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化学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编号:x2030471学时数:56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3.5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讲授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单质及无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是后续化学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之具有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之具有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气体及热化学基础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气体分压定律及其应用、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了解分压、体系、环境、状态、功、热及热力学能等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焓、焓变的概念,掌握状态函数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概念。
2.重点:状态函数的概念及特点,标准生成焓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分压定律的应用,运用盖斯定律和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热。
3.难点:状态函数、焓及标准生成焓的理解。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理解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熟练掌握质量作用定律,了解速率理论,并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说明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要求学生理解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标准平衡常数ΘK 及其应用,掌握化学平衡的移动的规律,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热力学第三定律,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组成的计算。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熵变和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熟练掌握ΘK 与Θ∆m r G 的关系,熟练掌握Θ∆mr G 和m r G ∆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转变温度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吉布斯函数判据,熟练掌握通过计算判断反应方向和反应程度的方法。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线代考研大纲
86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严煦世
《排水工程》(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孙慧修
《给水工程》(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严煦世
863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龙天渝
242 俄语(二外) 《大学俄语》(1-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树杞
243 德语(二外) 《新编大学德语》(1-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朱建华
244 法语(二外) 《法语》(1-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马晓宏
601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编
6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写组
814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宏孝
815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严蔚敏
816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马泗春
817 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70%;现代控制30%) 《自动控制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丁主编
科目 代码 考 试 科 目 参 考 书 出 版 社 作 者
809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费业泰
810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汉大学主编
811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学》(上) 上海科技出版社 陆栋 方俊鑫
812 半导体物理学 《半导体物理》(第六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刘恩科等
813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寿昌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630 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0 科目名称: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具体复习大纲如下:一、气体和溶液1、理想气体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2、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分压的概念,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3、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4、液体的蒸发及饱和蒸汽压.5、稀溶液的依数性.二、热化学1、系统、环境、相、热、功、热力学能和焓等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 mӨ).4、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Ө)、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Δc H mӨ).5、Hess定律及有关计算.三、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合反应等概念.2、反应速率方程、速率系数、反应级数的确定.3、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阿伦尼乌斯方程.4、用碰撞理论和活化络合物理论说明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四、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1、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平衡组成的计算、多重平衡规则.2、反应商判据、Le Chaterlier原理.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及相关计算.4、熵的概念、吉布斯函数的概念,物质的标准摩尔熵S mӨ、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反应的Δr S mӨ和Δr G mӨ的简单计算,Δr G mӨ与Δr H mӨ和Δr S mӨ的关系、Δr G mӨ与KӨ的关系.5、介绍反应的Δr G m,用Δr G m和Δr G mӨ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五、酸碱平衡1、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水的离子积常数、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2、强酸、强碱溶液有关离子浓度和pH的计算.3、一元(多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解离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4、一元弱酸强碱盐和一元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平衡、水解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5、多元弱酸强碱盐的分步水解及其平衡组成的计算、酸式盐溶液pH的近似计算.6、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缓冲溶液pH的计算.7、酸碱电子理论、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和稳定常数、配体过量时配位平衡组成的计算、酸碱反应与配合反应共存时溶液平衡组成的计算.六、沉淀-溶解平衡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标准溶度积常数、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和有关计算.2、溶度积规则、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3、pH对难溶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及有关计算、沉淀的配位溶解及其简单计算.4、分步沉淀和两种沉淀间的转化及有关计算.七、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原电池的基本概念、电池电动势的概念.3、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Nernst方程式及其相关计算、电极电势的应用.4、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八、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氢原子光谱、Bohr原子结构理论、电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化和能级、原子轨道、概率密度、概率、电子云.2、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和意义.3、s、p、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4、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写出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5、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6、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变化规律.九、分子结构1、化学键的分类、共价键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2、杂化轨道理论的概念和类型、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简单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要点、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4、分子轨道的概念、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能级图、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分布、推测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离子)的磁性和稳定性(键级).5、键级、键能、键长、键角等概念.十、晶体结构1、晶体的类型、特征和组成晶体的微粒间的作用力.2、金属晶体的三种密堆积结构及其特征、金属键的形成和特征.3、三种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晶格能的概念、离子电荷和半径对晶格能的影响、晶格能对离子化合物熔点、硬度的影响、晶格能的热化学计算方法.4、离子极化及其对键型、晶格类型、溶解度、熔点、颜色的影响.5、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和变形性及其变化规律、分子间力的产生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6、氢键形成的条件、特点及对物质某些性质的影响.7、过渡性晶体结构(如:层状晶体).十一、配合物结构1、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配合物的几何构型与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的关系、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的概念、中心离子价电子排布与配离子稳定性和磁性的关系.2、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八面体场中d电子的分布、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推测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磁性、配合物的颜色与d-d跃迁的关系.十二、s区元素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单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氢化物、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的生成和基本性质.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变化规律、重要盐类的溶解性和稳定性.4、锂和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十三、p区元素(一)1、硼族元素的通性、缺电子原子和缺电子化合物的概念、乙硼烷的结构和重要性质、硼酸的晶体结构和性质、硼砂的结构和性质、硼的卤化物的结构和水解.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3、碳族元素的通性、碳单质的结构、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的重要性质、用离子极化理论说明碳酸盐的热稳定性.4、硅单质、硅的氢化物、硅的氧化物、硅酸及其盐的重要性质.5、硅的卤化物的结构和水解.6、锡和铅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Sn(Ⅱ)的还原性、Pb(Ⅳ)的氧化性、锡和铅硫化物的颜色、生成和溶解性.十四、p区元素(二)1、氮族元素的通性、氮分子的结构和特殊稳定性、铵盐的性质、氮的氧化物的结构、硝酸的结构和性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性质.2、磷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的结构和性质.3、磷酸及其盐的性质、亚磷酸、次磷酸、焦磷酸、聚磷酸、聚偏磷酸的结构和性质.4、砷、锑、铋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5、砷、锑、铋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变化规律和重要反应.6、砷、锑、铋硫化物的颜色、生成和溶解性及砷、锑的硫代酸盐.7、氧族元素的通性、氧单质的结构和性质、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及其重要反应.8、硫单质的结构和性质、硫化氢的性质、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多硫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结构、亚硫酸及其盐的性质、硫酸及其盐的性质、硫代硫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过二硫酸盐的结构和性质、焦硫酸盐和连二亚硫酸盐的性质.十五、p区元素(三)1、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的制备和性质、卤化氢的制备及其性质(还原性、酸性、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溴和碘的含氧酸的基本性质.2、稀有气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稀有气体化合物及其几何构型.3、p区元素的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4、p区元素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递变规律、p区元素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递变规律.十六、d区元素(一)1、过渡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通性.2、钛单质的性质和用途.3、铬单质的性质、Cr(Ⅲ)和Cr(Ⅵ)化合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及其相互转化,杂多酸盐磷钼酸铵.4、Mn(Ⅱ)、Mn(Ⅳ)、Mn(Ⅵ)、Mn(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5、Fe(Ⅱ)、Co(Ⅱ)、Ni(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6、Fe(Ⅲ)、Co(Ⅲ)、Ni(Ⅲ)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7、铁、钴、镍的重要配合物.十七、d区元素(二)1、铜族元素的通性.2、铜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重要铜盐的性质.3、Cu(Ⅰ)和Cu(Ⅱ)相互转化、铜的重要配合物、水溶液中Cu2+的重要反应.4、银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银的重要配合物、水溶液中Ag+的重要反应.5、锌族元素的通性、氢氧化锌的性质、水溶液中Zn2+的重要反应、锌的重要配合物.6、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7、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Hg(Ⅰ)和Hg(Ⅱ)间的相互转化、水溶液中Hg2+和Hg22+的重要反应.十八、无机化学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加热、洗涤、过滤等无机化学实验操作。
化学系化学(师范教育)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化学系化学(师范教育)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第一篇:化学系化学(师范教育)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化学系化学(师范教育)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编号:1004002适用专业:08级化学(师范教育)专业学时数: 112学分数:4执笔人:鲜华编写日期: 2008.09审批人:柳闽生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促进学生复习、巩固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检验学生对本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的实验技能;检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数据处理、查阅资料手册、自行设计实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课程教学内容绪言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数据处理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实验基本操作物理化学量及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与制备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三、考试主要内容及考试要求本考试大纲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按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
考核内容: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现象解释,仪器组装和使用,实验技能技巧,实验态度以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等。
(一)实验基本操作技能1、熟练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托盘天平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正确的取量及估量)与溶液配制,试管操作,气体发生器的使用,仪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和净化,搅拌和振荡,加热(水浴加热)、烘干、灼烧与冷却,蒸发、浓缩与稀释,溶解和重结晶,过滤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倾泻分离,酒精灯、酒精喷灯的使用,离心分离、减压分离、重结晶分离,分析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其它常见的一般无机化学实验仪器(或器具)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分析与推理,实验报告书写与实验装置图绘制。
2、一般掌握一般仪器的连接、安装与拆卸,冷冻剂,干燥剂的选择,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与滴定操作,气压计的使用,pH计的使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秒表的使用。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5
2
第二章化学平衡
2.1 化学平衡常数: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定律;经验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平衡常数;转化率。
2.2 化学平衡常数和自由能变:等温方程;
化学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
2.3 化学平衡移动:压力、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3制备:单质制备、氧化物的制备、各类钡盐制备
9.4离子的配位性;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9.5专题:对角线规则;R-OH规则;离子性盐类溶解度的判断标准;盐类的热稳定性
4
3
第十章硼族元素、碳族元素
10.1硼族元素、碳族元素的通性:价层电子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10.2硼族缺电子性及成键特征:AlCl3的二聚与缺电子性;BX3的成键特点与路易斯酸性;硼烷的成键特点及反应性;缺电子化合物的加和性
二、教学基本要求
较系统、全面地学习各族元素重要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存在、制备、结构特点、性质及其规律性变化和重要应用。并在原理的指导下,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热稳定性、配位能力等特性及典型反应。要求同学们,学会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接受初步科学研究素养的熏陶,培养良好的科研态度,培养自学、探究的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会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4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12.5钠硫蓄电池;锂硫电池
12.6专题:S2-、SO32-、S2O32-、SO42-的分析鉴定;酸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氢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的热稳定性及氧化还原性
安大 参 考 书 目
科目代码及名称参考书目101 政治参见考试大纲。
111 政治(单)201 英语211 英语(单)212 俄语(单)《俄语入门》(上下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年版。
213 日语(单)《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
214 法语(单)《法语》1—3 册,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215 德语(单)《新概念德语》徐筱春、鲍士月编,安徽科技出版社2006 年版。
199 MBA 联考综合能力参见考试大纲。
299MBA 联考英语301 数学一参见考试大纲。
302 数学二303 数学三666 高数( 单)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见考试大纲。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398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课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98 法硕联考综合课6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5 版。
602 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2 月第三版;《宪法》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3 月第二版。
603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三版;《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6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版。
605 语言文学基础《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修订版;《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 年第三版;《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606 戏剧学基础《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1989 年版。
新版上海科技大学化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11)物理化学或(64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11)无机化学或(812)有机化学参考书目为:1、《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编,高教出版社出版;2、《物理化学》(第四版),傅献彩,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有机化学》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1、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近代物质结构,化学平衡以及基础电化学等基本原理。
2、利用无机化学原理去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气体(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
(2)掌握道尔顿分压定律。
第二章热化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相关概念(2)化学反应热效应,等容化学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的概念及关系。
(3)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反应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及有关计算;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反应机理等相关概念。
(2)各种动力学方程:速率方程和Arrhenius方程。
第四章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1)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掌握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概念。
(2)标准平衡常数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反应商、标准平衡常数及其有关计算;利用反应商和标准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4)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吉布斯-姆霍兹公式:ΔG=ΔH-TΔS公式。
了解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来选择合理的生产条件。
第五章酸碱平衡(1)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和近似计算;熟悉多元酸、多元碱、两性物质的质子转移平衡和近似计算。
(3)掌握同离子效应的概念。
(4)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和组成、缓冲作用机制、能熟悉地计算缓冲溶液pH值。
(5)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命名,分类。
(6)掌握配位平衡,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的概念以及配合物的有关计算。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1)熟悉难溶电解质溶液的沉淀溶解平衡、掌握溶度积原理与溶解度的关系。
(2)掌握溶度积规则,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沉淀的溶解,了解两种沉淀间的转化、分步沉淀。
(3)熟悉pH值对难溶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及有关计算。
清华大学811水文学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新
董鉴泓,主编 沈玉麟,编 刘敦祯 潘谷西 陈志华 罗小未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 论》出版组 王朝闻主编 董鉴泓,主编 沈玉麟,编
王向荣
[英]杰弗瑞·杰里柯//苏 珊杰·里柯 译者:刘滨 谊
周维权
刘敦祯 潘谷西 陈志华 罗小未 张筑生 周民强,方企勤
张三慧
宋天佑,程鹏,王杏乔
邢其毅主编
薛华等 刘密新等
文化艺术出版社
《美学概论》
人民出版社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的理论与实践》
《图解人类景观—环 同济大学出版社
602 (建筑/城市、景 境塑造史论》
观)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三版)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麦奎尔
方汉奇 李彬
《传播学理论:起源、 华夏出版社,2000
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等
《中外广播电视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郭镇之
623 药理学综合 《药理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宝峰
《中国古代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杨荫浏著
630 中西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版)
《生物化学》 844 生物化学与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子生物学
《 基因Ⅷ 》中文版 科学出版社
845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运筹学》 《运筹学教程》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3化学化工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619 分析化学 (2)815 物理化学A (10)971 化工原理 (14)复试考试大纲 (17)F0301综合化学 (17)F0302物理化学 (25)初试考试大纲619 分析化学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分析专业与海洋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属我校命题的考试。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
考试对象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查目标分析化学可分为定量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两部分。
要求考生了解分析化学在科研及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能系统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定量处理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关系的能力,准确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和分析应用;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
正确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并初步具有解决某些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20-30%,填空20-30%,简答20-30%,计算20-30%。
四、考试内容《分析化学》部分:(40%)第一章概论1.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作用和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发展简史和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及特点;2.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3.滴定分析的方法;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及分类;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4.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计算,浓度换算。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各步操作的主要目标;2.试样采集、制备、分解及预处理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计算;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概念;3.t分布曲线,置信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异常值的取舍方法;4.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传递计算;5.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无机化学考研汇总
无机化学考研资料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考查目标该门学科在考查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考点解析大纲中明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近代物质的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的基础知识;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和电势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十一个章节,对大纲中各章节内容考点的总结归纳为七项,解析如下:1、溶液和胶体考试内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通性、胶体溶液。
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内容属于基础概念,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内容,考查多以概念性描述的选择题为主,要求准确理解和描述。
2、化学热力学基础考试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对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反应方向判断等是每年必考内容,也是重点,是化学平衡分析的基础。
该部分要求了解热力学能等名词概念,学会根据热力学定律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变化,及根据热变化分析化学反应方向等。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试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及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及移动。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在名词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强调掌握计算、分析和判断。
分析计算题中要求正确书写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和化学平衡常数,判断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侧重分析,在单选、填空、计算题中均会出现。
4、物质结构考试内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
考试考点解析及复习建议:该部分内容概念性较强,较多,易混淆。
多以了解、理解为主,考查时以单选和填空为主,对此部分内容要求对名词概念的内容正确了解、理解物质组合结构规律,并根据规律学会分析判断杂化轨道、分子极性。
甘肃农业大学711 化学 (“无机化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科目代码: 711
科目名称:《 化学 》“无机化学”部分
考查目标 试题类型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甘肃农业大学农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课程是农业学科学生的重要基础课,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物质的 聚集状态、化学动力学和反应速率、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原子结构与元 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有利 于学生理解生态农业,掌握与农业和环境科学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 及分析和解决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计算题。济
(二)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的基本概念 3.质量作用定律以及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 4. 反应速率理论,并能应用速率理论说明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活化能概念以及阿仑尼乌斯公式 6.催化剂的特点、类型以及作用原理
共4页
第1页
(三)化学热力学基础
(八)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 2.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3. 原电池的组成、表示、工作原理以及原电池电动势 4. 电极电势的概念以及电极电势的应用 5.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6. 能斯特方程的应用及计算 7.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九)原子结构
第3页
8.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利用原子的价电子结构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的概念以及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十)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离子键理论 2. 价键理论 3.杂化轨道理论 4.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5.分子间作用力 6. 氢键的形成、特征以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1《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作为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无机化学是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外,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机化学与生物、医药、电子、能源、环境、材料、地质、矿产等领域的重叠范围也越来越大。
本考试科目要求应试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水溶液化学原理以及元素化学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实验方法、检测技能、应用技术,初步掌握新化合物及新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和应用的方法;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时刻关注与无机化学交叉的学科。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析、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简答题、推断题、计算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物质结构基础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掌握:微观粒子运动、原子轨道、电子云、量子数、基态原子、轨道能级、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基本概念;玻尔原子模型和量子力学原子模型的区别;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电子分布原理及电子分布;原子性质的周期性和核外电子分布关系。
熟悉: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核外电子的分布;元素周期系和核外电子分布的关系。
二、分子结构
掌握: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特点;原子轨道杂化的条件、类型及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分子轨道形成、能级、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分布、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分子间力的类型、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熟悉:键参数;共价健;离子键;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分子间力和氢键
三、晶体结构
掌握:晶体中晶胞、晶格的基本概念;晶体的特点;离子晶体密堆积规则及简单的结构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晶体(如石墨)的特点;离子极化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熟悉:晶体及其内部结构;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晶体;离子极化
第二部分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化学热力学初步
掌握:状态函数、反应焓变和物质标准生成焓基本概念及其应用;进行有关能量守衡方程、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
熟悉: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热力学各基本概念;内能、焓、自由能、熵等状态函数。
二、化学平衡
掌握:化学平衡状态;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反应熵及其作为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判据的应用。
熟悉:浓度、压强、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三部分化学动力学基础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表示方法;反应速率理论;反应历程。
熟悉: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伦尼乌斯公式及其应用;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部分水溶液化学原理
一、水溶液
掌握: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电解质溶液。
熟悉: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二、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掌握:缓冲溶液、同离子效应和质子酸碱的基本概念;正确进行弱酸弱碱溶液、缓冲溶液、盐溶液pH及沉淀平衡的计算。
熟悉:基本酸碱理论;酸碱指示剂;酸碱盐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溶度积原理。
三、电化学基础
掌握:氧化数、半反应、电极电势及标准电极电势、电动势、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的基本概念;能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和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势(电动势)、进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的应用。
熟悉: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
第五部分配位化合物
掌握: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化学式及其命名;理解杂化轨道方式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晶体场理论中中心原子d轨道在配体场中的分裂,分裂能的计算;分裂能与配合物稳定性及d-d跃迁与配合物的颜色的关系;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有关计算及应用;螯合物的概念及特性;配合物的应用。
熟悉: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螯合物;配合物的应用
第六部分非金属元素
一、氢、稀有气体
掌握:氢原子的成键特征;氢的制备、化学性质及氢化物;稀有气体的性质、制备及应用。
熟悉:氢的物理性质;稀有气体化合物。
二、卤素
掌握:卤素、卤化氢、氢卤酸、卤化物的制备和性质;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递变规律。
熟悉: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卤化氢和氢卤酸;卤化物;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三、氧族元素
掌握:过氧化氢;单质硫、硫化氢和硫化物;硫的氧化物和含氧酸盐的性质。
熟悉:氧族元素的通性;氧、臭氧和过氧化氢;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四、氮族元素
掌握:氮、氨及其铵盐、氮的含氧酸及其盐;磷单质、磷的含氧酸及其盐、砷、锑、铋单质及盐的性质;含砷废水的处理。
熟悉:氮族元素的通性;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磷及其重要化合物;砷、锑、铋及其重要化合物。
五、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
掌握:单质硅、硅烷、硅的卤化物及水玻璃;锡铅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硫化物;硼的氢化物、含氧化合物的性质。
熟悉: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通性;碳的重要化合物;硅及其重要化合物;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硼及其重要化物;铝的重要化合物。
第七部分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离子型氢化物、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的性质。
熟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氢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
二、过渡金属(一)
掌握:过渡元素通性和铬、锰、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性质。
熟悉:过渡元素的通性;钛及其重要化合物;钒及其重要化合物;铬及其重要化合物;锰的重要化合物;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
三、过渡金属(二)
掌握: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的通性以及这两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熟悉: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的通性;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锌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铬和汞的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