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 (一)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一)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在中考语文考试中,信息提取、概括和图文转换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一、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是指从复杂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种思维、语言和阅读交互作用的能力,也是理解文章、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考中,考生要通过阅读完篇文章,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回答问题,需要准确、迅速地从大量的文字中获得重要信息。
为了提高信息提取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训练:1.提高语言素材和语感。
语言素材、语感的积累是信息提取的基础,需要从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去积累。
2.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先阅读全文,了解其大意和主旨,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各个部分。
3.注重字句的理解。
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需要把握文章的重点细节,理解文章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结构,提取出文章的关键信息。
二、概括概括是通过对文章主旨、内涵和信息的总结表达出来的简明扼要的表达形式。
在中考中,概括往往是以一到两句话表达出文章的主要思想和中心思想。
概括需要考生具备强大的语言表达和信息提取能力。
为了提高概括能力,考生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2.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快速总结出文章的主要观点。
3.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精炼出有力的概括语句。
三、图文转换图文转换是指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或者表格的形式,更好地展现出文章的意思和观点。
在中考中,图文转换通常会要求学生把课文的某些内容转化为表格或图表的形式,以展现出更为直观、图像化的信息。
为了提高图文转换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1.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把其转化为表格或图表的形式。
2.注意表格和图表的设计,清晰明了,要求准确、规范、好看。
3.进行多练,多看,多思考,提高概念抽象和图形思维的能力。
总之,信息提取、概括和图文转换是中考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
中考语文 综合性学习类 考点6 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一、信息提取 1.审题,找到题干关键词,明确方向。 2.依据关键词,回归材料,找到对应的句子。 3.提取句子中的关键字词或短语直接作答。
二、信息概括 1.提取中心句法。如材料有中心句,则主要内容一般集中于中心句,
此时可用中心句作为概括句子的主体,再根据材料中其他内容适当补充。 2.关键词组合法。如材料无中心句,则去除材料中描写或阐释的文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低碳生活可以减缓温 室效应的扩大化。
2.(2022·湖南株洲)语文课代表准备给全班同学推荐一套丛书:“大家 小书”。请根据以下介绍,简要概括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40 个字)。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 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 丛书既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名家著作的重版,也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了 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普通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所 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 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 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票的时候, 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
【注意】①遵守字数要求;②尽量用原材料中的词语;③组合材料时, 尽量不用修饰语;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1.在“低碳生活,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 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 绍的要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 605 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每天损失可耕地面积 3 万公顷,损失雨林面积 5 700 公顷,减少动植物 物种 100~200 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 60%正处于不断退化 的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 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 每粒粮食等,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 化。
2024河南中考语文复习之信息提取与概括(新闻类+材料类)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类型二:比较标题优劣
真题讲解
(2024•《解析与检测》)下面两个标题中,哪一个更适合于本则新闻材料?
请简述理由。
题型:比较标题优劣
目前,有20家左右的省会城市电视台都有一两档自称为“金牌节目”
的综艺节目,各地方台也或多或少“跟风入市”,砸钱做综艺、搞真人秀,
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却寥寥无几。‖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
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收获了观众“零差评”,被追捧为“综艺节目的一股
清流”。
与标题一有关:何人+何事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真题讲解
清华大学教授发文点评说,如今越来越多没营养的综艺节目占据了市
场的主体,而《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节目,这
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暗示解题技巧:按照时间顺序提炼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题型一】单则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真题讲解
【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 地点/事件1
地点/事件1
今约8 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在安阳殷墟发现的
(2024·郑州一模)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答案】 选B。理由: ①B项中的两句表达的意思与我 们的感悟一致(能体现户外研 学的价值),更符合语境; ②末句结尾的“堂”与小诗第 二句的“章”押韵,更符合诗 歌的特点(读来更朗朗上口)。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作业
《精练册》P13——1题 P15——1题
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之信息提取与概括
2009/3
方法归结: 这条信息的前半部分实际上是从表格的
第二信列中息所获提取的取,信概息括的后题半部分来
源于表格的后三列,而后三列虽然比较 项目不同,但表格反映出来的现象是相
同醒的学,生都不是需八男要十生把高后中于三学女列生再,具这体段一 细点说莹要。提因
等组织实施了“科技奥运”重大项目之一的 “电动汽车运行示范、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目前已开发研制出多种清洁汽车,开发了
燃进料。电据池悉轿,八车奥十动运力会中平期学台间,,正北在京段向 市产和莹业奥化组迈委
已确定用数百辆电动客车为北京奥运提供 各项服务。
2009/3
材料二 为保证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顺畅, 2008年北京将建成国际一流的道路交通管理
“问题”审读图表和材料,使审读图表 和材料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
表和材和料材没料有的八标中十题心中(,尤但学其在是题在目段有要莹些求图中表告
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和一段什么材
料才时能有)的。放同矢时,也避只2免有00答根9题据/3偏要向求。答题,
审图文
信息提取概括题 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
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
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
到结我论们的八可源对十头图。中表中学的数据段进莹行横向
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
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
论。
2009/3
直信接息提提取取概括概图括文题信息
对图文八信十息中进学行推段断莹总结
2009/3
直接提取概括图文信息
信息提取概括题
八十中学 段莹 举世瞩目北京奥运之际,我地区某中学初三 (1)
班准备召开“喜迎奥运,唱响未来”主题班会,请 做好以下工作。
提取信息,概括内容
提取信息,概括内容一、提取信息、概括内容的步骤1、整体把握。
通读文本,根据说明文文体特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题目要求,确定阅读区间,即与题目要求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3、审读题干,选准角度,有针对性地筛选、概括。
4、比较鉴别,去伪存真。
根据筛选标准,仔细辨别,剔除多余的、错误的信息。
5、分条表述题干所要求回答的信息。
二、答题规律1、根据语言标志获取有用信息。
如标题、中心句段、过度句段、总结句段等。
2、筛选关键词句来获取有用信息。
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就得到了相关的显性信息,可直接摘录原词原句来答题。
3、根据命题要求或题干要求来获取隐性信息。
要从所确定的范围之内的关键词句入手,把隐含在材料内的隐性信息提取出来,分点概括归纳。
有时候,题目中的分值,往往就隐含着答案的得分点。
4、找准概括的角度。
根据题干要求取舍信息,分条作答,不遗漏。
转基因蚊子袁越蚊子不但会咬人,还能传播疾病,比如每年导致全球5000万人感染的登革热就是依靠蚊子传播的。
巴西是登革热的重灾区。
在巴西北方热带地区很难通过减少积水来防蚊子,只能用蚊帐或者喷洒灭蚊剂来控制登革热疫情,但效果都不太好。
于是巴西政府祭出撒手锏,于2014年4月10日批准引入了一种转基因蚊子,使得巴西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向环境释放转基因昆虫的国家。
这种蚊子是由一家英国公司研制出来的,转了基因的雄蚊子产生的精子有遗传缺陷,导致其后代没办法正常发育,最终绝大部分夭折在幼虫阶段,无法变成蚊子咬人。
不过这个方法有个先天缺陷,那就是必须不断地向自然界补充新鲜的转基因雄蚊子,原因在于转了这个基因的雄蚊子几乎没有后代,转入的新基因遗传不下去,一旦停止人工补充,蚊子的种群数量就会缓慢恢复。
转基因蚊子的培育是很花钱的,这就意味着这个方法很难大面积推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科学家改良了这个技术,成功培育了一种新的转基因蚊子。
这种蚊子被转入了一种来自黏菌的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专门破坏精子生成过程中的X染色体,所以它的后代性别比例发生了改变,95%以上都是雄性的。
信息提取与概括-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通关秘钥(全国通用)(解析版)
信息提取与概括(解析版)一、通关秘籍纵观五年来多地中考语文卷发现,阅读试题选材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解决问题。
而信息提取与概括是常考题型。
它考查学生理解文意、概括内容的能力。
能够又快又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本内容又助于学生理清文本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
因此,这类题目往往以基础题的形式出现在阅读题的第一题二、通关技巧[常见题型]1、能够揭示本文主旨的语句是哪句?请用原文回答。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请你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答题方法]1、能够揭示本文主旨的语句是哪句?请用原文回答。
重点探寻文章的标题、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等,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或者关键词语进行概括,进行重点综合式的概括。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读文章寻找关键信息:时间(年代、季节、具体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人物、事件为必须包含因素3、请你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本题常常以给出部分故事情节,要求考生根据示例补充剩余情节内容的方式考查,要高分回答这类题目,考生需要根据给出的情节划分文章的层次,接着仿照示例,如结构,字数等组织语言,填写答案。
[闯关实战]1.(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财[注](节选)王愿坚①访问胡行长,是为了给一篇革命回忆录补充材料。
②红军主力长征了,一支不满200人的红色游击队,被敌人重兵围困在南方一片苦寒的山区里。
他们餐风饮露、茹苦含辛地坚持着,从1934年到1937年,整整3年。
胡行长就是当年那支游击队的供给部长、现在省人民银行的行长。
我找到了他的家。
这是一所平常的四合院,北房门口的向阳地里,有两个人在忙着。
右窗下是个老头,正往一排花盆里浇水。
盆里栽着些花不像花、菜不像菜的秧子。
左窗前的一位,蹲在那里做煤球,做得那么专心,直到我走到他面前才发觉。
③听我打听胡行长,他放下煤球,揩着手站起身,“叫我老胡吧。
2024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专项08_信息提取与概括
专项八信息提取与概括知识梳理◆【考试题型】1、阅读全文,用简洁语言概括写了一件什么事?2、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第×段——第××段的内容。
(或写了几件事)3、内容理解。
如:2023年湖北武汉中考:读第三段,说说“原始的生命状态”指的是什么?◆【答题模式】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解题方法』:在文章中圈画出的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圈画过程中注意将具体人物细节转化为概括事件。
温馨提示:将在文章中圈画出的要素进行组合,注意在组合的过程中注意逻辑性、简洁性。
尽量不带有具体人物细节,尽量不要使用修饰语,尽量使用材料中出现过的词语。
『答题模式』:①“(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②“什么+怎么样”2、概括文章的多件事『解题方法』①确定答题范围(是全文还是某几段)②理清文章层次(讲了几件事)③简洁作答(谁+干什么)3、给范例进行概括该类题型是题型2的变式,解决的关键是仿照范例进行概括。
『解题方法』分析范例有什么特点,然后仿照例子进行概括结构+内容。
例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儿子得知真相很愧疚。
分析:时间+人物+事件+心理模仿:步入社会,儿子找到工作很高兴。
4、内容理解『解题方法』(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哪个人物,哪件事或哪个时间段)(2)信息定位:通读文章,浏览大致内容,圈出重点,找出答题区域。
(3)抓关键词:紧抓题干关键词,分析题意和文意。
(4)总结概括:解答原因类题时,信息要点要回答全面,语言要流畅,要条理清晰,因果有序。
针对训练一、阅读《花香中的外婆》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香中的外婆①还未踏进小院,就嗅到了温暖空气里淡淡的花香。
循着花香走进院子,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外婆。
②清晨柔和的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叶,稀稀疏疏地落在外婆身上,只见她那一头银白色的发丝泛着粼粼的光,被暖风撩起又落下。
这位眼角溢满笑意的老人,正幸福地侍弄着她那些宝贝花。
见我走来,她才缓慢地放下手中的浇水壶,笑着对我说:“今年的花开得真好。
中考专题复习之信息提取与概括
复习目标
1.了解信息提取的一般题型,掌握提取短文信息的一般方法。
2.能从文段中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述。
·新课标
考点聚焦
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属于中考的基本能力考点,其核心是 用提炼、概括、压缩、推理、分类等方法获取语段或材料的 准确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1.提取关键性词语。 2.为新闻或材料拟写标题。 3.概括新闻或材料的主要内容。 4.从语段或材料中提取主要观点。 5.综合概括图表的主要信息等。
·新课标
►
类型三 概括一句话新闻 例3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25个 字) 时报讯(记者李真) 北京时间27日凌晨,为期12天的 第66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三顾戛纳”的贾樟柯最终凭借 《天注定》拿下最佳剧本奖。 作为最早亮相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之一,《天注定》 一开始就获得了广泛肯定,在各大西方媒体对获奖名单的预测 中,贾樟柯以及《天注定》也被多次提及。因此,当《天注定》 最终赢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时,大部分媒体都认为这是 “天注定”的。
·新课标
[思路分析] 新闻标题要求题文一致,突出精华,准确鲜明, 言简意明,易读易懂,生动活泼。我们在概括时首先要抓住 导语部分,它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 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其次要注意主体部分,它是对导语的 进一步扩展和阐释;最后要注意其准确鲜明、简洁生动的特 点,只需把人物和事件突出出来即可。可采用“人物+事件” 或“事件+如何”的格式概括。 示例:背《岳阳楼记》 领免费门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总结归纳
对于材料性信息的提取和概括,我们在解答时,可以从以下 三个方面入手: 1.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作用等基本信息。 2.采用“人物+事件”或“事件+如何”的格式概括标题或 内容。 3.语言简洁准确,不超过规定字数。 对于图表性信息的提取和概括,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 考: 1.注意题干或图表的主题、对象。 2.注意横向和纵向信息的比较。 3.分析图表的变化,找出规律,进行总结。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信息提取概括
考点1 信息提取概括考点针对训练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4分)汉字曾经历过多少“生死劫难”黄德宽①同龄或者更年长的古文字一个个消亡,汉字为什么独活到今天?从甲骨文迄今3000多年的历史中,汉字经历过多少“生死劫难”?今天汉字是否依然存在危机?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曾经历了三次重大困境和危机.........。
③第一次是构形困境、造字困境。
按照甲骨文来看,早期的汉字是以形表意,客观上有一个物象,把这个物象描写下来造一个符号,就是所谓的象形字。
有很多符号实在没有办法画出来,例如“思考”怎么画?画不出来。
古人讲话有“之乎者也”,这些虚词也画不出来。
④如果找不到办法,文字系统就不完善,这个符号系统就要走向灭绝。
古人很聪明,想到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假借。
思想的“想”造不出来,就用同音符号替代。
第二个方法,就是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再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把意义和声音合在一起就是形声造字法。
形声字一出现,汉字造新字就突破了原来的困境。
到了战国时代,新造的字有99%用的是形声造字法。
这样一来,汉字就突破了“无形可象”的困境,走上了方便造字的康庄大道,任何新字都可以用形声造字法,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方法造字。
⑤造字困境突破以后,并不是万事大吉,很快遇到了第二个困境,就是书写困境。
早期的文字,形象性很强,按照形象弯弯曲曲去写。
随着文字使用面越来越广,书写效率低下,和现实用字要求快捷方便形成了矛盾。
⑥汉字又开始了它与时俱进的转型,小篆、隶书逐步出现,隶书又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定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战国开始酝酿、试验,经过了秦汉之际,然后到晋唐,楷书才最终确定。
⑦18世纪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开始了现代化历程,日本明治维新后也开始学习西方。
1902年吴汝纶到日本考察,回来以后建议要像日本人那样重视教育,改革语言文字,统一国语,向西方学习使用拼音文字。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曾经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说汉字“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20世纪之新时代”。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它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提取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要仔细阅读文章。
在面对这种题型时,考生要认真阅读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只有充分理解文章,才能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关注文章的标题和首尾段。
文章的标题往往能够提供文章的主题,而首尾段往往包含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关注标题和首尾段,这样有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接着,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
在阅读文章时,要留意文章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考生可以在做题时将关键词标注出来,这样有助于快速提取信息。
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一篇文章往往会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内容,比如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
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取关键信息。
要练习做相关题型的练习题。
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真题或模拟题的方式来练习信息提取概括题,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通常会出现在阅读理解题中,考察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及概括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提取出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理清文章结构,抓住主题。
在阅读理解题中,文章往往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了解文章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提取出重要信息。
在解答信息提取概括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句,并对主题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只有弄清楚文章的主题,才能更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做到信息概括。
中考语文说明文要点概括、语言特点分析
中考语文说明文要点概括、语言特点分析一、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说明文内容要点的概括要点概括能力是深层阅读理解的前提。
说明性文章归纳概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文章或某一段的整体感知能力,主要有四种考查形式: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概括全文或段落要点、给文章加标题、为事物下定义。
(1)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需要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两个步骤,即从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文字,把关键点提取出来整合。
提取信息时考查学生能否对信息进行迅速准确的定位和排序;整合信息时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排除干扰,筛选出重要信息。
(2)概括全文或段落要点概括全文或段落要点难度稍大,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根据各段的关键词句概括各段的大意,然后把各段的大意整合,再用简明的句子表达出来。
(3)给文章加标题为文章加标题,通常是对全文中心的概括,不过这种概括要用简明语言表述出来。
同时,需要从测试材料作者的角度去考虑写作意图,从而准确把握测试材料的中心,给文章加上适当的标题。
(4)为事物下定义为事物下定义,即对重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是××”句式。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一段、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需对一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最后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知识点2】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一些副词、连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其他限制性短语等词和短语上,语言强调准确、明白、简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事物之间的联系。
而表示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常见有: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记叙文阅读之信息的提取概括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信息的提取概括一、考点说明:针对记叙文中文意概括与内容概括的专题复习二、正确的阅读方法1.初读全文,提取信息:画出人物、事件、情感相关语句。
2.读问题,认真审题:画出题目关键词。
3.带着问题再读相关段落,再次提取信息:勾画重点词句。
4.筛选信息,组织规范的语言,概括答题。
中考真题(一)雨中王玉昆①这个初冬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被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满心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得不放弃温暖的被窝去公司加班,完成一张本该下周三才交差的图纸。
匆匆地洗漱毕,我向窗外瞅了一眼。
天阴沉沉的,雨已下了很久了。
我从壁橱扯出一把雨伞,快步向楼下的公交站走去。
②看来,和我一样悲剧的人还不少,小小的公交站里挤满了人。
他们个个都手捧着冒着热气的快餐大块朵颐着。
站旁的小垃圾桶显然已不堪重负,人们只好把垃圾堆在垃圾桶周围。
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这清洁工哪里去了,垃圾都堆成山了!”也许这是一句有魔力的话,没过几分钟,一个脚踏三轮车的清洁工便影影绰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③我看到这位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身上罩着一层薄薄的塑料布,显然是雨来时临时披在身上的。
雨水早已浸透他的头发,顺着发梢一滴滴地滴落到他不断工作的手上。
这时,雨大了起来,清洁工也把垃圾清理完毕。
他站在了车站的矮檐下,看来是想躲一会儿雨。
挨着他的人不自觉地向我这边挤,仿佛在躲避着什么。
霎时间,本来还挤满人的小车站的一头只剩下清洁工一人。
许多人上车时,还回头看了清洁工,似乎露出鄙夷的神色。
④人们差不多快走光了,我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班车。
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撑着一把小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这边跑过来,连溅起的雨水打湿裤子都浑然不觉。
当我正在无聊地猜测和臆想的时候,小男孩就从我身边飞过,扑向了旁边的清洁工,清脆地叫一声:“爸爸!”⑤我愣了一下神,小男孩便伸手递给清洁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说道:“爸爸,来,穿上!”清洁工伸出黝黑的手指,爱怜地捏了一下小男孩因跑步而通红的脸蛋,假装生气地说道:“谁叫你自己跑出来的,我不是说就快回去了吗?”小男孩却假装老到地责备父亲道:“你就会骗我,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要照顾自己!”清洁工笑了,扭头看了我一眼,我也忍不住笑了,但我的笑里似乎少了什么。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信息提炼与概括”笔记整理
信息提炼与概括
【考点梳理】
1、常见题型
(1)整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概括说明的中心内容或主要内容)
(2)说说某段(或几段)的内容(或中心句)。
(3)阅读全文,在下面空格内填出相应的说明内容。
(4)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合的是哪一项(或选择不正确项,或选择正确项)。
2、答题思路
(1)简答题
①摘抄缩写法。
树立“答案就在文中”的理念。
对有关内容、段落摘取关键词进行缩写,使表达内容言简意赅。
②合并段意法。
将不同段落的段意合并,整理为一个表意完整的句子。
③提取中心法。
在文(段)首或文(段)尾,提取中心句或中心段,常为概括性的句子,注意力求简洁准确。
④提炼重组法。
将较为零散的没有明显信息提示的文字,按一定的要求概括出大意。
(2)选择题
这类题所设选项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对文本原句的转述,一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的转述。
一找。
在原文中找与选项相对应的段落、句子,确定答题区域。
二比。
比较原文句段,文意与选项表述是否严格一致,看二者的说法是否有差异。
看选项是否存在以下陷阱: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正话反说、因果颠倒、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混淆已知和未知。
三判断。
注意文中和题干中一些关键的词,这些是判断的关键。
如:①表肯定或否定的词:不会、不如等。
②表程度:非常、几乎、相当、很等。
③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也许等。
④表范围:绝大部分、基本上、仅等。
⑤表数量:多、有余、不足、极少等。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如下:
•忠于原文。
尽量用原文的词句来传达信息,因为原文作者在表达信息时所选用的词是经过认真选择的,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而我们在传达这些信息时,不管使用怎样贴切的近义词都无法
替代原文词语的含义。
•读懂图表。
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
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注意语言规范。
在概括信息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避免出现语病或错别字。
说明文阅读之信息提取与概括、文意概括与判断
说明文阅读之信息提取与概括、文意概括与判断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1年第26期阅读综述1.关注说明的顺序或者层次。
篇内看自然段;段内看表层次的关联词(首先、其次、接着、还有、另外等);句群内看标点(句号、分号)。
2.逐层提取要点,概括要点,综合信息进行判断。
考生要关注文中的关键句:位置上看段首句、段末句;作用上看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形式上看提取的是概括性的表态句,还是具体的解说性语句。
典例呈现(2020年江苏常州市中考题)常州:名士部落的千年文脉◎叶舟阮清华①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常州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从泰伯奔吴、季札封邑起,在绵延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常州创造出了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
②殷商末年,泰伯从中原带来了先进文化,江南的土著文化受到了来自中原文化的熏陶。
位于吴国中心区域的常州,成为吴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③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文人南迁,常州作为萧氏故里,成为南朝齐梁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也是受齐梁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
齐梁时期广博的学术风气及“颇采华词以饰经说”的研究风格在常州后世的学术传统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④京杭大运河苏南段的开通,不仅使南北联系更加紧密,而且刺激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伴随着城市的繁荣,隋、唐时期的常州吸引了大量的南迁文人,城市文化在吸收外来养分后迅速成长,日益昌盛。
⑤宋代的杨时和苏轼使常州的文化快速趋向成熟。
杨时退居常州十八年,聚徒讲学,阐述理学,这既是传授理学的十八年,也是常州书院教育振兴的十八年。
苏轼一生出入常州多达十一次,最后病逝于常州。
苏轼“出处穷达”,在朝为官不畏权贵,以国事为重;贬官到地方,也能造福一方,为民请命。
苏轼和杨时的文化精神奠定了常州文化最重要的根基,在家家重诗书、户户重教育的基础上,使得常州的学术在日后迎来了全盛期。
⑥明代学者唐顺之的出现将常州文化精神固有的特点发扬光大。
他与当时的文人社团东林党产生紧密的学术联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形成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传统。
信息提取与概括
5、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 把你探究的结果 写在下面方格中。(不超过15字) ① G20杭州峰会:国际舆论的关切与期待(2016年7月6日
人民网) ② G20杭州峰会:世界期待新里程碑(2016年5月29日《国
际观察》) ③ 合力绘就创新增长蓝图(2016年5月19日《人明日报》) ④ G20杭州峰会:为何值得世界期待(2016年4月9日《人
民日报海外版》)
G20杭州峰会受到世界瞩目与期待。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并简述理由。 新华网2016年6月24日讯 受冷空气南压影响,6月24日
凌晨4时左右,甘肃肃北、阿克塞县遭受大风沙尘暴袭击。 当日早8点,肃北县城天昏地暗,尘土弥漫,能见度较低,
(2016河南)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3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 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
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
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
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 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 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因为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因为它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印 象深刻,有吸引力。
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1.请为下则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
中考说明文阅读之《信息提炼概括》
2016年: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 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指明理解范围
2012年:通观全文,作者认为椅子的出 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
2015年: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 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
1、对房屋建筑结构及其内部 布局产生的影响;
2、对人们生活习俗的影响;
3、对国人心中皇权意识的强 化。
《位次的讲究》 反思评价
《位次的讲究》
标准答案: 本文分别从南,北,西,
东四个方位的尊卑和左右尊 卑的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的。
总结提炼
1、理解文段内容结构为基础; 2、分析设问角度,问题指向。一般而言,
常见说明文考点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辨析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的结构 3、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信息提取概括 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联系实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 迁移拓展
信息提取概括
2012年:通观全文,作者认为椅子的出 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
提炼要点条数
2012年:通观全文,作者认为椅子的出 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
2015年: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 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
2016年: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 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生生互助评价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中考A卷说明文阅读之 “信息提炼概括”
学习目标
1、熟知成都市中考A卷说明文类考
题 括”的C类设考问H题特A的点P一,T般掌E答握R题“O思信N路息和提E方取法概。
重要中考语文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
学习目标
1、能从材料中提取出主要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 整合。 2、能用文字规范、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观点。
信息提取与概括题分类
一、新闻类语段 二、记叙类语段 三、说明类语段 四、议论类语段
一、新闻类题目应对策略 新闻类题目一般包含拟标题和概括 新闻主要内容两大类,筛选新闻主 要信息(有导语,从导语中出), 一般采用:
语段信息 提取与概括
什么是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 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 取出来;把它说得广泛一点呢,还有很 多其它形式,诸如要我们用语言、用图 形等,把文章的内容或文段的内容简要 地表达出来。
【课标要求】 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3.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 信息。 4.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 理资料。
答案: 今年富阳市民卡将具有借书证功能,方便 市民借阅书刊。
三、 说明类语段应对策略
1、找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句或总结性句子。
方法:提取中心句法
2、找准说明对象,关键词,概括中心 意思。 表达形式:事物+是什么(或怎样)
例题.探究下面材料,把你得出的结论写在横线上。(2分) (2011年呼和浩特) 我国现在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 27.5% ,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 西、宁夏、河北等地,其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 98.5%。在全国的荒漠化土地中,土壤类型以沙为主的有 l73.97万平方千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化面积或沙 化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8.1%,或者全部荒漠化面积的 66%。可见,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阅读所给的材料,可知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 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
一、概括文章内容
答题方法:
①抓关键段。
(总括段,总结段,承上启下段)
②抓关键句。
(中心句,段首总起句,段尾总结句,段中过渡句,设问句)
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逐段概括,合并归纳)
二、概括段落内容
答题方法:
①抓中心句,直接概括。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
②分析文段层次,抓语言标志。
(关联词,指代词,顺序词,特殊标点符号)
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准确,全面,简洁)
三、筛选提炼信息
答题方法:
①审题干要求,锁定有效文段。
②根据疑问词,锁定有效词句。
③组织语言表达。
(准确,全面)
四、辨析信息正误(选择题)
常见设错类型:
①偷换概念。
②表述夸大或缩小。
③混淆或然、必然。
④混淆已然、未然。
⑤以偏概全。
⑥因果颠倒。
⑦张冠李戴。
⑧误划类别。
⑨无中生有。
答题步骤:
①对照选项,寻找相关语句。
②比较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
③判断选择。
例题:
1、(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谢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2、(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