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第7章广告要素及其心理效应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汇总精编版第一章绪论1、优秀人才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也叫做自然实验)。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1、19、20~28、29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影响他们的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一部分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另一部分则步入社会开始参加工作。
他们开始逐步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
其中大学生和待业青年虽然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父母或家庭,但是他们对自己所需物品基本上拥有购买的决定权。
这一年龄段的多数青年,没有家庭负担,闲暇时间充裕,社会交往或网络活动多,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基本成熟,人格和世界观也初步形成并趋于成熟。
他们代表着新一代的社会风貌。
第一,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为人们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去得到;越是不允许接触的东西,越想去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方设法弄清楚;越是不允许干的事情,越想试一试。
第二,博得异性的好感。
这一阶段的青年处于恋爱、婚姻阶段,在交往过程中,采用赠送对方喜爱的物品、自己外表服饰的装扮来提高自己的气质等方法博得异性的好感。
第三,冒险心理。
青年人冒险心理表现为敢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对于采取某种行为所导致的不利后果和获得的利益,他们更关心后者。
第四,好胜心理。
争强斗胜是青年人的一大特点。
好胜心有时表现为好虚荣、好攀比,它是人的自尊需要的表现。
青年人一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智力、能力弱于别人。
相反,每个人都企图表现出不亚于别人,甚至强于别人。
在消费方面也是如此。
2、如果把18、19~28、29岁的年轻人称为感情冲突型的人,那么28、29~50岁的就应该成为理性务实型的人。
3、在商品消费方面,高收入者的心理特点包括:按照某一特定社会的普通生活水准来衡量,高收入者的经济状况是经济收入扣除维持一般生活水准的支出外,还有相当的剩余。
由于经济上的富足,他们不仅会选择较高的物质生活方式,而且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他们也会有较高的要求。
广告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广告传播与广告心理一、广告传播中的心理要素(一)广告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学科。
1、立足于广告本身(1)AIDMA法则(2)Idea(3)Communication(4)Marketing tactics2、立足于消费者/(1)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劝与被劝”的关系(2)消费者本身A、外部影响B、内部影响C、心理决策过程(二)广告传播中的心理要素广告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各方的心理,即广告主、广告人、广告受众的心理。
其中广告受众的心理是我们这门课程中需要把握的重点,要求在广告作品中体现出心理机制。
二、广告心理中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指受传者在接受了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后,在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广告传播的效果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广告传播的心理效果2、广告传播的经济效果3、广告传播的社会效果第二节广告心理与消费行为一、广告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1、消费行为是从形成需要开始的个体消费行为——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
2、广告战即心理战科学的广告要遵循心理法则。
…广告要成功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满足广告受众的心理要求。
3、广告引导和创造消费需要广告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表现在广告可以引导和创造消费需求,为消费行为提供商品信息,说服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采纳有利于广告商品品牌的态度,促进购买该商品。
通过产品包装设计、促销活动等引导和创造消费需要。
另外,品牌已有的知名度也可以引导消费需要。
二、消费行为对广告心理的验证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型“消费者决策模型”2、广告影响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一、广告心理学研究对象——广告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二、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1、步骤:(1)研究论题的确定(2)确定与论题相关的问题(3)文献探讨(4)拟定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5)调查与实验设计(6)资料分析和解释(7)重复实验2、具体研究方法(1)调查法(2)实验法(3)内容分析法(4)观察法(5)测验法第二章广告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广告心理学诞生的理论背景广告心理学是广告学中发展最早也较为成熟的学科分支。
《广告学》6-7:认知理论及广告心理研究
《广告学》6-7:认知理论与广告心理研究第七节认知理论与广告心理研究一、认知与认知理论认知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认知是只将认知解释为认识或知道,是属于智能活动的最底层,是一种觉醒状态,只要知道有该讯息存在即可;广义的认知是称所有形式的认识作用,这些认识作用包括有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推论、想象、预期、计划、决定,问题解决及思想的沟通等。
而认知在心理学的发展则是采取广义的定义。
(钟圣校,1990)从1960年代开始,心理学走向了认知方面的发展,这种重视认知系统的情势普遍地影响整个心理学研究,受到这种认知风潮的影响,个体的认知状态与认知改变的过程开始受到重视。
同时,在各大学相关科系中,也开始出现介绍认知--行为的课程,行为学派对认知因素的重视与日俱增。
认知行为理论,根源于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发展是在1950年代,但其理论的中心思想却要追溯到更早的行为主义的思想。
在行为主义者眼中,心理学应该是完全客观之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因此,具有行为主义思想的行为学派,其与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也就是在他们特别注重科学的方法与精神,他们认为理论必须有客观实验数据为基础,对于认知与行为的把握也必须由客观的方法加以测量与评估。
所谓认知理论,即通过对个体认知的一系列过程的研究,来探讨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得到客观测量与实验的研究结果,并应用这些研究结果去引导个体的行为,进而达到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等等问题。
在认知运动兴起之后,行为学派发展出另一个趋势,即认知行为学派。
传统的行为学派,不管是古典制约或操作制约,都将个人视为刺激—反应连结的个体,而完全将刺激与反应中间的认知思考过程排除在外。
但事实上,人的许多复杂行为并不单纯的只是一些反射反应的集合,在接受刺激做出反应之间,还有一连串、复杂的、外表不可见的思考运作过程。
因此,近来行为学派的学者,也开始注意认知因素的影响,他们同时也了解到认知的改变将使得一个人行为的改变更容易、更持久。
广告心理学重点(下)
自学考试“广告(guǎnggào)心理学”全书重点(下)第四节说服的信息(xìnxī)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说服的传播模型⎽ƒ 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出了一种基于(jīyú)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ƒ4传递者或信息源涉及的问题是,它是否从自己所维护(wéihù)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
客观性或无私心成为可信的基本条件。
4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shuō fú)。
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本身,但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4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
中心问题是信念和人格(人性)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4广告的说服⎽ƒ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4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44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4如何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ƒ4突出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实际表演或操作4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44消费者的现身说法失实广告的修正作用⎽第五节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误导性广告的分析⎽ƒ误导性广告:误导是一种心理效应。
它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
利用误导,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这种广告就是误导性广告。
(名词解释)ƒ引起误导的因素: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4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44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ƒƒ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ƒ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第六节态度的测量总加量表Likert Scale⎽利凯特 1932等距离表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 塞斯通蔡夫 1929⎽⎽语义分析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特 1957多极估量量表Multistage Evaluation⎽ Scale二维评价量表马谋超曹志强 80年代初第七章广告(guǎnggào)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第一节广告的理性诉求于“独特卖点建议”⎽广告的理性诉求:基于商品(shāngpǐn)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
广告心理学PPT
注意(广告)信息的一般动机
1、有用(实用价值)性的信息
信息加工的行为倾向性取决于三个因素:
需要、期待和消息的价值
2、支持性的信息(一致性理论) 3、刺激性的信息 (个性与情境) 4、趣味性(娱乐性)的信息
兴趣越浓,越易于注意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典
单词在记忆系统中是按频率、 具体性和意象性的高低来排列 的。使用频率高的词排在前面, 使用频率低的词排在后面;具 体词排在前面,抽象词排在后 面,就像是一本词典一样,特 雷斯曼把这种词典叫做心理词 典。
第4章 学习、记忆与广告的记忆策略
所谓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3、家庭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单位。例如,彩电、冰箱、 空调、家具,甚至锅、碗、瓢、盆等日用品的计算 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
4、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决定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
家庭生命周期
初婚期:新婚至生育第一个孩子 生育期:生育第一个孩子至生育最后一个孩
子 满巢期:出生最后一个孩子到第一个孩子参
(1)利用原型启发,创造新形象 (2)把有关各个成分联合成为完整的新形象。 (3)把不同对象中部分形象黏合成新形象。
(4)突出对象的某种性质或它与其它 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新形象。
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 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 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动机是推动有机体寻求满足需要目标的 力。动机包含两个主要成分:
第一,唤起身体的能量,即激活一般的紧 张状态。它的功能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 加强、维持,直至终止;
广告心理学(教学课件)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与人类心理、行为、感知和情绪等方面相互作用 的学科,它探究广告的设计、传播、营销和影响等方面的心理规律。
什么是广告心理学?
概念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中心理因素和广告效应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广告在心理、行为、 感知、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意义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广告从业者了解受众的需求、掌握有效的传播方式、提高广 告效应,以达到预期的营销目标。
行为心理
广告营销策略中能够有效激发消 费者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礼 物、抽奖、限时优惠等,需要根 据消费者的行为心理进行有针对 性的设计和创意。
媒体与广告心理学的关联
媒介选择
广告需要根据受众特征和媒体 特点,选择适当的媒介进行传 播和宣传,比如电视、网络、 报刊、户外媒体等。
媒体效应
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和 传播效果,也会对广告的心理 反响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印 象派广告、电视联想广告等。
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广 告领域,未来广告心理学还将 与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实现更 为精准、高效的广告传播和营 销效果。
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广告心 理学研究
未来广告心理学需要更加注重 全球化和本地化的结合,学习 和借鉴世界各地的广告心理学 研究成果,实现广告传播的跨 越式发展。
广告心理学的应用和局限性
3
社会责任
广告从业者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把握好社会、文化背景和产业发展的平衡, 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广告的文化适应性和差异性
文化适应性
广告要根据所处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广告策略和传播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以达到最 好的传播效果。
文化差异性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和冲突,比如习俗、风俗、信仰等等,需要在广告传播中充分考 虑和处理。
《广告心理学》教材讲义完整版
颜色的对比
大与小的对比
三、营造广告的感染力
四、广告力求新颖、独特、出乎意料,可表现在:
广告标题
画面构图
创意情节 广告形式等
五、利用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规律来做广告
它是牵动消费者的眼睛并依照消费者所期望的方向
移动的一种能力。可表现活动的有: 视觉 听觉 广告文案 等等
六、悬念广告的应用
对比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它把 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 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
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
刺激的对比性常有:虚与实、大与小、空白与实体、动与静、暗 与亮以及颜色对比、声音对比、空间对比等
虚与实的对比
三、感受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 (二)广告中各种刺激物的强度必须在绝对感受阈限之内
三、感受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 (三)巧妙运用差别感觉阈值
1、利用明星的“模仿秀”来做广告
2、设法让消费者觉察到产品质量的任何一点改善
3、提高价格或减少单位产品数量时最好不要被消费者觉察 4、降价促销或增加产品数量时,一定要让消费者觉察到
在广告的宣传中,可利用晕轮效应提高广告的效果。
(四)刻板印象 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或事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其 作用有两方面: 积极:使认识过程简化,有利于对认知对象做出概括性的反映 消极:有时会造成偏见 (五)移情作用 人们会将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有关的其他人
或物上去。
第三节 理解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一、理解概述
处在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关注,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克服困难的状态
二、广告注意的概述 (三)广告注意的品质
广告注意的范围
第七章 广告心理效应
面子消费的营销策略
策略1: 开辟送礼市场 策略1: 策略2: 策略2: 以个人化礼品突现尊贵体面或地位 策略3:用礼品包装争取更多的销售和利润 策略3:用礼品包装争取更多的销售和利润 3: 策略4:开拓礼品大市场 策略4:开拓礼品大市场 4: 策略5:广告投放集中在节日 策略5:广告投放集中在节日 5: 策略6:礼品市场打假重点 策略6:礼品市场打假重点 6:
第一节 情境因素 • 消费者行为发生在一定情境或背景下 • 广告心理学认为,影响广告心理效应 广告心理学认为, 的情境性因素一般分为五个方面: 五个方面 的情境性因素一般分为五个方面: 自然情境 社会文化情境 时间情境 任务情境 以前状态情境
一、情境因素分类 情境因素分类 自然情境、社会情境、 自然情境、社会情境、先前状态 自然情境(物质情境) 二、自然情境(物质情境)的影响
三、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广告策略 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广告策略 标准化- 1、标准化-全球统一 向同类消费者推荐相同产品 图片(跨文化) 图片(跨文化)宣传 塑造品牌 本土化- 2、本土化-根据地域民族特色推广 弹性标准化-国际化思路、 3、弹性标准化-国际化思路、本土 化操作 模式广告、 模式广告、主题广告
• 影响因素的清单 消费者内部因素
因素5 因素5:社会阶层 (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 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 因素6 因素6:知觉、情绪、动机、态度、学习 因素7 因素7:个性和自我概念 因素8 因素8:世代和生活形态
• 影响因素的清单
营销因素
因素9 因素9:营销传播 (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因素10: 因素10:营销要素 10 (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广告心理学
人们都说,广告是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它的魅力来自哪里呢?尽管这一问题虽很难回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成功的广告一定是依据消费者心理规律策划出来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成功的广告对消费者一般具有六种影响力,它们是:一、吸引注意力广告以新颖独特的方式给消费者以一定的震撼和吸引的注意力。
二、传播信息广告向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以形成对商品特别是品牌的认知和印象。
三、情感诉求广告以情感方式打动消费者的心理,引起情绪与情感方面的共鸣,在好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产生信赖感。
四、进行说服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引起情绪共鸣的时候,逐渐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并说服消费者改变原来的态度,促使消费者逐渐喜欢商品并购买商品。
五、指导购买广告中宣传模式化的消费与购买行为,大力渲染消费或购买商品之后的美妙效果,给消费者明显的示范作用,指导人们的消费与购买行为。
六、创造流行广告常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向消费者多次重复同样的内容和诉求,利用大众流行的社会心理机制创造轰动效应,激发更多的消费者参与购买。
广告实践表明,要实现广告对消费者这六种影响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广告心理学,并据此创意、设计与实施广告。
这里并不想从学术的角度来讨论与界定究竟什么是广告心理学。
只想用最简明的语言方式表述,我个人认为,广告心理学就是广告中广告与消费者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
它旨在说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有关广告内容(如产品或服务)心理倾向或品牌态度的影响而并非是购买行为。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广告效果不能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
记住这一点十分重要。
所以,从广告心理学观点来定义广告就是:广告是以多种内部联系的方式,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购买行为倾向。
根据这一观点,广告心理学应主要研究以下八个方面内容:第一,研究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
广告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销售产品,但实质上是要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因为消费者在受到广告影响后可能采取购买行动。
广告心理学
1广告心理学1广告心理学概念: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包括广告如何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者对广告做出何种心理反应等。
广告心理学史心理学与广告学额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1广告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提供相关信息。
2广告心理学可以帮广告找对人说对话。
找对人:1准确的目标受众2合适的广告代言人说对话:1研究消费者2研究自身3研究竞争对手3广告必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1:广告主的认识和消费者的需要很有可能不一致。
2: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变化性3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与价值观具有隐秘性。
第一章绪论简介:1广告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领域2心理学与广告心理学发展简史3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广告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内容1广告心理学的定义: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互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研究领域1:对受众的研究2:对传播渠道的研究----媒介的研究3:对广告主的研究(广告诉求,广告表现,广告构成要素广告创作的心理依据)4:对广告效果的研究5:具体营销策略中心理学占极大比例的几种广告经营手段的研究。
心理学及广告心理学发展简史1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史以及基本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出版了第一本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刚要》由此,心理学才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早期基本理论学派:主要的理论学派:1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代表人物铁欣纳。
认为所有的发杂心理现象都是由感觉,意向,激情等元素构成的。
2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
认为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代表人物斯金纳。
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4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的意思是整体,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精神和宗旨。
广告心理学 第7章 广告要素及其心理效应
➢ 研究发现,不管广告大小如何,图片在捕捉消费者的注意 方面占有优势。
➢ 对于网络广告来说,一则广告通常就是一幅插图(画), 一幅变化的插图。广告能否产生效果,关键就在于这幅插 图是否吸引人。
➢ 在电视媒体上,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不一定是图像,因为 当观众边看电视边进行其他活动时,他们是用听觉来监视 电视节目的。
息的记忆及由此所导致的购买行为。 ➢ 广告语言是印刷广告、广播广告创作的核心,对于电视广
告也十分重要。
第七章>>第一节
三、音响
音响包括音乐和效果声。由于一般广告都是以音乐 为主,所以下面我们着重探讨音乐的心理功能。音 乐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助画面和解说词塑造出某种情感气氛 2.唤起人们的注意 3.加强广告信息的记忆 4.发挥边缘说服的作用
➢ 广告音乐具有上述多种功能,但是要有效地发挥它的积极 作用,在音乐的选择或创作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①不要使用其他竞争产品使用过的曲子或旋律。 ②选用现成的曲子应该是知名度高、大众较为熟悉的。 ③使用于广告中的乐曲要跟广告所要制造的情感气氛相适合。
第七章>>第一节
第七章>>第二节
一、关联或不关联
第七章 广告要素及其心理效应
第一节 广告构成成分的心理效应及创作 原则
第二节 广告中画面和语言的配合 第三节 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 第四节 广告中人物模特的作用及运用 第五节 广告大小的心理效应
第七章>>第一节
一、画面
广告画面在印刷媒体上常称为插图,在电视媒体上 有时称为画面,有时称为图像。插图是静态的,图 像一般是动态的。
从信息内容上看,画面和语言配合经常出现两种情 况:
广告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注意理论与广告吸引力1、注意是广告效果的基础(1)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也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它是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之中的一种共同特征。
这种心理活动可能是感知过程,也可能是思维过程。
所以,注意总是和认知活动同时存在的,还常伴有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
(2)注意的品质A、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B、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C、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D、注意的转移影响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3)注意的外在表现A、适应性动作:(侧耳测听、全神贯注、举目凝视)是指人在注意时,出现一些适应注意某些事物时的动作,如目光、身姿等B、无关动作的停止指人在注意时停止与注意某事物无关的动作。
如儿童听老师讲故事,听得出神了,抬头一动不动的望着老师C、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来说,呼吸更短促,而呼气更延长D、注意的特殊情况注意的外部表现和内心状态的不相一致,可分为似注意和不似注意两种似注意:貌似注意而真实的心理活动却集中在另一事物上不似注意:即从表面似乎没有注意,而实际对该事物十分注意(4)注意的种类A、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广告营销心理学
汇报人:2023-11-30CATALOGUE目录•广告心理学基础•消费者心理学•品牌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广告创意与心理学•案例分析与应用广告心理学基础广告应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包括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
引起注意广告应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使其产生了解和购买的欲望。
产生兴趣广告应能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建立品牌形象广告应能引导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实现销售目标。
引导购买行为广告的心理学基础广告通过各种手段引起消费者的认知反应,如记忆、联想等。
认知心理效应广告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反应,如喜欢、厌恶等,影响其购买决策。
情感心理效应广告通过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反应,如模仿、从众等,实现销售目标。
行为心理效应广告的心理效应运用广告心理学原理,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销售效果。
营销策略制定根据消费者心理特点,设计具有吸引力的广告创意,提高广告效果。
创意设计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和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媒介。
媒介选择通过分析广告效果和消费者反应,不断优化广告设计和投放策略。
效果评估广告心理学的应用消费者心理学购买决策消费者最终做出购买决策,完成购买行为。
记忆消费者记住商品或品牌,考虑再次购买。
欲望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想要拥有它。
注意消费者注意到商品或品牌,开始产生兴趣。
兴趣消费者对商品或品牌产生进一步的兴趣,想要了解更多。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消费者对商品或品牌的态度会影响其购买决策。
态度价值观决策过程消费者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其购买决策,如对品质、价格、服务等的要求。
消费者经过信息搜集、评价、选择等过程,最终做出购买决策。
030201消费者的态度与决策01根据消费者心理,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商品或品牌形象。
商品设计02利用消费者心理,制定有效的广告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
广告策略03通过了解消费者心理,进行市场调研,为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市场调研消费者心理学的应用品牌心理学03影响因素广告宣传、口碑传播、产品体验、服务质量等。
广告心理学读书笔记
广告心理学读书笔记广告心理学读书笔记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论1.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即研究广告传播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现象、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问。
2.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广告的心理功能、广告媒体的心理特点,增强广告效果的心理学规律及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测定等。
3.广告心理学的作用是促使广告传播突破常识水平,使广告传播符合人的心理规律,并有效地应用这一规律,使得广告的内容能够顺利地进入消费者的内心世界。
4.从广告心理的角度来看,一个出色的、能打动人心的广告,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唤起消费者的注意;(2)启发消费者的联想;(3)说服消费者去行动。
5.AIDMA是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和行动(Action)这五个英文单词首位字母的缩写,具体指广告作用于消费者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即“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激发欲望——强化记忆——促使行动”,又称“广告五字经”。
6.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号(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 Model,即CDP模型)描述了一个消费者头脑中的形成购买决策的核心路径。
7.CDP模型所描述了消费者决策过程的7个主要步骤,它们分别是:(1)需求确认;(2)搜集资料;(3)购买前评估;(4)购买;(5)使用;(6)用后评价;(7)处置。
8.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第一阶段就是需求确认。
9.消费者从各个他们感到方便的渠道来搜集产品的信息。
这些渠道可以归类为市场导向的和非市场导向的。
所谓市场导向的就是市场经营者主导的;非市场导向是不为市场经营者主导的。
10.消费者处理信息过程所涉及的步骤有:(1)展露;(2)注意;(3)理解;(4)接受;(5)保持。
11.消费者收集信息的核心内容,即需要记忆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用什么标准来评定此项产品的优劣?(2)需要考虑什么品牌?(3)这个品牌是否能满足起初的评定标准?12.消费者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做出选择性评估。
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 第七章文化与流行观念定位
一、消费流行的特点
消费流行往往体现为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的需求急剧膨胀。
骤发性 短暂性
周期性 循环性
一般来说,商品的流行 周期包括介绍期、发展 期、盛行期不衰退期。 消费者常因好奇而引起
在A地流行的在B地也就 丌一定流行,于是在丌 同地地区间、在时间上 可形成流行梯度
对某些消费品的注意,
地域性 梯度性
“地方特色”带来的亚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其性质 具有更多的恒久性和可见性,这一点刚好是符合现代
广告对市场调查的要求。
一、地方特色的界定
新加坡MINT 玩具博物馆
二、地方亚文化的创意价值
1、地方亚文化的独特性、新奇性与广告让人注意和 记住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广告要吸引人注意,要求其信息构成特点应该符合人
2008
第二节:地方特色
1、独特性、新奇性
一、 地方特色
二、 地方亚文化 的创意价值
2、神秘性、知晓性
的界定
3、形象生动的传播特点
一、地方特色的界定
与“地方”这一概念的地理属性不同,“地方特色” 更多地具有文化属性,它表明的是不同地方所特有的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
确切地说,它应该是按照地理区域划分的亚文化。
第一节:历史渊源 文本
文本 文本 第二节:地方特色 文本
第三节:追逐潮流
文本
第一节:历史渊源历史与广告的关系 Nhomakorabea一
二
历史诉求的意义
广告历史诉求
的种类
三
四
采用历史诉求策略
应注意的问题
三台白酒
一、历史与广告的关系
1、历史与广告的告知性促销功能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单纯从广告的告知性促销功能上看,广告确实不历史
广告心理学之广告诉求的心理学原理
广告心理学之广告诉求的心理学原理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的科学领域。
好的广告能够通过恰当的诉求触发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进而激发购买欲望。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广告诉求所基于的心理学原理。
1. 社会认同心理原理:人们常常希望被他人认同、接纳和赞同。
广告利用这一心理原理,通过刻意塑造产品或品牌的形象与特质,使目标消费者能够将其与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形象建立联系,从而产生认同感。
2. 欲望心理原理:广告经常强调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无论是物质上的、情感上的还是社会上的。
通过唤起消费者的欲望心理,广告试图让消费者相信购买该产品或服务能够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3. 奖惩心理原理:人们倾向于追求奖励和避免惩罚。
广告会强调产品或服务的优点和好处,通过奖励效果,如享受高品质生活、提升社会地位等,来吸引消费者。
同时,广告还可能通过提及消费者所避免的负面后果来产生惩罚感,从而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
4. 刺激心理原理:人们对于新奇和刺激有着强烈的兴趣。
广告经常利用这一心理原理,在创意和设计上采用各种吸引人的方式,如色彩丰富、动感十足的画面,或是灵感独特、创新前卫的思维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5. 亲和力心理原理:人们倾向于与自己喜欢、感觉亲近的人或物建立联系。
广告通过展示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亲密关系或是与与目标受众相关的情感元素,如家庭、友情等,来建立情感联结,提高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亲和感。
6. 权威力心理原理:人们常常会根据权威人士或专家的意见来做出决策。
广告会运用权威人士的认可或推荐,证明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和优势,从而增加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任和购买意愿。
综上所述,广告心理学之广告诉求的心理学原理主要包括社会认同、欲望、奖惩、刺激、亲和力和权威力等。
当广告能够巧妙地应用这些原理,针对目标消费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精准触达,就能够更有效地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7. 逻辑思维原理:广告经常利用逻辑思维原理来建立产品或服务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名词解释: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活动中有关信息传播、说服购买的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失谐:打破人们头脑中的常规图式,以一种与固有知识和经验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刺激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造成受众心理上的紧感和冲击力。
联觉:又称通感,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暗示:是一种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
刻板印象: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有限的信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得出一种普遍性的结论。
移情效应:人们习惯于将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去。
广告的心理效果: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产生的影响,如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度、记忆度、兴趣度和购买行为等。
参照群体:实际上是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行为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
风险知觉: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伪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求美动机:消费者以追求商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主要倾向的购买动机。
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消费者选购商品时特别重视商品的颜色、造型、外观、包装等因素,讲究商品的造型美、装潢美和艺术美。
麦克高尔把人的需要分为12类,这12类需要的解释是:(1)和谐的需要。
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人们希望自己各个方面或各个细节之间保持和谐一致,在态度、行为、观点、自我形象、对他人的看法等之间,需要相互和谐一致。
(2)归因的需要。
人们总是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人导致了面前这些事物的发生。
有一种学派叫“归因理论”,专门研究人们如何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
在市场营销中,厂商或销售人员向消费者传播各种信息,按照归因理论,消费者并不会将消费商品得到的利益全部归到商品身上,还可能归因于其他原因。
(3)归类的需要。
人们趋向于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事物归类,这种归类的需要可以大大降低认知信息的付出。
比如人们会以10000元作为归类标准,分出“万元以上”商品或“万元以下”商品,9000多元、7909元等都归为万元以下,10005元、17009元等都归为万元以上。
广告要素及其心理效应概述
目标激励
广告可以通过与消费者共同设定目标来激励消费者 的购买行为。这些目标可以是长期的,如改善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等,也可以是短期的,如获得某种 奖励、达成某种成就等。
05
广告的心理效应评估
Chapter
广告的认知效果评估
01
02
03
广告的吸引力
评估广告对目标受众的吸 引力,以及受众对广告的 关注程度。
行为与决策心理
行为
广告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直接的 购买行为可以通过展示产品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或提供 在线购买链接等方式来激发。间接的行为影响可以通过 提供信息来解决消费者的疑虑、增加其对产品的信任感 或提高其购买动机等方式来实现。
决策
广告可以通过提供产品信息、比较不同产品或品牌、强 调产品的优势或促销活动等方式来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 决策。决策过程可能涉及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需求和 预算等因素,因此广告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制定有 效的策略。
广告的情感共鸣
评估广告是否能引发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以及 受众对广告情感的认同程度。
广告的行为效果评估
01
广告的购买转化率
评估广告对目标受众购买行为的 影响,包括购买产品的意愿和实 际行动。
02
广告的口碑传播
03
广告的网站流量
评估目标受众对广告的口碑传播 效果,包括对产品或品牌的评价 和推荐。
评估广告对网站流量的影响,包 括通过广告引导的目标受众数量 和活跃度。
注意
广告首先需要引起受众的注意,才能被关注 和记忆。注意可以通过使用显著性元素(如 大号字体、鲜艳的颜色或独特的形状)、新 奇或熟悉元素(如创新的概念或引用已知的 符号或图像)以及情感元素(如使用幽默、 浪漫或恐惧等情感)来激发。
广告要素及其心理效应
广告要素及其心理效应广告是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和品牌推广而制作的一种宣传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制作一则成功的广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广告的要素和心理效应。
广告的要素主要有商品、受众、传媒、广告内容和广告效果,每个要素都对广告的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商品是广告的核心要素,它是广告的主要目的和出发点。
广告的目的是要让人们了解商品,知道其存在,并促使人们购买和使用。
通过对商品的介绍和展示,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该商品,从而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
其次,受众是广告活动的载体。
广告需要面向一定的受众群体,了解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作相应的广告。
受众的心理需要和行为习惯是广告制作的重要考虑因素,制作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策略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和促进销售。
第三,传媒是广告最常用的宣传方式,传媒包括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每种宣传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制作不同形式的广告,要针对不同的传媒渠道,从而提高广告曝光率和效益。
广告内容是广告制作的重要部分。
广告内容应该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使人看了后有了购买欲望。
广告的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声效优美,视觉冲击力强,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促进销售。
最后,广告效果是广告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广告的传播,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提高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
同时也要关注广告的负面影响,如虚假宣传、误导性的广告和性别歧视的广告等,这些都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和抵制。
除了具备以上广告要素,广告的心理效应也是广告制作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广告的心理效应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广告的心理效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知名度。
在消费者面前展示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让消费者更容易建立和品牌的联系。
2.人性化需求。
聚焦人性化需求,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购买率。
3.情感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画面
关于画面如何进行设计制作,罗斯特和佩斯在(1986) 《广告和营销管理》一书中,归纳出下列广告视觉表现原 则。
①总的来说 ②对印刷广告来说 ③对电视广告来说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能有效实现上述功能的人物和景物,供 广告设计制作者创作时参考。
①名人。 ②个性鲜明的普通人物模特。 ③离谱的人物。 ④特殊标志的人物。 ⑤可爱的动物。
第七章>>第一节
一、画面
图像能够维持观众注意,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图像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刺激,因而能有效地把观众 的注意力从别的方面吸引过来。。 第二,图像能适当地满足观众娱乐欣赏的需要。 第三,图像提供不断变化的刺激。对变化的刺激感兴趣, 这是许多动物都具有的本能。
2.强化受众对言语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第七章>>第一节
二、语言
3.借助于语言,广告效果才得以持久
大多数广告主都希望广告所获得的传播效果越持久越好。 然而,当我们从记忆中回忆我们所接触过的广告时,对于 大多数广告,我们所能回忆出来的大多数是广告语,如 “必扑一声,蚊虫扫清”,“枪手,走遍天下,打抱不平” 等。 广告的传播效果以时间为标志可分为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 实质上,长时间之后的广告传播效果体现在受众对广告信 息的记忆及由此所导致的购买行为。 广告语言是印刷广告、广播广告创作的核心,对于电视广 告也十分重要。
第七章 广告要素及其心理效应
第一节 原则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广告构成成分的心理效应及创作
广告中画面和语言的配合 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 广告中人物模特的作用及运用 广告大小的心理效应
第七章>>第一节
一、画面
广告画面在印刷媒体上常称为插图,在电视媒体上 有时称为画面,有时称为图像。插图是静态的,图 像一般是动态的。 1.吸引和维持受众的注意力
3.起边缘说服作用
据广告心理学家佩蒂和卡西奥波的观点,广告说服有两条 线路,即中心线路和边缘线路。 边缘说服是指运用非论据性的信息如使用有吸引力的人物、 展示精美的包装或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受众将对这些边缘 线索产生的情感或态度直接迁移到广告品牌或广告主上, 即所谓爱屋及乌。
第七章>>第一节
研究发现,不管广告大小如何,图片在捕捉消费者的注意 方面占有优势。 对于网络广告来说,一则广告通常就是一幅插图(画), 一幅变化的插图。广告能否产生效果,关键就在于这幅插 图是否吸引人。 在电视媒体上,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不一定是图像,因为 当观众边看电视边进行其他活动时,他们是用听觉来监视 电视节目的。
第七章>>第一节
二、语言
(12)营养。 (13)风味。 (14)新观念。 传递商品信息是广告的重要功能之一,借助于广告信息, 消费者可以对品牌或企业作认知评价,以形成关于品牌或 企业的印象或态度。
2.广告语言是广告实现“二级传播”的基础
①媒体的覆盖面。 ②广告刊播的位置。 ③广告本身的创作水平。 ④“二级传播”。
第七章>>第一节
一、画面
⑥名胜古迹。 ⑦有特色的景物。
图7-1-4 中国电信
第七章>>第一节
一、画面
图7-1-8 羊城晚报
第七章>>第一节
二、语言
1.传递商品或服务信息
(1)时间地点。 (2)功能用途。 (3)质量。 (4)价格。 (5)独立研究。 (7)安全。 (8)构成成分。 (9)包装或造型。 (10)特殊提供。 (11)公司研究。
第七章>>第一节
一、画面
图7-1-1 电视广播新闻收视效果比较
第七章>>第一节
一、画面
画面强化广告言语信息记忆的心理机制有二:
其一,广告语言与画面中特定的人物、景物由于同时或连续呈现, 受众会产生联想记忆。 其二(针对电视广告而言),图像与语言表达内容相同时,它们分 别同时刺激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信息分别由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 进入记忆系统,因而达到双重编码的功效,所以记忆效果比较好。
第七章>>第一节三音响音响包括音乐和效果声。由于一般广告都是以音乐 为主,所以下面我们着重探讨音乐的心理功能。音 乐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助画面和解说词塑造出某种情感气氛 2.唤起人们的注意 3.加强广告信息的记忆 4.发挥边缘说服的作用
广告心理学家帕克和杨(Park & Young,1986)进行过一 项研究,通过控制受试者的卷入条件(包括认知卷入、情 感卷入和低卷入),来检查音乐对Ab(品牌的态度)和BI (行为意图)的影响。
第七章>>第一节
三、音响
5.娱乐听众的作用
一条广告若配有优美的旋律,就能部分地减少他们对广告 的厌烦,并给他们带来一点乐趣。 广告音乐具有上述多种功能,但是要有效地发挥它的积极 作用,在音乐的选择或创作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①不要使用其他竞争产品使用过的曲子或旋律。 ②选用现成的曲子应该是知名度高、大众较为熟悉的。 ③使用于广告中的乐曲要跟广告所要制造的情感气氛相适合。
第七章>>第一节
二、语言
在前述诸因素中,前两个因素是外在因素,后两个因素则 源于广告本身。其中第三个因素与广告的视觉表现手法有 密切的关系。第四个因素“二级传播”,其可能性则取决 于广告中的语言。 在现代电视传播中,“二级传播”的作用尤其应引起人们 的重视。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商品广告,“二级传播” 对于广告的产品促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广告向受众传递情报性信息主要是借助于广告语言来实现 的。通过广告语言,广告主能够向受众比较详细地描述商 品的性能、用途、质量、购买时间、地点等各方面情况,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确切的信息。
第七章>>第一节
一、画面
2.强化受众对言语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广告向受众传递情报性信息主要是借助于广告语言来实现 的。通过广告语言,广告主能够向受众比较详细地描述商 品的性能、用途、质量、购买时间、地点等各方面情况,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确切的信息。 这说明图像促进了受众对电视传播内容的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