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手册

合集下载

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

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

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第一章引言建筑物作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建筑物的老化、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建筑物的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应运而生。

第二章建筑鉴定规程2.1 鉴定范围现有建筑鉴定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鉴定范围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使用性能以及耐久性等方面。

2.2 鉴定方法建筑鉴定可采用非破坏检测方法和破坏性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非破坏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红外测温等,用于评估建筑物结构的材料和构件的损伤程度。

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取芯检测、载荷试验等,用于评估建筑物结构的承载能力。

2.3 鉴定报告建筑鉴定完成后,应编制鉴定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评估、损伤程度、加固建议以及加固方案等。

鉴定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或个人编制,并具备法律效力。

第三章建筑加固规程3.1 加固原则建筑加固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加固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结合鉴定报告中的加固建议,采用合理的加固方案。

3.2 加固材料和技术建筑加固可采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如钢结构加固、混凝土加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等。

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和技术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加固效果和经济性。

3.3 加固施工加固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加固施工过程中,应监测和控制施工质量,防止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损伤。

第四章建筑鉴定与加固实践4.1 鉴定与加固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建筑鉴定与加固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的应用。

案例分析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以及不同的加固需求,帮助读者了解鉴定与加固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2 成功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的建筑鉴定与加固案例,可以展示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教学大纲资料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教学大纲资料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教学大纲《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教学大纲Detection,Identif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2、课程学时:总学时723、学分:3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5、考核方式:考试6、大纲执笔:(土木工程教研室伍宜胜)7、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8月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各种结构材料强度的主要检测方法,初步掌握结构损伤的诊断方法,并学会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对结构进行加固设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熟悉几种主要结构构件材料强度检测的方法及判别检测结果的可信度;(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几种结构损伤的诊断方法,并了解较为复杂的工程实例的分析思路;(3)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两、三种主要结构加固方法的计算和构造要求,并了解其他常用加固方法。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主要内容:1 绪论1.1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原因及发展概况1.2 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原则1.3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2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2.1 概述2.2 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2.3 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2.4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2.5 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3 砌体结构的检测3.1 砌体的损坏机理3.2 砌体结构检测的一般原则3.3 原位轴压法3.4 扁顶法3.5 原位单剪法及原位单砖双剪法3.6 推出法3.7 筒压法4 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4.1 建筑地基基础检验与监测的一般要求4.2 地基承载力的检测4.3 桩基静载试验和动测技术4.4 深基坑工程监测5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5.1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程序及评定等级5.2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5.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加固6.1 钢筋混凝土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及表现6.2 预应力加固法._6.3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6.4 增大截面加固法6.5 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法6.6 粘贴钢板加固法6.7 承载力加固的其他方法7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加固7.1 混凝土柱的破坏及原因分析7.2 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7.3 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柱7.4 柱子的预应力加固法8 混凝土屋架的加固8.1 混凝土屋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8.2 混凝土屋架的加固方法及工程实例9砌体结构加固9.1 检查10 钢结构的加固10.1 概述10.2 钢结构加固方法10.3 增加截面加固发的计算10.4 连接的加固11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11.1 概述11.2 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12 建筑物的纠偏技术12.1 建筑物倾斜原因及纠偏原则12.2 迫降纠偏法12.3 顶升纠偏法13 建筑物的迁移13.1 建筑物迁移技术的发展概况13.2 建筑物迁移的意义13.3 建筑物的迁移技术14 建筑物的抗震鉴定与加固14.1 概述14.2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14.3 现有建筑地基基础抗震加固的技术要点14.4 现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要点15 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新工艺简介15.1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及施工要点15.2 植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中的运用研究15.3 喷射混凝土及施工工艺15.4 膨胀混凝土15.5 防锈混凝土学时分配:五、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利用课下时间安排学生观摩部分试验仪器,若条件允许可到施工现场学习。

结构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实用手册第三篇建筑结构静载试验

结构检测技术与鉴定加固实用手册第三篇建筑结构静载试验

第一章建筑结构荷载试验设备第一节荷载试验分类与加载要求一、荷载试验分类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种类繁多。

就直接作用来说,有结构的自重;建筑物楼(屋)面的活荷载、雪荷载、灰载、施工荷载;作用于工业厂房上的吊车荷载、机械设备的振动荷载;作用于桥梁上的车辆振动荷载;作用于海洋平台上的海浪冲击荷载等;在特殊情况下,还有地震、爆炸等荷载。

除了直接作用,一般情况下,尚有温度、收缩、支座沉降等间接作用。

以上荷载按其作用的范围分,有分布荷载、集中荷载;按作用的时间长短分,有短期荷载、长期荷载;按荷载对结构的动力效应分,有静力荷载、动力荷载等;振动荷载尚有简谐振动与随机振动之分。

结构试验除极少数是在实际荷载下实测外,绝大多数是在模拟荷载条件下进行的。

结构试验的荷载模拟即是通过一定的设备与仪器,以最接近真实的模拟荷载再现各种荷载对结构的作用。

荷载模拟技术是结构试验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结构试验中荷载模拟的方法有很多种。

就静载试验而有,有重物、液压、气压、机械和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以及和它们相配合的各种试验装置。

其中同步异荷液压加载及与计算机连接的电液伺加载则代表了加载技术方面的最新发展。

在具体结构试验中应根据试件结构特点,试验目的,场地条件以及经费开支等因素综合选择。

二、加载要求正确地选择加载试验所用的荷载设备和加载方法,对顺利地完成试验工作和保证试验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在选择试验荷载和加载方法时,应满足下列几点要求:!"选用试验荷载的图式应与结构设计计算的荷载图式所产生的内力值相一致或基本接近;#"荷载传力方式和作用点明确,产生的荷载数值要稳定,特别是静力荷载要不随加载时间、外界环境和结构的变形而变化;$"荷载分级的分度值要满足试验量测的精度要求,加载设备要有足够的强度储备;%"加载装置本身要安全可靠,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还必须按变形条件来控制加载装置的设计,即尚必须满足刚度要求。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课件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课件
结构刚度
评估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 变形的能力。
结构可靠性评估
结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 定的条件下,结构实现预定功能的能 力。评估结构可靠性需要考虑结构的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结构可靠性评估需要考虑各种可能出 现的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偶然事件 的影响,以及结构的可修复性和可替 换性等因素。
结构可靠性评估包括对结构的承载能 力、刚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的评估, 以及对结构材料、连接、基础等方面 的评估。
结构耐久性评估
结构耐久性是指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 下,结构能够维持其预定功能的时间。 评估结构耐久性需要考虑结构的材料性 能、环境因素、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结构耐久性评估需要考虑结构的防腐、 防锈、防水、保温等方面的措施和维护 状况,以及结构的损伤和老化等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检测、鉴定和加固 技术将不断涌现,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和 耐久性。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 实现建筑结构的智能化检测、鉴定和加固 ,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与规范化
未来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和加固将更加注 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满足建筑结构的性能需求。
加固施工
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对桥梁的主梁进行加固 ,同时对桥墩进行加固
处理。
施工要点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结 构检测,确定加固范围 和方案;施工过程中应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 保加固效果;在施工过 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 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加固效果
加固后桥梁的承载能力 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满 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同时,加固施工对桥 梁的通行影响较小,保
04
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为建筑结构的鉴 定和加固提供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检测和鉴定方法,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可持续使用。

一、检测范围与周期1.1 检测范围建筑结构检测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承重墙、梁柱、楼板等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包括建筑物的外部装饰装修层面,如幕墙、外墙砖等。

此外,还应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检测,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 检测周期建筑结构的检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的年限、使用情况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结构检测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大型公共建筑或具有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如医院、体育馆等则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二、检测方法与技术2.1 检测方法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检查、物理力学检测、无损检测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

目视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测方法,通过肉眼观察建筑物的表面情况,寻找裂缝、变形等结构问题;物理力学检测则通过仪器设备对建筑物进行荷载试验、振动测试等,以评估结构的受力性能;无损检测则利用超声波、雷达等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材料成分、缺陷等进行探测。

2.2 检测技术建筑结构检测应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帮助快速分析和比对建筑物的变化情况;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三维建模,以体现结构的整体性;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可以通过监测建筑物表面温度变化,发现隐患。

三、检测报告与应对措施3.1 检测报告建筑结构的检测报告应全面准确地记录检测的结果和结论,报告包括建筑物的整体情况、结构存在的问题、风险评估、评价与建议等内容。

同时,报告的语言应清晰简明,图表应准确清晰,以便理解和使用。

3.2 应对措施根据检测报告的结论和建议,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建筑物的责任方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实验教学大纲

《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实验教学大纲

《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and Detection Techniques in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实验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属性:土木类必修教材名称:《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姚谦峰、陈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建筑物可靠性鉴定和加固》姚继涛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实验指导书名称: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课试验指导书课程总学时:48+12实验总学时:30(计划内学时:12)开设实验项目数:10(必开7项,选修3项)总学分:3.5应开实验学期:四年级7学期或全年开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先修课程:钢筋混凝土原理,工程结构抗震┄┄┄┄┄┄┄┄┄┄┄┄┄┄┄┄┄┄┄┄一、课程的目标及基本要求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试验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试验现象的能力,学习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动力、静力实验技术,能对危旧工程结构进行可靠性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对于该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结构设计、处理现场疑难问题及开发研究新型建筑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程实验的目的要求结构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掌握结构试验、检测鉴定与加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综合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试验来检验结构构件是否符合结构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对检验结果做出技术结论。

要求学生在结构物或实验对象(实物或模型)上,以设备仪器为工具,采用各种实验技术在荷载(重力、机械扰动力、地震作用、风力……)或其它因素(温度、变形)作用下,通过量测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应变、振幅、频率……),从强度(稳定性)、刚度、抗裂性以及结构实际破坏形态来判断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手册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手册

种方法也是有缺陷存在的,施工环节中湿作业时间长会给施工带来 影响,且在完成加固后原有空间结构会变小。二是置换混凝土加固 法。这种加固方法最显著的优势就是适应能力强,工艺操作比较简 便,最明显的特征是不会在加固之后给原有空间带来影响,其缺陷 在于湿作业时间长。通常情况下,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存在严重 缺陷或者是强度很低的混凝土构件加固环节。三是预应力加固法。 这种加固技巧可以大幅度降低构件应力提升加固有效性,让结构的 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整体加固操作,给原 有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可以把这种加固方法应用到大跨 度结构和重型结构的加固当中。
1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 1.1 传统检测鉴定方法。传统检测鉴定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经验 法,也就是凭借经验丰富专家的现场观察与数据测算,根据初级设 计方案,依靠个人知识经验与专业能力,针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给出 评价。这种传统的经验方法是一种非常方便快捷的方式,在过去的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当中应用比较广泛,只不过这种方法受到技术与 计算工具的限制,不能够得到准确而又完整的数据资料,也不能够 针对结构实际情况给出系统全面的鉴定分析结果。在使用这种方法 对建筑结构情况进行检测鉴定的过程中,因为不具备良好的整体性 和主观性强,很容易让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甚至是不同的人会 给出不同的鉴定结果。不过这种方法因为实际应用非常简单,成本 消耗低,检测鉴定的效率高,在一些中小型建筑结构的检测鉴定当 中应用比较广泛。只有不断对其进行优化改进累积成功的经验和新 型方法,才能够让这种技术手段变得更加准确可靠,拥有更广阔的 应用范围。 1.2 实用检测鉴定方法。实用法指的是借助多样化的检测鉴 定技术,针对建筑物和建筑周围环境情况做好细致全面的检测与调 查,在此基础之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做好建筑物安全性能和实际 使用情况的研究,进而鉴定建筑结构中的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原 因,然后根据现行规范依照统一鉴定标准给出最终的综合性安全可 靠指标鉴定结果。在实用方法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依靠专业机构 来完成,力求得到专业度极高的检测结果,从而为进一步的加工操 作带来技术层面上的支持。 1.3 概率检测鉴定方法。概率法在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当中, 有着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主要是结合数据统计原理以及概率学方 面的理论运用非定值理论技巧,针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展开有效 的检测与综合鉴定。借助建筑结构抗力和荷载效应差值构建功能函 数,鉴定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假如结构抗力高于荷载效应,就 表明结构安全度高,假如二者相同表明结构安全性到达了临界点, 但是如果结构抗力低于荷载效应的话,则证明建筑结构不安全。从 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概率方法实际上是具体应用当中最具完善性的 方法,得到的结果也是最可靠和真实的,不过在该方法的应用环节 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方说部分建筑结构材料就有着明显的不稳定 性,材料强度差异较大,导致结构函数求解过程繁琐复杂。所以在 具体运用过程中应该减少结构材料离散性,增加理论计算准确度, 为最终的鉴定检测结果优化提供保障。 2 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2.1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其 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方法主要涉及到:一是截面加大加固法。这种方 法更多使用在墙体、梁板等的加固环节,由于这种技术在操作使用 过程当中非常简便,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备受关注。不过这

检测鉴定及加固改造案例介绍

检测鉴定及加固改造案例介绍

a
71
霍州桥加固后主拱肋
a
72
霍州桥加固后
a
73
加固后霍州桥
a
74
加固后霍州桥进行载荷试验
a
75
加固后霍州桥桥面
a
76
霍州桥主拱加大截面加固
a
77
非正常使用造成梁柱损伤 之一
a
78
非正常使用造成梁柱损伤
之二
a
79
井字梁粘钢加固
(柴村中学)
a
80
某砖混教学楼墙体开裂
a
81
圆柱粘钢加固
补充调查
编写鉴定报告
a
9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所规定的鉴定程序
委托
初步调查
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
成立鉴定组 (或委员会)
详细调查
安全性、使用性鉴定评级
可靠性评级
鉴定报告编写
a
补充调查
适修性评估
10
三、既存建筑可靠性鉴定实施步骤和具 体工作内容
第一步:委托 第二步:初步调查 第三步: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 第四步:成立鉴定小组或鉴定委员会 第五步:进行详细调查、取样测试、分析计算 第六步:进行安全性、使用性两方面鉴定评级,必
a
31
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维护包括:
1. 地基基础加固 2. 上部承重体系中各个构件的加固 3. 围护体系的加固及维修
a
32
四、既有建筑结构构件的加固技术
地基基础加固主要方法: 1. 高压注浆法加固地基 2. 人工或机械洛阳铲加固地基 3. 扩大原基础 4. 桩基托换 5. 纠偏加固
a
33
a
34
3. 避免在新建建筑中再犯类似的错误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是保障建筑物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

1. 非破坏性检测(NDT):使用超声波、雷达、热像仪等设备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
不破坏结构本身,可以有效地检测结构中的隐患和缺陷。

2. 结构力学测试:通过在结构上施加荷载,测量和分析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建筑外观检查:对建筑外观进行细致检查,观察和记录建筑结构的裂缝、脱落、
渗漏等现象,判断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腐蚀检测:可以使用磁粉检测、超声波波速法等方法,对建筑结构中的钢筋和金
属材料进行腐蚀检测,及时发现腐蚀问题,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1. 加固筋加固:在结构中添加钢筋或纤维增强材料,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增加
承载能力。

2. 钢板加固:在结构表面粘贴钢板,形成受拉和受压的双向工作状态,提高结构的
强度和稳定性。

3. 梁柱绑扎:对结构中的梁柱进行加固,通过绑扎钢筋或添加钢板等方式,增强构
件的承载能力。

4. 混凝土加固:对老化、损坏的混凝土构件进行修复和加固,可以使用碳纤维布、
玻璃纤维布等材料进行粘贴加固。

5. 墙体加固:对墙体进行加固,可以采用灌浆、钢筋钻孔固定等方法,增加墙体的
承重能力。

6. 基础加固: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加固,可以采取混凝土补强、扩展基础面积等方法,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
和解决结构问题,采取合适的加固方法,可以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专业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建筑结构专业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1总则1.0.1为保障既有建筑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防止并减少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和更新活动中的工程事故,提高既有建筑安全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既有建筑的检测、鉴定和加固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既有建筑的鉴定与加固,应遵循先检测、鉴定,后加固设计、施工与验收的原则。

1.0.4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2基本规定2.0.1既有建筑应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查,并应依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既有建筑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鉴定:1达到设计工作年限需要继续使用;2改建、扩建、移位以及建筑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前;3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4遭受灾害或事故后;5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损伤、疲劳、变形、振动影响、毗邻工程施工影响;6日常使用中发现安全隐患;7有要求需进行质量评价时。

2.0.3既有建筑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加固:1经安全性鉴定确认需要提高结构构件的安全性;2经抗震鉴定确认需要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

2.0.4既有建筑的鉴定与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既有建筑的鉴定应同时进行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2既有建筑的加固应进行承载能力加固和抗震能力加固,且应以修复建筑物安全使用功能、延长其工作年限为目标;3既有建筑应满足防倒塌的整体牢固性,以及紧急状态时人员从建筑中撤离等安全性应急功能要求。

2.0.5既有建筑的加固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材料、产品和设备。

2.0.6既有建筑的加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加固设计;不得将鉴定报告直接用于施工。

2.0.7既有建筑的加固施工必须进行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和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

3调查、检测与监测3.1一般规定3.1.1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前,应查阅工程图纸、搜集资料,并应对建筑物使用条件、使用环境、结构现状等进行现场调查、检测,必要时应进行监测。

建筑结构改造加固安全性检测鉴定

建筑结构改造加固安全性检测鉴定

建筑结构改造加固安全性检测鉴定建筑结构改造加固是指对已建造的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和加固,以增强其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由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长时间过去,加之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物质的老化,建筑结构可能会出现一些损坏和安全隐患。

因此,对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加固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1.初步调查和评估:对建筑物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估,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历史情况,包括建筑年代、使用功能、设计标准等。

同时,收集并分析已有的结构设计文件和施工记录,以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2.检测和评估:通过物理检测、非破坏性检测和计算方法等手段,对建筑物的结构元素进行检测和评估。

这些手段包括视觉检测、声学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测震等方法,可以检测出建筑物中的裂缝、腐蚀、损伤等问题。

3.分析和判断:根据检测结果,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判断。

通过比较检测结果和设计标准,确定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加固的必要性。

同时,评估加固后的效果和影响,确定加固方案和施工方法。

4.加固设计: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进行加固设计。

加固设计的目标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同时考虑结构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实施可行性。

加固设计通常包括增加梁柱的截面尺寸、加固梁柱节点、增加墙体的截面尺寸和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梁的加固等。

5.施工和验收:根据加固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加固工程。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材料和工艺的合理性和质量,以确保加固工程的效果和施工质量。

施工结束后,对加固后的建筑物进行验收,确认加固效果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结构改造加固安全性检测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鉴定,才能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防止因加固不当而导致的更大安全隐患。

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改造加固时,必须重视安全性检测鉴定的工作,确保改造加固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根据检测鉴定结果,制定加固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工艺和材料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手册)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手册)

L(p)-接收概率 p-不合格率
抽样特征曲线
48
容量为N的检验批,随机抽取n 件,设不 合格为X,那么X是一个随机变量。对一
次抽样,
当X≤AC时可接收这个检验批,接收概率 L(P)=P(X≤AC)
=P(X=0)+P(X=1)+……+
P(X=AC) P(x=d)可利用超几何分布、二项
式分布和泊松分布计算
(4)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 检测的数量;
29
(5)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 (6)检测工作进度计划; (7)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8)检测中的安全措施; (9)检测中的环保措施。
3 检测所有的仪器设备
30
4 现场检测 (1)检测的原始记录 (2)对建筑结构现场检测取样运
回到试验室测试的样品 (3)必要的补充检测要求 (4)及时提交检测报告 (5)局部损坏的修补
(或漏判概率β)可采取; (1)主控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
α和β均不宜超过5%。 (2)一般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
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
41
3.《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T50344-2004,结合建筑结构检验项目
的特点,给出了下可供选择的方案:
(1)建筑结构外部缺陷的检测,宜选用 全数检测方案;
13
4.2 建筑工程全寿命质量安全管理 我国前些年比较重视新建工程的质
量控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的 制度。包括项目规划、立项、可行性研 究、勘察、设计及审图,施工过程监理、 政府监督和验收以及质量保修等。
但对于既有建筑还没有形成较完善 的全寿命质量安全管理制定。
目前正在研究,并取得来一定的 研究成果。
45
4 计数抽样检测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及结构加固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及结构加固

目标使用期
目标使用期是对既有建筑物进行结构可靠性评定 的时间标准,类似于拟建结构的设计基准期。
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地震作用,以及材料、 结构性能的最终退化值,都是以目标使用期作为 时间标准来确定的。
检测技术的发展
阶段一:目测或使用简单量测工具
阶段二: 抽样的破损检测----使用较复杂的仪器 设备结合室内材料实验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了 解检测对象、明确检 测目的、成立检测组 织。
接受委托
前期准备
现场调查
确定检测方案 现场检测、室内试验 数据处理、结构分析、可靠性评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确定检测人员、仪器及设备 补充检测或室内试验
检测评定结论、建议或解决方案
检测与评定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1) 收集图纸资料 2) 了解建筑物使用、损坏
及修缮历史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 第一章 检测鉴定概况
检测鉴定的目的
改变用途; 增加荷载; 结构改造; 超期服役; 环境影响; 局部破坏; 质量缺陷; 工程事故; 灾后性能等。
现场检测 计算分析 鉴定!!
检测鉴定的目的
实例之一:陕西北路186号房屋质量检测(1926)
• 目的:改变用途,由 花园别墅改为Star TV 的办公楼
阶段三: 抽样的破损检测和无损检测的有机结合
先进的传感技术,如光纤传感、无线传感等; 先进的量测工具,如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 先进的无损检测仪器,如超声波仪、红外热像 仪,各种材料回弹仪等; 基于计算机的结构表面图象处理技术; 动力损伤识别技术。
中山东一路26号扬子大楼(上海市建 筑保护单位,1920年建造,检测评定
检测鉴定的目的
其他实例
旧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 1934年建造,检测评定时间:2000年)

试验与加固实用手册02第二篇

试验与加固实用手册02第二篇

第二篇建筑结构试验设计第一章结构试验设计概述第一节结构试验目的与要求一、结构试验目的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结构试验准备、结构试验实施和结构试验分析等主要环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图!"#"#结构试验关系图结构试验设计是整个结构试验中极为重要的并且带有全局性的一项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是对所要进行的结构试验工作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从而使设计的计划与试验大纲能对整个试验起着统管全局和具体指导的作用。

・!"#・!!!!!!!!!!!!!!!!!!!!!!!!!!!!!!!!!!!!!!!!!!!!!!!!!!!!第二篇建筑结构试验设计二、结构试验内容在进行结构试验的总体设计时,首先应该反复研究试验的目的,充分了解本项试验研究或生产鉴定的任务要求,因为结构试验所具有的规模与所采用的试验方式都是根据试验研究的目的任务要求不同而变化的。

试件的设计制作、加载量测方法的确定等各个环节不可单独考虑,而必须对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综合考虑才能使设计结果在执行与实施中最后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结构试验要求!"在明确试验目的后,可通过调查研究并收集有关资料,确定试验的性质与规模、试件的形式,然后根据一定的理论作出试件的具体设计,试件设计必须考虑本试验的特点与需要,在设计构造上作出相应的措施,在设计试件的同时,还需要分析试件在加荷试验过程中各个阶段预期的内力和变形,特别是对具有代表性的并能反映整个试件工作状况的部位所测定的内力、变形数值,以便在试验过程中加以控制,随时校核;要选定试验场所,拟定加荷与量测方案;设计专用的试验设备、配件和仪表附件夹具,制订技术安全措施等。

除技术上的安排外,还必须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因为一项试验工作经常不是一、两个人所能进行的,针对试验的规模,去组织试验人员,并提出试验经费预算以及消耗性器材数量与试验设备清单。

#"在上述规划的基础上,提出试验研究大纲及试验进度计划,试验规划是一个指导试验工作具体进行的技术文件,对每个试验、每次加载、每个测点与每个仪表都应该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切忌盲目追求试验次数多,仪表测点多,以及不切实际的要求提高量测精度,因而有时反会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建筑结构改造加固安全性检测鉴定

建筑结构改造加固安全性检测鉴定

安全性鉴定报告项目名称:项目地址:委托单位:报告编号:报告日期: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报告审定:关于本鉴定报告(de)使用说明:1. 根据委托单位(de)委托要求和有关(de)现行鉴定标准、结合实际鉴定条件进行本项目(de)鉴定工作并编制鉴定报告.2.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de)规定、结合房屋结构(de)具体情况评定建筑物(de)安全性等级,安全性等级分为Asu、Bsu、Csu和Dsu四级.3.在鉴定结论中,建筑物安全性等级(de)分级标准如下:Asu级——安全性符合国家鉴定标准(de)要求;Bsu级——安全性基本符合国家鉴定标准(de)要求;Csu级——安全性不符合国家鉴定标准(de)要求;Dsu级——安全性严重不符合国家鉴定标准(de)要求.4. 本鉴定报告无编写、校审人员(de)签字和鉴定机构(de)鉴定报告专用章无效.5. 本鉴定报告(de)有效期:在建筑物正常使用条件下,本鉴定报告(de)有效期为一年.如需延长本鉴定报告(de)有效期,应委托鉴定单位经现场查勘后出具书面(de)延期意见.6. 本鉴定报告如有换页、漏页、涂改或剪贴者无效.7. 未经鉴定机构书面同意,本鉴定报告(de)复印件无效.不得对本鉴定报告内容进行部分复制.8. 如果设计单位在该建筑物加固设计时认为确有必要进行补充或扩大检测且具备检测条件时,可根据设计需要另行补充或扩大检测.9. 如对本鉴定报告有异议,请在报告发出后15个工作日内向鉴定机构发出书面意见,鉴定机构将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本页以下空白某建筑物安全性鉴定报告目录一、项目概况 (1)二、鉴定(de)目(de)及内容 (2)1.鉴定目(de) (2)2.鉴定内容 (2)三、鉴定依据 (3)四、现场检测设备 (4)五、房屋基本情况和原始资料调查 (4)六、现场调查及检测结果 (5)1.建筑物倾斜度检测 (5)2.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查 (7)3.建筑物结构布置检查 (7)4.墙体厚度及拉结筋配置检测 (8)5.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置情况检测 (9)6.混凝土强度检测 (10)7.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检测 (11)8.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 (11)9.建筑物裂缝检测及结构缺陷检查 (12)10.围护系统检查 (12)七、结构承载力验算和抗震措施核查 (13)1.结构分析模型和结构计算参数 (13)2.结构承载力验算 (14)3.抗震措施核查 (18)八、房屋结构(de)安全性等级评定 (19)九、房屋结构(de)抗震鉴定 (20)十、鉴定结论 (20)十一、处理建议 (21)十二、附件 (22)安全性鉴定报告一、项目概况该建筑物位于……,总建筑面积约1600㎡.该建筑物平面布置为矩型,形状大致规则,主要结构总平面尺寸约为×,主要开间为、、,进深为.结构形式为二层砖混结构,首层层高,二层层高,建筑总高度为,建筑物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楼屋盖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该建筑物按后续使用年限30年(A类建筑)考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该建筑物建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作为教学楼使用至今,设计资料缺失,施工资料缺失,在使用期间未进行过主体结构改造,安全状况不明.现委托方拟对该建筑物进行改造,主要改造内容为:1、建筑物首层(de)外承重墙保留,内承重墙全部拆除;2、建筑物二层(de)原使用功能为教室,改造后使用功能为办公室、卫生间.因此委托方委托我单位对该建筑物进行安全性检测鉴定.我单位根据委托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现场调查及现场检测(de)基础上,以委托方提供(de)建筑装修设计图纸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为荷载取值依据,按拆除建筑物首层内承重墙,增设混凝土梁柱托换结构后(de)结构状况建立结构计算模型,进行了承载力验算,核查了抗震措施,根据现行(de)鉴定标准、结合该建筑物(de)具体情况评定结构安全性、提出安全性鉴定报告.图1 建筑物正立面图2 建筑物侧立面二、鉴定(de)目(de)及内容1、鉴定目(de)根据委托方(de)委托要求,对建筑物拟进行改造,将涉及结构安全性和结构加固设计,需对其按拆除建筑物首层内承重墙,增设混凝土梁柱托换结构后(de)结构状况,依据现行(de)鉴定标准进行安全性鉴定,以作为其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图审查(de)依据.2、鉴定内容按照委托单位(de)要求,依据相关(de)结构规范并结合项目(de)具体情况,本次安全性鉴定(de)主要内容如下:(1)建筑物倾斜度测量现场选取该建筑物(de)转角部位,采用DT202C型电子经纬仪进行倾斜度测量,测出其该建筑物主要转角部位在两个互相垂直(de)轴线方向(de)最大水平位移值、最大倾斜率(包括施工垂直度误差和外装修影响),为分析地基基础(de)不均匀沉降变形提供依据.(2)地基基础检测为了查明建筑物(de)基础情况,在具有代表性(de)位置开挖二处基础检查基础形式、基础尺寸和基础埋深情况.(3)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检查对建筑物整体承重结构(de)结构型式、梁柱墙布置、轴线尺寸以及楼层层高进行检查和分析,并研究建筑物整体结构(de)布置合理性.(4)构件截面尺寸抽样检查采用钢卷尺检测各层主要受力构件(de)截面尺寸.检测(de)构件应包括承重墙体和混凝土柱、梁、板等结构构件.(5)混凝土抗压强度抽样检测采用钻芯法检测原结构混凝土楼面梁板(de)混凝土抗压强度,并作为本次鉴定确定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de)依据.(6)梁、板钢筋配置检测采用DJGW-2A钢筋探测仪主要对首层结构(de)梁、板(de)钢筋(纵筋、箍筋和墙柱拉结筋)配置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钢筋直径、数量及间距等;同时凿开部分混凝土梁、板(de)保护层,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7)烧结普通砖强度抽样检测采用ZC-4型测砖回弹仪用回弹法抽检承重墙体(de)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8)砂浆抗压强度抽样检测采用SJY800B型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用贯入法抽检承重墙体(de)砂浆抗压强度.(9)结构构件损伤及缺陷检测详细检查各构件(de)外观质量,采用钢卷尺、激光测距仪和读数显微镜等检查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在使用过程中(de)变形、开裂状况,对承重墙体和混凝土梁、板、柱存在(de)变形、裂缝分布、长度、宽度及开展情况进行测量,并拍摄裂缝、渗漏等图片.(10)围护结构检查检查建筑物室内外地坪、雨蓬、挑檐、门窗过梁等构件(de)使用状况以及屋面防水状况,并观察是否存在开裂或损坏.(11)根据现场实际检测结果,对该建筑物现有承载能力进行复核、对构造措施进行核查.(12)根据上述承载力复核结果和构造措施核查结果,依据相关鉴定标准评定该建筑物(de)安全性,提出该建筑物(de)安全性鉴定报告,并提供加固处理建议.三、鉴定依据根据本项目委托方提供(de)资料、本次鉴定范围、内容和该工程(de)设计施工年份,本次抗震鉴定所依据(de)有关国家法令、技术标准和技术资料如下: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3、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4、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de)方法(JCT_796-1999)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7)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0、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11、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13、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14、其它相关(de)国家技术标准15、委托方提供(de)新(de)装修图纸和该工程(de)有关资料四、现场检测设备现场检测设备主要包括:1、K3-205混凝土取芯机2、DJGW-2A钢筋定位检测仪3、DT202C电子经纬仪4、YH65-YHGJ-5M钢卷尺5、瑞士徕卡Leica DISTO TM D2激光测距仪6、WYSK-100X读数显微镜7、游标卡尺8、SJY800B型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9、ZC-4型测砖回弹仪五、房屋基本情况和原始资料调查该建筑物(de)基本情况和原始资料调查汇总于表1:表1、建筑物基本情况六、现场调查及检测结果现场调查及检测包括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三个子单元,调查情况及检测结果分项描述如下.1、建筑物倾斜度检测现场选取该建筑物(de)部分转角部位采用电子经纬仪进行了倾斜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建筑物主要转角部位,相对测高为米(de)顶点最大水平位移值为42mm(包括施工垂直度误差和外装修影响),最大倾斜率为‰,大于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规定(de)倾斜变形允许值,但对于两层高(de)楼房尚不至于显着影响结构安全.现场检查发现在建筑物部分转角处构件存在施工垂直度误差和外装修影响;同时,该建筑物(de)上部主体结构和围护墙体未出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de)变形裂缝,表明地基基础没有出现显着影响结构安全(de)不均匀沉降,地基基础(de)目前工作状态基本正常.倾斜度测量结果详见表2.表2 倾斜度测量结果2、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查根据建筑物具体情况,现场开挖检查了2处承重墙体下基础布置情况,检查位置分别为:轴线5×B处和轴线5×C处.经现场检查,砌体结构承重墙下为条形基础,基础详细情况见图 3.现场检测发现基础土质类型为黏土,较密实.未发现地下水位.图3轴线5×B、5×C处基础3、建筑物结构布置检查该建筑物结构整体(de)平面形状为矩型,轴网整齐,基础类型为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为砖混结构,楼屋盖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传力途径明确,结构整体性一般,结构布置基本合理.现场对结构轴线(de)几何尺寸和层高采用激光测距仪和钢卷尺进行了测量核查,部分检测结果详见表3,各层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件2.表3 轴位几何尺寸检查结果4、墙体厚度及拉结筋配置检测在现场采用钢筋定位检测仪,随机在该楼房中抽检混凝土柱与墙体之间(de)拉结筋配置,并测量了墙体(de)厚度,抽检结果详见表 4.该建筑物承重墙体厚度均为240mm. 混凝土柱与墙体之间未发现有拉结筋.表4 部分墙体拉结筋配置检测结果5、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置情况检测在现场对该建筑物部分混凝土柱、楼面梁板(de)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置情况采用钢卷尺、游标卡尺、钢筋定位检测仪进行了抽样检测,部分抽检结果详见表5,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布置情况详见附件2.表5 部分柱、梁、板几何尺寸及配筋抽检结果底筋220+2166150/200底筋2625014底筋4206150/200底筋2625014底筋2622025+222底筋220+2186150/200底筋26250 14底筋:短边6150;长边6200面筋:无底筋:短边6150;长边6200面筋:无底筋:短边8150;长边6200面筋:无底筋:短边6150;长边62006、混凝土强度检测在现场采用钻芯法随机抽样检测了二层梁(de)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见表6,检测报告见附件 1.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详,抽检(de)梁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为:~ MPa.表6 混凝土构件强度抽检结果7、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检测现场采用回弹法检测了承重墙体(de)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检测结果显示:首层烧结普通砖(de)抗压强度换算值在~之间,二层烧结普通砖(de)抗压强度换算值在~之间,检测结果详见表7.表7 部分承重墙体烧结普通砖强度抽检结果注:砌块抗压强度换算值与平均回弹值关系根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确定,f=R2+.8、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现场采用贯入法检测了承重墙体砂浆抗压强度,检测结果显示:首层承重墙体砂浆(de)抗压强度换算值~之间,二层承重墙体砂浆(de)抗压强度换算值~之间,检测结果详见表8.表8 部分承重墙体砌筑砂浆强度抽检结果注: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与贯入深度关系根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确定.9、建筑物裂缝检测及结构缺陷检查在现场检查了建筑物(de)裂缝情况,发现个别墙体和部分混凝土板出现收缩裂缝,没有发现因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de)结构性裂缝.少数屋面板出现因收缩裂缝引起(de)渗漏现象,个别屋面板出现露筋、钢筋锈蚀现象.10、维护系统检查在现场检查了该建筑物围护系统(de)使用现状,包括建筑物(de)室内外地坪、围护砖墙、女儿墙、门窗过梁等构件(de)使用状况.发现室外地坪局部有沉降收缩变形;部分围护隔墙出现收缩裂缝;女儿墙、门窗过梁等围护构件没有出现明显(de)破损现象,使用状况基本正常;各层门、窗等维护部件出现破损变形,不具备正常使用功能.在现场检查了该建筑物屋面防水状况,发现屋面局部防水层有修复现象,少数屋面板防水层有破损,出现渗漏现象.七、结构承载力验算和抗震措施核查1、结构分析模型和结构计算参数根据现场调查及检测结果,根据有关规范(de)规定、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de)PKPM系列软件建立结构空间分析模型,并确定结构计算参数(de)取值.详见表9.表9 结构计算参数取值一览表图4 结构空间分析模型2、结构承载力验算(1)墙体受压承载力及高厚比验算建筑(de)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首层部分承重墙体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二层极少数墙体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且二层承重墙体、屋面结构及屋面使用功能均未进行改造.详细验算结果见附件3,部分墙体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见表10.建筑(de)高厚比验算结果表明,首层和二层墙体高厚比基本满足规范要求.表10 墙体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2)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建筑(de)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首层少数承重墙体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二层承重墙体抗震承载力满足计算要求.详细验算结果见附件3,部分墙体验算结果见表11.表11 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3)混凝土梁承载力验算该建筑物原使用功能为教学楼,现拟改造为办公楼,根据委托方提供(de)装修图纸表明,该建筑物屋面结构、屋面使用功能及装修荷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中条,不怀疑其屋面结构可靠性不足.对该建筑物(de)二层混凝土梁进行承载力验算,建筑(de)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在轴线1-3×B-C、35-37×B-C处,由于二层增加了墙体荷载和板面装修荷载,二层部分混凝土梁(de)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详细验算结果见附件3,部分验算结果见表12.表12 二层混凝土梁承载力验算结果(4)混凝土板承载力验算该建筑物原使用功能为教学楼,现拟改造为办公楼,根据委托方提供(de)装修图纸表明,该建筑物二层在轴线1-3×B-C、35-37×B-C处拟改造为卫生间,其他楼屋面结构附加恒载未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对该建筑物在轴线1-3×B-C、35-37×B-C处(de)二层楼板进行承载力验算,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中条,不怀疑其他楼屋面板可靠性不足.建筑(de)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在轴线1-3×B-C、35-37×B-C 处,由于二层增加了墙体荷载和板面装修荷载,部分楼板(de)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部分验算结果见表13.表13 二层混凝土板承载力验算结果3、抗震措施核查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第五章“A类砌体房屋抗震鉴定”(de)有关标准,对该建筑物上部主体结构(de)抗震措施进行核查.经核查发现,该建筑物(de)首层抗震横墙间距、首层刚度、材料强度、构造柱、拉结筋等多项抗震构造措施不符合设防烈度7度(de)抗震鉴定标准,具体内容如表14所示.表14 A类建筑物抗震构造措施鉴定八、房屋结构(de)安全性等级评定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de)规定,建筑物(de)结构安全性评定结果详见表15.建筑物(de)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表明,地基基础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为Bu级,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为Du级,围护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为Du级,因此整体结构(de)安全性等级评定为Dsu级,即严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安全性极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de)要求,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表15 单元安全性评定结果九、房屋结构(de)抗震鉴定根据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和抗震措施(de)核查结果,说明建筑物(de)首层抗震横墙间距、首层刚度、材料强度、构造柱、拉结筋等多项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de)要求,建筑物首层少数承重墙体(de)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评定该建筑物(de)结构抗震性能不符合A类建筑、丙类抗震设防类别、7度抗震设防(de)抗震鉴定要求,应进行相应(de)结构加固处理.十、鉴定结论根据有关(de)现行国家规范和鉴定标准,通过现场调查、抽样检测、结构承载力验算和抗震措施核查,对该建筑物提出安全性鉴定结论如下:1、本项目按拆除建筑物首层内承重墙,增设混凝土梁柱托换结构后(de)结构状况,以新(de)装修设计图纸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为荷载取值依据进行鉴定并出具安全性鉴定报告. 2、该建筑物形体基本规则,采用砌体承重墙和混凝土梁板柱(de)混合结构,结构布置基本合理.3、建筑物(de)最大倾斜率为‰(包括施工垂直度误差和外装修影响),大于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规定(de)倾斜变形允许值,但对于两层高(de)楼房尚不至于显着影响结构安全.现场检查发现在建筑物部分转角处构件存在施工垂直度误差和外装修影响;同时,该建筑物(de)上部主体结构和围护墙体未出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de)变形裂缝,表明地基基础没有出现显着影响结构安全(de)不均匀沉降,地基基础(de)目前工作状态基本正常.4、建筑物首层部分承重墙体(de)受压承载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安全性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de)要求.5、建筑物主要在轴线2-3×B-C、35-37×B-C处(de)二层混凝土梁板结构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安全性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de)要求.6、建筑物首层少数承重墙体(de)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首层抗震横墙间距、首层刚度、材料强度、构造柱、拉结筋等多项抗震构造措施不符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de)要求.7、建筑物承重墙体和楼面结构没有出现因荷载过大、承载力不足而引起(de)受力裂缝.个别承重墙体和部分楼屋面板出现因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形引起(de)变形裂缝.个别屋面板底出现露筋和钢筋锈蚀情况.8、围护系统(de)承重部分目前基本保持完好、可以正常使用.9、该建筑物地基基础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为Bu级,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为Du级,围护结构子单元安全性评为Du级,房屋整体结构(de)安全性等级评定为Dsu级,建筑物(de)结构安全性极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de)要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必须在改造(de)同时对原结构采取措施进行加固.10、建筑物多项抗震构造措施和首层少数承重墙体抗震承载力不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de)要求,评定该建筑物(de)结构抗震性能不符合A类建筑、丙类抗震设防类别、7度抗震设防(de)抗震鉴定要求,应在改造(de)同时进行相应(de)结构加固处理.综上所述,该建筑物在按使用功能要求进行改造后,保留下来(de)原结构(de)安全性等级评为Dsu级、安全性极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de)要求;结构抗震性能不符合A类建筑、丙类抗震设防类别、7度抗震设防(de)抗震鉴定要求,必须在改造(de)同时对原结构采取措施进行结构加固处理.十一、处理建议1、建议对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抗震验算不满足规范要求(de)承重墙体采用钢筋网聚合物砂浆面层进行加固处理.2、建议对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de)混凝土梁板结构采用增设支承梁、粘贴碳纤维布、增大截面等有效方法进行加固处理.3、建议对墙体出现(de)收缩裂缝和楼屋面板出现(de)收缩裂缝、钢筋锈蚀等情况,采取钢筋除锈,用结构胶或灌浆等处理措施封闭裂缝.4、建议将屋面板老化开裂部分防水层拆除,重新进行防水处理.5、由于改造后建筑物局部装修荷载较重,建议在改造过程中尽量使用轻质材料,这样可以降低加固(de)工程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物(de)安全度.6、加固工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de)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并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de)规定办理相关报批手续.7、完成加固后,应加强房屋结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de)维护和管理,如发现构件出现耐久性损伤应进行及时有效(de)修复处理.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随意改变房屋结构(de)用途和使用环境.十二、附件附件1:材料抗压强度检验报告附件2、结构平面布置图附件3、计算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手册
在建筑领域,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的相关内容,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建筑结构检测
建筑结构检测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这包括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承重构件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可靠。

在进行结构检测时,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年限、地震安全性、结构病害等因素,从而全面评估建筑的结构状况。

2. 建筑结构鉴定
建筑结构鉴定是在结构检测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评定。

通过鉴定,可以了解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后续的加固再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建筑结构鉴定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结构的材料性能、受力特点、抗震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3. 建筑结构加固再设计
建筑结构加固再设计是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建筑进行加固和再设计。

这包括对结构构件的加固、改善结构受力性能、提高抗震性能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加固再设计,可以使建筑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

通过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环境、承载要求、设计标准等因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保障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是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它们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高度重视和专业技术支持。

我认为在进行建筑结构工程时,应该注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安全可持续发展。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工作对于保障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为建筑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的全面评估和个人观点的内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激发你对建筑结构工程的更多思考和研究。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建筑物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结构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必须严谨细致,确保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建筑结构检测不仅包括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承重构件等方面的全
面检查,还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年限、地震安全性、结构病害等因素,以全面评估建筑的结构状况。

对于老旧建筑,需对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固再设计。

建筑结构鉴定是在结构检测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进
行评定。

通过鉴定,可以了解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后续的
加固再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鉴定工作时,需要考虑
建筑结构的材料性能、受力特点、抗震性能等方面,以便准确评估建
筑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结构加固再设计是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的基础上,采取
相应的措施对建筑进行加固和再设计。

这包括对结构构件的加固、改
善结构受力性能、提高抗震性能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加固再设计,可
以使建筑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需要依托于专
业的知识和技术。

工程师需要对结构的材料性能、受力特点、抗震性
能等方面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也需要考虑建筑的
使用环境、承载要求、设计标准等因素,从而保障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

个人观点认为,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中
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们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高度重
视和专业技术支持。

我认为在进行建筑结构工程时,应该注重综合考
虑各种因素,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安全可持续发展。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是保障建筑安全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它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
和实践,为建筑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再设计的深入探讨,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建筑结构工程
的关注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