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预习笔记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归纳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归纳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含义触犯法律法律责任常见违法现象(事件)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民事赔偿、借贷不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撕毁合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列、交通管理法规、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受到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殴打他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污染环境、使用童工、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主刑与附加刑)抢劫、盗窃、故意杀人、绑架、投毒、贩卖毒品等重大刑事犯罪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五课做守法公民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 、刑法的作用、内容: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7、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什么途径?(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8、诉讼的作用、类型:(1)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守法公民笔记【4篇】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守法公民笔记【4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守法公民笔记【4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守法公民笔记1本学期,我接任了我校八年级政治教学工作,为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先将本学期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按照学校及教研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探索生命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近期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向原班任课教师了解,我觉得:总体上讲,这4个班的学生大多数学习积极性比较好,课堂纪律好,有一半的学生能较自觉地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背诵,求知欲强。
但是课堂上学生自主参与较差,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够强,课堂气氛有待改善,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确,学生作业书写不够规范。
从上学期的教学和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由于刚接班,对班级的学生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日常交往中,进一步了解、分析、及时发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提高教学成绩,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五单元共11课。
1、第一单元是跨越代沟。
这一单元有两个内容,一是走近父母,二是理解老师。
这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孝敬父母,沟通亲情,走出依赖与逆反,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学会尊敬老师,平等对话,和谐互谅,合作互助,与师为友2、第二单元是友谊的天空。
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三个,一是有朋友的感觉,二是交友的智慧,三是男生女生之间。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在学校人际交往中,我们如何与同学正确友好地交往,正确、理性的认识青春期萌动心理,处理好异性之间出现的相关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知识梳理与复习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知识梳理与复习知识要点一:法不可违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 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 )A.守规则,不能违反法律B.学法、用法、执法C.感受法律的尊严D.懂得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准绳4.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违宪行为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5.小郑坐车时在座位上发现了一个包,里面有800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等,他把钱拿出来放到自己的口袋里,把包又放回原处。
小郑的行为( )A.违反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B.没有违法C.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D.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6.学生胡某在放学后为走近路,从公园的草地上走过,并且还在公园的书画墙上乱刻了一通,结果受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
胡某的行为是( )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②要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③严重的违法行为④一般违法行为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④7.观察下面的漫画,两个学生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民事处罚B.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C.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D.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8.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不断攀升,追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虽然涉及经济、文化、法治、教育、道德等多个领域,也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众多方面,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严重缺乏法律意识。
结合教材回答: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哪些类型?知识要点二:预防犯罪9. 、和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0.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的人。
11.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以为主要内容。
12.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受到处罚。
( )A.民事责任B.法律责任C.刑事责任D.行政责任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人教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抢分速记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核心主干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4.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5.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6.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7.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8.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9.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10.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3)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人教版(2)
课后训练
2.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人民法 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李某的这一行为 (A ) 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②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课后训练
3.四川省自贡市的黄某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 工作,他将自己在工作中复制下来的涉密内 容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事后,黄某因犯间 谍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这说明( B ) A.不履行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B.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C.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时有尊重他人的义务
课前预习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 主刑
和
附加刑 两大类。 6. 犯罪 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 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 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 员,要珍惜美好生活, 认清 远离 犯罪。 犯罪危害,
课前预习
课堂练习
3.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 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 000元。 陈某的行为( C ) 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②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是行政处分 ④所受到的处罚中,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 是附加刑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据调查, 90% 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接触过网络 。如果未成年人在网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 怖信息构成犯罪的也要负刑事责任。因为我国 刑法规定( B ) A.无论年龄大小,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B.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要负刑事责 任但可从轻处罚 D.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要负刑事责任但可由家 长加以管教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预习笔记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预习笔记八年级道法上册【第二单元】预习笔记1法不可违1、如何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P46)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的个人原因?(P48)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注意】书本上仅谈到了违法的个人原因,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完善的。
详细答案见下1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1)按违反的法律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按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注意: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也叫犯罪。
(1)民事违法行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举例: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著作权、违反合同)(2)行政违法行为:①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②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举例:闯红灯、违法治安管理、扰乱公共秩序)(3)刑事违法行为: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易错提示】1、拘留、行政拘留是行政违法行为,刑事拘留是刑事违法行为。
2、行政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4.【教材·相关链接】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P48) (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 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等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2)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 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 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行政拘留等。
7.【教材·相关链接】民事权利的内容。(P51) 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1)人身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 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 (2)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股权和其他 投资性权利等。
课标链接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中考真题再现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名师考点精讲
课标链接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中考真题再现
-3-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课引言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易错点 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 违法行为和犯罪。【分类】 3.★易错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 受刑罚处罚性。【特征】 4.★高频点 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 罪。【做法】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我们应该警惕身边的哪些违法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车辆乱停乱放、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时插 队,严重扰乱公共交通秩序。 (2)妨害公共安全:高空抛物,故意隐瞒旅行史和接触史,谎报险 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等。 (3)妨害社会管理:暴力抗法,拒不执行城管管理,妨害社会公共 管理秩序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人教版(2)
课后训练
4.《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食、 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表 明吸食毒品( A ) A.是一般违法行为 B.是严重违法行为 C.应受刑事处罚 D.应负民事责任
课后训练
5.据报道,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 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 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日。 徐某的行为属于( C )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李某的报 警电话,称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庄附近的一 个小区的售楼处起火,并有人员被困。可是 消防队员到场后,却发现售楼处并没有起火 。李某因谎报险情被行政拘留3日。李某的行 为违反了 ,受到了 。( C ) A.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处分 B.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处分 C.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处罚 D.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处罚
课后训练
2.因嫌摩拜单车影响自己摆摊卖报,济南的 李某勇将十余辆摩拜单车搬到一旁恶意叠 放。最后,警方以寻衅滋事为由给予李某 勇拘留罚款。李某勇的行为属于(C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课后训练
3.小明爸爸在送小明上学途中,为赶时间闯 红灯,受到扣3分以及200元罚款的处罚。这 种行为的性质及处罚方式是( B) A.不道德的行为 舆论谴责 B.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制裁 C.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处罚 D.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处罚
课前预习
6.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 ,如 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 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 民法 来规范的。民法用 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 规范 平等的社会成员 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 民事权利 或者没有依法履 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 民事违法行为 。 7. 遵章守法 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 法行为的 危害 ,自觉 依法规范 自己的行为。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一、考点梳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3.怎样做到遵章守法?(P51)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 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 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 和谐发展。
2020 年 4 月 3 日,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常某有期徒刑 八个月。
请你评析该案中常某的行为。
常某的行为是错误的。①自由和规则密不可分,社 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 由的保障;常某无视规则,触犯了规则,理应受到 处罚。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 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违反法律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常某的行为具有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P48~56)
分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比较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危害程度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严重
触犯法律 区 别 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法律规范
民事责任
行政处分或行 刑罚处罚
政处罚
处罚机关 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
区 典型表现
②抢劫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③应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④应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020·乐山)如果你发现有人正在吸毒或实施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
为时,应该
(C)
A.上前去看个究竟
B.马上阻止其违法犯罪行为
C.尽快离开,确保安全情况下报警
D.不予理睬
最新2020春人教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抢分速记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精选)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核心主干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4.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5.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6.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7.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8.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9.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10.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3)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划重点(部编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思维导图核心笔记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的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注意】这里仅从个人角度谈违法原因,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完善的。
因此可以结合下一节《预防犯罪》整合出这个问题: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3、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4、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5、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6、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7、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8、我国有哪些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9、什么是诉讼: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或称:打官司)10、诉讼的作用(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重点知识记忆1、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什么?(重要性)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说明】这一块单独画张图会更清晰,至于如何区分,主要看处罚。
可以参考P48相关链接和P54相关链接,把以下句子画好线,常见的处罚已用红色标记出。
部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5
部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法律的规范作用: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的种类★如何远离一般违法行为: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
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第2课时预防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如何预防犯罪(/如何加强自我防范):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第3课时善用法律★诉讼的地位(作用):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时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种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
★如果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可以先采用协商和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加以解决;②如果不能解决,可以通过诉讼途径(打官司)讨回公道,必要时可以向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机构等寻求法律帮助或援助。
★如何同违法犯罪斗争:①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我们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考点 3:善用法律 ※1.青少年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机构和方式有哪些?(P58~59)
[2021 桂林 16(1);2018 桂林 18(1)] (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
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
B.只靠他律,杜绝违法行为
C.严格执法,惩处犯罪
D.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5.(2021 柳州第 10 题 2 分)2021 年 2 月 5 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
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常委陈刚
受贿案,对被告人陈刚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五百万元。陈刚受到的处罚属于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分类: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 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怎样做到遵章守法?(P51) (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 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 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 和谐发展。
1.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 2.未成年人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3.有了不良行为就一定会发展成为犯罪。 4.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 √) ( ×) ( ×) ( √)
1. ★(2021 北部湾第 4 题 2 分)2021 年 5 月 31 日,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
④ 李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 刑事违法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预习笔记
八年级道法上册
【第二单元】预习笔记
5
1 法不可违
1、如何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P46)
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的个人原因?(P48)
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注意】书本上仅谈到了违法的个人原因,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完善的。
详细答案见下↓
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
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
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
(1)按违反的法律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按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注意: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也叫犯罪。
(1)民事违法行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举例: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著作权、违反合同)
(2)行政违法行为:①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②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举例:闯红灯、违法治安管理、扰乱公共秩序)
(3)刑事违法行为: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易错提示】1、拘留、行政拘留是行政违法行为,刑事拘留是刑事违法行为。
2、行政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拓展】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联系:★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
)6、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P49)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021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殴打他人”)
7、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P50)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8、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P51)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针对行政违法行为)
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针对民事违法行为)
2 预防犯罪
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P52)
(1)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含义?(P53)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的基本特征?(P53)
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4、刑罚的含义?(P54)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5、★刑罚的种类?(P54相关链接)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6、★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P55-P56)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此处可用杜绝,特别注意)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知识点拨】
P56“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区分
不良行为属于不道德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选择题常考】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
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罪行为。
(×)
3 善用法律
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护合法权益?(P57-P59)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什么是诉讼?(P59)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或称:打官司)
3、★诉讼的作用(地位)?(P59)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4、诉讼的类型?(P60相关链接)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
5、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0-P61)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③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6、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0-P61)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7、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方法与技能)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作案现场。
8、青少年应如何做到尊法守法?(P62)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