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转诊、远程诊疗、医共体总结

合集下载

医共体双向转诊操作流程

医共体双向转诊操作流程

医共体双向转诊操作流程医共体双向转诊是指在医共体内部,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后,根据病情需要由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向上级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转诊,或者由上级医疗服务机构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返转诊的过程。

双向转诊的设立旨在提高患者就诊的便捷性、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诊疗效率。

一、患者就诊流程:1.患者首先前往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接受初步的诊疗和治疗。

2.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需要,判断是否需要向上级医疗服务机构发起转诊。

3.如果需要转诊,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会向上级医疗服务机构发送转诊申请,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以及治疗要求等内容。

4.上级医疗服务机构接收到转诊申请后,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接受患者的转诊。

5.如果接受转诊,患者会根据车辆安排或自行前往上级医疗服务机构就诊。

二、医疗机构操作流程:1.基层医疗机构接收到患者就诊后,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疗和治疗,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验。

2.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转诊,如果需要转诊,则填写转诊申请表,并通过系统将转诊信息发送给上级医疗服务机构。

3.上级医疗服务机构接收到转诊申请后,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需求决定是否接受患者的转诊。

4.如果确定接受转诊,上级医疗服务机构会安排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诊疗和治疗,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5.在治疗结束后,上级医疗服务机构会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关于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的反馈,同时也会向患者提供必要的随访和指导。

三、双方沟通流程:1.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疗服务机构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转诊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2.医共体内部需要建立专门的转诊协作小组或专家团队,负责协调和管理转诊工作。

综上所述,医共体双向转诊操作流程涉及到患者就诊流程、医疗机构操作流程以及双方的沟通流程。

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顺畅的沟通机制,可以提高患者就诊的便捷性和诊疗的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于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关于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关于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篇一】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自20xx年开始试点、20xx年正式推行医共体建设以来,xx市中心医院的运行活力得到释放,不仅自身在变强,也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起来,一种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新生态在区域内正在形成。

与改革前相比天,医疗收入从x.x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x.x亿元。

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率从xx.x%,降低到目前的不足x.x%;住院次均费用增长率从x.x%,降低到平均不足x.x%。

医共体内卫生院门诊量增加xx%以上,20xx年达到xx.x万人;住院患者增加xx%,20xx年达到xxxx人。

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等均可在卫生院诊治。

提供管理支撑,实施医共体管理。

目前,医院对xx个乡镇卫生院实行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对xx个乡镇卫生院实行松散型医共体管理。

成立了以院长为理事长的医院理事会,以党委书记为监事长的医院监事会,组建基层卫生管理中心,出台了《中心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x项规范性文件。

紧密型医共体内卫生院院长均由中心医院委派,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

一个尺度量长短,既能够规范基层管理秩序,又保证了医疗质量。

提供资源支撑,加大投入保障。

在市政府投资xxxx余万元,改善了卫生院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医院又投资了xxx余万元,对松树和李官两个中心卫生分院手术室进行全面改造和设备更新,配备了全新的手术床、手术显微镜等设备,使它们具备手术的能力。

目前,两家卫生院已开展手术xxx余台次,解决了老百姓就近就医手术的医疗需求。

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优质资源下沉。

按照填平补齐、优化整合的原则,医院遴选了xx余名中高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紧密医共体乡镇卫生院工作。

实行医生轮转制和专家坐诊制,xxx余名专家对接出诊的卫生院,根据预约申请组建专家团队到乡镇手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三级医院的专家服务。

为解决基层人手短缺难题,医院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护士长各xx人,招聘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xxx人,补充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中心双向转诊工作总结

中心双向转诊工作总结

中心双向转诊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中心双向转诊是指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如医院)转诊疑难病例,同时由上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诊学习的一种机制。

中心双向转诊工作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减轻上级医疗机构的压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工作目标中心双向转诊的工作目标是实现疑难病例的合理安排和及时转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质量,提升上级医疗机构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建立紧密的医疗协作网,形成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三、工作内容1.转诊病例的筛选:根据疾病的急性程度、病情的复杂程度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病例进行筛选,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2.转诊病例的评估:对转诊病例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的搜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更好地确定转诊的需求和方向。

3.转诊病例的安排:根据转诊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转诊,并与接收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转诊的顺利进行。

4.转诊病例的跟踪:对转诊病例进行定期跟踪和回访,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展和就诊体验,及时解决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5.转诊病例的反馈:根据转诊病例的转诊结果和就诊体验,及时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其改进诊疗工作和提高医疗水平。

四、工作总结中心双向转诊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发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积极推进中心双向转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果。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转诊病例的筛选和评估工作,确保了转诊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们通过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转诊病例评估标准和流程,提高了转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避免了因转诊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和纠纷。

其次,我们加强了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协作和沟通,确保了转诊的顺利进行。

我们与接收医疗机构建立了定期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及时传达转诊病例的相关信息和需求,促进了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和交流。

医共体双向转诊制度

医共体双向转诊制度

医共体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医共体双向转诊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根据《莱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意见》及《莱州市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实现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业务联动、资源共享、疾病延伸诊治的机制,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双向转诊原则1.患者自愿原则。

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高效。

2.分级管理原则。

大病到县级医院,康复回乡镇卫生院,即急危重症病人到县级医院诊疗,康复期的病人回乡镇卫生院或社区诊疗。

3.专病专治原则。

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转诊时要充分考虑医院专科、专病特色。

4.连续治疗原则。

建立起高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工作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

二、双向转诊程序1.由下向上转诊:我院填写《双向转诊单》、患者简要病史及诊治情况、转诊原因等书面材料,交至上转医院。

2.由上向下转诊: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医生填写《双向转诊单》及患者诊断、治疗评估、预后、辅助检查情况、康复方案等,并由诊治医生签名、填写联系方式后转回我院进行后续治疗。

三、双向转诊指征1.上转指征:(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需要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5)急性传染病病人、原因不明病人及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外的病人。

(6)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7)由医共体理事单位共同商定的其他转诊病人。

2.下转指征:(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仍然需要后续治疗的病例。

(2)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和连续性治疗的病例。

(3)诊断明确且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

(4)老年护理病例。

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实施方案

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实施方案

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实施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成为当前医疗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医共体分级诊疗,是指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将医疗服务分为基层、县级、市级和省级不同层次,实现患者就近就医、就近就诊、就近就药,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医疗服务。

而双向转诊则是指在医共体的框架下,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后,根据病情需要,由基层医疗机构向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转诊,同时也可以由高级别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诊,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实施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案,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医共体分级诊疗可以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减少了患者因为就医不便而耽误病情的情况发生。

其次,通过双向转诊,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后,如果病情需要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可以及时转诊到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避免了因为医疗资源不足而耽误治疗的情况发生。

同时,高级别医疗机构也可以将一些不需要在自己机构就诊的患者转诊到基层医疗机构,减轻了高级别医疗机构的压力,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其次,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加顺畅地实现双向转诊。

最后,政府需要加大对医共体建设的支持力度,包括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以确保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案的顺利实施。

总之,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实施方案是医疗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

然而,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顺利实现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目标。

医共体工作总结

医共体工作总结

医共体工作总结第1篇:医共体章程信阳市浉河区区域医疗共同体章程一、总则第一条性质本“医疗共同体”是区、乡、村一体化的新型组织与服务实现形式。

以创新运行机制为核心,通过整合区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整体提高区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区乡两级联动发展,同步提高区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减少住院病人外流,逐步实现2021年力争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的医改目标。

第二条宗旨在深化医改背景下,积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及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发挥各自特长,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形成规模发展优势,提高区域内医疗服务水平,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

第三条成员以**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医共体,成员单位*****,**各民营医院以自愿原则加入;同时成立以***第二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浉河区中医医共体。

二、管理第四条运行模式。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区级医院负责制。

由各成员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理事会,统筹协调“医共体”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学科布局、人员培养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

理事长由区级医院的院长担任;副理事长若干名,原则上由区级医院院长和医共体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担任;理事由医共体内各医机构遴选部分管理、业务专家担任。

理事会在区级医院下设办公室,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组织设立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医共体运行中本院有关管理和协调工作,区级医院成立专门机构(3-5人组成),合理分工,负责医共体日常工作。

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医共体工作院长负责制,井确定专人负责落实。

第六条主要职责及分工(一)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二)制定并推行统一标的运营管理制度和职责规范;(三)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医疗机构的规模、布道断马局和功能;(四)建立医共体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制定在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差异化服务、大型医疗设备共享和检査结果互认的具体制度和措施;(五)规范各种业务管理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医疗服务流程,实现业务管理资源的共享。

村级医共体工作汇报总结

村级医共体工作汇报总结

村级医共体工作汇报总结村级医共体作为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医。

以下是我对近期村级医共体工作的汇报总结。

一、工作目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村级医共体工作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分级诊疗制度为目标。

通过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进展1.村级卫生室建设:截至目前,我村已完成村级卫生室建设,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满足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

2.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我们组织了多次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邀请了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进行授课,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3.医疗服务流程优化:我们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村民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同时,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协作,实现双向转诊,让群众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4.政策宣传与健康教育: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卫生健康政策,提高群众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三、工作成效1.群众就医满意度提升:通过村级医共体建设,群众就医更加便捷,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提高。

2.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3.分级诊疗制度初见成效: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双向转诊,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减轻了上级医疗机构的压力。

四、存在问题1.基层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当前,我村基层医务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2.医疗设备配置不足:虽然已配备基本医疗设备,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康复、口腔等,设备仍存在不足。

3.政策宣传与健康教育力度有待加强:部分群众对国家卫生健康政策了解不足,健康生活方式尚未形成。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大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能力。

2.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增加医疗设备投入。

医共体年度合作总结(3篇)

医共体年度合作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多家医疗机构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年度医共体合作总结如下:二、合作成果1.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本年度,我单位与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医共体合作关系,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通过联合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培训、远程会诊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

2.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共体合作以来,我们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优秀医生、护士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同时,开展远程医疗咨询、诊断等服务,让基层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3. 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我们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减轻大医院就诊压力。

4.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共体合作期间,我们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对医疗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通过开展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等活动,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

5. 推进信息化建设我们积极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多家医疗机构共同搭建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方便患者就医。

三、存在问题1.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尽管我们积极开展人才帮扶工作,但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仍然存在不足,制约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2.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药品等资源配置不足,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3. 分级诊疗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认识不足,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压力大,大医院就诊人数仍然较多。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深化人才帮扶工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人民医院医共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指导原则

人民医院医共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指导原则

人民医院医共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指导原则(试行)一、功能定位(一)人民医院: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专科诊疗服务,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承接上级医院下转危重病人稳定期康复治疗服务,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承担相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承担基层首诊工作,开展全科医疗及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疑难危重疾病转诊服务,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及延续服务(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

二、转诊原则(一)上转指征:1.临床急危重症,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4.疾病诊治超出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5.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明确诊断或处置的病例;6.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需转入专业性防治机构治疗的病例;(二)下转指征:L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例;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4.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的慢性病病例;5.精神疾病病情稳定可在社区进行恢复性治疗的患者;6.可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三、工作要求(一)除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病例按需转诊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逐级转诊”原则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符合上转或下转指征,需转诊治疗或康复的患者,需经科室主任(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办理医疗保险相关转诊手续。

(二)医共体成员间充分利用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远程医疗等条件,建立绿色通道,形成相对稳定、紧密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

(三)医共体成员间要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双向转诊沟通机制,确定职能部门及专人负责双向转诊管理。

上级转出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远程医疗、跟踪回访等形式做好对转出患者后续治疗、康复的指导。

医共体年度总结范文(3篇)

医共体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共体(医疗共同体)作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已经在各地落地生根,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下是我单位201X年度医共体工作总结,以期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一、工作概述201X年,我单位紧密围绕医共体建设目标,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1. 成立医共体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制定医共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3. 建立医共体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医共体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深化合作共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1.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派驻专家、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 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实现患者合理分流,降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压力。

(三)强化业务交流,促进学科发展1. 开展定期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医共体内医疗机构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2. 邀请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养。

3.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拓宽视野,提升自身能力。

(四)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1. 简化就诊流程,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2.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3. 完善医疗服务评价体系,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改进服务质量。

二、工作成效201X年,我单位医共体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派驻专家、开展培训等方式,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明显增强。

(二)医疗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医共体内医疗机构间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

(三)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等措施,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医共体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 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实施方案

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实施方案

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成为了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医共体分级诊疗是指通过建立多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诊疗制度,让患者在就医时能够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就近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而双向转诊则是指在确诊和治疗需要时,患者可以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转诊,以便得到更专业和更全面的治疗。

实施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案,有利于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分级诊疗,可以让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双向转诊也能够让患者在需要更专业治疗时能够及时到达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也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分级和转诊,可以避免患者盲目涌入大医院就诊,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然而,要想有效实施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案,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治疗能力,同时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政策引导和监督。

医疗机构需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则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总之,医共体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是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实施这一方案有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希望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共同努力,有效实施这一方案,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共体年度总结简报(3篇)

医共体年度总结简报(3篇)

第1篇一、工作概述2022年,我国医共体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原则,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成立医共体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 制定《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2.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和进修学习,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 推进远程医疗、远程诊断等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效率。

3. 深化双向转诊机制- 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明确转诊标准、流程和责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协作,提高转诊成功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4.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疾病监测等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 加强疫情防控,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 强化医共体内部管理-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药品、医疗设备等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定期开展医共体内部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取得的成绩1.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 2022年,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同比增长15%,住院人次同比增长20%。

2. 双向转诊机制运行顺畅- 双向转诊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患者转诊率提高,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 2022年,双向转诊人次同比增长30%。

3. 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 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扩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

- 202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60%。

4. 医共体内部管理水平提升- 医共体内部管理更加规范,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 2022年,医共体内部管理成本同比下降10%。

XX保健院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自评总结(保健营养)

XX保健院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自评总结(保健营养)

XX县妇幼保健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总结根据XX县人民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XX改〔2018〕1号)XX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规范(试行)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

现将我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总结如下:一、落实情况和成效(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将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医院目标管理,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医务科,由雷承元同志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积极宣传发动。

1、加强医院院职工的全员培训。

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能掌握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

在门诊大厅设置固定的分级诊疗宣传展板,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宣传每天均要滚动宣传分级诊疗的相关知识。

(三)双向转诊人次情况。

2018年1--7月我院共上转病人共24 人次,其中妇产科 7 人次,儿科 7人次,新生儿科10人次;目前暂无下转至乡镇卫生院病人。

二、存在问题(一)宣传方式不多,分级诊疗未完全深入人心。

公众对分级诊疗目的意义了解不深,也还有基层个别医师对分级诊疗认识不到位、政策不熟悉现象。

(二)临床医生对双向转诊工作责任心不够。

个别医生填写转诊单内容不完整,字迹潦草,转诊单保存不当导致收集困难等;少数科室未按照规定及时将双向转诊病人登记信息报送到双向转诊接诊室;下转病人未达到规定的要求。

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分级诊疗有关要求,下转病人比例未达到指标。

(三)医院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在急诊、儿科等方面。

三、整改措施(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对院内职工更进一步加强全员教育培训,把非专业人员也要一并纳入;对外改善宣传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对公众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自今年5月份我院与县人民医院结成医共体以来,在县卫计局的领导下,县人民医院的帮扶下,我院与县人民医院成了真正的“一家人”。

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县人民医院专家定期到我院坐诊和指导,帮助我院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因为只有提高了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在辖区就近就医,进而大幅度减轻县级医院的工作压力,降低医共体的整体医疗成本,增加医共体的经济收益。

由于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有明显提高,也能极大的缓解城乡居民的看病难。

1、落实双下沉,推动两提升①现在每周三、周五,我们都有县人民医院派驻的心内科、神经内科专家、业务骨干来我院坐诊和业务指导,至今已派驻60余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

②医共体建设启动后,很多以前只能在县级医院开的药品也沉下来了,卫生院的药品种类多了,很多药品还降价了,老百姓配药比以前更方便、更实惠了。

③不光是专家和药品下沉,通过区域“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人在卫生院采血、拍片后,由县级专家诊断。

由于医共体远程会诊平台的上线,当卫生院遇见疑难杂症需要会诊时,可及时申请与县人民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让管理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上级医院的服务。

自医共体建设以来,202x年门诊人次达到5941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2%,住院人次341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9%。

202x 年业务收入10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

2、推进分级诊疗、促进上下联动自和人民医院形成医共体以来,通过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群众来我院就诊,可以预约县人民医院ct磁共振检查,预约县人民医院住院床位,并享受优先安排上转服务,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和治疗。

而在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辖区病人,在病情稳定进入康复疗养期,或手术后愈合后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人,或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也能及时行下转至我院,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工作总结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工作总结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工作总结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自2023年4月联合体工作正式启动后,经过管理体系的完善,转诊制度的运转后,6月妇幼保健院第一批专家正式入驻我院。

为期一年,承担我院工作日的门诊工作、病区查房、会诊等工作,参与我院急诊急救,内科、妇科、中医科、儿科患者诊疗方案的指导,同时对我院临床医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急诊急救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二)统一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

通过理事会的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医联体内各理事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我院积极实行分级负责、双向转诊,形成了急重症病人在县级核心医院住院、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维持治疗的服务模式。

进一步完善了医联体内急救转诊流程,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核心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

(三)我院继续选派科室业务骨干赴妇幼保健院进行系统性培训。

二、取得的成效1、通过实施医联体的服务模式,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疑难病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这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变其小病直接到大医院找专家的就医观念和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实行分级诊疗后我院向妇幼保健院转诊的病人有102人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格局。

2、实施医联体服务模式,促进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

把医院优秀的医务人员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开展门诊、手术、查房、讲座以及其他技术交流,一方面直接处理疑难杂症,解决病人痛苦,一方面现场施教,提高了医护人员水平,实现了人员、业务、病人、管理的四方面互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选派到核心医院进行培训,县级医院变成了培养优秀基层医生的“孵化器”。

三、目前面临的困难一、派往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坐诊专家基本信息应提前至少一周告知,方便我院提前宣传,更好地组织病源,提高专家坐诊效率;二、医联体各成员单位提出个性化派诊需求,应根据各成员单位坐诊需要因地制宜地派诊专家,以此来提高专家利用效率;三、延长专家坐诊时间,让更多有医疗需求的患者享受到医联体的优质医疗服务;四、开展多种专家交流形式,不局限于单向派诊专家,可采取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方式;五、应由专家之间进行对接沟通,确定坐诊专业和时间,有益于提高专家出诊效率。

医共体半年工作总结

医共体半年工作总结

一、前言自医共体建设启动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和协同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

现将2023年上半年医共体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亮点1. 组织领导有力。

医共体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制度建设完善。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 人才队伍建设加强。

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上级医院交流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医共体人才队伍素质,为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4. 医疗资源下沉。

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巡回医疗、远程会诊、对口支援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5. 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完善。

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6. 医疗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

积极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三、存在问题1. 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发展不平衡。

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与上级医院存在一定差距。

2. 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存在。

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待遇较低,导致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3. 分级诊疗制度有待完善。

部分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不足,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不高。

4. 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较低,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有待加强。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医共体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 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3. 加大医疗资源下沉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4.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5. 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医共体内信息共享。

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协同服务心得

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协同服务心得

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协同服务心得近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显著增强,建立了由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基本能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可是自健康扶贫工作实施以来,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农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与省市卫计系统的领导共同进行了研究,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望奎县人民医院与惠七卫生院医共体建设工作,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成效显著,有效缓解了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于2017年10月13日承办了全市医共体建设现场会。

一、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卫生院的信誉度和便捷性农村患者历来关心关注医疗费用和便利性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入手,借助远程诊疗系统提供的“家门口”服务促使患者愿意留在基层。

一是信息化平台上下联通。

惠七满族镇辖8个行政村,其中6个是省级贫困村,距望奎县城30多公里,患者到县级医院就医的时间成本大,经济负担重。

县人民医院主动牵头与惠七镇卫生院签订医共体协议书以来,就瞄准农村患者关心关注的医疗费用和便利性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信息化建设,帮助建立起包括HIS、LIS、RIS 和EMR系统1等信息化平台,乡镇卫生院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和与县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功能。

二是检查资源上下共享。

不断促进人力和物力资源有序流动,发挥现有可共享资源的最大效率。

患者持卫生院医生开具的辅助检查申请单直接到县人民医院做检查,无需等待结果,检查报告及影像通过网络回传到乡镇卫生院,并打印胶片和纸质报告。

住院患者由卫生院医生开具的辅助检查,按乡镇医保报销比例由卫生院代收费用,门诊患者到设在县人民医院的专项核销窗口,只需缴纳按县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由个人承担的部分费用即可进行检查。

自组建医共体以来,由惠七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具的核磁、彩超、化验等辅助检查累计300余人次。

医共体 综述

医共体 综述

医共体综述
一、医共体概述
医共体,全称为医疗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体系,旨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共体的概念源于国外,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践。

二、医共体的组成与运行机制
医共体由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

医共体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级诊疗: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层级,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实现分级诊疗。

2.双向转诊:患者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转诊,实现上下联动、双向转诊。

3.资源共享:医共体内的医疗机构共享医疗资源,包括医生、设备、技术等。

4.信息互通:医共体内的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建立统一的医疗管理平台,方便患者就医和医疗管理。

三、医共体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
医共体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通过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患者可以得到更加及时、专业的治疗,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共体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与三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机会,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4.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共体可以方便患者就医,减少患者就医的时间和成本,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转诊、远程诊疗工作总结从2014年10月开始启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后,我院始终坚持:1、患者自愿的原则。

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使患者真正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有效服务。

2、分级管理原则。

大病进医院,小病到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危急重症到上级医院治疗。

3、患者病情与医院专科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转诊时要充分考虑医院专科特色。

4、无缝式连续管理的原则。

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持续的医疗服务。

通过合理规范的运行,但也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客观实际,1、我院及是基层医院,又是基层医院的龙头医院,很多病人根本不愿到中心卫生院及社区诊疗,直接到我院就诊,造成中心卫生院及社区无病人,而我院常见病、多发病高居不下的现象,大量的医务人员浪费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上,上转容易,下转难明显,同时病情得到缓解后,不愿到基层医院康复,长期占用床位,造成医院长期加床,形成安全隐患。

2、双向转诊有时流于形式。

很多病人直接到省部级就诊,事后要求医务人员补双向转诊手续,不给予办理,就大吵大闹或者投诉,给医院职能部门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

3、各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多方联动,加强政策宣传及资金投入,让病人在基层医院就诊,少出钱或者不出钱,才能将病人留在中心卫生院及社区诊疗。

4、加强医联体建设,我院已经和8所中心卫生院构建医学影像联合体,2017年9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让基层病人在乡镇医院也能够得到县级医院的服务,目前我院在市卫计局的领导下正逐渐落实专科联盟及医共体工作,大力宣传,鼓励普通疾病,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