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美丽乡村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改善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形象,实现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种发展理念和目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美丽乡村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来龙美丽乡村的概念最早源于我国乡村建设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农田荒芜、农民收入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和水平,美丽乡村的理念应运而生。
去脉美丽乡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开始涌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田荒芜,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开始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
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随后,各地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
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乡村文化等方面。
具体的任务包括:1. 美化乡村环境:通过绿化、整治水体、改善道路等措施,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创造宜居的乡村环境。
2. 发展农村旅游: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资源,开展农村旅游业,吸引游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4. 保护乡村文化:通过传承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5.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还需要农民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农民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
农民可以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决策,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共同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一、背景介绍美丽乡村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乡村形象和品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一种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业经济的下滑,乡村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的概念应运而生。
二、美丽乡村的定义美丽乡村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传承乡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使农村地区实现环境美观、生态宜居、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目标。
美丽乡村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美丽乡村的特点1. 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植树造林、水资源管理、土壤保护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乡土文化传承:美丽乡村注重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修复古建筑、保护民俗风情等方式,使乡村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
3. 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将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乡村旅游设施等方式,吸引游客到农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农业发展创新:美丽乡村鼓励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四、美丽乡村的实施路径1. 制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资金支持保障:美丽乡村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 加强组织领导:美丽乡村的实施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实施的顺利进行。
4. 加强宣传引导:美丽乡村的实施需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美丽乡村的认识和参与度。
美丽乡村项目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美丽乡村项目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环境污染、土地荒芜、农民收入低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提升乡村形象,我们提出了美丽乡村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改善乡村环境、发展乡村经济、提升乡村文化,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二、项目内容1. 改善乡村环境为了改善乡村环境,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农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种植乡村绿化植物,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加强乡村治理,维护乡村景观的整洁和美丽。
2. 发展乡村经济为了发展乡村经济,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建设乡村休闲度假区,吸引城市居民前往感受田园生活;- 加强乡村农民培训,培养乡村特色产业的从业人员;- 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 提升乡村文化为了提升乡村文化,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举办农民文艺活动,弘扬农村文化和传统艺术;- 建设乡村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提供文化服务;- 开展乡村文化展览和展示,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鼓励乡村教育和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
三、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年- 收集乡村环境数据,制定改善措施;- 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的宣传和培训;- 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 开展乡村经济调研,筛选乡村特色产业;- 开展农民培训和合作社的培育工作;- 开展农民文艺活动和农村文化展示。
2. 第二年- 实施乡村环境改善措施,推广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设施;- 继续开展乡村绿化工作;-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 继续开展农民培训和文艺活动;- 开展农村文化展览和乡村图书馆建设工作。
3. 第三年- 总结前两年的项目经验,做出调整和改进;- 继续推动乡村环境改善工作;- 继续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和农民合作社;- 继续开展农民培训和文化活动;- 加强乡村治理和维护工作。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背景介绍:美丽乡村是指在保持乡村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整治乡村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景观。
美丽乡村的提出旨在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来龙去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丽乡村的概念应运而生。
美丽乡村的提出源于对传统农村的保护和发展的需求,旨在通过提升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品质,吸引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美丽乡村的提出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随后,各地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落地实施。
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乡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整治乡村环境,包括改善农村道路、绿化美化村庄、治理农村垃圾污染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 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这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3. 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4.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推动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显著。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引言概述:近年来,“美丽乡村”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它旨在通过保护和发展乡村的自然环境、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一、提出“美丽乡村”的背景和意义: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乡村经济面临严重困境。
提出“美丽乡村”旨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2 保护乡村自然环境:乡村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3 传承乡村文化: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传承乡村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环境的美化与保护:2.1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保护水源地、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
2.2 农村建筑的美化: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建筑的绿色、环保、美观,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2.3 农田景观的塑造:通过合理规划农田,打造优美的农田景观,提升乡村的整体美感。
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1 传统文化的保护: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挖掘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乡村文化的软实力。
3.2 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包括传统节日庆祝、农耕文化体验等,增加乡村居民的文化参与度。
3.3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产品和旅游业的结合,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乡村经济的发展与脱贫攻坚:4.1 乡村产业的培育:通过培育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4.2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电、通信等,提高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
4.3 扶贫政策的落实:将“美丽乡村”与扶贫政策相结合,通过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乡村脱贫攻坚的目标。
五、社会参与与乡村治理的改善:5.1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合力。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三中全会、2013年和2014年一号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对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些梳理;1.1920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2.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晏阳初、梁漱溟1893—1988、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秉承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3.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1960年:谭震林同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964年1月在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概念不过是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4.改革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是关于农村工作,都提到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4.林毅夫提出“新农村运动”;1999年,林毅夫指出中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并主张开展“新农村运动”;可以看做是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学者;5.新农村试验;2003年7月,最早提出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学者温铁军与河北翟城晏阳初当年曾经从事建设的旧地村民集资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免费培训农民的晏阳初农民建设学院,试图以改良、实干的办法重拾晏、梁当年的精神遗产;这个学院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目标是使农民有能力建设自己的本乡本土,从而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这种实验,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始;6.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8.地方实践:“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从2011年开始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海南省也明确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9.2012年10月,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0.2013年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和环境脆弱的问题;1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12.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符合国家总体构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农业农村实际,符合广大民众期盼,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而美丽乡村建设则是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因应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
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失和农业产业经营模式问题等原因,农村经济发展受限,乡村面貌逐渐落后。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通过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这包括改善农村生活设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要注重保护乡村文化传统,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意味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美丽的乡村景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吸引更多人前往农村居住和休闲度假。
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有助于保护传统乡村文化,传承乡村的历史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科学规划和有效推动。
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域特点和居民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乡村发展布局。
同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
五、优化农村生活设施改善农村生活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包括改善农村供水供电条件,提升农村道路和交通网络,以及增加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这些措施将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更多人才回归乡村。
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农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书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书背景介绍: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旨在通过综合治理和改造,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社会文明、乡风民俗和农村经济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乡村建设的基础,保护好水资源、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自然资源,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
为此,应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效率,避免土壤侵蚀;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农村生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
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应加大力度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别是应优先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来解决乡村交通不便、用水不足等突出问题。
此外,还可在村庄周边建设公共停车场和公交站点,方便村民和游客的出行。
三、培育乡村文化氛围乡村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活动。
可以组织乡村文化节、农田音乐会、农民书画展等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民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文化艺术水平。
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
可以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提高收益。
五、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农村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支持。
应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开展农村干部培训,提高农村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农村人才回流。
六、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的坚强组织领导和充足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建立健全乡村建设的机制和长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合作。
美丽乡村规划说明书
美丽乡村规划说明书一、引言本说明书旨在对乡村地区进行规划,以打造美丽乡村,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本规划涵盖了乡村的整体布局、建筑设计、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
通过全面的规划,我们将实现乡村发展的多方面目标,包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
二、乡村整体布局针对乡村整体布局,本规划提出以下措施:1.制定乡村规划总体方案,统一规划乡村的建设和发展,确保乡村整体布局协调有序。
2.划定生活区、农业区、生态区等功能区,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最佳的土地利用效益。
3.增加乡村交通设施,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便于居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的配套设施,确保乡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三、建筑设计为了使乡村的建筑更加美观、符合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本规划提出以下建筑设计原则:1.倡导以传统乡土建筑为主,突出乡村特色。
在建设乡村房屋时,鼓励沿袭传统建筑风格,保留乡村特色的元素,如灰瓦、红砖等。
2.引入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提高建筑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使乡村的建筑具有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增加公共建筑和休闲设施,如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运动场等,提供更多的社交和娱乐场所,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四、环境保护为了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本规划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农业生态化建设,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保护水源地和水资源,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严格控制乡村污水排放,确保水源的清洁与供应。
3.鼓励植树造林和绿化乡村,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气温,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五、文化传承为了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本规划提出以下文化传承措施:1.保护乡村的历史建筑和古迹,修复和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策划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传承乡村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增加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引言概述:美丽乡村是指在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手段,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创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环境。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一、改善农村环境1.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美丽乡村的提出就是要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政府可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农药农残的监管,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1.2 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美丽乡村的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还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3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美丽乡村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的改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便利性。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1 发展农村产业美丽乡村的发展需要依托农村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采取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例如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2 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美丽乡村的发展需要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
政府可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3 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产品,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农民生活质量3.1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美丽乡村的发展要求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住房改造,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美丽乡村是一个旨在改善农村环境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发展理念。
它的提出源于对传统农村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现代农村发展的追求。
美丽乡村的目标是通过保护和提升农村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来龙去脉:1. 农村问题的出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2. 美丽乡村的提出:为了解决农村问题,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美丽乡村的概念应运而生。
它强调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提升农村生态品质,发展农村旅游和文化产业,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3. 美丽乡村的内涵:美丽乡村的内涵包括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和经济美。
自然美强调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人文美强调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社会美强调农村社会文明的提升,经济美强调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4. 美丽乡村的实施途径:实施美丽乡村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企业应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其技术和资金优势;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美丽乡村的认识和参与度。
5. 美丽乡村的实施效果:美丽乡村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首先,农村环境将得到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将提高,生态系统将得到修复。
其次,农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将得到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
最后,农村社会文明将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将得到提高。
6. 美丽乡村的问题和挑战:美丽乡村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支持不够,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展。
其次,农民对美丽乡村的认识和参与度有限,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最后,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解决好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平衡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
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一、引言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旨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之一,浙江省在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德清县作为浙江省典型的农村地区,其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路径1.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要实现乡村的整体美丽,首先需要实现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德清县通过加大农村产业转型的力度,引入高技术、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有机农业转变。
同时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
2.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了提升乡村的整体环境质量,必须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德清县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了农村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县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的环境质量。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乡村美丽不仅体现在环境上,还体现在文化和人文素质方面。
德清县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县政府积极扶持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组织丰富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也增加了农村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美丽程度。
三、问题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 资金投入不足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农村地区,资金来源有限。
德清县同样也面临这一问题,虽然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发展的资金支持,但相对于需求来说,资金还是不够。
因此,如何增加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人才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外出创业。
这导致了农村人才的流失问题。
在德清县,人才流失问题也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四、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 加强资金筹措政府可以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拓宽乡村建设的资金来源。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山东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山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山东省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旨在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首先,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山东省将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农民饮水安全。
其次,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山东省将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农民的技能和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
山东省将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改善,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最后,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注重乡村治理和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山东省将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动乡村社会组织和自治机制建设,提高农民自治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山东旨在通过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和乡村的美丽建设。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位,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山东的乡村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通过对美丽乡村概念的阐述,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素及其实施策略,最后总结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表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保护乡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 美丽乡村的概念美丽乡村是指在保护和传承乡村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乡村环境、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让农村成为人民群众向往的富美之地。
2. 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包括:•保护乡村资源:重点保护乡村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推动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的整体面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强垃圾处理和环境治理。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民的产业技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3. 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素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素包括:•政府引导: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引导乡村建设。
•农民主体: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需要加强农民意识和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综合规划: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乡村环境、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的规划。
•环境保护:加强乡村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特色发展:发挥乡村的特色和优势,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人才培养:加强乡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人力支持。
4.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策略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实施策略:•强化政策引导,制定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其核心是通过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旅游、休闲、观光,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本文将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二、总体规划1.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个步骤,使农村实现宜居、宜游、宜商三位一体的目标,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消除乡村内部的环境污染和城乡差异,将农村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步,借助乡村旅游、休闲和观光的发展机遇,以“旅游+农业”、“旅游+非遗”为抓手,打造一批宜游乡村,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发展。
第三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宜居、宜游、宜商的一体化发展。
2.推广区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广区域应该是全国,但因各地的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在推广时应该分区域分步推进。
3.实施步骤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如下:第一阶段(2021年-2023年)完成乡村环境的整治和提升目标:完成10%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确保农村环境质量有所提升。
任务:1) 针对不同的城乡规划衔接问题,加强合理用地规划,调整一些违规用地,消除破坏农村环境的现象。
2) 加强农村垃圾分类,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3) 在农村道路、村庄门前和公共活动广场等地方增加绿化,改善农村环境。
4) 将黑臭水体和煤矸石、垃圾山等环境问题整改治理,以确保乡村环境质量得到保障。
第二阶段(2024年-2026年)实现旅游和非遗产业扶持目标:完成30%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实现乡村旅游和非遗产业的扶持。
任务:1) 把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中,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规划乡村旅游线路,推进乡村旅游观光业、住宿业、餐饮业等产业的发展。
2) 引进优秀农业项目和农民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和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提升。
3) 挖掘和开发非遗文化资源,发挥非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美丽乡村推进总结范本
美丽乡村推进总结范本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以介绍美丽乡村的推进总结为主题,总结了美丽乡村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的建议。
一、美丽乡村的成果1. 乡村环境大力改善。
通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旧的农房得到改造,道路拓宽,杂草得到清理,乡村的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2.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美丽乡村的建设旨在将乡村打造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胜地。
通过规划设计,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乡村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业态也得到了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关注乡村的环境改善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注重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农业产业,推广农村合作经济,农民的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美丽乡村的经验1. 政策引导和推动。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推动,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多元参与和民众共治。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民众的共治。
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
3. 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新兴产业。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农业产业,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
4. 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融合。
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农业和旅游的融合,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三、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各级政府应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和效果。
2. 注重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注重乡村的环境和经济发展,还要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品牌。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引言概述:"美丽乡村"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正文内容:1. 美丽乡村的概念与意义1.1 定义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是指在保持农村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美丽乡村的意义:美丽乡村的提出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2.1 农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道路,提升交通便利性,方便农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2.2 基础设施改善:加强农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3 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减少农村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 农业生产与农村产业发展3.1 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3.2 农村产业发展: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3 农村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农村文化与旅游业发展4.1 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文化保护,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增强农民文化自信。
4.2 农村旅游业发展:发展农村旅游业,提升农村形象,增加农民收入。
4.3 乡村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5. 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5.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5.2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5.3 农民参与:提高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获得感。
总结: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以及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为农村地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引言概述:“美丽乡村”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旨在实现乡村环境的优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的提出背景、目标、实施路径、成效和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1.1 农村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环境污染严重。
1.2 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建设美丽乡村。
1.3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目标:2.1 优美环境: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2.2 经济繁荣:发展乡村产业,提升农民收入,实现乡村经济繁荣。
2.3 社会和谐:加强社会服务,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实施路径:3.1 规划设计: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3.2 投入资金:增加资金投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3.3 引导政策: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四、成效:4.1 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4.2 经济增长:乡村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4.3 社会和谐: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五、展望:5.1 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投入和努力。
5.2 创新发展:加强创新,探索适合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5.3 全面推进:各地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全面复兴。
总结:“美丽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旨在实现农村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各地要积极响应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实现乡村全面复兴。
2024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范文一、工作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面临许多问题,如人口外流、农田荒芜、乡村环境污染等。
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我国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本工作方案旨在明确2024年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为实现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持。
目标:到2024年,实现全国范围内70%的乡村地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更加优美、产业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二、工作重点和具体举措1.乡村环境整治(1)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清洁。
(2)推动农村道路硬化和河道治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开展农村水源保护和植被恢复工程,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2.农田保护与提升(1)加强农田综合整治,修复和改良退化农田。
(2)稳定农田面积,遏制农地非农化发展,保护农田资源。
(3)推广科学耕作技术,提高农田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3.乡村产业发展(1)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农民收入。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4.农民生活改善(1)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2)提高农民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农村人口外流问题。
(3)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心。
5.乡村治理和社会和谐(1)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促进村民自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3)推动农村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三、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1.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设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沟通协调。
2.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3.加强宣传引导: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
4.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1⽉16⽇⾄17⽇,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明建设现场会在绍兴柯桥召开。
省委书记夏宝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强作⼯作部署,王辉忠主持会议。
葛慧君、赵⼀德、刘奇、陈⼀新、程渭⼭、黄旭明、郑继伟、陈⼩平等出席。
夏宝龙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他指出,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五⼤发展理念”,勾勒了“⼗三五”乃⾄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向、发展着⼒点。
“⼗三五”时期是我省⾼⽔平全⾯建成⼩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平全⾯建成⼩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短板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
我们要把“五⼤发展理念”贯彻到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明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全空间,进⼀步丰富建设内涵、拓展建设领域、提升建设⽔平,努⼒打造好美丽乡村升级版。
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让美丽乡村发展活⼒竞相迸发。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物质⽂明建设和精神⽂明建设,让美丽乡村发展得更全⾯。
⼤⼒贯彻“绿⾊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村⽣产⽣活⽅式,让绿⾊成为美丽乡村的主⾊调。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打开农村连接世界的通道,让美丽乡村收获更多的开放红利。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着⼒保障和改善民⽣,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李强在讲话中指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要以点带⾯、连线成⽚,推动美丽乡村从“⼀处美”迈向“⼀⽚美”。
着⼒推进美丽乡村全域规划、连线成⽚和⽰范县建设。
要标本兼治、长效管护,推动美丽乡村从“⼀时美”迈向“持久美”。
加快农村⽣活污⽔治理全覆盖、农村⽣活垃圾分类处理⼴普及,打出⽣态⽥园⼈居塑造组合拳,加快长效管护机制常态化。
要内外兼修、古今融合,推动美丽乡村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
着⼒做好历史⽂化村落保护、浙派民居和特⾊精品村建设、地域传统⽂化传承、农民⽂明素质培养。
要创业创新、富民富村,推动美丽乡村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
⼤⼒发展新型业态,始终坚持共富导向,⼴泛开展村庄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三中全会、2013年和2014年一号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对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些梳理。
1.1920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
2.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以晏阳初、梁漱溟(1893—1988)、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秉承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3.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
1960年:谭震林同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964年1月在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
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概念不过是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
4.改革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
”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是关于农村工作),都提到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4.林毅夫提出“新农村运动”。
1999年,林毅夫指出中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并主张开展“新农村运动”。
可以看做是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学者。
5.新农村试验。
2003年7月,最早提出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学者温铁军与河北翟城(晏阳初当年曾经从事建设的旧地)村民集资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免费培训农民的晏阳初农民建设学院,试图以改良、实干的办法重拾晏、梁当年的精神遗产。
这个学院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目标是使农民有能力建设自己的本乡本土,从而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
这种实验,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始。
6.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8.地方实践:“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
“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从2011年开始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海南省也明确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工程。
“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
9.2012年10月,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0.2013年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和环境脆弱的问题。
1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12.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
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符合国家总体构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农业农村实际,符合广大民众期盼,前景广阔,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