向学生分享一个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真实故事,例如一个著名的大石头景点或者与大石头相关的历史事件。

引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6.2 讨论与分析学生听取故事后,引导他们分析故事中大石头的重要性和影响。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教案一:奇怪的大石头探索活动目标年龄:4-6岁活动目标:1.帮助孩子们培养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2.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孩子们学习合作和沟通。

材料:1.大石头(可在户外找到,确保安全无尖锐边角)。

2.彩色画笔。

3.纸张。

4.音乐。

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们观察大石头,鼓励他们描述石头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提问他们是否发现了石头上的特殊之处。

2.给孩子们提供画笔和纸张,让他们用彩色画笔画出自己眼中的大石头。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可以添加其他元素来丰富画面。

3.将孩子们的画挂在教室的墙上或放在地板上,展示给其他孩子观看。

鼓励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画中的故事。

4.引导孩子们一起围坐在大石头周围,一同观察石头。

播放柔和的音乐背景,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氛围。

5.提问孩子们:如果这块大石头会说话,它可能会说些什么?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展开讨论。

6.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形成一个故事情节,从大石头的角度出发,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7.分组或分角色,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表演。

可以提供简单的道具和服装,增加乐趣。

8.孩子们表演完后,鼓励他们互相分享表演中的经验和感受。

9.结束活动时,让孩子们一起合力将大石头搬回原处,表示感谢和敬意。

教案二:奇怪的大石头科学实验目标年龄:7-9岁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2.增加孩子们对地质学的兴趣。

3.提高孩子们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材料:1.大石头。

2.酸性液体(例如柠檬汁或醋)。

3.碱性液体(例如肥皂水或小苏打溶液)。

4.水。

5.各种颜色的食用染料。

6.平底容器。

7.汤匙。

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探索大石头。

鼓励他们发现和记录石头上的特殊之处,比如颜色和纹理。

2.将大石头分成若干块,每块大石头分配给一个小组。

3.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酸性液体、碱性液体和水。

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液体对大石头进行观察和实验。

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将要学习的故事主题:奇怪的大石头。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大石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大石头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块大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奇怪的大石头的想法和疑问。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发故事文本,让学生阅读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部分。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大石头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部分,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关键信息。

邀请学生回答关于大石头的问题,如“大石头是什么形状的?”,“大石头有多大?”等。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描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第三章:写作技巧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并解释在本课中将要使用的技巧。

通过示例或讲解,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3 教学活动:提供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写作任务,如写一段描述大石头的句子。

指导学生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4.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讨论任务。

提供关于大石头的问题或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邀请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 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一《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主人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 u n石、大坑(k e ng)卧进、突兀(w U、旅行、考察、秦(q i n)岭、流域(丫巧遗(y 1)迹、研究、震(zh e 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
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
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
高耸。

4、第四纪:
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

约从距今2 5 0万年前至今。

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
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
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

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
线。

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
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a »
n 。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1、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2、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

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3、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4、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
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⑴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⑵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5、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
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


首先想到的是问老
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
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

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