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自评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资料

安徽建筑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自评报告

根据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现就我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总体实施情况

我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学校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办学层次、彰显办学特色为重点,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的稳步实施,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良好,为顺利完成五年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办学规模目标。我校“十二五”规划本科生规模20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达到1200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0000人左右。截止到2012年底学校本科生规模为15000人;在校研究生人数为620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已达10000人。

2.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十二五”规划省级以上重点学科达到8~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8~10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达到3~5类;新增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相关本科专业5个,本科专业达到54个。2012年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环境工程等4个学科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已经达到8个。目前学校共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

授权领域;本科专业达到51个。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十二五”规划专任教师达到12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300人,新增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20人,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10个。截至2013年7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84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358人,其中教授87人,副教授271人。两年多来学校培养、引进高级职称教师132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95人);培养、引进博士45人,现有博士学位教师177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拔尖人才2人;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5个。

4.人才培养目标。“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获得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8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2项;学生在国家、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和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260项。

5.科学研究目标。“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项以上,年均科研经费达到6000万元,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35项,各类专利达50项。截止2013年7月,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0余项。承担各类横向项目200余项,科研总经费1.2亿元;专利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6.办学条件目标。“十二五”规划各类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截止2013年7月,新增校舍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到51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亿元。“十二五”以来,学校投入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达3亿多元。

“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一览表

(二)主要任务进展情况

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学校自2010年3月开始启动,2011年7月完成了完全学分制下的2011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培养计划的修(制)订,自2011级入学学生始全面实施学分制;学校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和城乡规划等三五个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法学专业列入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工商管理、电气信息、材料学等领域实施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商贸英语、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专业还推进实现了专业辅修制。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服务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专业示范区等多项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重大支柱产业,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自身办学特色,突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2011年新增了能源与动力工程、经济学、统计学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4个专业,学校本科专业数达51个,2013年又新增了工程造价、物联网工程、地下城市空间工程和功能材料等四个专业,其中2个专业是国家特设专业,填补了安徽省专业

布点的空白。

(2)教学管理继续加强,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学校制定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办法》、《专业辅修制实施办法》、《关于在本科生中实施专业导师制暂行办法》、《学分制选课办法》、《社会实践与课外创新学分认定办法》、《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学分制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等文件,有力促进了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等5个专业均通过国家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第二轮评估。

(3)加强内涵建设,“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新增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安徽省土建学科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2项,以及1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

(4)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年”活动,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规范研究生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积极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化双导师制。同时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工程实践环节。积极与合芜蚌自主创新区的合作,围绕试验区建设,与区内企业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每年组织开展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评选。

2.构建科技创新联盟,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2011~2013年,学校加快政产学研合作步伐,先后与安徽省住建厅、合肥市、铜陵市、池州市、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及皖维集团、中建四局、中铁十三局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在建筑节能、建筑与地下空间结构、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城乡建设与绿色建筑技术、先进建筑材料以及水污染控制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