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填写准确1分
字迹机灵1分
思 维
对 话
标题一:近代新式教诲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破除的?
活动一:师生互动(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25页文字内容 ,概括近代新式教诲成长阶段。并关联古代史讨论科举制度是怎样破除的?老师举行评价。
阅读下列质料,回答标题.
质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1)质料一中梁启超是怎样看待教诲的重要性的?
(2除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应了清政府什么样的思想?
(3)根据质料三,概括晚清政府除了破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质料)
——梁启超《变法通议》
质料二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
——《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质料三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破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天下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联合准则天下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勉励自费出洋,学成返国,经审核均授予功名.
回答标题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汗青开始。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使命。
使命一 【分类作品--概括文艺成就】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根据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
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②《愚公移山》 ③《李有才板话》 ④《义勇军举行曲》⑤《小二黑完婚》 ⑥《黄河大合唱》 ⑦《屈原》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课 题
第八单位 第26课 教诲文化事业的成长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导学案 (无答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导学案 (无答案)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学科:历史 年级:八年级课题: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学习目标:1、识记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基本史实2、识记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基本史实3、识记近代文学艺术成就基本史实4、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二、学习过程: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利用剧照、绘画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达成目标一:识记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基本史实(一)教育的发展(时务学堂)培养的大批人才┈┈有的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坚,有的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骨干。

——《长沙时务学堂:开湘学之新风》在武昌陆军中学里,“革命理论书刊,大家暗中传递,争相阅读,革命情绪十分激昂”。

在云南学界,“云南”杂志传播民族主义和爱国思想,结果“学生中有志青年,无不向往革命”。

——《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况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达成目标二:识记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基本史实(三)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四)文学艺术作品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一位位个性鲜明、洋溢着满腔爱国热情的文学艺术家涌现在我们眼前,请结合这些文学艺术家的作品,谈谈它们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三、巩固反馈1.下列文学、艺术成就搭配正确的是()A.鲁迅——《愚公移山》B.徐悲鸿——《黄河大合唱》C.郭沫若——《孔乙己》D.赵树理——《小二黑结婚》2.广播剧最早产生于法国。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诞生了《花木兰从军》、《文天祥》、《史可法》等一大批赞美英雄人物的广播剧作品。

这主要反映了()A.崇洋媚外思潮泛起B.历史研究水平提高C.北洋军阀统治黑暗D.民众关注国际命运3.在鲁迅的小说中,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精神的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是()A.《子夜》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骆驼祥子》4.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教材版本:部编版课时名称: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传统。

2.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孔孟之道。

3.掌握科举制度和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变革(教材P77-78)二、科举制度与社会地位(教材P79)三、孔孟之道(教材P80-81)四、科举制度与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材P82-83)导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传统。

2.提问:你知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吗?步骤二:知识展示(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7-78,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2.教师简要介绍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9,了解科举制度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0-81,了解孔孟之道的基本内容。

4.教师讲解科举制度与孔孟之道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度和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步骤三:小组合作(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科举制度和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每个小组需要整理出至少两个科举制度和孔孟之道对中国历史的具体影响,并列举相关的例子。

3.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全班讨论。

步骤四:全班讨论(5分钟)1.让每个小组的代表依次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整理的内容。

2.其他学生听完后,可以提问或补充其他观点。

步骤五:知识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传统,科举制度和孔孟之道,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师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整理出重点知识点。

3.学生自主复习,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导学案结束。

1500字就不足以充实每个步骤的内容,所以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导学案的框架。

具体在每个步骤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程度适当调整。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利用剧照、图片、绘画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3.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通过对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京师大学堂、《申报》、商务印书馆。

教学难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反映出的时代精神。

【新课探知】2022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事,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育:(1)新式学校:①洋务运动时期:先后兴办了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学堂。

②甲午战争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③百日维新期间:创办。

(2)科举制度:__________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3)同时,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步发展起来。

2.新闻:(1)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创办外文报刊。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4)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3.出版:(1)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1.文学、美术和音乐:老舍《骆驼祥子》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艺术美术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__________________》《黄河大合唱》音乐聂耳冼星海2.电影:(1)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题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型新授课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2、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法学法导学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查学诊断教师活动:通过预习,说说本课教育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设计意图: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

二、示标导入:教师活动: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讨论,各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讨论和集体回答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这一课和进入课程内容。

二、导学施教: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2.教师提问: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学生回答:主要有商务印书馆;还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

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学习目标】1.记住进入近代清政府兴办的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名称、科举制废除的时间;2.能说出《申报》、商务印书馆的地位;2.会归纳鲁迅、齐白石、聂耳、冼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1.清政府的教育改革;2.进步文学艺术家。

学习难点:认识文艺作品和现实的关系【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新式教育的创办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_____________;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了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了____________。

2.科举制度的废除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_________。

_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_________。

3.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地位: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地位: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为什么建国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还要时刻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呢【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的高等学府是()A.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C.北洋西学堂 D.南洋公学2.京师大学堂创办于()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3.清政府发布谕令停止科学考试、通令办学堂是在()A.1901年 B.1903年C.1905年 D.1911年4.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A.《申报》 B.《大公报》C.《新闻报》 D.《解放日报》5.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它创办于() A.北京 B.南京C.广州 D.上海世纪三四十年代《黄河大合唱》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它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C.和平建国 D.抗日救亡7.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6

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6

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师寄语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2.知道鲁迅、矛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课前预习】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育的发展:(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___________。

(4)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_________至此寿终正寝。

同时,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_________。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报刊。

①《申报》:1872年在_____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②其他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③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④作用: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商务印书馆。

①创办:1897年在_____创办。

②地位: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③内容: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_____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④作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照相和电影:(1)传入: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_____和电影传入中国。

(2)发展: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3)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_________。

【合作探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材料三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1)材料一中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的?(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时艰”反映了废除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样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政府除了废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教育的看法.【拓展延伸】1.下列文艺作品,在抗战期间召唤爱国主义,振奋抗战精神的一组是()A.《义勇军进行曲》《孔乙己》《屈原》B.《黄河大合唱》《愚公移山》《屈原》C.《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孔乙己》D.《孔乙己》《屈原》《黄河大合唱》2.近现代湘籍著名文学家丁玲的代表作是()A.《山乡巨变》B.《边城》C.《家》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日的斗志。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上述领域的发展状况,认识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数据,展现了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方面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方面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此外,学生对于国家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成就,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2.难点:分析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以及这些领域发展对国家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发展成就。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和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八单元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同步检测(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八单元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同步检测(无答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面对旧中国的腐朽落后和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湖南隆回人()A.林则徐B.严复C.魏源D.李鸿章2.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了一批反映民众心声的作品,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A.鲁迅B.聂耳C.侯德榜D.徐悲鸿3.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直接触发他去编著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C.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4.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是湖南临灃人,她的代表作是()A.《青春之歌》B.《边城》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山乡巨变》5.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认为“不变一言,决非天运。

”表明两人都主张()A.维新变法B.以夷制夷C.推翻帝制D.否定孔教6.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百年前的荣耀,是中国的“百年老站”。

铸造了“中国铁路百年前的荣耀”的“铁路之父”是()A.詹天佑B.魏源C.严复D.侯德榜7.文学艺术因时而兴,与时代同共振。

1937年诞生于上海,1939年1月来到重庆,担负时代使命,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演出《猴儿大王》等戏剧的剧团是()A.中华剧艺社B.孩子剧团C.七七少年剧团D.中国青年剧社8.有位湘潭籍的现代著名画家,他大器晚成,从一位民间木匠成长为“人民艺术家”,擅长花鸟虫鱼的写意画,这位画家是()A.徐悲鸿B.张大千C.吴冠中D.齐白石9.中国近代历史是非常屈辱的,自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一次次地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著名的地主阶级思想家魏源为了救亡图存,在()一书中表达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洋务运动吹响了号角。

()A.《海国图志》B.《天演论》C.《国闻报》D.《制碱》10.近年来,中国高铁技术发展迅速。

下列为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A.詹天佑B.侯德榜C.魏源D.严复11.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不同版本。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废除等史实2、了解新式报刊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学习重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学习难点】鲁迅《狂人日记》的批判性。

【预习自测】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等一批新式学校。

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

3、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 1 300多年的至此寿终正寝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5、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和邹韬奋主办的《》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6、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7、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茅盾的《》、曹禺的《》、巴金的《家》、老舍的《》、徐悲鸿的《》、聂耳的《》、冼星海的《》等。

8、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冼星海作曲的《》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9、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合作探究】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解难答疑】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反馈拓展】1、《申报》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如果你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你应该去()A.广州 B.上海C.北京 D.南京2、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在这次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最高学府是( ) A.商务印书馆 B.京师大学堂C.京师同文馆 D.福州船政学堂3、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4、“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2.新闻报刊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_____________等地创办外文报刊
上海《》——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民国时期著名报纸——天津《大公报》、上海《新闻报》、延安《解放日报》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上海《东方杂志》、陈独秀《新青年》、邹韬奋《生活》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和《国闻报》。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
“导﹒学﹒悟”智慧课堂学案主备人:
班级:______姓名:小组号:_________等级:_________年月日第周课题展示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目标
展示
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
2、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重点
难点
重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情况。
3.出版1897,上海,——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别的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
中共在解放区——
2、主题探究及展示:
1.中国新式教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请写出清末新式教育创办和发展的表现。说说鸦片战争后报刊在中国的发展。这些新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
2、写出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等人的主要成就。这些进步文学艺术家的共同使命是什么?照相和电影何时传入我国?说说电影和照相的传入带来的社会影响?
三、课堂导练及展示:
1.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它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D.新文化运动时期
四、拓展提升及展示:

八年级历史上册 26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26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师寄语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2.知道鲁迅、矛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课前预习】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育的发展:(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___________。

(4)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_________至此寿终正寝。

同时,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_________。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报刊。

①《申报》:1872年在_____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②其他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③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④作用: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商务印书馆。

①创办:1897年在_____创办。

②地位: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③内容: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_____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④作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照相和电影:(1)传入: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_____和电影传入中国。

(2)发展: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3)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_________。

【合作探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材料三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1)材料一中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的?(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时艰”反映了废除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样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政府除了废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教育的看法.【拓展延伸】1.下列文艺作品,在抗战期间召唤爱国主义,振奋抗战精神的一组是()A.《义勇军进行曲》《孔乙己》《屈原》B.《黄河大合唱》《愚公移山》《屈原》C.《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孔乙己》D.《孔乙己》《屈原》《黄河大合唱》2.近现代湘籍著名文学家丁玲的代表作是()A.《山乡巨变》B.《边城》C.《家》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日的斗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废除等史实
2、
了解新式报刊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学习重点】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学习难点】
鲁迅《狂人日记》的批判性。

【预习自测】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等一批新式学校。

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

3、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至此寿终正寝
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5、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和邹韬奋主办的《》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6、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7、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茅盾的《》、曹禺的《》、巴金的《家》、老舍的《》、徐悲鸿的《》、聂耳的《》、冼星海的《》等。

8、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冼星海作曲的《》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9、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
【合作探究】
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解难答疑】
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反馈拓展】
1、《申报》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如果你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你应该去()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2、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在这次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最高学府是( )
A.商务印书馆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福州船政学堂
3、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4、“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聂耳
5、“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每当我们学校星期一升国旗,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时,我们都会联想到一位著名的音乐家。

他是( ) A.冼星海 B.聂耳
C.欧仁·鲍狄埃 D.贝多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