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试制准备工作计划表
产品研发计划表
产品研发计划表报告编号:产品开发计划项目号:项目名称:编制人:部门:日期: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copyright reserve1/20 产品开发计划第1版报告编号:目录 1 内容简介....................................................................................................................................... 3 1.1 文档目的.. (3)1.2 文档范围....................................................................................................................... 3 2 项目概况.................................................................................................................................. ..... 4 3 项目组织结构...............................................................................................................................4 4 项目依赖关系分析 ....................................................................................................................... 4 5.1 项目关键路径分析及保障措施................................................................................ 4 5.2 项目依赖关系分析 .................................................................................................... 5 5.3 项目关键成功因素 .................................................................................................... 5 5.3 技术方法和工具 ........................................................................................................ 5 5 交付件.................................................................................................................................. ......... 6 6 项目计划....................................................................................................................................... 6 6.1 项目的里程碑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PQP全套表单——新产品质量策划进度计划(APQP)
自检陈述
47
测量系统阐发评价
质保部
MSA
48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工艺部
X—R控制图
49
出产件批准
质保部
PPAP
50
出产确认试验
质保部
试验陈述
51
设计确认
开发部,客户
设计确认记录表
52
包装评价
APQP小组
产物包装评价表
53
制定出产控制方案
开发、工艺
〔出产〕控制方案
TR-0701-19
控制方案查抄表
41
编制过程指导书
工艺部
作业指导书
42
制定测量系统阐发方案〔MSA〕
质保部
测量系统阐发方案
TR-0701-37
43
制定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方案
工艺部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方案
TR-0701-38
44
制定包装尺度
工艺部
包装作业指导书
TR-0701-39
45
阶段总结及办理者撑持
APQP小组
阶段总结
TR-0701-15
新 产 品 质 量 策 划 进 度 计 划
〔A P Q P〕
标识:TR0701-07
制定部分: 开发部 制定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 共 页
产物名称
客户名称
产物图号
序
号
工 作 内 容 / 项 目
负责部分
预计开始
日 期
预计完成
日 期
实际完成
日 期
所需成立的资料
表单编号
1
第一阶段
方案和确定工程
新产物开发需求
95
建议事项及综合评价: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试制控制。
2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写出版本号,使用时应以最新发布的为有效版本。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QMS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首件鉴定:对试生产的第一件产品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4职责4.1研发部经理负责本程序组织实施和归口管理,并负责。
4.2研发部组织提供新产品试制用产品图样及其采购文件资料、检验试验规范等设计文件资料。
4.3研发部组织提供试制用工艺文件资料和组织工艺评审。
4.4研发部会同生产部负责新产品试制工作,并组织新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
4.5品管部组织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检验试验和验证。
4.6研发部组织产品质量评审。
4.7研发部组织设计定型准备。
4.8研发部经理负责参与试制过程的工艺、质量评审。
4.9采购部负责组织采购品、外协件的提供与控制。
4.10生产部负责参与试制过程的工艺、质量评审。
5流程图无。
6管理内容6.1新产品试制过程本公司新产品试制过程一般为:建立新产品试制小组→接受设计输出→分析设计文件→编制和实施试制计划→验证试制结果→试制完成及总结。
6.2建立新产品试制小组新产品试制小组的建立由研发部经理组织成立,并明确各成员应负职责,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6.3接受设计输出接受设计输出即由负责新产品试制的人员接受,由设计人员提供如下设计技术文件:a)经按规定审签有效的图样和技术文件。
b)新产品试制工艺文件、《关键件(特性)、重要性(特性)项目明细表》和必要的关键工序的工艺装备设计图样交中试组安排制作(需要时),以确保试制产品质量。
6.4分析设计文件生产部要充分分析研究图样和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对工艺的可行性要心中有数,对图样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应与设计人员沟通。
6.5编制试制计划a)根据公司要求合理安排试制过程和阶段时间进度以确保按期完成。
食品新产品试制管理制度
食品新产品试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食品新产品试制管理工作,提高试制产品质量和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试制产品确定与申报1.试制产品确定公司内部部门或项目组在确定试制产品时,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产品定位、技术可行性等因素,经过讨论、评审等程序确定试制产品。
2.申报程序试制产品确定后,相关部门应当填写试制产品申报表,把申报表交给试制产品管理组进行审核。
第三章试制产品管理组1.组成试制产品管理组设置由公司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研发人员、质检人员等组成。
2.职责(1)审核试制产品申报表,确保试制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
(2)制定试制产品开发计划,并组织实施。
(3)监督试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4)总结试制产品的研发经验,为日后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第四章试制产品研发流程1.试制产品开发计划制定试制产品管理组在确定试制产品后,应当制定试制产品研发计划,包括研发时间安排、研发人员分工、研发资源配置等。
2.研发过程管理试制产品管理组应当监督试制产品的研发过程,确保按照计划、食品安全标准和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进行。
3.研发结果评估试制产品研发完成后,相关部门应当进行研发结果评估,包括产品质量、安全性、市场适应度等。
第五章试制产品生产制造1.生产设备及人员准备试制产品生产前,生产部门应当准备好生产设备和生产人员,并确保生产环境符合食品安全和生产标准。
2.生产过程监督生产过程中,生产部门应当根据试制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生产,并及时记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质检验收生产完成后,质检部门应当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检验收,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
第六章试制产品品质追踪1.品质跟踪过程试制产品完成生产后,质检部门应当对产品进行品质跟踪,包括产品保存期限、产品存储条件、产品质量变化等情况进行跟踪。
2.品质问题处理对于发现的产品品质问题,应当建立健全的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并进行问题分析,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
新产品开发试制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试制程序
1. 目的
制定明确的管理程序及步骤,用以管理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按公司质量方针拟定的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控制,以确保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委托本公司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包括产品及制造过程的开发和设计。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部归口执行本程序,负责AQPT小组成员的组建、职责及任务分工、项目时间进度
4. 定义
先期质量规划小组(AQPT):由产品工程经理指定的公司内部从事准备新产品或设计更改生产的跨功能组织。
5. 工作程序
5.1.组成先期质量规划小组(AQPT)
5.1.1.在项目确立后,技术部经理指定AQPT成员及成员职责,并填写【先期质量规划小组成员表】,小组成员可包括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客户代表及其它相关人员。
见下表:。
新产品试制准备工作计划表
非 通 用 外 协 件
小批试制计划进度:
工艺
台试制验证 部件 进度 台(套) 原料 订单合同
小批
台以内试制
部件完工或到货入库情况
合格 入库数量 进度 数量 到货未入库 是 入库 是否 否 签约 订单 合同 不合 等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数量 未检 OK 合格 日期 数量 进度 格 判定
台以内试制 是 未到货 否 已生 未生 已发 OK 产 产 运
完工或到货பைடு நூலகம்库情况
试产准备计划控制表
新品型号: 项目经理: 工艺试制计划进度:
图纸设计 模具/工装 非 通 序 物料编码 用 号 专用号 件 名称
首件封样 原料 部件封样 原料 进度
工艺
台试制验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完成 完成 完成 验收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 进度 进度 进度 际 进
数量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自 制 半 成 品
名称图纸设计工艺台试制验证小批台以内试制原料部件封样原料原料订单合同部件完工或到货入库情况进度数量进度入库数量进度数量到货未入库未到货计划实际计划实际计划实际计划实际计划实际计划实际数量物料编码专用号模具工装计划完成实际完成计划完成实际验收部件ok合格入库计划进度实际进度计划进度实际进度是否合格签约日期订单数量合同进度不合试制中异常情况控制表新品型号
新产品开发及设计进度一览表(含使用说明)
57 过程确认生产件批准(★)生产件批准--尺寸测量结果生产件批准--材料试验结果生产件准批--性能试验结果58 样品送样和确认(★)69 生产确认试验(★)试验报告记录表60 包装评价(★)产品包装评价表61 制定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划62 控制计划检查表63 工厂设备设施策划评价工厂设备设施策划评价64 产品批量认可报告产品批量认可报告65 开发资金使用情况开发资金使用情况66 质量策划认定(★)产品质量策划总结和认定报告67 管理者支持管理者支持序号工作内容 / 项目负责部门负责人员开发时程需建立的资料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68第五阶段批量生产生产作业计划表69 减少变差X—R控制图70 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调查表71 交付和服务产品交付绩效统计表顾客服务反馈记录表备注1.“”表示预计完成日期,“”表示实际完成日期。
2.在该计划表的工作内容/项目栏中有“★”符号标识的项目,为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关键路径。
新产品开发及设计进度一览表使用说明一、文件概述本《新产品开发及设计进度一览表》是一份详尽的项目管理工具,旨在全面跟踪和记录新产品从概念构思到批量生产的整个开发与设计流程。
该表格通过细致划分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负责部门、负责人员、预计及实际完成日期,并明确各步骤需建立的资料文件,为项目团队提供了一个清晰、透明的项目执行蓝图。
二、表格结构与内容表格采用多列布局,每行代表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或项目阶段,详细列明了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序号:唯一标识每个任务或项目阶段的编号,便于索引和引用。
工作内容/项目:具体描述当前行所涉及的工作任务或项目阶段,如“试生产作业”、“测量系统分析评价”等。
其中,带有“★”标记的项目表示其为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关键路径,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负责部门与人员:明确每项任务的执行主体,包括负责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员,确保责任到人,促进跨部门协作与沟通。
新产品开发计划矩阵表
物流工程师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横向协调小组 横向协调小组 横向协调小组
项目部经理需确认
工艺工程师 项目经理
横向协调小组
新产品开发矩阵表
序号 状态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活动
针对项目完成平面布置图 完成平面布置图检查表
编制过程FMEA “过程FMEA”评审 完成“过程FMEA检查表”
生产计划
“ 新产品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经理
生产部经理 质量经理 项目经理
总经理
配合部门
横向协调小组 相关部门 相关部门
备注
制定“项目主计划”
7
评审项目主计划
8
※
批准“项目主计划”
9
立项阶段评审会议
(二)产品设计和开发
10
编制产品试制开发计划
11
编制设计FMEA
12
完成设计FMEA检查表
13
设计FMEA评审
14
完成图纸、规范、特殊特性清单和材料清单
审批图纸、规范、特殊特性清单和材料清单 15
完成设计信息检查表
16
编制DV、PV试验计划
设备工程师
54
夹具、检具的验收
夹具验收单
工艺工程师
检具验收记录
项目质量工程师
55
供应商PPAP认可
PPAP认可报告
项目质量工程师
56
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技能矩阵图
项目经理
57
生产现场文件
作业指导书/记录表/点检表
项目经理
58
对试生产前的条件进行确认(模具工装样件制 作)
产品测量报告 参数验证报告 过程能力报告
近期产品试制工作计划范文
近期产品试制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背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功能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品试制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
产品试制工作是企业研发和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产品试制工作计划,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任务1、产品试制目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完成新产品试制并进行市场测试。
2、产品试制任务(1)确定试制目标。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确定新产品试制的目标和要求。
(2)确定试制周期。
根据试制目标和要求,确定新产品的试制周期。
(3)确定试制成本。
根据试制目标和要求,确定新产品试制的成本预算。
三、工作内容和步骤1、产品试制工作内容(1)前期准备工作。
收集市场信息,分析竞争对手产品,明确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
(2)确定产品设计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技术实力,确定新产品的设计方案。
(3)试制样品制作。
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新产品的试制样品。
(4)产品测试和改进。
对试制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改进完善。
(5)小批量试产。
在确定产品设计和性能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小批量试产。
(6)试制样品检验。
对试制样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7)市场测试。
将试制样品送到市场进行测试,了解顾客的反馈情况。
2、产品试制工作步骤(1)确定试制目标和任务。
(2)制定产品试制计划,明确各阶段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制定试制成本预算。
(4)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等。
(5)确定试制样品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6)开始试制样品制作工作,确保试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7)对试制样品进行测试和改进,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进行小批量试产,准备试制样品检验和市场测试工作。
(9)对试制样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10)准备市场测试工作,做好市场推广和销售准备。
新产品试制流程管理办法
新产品试制流程管理办法公司新产品试制流程管理办法编号: BM-GY-252 版本: A0一、目的为了加快公司新产品开发速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协作,保证公司新品开发按计划完成,以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年度新产品开发总计划中的新产品、改进型新产品以及其他新产品的试制工作。
三、职责3.1 工艺技术部3.1.1 技术部是公司新产品设计、开发、试制等工作的责任部门,负责统筹、监督和管理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试制工作。
对设计的正确性、设计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3.1.2 工艺技术部在试制图纸下发后负责新产品试制的工艺方案、作业指导书、工装设计、试制计划等工艺文件及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3.1.3 工艺技术部跟踪试制过程中关键零部件的自制加工、关键外协件的加工及整机的装配,并针对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避免再次试制时类似问题的出现。
3.1.4 工艺技术部负责样机的测试,并记录整理试验数据存档。
3.2 生产部3.2.1 生产部根据试制图纸合理安排相关零部件的采购,保证新产品外购物料按时回厂并对外购物料的质量负责。
3.2.2 生产部根据样机试制计划编制样机生产计划、工装模具制造计划,合理安排相关人员,保证样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2.3 生产部按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将样机装配完成。
3.3 质检部3.3.1 负责新产品外购件、自制件及外协件的检验工作,对于试验和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与技术部沟通解决。
3.3.2 零部件在检验合格装配前,质检部需安排人员对所有零部件再次检查确认。
3.4 库房库房负责对所有合格入库的试制零部件、外购件等进行保管,并按照物料明细进行物料发放,确保整机装配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要求及考核1.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工艺部要作好相关的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处理试制中的技术问题,对于重大技术质量问题,要分析出产生的原因,并写出处理报告。
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
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们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但在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
本文将围绕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展开探究,从介绍、申请、审批、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介绍所谓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顾名思义,就是企业进行新产品试制前需向相关部门提交的申请表格,也是政府监管新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表格包含了很多的信息,例如新产品的基本信息、试制规模、实验室场地情况、材料供应商等等,每一项都需要企业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除此之外,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还包含了企业对新产品研发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等信息,有利于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掌握企业的技术研发情况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等问题。
二、申请企业在开始进行新产品的试制前,需要先填写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并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在填写表格时,企业需要尽可能地详细说明新产品的相关信息和试制计划,以便审核部门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研发情况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待申请表格填写完毕后,企业需将表格以电子或纸质形式提交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审核。
在申请过程中,企业应注意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确保申请表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因申请资料不完整或不准确导致审批工作延误。
三、审批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提交后,相关部门会进行审核工作。
审核人员将对申请表格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核实,并进行逐一评估,以确保试制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并保障实验室、环境、人员等的安全。
审核人员还将评估企业的试制计划和实验方案,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研发情况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可能会对企业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改进试验方案和提升实验的效率与结果。
四、问题及解决方案在新产品试制申请审批表的填写和审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企业在填写表格时不清楚相关条款的解释或审核人员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和建议等。
新产品投产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新产品投产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9√亨拔宁.生稿冀好新产品投产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7=?第二汽车制造厂内容提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是企业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做好新品投产前的生产技术准备I作则是保证新品质量及效益的重要环节表文对生产技术准备I作做7较系统的介绍,可供有关企业参考.一,什么是生产技术准备生产技术准备是根据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采用先进工艺和科学管理方法将人(操作者,管理者),机(机器设备,工艺装备),料(原材科,外购件),法(操作技术方法),环(环境),检(检测,试验,计量等),资(资金),能(能源),管(管理)等合理地组织起来,为使产品制造质量稳定地达到设计要求而作的技术性准备与安排.生产技术准备为生产制造创造条件,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把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密切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生产技术准备的核心是工艺准备.在回家标准GB/T103005及相应的国际标准IsO9004中均对工艺准备作了说明.它大体包括以下三点内容:(1)制订生产控制计划;(2)验证工序能力}(3)辅助材料,公用设施和环境条件准备.在国标GB/T10300,5的质量环中,工艺准备位于市场调研,设计研制和采购之后,生产制造之前{在桑撼霍尔木和中国机械工业质管教材的质量循环圈中,生产技术准备位于市场调研和开发设计之后,采购和制造之前.是由开发设计转为生产制造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必须认真作好新产品投产的生产技术准备,它关系到生产制造的经济性,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二,如何进行生产技术准备首先要明确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职能.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职能主要是:(1)对制造质量控制进行统筹规划,明确规定生产制造的方法和程序,明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方法. 提供达到设计质量的必要条件,?确保投产后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产品质量;(2)验证工序能力,测Cp值.进行工序质量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主导因素,采取措施为控制质量创造条件{(3)不断改进,完善工艺和工序质量.提高预防控制和技术保证能力,对辅助材料,公用设施和环境条件及时验证并提出控制规范.如对工业用水,压缩空气,蒸汽,煤气,电能,化学药品,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等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并通过现场了解工序审核工艺验证,信息反馈,了解问题,把握重点,不断完善生产技术条件,以保证优质,高产,低耗,均衡安全,文明,高效地进行生产.第二.要有计划地开展好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职能活动.大致包括六个阶段二十七个步骤.1.在产品工艺开发阶段(1)进行工艺开发和调研:参与瓤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进设计的调查和研讨.并同时或独立进行工艺调查,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掌握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水平-(2)工艺性评估:对产品规划,计划,设计方案,质量方针,目标,成本概算,投产时间瞢进行评估-(3)产品设计工艺性分析和审查:①生产工艺性分析审查:材料,零部件结构,精度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零件设计是否考虑了工艺基准;是否可用现有技术装备;零部件的通用化,标准化的程度{质量特性值测量与判别的可行性及产品继承性系数等.②使用工艺性分析审查:产品维护保养,卸装,维修的方便性与使用的经薪性等.产品设计工艺性分析审查是开发设计和生产技术准备两大职能之间的接口,在设计的各阶段都要进行,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可生产性和产品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审查结束时要及时填写《工艺会审意见单》.(4)工艺试验:采用国内外厂家的先进工艺,专利,科研成果或自行研究开发出来的新工艺,均需进行试验验证.作到确有把握再进行工艺设计I(5】提出工艺方案(草案)和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分析}2.在工艺准备规划立项阶段(6)生产准备立项:发放生产准备通知书,?10?生产准备产品图及有关文件{(7)编制正式的生产准备工艺方案,包括新产品试制工艺方案,小批试制工艺方案和成批生产工艺方案.它是指导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对产品设计的工艺性作出结论性评价,对工艺工作量作出估计,提出具体的工艺性意见与方法,根据产品结构,产量大小,产品技术要求及企业技术装备情况,确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准备原则和主要件的加工方法}(8)确定工艺路线.进行工艺审查,会签t工艺路线是指从零件的毛坯准备加工,装配,检验,试验至包装,入库等全都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工艺路线合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工艺路线确定之后颓经工艺主管部门领导审查,有关部门进行会签?(9)制订生产技术准备网络计划-(10)进行初步设计{3.工艺技术准备阶段(11)编制质量控制文件①工艺规程,有三类.工艺过程卡是粗工艺,工艺卡是细工艺, 工序卡是更细的工艺-②检验规程-③工艺装备清单,工装图}④工时定额表{⑤原材料消耗定额表-@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⑦工序质量分析表;⑧作业指导书-⑨检验计划;⑩检验指导书}@工艺评定书{@工序质量控制计划.(12)设备的选用配置或设计制造,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非标设备和生产线的技术要求,均须明确提出}(13)工装的提出(对标准工装),设计,制造(对专用工装)和验证}(14)测试手段和测试方法的准备:如检测,计量器具,理化设备,测试仪器和设备的提出, 配置和使用方法的准备{(15)动力,燃料,工具消耗定额的制订j(16)明确需采购的原材料,协作配套的零部件,并认真作好货振鉴定;(17)制订原材料,零都件,在制品的贮运质量控制办法,对工位器具,贮运工具进行设计制造,选型,验证-一(18)设计生产现场平面布图和定置管理图i?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19)制订现场操作的各种守则,章程和标准,如①特殊工种操作守则l②零件加工过程的去屑,打毛刺,防磕碰,清理,除油,防锈守则l③工作场地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守则等,(2o)不断研究改进制造质量和工序能力的新方法,及时而又稳妥地进行工艺改进和流程调整l4.人员和基础设施准备阶段(z1)人员培训和考核对操作工,检验工及特殊工种人员等进行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 (22)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工艺配台-参与竣工验收}(23)对生产环境和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提出要求,进行设备,仪器的造型,进行有关设施的工艺设计,对必备基础设施提出要求-5.工艺验证阶段(24)进行工艺调试试验,测定工序能力指数.作出零部件和总装工艺调试结论,尤其要作好重点工丰的质量验证}(25)进行批量试生产的工艺验证及工艺整改,补充完善所有工艺文件-6.转产准备阶段(26)确定最佳生产节拍,制订流水生产线的控制办法l(27)进行工艺文件转正,发工艺路线确定及生产技术准备完成通知书.进行生产技术准备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使生产技术准备恰到好处l二是要尽量缩短生产,技术准备周期,加快进度.抓住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有利时机.第三,制订制造质量控翩计划质量控制是为保持莱一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制造质量控制计划,是根据产品质量计划,质量目标,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产品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的要求,对新产品制造,老产品改进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筹划,对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制造质量有九大要素,人,机,料,法,环,检(验),资(金),能(源),管(理),见图(1).制订制造质量控制计划可从这九个方面考虑,结合须开展好的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职能活动(六十阶段二十七条)进行细化,列出一项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者),配合单位和完成期限,同时制定具体的检查,考核,奖惩办法,以便使制造质量控制计划落到实处.第四,保证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是工序能生产合格产品的固有条件, 是质量特性值正常波动的幅度,是描述加工过程客观存在的分散情况的量值.可用六倍标准偏差来表示.工序能力通常使用工序能力指数(Cp值)判断.工序能力指数是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规格(公差)的程度,是单位工序能力的公差范围.可通过常规方法求得.Cp值在1~1.33为正常,1.33~1.67为理想.保证和提高工序能力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并以治本为主,要从人,机,料,法,环,检,资,能,管九大要素进行分析,提出措施,任务并逐项落实.第五,工序质量控制的规划,设计和准备工序质量控制的规划,设计和准备是生产技术准备部门的职责,其贯彻,实施和过程控制则主要由生产制造部门承担.当然工艺部门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进行服务指导-共同把工序质量控制好为保证工序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就要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允许范围内,一旦超出范围就立即对影响工序质量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使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是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全部活动进行预防性的统筹安排,按产品图, 工艺文件和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和工序质量控制点建点原则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列出控制点明细表,设计工序质量分析表,编写控制点文件及目录,制订控制点管理办法并明确实施要求.,关键工序控制须贯彻三原则t(1)抓住关键少数的原则(2)2080原则,操作者可控缺陷占20,管理者可控缺陷占8ol(3)落实质量职能,实行系统控制的原则.制订工序质量控制计i4的程序和步骤是:④工艺部门牵头,先明确要控制的质量特性值?ll??质量管理-5质量保证?盘质量圈l(设计部门提供)I②确定质量形成过程的l硫程} ③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并编制明细表}④对质量控制点进行工序能力调查}@分析工序因素, 确定主导因素}⑥编翩工序质量分析表并以此为核心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各种文件.12?工序质量控翩点的建点原则是:①关键质量特性项目}②对下道工序有重大影响的项目;③缺陷额次较多的质量特性项目.进行工序因素分析时:①要找出质量偏差的形式和产生的环节}②最好用系统图对工序要素展开分析,这样层次分明}@要确认主导因素{④要编翩工序质量分析表.工序质量分析表是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对要控制的因素,控翩项目的界限,控制方法与频次,责任者等都具体地用表格形式表示清楚.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控郫文件主要有:①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比工序卡更细化,更完普,它是指导现场生产工人操作,控制和检查的规程,其主要内容有:零件示意图.操作要领,工艺规程,控制要求(检验项目,颡次,检具要求,控翩手段等),工艺参数②设备定期检查记录卡,由设备(主管)部门编翩,实施}③设备!El点检记录卡,由设备部门编制,操作者点检}④工装定期检查记录卡,由工装部门编制,实施I⑤量检具周期检查记录卡,由计量部门编制,实施}⑧检验指导书,由检验(或技术)部门编翩,操作者和检验员实施⑦控制图.由质管部门印制,操作者填写图表⑧“三检”记录表,自检和专检都有首检,中检,完工检,互检由班组质量员,车问质量员和下道工序的操作者承担.以上八种控制文件发至操作者.此外还有①工序控制点明细表l②关键零件工艺流程囤;③工序质量分析表;④控制点设备明细表.这四种文件发至工艺员和车间质量员.深化企业改革(庞庆元篆刻)。
新产品试制流程
新产品试制流程新产品试制流程新乡市迈科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产品试制流程制定日期202*.7.8编制孙庆章1.目的为了更好的规范新产品从研发、试制到量产的过程,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建立标准的产品资料档案。
2.适用范围适应于本公司所有新产品3.工作流程3.1项目立项、评审、相关资料初稿的输出,依《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执行。
3.2项目负责人根据客户要求的样件提供节点,倒推编制详细的样件试制计划。
3.3技术部出具相关的试制《产品物料清单》与产品图纸资料,相关原材料、零部件的检验标准等。
3.4项目负责人发行试制物料需求计划。
3.5采购部根据试制物料需求计划进行对试制物料的采购,并跟进其进度。
3.6品质部依据零部件检验标准等技术文件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报告。
3.7项目负责人依据样件试制计划,组织样件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及装配,并填写试制过程跟踪表。
3.8品质部对试制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验证并作记录。
3.9试制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总结会议,提出试制中的问题点并明确解决方案以及完成日期、责任人。
会后出具《产品试制总结报告》,并将问题点的解决办法横向展开到后续的新品试制过程中。
3.10品质部依据客户要求出具检验报告,业务部依据客户要求发货。
3.11项目负责人依据总结会上提出的问题点,跟踪整改进度。
更改日期审核/实施日期批准王占平3.12同一项目若有后续试制活动,均按照以上流程进行。
3.13试制最终完成后,技术部输出标准资料,发行量产用图,编制《生产流程图》与《作业指导书》,品管部编制《品质确认要领书》,为量产作准备。
4.相关文件《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5.相关记录《产品试制总结报告》《产品物料清单》扩展阅读:新产品试制流程江苏xxxx制造有限公司管理标准Q/HH-0606新产品开发管理程序版本号:V1.0密级:JM编制:审核:标准化:审定:批准: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共享权限:江苏xxxx公司全体员工Q/HH-06061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加快新品开发进程,明确各阶段相关部门职责,在新品开发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协作,保证新品开发按计划完成,特制订本程序。
新产品试制计划模板
新产品试制计划模板新产品试制计划模板XX产品名新产品试制计划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技术部年月日新产品试制计划新产品名称起止日期20xx.4.23-20xx.7.31用于规范该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明确试制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目的相互协作关系,确保新产品试制过程符合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范围本文件仅适用于新型XX产品。
新型XX产品的技术要求如下:新型XX产品试制的数量:3新型新型XX产品的试制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序号试制工作项目工作的内容 1.根据新产品试制的目地、数量、日期、及所需的技术资料,完成对新产品各项工艺的分析,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2.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1)工艺进度卡(路线卡);(2)关键工序卡(工序卡);(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3.制定试制用材料的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艺时定额。
1.根据新产品的需要设计不可缺试制技术准备1*工装模具准备*开工条件检查少的工装。
研发技术部20xx年4月27日生产部研发技术部20xx年4月25日生产部主要负责部门完成时间协助部门*工艺技术准备2.本着经济可靠又能保证质量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和过渡工装。
1.研发技术部对产品的设计图、工艺规范、使用设备、人员技能、检测规范等状态的进行检查。
2.生产部依据新产品试制开工应具备的条件进行自查并给出《新产品试制开工条件检查单》,报研发技术部。
3.研发技术部进行开工条件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如在生产中发现不符合项,生产部应采取纠正措施,整改后进行复查。
20xx年生产部4月28日综合部研发技术部20xx年4月31日新型XX产品的试制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序号试制工作项目工作的内容生产部进行该新产品自制连接线的生产。
新产品试制计划表
质量评审资料准备
13
质量评审实施
14
新产品试制总结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会签
本表由综合计划拟制,生产负责人审核,项目负责人/设计师/质量负责人会签后,包开发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新产品试制计划
产品名称
型号/图号
试制数量
N0
主要工作内容
责任部门/责Biblioteka 人计划起止时间备注
01
试制装备状态检查申请
02
试制装备状态检查准备
03
试制装备状态检查实施
04
工艺评审申请提出
05
工艺评审资料准备
06
工艺评审实施
07
首件鉴定项目确定
08
首件生产加工
09
首件检验测试
10
首件鉴定确认
11
质量评审申请
www55topcom好好学习社区新产品试制计划产品名称型号图号试制数量n0主要工作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计划起止时间备注01试制装备状态检查申请02试制装备状态检查准备03试制装备状态检查实施04工艺评审申请提出05工艺评审资料准备06工艺评审实施07首件鉴定项目确定08首件生产加工09首件检验测试10首件鉴定确认11质量评审申请12质量评审资料准备13质量评审实施14新产品试制总结拟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本表由综合计划拟制生产负责人审核项目负责人设计师质量负责人会签后包开发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新产品开发APQP管制五个阶段总表
工程部
APQP小组 APQP小组
工程部 APQP小组 APQP小组
完成日期
产品图号 修订日期 输出描述
《打样申请单》 《APQP小组成员名单》 《新产品制造可行性报告》 《新产品报价表》 《新产品开发进度计划表》 《阶段性评审报告》
见图纸 产品设计目标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 《产品材料清单》 《DFMEA表》
7 小批试制图纸发行
8 实施PFMEA
9 制定试产控制计划
10 制定生产场地平面布置图
11 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12 制定PPK分析计划
13
14 第四 阶
1
制定试生产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书 管理者支持(三)
材料零件订购
2 试产会议
3 小批试制生产
4 试产检验
5 测量系统分析 6 量产控制计划 7 制定生产件保证书
6 编制样品控制计划
7 管理者支持(二)
第三 阶段:
1 设备、试验设备、工装清单
2 模治具采购、验收
3 样件材料订购与确认 4 样件制造
客户名称 图纸版本 负责单位
新产品开发APQP管制总表
负责人员
编制部门 制订日期 预计日期
业务部 工程部 APQP小组 业务部/工程部 APQP小组组长 APQP小组
客户名称 图纸版本 负责单位
新产品开发APQP管制总表
负责人员
编制部门 制订日期 预计日期
品保部/工程部/制造部
工程部 工程部/文管
APQP小组 APQP小组
工程部 品保部 品保部 工程部/品保部 APQP小组
资材部 APQP小组 工程部/品保部/制造部
品保部
品保部 APQP小组
工程部 2/3
GJB9001C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1目的为确保新产品试制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新产品试制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军品新产品试制过程的控制管理。
3 职责3.1 研发部为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产品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等的组织与实施。
并负责新产品试制进度的协调、跟踪和资料的收集、归档。
3.2 品质部负责产品质量评审的组织与实施。
3.3 研发部负责过程工艺设计、生产部负责试生产的相关工作。
4 程序4.1试制前的准备4.1.1生产部依据合同或技术协议等要求对试制工作进行策划和安排,下达试制令号,必要时制定生产准备计划。
4.1.2研发部依据试制工作安排及设计文件,作如下技术准备:4.1.2.1编制工艺文件a) 工艺文件总目录;b) 工艺平面布置图;c) 工艺路线;d) 工艺规程;e) 检验、试验文件;f) 质量控制文件;g) 工艺装置明细;h) 工艺装置设计图样;i) 材料消耗定额等。
以上文件编制结束后,研发部应组织工艺评审。
4.1.2.2工艺评审内容包括:确定的工艺总方案、工艺规程等指令性工艺文件以及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特种过程文件等,评价工艺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工艺文件的缺陷,保证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可生产性和可检验性。
4.4.2.3 “工艺评审报告”及有关记录交由研发部汇总后,存入产品档案中保存。
4.4.3 工艺人员根据试制过程存在的工艺问题以及工艺评审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工艺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交研发部汇总。
4.2试制4.2.1生产部根据技术准备情况和试制工作安排,下达试制生产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做好批次管理。
4.2.2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4.2.2.1生产部完成技术和生产准备工作后,向研发部提出申请,研发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a)产品图样、技术条件(规范)、工艺文件、质量保证大纲等技术文件的完整性;b)试制用设备、工艺装置、监视和测量设备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是否按期检定/校准,有无合格证;c)采购产品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要求,是否进厂验收,有无质量证明文件;d)人员是否经过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重点是关键工序人员培训考核情况;e)试制场所、环境(特别是超净等级)等条件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新品试制能力提升计划方案
新品试制能力提升计划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推出创新的新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以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然而,新品试制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些困难,如周期长、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新品试制能力提升计划方案,以加快新品试制流程,降低新品试制成本,并提高试制效果,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目标和策略目标新品试制能力提升计划的目标是:1. 缩短新品试制的周期,实现快速推出新产品。
2. 降低新品试制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提高新品试制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策略:1. 引入新技术和方法:通过引入新的试制技术和方法,提高试制效率和质量。
比如,引入3D打印技术可以加速零件制作过程,减少试制周期和成本;引入模拟分析技术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减少返工和改进次数。
2. 优化试制流程:对试制流程进行优化,减少繁琐的环节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通过精细化分工、并行化作业,提高试制效率。
同时,建立规范化的试制标准和指导文件,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
3. 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加强与供应商、设计师和生产部门的协同合作。
及早介入设计阶段,对试制可行性进行评估和优化,减少设计修改的次数。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交货速度和供应稳定性。
4. 建立试制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建立试制过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实时监控试制进度和质量。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试制流程和方法。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调研分析1. 分析现有新品试制流程的问题和瓶颈。
2. 调研新技术和方法在试制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3. 调研市场上的软硬件工具,选择适合企业试制需求的工具。
第二阶段:设立项目组1. 成立新品试制能力提升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和组内成员。
2. 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第三阶段:制定方案和制度1. 对调研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制定新品试制能力提升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品项 目
非 通序 用号 件
物料编 码专用
号
试产准备计
工 艺
名称
图纸设计
模具/工 装
首件封样
工艺
计实 计 实 划际 划 际
原料
原料 部件封样
进度
数量
完 完 完 验计 实 计 实 成 成 成 收划 际 划 际
进进进进
计实 划际
计划 实际
台试制
自 制 半 成 品
非 通 用 外 协 件
试产准备计划控制表
小批 试制
工艺 台试制验证
小批 台以内试制
部件 台(套)
原料
部件完工或到货入库情况
进度
入库数量 是货未入库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是否 合格
否 OK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签约 订单 日期 数量
合同 数 进度 量
未 检
不合 等待 格 判定
台以内试制
完工或到货入库情况 未到货 是
已未 已 否 生 生 发 OK 产产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