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EO们的五项关键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CEO们的五项关键任务

作者:黄治国

来源:《销售与管理》2019年第16期

市场真的不行了吗?当然不是,市场的波动性永远存在,只不过现在更剧烈一些。然而中国依然是有活力、有成长性、有机会的大市场。只是,并不意味所有企业都有机会,也并不意味着再有太多顺势而为的机会。

最近几年来,GDP增速的持续下降,引起各种担忧。然而,从企业微观的经营层面,我们认为还有很多的事情应该做、可以做、值得做。这就是机会,我们称之管理红利、组织红利。

在这样的形勢下,如果我们还不注重管理,恐怕就会出现各种致命的危机。面对新的一年,作为企业经营核心的CEO群体,应该有哪些关键任务呢?

一、抓现金流

抓现金流,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形势好的时候,有收入就有利润,但是在“寒冬”时期,市场竞争变化、环境资源变化,导致很多企业资金紧张,现金流遇到严峻的考验。这种情况下,如何“抓”现金流?

在财务的角度,现金流主要分为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筹资性现金流。我们重点探讨经营性现金流。首先,我们从经营管理而非会计的角度,更通俗明了地来解析影响经营性现金流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收入、应收账款,付现成本费用、应付账款,以及库存等。

第一,现金流最主要增量来源于净利润。收入一定要尽可能增加,成本一定要尽可能控制,这样才能通过“剪刀差”来改善盈利。

第二,收入上一定要控制并尽可能减少应收账款。为什么有的企业增长看上去也不错、账面利润可观,但是却在出现风险的时候现金入不敷出,突然间举步维艰?

净利润并非必然产生现金流,很大的原因就是销售收入中出现了较多的应收账款,通俗说,你收到的是一个“数字”而非“现金”,一旦对方出现状况,就可能影响现金收入。

因此,一定要严控应收,对已经出现的应收账款,要分类清理、明确责任人、设定工作表进行认真管理;对已逾期的应收账款,必须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有必要时用法律手段进行严格催收,原则上不能有怕得罪客户、丢了生意的想法;同时要修订有关的合作条款,根据企

业自身的现金流水平、资金实力,注意对项目、账期进行控制,接不了的单就不要接,宁愿少做也不能增加应收。

第三,控制成本费用。成本、费用的节省是最直接改善利润、增加现金流的做法,但是只能“慢工出细活”。

企业内部通过对各种成本、费用项的分析,不断加强成本率、费用率的控制,不断缓解经营压力。成本率如果持续下降,哪怕每年下降0.1个点,因为存在累进的乘法效应,持续下来,就能够很好地改善盈利。比如人工成本率,每年哪怕下降0.2个点,大约4年就能下降1个点,实际上给净利润的贡献的就是一个点。

所以,在做预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实施“0基预算”,就是从真正需要的角度,严格成本与费用支出。CEO们在做2020年的计划时,必须做到成本率、费用率的下降。

第四,重视库存管理。这个库存,不能只从资产属性上定义,更要从影响经营的角度上定义。不只是自身的库存,还包括经销商的库存(哪怕是经销商买断的货物),甚至上游的库存(哪怕是下单才计数、由供应商负责的库存)。

CEO们在进行2020年的工作规划时,必须对现有的库存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必须找到影响库存的核心原因,必须想尽办法加快库存周转,并从严设定“存销比”、“动销比”的红线。在这方面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宁愿不生产,也不能生产出来变成库存。

第五,不能简单粗暴地通过应付账款的延长增加现金流。在能够达成供应链共识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设定一定的应付账期,但不可盲目、简单地延长应付账期把压力传递给供应商,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双方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合作情况进行安排。

在投资性活动现金流、筹资性活动现金流方面,则主要是加强固定资产投入的控制,尽可能以提升效率的方式而不是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的方式,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比以更高的要求来设定,层层分解。对新兴创业型公司而言,对筹资也要有规划,并尽可能地进行好节奏控制,避免一时筹资衔接不上就出现了现金断流的情况。对新兴的创业型公司,现金流更为重要,很有可能断流就是消亡。

二、减层级、减部门、减干部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有一个著名的“N-1”用人之道:即公司雇用的员工人数,绝对要少于实际应付工作所需要的人数(相当于至少要比核定的编制少一个)。

从表面看,该公式平淡、肤浅,实际上却真正令人拍案叫绝。以我观察到的现象,很多企业都有精简人员的空间,陈春花教授也曾总结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三大区别中就说到,中国企业都需要用很多的人。

很多企业在人员的管理是比较随意的,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多、部门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多、干部也就越来越多,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和平时期”的做法,在波动时期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必须解决。

首先是精简层级。管理层级不能随意设,每设一个层级意味着在战略与经营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如果不是,就应该撤掉。

其次是减部门。不只是减费用,还包括减山头、破部门墙,加快对市场与客户的响应,也是减干部的重要前提。

第三是减干部。为什么要减干部?一是收缩时期,干部数量本就应该减少,很多时候,中国企业里出现的干部,往往是用于封赏过去的功劳而不是基于未来的战略性任务,一旦战略性的任务少了,干部的数量也应该下降;二是人力成本中,干部的成本是大头是关键,企业要减人力成本首先是减干部;三是干部的淘汰才能更大地激活战斗力,减干部不是简单粗暴地减,是基于业绩、结果、能力而减,通过淘汰,让干部更具有压力与动力。

华为为什么硬性规定强调干部的淘汰必须达到10%(在最近的徐直军的公开演讲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而对员工反而没有硬性要求,就是这样的道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多年没有产出的干部要坚决调整、淘汰,一些不能胜任管理能力的干部可以转岗为专业人士,发挥贡献。

砍掉机构、合并部门、减少层级,大部制、扁平化,可以直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因此这几项动作,我认为中国的企业都有大量的空间,CEO们一定要在2020的工作计划中进行明确的规划、列出时间表,撤、并、减,毫不犹豫地推动。

三、抓效率、管效益、看效果

早在三五年前,很多企业都在强调过冬、都在学管理、都在强化经营,但是在我多次实地调研组织效率的过程中却发现,过去三年,不少中国企业的组织效率并沒有明显的变化。这真是一个问题,也验证了我们在经营管理上不是缺少知而是缺少行,或者说是缺少当下行之有效的“知”。

如何建设组织能力?从组织效率的角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CEO们要重视组织的效率,通过财务、运营部门,首先要找出如下这些内部主要的效率指标,搞清楚现在的状况: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