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法治思维;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法治思维 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心
得体会
树立法治思维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心得体会
当下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和社会共同信仰。在建设“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新征程里,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法治思维,秉承法治信仰,崇尚法治价值取向,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发有为,提升能力,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树立法治思维
在法制框架下规范用权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权力一旦缺乏法治的约束,将会与人民的愿望背道而驰,甚至走上不归路。推行依法治国,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法治思维,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掌好权、用好权。
一要明白权力是有限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权力,要树立法治思维,明白手中的权力是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是无限放大的权力,更不能人治大于法治,要依法而行、依制而行。改变权大于法、人大于法的观念,决不能干预司法活动,不能插手人情案、关系案,否则的话就被记录在案,丧失了党性原则。
二要明白权力是阳光的。如何正确地选人用人一直是广
大干部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只有严格按照新《干部任用条例》相关规定和要求,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群众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好干部才会被组织及时发现和重用,才会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大道上施展抱负,发挥才能,服务社会。
三要明白权力是惠泽于大众的。权力本身就姓“公”,而不是姓“私”。有的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淡薄,在管辖范围内滥用公权,执法不严,造成一些地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有害食品屡尽不绝;有的卖官买官、贪污受贿等等违法现象偏离了法治运行的轨道。“一分权力就有一分威严。”一定要规范用权,维护和使用好手中的公权,以从严治党的魄力,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权力变成造福百姓的不竭源泉。
秉承法治信仰
在自觉意识下捍卫尊严
信仰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追溯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蕴藏着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当下,越来越多人已经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成为人们心中不可缺的信仰和坚守,党员干部更应该秉承法治信仰,崇尚法治,遵守党章党纪,捍卫法律的尊严。
一是联系看,法治是亘古不变的追求。战国末期法家韩
非子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XX多年来,他的法家理念、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影响和促进了中华法治文明的进程。党在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后,加快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讨论的主题,充分说明了法治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变追求,是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正确信仰。
二是当下看,法治是提升公信力的根本。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因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等原因落马的省部级以上高官50余人,一方面见证了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对反腐和整风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折射了一些地方官场政治生态的危机性。有的高官利用手中的权力,游离于法治之外,做出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给党的形象抹了黑,又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必须推进依法治官,加强官德的修养。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建设法治国家,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倡廉建设体制,让党员干部自觉形成对法治的信仰、对法律的敬仰,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三是朝前看,法治是强国富民的关键。依法治国要与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走向深水区,道路不是那么平坦,
第3页共5页
破解改革难题的困难愈来愈大,只有依宪治国、依规治党,在党员干部中形成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啃硬骨头的勇气,高扬法治精神,秉承法治信仰,创新法治方式,才能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
提升执政能力
在治理体系下实现法治价值
法治作为文明进程的标志,与社会的价值观息息相关、水乳交融。法治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法律规范的背后,彰显的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建设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最终实现法治国家的最大价值离不开法治的坚强保障。
一是要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包含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个内涵,与依法治国的理念紧密相联。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构建法治的价值空间,必须弘扬法治精神,与学习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契合起来,让法治思维像空气一样渗透在各个领域,形成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把法治方式像钉钉子一样,一锤锤地扎牢在每一个行政环节。
二是要与干部的科学考核相契合。实践证明,法治力量薄弱难以有有效约束公权力,导致有的领导干部权力膨胀,
干预微观经济,变相设租寻租,甚至与民争利。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须牢牢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火车头”,提升其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在选用、考核干部时,一定要鲜明法治思维导向,把“会不会依法办事、能不能依法办事”作为考察识别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标尺之一,科学设置考核内容,让懂法治、能法治、会法治的好干部活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岗位上来。
三是要与提升治理能力相契合。任何破旧立新的改革都会遇到阻力。战国时期的商鞅,以大无畏的精神,大智慧的手笔,冲破了世俗和权贵的层层阻碍,成就了举世惊叹的伟业,为秦国的后来崛起奠定了雄厚基础。处于新的世情、党情、国情下,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健全法制,厉行法治,要有信心,不能松松垮垮;要有魄力,不能优柔寡断;要依法,不能违法;要依靠有效的法治手段化解社会的各种矛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