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各章复习思考题(A4纸5号字7页)
管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各章复习思考题(1-21)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管理?它有哪些特征?认识这些特征对我们有何意义?2.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技能?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技能的要求有何不同?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这些角色与管理职能是矛盾的吗?5.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6. 你认为学习管理学对你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为什么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是什么?该理论有什么贡献?有何局限性?3.法约尔的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是什么?你认为法约尔的管理十四条原则对我们今天的管理有何指导意义?4.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的贡献有哪些?其局限性什么?5.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早期管理理论有什么不同?6.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对我国有何启示?7.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9.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0.你认为理解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有什么意义?1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我国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12.有人认为:管理要取得成功研究现在是很重要的,研究过去是次要的,而研究未来是最不重要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组织文化,它有哪些特征?2.根据复合网络图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组织文化有哪些功能?它对管理者有什么意义?4.如何评价组织文化的优劣?5.如果你是高层管理者,你将怎样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6.什么是组织的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它们各包括哪些要素?7.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由什么决定?结合实际谈谈组织应如何采取对策以减小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的影响。
8.一家大型超市与一家政府机关所处的环境相同吗?为什么?9.你认为造成组织不确定性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有哪些?10.你如何理解组织既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要适当改变环境的不利影响?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决策?它有哪些类型?2.在一个组织中,决策是否具有普遍性?为什么?3.为什么说决策是个过程?它有哪几个重要环节?4.在组织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5.什么是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经营决策?6.什么是政策指导矩阵法?它与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有何不同?7.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有何区别?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各种方法?8.根据西蒙的观点,理性决策应具备哪些条件?决策者的理性限制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克服决策者的理性限制?9.请举出近3年中你所做的3个决策,试分析这些决策中哪些是程序化决策?哪些是非程序化决策?10.某食品商场经销各种食品,其中一种食品进货价是3元/个,出售价是5元/个。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1]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1]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试述管理的含义。
2.试论述管理的特点。
3.为什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4. 试述管理属性及管理属性两重性的意义。
5. 什么是管理,并试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6.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7.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试述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扮演着哪些角色8.管理的一个著名定义是:“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
”请说明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答(1)正确确定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2)正确地设计和维护组织;(3)科学的授权和实施有效地激励;(4)进行适当的控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1.答:(1)在管理实践中逐步产生管理思想。
(2)管理思想在发展中的归纳总结,形成了管理理论。
(3)管理理论作为具体的管理思想而去指导管理实践,同时,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
2.管理理论发展的全部历史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述管理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3.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激励工资制度的内容。
4.简述从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来看,科学管理理论体现出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5. 试述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6.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你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7.简述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所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
(答案同9)8.试述霍桑试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答案同9)9.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0. 简述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1.根据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权力有哪几种类型12.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第三章管理环境1.简述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简述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第四章决策1.为什么决策要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2.为什么决策不能做到“最优”3.简述决策的类型。
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管理、管理学、管理者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通过综合利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各种手段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3.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4.概念技能是分析判断一种状况并能识别其因果关系的能力。
5.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管理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6.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7.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是管理的主体,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二、选择题1、A,2、A,3、C,4、D,5、D,6、B,7、D,8、C,9、A,10C,11、B,12、D,13、A三、简述题1、答:不一定。
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
所以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
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我们就说他们的工作是有效果的。
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
效率和效果是互相联系的,组织可能是有效率但却是无效果的,那种要把错事干好的组织就是如此。
2、答: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职能。
而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工作所包括的几类基本活动内容,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答: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角色分成3大类10个角色。
4、答:基层管理者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技能,否则就很难与他所主管的组织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也就无法对他所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管理学第二、五章思考题及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1)
第二章决策与计划思考题参考答案简答题:1.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答: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的基本原则:(1)系统原则。
应用系统理论进行决策,是现代科学决策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
(2)信息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3)可行性原则。
决策能否成功,取决于主客观等方面的成熟,科学决策不仅要考虑市场的组织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各方面是否有决策实施的可行性。
(4)满意原则。
由于决策者不可能掌握很充分的信息和做出十分准确的预测,对未来的情况也不能完全肯定的,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
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之间有何区别?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之间有何区别?答:战略决策,是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的决策。
一般多由高层次决策者作出。
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解决某一问题做出的决策,以战略决策规定的目标为决策标准。
战略决策是涉及企业发展全局方面的问题,是确定企业发展的经营目标投资方向和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决策,其重点是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属于长期决策。
而战术决策是针对企业具体化的问题。
如生产控制,销售网络等。
其重点是解决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属于短期性决策。
业务决策是企业某一项具体业务的战术决策。
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性决策,是指对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问题所作的决策。
这类决策有先例可循,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决策。
它多属于日常的业务决策和可以规范化的技术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对管理中新颖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这种决策没有常规可循,虽然可以参照过去类似情况的做法,但需要按新的情况重新研究,进行决策。
它多属于战略决策和一些新的战术决策,这种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政治、经济、技术的才智和经验。
3.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决策过程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答:决策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建立目标、形成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比选、执行方案和评估决策方案6个步骤。
管理学原理课后思考题
管理学原理思考题答:(1)正确确定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2)正确地设计和维护组织;(3)科学的授权和实施有效地激励;(4)进行适当的控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1)在管理实践中逐步产生管理思想。
(2)管理思想在发展中的归纳总结,形成了管理理论。
(3)管理理论作为具体的管理思想而去指导管理实践,同时,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7. 简述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所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
(答案同9)9)第三章管理环境1.简述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P602.简述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P644.按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决策可分为那几种?分别由哪个层级的管理者负责?P7711.试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的今天,为什么定性决策方法仍有用武之地?答:(1)人们面对信息不完全的决策问题时,比如面对新的环境里出现的新问题,难以使用对数据依赖程度很高的定量方法;(2)当决策问题与人们的主观意愿关系密切时,比如定量分析的目标函数如何确定,特别是当多个决策者意见有分歧时,需要采用定性方法或以定性为主的决策方法;(3)当决策问题十分复杂,现有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难以胜任时,人们也不得不进行粗略的估计和定性分析。
答:这种说法不对。
计划虽然难以预知变化,但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对将来变化的预测和应对方案的制定,就能够在变化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不至于无所适从,从而把未来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它应该具有灵活性,可以通过弹性计划等方法使计划适应变化;制定计划不仅是为了应对变化,而且是为了保持整个组织的均衡发展,消除不必要的活动所带来的浪费,增强组织效应,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
简述目标管理的程序(过程)有哪些?P10710.试合理评价目标管理(论述)。
P108-109答:(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第三章思考题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第三章思考题《管理学》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答: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
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
2)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3)相关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
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的启示: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管理工作1:整体性原理,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2:动态性原理:运动是系统的生命,企业系统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企业的产品结构、工艺过程,生产组织,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经营方针,管理方法等都具有很强的时限性3:开放性原理: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
4: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的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保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5: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答: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
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责任者要承担全部风险,而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时,都自觉不自觉地要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权衡,然后才决定是否值得去承担这种风险。
管理学思考题及(附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附答案)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3、管理者三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计划、组织、控制、领导5、管理角色——角色论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6、管理技能——技能论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合适的人员第二章泰罗的三大实验: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
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4、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之父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
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超凡的权力传统的权力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之父。
职业经理人的先驱11、福莱特冲突论管理理论之母1)利益结合、2)一方自愿退让、3)斗争、战胜另一方4)妥协。
12、霍桑试验1924-1932年、梅奥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13、朱兰的质量观质量是一种合用性14、80/20的法则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第三章1、管理万能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管理学 课后思考题答案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1. 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管理师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和创新。
(5) 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
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1)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2)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3)领导: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4)控制: 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5)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
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 ( 1) 决策是计划
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9080)《管理学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2.D3.C4.B5.B6.C7.B8.B9.D 10.D11.D 12.B 13.C 14.B 15.D 16.B 17.D 18.C 19.A 20.D21.D 22.D 23.C 24.B 25.D 26.B 27.C 28.C 29.A 30.C二、多项选择题。
31.BCD 32.BCD 33.ABCE 34.BD 35.BCD36.ABCDE 37.ACE 38.AD 39.CD 40.CD41.ACE 42.BCE 43.ABE 44.AC 45.BCE三、名词解释题。
1.管理是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对人力、无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以及其他原因自发形成的群体。
3.管理学所讲的人本,就是在管理实践中确立的一系列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并使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总称。
4.社会效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5.管理环境是指环绕一定管理活动并与该管理活动发生一定关系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影响着管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6.组织是一种有着相对明确的边界、规范的秩序、权威层次、沟通系统及成员协调系统的集合体。
7.组织设计就是建立或改变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使之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8.人力资源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
9.预算管理就是通过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所进行的计划、领导、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
10.决策就是对组织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决定的过程,它包括人士现状、识别问题、分析问题、拟定方案、选择方案、使方案生效等一系列环节。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总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1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它。
3 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 管理的职能是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3.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4.请解释伦理、道德的内涵伦理最初的自然形态是风俗习惯。
道德是指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的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上达到的统一,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
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
而所谓“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内得于己”并“外施于人”,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造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达到“同心同德”。
因此,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5.解释功利主义、权利至上、公平公正、社会契约和推己及人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
答: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主要表现为:1 功利主义道德观①内涵。
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
②社会结果。
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手段,如果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手段,则会产生不道德的行为;同时,功利主义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所以很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形成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组织的有效运作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本文将回顾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思考题,并给出相应的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熟悉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部分:管理与领导问题一:管理和领导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组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管理与领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在组织中密切相关。
管理着重于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组织资源,确保达到预定的目标。
领导则侧重于激发和影响员工,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努力。
管理者通常是组织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领导者则是变革的推动者和企业文化的塑造者。
问题二:用户动机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请简要介绍它。
参考答案:用户动机理论,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针对人类的需要和动机进行了分类和层次划分。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状的模型。
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动力,提高组织的绩效。
第二部分: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三:请简要解释垂直和水平组织结构,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垂直组织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组织形式,它基于等级制度和职权层级,信息和决策通常从上至下传递。
垂直组织结构可以实现高度的控制和协调,但决策过程缓慢,沟通障碍多,灵活性较低。
水平组织结构则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和平等沟通,减少了等级制度,使组织更加灵活和创新,但可能存在决策模糊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问题四:什么是组织文化?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什么样的好的组织文化?参考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符号系统。
好的组织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愿景和核心价值相一致,鼓励员工的参与和创新,提倡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此外,好的组织文化还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管理学第一章思考题答案
管理学第一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和案例参考答案简答题参考答案:1.组织的活动有两类—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
组织是直接通过作业活动来达成组织目标的,但组织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效的进行,还需要开展管理活动,管理是促进作业活动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参见教材P2-32.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许多管理原则。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在管理实践中,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将会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
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
参见教材P53.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越需要更多的概念技能和相对少的技术技能。
相比而言,基层管理者则正好相反;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完成不同管理职能的重点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高层管理者在计划、组织和控制上所花的时间要多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领导职能上所花的时间要少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参见教材P14和P11-124.对组织而言,每一项管理职能的展开,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协调。
有了协调,组织可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良好效果,从而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参见教材P95.按照管理学家明茨伯格的观点,管理者从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三个维度分别扮演10种不同的角色。
参见教材P9-106.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也对组织活动其制约作用。
参见教材P10-167.企业的市场环境需要关注的主要要素是: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家、用户和供应商。
参见教材P18-228.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主要指标有三类: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获利能力。
管理学1-3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是对组织中有限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的创造性决策活动。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⑴从管理的目的看,管理是有效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⑵从实现目标的手段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⑶从管理的本质看是协调;⑷从管理的对象看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由于管理活动的环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权变性,有效的管理还要利用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习惯准则来解决问题,所以管理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从工作要求看,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是管理知识、管理艺术和管理经验的函数,表现出极富规律性,这可以看着是管理的科学性。
长期实践证明,单纯掌握了管理科学知识或仅具备管理艺术都无法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3、研究管理的核心是什么?虽然说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但研究管理的核心就是研究管理本质或者说属性,要搞清楚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也就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它不会因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是管理自然属性最明显的特征。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要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维护所有者和利益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从而表现出管理的社会属性。
4、试说明不同管理者角色的差异性。
作为管理者,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管理【教案§1P3或教材P4】管理是指社会组织中,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
系统【教案§4P8或教材P13】是指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人本原理【教案§4P1或教材P13】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管理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态来进行管理。
决策【教案§5P1或教材P56】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多种可行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计划【教案§6P2或教材P69】是人们将来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将来从事的活动进行系统地,详细地,周密地安排。
许诺原理【教材P79】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目标管理【教案§7P8—9或教材P80—61】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
组织【教案§8P2或教材P90】是静态意义上的有机整体或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和动态意义的组织行为或组织过程的有机统一。
管理幅度【教案§8P9】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授权【教案§8P12或教材P101】是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领导【教案§11P1或教材P156】是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使其为确定和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激励【教案§12P1或教材P170】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挖掘被激励者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引导、强化、改变人的行为。
《管理学》思考题(含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含答案)《管理学》复习与练习题(含答案)什么是组织?所谓组织是指两个及以上的人为共同目标结合的有机整体。
为完成组织的基本使命及目标,组织需开展两项工作:开展业务活动和管理,管理和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含义:管理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地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通过运用资源来实现;要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管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受其影响。
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的区别是什么?联系:1、并存于组织中;2、管理者也要做一些作业工作,并需对作业结果负责区别:管理工作通过他人,并使其与自己实现组织目标;作业工作是基本作业的工作,是针对具体活动的。
对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是什么?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它。
2、人际技能: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此能力对高、中、低管理人员都重要。
3、概念技能: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作某事,调查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
管理层次越高越需要。
管理基本职能的内容是什么?1、计划: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包括:1)研究活动条件A.内部能力研究;B.外部环境研究;2)制定业务决策:所谓业务决策,是在活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目标。
3)编制行动计划。
2、组织:1)设计组织:设计的机构和结构。
A 机构设计 B 结构设计;2)人员配备:将适当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上;3)开动组织:向配备人员发布指令,提供必要条件;4)监视组织运行。
管理学概论-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概论-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篇:管理学概论-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参考答案此案例在管理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经验,体现了现代化管理的某些雏形,是早期最为出色的一个管理范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2)装配线生产(3)部件储存(4)部件的标准化(5)会计、存货、成本控制选择题参考答案:1、A;2、C;3、A;4、B;5、D;6、C;7、C;8、D;9、B;10、A第二篇:管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填充题1.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________和微观管理的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顺“道”中的“道”属于客观范畴,指的是____________。
3.“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_____________原则。
6.正式组织以_______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________为主要标准。
7.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_____________理论。
8.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是以_________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__________有关。
9.马斯洛的高层需要即赫茨伯格的主要_______因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要则相当于_____因素。
10.模型按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按变量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对比x理论和y理论,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别在于对于工人的_______看法不同,因此采用的________也不相同。
管理学基础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全
项目一复习思考题答案一、选择题1.(B )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A.企业法人B.管理者C.经理D.顾客2. 现在最为广泛接受的是将管理分为四项基本职能(C )。
A.计划、组织、领导、激励B.计划、组织、决策、控制C.计划、组织、领导、控制D.计划、协调、领导、控制3. 管理者的权利包括( BD )A.法定权B.奖励权C.影响力权D.处罚权4. 管理的特征包括(AB )。
A.管理的二重性B.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C.管理的特殊性D.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二、思考练习1、管理的涵义是什么?答: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在执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的过程中,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概念包括六个方面的含义:(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客体是动员和配置的有效资源(4)、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本质是协调(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2、管理的职能有哪些?答:管理的职能有: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 、控制职能、创新职能。
3、你如何理解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答:管理是由于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
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管理最根本属性,它要求管理工作要适应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按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来合理的组织生产力,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的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这有助于我们及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
同时,管理又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能和手段的出现,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其有效性往往同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复习与思考题及答案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复习与思考题及答案《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材编写组2019年3月第一章管理概述复习思考题: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管理定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特征:(1)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它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
(3)管理具有普遍性与目的性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是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这就是管理的目的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管理本质上具有不断创新的特性。
创新性来源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
管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教学工作。
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
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
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也就可以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作者:————————————————————————————————日期: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是对组织中有限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的创造性决策活动。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⑴从管理的目的看,管理是有效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⑵从实现目标的手段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⑶从管理的本质看是协调;⑷从管理的对象看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由于管理活动的环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权变性,有效的管理还要利用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习惯准则来解决问题,所以管理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从工作要求看,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是管理知识、管理艺术和管理经验的函数,表现出极富规律性,这可以看着是管理的科学性。
长期实践证明,单纯掌握了管理科学知识或仅具备管理艺术都无法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3、研究管理的核心是什么?虽然说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但研究管理的核心就是研究管理本质或者说属性,要搞清楚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也就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它不会因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是管理自然属性最明显的特征。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要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维护所有者和利益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从而表现出管理的社会属性。
4、试说明不同管理者角色的差异性。
作为管理者,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
其工作性质和内容基本一样,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方面。
但是在时间分配上各有不同: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组织的控制职能上的时间比基层管理人员多;而基层人员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人员多。
即使是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并不完全丰同。
比如,计划工作,高层管理人员做的是关于整个组织的长期战略规划,中层管理人员偏重于的是中期、内部的管理性计划,基层管理人员则偏重于短期的业务和作业计划。
不同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
各层次管理者对技能需要的比例如图所示。
高层管理者概人技念际术中层管理者技技技能能能基层管理者5、为什么强调一定要学好管理学?可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认识: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有助于对你所置身于的单位或者部门到底是如何“统治”你的有一个清醒的看法;3、管理也日益表现出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
4、由于你的意志,带给这个集体是发展还是退步,带给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是关照还是冷漠。
不仅可以帮你改进工作,还可以提高你的认识和理论水平。
5、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判定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是管理者的管理成果。
通过实践可验证管理是否有效,因此,实践是培养管理者的重要一环。
而学习、研究管理学也是培养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环节。
6、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会日益复杂,而日新月异的社会将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
因此,管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7、学习管理学不是去评价外在企业的优劣,而是去改善自己的处境。
8、学习管理学的最重要的理由是如何帮助我们改进组织环境和管理方式。
9、学习管理学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创业是否会有一个帮助,也是非常明确的。
在如何设计你自己的职业生涯,无论你是想充当一个管理者,还是一个被管理者,都会从管理学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复习思考题1、泰罗“科学管理”的思想是什么?泰罗“科学管理”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在管理哲学方面有四个基本原则:1、建立一种严格的科学;2、科学地选择工人;3、对工人的科学教育和培训;4、管理部门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
(二)在组织管理方面,泰罗主张:1、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2、实行职能管理。
把管理工作加以细分,管理人员实行专业分工。
(三)在提高效率方面泰罗认为,为了提高效率,就得使用第一流的工人。
(四)标准化管理泰罗认为还应对工人使用工具、机器及材料等进行改革,使之有一个科学的标准,这就是标准化管理。
这样可以避免工人劳动力和机器效能的白白浪费,充分发挥工人和机器设备的潜能使人机组合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五)工作定额原理泰罗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改善工作表现,他提出: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六)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工资制”方案。
其主要内容是:1、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
2、制定差别工资率。
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根据职位和工种,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工资尽可能地按他的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而不是按他的职位来计算。
(七)计划与执行分离原理具体说来,计划部门要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并对工人发布命令,其主要任务是:1、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
2、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工具。
3、拟订计划并发布指令和命令。
(八)职能工长制工长制度有三个优点:1、每个职能工长只承担某项职能,职责单一,对管理者培训花费的时间较少,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专长。
2、管理人员的职能明确,容易提高效率。
(九)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2、行为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本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而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学科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从1924年到1932年,霍桑实验持续了9年。
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对实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一)社会人理论霍桑实验表明,经济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因此梅奥的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
(二)士气理论霍桑实验表明,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三)非正式群体理论霍桑实验表明,在官方规定的正式工作群体之中还存在着自发产生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规范和维持规范的方法,对成员的影响远较正式群体为大,因此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正式群体而无视或轻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
(四)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霍桑实验提出,必须有新型的人际关系型领导者,他们能理解工人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交流,并借此来理解工人的感情,培养一种在正式群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维持平衡的能力,使工人愿意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协作和贡献力量。
总之,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不是孤立的、只知挣钱的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成员,个人的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上只具有次要的意义,群体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梅奥的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有哪些内容?(一)重视人才(二)倡导和谐(三)诚实守信(四)统筹谋划(五)实事求是(六)依律行事4、数学学派的内容是什么?数学学派也叫管理科学学派,或计量管理学派,在某种狭义的定义中,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的同义语。
这是因为该学派正式成立始于1939年由美国曼切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
数学学派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组织规模的急速扩增,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企业或是组织在面对日常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计划、决策,或是协调,越来越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或是定量方法加以解决。
数学学派强调运用数学模型、符号与公式、程序系统来解决与进行管理,求得最优化的解答。
1、关于组织的基本看法。
他们认为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关于科学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解决问题的步骤。
它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
应用范围着重在管理程序中的计划和控制这两项职能。
解决问题的步骤:(1)提出问题;(2)建立数学模型;(3)得出解决方案;(4)对方案进行验证;(5)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6)把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
3、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
这主要有线性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法和关键线路法、模拟、对策论、概念论、排队论。
4、管理科学应用的先进工具,这里主要是指计算机。
5、简述决策理论学派的理论要点1、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
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2、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
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异同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分析。
西蒙提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
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3、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
西蒙认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假设,“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从而可以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4、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经常性的活动的决策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本,只有非经常性的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决策。
6、权变理论学派的观点与主张有哪些?权变理论学派的观点可分为:积极性与消极性要旨两方面立论:积极性要旨1、适合形势的管理2.、以变应变的管理3.、环境适应的管理4.、假设情况的管理5.、奇正并用的管理6.、异途同归的管理消极性要旨1.、两极论的否定2.、定律论的解脱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人本原理?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