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方法论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科学技术方法论 PPT课件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22
科学概念的主要逻辑特征: ① 可确定性。 所谓可确定性,是指概念在逻辑上 的可确定性,或可接受性。 ②可检验性。 可检验的含义指可直接检验或可间 接检验。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23
爱因斯坦:“物理学中没有 任何概念是先验地必然的,或者 是先验地正确的。唯一地决定一 个概念的‘生存权’的,是它同 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 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2
二.观察和实验
将科学问题变成科学事 实的重要手段
(一)观察
1.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 和描述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 手段。
观察一般是指在自然发生的状态下, 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在人为干预控制 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是实验观察。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3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5
(二)实验
1.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 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 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 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 学事实的方法。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实验方法具有以下特性:
①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 究对象。
②实验方法可以强化研究对象。 ③实验方法可以使对象的属性 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7
④实验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 动过程,从而认识对象的性质。
⑤实验方法还是一种经济可靠 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2019年7月27日星期六
18
三.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一)科学抽象及其成果 (二)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牛顿力学的创立与发展
总结词
牛顿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数学语言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科学研 究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完整的 经典力学体系。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力学现象,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工 程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牛顿力学在微观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 多的便利和效益。
生物科技与医学
生物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将有助于解决许多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同时,生物科技的发展也 将对农业、环保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05
CHAPTER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北大)
目录
CONTENTS
•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概念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实践应用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挑战与展望
01
CHAPTER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0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强大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生物技术的突破
02
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进步,生物领域将迎来更
多突破性成果。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03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
护,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
牛顿力学的创立与发展
总结词
牛顿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数学语言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科学研 究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完整的 经典力学体系。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力学现象,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工 程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牛顿力学在微观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 多的便利和效益。
生物科技与医学
生物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将有助于解决许多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同时,生物科技的发展也 将对农业、环保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05
CHAPTER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北大)
目录
CONTENTS
•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概念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实践应用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挑战与展望
01
CHAPTER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0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强大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生物技术的突破
02
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进步,生物领域将迎来更
多突破性成果。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03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
护,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PPT课件
3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简介
2.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 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2)归纳与演绎: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 演绎相互渗透、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 和实践内容的过程,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
9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 力和灵魂。要创新,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科学研究 上和技术发明上的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 与重新配置。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表现为运用规范性的辩证思维 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 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在这 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典 型特征,也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
2)技术活动:技术活动方法是人类在技术发明等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 方法的总和。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中曾经大量和深入地研究了技术 史和工艺过程,并把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称为推动历史前进的 火车头。通过对于人类技术发明等活动的历史与现实的总结,形成了今 天的马克思主义技术活动方法论。包括技术构思方法、技术发明方法、 教师试验方法、技术预测方法、技术评估方法。
3.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1)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 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包括数学方程方法、数理统计 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学实验方法等多种形式。
2)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 的总和,如系统分析与综合方法、软系统方法论、反馈与控制方法、信 息方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 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简介
2.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 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2)归纳与演绎: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 演绎相互渗透、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 和实践内容的过程,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
9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 力和灵魂。要创新,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科学研究 上和技术发明上的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 与重新配置。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表现为运用规范性的辩证思维 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 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在这 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典 型特征,也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
2)技术活动:技术活动方法是人类在技术发明等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 方法的总和。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中曾经大量和深入地研究了技术 史和工艺过程,并把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称为推动历史前进的 火车头。通过对于人类技术发明等活动的历史与现实的总结,形成了今 天的马克思主义技术活动方法论。包括技术构思方法、技术发明方法、 教师试验方法、技术预测方法、技术评估方法。
3.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1)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 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包括数学方程方法、数理统计 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学实验方法等多种形式。
2)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 的总和,如系统分析与综合方法、软系统方法论、反馈与控制方法、信 息方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 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PPT课件
演绎法的分类
⑴三段论推理法
M
P
S
M
所以, S 是 P
例子: 物质是永恒不变的
恐龙是物质 恐龙是永恒不变的
物质是可分的
粒子是物质 粒子是可分的
⑵ 假言推理法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法
逻辑规则:不能否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否定后件)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如果P, 那么q 非P
所以,非q
例子: ▲如果地球上发射的物体速度超过每秒11.2公里,那么它就能摆脱地球 的引力;长征3号火箭发射的物体速度超过每秒11.2公里,所以,长征3 号火箭发射的物体摆脱了地球的引力(发射成功了)。 ▲如果一个人体温升高,那么他就身体有病;小张的体温没有升高,所 以小张身体没有病。(通过否定前件而达到否定后件) ▲如果是动物,能自己移动身体;猪笼草不能移动身体,所以猪笼草不 是动物。
例如,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结 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对DNA分子各部分认 识的一次综合。他们一方面综合了当时生物学家 所揭示的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信息传 递功能;另一方面又综合了生物化学家分析DNA 各种成分的大量资料,特别是综合了威尔金斯等 人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图样和实验数据,把 DNA的整体结构完整地再现出来。通过这一综合, 使人们对DNA的各个片段认识发展到从整体上把 握了它的结构和功能,由此人们从分子水平上阐 明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机制就在于DNA分子的自 我复制和改制。
再如,希尔伯特通过引进点、直线、平面等基本 概念以及结合、顺序、合同等基本关系,建立若 干基本公理,从而构造出一个完备、简单的公理 体系,根据这一公理体系可以导出全部欧式几何 定理。
经过数理逻辑的发展,公理化方法更加形式化、 符号化,不但大大提高了科学思维的能力与效率, 也使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的部分思维的希望变成现 实。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课堂PPT)
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
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10
三、从抽象到具体
(一)抽象
抽象即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
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二)具体
具体有两个含义,第一,指感性具体,也就是人们面对客观事物本身所获
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
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深入对象内部进行认识和实践,而且是为了在思维中综合认
识对象,为在实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没
有分析的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3
本章教学要点和教学建议
教学要点
强调科学技术研究是实践活动,方法论也应该按照科学实践的实际过程,从思维与 实践的关系入手,讨论辩证思维与实践特性,让研究生变表征的科学观为实践的科学观, 变表征的方法论为实践的方法论。
教学要求
1、教学的重点是以科学实践的活动观为基点,构建新的重辩证思维的、重科学实践的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是一种与以往重科学理论的静态的科学理论观非常不同的科学研 究方法论,不是科学技术方法论,而是研究的方法论,是活动的方法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东北大学 陈红兵 2012.09
1
目录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2
本章编写原则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与具 体科技研究的方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提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 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
卡尔萨根(C.Sagan): 卡尔 萨根(C.Sagan): 萨根 科学家为什么应该普及科学
“我们是能思考的生物。这正是我们的长处 我们是能思考的生物。 我们是能思考的生物 所在。我们不如其他动物跑得快、会伪装、 所在。我们不如其他动物跑得快、会伪装、 善于挖洞、长于飞翔和游泳。 善于挖洞、长于飞翔和游泳。但我们善于 思考。并且由于有双手,我们善于建造。 思考。并且由于有双手,我们善于建造。 这是我们的特殊天赋, 这是我们的特殊天赋,也是人类延续的主 要原因。 要原因。如果我们仅自己最明智地运用这 些能力而没有鼓励他人运用, 些能力而没有鼓励他人运用,那就否认了 我们人类善于思考的天生权力。 我们人类善于思考的天生权力。因而我认 为没有被鼓励着去积极思考的人是不幸 的。”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 1问题: 就是在已知与未知的交界所表 现出 背景知识的无知,而不是产生于对知识 背景的分析。简单问题在科学当中并非 毫无意义。
3科学问题: 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 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 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包含一 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 4科学问题的结构:蕴涵着问题的指向、研究 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 应答域:是指在问题的论述中所确定的域限, 并假定所提出问题的解必定在这个域限之中。 但是一般来说科学问题都有其应答域。
-----科研选题还应注意选题的方法和艺术 -----科研选题还应注意选题的方法和艺术
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ii. 善于抓住两门或几门学科相互接触的交叉点和结合 点,延伸自己科研的领域和视野 敏锐地抓住研究中意外出现的机遇,调整课题、 iii. 敏锐地抓住研究中意外出现的机遇,调整课题、转 向进攻, 向进攻,变副为主 善于抓住矛盾,从中发现问题, iv. 善于抓住矛盾,从中发现问题,制定课题 v. 勇于标新立异,突破传统 勇于标新立异, 学会站在“巨人肩上” vi. 学会站在“巨人肩上”制定课题 善于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 vii. 善于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在各学科前沿选择 课题 善于接近哲学、 viii. 善于接近哲学、文学的预见和科学幻想的启迪
科学方法论PPT培训课件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
04
科学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实证主义与理性主义
实证主义
强调经验实证和实验验证,认为只有 通过经验观察和实验验证的知识才是 可靠的。
理性主义
强调理性思考和演绎推理,认为通过 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考可以获得真实知 识。
归纳与绎的关系
归纳
从具体事实中概括出一般规律或原理。
数据科学与科学方法论的融合
随着数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科学与科学方法论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例如,科 学家可以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从而发现新的
规律和现象。
新兴领域与科学方法论
新兴领域对科学方法论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兴领域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不断涌现,这些领域的研究需要新的方法和手段,对科 学方法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
指导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指 导原则和方法,帮助科学家设计 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验证假
设和理论。
提高科学素养
了解和学习科学方法论有助于提高 个人的科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科学发展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知识 的积累和创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和发展。
02
科学方法的步骤与原则
观察与实验
01
02
03
观察
通过感官或仪器收集数据, 记录现象,是科学研究的 起点。
实验
通过控制变量来验证假设,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观察与实验的关系
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实验 是观察的深化。
假设与理论
假设
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的一 种可验证的科学陈述。
。
04
科学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实证主义与理性主义
实证主义
强调经验实证和实验验证,认为只有 通过经验观察和实验验证的知识才是 可靠的。
理性主义
强调理性思考和演绎推理,认为通过 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考可以获得真实知 识。
归纳与绎的关系
归纳
从具体事实中概括出一般规律或原理。
数据科学与科学方法论的融合
随着数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科学与科学方法论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例如,科 学家可以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从而发现新的
规律和现象。
新兴领域与科学方法论
新兴领域对科学方法论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兴领域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不断涌现,这些领域的研究需要新的方法和手段,对科 学方法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
指导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指 导原则和方法,帮助科学家设计 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验证假
设和理论。
提高科学素养
了解和学习科学方法论有助于提高 个人的科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科学发展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知识 的积累和创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和发展。
02
科学方法的步骤与原则
观察与实验
01
02
03
观察
通过感官或仪器收集数据, 记录现象,是科学研究的 起点。
实验
通过控制变量来验证假设,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观察与实验的关系
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实验 是观察的深化。
假设与理论
假设
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的一 种可验证的科学陈述。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三段论
•
从前提到结论,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 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即只要前提为真,又遵从 形式逻辑关于推理形式的规则要求,则结论是恒 真的。 • 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 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已知的个别 事实与大前提中全体事实的关系,结论是对该个 别事实的论断。
数学——演绎方法
• 抽象是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 方面,抽取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 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 • 科学抽象是科学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 的决定性环节。完整过程包括两次飞跃:感性的 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
•
科学概念的制作:感性的具体指科学事实;抽象 的规定指概念(或模型)的各个要素;思维的具体 指这些要素辩证综合所形成的完整概念(或思想 模型)。 • 科学理论的建构:感性的具体是科学事实,抽象 的规定是未经综合的概念、经验规律(如开普勒三 定律)、科学假说等;思维的具体是指经过辩证综 合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定量分析:对象的各种成分数量;有多少? 因果分析: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为什么? • 分析是对一定综合体的分析,分析离不开综合。
• 辩证的分析是剖析事物矛盾的思维方法。
• (二)综合
•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 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 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 综合以分析为基础,探索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 方面、因素和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即结 构的机理与功能,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整体性认识。 正如分析离不开综合,综合也离不开分析。
• 3、独特性
• 4、多感官性
•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二、思维的逻辑性和非逻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科学系统各要素的互动机制
要素
主 体 环 境
科学 思 维 性 工 具 2 1 科学 动 系
科学 现 实 客 体 信 息 态 客 体 科 学 知 识 科 学 功 能 环 境
科学
系
科学功 系
3、科学的开放性及其与外部环境作用的非线性
文化
政治
教育
经济
物质能量信息背景
客观世界
人才 物资、经费、设 备 直接客体信息 科学知识 科学系统
5、其它角度的理解
美国哲学家莫里斯· 科恩:科学——这是一种方法, ——这是一种方法 美国哲学家莫里斯· R·科恩:科学——这是一种方法, 它确定和指明应能用以找到系统认识的方法。 它确定和指明应能用以找到系统认识的方法。 皮尔斯:科学是驱逐怀疑,获得稳定思想的一种方法。 C·S皮尔斯:科学是驱逐怀疑,获得稳定思想的一种方法。 彭加勒:科学仅仅是由约定组成的,它只能作为行动规则为我 彭加勒:科学仅仅是由约定组成的, 们所用。 们所用。 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 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 目 的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文化过程
环境 协同件
人 软件 硬件
技术 ( 图1)技术的构成
•协同件是对人、硬件和软件等要素进行组织,以使技术系统 协同件是对人、硬件和软件等要素进行组织, 协同件是对人 本身以及技术和外部环境系统相协同的一组特殊信息指令 如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组织结构方案、管理模式、 (如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组织结构方案、管理模式、预 测评价、培训、咨询服务以及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的约束机 测评价、培训、 制等形态)。其功能是提供政策上的引导与约束,保证硬件、 )。其功能是提供政策上的引导与约束 制等形态)。其功能是提供政策上的引导与约束,保证硬件、 软件和人的功能的有效发挥。 软件和人的功能的有效发挥。
古代技术
工艺 技巧 伽 经 验 知 识 技 术 规 范 略 手 制 的 折 射 望 远 镜 里
近代技术 (工具) 工具) 机器
技能
(机器体系) 机器体系)
20世纪以来 世纪以来, 3、20世纪以来,那些以科学为基础且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理论知 识也被包含进来。 识也被包含进来。
工程设计 古代技术 工艺 技巧 近代技术 (工具) 工具) 机器 现代技术 机器体系 技能 经 验 知 识 技 术 规 范 技 术 理 论
古代技术
仪
技巧 技能 经 验 知 识
(工具) 工具)
2、近代技术,除了个人的技能、技巧,也常常意指那些在功 近代技术,除了个人的技能、技巧, 能上能强化或提高人的技能、 能上能强化或提高人的技能、技巧的各种机器和工具等物 质手段。与此同时,随着机器的发展,工艺、程序、 质手段。与此同时,随着机器的发展,工艺、程序、规则 等也包含在技术的含义之中。 等也包含在技术的含义之中。
第一、从工具论角度: (1)技术是为了实践目的的知识组织(Mesthene 1969) (2)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用它来完成而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任务的系统(Kline and Kash 1992) (3)技术是为达到特殊目的显示于物理对象和组织形式中、基于知识应用 的系统(Volti 1992);
第二、从实体论角度:
3、系统理解
虽然很难给技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从系统角度看, 虽然很难给技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从系统角度看, 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互动的中介系统, 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互动的中介系统, 是一个具有 主客体两重性的,动态、开放、复杂的文化功能系统。 主客体两重性的,动态、开放、复杂的文化功能系统。
人口
主体化的客观世界
客体化的人
4、科学的四个层面
• • • • 器物层面:科学通过技术所物化的产物。 器物层面 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理、理论。 解释层面 活动与体制层面:科学活动的组织制度。 活动与体制层面 精神层面:科学精神、方法、态度、思想。 精神层面
技术物化产物 科学理论
科 学 事 实 动 活 学
——自然科学只能是知识形态的,是间接的、潜在的生产 自然科学只能是知识形态的,是间接的、 自然科学只能是知识形态的 而不是物质的、直接的生产力形态。 力。而不是物质的、直接的生产力形态。 ——国家发展自然科学的目的,不是在于取得知识形态的 国家发展自然科学的目的, 国家发展自然科学的目的 生产力,而是要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 生产力,而是要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也就是直 接的现实生产力。这样就有了生产力转化的课题。 接的现实生产力。这样就有了生产力转化的课题。 ——生产力转化的实现,分为横向的转化途径和纵向的转 生产力转化的实现, 生产力转化的实现 化环节(以后讲解) 化环节(以后讲解)。
2、科学是知识体系
19世纪末, 科学是知识体系, 是关于自然、 社会、 19 世纪末, 科学是知识体系 , 是关于自然 、 社会 、 思维的知识 世纪末 体系。 体系。 康德:科学只是整理好的知识体系。 康德:科学只是整理好的知识体系。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科学是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 理的思想。 理的思想。 丹皮尔: 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 丹皮尔:“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 萨顿: 系统化的实际知识” 萨顿:“系统化的实际知识”。 1979年版的 辞海》 年版的《 科学是关于自然、 1979 年版的 《 辞海 》 : “ 科学是关于自然 、 社会和思维的知 识 体系”。 体系”
(1)技术系统的结构和要素
从技术的结构形态方面看,技术是由以下四种要素构成 从技术的结构形态方面看 , 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在技术系统中, 的 : 硬件、 软件 、 协同件和人。 在技术系统中,上述四种要 素具有各自的功能,并相互影响, 协同作用, 形成有机的统 素具有各自的功能, 并相互影响,协同作用, 一的技术系统(如图) 一的技术系统(如图)。
(二)关于技术的现代认识 1、一般的含义
技术不仅是人类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积 累、创造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工艺程序、操作 方法、技能技巧和相应知识的总和,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 象,它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 (技术与人性)
2、多维度的理解
(美国夏威夷大学Mary Tiles的《科学哲学手册》三种角度的七种理解)
科
科 学 方 法
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
科 学 态 度
组 织 制 度 理 定 学
科
科学
(二)科学的类型
自然科学 科学
自然界
广 义 科 学
客观世界
人类
人
思维科学 人 科学
2、自然科学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点(5点) 自然科学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点( (1)自然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 自然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
(2)自然科学是特殊的意识形式 (3)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验证性
——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 ——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 ——科学定律 科学定律 ——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 ——范例 范例
二、技术
(一)历史上的认识
1、在古代,侧重于技术活动主体的动作表现,把技术看作是 与活动相联系的技能、技巧,多数情况下不把把工具、器 械等客观物质形态的技术包括在内,希腊文的“techne”一 词,最初就是指技能、技巧,这是技术的最基本的含义, 也是对技术的传统理解。 浑
环境 协同件
人 软件 硬件
技术 ( 图1)技术的构成
•软件是技术系统中以知识形态出现的,可以直接利用的源 软件是技术系统中以知识形态出现的, 软件是技术系统中以知识形态出现的 于科学与经验的知识(如技能、工作指令、编制程序、 于科学与经验的知识(如技能、工作指令、编制程序、概 数学方法和手段等信息形态),是硬件的基础和源泉, ),是硬件的基础和源泉 念、数学方法和手段等信息形态),是硬件的基础和源泉, 其功能是提供活动方法。 其功能是提供活动方法。
社会建制
动
方法
能
识 约定
(二)系统论视角中的科学
科学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科学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 处在复杂的社会实践和文 化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有着复杂的联系。 化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有着复杂的联系。 1、科学系统的要素
科学要素
实体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
科学主体
科学客体
科学工具
制度规范
科学精神
上篇
科技创新的本体论
第1 章
科学和技术的系统认识
一、科学的含义 (一)历史上关于科学的多种认识 1、知识说
18世纪以前主流认识:“科学是知识” 18世纪以前主流认识: 科学是知识” 世纪以前主流认识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科学解释就是从有关事实的知识过渡到关于这个事 实的原因的知识。 实的原因的知识。 12世纪初 威廉: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 世纪初, 12世纪初,威廉: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 17世纪中叶 中国:Science= 格致” 世纪中叶, 17世纪中叶,中国:Science=“格致”,即研究事物获得知识 礼记• 大学》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 《礼记 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 康有为:引入日本的“科学”一词代替“格致” 康有为:引入日本的“科学”一词代替“格致”。 科学” 一科一学”即为分类之学,故有知识的含义。 “科学”:“一科一学”即为分类之学,故有知识的含义。
硬件作为技术系统中的物化要素, 硬件作为技术系统中的物化要素,体现为物质形态的各种技术 手段和生产工具(如机器设备、材料、仪器仪表、 手段和生产工具(如机器设备、材料、仪器仪表、计算机等具 体形态),其功能是直接生产出各种物化的产品。 体形态),其功能是直接生产出各种物化的产品。 ),其功能是直接生产出各种物化的产品
3、活动说
20世纪50年代,人们逐渐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活动。 20世纪50年代,人们逐渐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活动。 世纪5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