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汇编(四)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汇编(四)25.【简答题】1.题目:分子结构2.内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例如,水在蒸发时,它只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而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它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当品红溶于水时,品红分子和水分子都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也各自保持不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例如,我们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就变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和氧分子是与过氧化氢不同的分子;再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性质不再保持。
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如图3-5)。
图3-5 几种分子的模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例如,由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生成水分子和氧分子;再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如图3-6)。
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图3-6 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3.基本要求:(1)讲解分子的结构与组成。
(2)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
(3)讲课时配合相应的板书。
(4)如需要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即可。
答辩题目:1.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2.简要评价你本节课的优缺点。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到了夏天,经常下过雨之后地面很快就干了,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地面温度高,水很快由液态水蒸发成气态水。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专业面试》真题及解析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专业面试》真题及解析1. 【简答题】1.题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以内;(2)试讲过程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1.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2.认识化学计算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
3.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特点进行思考、分析、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并能进行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进行计算。
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参考解析:1.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2.认识化学计算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
3.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特点进行思考、分析、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并能进行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旧知导入学生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引出化学方程式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自主探究,讲授新课(1)出示题目教师提问: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的氧气?(2)学生解答①设未知量。
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二写)。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三量)。
题目中高锰酸钾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为2X(39+55+4X16),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为1X (2X16),已知量高锰酸钾6.3g,未知量氧气X。
这里要注意X为氧气的质量,不带单位。
④列出比例式。
高锰酸钾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高锰酸钾的质量6.3g/x计算得出X=0.6g。
初级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您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的初中化学实验课。
第二题题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第三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请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预期教学效果。
第五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课。
第六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设计一节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活动。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第八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你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请详细说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如何在中考化学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第十题题目: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请举例说明。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
•熟悉常见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题题目:设计一堂以“化学与生活——常见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为主题的初中化学示范课教案。
第三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现在需要为八年级的学生准备一节关于酸碱指示剂的课程。
初中化学教资科三简答
初中化学教资科三简答
一、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化学反应?
2. 请列举三种化学反应的类型,并简要说明每种类型的特点。
3. 什么是化学平衡?如何表示化学平衡?
4. 请说明化学平衡的三个基本要素。
5. 请解释化学平衡的“动态平衡”特点。
6. 简要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7.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每个因素的影响。
8. 请解释活性指数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9. 请说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0.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简要说明它的特点。
二、请简要阐述以下概念:
11. 酸和碱的性质及区分方法。
12. 请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13. 请解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列举两个例子。
14. 请解释离子和分子的区别,并列举一个离子和一个分子的例子。
15. 请解释原子和分子的区别,并列举一个原子和一个分子的例子。
三、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写序号。
16. 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用( 1. 动态平衡)来表示。
17. 速率较慢的反应叫( 2. 缓慢反应)。
18. 速率较快的反应叫( 4. 快速反应)。
19. 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3. 分子量)。
20. 通过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起到的作用是( 5. 降低反应活化能)。
以上是初中化学教资科三简答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教资初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教资初中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氯化钠答案:C2.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氢气B. 氧气C. 水D. 过氧化氢答案:C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C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的种类B. 原子的种类C. 原子的数目D. 物质的总质量答案:D5.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为:A. 正价B. 负价C. 零价D. 无法确定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A. 水B. 氧气C. 铁D. 二氧化碳答案:C7.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能量变化C. 是否有颜色变化D. 是否有状态变化答案:A8.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钠答案:A9.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氯化钠D. 硫酸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其中氢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1_。
1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_1:8_。
13.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14.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改变的是原子之间的_化学键_。
15. 根据化学式H2SO4,硫酸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1:32:64_。
1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其中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中的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1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都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的理解。
第二题题目:请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目标的认识”,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并举例说明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五题题目:请您解释一下酸碱指示剂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验中使用它们来确定一个未知溶液的酸碱性?第六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这一观点的理解,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七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验中使用酸碱指示剂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第八题题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了皮肤上,请问作为教师,你应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来处理这种情况?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课程的特点,谈谈你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十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假如你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请描述你会如何进行这一实验,并说明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设计一节初中化学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案。
第二题教案设计题题目:根据以下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一节初中化学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溶解度概念,能够解释常见物质的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量筒、溶解度曲线图等2.实验药品:食盐、蔗糖、碘、硝酸钾、氢氧化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请举例说明。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面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谈谈如何设计一节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四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看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实验教学。
第五题题目:请你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第六题题目: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如何处理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实验探究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活动方案。
第九题题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十题题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你设计一堂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教案。
第二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要求,设计一节初中化学课题为“物质的溶解性”的教案。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理解溶解性的概念,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规律,能够区分溶液、悬浊液和胶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溶解性的定义,列举常见的溶解性规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物质的溶解性,并能够区分不同的混合物。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资化学初中试题及答案
教资化学初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放出答案:A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蒸馏水B. 空气C. 氢氧化钠D. 纯碱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
A. 元素的种类不变B. 原子的种类不变C. 原子的数目不变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
A. 与酸反应放出氢气B.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 与盐溶液反应放出氢气D. 与氧气反应放出氢气答案:A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D. 氯酸钾加热分解答案:C6.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氢氧化钠C. 碳酸钙D. 硝酸钾答案:A7.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够中和胃酸的是()。
A. 氢氧化钠B. 碳酸氢钠C. 氯化钠D. 硫酸铜答案:B8.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钠B. 镁C. 硫D. 铁答案:C9.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条件中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降低温度B. 增大压强C. 减小反应物浓度D. 使用催化剂答案:B10.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下列溶液中呈酸性的是()。
A. 食盐水B. 食醋C. 纯水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2. 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的方法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4.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5.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能够中和胃酸的物质是碳酸氢钠。
初中化学教资必背简答题
初中化学教资必背简答题
初中化学教资必背简答题:
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答: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定律表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都不发生改变。
2.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何作用?
答: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途径,最终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同时,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即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会发生变化。
3. 什么是酸?
答:酸是指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等。
4. 什么是碱?
答:碱是指在水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一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等。
5. 什么是盐?
答:盐是指在水中能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物质等。
化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化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1. 酸碱中和反应是什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溶液与碱溶液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的氢离子(H^+)与碱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盐。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是生成的盐是由酸和碱所对应的阳离子与阴离子组成。
例如,当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时,产生氯化钠(NaCl)和水(H2O)。
反应方程式如下:HCl + NaOH → NaCl + H2O2.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也可以包含其他非金属元素,如氧、氮、硫等。
无机化合物则由其他元素组成,如氧化物、盐类等。
有机化合物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而无机化合物则主要参与非生命活动,如无机盐、酸碱物质等。
此外,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更为复杂,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容易发生燃烧和氧化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对较简单,熔点和沸点较低,不易燃烧。
3. 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或活度的变化达到了稳定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化学平衡的位置由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决定。
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反应向生成物一侧进行;当反应物浓度减小时,反应向反应物一侧进行。
这种稳定状态可以通过利用Le Chatelier原理来预测和调节。
4. 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将原子或离子结合成分子、离子或晶体。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静电力吸引连结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化学键。
正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而负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
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其中电子对被共享在两个原子之间。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自由流动电子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在金属中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A. 醋酸 (CH3COOH)B. 硫酸 (H2SO4)C. 乙醇 (C2H5OH)D. 氨水(NH3·H2O)2、在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中,下列哪个因素不会直接影响反应速率?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催化剂的存在D. 反应容器的颜色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A. 理论讲解为主,实验操作为辅B. 课堂演示实验,学生观摩学习C.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D.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自行分析4、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A.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B. 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C.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质量D.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 铝是一种轻金属,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 铝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C. 铝能够溶解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D.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6、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通常使用哪种试剂组合?A. 碳酸钠与稀硫酸B. 大理石与稀硫酸C. 石灰石与稀盐酸D. 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7、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₃ → CaO + CO₂B、2H₂O → 2H₂ + O₂C、2NaCl + 2H₂O → 2NaOH + HCl + Cl₂D、NaOH + HCl → NaCl + H₂O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HClB、CH₃COOHC、NaOHD、HNO₃9、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A. 溶液暴露在空气中B. 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C. 溶液加热蒸发水分D. 溶液加入蒸馏水 10、在下列实验中,哪种方法最适合检验Fe2+?A. 加入KSCN溶液B. 加入FeCl3溶液C. 加入NaOH溶液D. 加入K3[Fe(CN)6]溶液1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Zn + CuSO4 = ZnSO4 + CuB. Fe2O3 + 3CO = 2Fe + 3CO2C. 2H2 + O2 = 2H2OD. 2KClO3 = 2KCl + 3O212、在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铝B. 铁C. 氢D. 铜13、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在高温下产生的特征颜色B. 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焰色反应中会产生不同的颜色C. 焰色反应可以用来检验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D. 焰色反应的颜色可以通过调整火焰的温度和持续时间来改变14、下列关于化学式H2SO4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H2SO4是硫酸的化学式B. H2SO4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C. H2SO4在水中溶解后,会形成H+和HSO4-离子D. H2SO4是一种强酸,其溶液的pH值小于715、在以下化学实验操作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底部应略低于灯芯,以防止试管底部过热破裂。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简答题论述题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简答题论述题
必背知识点
本文档旨在总结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简答题和论述题中的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化学元素周期表: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包括周期性趋势,原子半径,电离能等相关知识。
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需要了解协同、离子和共价键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此外,还应了解分子的形状和分子结构的影响因素。
3.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掌握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
4. 酸碱反应和溶液的pH值:了解酸碱反应的基础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如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滴定。
同时,要掌握溶液中pH 值的计算和调节方法。
5.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过程。
要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并了解相关的应用,如电池和电解。
6. 化学反应热和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包括焓变和反应热。
同时,要熟悉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计算方法。
7. 化学实验和实验安全:了解常见的化学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操作技巧。
熟悉实验安全知识,例如化学品的储存、处理和废物处理方法。
以上是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化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必背知识点的一些概述。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复习。
祝您考试顺利!。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面试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内容:你认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观?第二题请以“化学反应的速率”为主题,设计一堂针对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的40分钟课堂教学。
在设计中,请包含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2.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描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教学活动安排。
5.教学评价:说明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题题目描述:你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发现班级中有些学生对于化学实验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感到害怕和抗拒。
请你谈谈如何处理这种课堂现象,如何激发全体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第五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法的理解,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你是如何将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中考复习阶段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第七题题目描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你如何设计一堂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化学概念?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第十题题目: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请谈谈您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行为?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主题为“物质的溶解性”。
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2.教学过程完整,包括导入、新课教授、巩固练习、小结等环节;3.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操作;4.教学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2016下半年21.(1)对单向讲授式教学和合作互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
(2 )简述如何从传统的单向讲授式教学向合作互动式教学转变22.(1)以“谁的电解实验说明水的组成”为例,解释三重表征。
(2)简述采用三重表征认知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有哪些优点。
豈f"初⑴单问讲授法说优维昨内容的篥圭越为即心上呻有组几有廉竦3计划地通知救学讷和殳传授如讥,发展学生卅魄,网冶聲生思患L这肄独学方法的优点: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宜数学的蚊果:,的利于充分发挥戟郝自身的主辱作阳。
快点:饿鞍常方眩主娶最ia戟师井■学生昕为主的■输式;從学贰十険乏矗萍性{観孑过裡业抓注班如说的抓趴鯉視了学生能力的览养°議的:柞互功武教学法在课堂中教师与挙生、学生与鄂生之间足平等互动的*梅互傅逊创思的*合齐互动氏it :的优点僦览养学生主动发曜的能力;腱使学隹形诫良好的学习品质匚能境养学生自慌心培养学生的创适力血锻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养创新辆神和窝践能力*门)①冬转变戰『魁想*世新教为现念°树立一种比人为本的毂想,孝生不再是知说的搀亞容器■询理具有能助性的学习主体*我师只是堤帰的引导着,师生之间是平常的关系q②倉观冥艘戟学。
只嬰是条件允许,社帅要丸胆战把恰本上脱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宴騷引到课堂中间,帮试j种探索性实般*让学生花实険过程中和互变减序师在宾脸过程中睹于启笈、引导*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讽,同时tn擬髙了举习的能力。
③积换创设悄境■带动学生養与课堂独学.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引畀学生用化学知识去解肉,便学生觉押忧学就在我幻身边.激发it学习址学兴趣,且惺进学空卷与到课堂戟学之屮。
④葬用*■讨论1质莊“的方法口更利用口主戦育的方武*解放爭空的驚想,解放他和的予、限、嘖*让他们去现察、愆考、讨论;培养他们操穷声实的思考方式。
⑤将劣种教年模式有机结舍圮来.这到J&好的互动裁学的效果_2240*^*]<1)宏观上:先从电解水产生丸池的实毅现象人手.观测在明扱生眦的气佯的侔覩比,井进行这两种吒体的检躺,引导学生获猫电解水过程的外在班線感加”瞻雀对电解水过駅的窓现袁证认讥。
教师资格证中的论述题解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中的论述题解题技巧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合格证书的持有者可以得到更多的职位晋升机会和薪酬提升。
论述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大难点,考生在备考中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以便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一、审题准确、明确要求在阅读论述题目时,首先要审题准确、明确要求。
仔细阅读题干和附加材料,了解题目要求。
二、理清论述逻辑、构思思路在解答论述题时,理清论述逻辑、构思思路十分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利用思维导图法,将论述题目的关键词用关联的方式排列出来,以便构建逻辑思路;2. 对题干进行分析,划分出各个方面的论点,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思路;3. 可以利用表格、图标等方式,将论述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以方便组织语言表达。
三、按照结构要求进行论述解答论述题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要求进行展开:1.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论述题目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2. 论述部分:根据题目要求,逐个论述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理由,并进行合理的扩展;3. 对照分析部分: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或者列举实例,展示论述观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4. 结论部分:回顾并总结各个论点,明确自己的观点,并给出适当的建议或结论。
四、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流畅在解答论述题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和流畅性是考察的重点,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性:对于关键词的描述、专业术语的使用等要准确无误,不要随意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2. 简洁性: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言简意赅,不啰嗦;3. 流畅性:语句通顺,要注重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联,段落之间的衔接,使全文表达流畅。
总之,解答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论述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充分理解题意,构思清晰的思路,按照要求进行论述。
同时,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确保文章流畅,这样才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通过多次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相信你一定能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化学教师面试-问答真题与答案
初中化学第一套一、结构化1.李老师提问学生问题,学生无法回答,其他学生哄笑这个学生为傻子,你怎么办?【答题思路】本题考察的是应急应变类题目,可以参照分析情况、确定任务、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四步答题。
【参考答案】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也是正常现象,但对于出现其他学生哄笑这个学生为傻子,我们就要加以重视了,对于此类情况,我会做如下处理:首先,我会先让班里的同学安静下来,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该生思考,引导他得出问题的答案。
若该生在我的启发下仍没有得出问题的答案,我会让他先坐下,并对他说“你是不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说,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好不好”,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并对该生积极表现的精神给予鼓励。
其次,课后,我会单独找他了解原因,如果是因为知道答案但不知道怎么表达,我会帮助他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是看别人举手他也举手,或者举手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那么我会告诉他老师提问只是为了检查学生听明白了没有,不举手不代表学生没有学好。
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会和他约定,会的问题举右手,不会的问题举左手,这样老师就知道他有没有听懂。
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同时还能够及时检查自己的授课效果。
再次,我会找到在课堂上哄笑的学生了解情况,询问他们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是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平时与他们的相处不太融洽,那么在以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会加以注意,可以通过成立学习、生活小组的方式,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
后期我会组织一次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班会,促进班级内的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学生的全面进步。
我相信,通过这些做法,我的班级当中不会再出现不尊重学生的情况,同时,学生上课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也会逐渐减少,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2.你最尊重的教育家是谁?【答题思路】本题考察的是自我认知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岗位以及自身的认知,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榜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在他们身上有独特的品质值得我们去继承。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你谈谈对“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这一说法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说明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体现这一特点。
第二题题目描述:请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谈谈你对“探究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规律”这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设计一堂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第四题题目:请您解释一下“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验中使用酸碱指示剂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假如在课堂上,您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您如何设计一堂针对初中生的新授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六题题目:请描述一种能够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并解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假设您正在为初中生设计这个实验,请详细说明所需的材料、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第七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挑战,以及您是如何克服这个挑战的。
第八题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请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你对“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理解。
第十题题目背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题目内容:请您设计一个适合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化学实验,该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
请详细说明实验的目的、所需材料、实验步骤、预期结果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简要描述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到酸碱反应的知识。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课,课题为《燃烧的条件》。
要求:1.完整地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谈谈如何将“实验探究”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运用实验探究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题题目:你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第四题问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你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比如有学生突然晕倒或是同伴发生冲突?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六题题目:请谈谈在你的化学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第七题请您阐述一名优秀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并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素养。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第九题1.情境式教学:将化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化学实验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微观粒子运动等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提高教学效果。
4.项目式学习:组织学生参与化学相关的项目,如环保调查、化学作品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养。
1.明确教学理念:简要阐述围绕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强调素养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创新方法举例: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给出具体的应用示例,以增加答案的说服力和实践性。
3.实际教学效果:说明这些方法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通过此题,考官可以考察应聘教师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第十题题目:如果你所在的学校要求开展一堂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你会如何设计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初中化学实验课,课题为“燃烧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下半年
21.(1)对单向讲授式教学和合作互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
(2)简述如何从传统的单向讲授式教学向合作互动式教学转变
22.(1)以“谁的电解实验说明水的组成”为例,解释三重表征。
(2)简述采用三重表征认知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有哪些优点。
2016年上半年
21(1)为了落实化学课程的内容要求,该教科书用了怎样的设计思路?
(2)教科书这样编写体现了哪些化学课程基本理念?
22(3)简述化学史在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24(1)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2)出现问题的原因?
(3)简要回答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教学设计题酸和碱
2015年下半年
21(1)分析书本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之间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2)简述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
22.(3)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教育价值?
24(1)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的优点。
(2)结合此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哪些?
(3)该教师在教学中面对意想不到的情况,充分体现了自身的教学机智,请就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你的思考和建议。
21(1)教材及教科书具有典型性,它反映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方法和观念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开展
教学设计题燃烧
2015年上半年
21(1)简述教学情境的功能。
(2)简述可采用那些形式创设教学情景。
25教学设计题燃烧
2014年下半年
21(1)举例说明某化学知识教学时,讲授法比发现法更合理。
(2)对待讲授法的科学态度应该是什么?
22(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举例说明元素周期律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24(1)实验法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
(2)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
25教学设计题金属活动性顺序
2014年上半年
21.科学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22.(1)概念形成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2)以“化合反应概念”为例,说明如何对之进行教学,才有利于该概念的形成?
24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
(1)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了哪些教学资源?
(2)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了哪些学习方式?
(3)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两方面的做法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
25案例设计题置换反应
精选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