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历史人物———项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 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古人云:"义者, 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 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 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 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 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 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弑杀刘 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 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妇人之仁" 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可以说,项羽重义而 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剧。
《史记· 项羽本纪》说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其叔父项梁因此 不满他,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不教 他读书与剑术,改教他兵法,但项羽略知大意以后,便不肯全部学完。 后来项梁因故杀人,躲避仇家,携项羽逃亡到吴中(项梁避仇的吴中在今天的哪里众说 纷纭,主流说法为苏州,另有湖州、绍兴两种异说)[7]定居。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郡吴中[1]时,时年22岁的项羽跟 项梁一起旁观皇帝出巡,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吓得项梁急掩其口,从此对项羽另眼 相看。该处一说名掩浦,一名项浦[8],位于湖州府城东北十六里弁山东,两名皆与此典 故有关[9]。
谢谢
• 性格的祭奠 •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 、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 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 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 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 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 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 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 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 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 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
历史评价
• 《史记》作者司马迁在书中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 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 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仍然把项羽的 传记列为本纪,与历代中国最高统治者平级,是少数享此殊荣而无帝王(皇帝)衔 头的人。少数史学家甚至有提出司马迁可能在影射秦汉之间还存在一个楚朝,可因 为存在时间太短以及被汉朝文禁而被慢慢淡出历史,当然这些推测因为缺少其他佐 证而无法成为主流。 • 项羽的主要军事对手韩信曾批评项羽为:“遇强则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则怜的妇 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贤能将帅,又曾迁逐楚义帝,用兵赶尽杀绝。虽名为霸王,其 实民心尽失。” •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 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 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本纪》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 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 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 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 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 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 。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 奈。
楚汉战争
前206年,汉王刘邦终于反叛,出兵占领关中,项羽因为正在讨伐田 荣,因而无暇分兵。前205年,汉军联合五国诸侯军队共五十六万人进攻楚国, 占领彭城,项羽闻讯自齐地率三万精兵回救,在彭城之战大败汉军,汉军阵 亡士兵二十余万人,睢水中的尸体甚至堵住了江流,刘邦被楚将丁公放走, 侥幸逃脱。 项羽率兵向西追击,汉军坚守荥阳,令楚军无法再向西前进。前204 年,荥阳危急,汉将纪信扮成刘邦出城投降,刘邦趁机西逃,项羽知道中计 后大怒,烧死纪信,楚军不久攻占荥阳。占领荥阳后,项羽捕获城守周苛, 向之劝降,惟其对汉王刘邦忠心不二拒之,因而遭项羽下令烹杀。
• 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 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 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 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 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 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唐代才子杜牧有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 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汪遵《项羽》却道: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 负拔山名。 宋代的陈洎在其《过项羽庙》中咏叹道: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帐犹闻怨楚歌。学敌万 人成底事,不思一个范增多。 宋朱淑真咏: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宋苏辙《虞姬墓》的咏叹是: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 谁使西来敌沛公。 北宋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题乌江亭》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 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宋陆游《项羽》叹曰: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 江君自知。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有无名氏《题项羽庙》咏叹:嬴秦久矣酷斯民,羽入关中又火秦。父老莫嗟遗庙毁, 咸阳三月是何人。
评论历史人物
第6小组 组长:邹旸林 组员:胡综艺 高洪 杰 陈云飞 屈斌 余鹏 王远
目 录
早年经历/simple 人生履历/powerful
历史评价/fre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早年经
/simple

家世出身 少有大志 起兵反秦 楚汉战争
少有大志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灭楚的战争中自刎身亡,其祖先项氏多人也是楚 国将领。项羽本人据载是重瞳,[6]即双眼各有两个相叠瞳孔,是中国传统上认为的圣人 异相,传说舜就是重瞳。 项羽身长八尺有余(《汉书》中记载为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项羽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但这些仅算作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刘邦 采纳袁公的建议,采取正确的战略,成功以自己吸引楚兵主力,派出将领不 断的侵袭楚军后方,实行了“疲楚”之计。同时派韩信别领一支汉军消灭北 方列国,分化拉笼项羽阵营的九江王英布等,完成了对楚的战略包围。项羽 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故项羽虽百战百胜,但是形势越来 越不利。 前203年,楚、汉订立《鸿沟和约》,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是为楚 河汉界,止干戈,罢纷争。和约订立后,项羽率军东归。后刘邦接受张良、 陈平建议,撕毁和约出兵攻楚。刘邦约定韩信及彭越合击项羽,可是二人却 按兵不动,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一方面固守,另一方面以 事成后裂土封王利诱韩信及彭越出兵,终于使他们带兵会合刘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