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的意义与背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给侧改革的意义与背景

供给侧结构性,顺利实现现代化,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是在“强起来”新时代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接“中国梦”这个重大时代命题

的“最新方案”和“最佳方案。

供给侧+结构性+”这一公式来理解,即要从供给侧问题的研究出发,

围绕具有重大潜在红利但又被制度压抑的供给侧问题,对症下药,用的办

法解决问题,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

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

产率。

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

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本质属性是深化,推进国有企业,加快政府

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强调从供给侧下手,通过激活市场主体(企业组织供给)、优化要素配置(要素供给)、

降低营商成本(成本供给)、提高市场效率(制度供给)、增强创新动能(创新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

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国的供给侧结构性与西方供应学派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

面的不同

(一)宏观经济背景不同

美国供应学派出现的主要宏观经济背景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突发的“滞胀”问题。当时的美国经济,一方面经济增长低迷,接近于零;另一

方面,通货膨胀达到15%以上。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产生的主要宏观经济背景与美国当年所面临的“滞胀”完全不同,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过程中的中长期增

长和结构调整遇到的瓶颈制约。

从内部因素看,与自身技术水平提升、红利、内需扩大、加大投资等

有关,高速增长作为后发经济体在特定追赶时期的一种普遍增长形态,会

随着与前沿国家技术差距和其他相关要素、机制差别的缩小,而呈现出增

长速度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水平逐步收敛的态势,这意味着我国在经济

发展初期所具备的技术性后发优势、帕累托式的红利等,将逐渐消失殆尽。

从外部因素看,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全面开放条件下人口、原材料

等要素红利作用下的全球化份额攀升有关。然而,自2023年全球经济危

机爆发以来,尽管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采取了以宽松货币政策为核

心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总体形势复杂严峻,我国以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

的需求带动出口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不可持续。

(二)经济学学理支撑不同

审视西方供应学派理论,主要有三个流派:一是萨伊定律,认为“供

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二是拉弗曲线,认为“高税收会抵制供给”;三是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

美国供应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供给侧,强调供给会自动创

造需求,片面地主张从供给着手推动经济发展,甚至主张与需求管理“彻

底决裂”。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既不实行需求紧缩,也不放弃需求管理,而

是强调在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作用和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其次,美国供应学派认为,供应学派的制度化供给是基于私有化的制

度供给,认为只有私有化才能提高效率。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最后,美国供应学派的学理逻辑是在新自由主义取向下,认为应尽量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崇政府的无为。

(三)宏观政策要领不同

首先,美国供应学派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会抑制储蓄和投资,不会增加

就业和产量,倾向于政府“无为而治”。我国供给侧结构性则认为货币政

策主要是对总量调控较为有效的政策手段,而财政政策才是具有“区别对待”针对性的,是对结构性调整更为有效的政策手段,主张践行适度扩大

政府支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合理范围内扩大财政赤字,提升支出作用

空间。

其次,美国供应学派主要侧重于减税,尤其是对累进税制高税率的削减,不注意全面的政策配套。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所强调的减税,则是在多

年结构性减税基础上配合全面和生产方式转变的进一步调整。

最后,美国供应学派基于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度干预货币发行量,在货币政策上主张紧缩,试图通过提升储蓄率,既提高增长速度又缓解通

货膨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则强调积极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保持流动性

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以带有灵活适度特征的稳健货币政策

既防止通缩又防范通胀,适度降低储蓄率。

“三去一降一补”是当前落实供给侧结构性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作为供给侧

结构性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解决在供给侧历史积累

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尤其需要重视如何打破有效制度供给瓶颈,实现制度机制创新优化的问题。

(一)去产能应正确把握实质和主导机制

当前,去产能要正确把握实质和主导机制,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不宜笼统地讲去所有的“过剩产能”,我国现在必须聚焦的是去“落后产能”,也就是当下的低效率、重污染的落后产能。

第二,要继续加大力度处置“僵尸企业”

第三,去产能的主导机制应该是依靠政府维持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让整个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解决去除落后产能。尤其要杜绝行政指令“一刀切”的方式

(二)房地产去库存应针对“分化”的市场格局综合施策

现阶段要更加注重破解长期制度性问题。加强在土地、财税、金融、投资以及法制等方面的市场化,引导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加大户籍制度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三)去杠杆须区分宏观与微观,宏观上实现结构性去杠杆,微观上实现分子分母双向着力去杠杆

当前,去杠杆要继续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区分宏观把控和微观操作的不同要领。宏观层面,要清楚全局的去杠杆并不排除局部的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