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经典凯恩斯理论分析1
凯恩斯经济学及基本理论框架

凯恩斯经济学及基本理论框架一、凯恩斯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凯恩斯经济学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提出,并由其追随者发展与运用的一套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与政策.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失业的必然性。
凯恩斯认为,他的理论要说明什么力量决定就业量。
具体来说,就业量取决于产量,产量取决于有效需求。
因此,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理论。
有效需求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平衡时的总需求。
这种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们由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所决定。
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决定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和决定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与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规律。
凯恩斯认为,如果经济由市场自发地调节,有效需求不足与失业存在就是必然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
因此,在政策上,凯恩斯主义的中心就是用国家干预来代替自由放任,其中包括通过收入再分配来刺激消费的收入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弥补个人支出不足的财政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分析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用总量分析代替了个量分析。
这些内容就构成了当代的宏观经济学。
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1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丁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圈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 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二、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凯恩斯原理

凯恩斯原理
凯恩斯原理,又称为凯恩斯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
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理论。
该
理论主张在经济衰退和失业的时期,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凯恩斯原理的核心观点是,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可能出现供给不足、经济衰退和大规模失业的问题。
他认为,市场经济不具备自回复到充分就业状态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干预。
凯恩斯主张,政府应在经济低迷时增加公共支出,通过增加需求来刺激企业的生产和雇佣劳动力。
此外,凯恩斯还提出了货币政策的刺激措施,如降低利率,以促进投资和消费。
凯恩斯原理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求”,即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衰退和失业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低迷时,消费者会减少支出,企业降低生产,导致失业率上升。
此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提高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同时,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鼓励投资和消费,增加有效需求。
凯恩斯原理的实践表明,在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然而,凯恩斯原理也存在一些争议,如过度干预市场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通货膨胀等问题。
因此,在实施凯恩斯主义政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3第三讲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高鸿业

第三讲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一、投资的决定1.投资函数凯恩斯认为,在决定投资的诸因素中,实际利率是首要因素。
投资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投资函数可写成:()i i r e dr==-2.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1)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MEC )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其公式为()()111n i i n i R JR r r ==+++∑。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2)投资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MEI )是指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上涨而被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用来精确地表示投资和利率间的关系。
(3)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图3-1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如图3-1所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即都反映投资量和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但是,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为陡峭,其原因在于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3.托宾的“q ”说托宾q 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
这里的资本重置成本是在现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重新创办该企业的成本。
股票的市场价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的价格预期。
因此,q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时,即1q <,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新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相反,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1q >时,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企业要便宜,因此投资需求增加。
可以看出,投资是q 值的增函数。
也就是说,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会增加。
二、IS 曲线1.IS 曲线的含义IS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s =,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2.IS 曲线的推导(1)代数推导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为i s =,代入消费函数c y αβ=+和投资函数i e dr =-可得:1e dry αβ+-=-此即为IS 曲线方程。
凯恩斯理论的理解

凯恩斯的理论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在1929--1933,西方经济处于大萧条状态,。
出现了生产过剩,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全面倒退。
当时的经济手段是主张自由市场,自由竞争,政府不干预。
凯恩斯理论就是在这种社会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而他的理论体系就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核心。
他提出有产生生产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
所谓有效需求就是指当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均衡是的总需求。
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了供给,企业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
相反则会减少生产,裁剪工人,失业率就会增大。
凯恩斯进一步分析了有效需求,认为它是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
讲消费需求时又提到了消费倾向,凯恩斯认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收入决定的。
于是就有了消费函数:c=c(y),他发现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越来越少。
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MPS)及消费函数对收人求导数。
边际消费具有递减的规律。
投资需求是由利率(r)和资本边际效率(MEC)决定的。
MEC它取决于预期收益和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
资本边际效率也是呈递减规律。
决定投资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利率,凯恩斯认为,人们在选择其财富的持有形式时,大多数倾向于选择货币,因为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和最小的风险性,而通常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是有限的。
人们为了取得货币就必须支付代价。
所以,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所得的报酬,而利率就是人们对流动性偏好,即不愿将货币贷放出去的程度的衡量。
即利率又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和货币数量。
那么人们为什么偏好流动性,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呢?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出自于以下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的那部分货币并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课件

2、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有共同点 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家和国家干预的经济 学家是有分歧的,但他们起码在两个问题上 是一致的:
对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都是肯定的。 对长期经济问题和某些政策主张也有共识。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
3、菜单成本理论 当总需求冲击使得价格偏离利润最大化时,只 要存在微小的价格调整成本,垄断企业就可能 宁愿维持“错误”的价格不变。 所谓菜单成本就是厂商每次调整价格要花费 的成本,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 目表、更换新价目标签、传布价格改动信息等。 虽然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但是由于 菜单成本的存在,企业会选择不调整价格。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
作为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曼昆一直试图以通俗 的语言将深奥的经济学介绍给大众。他不仅在学术期 刊上发表文章,而且还为许多著名大众媒体撰稿,如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他还定期给《财富》 杂志撰写专栏文章。他教授的课程被认为是哈佛最好 的课程之一,他曾被授予加尔布雷斯教学奖(the Galbraith Teaching Prize)和沃尔夫·巴勒森纪念奖 (the Wolf Balleisen Memorial Prize)。曼昆的研 究工作获得了多家机构的资助,这些机构包括:国家 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the Soeial Seience Research Council)和国民经济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
三、家庭劳动供给和商品消费分析
克洛尔和巴罗和格罗斯曼都站在家庭的角度分析 了商品市场的超额需求对劳动市场及家庭储蓄的影响。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剖析

凯 恩 斯认 为交 易 动 机
机 所 产 生 的 货 币需 求为 M
谨 慎 动机 和 投 机动 机 决 定 货 币 的 需求
, ,
由交 易 动 机 和 谨慎 动
Z ,
;
为 满 足投 机 动 机 所产 生 的 货 币 需求 为 M
】
,
为满 足 交 易 动 机
:
,
和 谨 慎 动机 所 需要 的货 币 M 取 决于 总 收入 息 率水 平
以灵 活 偏 好为基 础 的 利 息论
,
按 照凯 恩斯 的说
,
就业 约 增加 依 靠消费 需求 和投 资需 要 的 增加
,
在 消费 需求 不 易增 加 的 情 况 下
。
就业
。
主 要 依靠投 资的 增加 而 投资 的 增 0 ] 又 取 决 于 资本 的边 际 效率是 否 高 于 利 息率 由于 利 息 I
,
是指 货 币具 有 周 转 的 灵 活 性
使 得人们 都 愿 意保 持货 币
,
第二
。
、
货
币 的 生 产弹性 等 于 零 生 产弹性 是指 货 币购 买 力 的 改 变 引 起 生 产货 币 人 数 的 改 变 货 币 的 生产 弹性 等 于 零
三 个 特点
,
是 说 货 币 不 很 容 易被 生 产 出 来
率 约 高低受 货 币需 求 和 货 币 供 应 的 影 响 凯 恩 斯 认为 关系
。
,
因 而 对货 币需 求 的 考 察具 有 特别 重 要 的 意 义
,
,
灵 活 偏好 止 ’ 们 保持 货 币的 基 本原 因
、
人们 对 货 币 的 需求 和 利息 率有 密 切
第三章简单凯恩斯模型ppt文档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 数为非线性状态)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 现递减趋势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 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 APC 也有递减趋势
线性中,若a = 0,c = bY APC>MPC=b MPC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c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3 11000 10850 0.85 0.99 10000
B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6 14000 12830 0.59 7 15000 13360 0.53
第三章简单凯恩斯模型
第三章简单凯恩斯模型ppt 课件
学习的目的:
1、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均衡产出原理。 3、掌握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消费函数决定国
民收入法、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3、掌握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几何法、公式
法。) 4、掌握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几何法、公式
0.11
3 11000 10850 150 0.15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 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
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C=C(Y)
式中
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理论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
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观点上。
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指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同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学是凯恩斯及其门徒发展而成的一整套经济思想。
它主要分析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因果关系。
认为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投资。
如果储蓄的每一增加不被新的投资所抵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
凯恩斯在经济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不充分就业的平衡的可解性。
他认为:消费水平要看个人的消费倾向如何而定,后者是收入的函数。
企业的投资总量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资本投资将带来的赢利。
利率与其说是使储蓄供给和投资需求趋于相等的因素,不如说是一个决定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流动偏好)的程度的独立要素。
因此储蓄和投资并不一定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每每高于投资,结果使失业现象和经济停滞常常存在。
为了防止经济周期萧条阶段出现大量失业,他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开支,创造投资,补充总需求的不足。
这样借助于投资乘数的作用,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理论认为,消费需求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要素。
第三章凯恩斯主义模型

M=L=KY-hr 均衡利率主要取决于产出和货币供给量:
r0=r(Y,M)
33
数学模型
S=S(Y)
I=I(r)
S=I或S(Y) I=I (r)
IS曲线:Y
1 1b
(a
I0
dr)
L=L1+L2=L1(Y)+L LM曲线:Y M h r
4.净出口变化截距变大(变小)IS曲线右移(左移)
15
2、LM曲线
LM曲线(Y=Y(r) )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的点的轨迹 货币市场均衡点的轨迹 即L=M MS/P=Md M=Md
16
LM曲线的推导
已知:
Md=L=kY-hr
Ms / P=M
M L
M s kY hr P kY M s hr
L=L1+L2=kY-hr 当r L2 M=L(保持均衡) L1 Y
因此利率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
29
IS-LM分析
LM I<S I L<M
I>S
E
re
L<M
IV
I<S II L>M
I>S
III
IS
L>M
Ye
30
3、宏观经济的均衡过程
I>S L<M re
I<S L<M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从而造成利率下跌。利 率将一直下跌到人们愿意持有货币当局增加的多 余货币为止。较低的利率将刺激投资和消费,最 终刺激生产,于是,投资、生产的增加最终又造 成了实际收入的增加。 货币政策对于收入和利率的作用。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的国民收⼊决定理论凯恩斯的国民收⼊决定理论1、凯恩斯经济学产⽣的背景1.1、现实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陷⼊了长期的经济萧条之中,西⽅国家称之为“30年代⼤萧条”。
资本主义希望出现⼀种新经济学,既要能够承认危机和失业,⼜不要承认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既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危机和失业,⼜不要空泛议论。
“凯恩斯经济学”能够很好地得到发展,恰恰是因为它是符合资本主义观念的学说。
“⼀战”期间,统治阶级也希望有⼀种新经济学,以“⼀只看得见的⼿” 的作⽤来维护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凯恩斯经济学恰巧也是这样⼀种符合统治阶级愿望的新经济学。
1.2、理论背景在凯恩斯经济学产⽣以前,以马歇尔.庇古(A.C.Pigou)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论在理论⽅⾯或政策⽅⾯,都⽀配着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经济思想。
凯恩斯本⼈也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凯恩斯经济学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预学、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学、孟德维尔的⾼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2、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2.1、国民收⼊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1.1、总需求—总供给法可以⽤解⽅程的⽅式来说明均衡国民收⼊的决定。
均衡条件:Y=C+I消费函数:投资函数:I=I0解联⽴⽅程组,就得到了均衡国民收⼊:可见,如果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即总需求函数,就可以得到均衡国民收⼊。
还可以⽤作图形式说明均衡国民收⼊的决定。
如图2-1所⽰。
图2-1 总需求—总供给法决定均衡国民收⼊横轴表⽰收⼊,纵轴表⽰总需求。
从原点出发有⼀条45°线,这条直线上的任何⼀点到两轴的距离都相等,表⽰收⼊与总需求相等。
总需求曲线AD与45°线在E点相交,E点对应的收⼊⽔平为Y0。
由于E点表⽰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因⽽Y0就是均衡国民收⼊。
传统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全解读课件

有效需求原理
凯恩斯认为,总供给在短 期内是固定的,经济波动 主要源于有效需求不足。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人们倾向于增加消费,但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 度。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企业投资预期的利润率递 减,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政策实践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货币工资刚性与价格刚性
价格刚性则是指价格水平在短期内不易变动,导致物 价水平相对稳定的现象。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是导致经济波 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货币工资 刚性和价格刚性的存在,总需求会超过总供给,导致 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会低于总供给, 导致通货紧缩。
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的衰落
随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凯恩斯 主义波动理论提出质疑和批评,导致该理论在宏观经济学领 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新兴宏观经济学派对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的超越
新兴宏观经济学派
新兴宏观经济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兴起,强调实际经济周期、货币非中 性、金融市场不完全性等因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使得凯恩斯主义波动理 论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有效需求不足是指在经济中,由于货币供应不足或消费需求不足等原因,导致总需 求无法与总供给相匹配,进而引发经济波动和失业率上升的现象。
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人们的收入减少和信心不足,消费需求会下降, 而货币供应的增加不足以刺激经济活动,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第三章-凯恩斯模型PPT课件

❖ 存量与流量
投资支出为总需求中相对不稳定的部分,对投资需求的研 究主要在于把握投资函数:
投资支出 = F(预期收益、利率、政策、社会环境、……) 以获利为目的的投资行为主要取决于现期投资可带来的未
来预期收益序列的现值之和与现期投资支出的比较,如前者大 于后者,一项投资才是值得的。投资的未来预期收益序列的现 值之和可表示为:
均衡国民收入对各个自发总需求求取一阶导数,即 可得到相应的乘数:
kc
YE C
1 1 b(1- t)
kI
YE I
1 1 b(1- t)
kG
YE G
1 1 b(1- t)
k Tr
YE Tr
b 1- b(1- t)
kt
YE t
bA
1- b(1- t)2
bY 1- b(1- t)
同理,若为定量税,如前所述,则均衡国民收入为:
A1
A
A
45。
0
E0
Y
Y0
Y1
Y
➢ 乘数效应的作用前提 有充足闲置资源,无经济“瓶颈”;
➢ 乘数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利在易于经济的宏观调控,弊在经济更易波动。
➢ 凯恩斯模型对“蜜蜂的寓言”、“节俭的悖论”的诠释
❖ “节俭的悖论”的图解Ⅰ
AD
AD A0 b(1-t)Y
AD A1 b(1 t)Y
C
C C b1Y
C C bY
C C b2Y C
0
Y
❖ 储蓄在宏观经济学中定义为现期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因此,决定了消费,储蓄也随即确定,故储蓄函数为:
S Y C C (1 b)Y 相应地,也有反映储蓄行为的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 蓄倾向,可分别表示为:
(最新整理)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及总结

2021/7/26
4
数学模型
s=s(y)=-ɑ+(1-β)y i=i(r)=e-dr i=s
r = ae 1β y dd
L=L1+L2=ky-hr M/p=m=m1+m2 m=L
r= k y m hh
联立IS和LM的方程,可以求得均衡的r和y
2021/7/26
5
本章知识脉络图
IS曲线
IS曲线推到
民收入)的均衡点,那么,必须假设两个市场的均
1
衡是独立形成的,即一条曲线的移动不会引起另一
条曲线的移动。但,这一假定并不存在,因为IS曲
线与LM曲线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2021/7/26
8
其次,英国新剑桥学派坚决反对IS-LM模型分析,其原因是:
lS-LM模型用一套独立方成体系代替了凯恩斯的因果次序关
两部门:r= ae 1βy
dd
三部门:r= aeg1(1t)y
d
d
投资决定 于利率
IS-LM框架 LM曲线
IS曲线移动 LM曲线推到
三部门:∆y=k.∆i(∆g,∆t)
r= k y m
h
h
货币名义供给量
斜率=∞古典 区域
斜率>1中间 区域
斜率=0凯恩 斯定理流
动性陷阱
货币需求 决定利率
LM曲线移动
2
系,从而模糊了凯恩斯理理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最本质的东西
时投资决定收入;利率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中是不重要的,
它在收入创造过程中是由外生因素所决定。但,IS-LM模型实
际上把利率看成决定储蓄和投资的主要因素,这就把凯恩斯理
论恢复到古典学派经济学结构中去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一个经济学派别,以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国家干预和政府政策来调控经济,以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稳定。
一、凯恩斯主义的起源和背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期迅速崛起。
当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经济衰退,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恢复经济。
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提出了一种介入经济的方式,即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需求,以提振经济增长。
二、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1. 总需求不足论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总需求不足的问题。
当个人在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时,会减少消费和投资,导致了经济的衰退。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或其他方式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2. 政府干预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而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
政府干预的目的是调整经济活动,以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3. 就业理论凯恩斯主义对就业的关注也是其重要的理论之一。
凯恩斯认为,失业会导致总需求不足,进而影响整个经济。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工程项目和提供就业机会来解决就业问题,并实现全民就业的目标。
三、凯恩斯主义的实践与争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的重建时期。
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和采取其他措施,成功地刺激了经济增长,并减轻了失业问题。
然而,凯恩斯主义也面临着一些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失灵。
此外,凯恩斯主义对于通货膨胀问题的处理也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过多的货币供应和政府的支出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凯恩斯主义对此问题的处理并不完全有效。
凯恩斯函数理论

凯恩斯函数理论凯恩斯主义指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
凯恩斯主义指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
凯恩斯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从经济学理论上证明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合理性,这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任何经济学都根本做不到的。
凯恩斯关于国家干涉的政策主张存有两大特点:其一就是以平衡经济为目标;其二就是特别强调财政政策在平衡经济中的关键促进作用。
在稳定经济的政策考虑上,凯思斯依据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提出两方面的政策主张。
在面对一年危机,凯思斯主张要依靠国家的干预来刺激有效需求,保证整个社会充分就业状况的实现。
战后,英国政府发表的《就业白皮书》(年)和美国的“就业法案”(年通过)都反映了凯思斯的这一思想。
另一方面,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西方国家的经济就转入了战时经济的轨道,这时它们面对的国内经济问题,不是供给过度,而是供给不足,不是萧条,而是通货膨胀,不是失业,而是缺乏劳动力。
这样,在政府还来不及运用刺激总需求的手段以减少失业人数的时候,经济政策的重点就变为如何抑制总需求以防止通货膨胀的来临。
为了防止出现通货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凯恩斯提出应当抑制战时消费需求,增加储蓄。
从上述内容可以窥见,凯恩斯经济平衡政策主张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在经济不景气时,使用扩张性的宏观政策?而经济过度收缩时,使用紧缩性的宏观政策.因此,后来的西方经济学者把凯思斯的国家干涉政策主张称作就是“逆经济风向的”和“推敲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二、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模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从对货币需求的动机分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析开始的。他将货币需求的动机分为四类: 析开始的。他将货币需求的动机分为四类: 交易动机 营业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货币的交易需求
凯恩斯指出, 凯恩斯指出,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 入水平。在个人偏好、社会局势等不变的前提下, 入水平。在个人偏好、社会局势等不变的前提下,收 入水平越高,货币的交易需求量越大。 入水平越高,货币的交易需求量越大。即,二者是正 相关的: 相关的:
货币的投机需求
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市场利率反向变化, 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市场利率反向变化,即二者负相 关:
M ⅱ=
-
d
f (i)
( f ¢< 0)
( 2)
i 式中, 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i 表示市场利率, 式中, d ⅱ M 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 表示市场利率, f ¢< 0 表示一阶导数小于0,即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市场 表示一阶导数小于0 利率负相关。 利率负相关。
f ¢C) = ( d (bT C + iC 2) - bT i = + = 0 2 dC C 2
( 2)
从式( 中解出C 从式(2)中解出C,得:
C0 = 2bT i
( 3)
M d ¢ = f (Y )
+
( f ¢> 0)
( 1)
Y M 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 表示收入, > 式中, 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 表示收入,f ¢ 0 式中, d ¢ 表示一阶导数大于0 表示一阶导数大于0,即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正相 关。
货币的交易需求
Y
M d ¢= f (Y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
• 基本理论成立吗?--前提:市场配置资源为 主(微观领域)。宏观运行有效保障:所 有宏观信号(利率、汇率、CPI、失业率等) 的真实以及和微观机制配套。 问题一:讨论中国的的资源配置机制。(权 力+市场) 问题二:讨论中国宏观运行有效的保障机制。 我们要解决二元经济下的宏观调控,这是个 大突破。
依据:KI =△Y / △I 则有: △I= △Y/ KI KI=1/1-b(1-t)=1/1-0.75(1-0.2)=2.5 当: △Y=900时, △I=900/2.5=360 (亿元)
1、一定时期的投资量取决于产量的增量,两者 一定时期的投资量取决于产量的增量, 有固定不变的比例关系,且一般是大于1的正数, 有固定不变的比例关系,且一般是大于1的正数, 即产量的增加引致资本物投资的更大数量的增加。 即产量的增加引致资本物投资的更大数量的增加。 2、决定投资的因素,在资本边际效率给定的 、决定投资的因素, 条件下,除了利息率以外, 条件下,除了利息率以外,产量本身的变动也是 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由于加速作用的存在, 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由于加速作用的存在, 现实经济生活中, 现实经济生活中,产品需求的变化会引致投资的 巨大波动, 巨大波动,进而导致国民产品的生产出现巨大的 波动, 波动,所以加速原理在经济周期理论中具有重大 的作用。 的作用。
a + e − dr a + e 1− b r= − y y= 1− b d d
IS 曲线 均衡的 (r,y) LM曲线 曲线
k m r = y− h h
m h y= + r k k
NI-AE模型及其理论
• 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围绕产品市场解决问题 国民收入决定机制 短期经济波动原因 政策启示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
用公式表示为
k σ= y
投资的决定 假定:在一定时期内,产量与所需配备的资本 假定:在一定时期内, 物之间有一固定不变的比率 即:
kt −1 = σ ⋅ yt −1 kt = σ ⋅ yt
σ
故:
kt − kt−1 = σ ⋅ ( yt − yt −1)
σ 被称为加速数(Accelerator) 被称为加速数(Accelerator)
∆it = σ ⋅ ∆yt
※”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乘数---加速数 加速数”
乘数
(1)假设由于新发明的出现,使投资的数量 假设由于新发明的出现, 加速数 增长。 增长。i↑(k ↑ )→ y ↑ →yd ↑ → 销售量 ↑ → y ↑ → i↑ → y ↑ (经济扩张) 经济扩张) (2)y (达到峰顶),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 达到峰顶), ),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 →y增长停止→ i下降为零 增长停止→ i ↓ → y↓ →yd →销售量 ↓ → i ↓ → y↓ (经济 衰退) 衰退)
研究的基本结构: 研究的基本结构:
AE=C+I+G+X NI=C+S+T+M 均衡的条件:AE=NI 均衡的条件:
基本结论
• 国民收入的决定机制 • 经济短期波动原因机制 • 政府的政策启示:工具变量选择
三模型的比较
IS—LM 模型 AS—AD 模型 简单的 NI 决定模型 类型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 (调整的凯恩斯模型 ) (完整的凯恩斯模型 )
y = c +i + g + x − m c = α + βyd yd = y −t + tr t =t tr = tr i =i
1 y= (α + i + g − βt + βt r + x − m0 ) 1− β +γ
m = m0 +γy
x=x
增长的决定因素及机制
• • • • • • 投资 消费 政府支出 税收 出口与进口 转移支付
答案1:减税、增加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转移支付 答案2:(1) 依据:KT =△Y / △T 则有: △T= △Y/ KT KT=-b/1-b(1-t)= - 0.75/1-0.75(1-0.2)= - 1.875 当△Y=900时, △T=900/ - 1.875=- 480 (亿元)
减税480亿元
kx =
称对外贸易乘数
1 1− β + γ
乘数原理—以投资乘数为例
假设: b=0.8=MPC
投资增量 △I) (△I)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100 AD 增量 △AD) (△AD) 100 80 64 … 总 计 500 增量(△Y) NI 增量(△Y) 100 80 64 … 500 △I △I*b △I*b2 … △Y 消费增量 △C) (△C) 80 64 51 … 400
APC=c / y
S s=-a+(1-b)y s=s(y) L=L1C=∑ MEC=r i i =1 (1 + r )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 公式总结
当 c=a+by,I=e-dr 时 c=a+by,I=e1. 投资函数 I = I(r) 2. 储蓄函数 S = S(y) 3. 均衡条件 S(y) = I(r) 4. 流动偏好 L= L1(y) +L2(r) 5. 货币供给 M/p=m= m1 +m2 6. 均衡条件 m= L= L1(y) +L2(r) 当 L1=ky L2= - hr 时
政策启示和反思
• 推动经济增长的宏观变量选择:消费C 、 投资I、政府支出G、净出口NX。 • 工具变量的细分与确认:消费 投资 净出 口 • 制度变量的研究: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投资 倾向、边际税率、边际出口倾向。 • 政府的选择:短期和长期 短期增长和制度转型
我国的工具变量
消费: 政府和居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投资: 政府和民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私人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 净出口: 内资出口和外资出口—国企出口和私营出口 外资出口 注意我们的进口。 注意这些工具变量的制度差异—边际性
理论的基本逻辑
起点: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不足与批判 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和基本公理 • 市场出清 • 货币中性 • 萨伊定律 凯恩斯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和基本公理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 资本收益率递减 • 货币灵活偏好
解决办法
研究基本模型:
NI-AE模型:产品市场为核心 模型: 模型 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为核心 模型: 模型 IS-LM-BP模型:开放市场 模型: 模型 AS-AD模型:新古典综合—三市场 模型:
市场 状况 假设
只包括 产品市场 利率、价格不变 不考虑货币因素
产品市场和 货币市场 假设价格不变 考虑货币因素
产品市场、货币和 劳动力市场 利率、价格均变 考虑 AS 因素
研究 单从 AD(或总支出 ) 国民收入 y 和利率 国民收入 y 和价格 r 间的关系 p 间的关系 内容 角度分析 坐标 横轴:国民收入 y 横轴:国民收入 y 横轴:国民收入 y 轴 纵轴: AD 或总支出 纵轴:利率 r 纵轴:价格 P
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与机制
• 乘数 • 加速数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y=
1 1− β +γ
(α + i + g − βt + βt r + x − m0 )
1
政府购买乘数:kg = 政府购买乘数: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ki =
1 1− β +γ
1− β +γ
β −β 转移支付乘 k = tr 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 kt = 1− β +γ 数乘数: 1− β +γ 数乘数:
现代宏观经济学基础 —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及新古典综合的基本思想
凯恩斯理论的问题、背景和逻辑
• 要解决的问题:--短期问题 一、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二、经济在增长过程中短期波动 是如何 造成的? 三、政府如何解决短期波动问题?
理论产生的背景
• 1929-1933年大萧条的事实: 整个经济表现:宏观和微观 经济增长 企业 家庭 失业 通货膨胀 消费 信心 投资
△Y=△I+△Ib+△Ib2+△Ib3+△Ib4+…...
加速数原理
1.加速数原理的基本内容: 加速数原理的基本内容:
乘数原理反映的是投资或支出的变动对产量或收入的 影响,而加速数原理反映的是收入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影响,而加速数原理反映的是收入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2.加速数原理的成因
国民收入的增加,首先引起社会消费的增加, 国民收入的增加,首先引起社会消费的增加,从而刺激消费生产 的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增加又会拉动投资的投资品生产的增加, 的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增加又会拉动投资的投资品生产的增加, 从而使全社会的投资出现更快的增加。 从而使全社会的投资出现更快的增加。要深入理解加速作用的原 还要先介绍资本产量比的概念。资本-产出比率(capital因,还要先介绍资本产量比的概念。资本-产出比率(capitalratio),用公式表示, ),用公式表示 output ratio),用公式表示,即
乘数的应用
答案(2)增加转移支付 答案2:(2) 依据:KTR =△Y / △TR 则有: △TR= △Y/ KT
KTR=b/1-b(1-t)=0.75/1-0.75(1-0.2)=1.875 当: △Y=900时, △TR=900/1.875=480 (亿元) 答案2:(3)增加投资
增加转移支付 480亿元
σ
= k y
一般,在假定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资本—产量比率就等于加速数。 一般,在假定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资本—产量比率就等于加速数。
一个基本概念: 一个基本概念: 生产出一定量产品Y 生产出一定量产品Y必须使用一定量资本物品 如厂房机器设备) (如厂房机器设备)K,若按照生产技术的要 确定二者的比率,则此比率称为资本— 求,确定二者的比率,则此比率称为资本 产出比。 产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