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民俗的价值
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的力和现代科技的冲击
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的力和现代科技的冲击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一种文化传承与生活乐趣的方式。
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游艺逐渐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的力量以及现代科技对其带来的冲击。
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如放风筝、踢毽子、抓鸡、耍象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乐此不疲的娱乐方式。
这些游戏传承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内涵,让人们感受到了家乡特有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渊源。
不仅如此,这些游艺还培养了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敏捷反应能力以及耐心和毅力。
它们渗透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电子游戏、手机应用等现代科技产品的兴起,逐渐取代了传统游艺的地位。
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寻找乐趣,而对于传统游艺却较为冷漠。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游艺的传承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一些传统游艺甚至濒临失传的边缘。
尽管如此,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传统游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法被现代科技所替代,它们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家乡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游艺的存在,而应该积极推动传统游戏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保护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应当加强传统游艺的宣传与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其次,可以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传统游艺的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最后,可以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传统游艺,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和参与。
总之,家乡的风俗传统游艺虽然面临现代科技的冲击,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生活乐趣仍然值得珍惜。
人们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传统游艺,让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下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留家乡独有的文化特色,让后人继续感受传统游艺所带来的快乐与意义。
游艺民俗
• 到了终点即可返程,则由姑娘追赶小伙子,如若被姑娘追上, 姑娘有权用鞭子抽打他,小伙子却不得还手。特别是那些俏 皮话过头惹怒了姑娘的小伙子,免不了要承受姑娘的狠狠几 鞭。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情,也就舍不得狠打,有的只是虚 晃几鞭;有的则打小伙子坐骑的马屁股,为小伙子快跑暗中 使劲。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进青年男女的友谊,有的由 此成为终身伴侣。
口承文学活动类 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传说、 谚语与谜语 民间歌舞活动类 民间歌舞、民间乐舞、民乐 民间小戏活动类 宗教戏剧、花鼓戏、采茶戏、秧 歌戏、傀儡戏、皮影戏 民间曲艺活动类 鼓词、道情、牌子戏、琴书、走 唱、弹词、快书、快板、“说演”类 民间竟技活动类 竞力量、竞杂技、竞技艺 民间杂艺活动类 杂耍、杂技、斗戏、动物表演 民间游戏活动类 助兴游戏、体能游戏、智 能游戏、博戏
• (4)博戏 • 指以赌赛输赢为娱乐目的的某些游戏活动。主要有 掷骰子、压宝、麻将等。 • 打弹子
• 吹肥皂泡
方宝
弹弓
跳马
二 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哈萨克族 马上求爱(姑娘追)
哈萨克语“克孜苦瓦尔”的汉语译名,“克孜” 即“姑娘”,“苦瓦尔”意为“追赶”。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子最喜爱的活动, 它是借助马术表演,互相结识,进而传递爱情的一 种有趣的活动。 "姑娘追"多在节假日举行。比赛开始时,由小伙子追 姑娘或并辔而进,小伙子可向姑娘说俏皮话,或倾 吐爱情,即使姑娘生气或羞红了脸,也只能接受, 不得有任何反抗的表示。有的小伙子骑术好,马又 快,就拦着姑娘在草原上兜圈子,不让姑娘跑到终 点。姑娘则只有施展马上技术,设法摆脱驰向终点.
• 蒙古族
“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 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蒙古族是个尚武的民族。成吉思汗 非常看重培养人的勇敢、机智、顽强,于是把骑马、射箭、 摔跤统称为“男儿三艺”,作为士兵和民众素质训练的内容。 在那达慕大会上,这“男儿三艺”也就成为民族体育的主要 项目。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传统游艺民俗是指源自民间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社会。
这些游戏和活动在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游艺民俗不仅是人们的娱乐方式,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文将从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和功能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十分久远,大多数游艺民俗是从古代社会形成并传承下来的。
可以说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步的。
它们不仅是人们在闲暇时的娱乐方式,更是承载着古代社会各个方面文化意义的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古代的游艺民俗主要包括民族歌舞、传统戏曲以及一些体育活动等。
这些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都与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紧密相连。
民族歌舞是古代人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而形成的一种祭祀活动,所以,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这些游艺民俗活动在重要的节日里都能够看到。
又传统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这种舞蹈和唱腔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以它特有的方式传承了古代文化和民俗。
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还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崇拜,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祀和宗教仪式。
这些仪式中的许多活动,后来都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传统游艺民俗,如舞龙舞狮、祭祀歌舞等。
传统游艺民俗的分类主要可以从活动形式、地域特色以及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划分。
在活动形式上,传统游艺民俗可以分为舞蹈类、音乐类、戏曲类、竞技类、手工艺类等。
在地域特色上,可以从不同的地区、民族、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等来进行分类。
而从功能用途上看,传统游艺民俗通常可以分为祈福祈愿类、庆祝庆典类、传承教育类、社交交际类以及娱乐休闲类等。
从活动形式上看,传统游艺民俗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其中舞蹈类活动是其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传统舞蹈文化,如古典舞蹈、民间舞蹈、民族舞蹈等。
第七讲游艺民俗
第七讲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概述游艺民俗在民俗⽂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乎垄断了民间全部娱乐。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得最多,也最有特⾊。
什么是游艺民俗?它有哪些类型?旅游价值怎样?1、游艺民俗的概念游艺民俗是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的总称。
有关游艺民俗的概念,学术界分歧较⼤。
乌丙安认为:凡是民间传统的⽂化娱乐活动,不论是⼝头语⾔表演的,还是动作表演的,或⽤综合艺术⼿段表演的活动,都是游艺民俗,游戏、竟技也不例外。
他还对民间游艺的范围作了这样的界定:“⾮宫廷化的⼴⼤民间层的表演活动;⾮剧场化、⾮⼤舞台化的表演活动;⾮职业化的或半职业化的民间⽂艺家的表演活动。
”民间娱乐活动包括的项⽬很多,从⼝头的“讲”、“唱”,到民间游乐的“表演”;从少年⼉童的“游戏”,到男⼥成⼈的“竞技”,都有多姿多彩的活动和⾃⾝的传承渊源。
由此,我们认为游艺民俗是⼝承⽂艺活动、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与曲艺、民间竞技与游戏等⽂化娱乐活动的模式与传承⾏为的总称。
它包括⼝头⽂学、民间⾳乐和舞蹈、民间戏曲与曲艺、民间竟技与游戏等内容。
⼀般⽽⾔,游艺民俗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娱”正是旅游六⼤要素之⼀(吃、住、⾏、游、购、娱)。
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能满⾜旅游者求乐、求娱的⼼理要求。
2、游艺民俗类型根据民间⽂化娱乐活动的内容与⽅式,游艺民俗可以从七个⽅⾯进⾏分类,即⼝承⽂学活动类、民间歌舞活动类、民间⼩戏活动类、民间曲艺活动类、民间竟技活动类、民间杂艺活动类和民间游戏活动类。
每⼀类中⼜可分出⼀些⼩类(见表下表)。
中国民族⾳乐是指⽤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乐。
游艺民俗分类3、游艺民俗的特⾊游艺民俗是⼀种以消遣、调剂⾝⼼为主要⽬的的民俗事象。
同其他民俗事象⼀样,既有民俗的共性,⼜有⾃⾝的特点,归纳起来游艺民俗有以下⼏个特点:(l)娱乐性与竞技性相融合娱乐性与竞技性是游艺民俗的基本特性。
很多的游艺民俗活动,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竞技特征,⼜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娱乐特征,特别是在民间游戏和民间竞技活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是常常见到的,如打秋千、踢毯⼦、抛绣球、拉海龟等。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摘要】传统游艺民俗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探讨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和功能,分析了其在文化传承、社会交流和娱乐休闲方面的重要作用。
传统游艺民俗不仅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乡土情怀和历史记忆,还促进了社会各界的沟通与交流。
传统游艺民俗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传统游艺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共同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游艺民俗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寄托和表达。
【关键词】传统游艺民俗、起源、分类、文化传承、社会交流、娱乐休闲、重要性、未来研究、民俗学、传统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保护。
1. 引言1.1 研究目的游艺民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及功能,并分析其在文化传承、社会交流和娱乐休闲方面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游艺民俗,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传统游艺民俗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加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
本研究还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深化对传统游艺民俗的认识,促进其更好地发扬光大。
1.2 研究意义传统游艺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俗传统。
通过对传统游艺民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文化传承。
传统游艺民俗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复杂形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研究意义。
传统游艺民俗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游艺民俗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
传统游艺民俗的形成和演变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变迁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传统游艺民俗,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蒙古族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
蒙古族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蒙古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其游艺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蕴含着巨大的旅游价值。
对蒙古族游艺民俗进行合理的开发,不仅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蒙古族游艺民俗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其中包括那达慕大会、射箭、摔跤、赛马、蒙古象棋等。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七、八月举行。
在那达慕大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射箭、摔跤和赛马比赛,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和豪爽。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竞技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蒙古族的射箭技巧独特,要求射手具备高度的专注力和精准的判断力。
摔跤则是力量与技巧的较量,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强壮体魄和顽强意志。
赛马更是展现了蒙古族人与马之间深厚的情感和默契。
蒙古象棋是蒙古族民间流传的一种棋类游戏,它的棋盘和棋子都具有独特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还有歌舞表演、民间故事讲述等游艺形式,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蒙古族游艺民俗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首先,它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那达慕大会上的各项竞技比赛以及歌舞表演等,都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能够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和豪迈大气,领略到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魅力。
其次,蒙古族游艺民俗具有参与体验价值。
游客可以参与到射箭、摔跤等项目中,亲身体验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挑战。
这种参与式的旅游体验能够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蒙古族文化,增强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再者,蒙古族游艺民俗具有文化传承价值。
通过旅游开发,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蒙古族的游艺民俗,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也能够激发蒙古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然而,目前蒙古族游艺民俗的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开发程度较低,许多游艺民俗项目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游艺民俗
3、游艺民俗的特色 • (l)娱乐性与竞技性相融合 • (2)季节性与节日性相结合 • (3)明显的祭祖与巫术色彩 • (4)浓郁的乡土特色 4、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 (l)欣赏的价值 • (2)参与的价值 • (3)娱乐价值
二、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民间歌舞 • (1)北方汉族歌舞
• (3)智能游戏 有拼七巧板、套九连环、翻交交、 猜谜语、折纸、剪纸、说绕口令、数歌谣等
• (4)博戏 • 指以赌赛输赢为娱乐目的的某些游戏活动。主要有
掷骰子、压宝、麻将等。
• 打弹子
• 吹肥皂泡
方宝
弹弓
跳马
二 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哈萨克族 马上求爱(姑娘追)
哈萨克语“克孜苦瓦尔”的汉语译名,“克孜”即“姑 娘”,“苦瓦尔”意为“追赶”。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子最喜爱的活动, 它是借助马术表演,互相结识,进而传递爱情的一 种有趣的活动。
族火把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节日那天,村村寨寨在 中心区扎竖一个巨大的火把,并杀猪按户平分,吃“生皮”( 即用生肉切成碎末打蘸水吃),祭奠火把,似乎是对远古拜 火和“蘸饮食生”的追忆。晚饭后,人们以火相燎,表示驱邪 求吉;农家则举火照田卜岁,祈求丰收。
•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 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 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 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 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 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 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 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 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民俗学题目答案
民俗学题目答案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居住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异彩纷呈的特点,显示了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从各式民居中我们也可探知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l)实用性民居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人工产物,因此,它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
像一切社会文化事物一样。
现在的民居,也是一种历史进化的产物。
由于各地人群生活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天我们大陆上,既有数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还有洞穴式的窑洞,或用茅草、竹木盖成的小屋,但不管什么形式,它的作用是住人,是为人们生活的安全、舒适服务的。
因此,它是一种最实用的文化,任何人都不能缺少的。
所以在现在的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的足迹存在,就必然会有这种文化产物,尽管形态是那么复杂多样。
(2)艺术性民居既是一种实用的文化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的文化产物(或者说,多少带有一定审美意味的文化产物)。
即使是很简陋的民居形式,跟它的实用性一起存在,在我们感觉上多少要产生一些审美作用。
因为,它在形体的构成和材料的选择、安排等方面,制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遵循了某些美学的法则。
例如蒙古包,它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的住宅。
不管它的内部安排怎么样,单就它的外形来看,它那四周圆形和穹形的屋顶等,不就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吗?——特别是把它放在大草原和蓝天的背景之中去看,更是如此。
至于那些较高层次的楼房建筑以及附有各种装饰点缀的住宅,它的审美意义就更为丰富了。
(3)伦理性一般民居,除了体现了它的有用和美观性质外,还体现着一种社会伦理的性质。
就我国汉族的情形来说吧。
一家民居,大部分为几个房屋,在名称上有正房,有偏房,有前房,有后房。
有的还有附带房室,如厨房、厕所、仓库等。
在那些正式的房间里,谁住正房,谁住偏房,谁住后房……大都有一定讲究,不能随意搞乱的。
有的还有一定禁忌,如女儿的闺房,不但外人,就是家人如兄弟等也不能随便进入。
外来客人的接待和留住也有一定的房室。
这种住居上的安排,伦理色彩是相当浓厚的、这种居室的伦理意义,在少数民族也有相似情形。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传统游艺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传统。
早在古代,人们就利用各种形式的游艺民俗来丰富生活、传承文化、表达情感,使得这些传统游艺民俗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多样化的特色。
本文将从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游艺民俗的魅力。
一、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传统游艺民俗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生产方式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人们在劳作之余便开始闲暇娱乐活动,这些娱乐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
起初,人们的游艺民俗活动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动,如跳舞、唱歌、奔跑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地的游艺民俗活动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游艺民俗。
在中国古代,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与宗教崇拜、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使得一些与自然相关的游艺民俗活动相继产生,如祭祀、舞蹈、音乐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信仰和思想的表达,它们蕴含了古人对自然、对祖先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传统游艺民俗可以按照形式、内容、地域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形式分类,传统游艺民俗可以分为体育活动、节庆活动、庙会活动等。
体育活动是指一些具体的体育竞赛和游戏活动,如攀岩、射箭、叠罗汉等;节庆活动则是指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游艺民俗活动,如龙舞、舞狮、起鼓等;庙会活动则是指在庙会上进行的各种娱乐活动,如杂耍、相声、戏曲等。
按照地域分类,传统游艺民俗可以分为北方民俗、南方民俗、西南民俗等。
不同地域的传统游艺民俗活动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传统,都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标志。
传统游艺民俗具有丰富的功能和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来源。
传统游艺民俗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游艺民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
传统游艺民俗是中国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们包括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项目,如梨园戏曲、儒林棋艺、民间音乐、杂技魔术等。
这些游艺在中国民间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起源于祭祀活动和社交活动。
比如,古代的唐人三馆和宋代的秘府弄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和娱乐中心,人们在这里进行各种社交和娱乐活动,如唱戏、下棋、开课等。
传统游艺民俗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戏曲、音乐、杂技、舞蹈、马戏、琴棋书画、魔术等。
每一种游艺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
例如,戏曲是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法,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和经典名著;音乐则是以音乐乐器为手段,运用各种音乐欣赏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魔术则以神秘和变幻多样的手法,吸引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
各种类型的传统游艺民俗在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传统游艺民俗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它们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和消遣的场所,帮助人们减轻压力、释放情绪。
其次,传统游艺民俗可以提供教育和启迪人们的智力和思想。
比如,儒林棋艺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智力,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精神。
传统游艺民俗也有一些重要的社交功能,它们提供了交友和沟通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传统游艺民俗作为中国古老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中国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也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娱乐、教育和社交功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发展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创造和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传统医药、民间工艺、民俗等特性的文化遗产。
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商业价值,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和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和民族风情,它们通过特有的文化符号和传统技艺,能够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中国传统的京剧、昆曲、满族清明上河图、广东的岭南建筑、四川的川剧、云南的民族歌舞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数量日益减少,传统技艺和文化传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环境不佳,导致了传统技艺的质量下降和市场竞争力的减弱。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规划不够科学,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考,容易导致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商业化,从而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传统韵味。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重视培养传承人,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政策措施。
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推广,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质量和旅游体验,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监管,制定符合规律的发展规划,合理利用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在实施以上对策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合作。
游艺民俗
惊堂木
欲知 后 事 且 如 听 何 下 回 分 解
基本内容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 是中国一种传统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 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 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 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 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 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 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
艺术性
(民间口头文学的优越所在,决不仅仅限于它的内容、思想方面。它是一种特 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
民间口头文学传承方式
• • •
代代口耳相传 通过民事风俗活动相沿袭 在民间文艺活动中发展壮大
民间口头文学的功能用途
•
社会功用
口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 和流传,精确地反映了人民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 接地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 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打油诗
民间歌谣
民间故事
民间口头文学分类
(一)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神 话、传说和各种民间故事、笑话; (二)韵文的口头文学样式:民 间诗歌(史诗、民歌)、谚语、 谜语; (三)综合叙事、抒情、歌舞, 具有较多表演成分的民间说唱、 民间戏曲。
常见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
•
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
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
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是民俗四大类之一。关于游艺民 俗所涵盖的内容表现形式,关于游艺民俗 与人类生活文化诸层面的关联,是古今中 外说不尽道不完的永恒主题之一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
论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与功能传统游艺民俗是指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文化活动,具有特定的起源、分类和功能。
这些游艺民俗历经千百年的演变,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分类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
在古代社会,人们为了放松身心、娱乐休闲,经常会举行各种游艺活动。
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具有特定形式和规则的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还承载了丰富的宗教色彩,很多游艺民俗活动都与宗教仪式、祭祀活动相结合。
中国的舞龙舞狮活动就是源自古代对神龙的崇拜,而舞狮则是为了驱邪祈福的仪式。
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在古代社会,农耕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许多游艺民俗活动都与农耕活动有关。
中国的斗鸡、斗鹅、斗鸭活动就是源自古代农耕社会对于禽畜饲养的需求,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游艺。
一些游艺民俗活动还与节气、节日相关,例如中国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元宵节猜灯谜等活动,都是源自古代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仰慕的表达。
传统游艺民俗的起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宗教、祭祀的因素,也有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还包含了对自然、历史及社会变迁的认知和表达。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传统游艺民俗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形式。
传统游艺民俗可以按照不同的表演形式、活动内容、参与者等特征进行分类。
按照表演形式来看,传统游艺民俗可以主要分为舞蹈类、音乐类、杂技类、戏曲类、体育类等。
其中舞蹈类包括舞龙、舞狮、舞蹈等活动,音乐类包括击鼓、吹笛、唱戏等活动,杂技类包括走独木桥、耍顶、抬高跷等活动,戏曲类包括评书、快板、相声等活动,体育类包括射箭、攀岩、举重等活动。
按照活动内容来看,传统游艺民俗可以分为节庆活动、庙会游乐、民间娱乐、民俗竞技等。
其中节庆活动包括春节庙会、中秋赏月、端午赛龙舟等活动,庙会游乐包括民间集市、墟会游园等活动,民间娱乐包括民歌舞、饮茶品诗、玩具耍等活动,民俗竞技包括斗鸡、斗鹅、射箭等活动。
春节民俗游戏传统娱乐活动的乐趣与意义
春节民俗游戏传统娱乐活动的乐趣与意义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充满了欢乐与喜庆。
而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民俗游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
这些传统的游戏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象征着丰收与好运的游戏在春节期间,人们经常参与一些象征着丰收与好运的游戏,比如踩高跷、踢毽子、放鞭炮等等。
这些游戏不仅在形式上富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潜藏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踩高跷象征着稳健的步履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踢毽子则寓意着春风送暖、蓬勃发展。
这些象征意义丰富的游戏,为人们的心灵注入了无限的希望与喜悦。
二、加强亲情与友情的纽带春节民俗游戏既可以是家庭内部的活动,也可以是亲戚朋友之间的竞技。
无论是斗地主、打牌、踩踏板,还是过五关、做谜语等等,这些游戏都能够让人们放松身心,增进彼此的情谊。
亲戚邻居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嬉笑打闹,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同时,这些游戏也锻炼了人们的智力和反应能力,增进了友谊。
三、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民俗游戏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人们通过参与这些游戏,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从中学习和了解祖先们对生活的智慧总结。
比如舞龙舞狮,它不仅是一种传统娱乐活动,更是表达人们对龙狮精神的崇拜和追求;猜灯谜则是寓意着智慧和幸福的象征。
通过参与这些游戏,年轻一代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
四、增加身心健康与活力春节民俗游戏不仅给人们带来乐趣,同时也是一种锻炼身心的健康活动。
比如走跳大门、打太极、放风筝等,这些游戏都需要运用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既增强了体质,又使得人们更加活力四溢。
参与这些游戏,不仅可以缓解节日压力,还能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使得春节过得更加康乐与健康。
综上所述,春节民俗游戏传统娱乐活动不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乐趣,更包含着丰富的意义。
游艺民俗调研报告
游艺民俗调研报告游艺民俗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国游艺民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民众对游艺民俗的认知和参与情况。
二、调研方法通过网上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数据和意见,分析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三、调研内容及结果1. 游艺民俗的定义和特点认知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游艺民俗的定义和特点有一定的认知,认为游艺民俗是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形式,具有群众性、民间性和历史传承性的特点。
2. 游艺民俗的类型和常见活动调研结果显示,游艺民俗的类型较为多样化,包括传统舞蹈、民间乐器演奏、杂技、木偶戏等。
常见的游艺民俗活动有元宵节猜灯谜、中秋节赏月、龙舟赛等。
3. 游艺民俗的地域分布根据调研结果,各地区游艺民俗的发展存在差异。
一线城市的游艺民俗活动相对较少,而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游艺民俗活动更加丰富多样。
4. 游艺民俗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年轻人对游艺民俗的传承和发展持有积极态度,表示愿意参与并推广游艺民俗活动。
然而,目前仍存在传承困难和缺乏专业化培养的问题。
5. 游艺民俗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意义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游艺民俗对社会和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上的游艺民俗活动可以增加人们的娱乐方式,拉近人们的距离;个人参与游艺民俗活动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国家认同感。
四、调研结论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游艺民俗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类型多样,活动丰富,地区分布不均衡。
2. 传承和发展游艺民俗需要加强专业化培养和传承机制的建设。
3. 游艺民俗对社会和个人具有重要的价值,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五、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游艺民俗的认知和宣传,提高大众的参与意愿。
2. 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传承机制。
3. 加大对游艺民俗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和多样化发展。
4. 增加对游艺民俗活动的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其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浅析蒙古族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
浅析蒙古族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作者:谢丽梅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0期谢丽梅(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蒙古族在数千年游牧文化和北方草原气候、地理条件的大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艺文化,成为一种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潜力.本文将介绍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并提出将其进行旅游开发的一些构想.关键词:蒙古族;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0-0040-02游艺作为一种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民俗,是民俗旅游资源中最富观赏性、最具参与性、最有娱乐性的一种,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旅游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业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并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作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传承和集大成者的蒙古族,在千年游牧文化和北方草原气候、地理条件的大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浓烈草原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游艺文化,它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人们的要求,深受蒙古族人民及其他民族的喜爱.而同时它又再蒙古人民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蒙古族游艺民俗的旅游开发与它得天独厚的神奇吸引力还很不相称.它应该有着更广阔的开发空间.因此研究蒙古族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及开发,对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蒙古族游艺民俗的神奇吸引力游艺民俗是民间文艺活动、民间游戏、竞技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化与传承行为的总称.它包括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舞蹈、民间游戏与竞技以及民间的工艺美术等内容.一般而言,游艺民俗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群众性.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世代生活在广漠的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过程中,在其特有的生活方式中形成了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游艺民俗.大气磅礴、雄壮威武的户外竞赛类活动和智慧诙谐、意趣盎然的日常娱乐类活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或激扬壮烈或婉转欢快的乐曲则伴随着活动的始终,这些就是蒙古族游艺民俗的神奇吸引力之所在.反映蒙古民族的劳动生产、生活状况及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日常娱乐活动偏向于智能竞技.如玩法类似于国际象棋的蒙古象棋是那达慕大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蒙古族日常的文艺娱乐活动.这种游戏历史悠久,棋子材质多为红木、桦木、红松和杂木等,与棋盘都被涂成黑白两种颜色.传统的蒙古象棋赛制因地而异,198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将其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其比赛规则.又如噶啦哈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游戏之一.噶啦哈也被称为沙哈,是用羊或其他动物的髌骨制成的玩具.噶啦哈玩法多样,例如,掷沙英即游戏者将四个噶啦哈掷出,根据掷出各面的组合判断胜负,其他如抓沙格、抢噶啦哈、吃朝包、射宝哈、吃青蛙、射噶啦哈、嗅噶啦哈、赶马、射哈乐加等.这些游戏将蒙古族的生产生活特点融入其中,同时也在游戏中锻炼了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智力、技巧、耐力.大气磅礴、雄壮威武的户外竞赛类活动偏向于体能竞技.蒙古族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养成了英勇彪悍的民族性格,也在对抗自然的狩猎游牧生活中,创造了体现民族特点的体能竞技活动.被称为“男儿三艺”的摔跤、赛马、射箭,是那达慕大会上最吸引人的竞技活动.蒙古式摔跤蒙古语全称“博克摆日拉都呼”.在草原上,上至古稀老者下至稚嫩孩童,几乎个个都是摔跤好手.蒙古式摔跤历史久远,而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民族体育运动的一个固定比赛项目.参加摔跤比赛的人数必须是2的某次乘数方.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参加人数多少要根据其比赛的情况而定.大型比赛参加人数为512人或1024人.中型的128人或256人,小型的32人或64人.比赛的胜负采取单淘汰制,民间赛事无时间限制.参赛者的任何一个部位触地为负,一跤定胜负.每轮淘汰半数.赛马是蒙古族传统娱乐项目.蒙古族自古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素有“马背民族”之美称.生长在马背上的蒙古人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马、赛马更是蒙古族拿手的本领.赛马分为快马赛、走马赛和马术,比赛过程极具观赏性.射箭也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蒙古族以精骑善射闻名于世.蒙古族射箭比赛不分男女老少,是一个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射箭比赛分为骑射、步射两种,骑射又分为快马直射、后翻中射、抢射、花样射和簸扬射等.步射比赛的参赛资格不高,只要八岁以上身体健康并掌握射箭基本技术、遵守射箭规则的人均可参加.此外,蒙古族还有赛骆驼和赛布鲁的传统竞技项目.赛骆驼有赛跑和骑射两项内容,可参与性较强.布鲁,蒙古语意为投掷.布鲁为木质,长约80厘米,头部弯曲想镰刀.内蒙古东部地区较为流行,投掷方法类似于掷手榴弹,可以锻炼力量、速度、灵巧和准确性.蒙古族歌舞更是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族民歌或高亢嘹亮,或低吟回荡,其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既透射出蒙古人胸襟的开阔,也让人在其乐曲中体会到这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民族的深沉、热情、欢腾、苍凉、孤独、悲怆的艺术之美,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享受到高度的艺术盛宴.茫茫草原养育了热情豪爽的牧人,也孕育了歌的海洋,舞的故乡.久负盛名的蒙古族舞蹈节奏欢快、舞步潇洒,如传统的马刀舞、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民族特质.蒙古族乐器种类繁多,如胡笳、朝尔、四胡、二弦、三弦、四线、火不思、蒙古筝、蒙古鼓等.在众多的乐器中马头琴算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琴首雕有精美的马头,所以叫“马头琴”.马头琴的声音低沉婉转,如诉如泣,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千年草原上一幕幕动人的故事.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游艺民俗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而在传统的旅游内容和景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情况下,开发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则正适应了旅游发展的需要.2 蒙古族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建议“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699.39万人次,年均增长7.35%;旅游业总收入2483.38亿元,年均增长28.6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蒙古族的游艺民俗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把“充分挖掘内蒙古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资源,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草原文化和民俗体验旅游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导向之一.目前蒙古族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每年农历六七月份在内蒙古各地都会举办规模不等的那达慕大会,展示了蒙古族的竞技民俗;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在多处旅游景点演出,表现着蒙古族的婚礼习俗以及蒙古族的歌舞;还有在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旅游活动,在阿巴嘎旗组织开展的“草原婚礼”旅游项目,在正蓝旗推出的“元上都文化旅游节”、“元上都遗址探秘”活动,通辽举行的赛马节,以及各种类型的洽谈会和在各景区景点或宾馆餐厅中的蒙古族歌舞表演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游艺民俗的主题形象,展现了蒙古族璀璨的民间文化,也增加了旅游收入,但是有些活动持续时间短,而且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原生环境,展现给人们的往往只是一些残缺的精彩.因此,蒙古族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游艺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没能很好的体现蒙古族文化的精髓.游艺民俗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是孕育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但在各个旅游景区景点却普遍缺少展示日常生活的内容,有的严重商业化和形式化,特别是各景区景点的民族歌舞表演更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只重“形”似而忽略“神”似,只重形式而忽略内涵.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已开发的多限于现有资源的简单利用,文化含量和空间含量不足,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其次,开发中存在歪曲民族本意的倾向.蒙古民族历史悠久,在继承了古代草原游牧文化的基础上,还大量吸收了欧亚诸民族文化,把草原游牧文化推向顶峰,创造了适应于草原自然环境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因此其游艺民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镌刻着民族的内在精神,这使开发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加之从业者整体水平不高,对游艺民俗传统缺乏应有的理解,对蒙古族的历史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其深厚的民族精神,所以对蒙古族游艺民俗文化内涵很难把握.再次,开发中缺乏可参与性.在蒙古族游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可参与性体现不够,缺乏能让游客直接参与其中的旅游产品.无论是那达慕大会还是歌舞表演仅限于旅游者观赏,演者自演,观者自观,很难使游客参与其中,从而减弱了产品的吸引力.蒙古族游艺民俗是民众生活的体验,它的突出特点是淳朴性和乡土性.所以,蒙古族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按照游艺民俗原生态的方式来展示,从而给旅游者以亲切、真实、淳朴、乡土的心理感受.鉴于蒙古族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笔者建议在进一步开发该资源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游艺民俗本身的魅力就在于民俗旅游资源中体现出来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开发者应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还应该从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等多角度来研究蒙古族游艺民俗,发觉文化内涵;在开发蒙古族游艺民俗旅游项目时,开发者应着力创造和实现一种文化氛围,让旅游者在参与游艺活动时,感觉到是在享受文化.(二)着重考虑游客的参与性.游客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资源开发应以游客为中心.通过观赏游客固然可以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让游客置身于蒙古族游艺民俗之中,亲自去体验蒙古族的乡土民情,更会让其流连忘返.例如,蒙古族的日常民间游戏等玩法多样又简单易学,对其进行适当开发可以使游客为之着迷.(三)适当进行专题性开发.针对某类旅游者的需求,或旅游者的某一方面需求而实施的专项开发即专题性开发.在开发蒙古族游艺民俗过程中,可以针对潜在或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需求进行专题性开发.例如,为满足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拓展训练的需要,可以开发草原或沙漠生存训练游;再如,开发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夏令营、冬令营基地,让不同民族的青少年学生了解蒙古族,同时也锻炼其意志品质.(四)与各种旅游资源协调开发.应将蒙古族游艺民俗与自然、历史文化景观协调开发.把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参考文献:〔1〕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3〕吕琼艺.关于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4〕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文化传承视域下青少年传统游艺的创新
文化传承视域下青少年传统游艺的创新传统游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一种文化传统都面临选择,传统游艺也不例外。
“游艺”一词最早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本文所说的“游艺”是指利用各种玩具所进行的游戏活动。
传统游艺就像其他民俗活动一样,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既有稳定的不间断的代代传承,也有每一个时代的印迹符号。
对青少年来说,游艺是伴随长大的一项基本活动,是美好的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还能锻炼身体,磨炼意志,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地全面发展。
所以,在青少年当中开展传统游艺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并结合新时代特点进行创新满足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游艺的传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许多传统游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经久不衰,从而形成了各地特有的地方民俗。
以斗百草为例,“斗草”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是当时每年端午节的固定习俗,古时人们生老病死的调理全靠草药,每年的五月恰逢湿热季节、毒虫盛行,每到此时人们便相约出门采草药,相互之间不免拿自己采撷的草药相互比较。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五月初五斗百草的习俗。
每一种游艺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为适应社会的某种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一个斗百草的游艺就能勾勒出古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具体形象的生活场景。
这些老游艺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
所以,对传统游艺的敬重与恪守是我们首先应有的态度。
每一个游艺里面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信息,以“摸瞎”为例,这个游艺来源于瞎子摸象,青少年在玩耍的过程中享受了乐趣,还能切身体会到盲人的辛苦以及不能仅凭局部特征判断事物属性的教训I。
如果“摸瞎”游艺改变了规则,不用布条将扮演盲人的孩子的眼睛蒙住,而仅仅让他依靠自觉闭上眼睛且维持相对较长,难免会有孩子有意无意地偷偷睁开眼暗,这样不仅容易引发玩伴间的争执,反而会使人暗存侥幸心理。
民俗游园活动
民俗游园活动民俗游园活动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常在节假日或特定的文化庆典中举行。
这种活动鼓励人们参与传统娱乐和游戏,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了解本地文化和传统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民俗游园活动的意义、特点和组织方式,以及如何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承。
一、民俗游园活动的意义民俗游园活动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让后代了解祖先们的智慧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游戏、表演和展览等多种形式,人们得以亲身体验传统的生活方式,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其次,民俗游园活动有助于增进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通过参与活动,居民能够互相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同时,活动也为社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机会,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最重要的是,民俗游园活动对于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
许多地方都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吸引了大量的旅游消费和外来投资。
因此,民俗游园活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机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民俗游园活动的特点民俗游园活动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活动。
首先,它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
与传统文化活动相比,民俗游园活动更加注重现场互动和观众参与。
在游园中,人们可以参与游戏、表演和手工制作等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民俗游园活动注重展示地方特色。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游园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地方特色的平台。
通过展览、演出和品尝传统美食等方式,人们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风俗和特色。
这对于旅游推广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民俗游园活动多样化。
根据不同地区和节日的特点,民俗游园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例如,传统的龙船节活动会包括龙舟比赛和舞狮表演,而中秋节的游园活动则会以赏月、猜灯谜等为主题。
这种多样性能够吸引不同群体的参与,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民俗游园活动的组织方式民俗游园活动的组织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庙会、民俗游园和传统节庆等。
福建民间游艺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
福建流传。 (四)宗教的传入和融合 闽越土著文化崇尚各种原始信仰,而中原移民则
带来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特别是王审知父子“好僧 崇道”,在福建各地修建大量的寺庙和道观 [20]。加上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 等域外宗教也进入福建。随着宗教的发展,道观、寺 庙及庙产数量得到发展,加上统治者对宗教的喜爱, 有些寺院开始习武之风,也影响了周围居民对武术的 参与。宗教的发展也带动了一些宗教舞蹈的发展,也 造成了福建多样宗教文化和谐共存的现象。
另一个在全国各地均存在的民俗竞技活动—端 午龙舟竞渡,在闽南也表现出浓厚的巫术、宗教色彩。 明 朝 崇 祯 年 间 的 福 建《 尤 溪 县 志 》 中 说:“ 斗 龙 舟 以 祛 瘴 疠 ”, 直 接 将 龙 舟 竞 渡 和 驱 除 瘟 疫 联 系 在 一 起, 同样,崇祯年间的《海澄县志》也说“所在竞渡非惟 屈原,亦以辟邪”[8]。可见,福建的龙舟具有一定的 宗教巫术色彩,而在台湾,端午龙舟竞渡有驱赶水鬼 和防止溺死人命惨死的目的 [9]。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 长江以南的赛龙舟活动,最早是龙图腾的一种仪式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艺民俗的价值
游艺民俗的价值,生活中,在一些节日里,我们就能看到一些游艺表演。
而游艺是一种民俗,也能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
下面介绍游艺民俗的价值!
游艺民俗的价值1
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和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三方面。
具体如下:
1、游艺民俗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体现在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中,这些具有历史感的载体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游艺民俗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
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达到吸引人的目的并达到特定的品牌和可持续发展。
3、游艺民俗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
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
游艺民俗开发的意义
游艺民俗是一种群众共同参与并形成的特殊的文化成果,是某些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要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
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版权所有的群众文化积淀的产物。
游艺民俗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属性品格、动态积累品格、历史传承品格和地域变异、阶级阶层变异等多重品格。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一种始终生生不息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现象。
我国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根基和底层,是各族人民性格、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艺民俗的价值2
传统游艺民俗
“游艺”最早源于《论语·述而》,孔子所講的“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宋代朱熹进一步解释曰:“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
”笔者则认为从口头文艺的“讲”到民间游乐的“表演”,从“踢毽子”等民间游戏到“赛马”等民间竞技,都在游艺民俗研究之列。
正如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乌丙安所说:“凡是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论是口头语言表演的还是动作表演的或用综合的艺术手段表演的活动,都是游艺民俗。
”当然,游戏、竞技也不例外。
游艺民俗的起源
关于游艺民俗的起源,学界没有定论,比较主流的有“宗教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一)宗教说
我国是农业古国,原始农业对自然气候严重依赖,季风气候影响下降水、气温的周期性变化对古人而言充满神力。
人类不断认识和把握自然力量,逐步形成对自然事物的信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多神崇拜,各类祭祀活动应运而生。
伴随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逐步提升,祭祀活动严肃性式微,最终演变成游艺民俗。
(二)巫术说
我国巫文化内容丰富、形态多样,作为民间信仰的一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联紧密。
严格说来,巫术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它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加以控制的手段,实现非人力所能实现的意图。
许多游艺活动都带有巫术色彩,比如某人得了病,把病症涂在风筝上,风筝放飞后剪断引线,象征病人将摆脱病痛,可知,放风筝本是消灾避祸的行为。
(三)劳动说
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及近百年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时代的遗物,都证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如恩格斯说道:“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
”
在半坡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均发现不少用于狩猎的石丸,证明了弹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用于狩猎和防护庄稼的工具。
游艺民俗的分类
游艺民俗项目繁多、门类庞杂,它不是独立或单独进行的,它往往配合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及信仰中的礼仪展开。
根据性质和种类的差异,可分为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歌舞和民间杂艺等类型。
民间口头文学是指以口头形式传播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神话传说、谚语俗语谜语和绕口令等艺术形式,讲笑话、说故事、唱歌谣是较常见的表演形式。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市走马镇民间故事就是民间口头文学的典型代表,走马镇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故事窝窝”。
民间游戏俗称“玩耍”,是以嬉戏、消遣为主的娱乐活动,可分为智能游戏、体能游戏和体智能相结合的游戏。
它不追求活动难度和胜负,不注重心理和感官刺激,往往在较为缓和、放松的氛围中进行。
民间歌舞主要以传统的口耳相传或模拟表演的方式进行,一般包括歌舞、乐舞等表演形式。
与宫廷歌舞相比,它随意性强,不受场地和人数拘束,借助朴素的人体动作,传达真实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民间杂艺是处于上述内容边缘状态的一类娱乐活动。
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
分是带有表演性质的杂艺活动;
安徽省郎溪县飞鲤镇湖滨大村的“马灯戏”,以刘备赴东吴娶亲故事为原型编排,表演阵式多变、舞姿优美、音乐动听,表达了村民祈求五谷丰登的朴实心愿。
传统游艺民俗的功能
邓迪斯认为,民俗活动在教化规范、维护社会稳定、调剂不良情绪情感和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游艺民俗能继承和扩布,正是在于它潜移默化的深层行为控制力。
(一)趣味娱乐性
游艺活动给人的直接感受就是其趣味娱乐性,没人把讲故事、做游戏和听笑话当成是一种工作或者沉重的负担,相反,它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后的主动放松和调节。
如讲故事一般选择在晚饭后,或夏天在室外乘凉时,亦或是孩子睡觉前,总之讲故事、说笑话是为了缓解生活中的紧张状态,是借助游艺活动来调剂生活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引导性
在一些文化教育欠发达地区,游艺民俗就变成了教育工具。
它引导和约束后辈人的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在传播知识、提高辨别是非善恶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不是法律,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具有法律的意义,它借助强大的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负罪感、内疚感等心理活动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强烈的约束作用。
(三)文化传承性
在社会生活的世代交替中,民俗活动不断被后代模仿,以此来保持社会文化的连续性,它维系着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当下,民族间生产生活方式日渐趋同,只有在民族节日中,穿本族服饰,吃本族食品,参与民族活动,才能感受到民族特色。
各种游艺活动不仅保存了文化,而且强化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它推动人们
养成爱祖国、爱民族、爱乡土的情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结论
游艺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日常的少儿游戏到有明显竞技性质的赛力、赛技比赛,从不拘场地的即兴戏耍到丰富多变的程式表演,无不包罗其中。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