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doc

合集下载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一)分享首次分享者:/mg/阿吉!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考古资源十分丰富。

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考古学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并取得辉煌成就的100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评选出的“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就是20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代表。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在地域上遍及整个中华大地,在年代上涵盖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17世纪初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

这些考古发现都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的发现、北京人距今70万年~距今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发现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

发掘年代:1921年该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人类在东方大陆的起源,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剑齿虎头骨化石:(上)剑齿虎上犬齿化石:(中)山顶洞人头骨化石:(下,脑量1300毫升~1500毫升2 云南元谋人的发现距今170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云南省元谋县。

发掘年代:1965年对于研究猿人化石的地理分布、体质形态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元谋人牙齿化石:(左上:11.4毫米,右上:11.3毫米)刮削石器:工具(下)3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发掘年代:1963年为研究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石器:工具(上,长3.7~4.6厘米)蓝田人头骨化石:(下,脑容量780毫升)4 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

长沙马王堆汉墓——20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20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工程总投资:—工程期限:1972年——1974年马王堆汉墓原址,位于长沙一所老年医院内,现仅存3号坑1972年7月30日新华社报道,一座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墓葬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

在这座古墓葬里,尸体、官椁及大批的随葬物,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

尸体出土时,全身裹着20层丝绸衣服,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溶液里。

出土后,经医生的解剖检验,证明女尸不但外形完整,而且内脏器官也是完整的。

尸体的皮下结缔组织还有弹性。

股部动脉的颜色,几乎跟刚死去的尸体一样。

给她注射防腐剂时,皮、肉、血管等软组织,随着药水所到而鼓起,然后通过微血管扩散。

估计女尸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

食道和胃里还保存着几颗甜瓜子。

从各方面的病理查明,死者生前患有多种疾病,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似乎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和服饰则是中国古代丝绸的宝库;同时出土的帛书、帛图、帛画以其丰富的内涵印证了中国文化的丰厚与久远;关于三号墓主人,仍争论不休……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墓葬概况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开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

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

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冢”。

1972-1974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

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

《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

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 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

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名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

2022年北京张家口崇礼奥运知识问答题题库

2022年北京张家口崇礼奥运知识问答题题库

奥运知识问答一、必答题1.现代奥运会是_性的体育竞赛。

CA宗教B环保C国际2.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在古希腊的举办一次,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公元前776年—公元393年)AA、奥林匹亚B、雅典C、斯巴达3.1992年7月21日,国际奥委会在巴塞罗那召开第99次全会,决定以为榜样,向国际社会呼吁在奥运会期间实行“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CA、罗马B、埃及C、古希腊4.古代奥运会共举行_届。

C A296 B283 C293 D2865.顾拜旦提出的奥林匹克运动以的宗旨是:CA、更快更高更强B、重在参与C、团结和平友谊6.奥运会每年举办一次。

CA、2B、3C、47.第13届残奥会将于_____举行。

BA、2008年8月15日至9月1日B、2008年9月6日至9月17日C、2008年9月7日至9月17日D、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8.古代奥运会体现了的力量。

AA、真善美B、神C、人类9.绿色奥运以理念作为指导,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新的启示,并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CA反增长B环保优先C可持续发展10.顾拜旦是的教育家。

AA、法国B、英国C、希腊11. 在一届冬奥会上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美国男子速滑健将海登,他在1980年第13届冬奥会上共获枚金牌。

A A五B六C七12.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始办于_____年。

CA、1960B、1959C、196113.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

CA、萨马兰奇B、罗格C、巴赫14.奥运圣火首先传到,再传到其他主办城市。

AA、雅典B、伦敦C、巴黎15.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是西南约300公里的地方。

AA.希腊雅典B.埃及开罗C.英国伦敦16.奥林匹克运动力图通过_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BA竞争B体育运动C运动员的交流D宣传活动17.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是: AA.顾拜旦B.福楼拜C.拜占庭18.年6月23日,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A A.1894 B.1984 C.148919.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有世界“花园城市”之称的是:BA.希腊雅典B.瑞士洛桑C.瑞典斯德哥尔摩20.中国奥委会的宗旨是_________AA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体育运动B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C组织中国奥运运动D 提供奥运经费与器材21.第一届奥运会是1896年在举行的。

中国考古百大发现

中国考古百大发现

中国考古百大发现1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遗存有多处100万年以前的早期人类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被有的学者称作“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

2 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化石判断,元谋人为早期猿人,已进入直立人阶段,可能已学会用火。

3 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65万年左右出土了亚洲北部迄今最古老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其中三棱大尖状器被认为是蓝田人文化特征之一。

4 北京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70万至1.8万年北京人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其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从而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序列;遗址中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拥有丰富的装饰品;遗址内的鲩鱼等水生动物化石表明他们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死者的埋葬方式说明出现了原始的宗教意识。

5 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15万~10万年出土的牙齿化石可以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属于早期智人;出土的文化遗物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

6 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距今3万~1.7万年遗址中某些石器的形状与欧洲古文化接近,可能表明了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状况。

7 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距今1.25万年出土有石器、骨角器和陶器,说明有了炊煮的生活方式;当时人们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可能出现农耕。

8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淮河流域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出土有石磨盘、骨笛、陶器等物品;陶器中的残留物说明当时已开始酿酒;陶器、龟甲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当时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

9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8000~7100 年遗存有房基、粮窖等遗址,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说明北方地区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家禽、制作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住房形式为半地穴式,并利用窖穴储藏东西。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1.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遗存有多处100万年以前的早期人类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被有的学者称作“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

2.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化石判断,元谋人为早期猿人,已进入直立人阶段,可能已学会用火。

3.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65万年左右)出土了亚洲北部迄今最古老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其中三棱大尖状器被认为是蓝田人文化特征之一。

4.北京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70万至1.8万年) 北京人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其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从而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序列;遗址中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拥有丰富的装饰品;遗址内的鲩鱼等水生动物化石表明他们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死者的埋葬方式说明出现了原始的宗教意识。

5.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15万~10万年)出土的牙齿化石可以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属于早期智人;出土的文化遗物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

6.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距今3万~1.7万年)遗址中某些石器的形状与欧洲古文化接近,可能表明了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状况。

7.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距今1.25万年)出土有石器、骨角器和陶器,说明有了炊煮的生活方式;当时人们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可能出现农耕。

8.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淮河流域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出土有石磨盘、骨笛、陶器等物品;陶器中的残留物说明当时已开始酿酒;陶器、龟甲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当时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

9.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8000~7100.年)遗存有房基、粮窖等遗址,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说明北方地区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家禽、制作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住房形式为半地穴式,并利用窖穴储藏东西。

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终于重现人间!妇好墓_【今日爆点】

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终于重现人间!妇好墓_【今日爆点】

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终于重现人间!妇好墓_【今日爆点】妇好,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

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

2016年,是妇好墓成功发掘40周年。

整整40年前的1976年,随着妇好墓的发现,这位之前只存在于甲骨文记载中的传奇女性,终于得到考古证实。

安阳殷墟妇好墓墓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殷墟考古发现中,影响最大、成果最多的考古发现;也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能够与甲骨文联系断定墓主身份与墓葬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在中国考古史与殷商史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鲜为人知的是,发现并主持挖掘妇好墓的考古学家,是一位来自河北东光的女性--2016年3月8日,《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

一位87岁的老人不仅亲自为展览校阅了有关文稿,还应邀来到首展现场。

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她亲自为观众讲解了其中一款文物的“前世今生”。

她,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妇好墓的发现者郑振香。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她的名字,注定将与3000多年前另一位不凡的女性--妇好永远联系在一起。

郑振香一座险些与今人失之交臂的古墓安阳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更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有人说,提起殷墟考古,就不能不提到妇好墓;提到妇好墓,就不能不说起它的发现者--郑振香。

2016年早春,在位于北京方庄的家里,与记者聊起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郑振香却说,最令自己心仪的一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人物:“我从小就喜欢穆桂英,觉得她有魄力。

我的性格也是这样的,做事有决心,坚持到底。

只要我认为这个事是正确的,我就尽量完成,而且尽量争取完成得最好。

”“如果没有郑老师40年前的坚持钻探,妇好墓的发现说不定还要再推迟多少年,也许至今、甚至永远不会为人所知--那样的话,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妇好,可能就会像穆桂英一样,只能更多地存在于传说之中了。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揭晓河南省入选17项名列第一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揭晓河南省入选17项名列第一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揭晓河南省入选17项名
列第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州今古》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权威考古学刊物《考古》杂志和 8个国家级文物考古机构 ,2 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文物考古机构 ,1 1所重点大学的考古文博院、系共同评选的“中国 2 0世纪 1 0 0项考古大发现”显示 ,河南省作为文物大省 ,共有 1 7项考古大发现入选 ,名列全国第一 ,安阳殷墟以最高票名列百项之首。

中国 2 0世纪 1 0 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 ,评选范围为 1 90 1年~ 2 0 0 0年间中国 (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在内 )的重大考古发现。

要求一是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 ,二是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 ,三是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总页数】1页(P36-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
【相关文献】
1.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河南名列全国第一 [J], ;
2.感受河南考古发现的魅力--《启封中原文明--20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简介 [J], 段南萍
3.2016年《农业工程学报》再次入选(Top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在入选的3种农业类中文期刊中名列第一 [J],
4.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水下考古项目首次入选 [J],
5.“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揭晓崇明三星镇入选50强榜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一)分享首次分享者:/mg/阿吉!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考古资源十分丰富。

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考古学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并取得辉煌成就的100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评选出的“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就是20世纪中国考古发现的代表。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在地域上遍及整个中华大地,在年代上涵盖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17世纪初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

这些考古发现都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的发现、北京人距今70万年~距今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发现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

发掘年代:1921年该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人类在东方大陆的起源,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剑齿虎头骨化石:(上)剑齿虎上犬齿化石:(中)山顶洞人头骨化石:(下,脑量1300毫升~1500毫升2 云南元谋人的发现距今170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云南省元谋县。

发掘年代:1965年对于研究猿人化石的地理分布、体质形态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元谋人牙齿化石:(左上:11.4毫米,右上:11.3毫米)刮削石器:工具(下)3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发掘年代:1963年为研究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石器:工具(上,长3.7~4.6厘米)蓝田人头骨化石:(下,脑容量780毫升)4 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大考古发现(一)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大考古发现(一)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大考古发现(一)作者:来源:《丝绸之路》2010年第13期1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石匣里乡境内,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成为中国以至其他大陆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

泥河湾标准地层记录了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及史前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泥河湾盆地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

在200多万年前,这里是一个较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围是古动物的世界。

后来,湖水干枯,湖底裸露,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干枯的“古湖平原”变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湾盆地就是其中之一。

盆地周围的山地森林密布,气候温暖潮湿,野生动物密集,同时也是远古人类理想的生活场所。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科学家就在这一带发现了许多双壳蚌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质及古生物工作者到这里多次进行考察,发现了数以百计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近年来又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在时代上,从100多万年到1万年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每个阶段的遗址都有,且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百万年以上的遗址就有18处,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考察发现证明,泥河湾遗址是寻找早期人类化石的一处重要地区。

2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位于云南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上,距县城7公里,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巾围人最早的人类遗址。

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化石判断,元谋人为早期猿人,已进入直立人阶段,可能已学会用火。

元谋人遗址发掘时,地层中发现大量碳屑,长4~8毫米,大致可分为三层,分布在上下3米的界线内,有的较集中,呈鸡窝状,碳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

地层中还含有烧骨(经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鉴定可能为烧骨)。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六、殷墟的保护

六、殷墟的保护

六、殷墟的保护六、殷墟的保护殷墟是中国所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作为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者,我们既要承担主权国的保护责任,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并要遵循共同承诺的世界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准则。

殷墟虽然经过近80年的考古发掘,但地下埋藏的古代遗存还远未罄竭。

无论发掘过的还是未发掘的,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都要认真保护,合理利用。

殷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已“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责任更重于荣誉。

因此,我们遗产地的管理机构,一定要认真履行好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在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安阳市各级政府和文化、文物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做好殷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工作的规律,为丰富和推进全球的世界遗产事业作出我们的贡献。

对殷墟的保护,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并做好工作。

其一,保护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

殷墟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这是一项由中国权威考古学刊物《考古》杂志主持的评选活动,安阳殷墟遗址以最高得票数名列第一。

参加这次投票活动的有中国8个国家级文物考古机构,11所设有考古学系的重点大学以及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文物机构的近百名知名考古学家,评价指标分三项:一是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二是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三是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殷墟遗址在上述三个方面,均具有无可争议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殷墟的价值和意义之大。

殷墟遗址和甲骨卜辞的某些内容证实《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所载的商王朝成为信史。

并为探索和研究“夏王朝”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动力。

(图四九)A、甲骨卜辞(《甲骨文合集》32384)本片甲骨是祭祀殷代自上甲至小甲的所有先公先王的卜辞。

著名甲骨学者王国维曾根据此甲骨文记载,纠正了史书中的某些错误。

B、殷代石人。

高9.5厘米,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

二十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二十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世纪中国重⼤考古发现 在20世纪⾥,中国有什么不断改写着民族和⼈类的历史的考古“奇迹”吗?关于⼆⼗世纪中国重⼤考古发现你⼜知道多少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世纪中国重⼤考古发现,希望对⼤家有帮助。

⼆⼗世纪中国重⼤考古发现:叹为观⽌的艺术宝藏 1900年,敦煌莫⾼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

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反响。

⼋⼗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21⽇,⼀个逃荒到敦煌莫⾼窟的道⼠王圆在监督雇⼯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裂⼀缝”,奇迹出现了。

王道⼠顺⼿⽤烟袋锅向裂缝处敲了⼏下,发现⾥⾯竟是空的。

于是,在雇⼯的挖掘下,⼀个内藏⽆数古经、绣画、⽂书、法器等⽆价之宝的藏经洞就这样重见天⽇了。

藏经洞是莫⾼窟寺院僧侣在躲避战乱迁徙他乡时⽤来珍藏佛家宝物的。

这些僧⼈既没回来,新来的僧⼈也⽆从得知,于是这批稀世珍宝在⽯洞⾥⼀睡就是近900年。

令⼈痛⼼的是,由于王道⼠的⽆知和当地官员的腐败,这批宝物先后遭到俄、英、法、⽇等国的“探险家”的数次豪夺,损失极为惨重。

藏经洞的发现是重新唤起⼈们重视敦煌的⼀个契机。

敦煌⽯窟的重要还在于它保存着为数惊⼈的雕塑和壁画。

这些艺术珍品经过从北朝到元代千余年的雕琢,反映了宗教的⽂化内容和建筑、服饰、舞乐等社会史迹,具有极⾼的历史、学术和科学价值,⽽且,其艺术价值也令⼈叹为观⽌。

⼆⼗世纪中国重⼤考古发现发现兵马俑:秦帝国的赫赫武功 1974年3⽉,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的武⼠俑和车马俑。

深埋地下的古代⼤军震动了全世界。

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奇迹”。

在陕西临潼的骊⼭北麓,有⼀座“中国第⼀帝陵”--秦始皇陵。

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就位于始皇陵园东门⼤道的北边。

1974年3⽉,临潼县⼀位普通农民在打机井时意外发现了与真⼈⼤⼩相仿的陶制⼈头、⼈⾝和⼿。

县⽂化馆有关⼈员闻讯后赶到现场,进⾏了初步的收集和清理。

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对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一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按时代先后排列如下:)1.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2.云南元谋人的发现;3.陕西蓝田人的发现;4.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金牛山人的发现;5.广东曲江马坝人的发现;6.河北阳原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7.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8.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9.湖南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掘;10.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1.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2.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3.湖南澧县城头山新石器遗址的发掘;14.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5.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6.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7.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8.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9.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20.重庆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21.湖北京山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22.河南安阳后冈三叠层的发现;23.河南陕县庙底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24.河南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25.上海青浦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26.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27.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28.湖北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29.甘肃临洮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30.青海乐都柳湾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31.辽宁凌源、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掘;32.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33.广东曲江石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34.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35.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36.台湾台北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37.甘肃广河齐家坪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38.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39.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40.内蒙古赤峰夏家店青铜时代遗址的发掘;41.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墓地的发掘; 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二42.河南偃师商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43.河南郑州商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44.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方国遗址的勘探与发掘;45.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46.江西清江吴城商时期青铜文化遗址的发掘;47.江西新干商时期大型墓葬的发掘;48.四川广汉三星堆商时期祭祀器物坑的发掘;49.陕西周原西周遗址的勘探与发掘;50.陕西丰镐西周都城遗址与墓地的勘探与发掘;51.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与贵族墓地的勘探与发掘;52.山西曲沃西周晋国贵族墓地的发掘;53.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的勘探与发掘;54.山西侯马东周晋国故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55.河南新郑东周郑韩故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56.河北易县战国时期燕下都遗址的勘探与发掘;57.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的发掘;58.湖北江陵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周围东周墓群的发掘;59.河北平山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发掘;60.湖北铜绿山西周至汉代矿冶遗址的发掘;61.陕西咸阳秦咸阳城及秦宫殿遗址的勘探与发掘;62.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勘探与发掘;63.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与龙岗秦墓的发掘;64.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65.陕西西汉帝陵的调查及陵园的勘探与发掘;66.河北满城汉墓的发掘;67.江苏徐州地区汉代楚王陵的发掘;68.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69.广东广州汉代南越王墓的发掘;70.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发掘;71.河南洛阳烧沟汉墓的发掘;72.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及贵族墓地的发掘;73.内蒙古居延汉代遗址与简牍的发现与发掘;74.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75.新疆楼兰汉晋楼兰古国都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76.新疆民丰尼雅汉晋时期遗址的勘探与发掘;77.河北临漳曹魏、北朝邺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78.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的发现;79.江苏南京地区东晋、南朝模印拼嵌砖画大墓及大族家族墓地的发掘;80.甘肃敦煌石窟的调查与发掘;81.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调查与发掘;8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调查与发掘;83.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室及贵族墓葬的调查与发掘;84.山东青州龙兴寺古代窖藏佛教造像的发现;85.陕西西安隋大兴唐长安城址的调查与发掘;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三86.河南洛阳隋唐洛阳城及宋代衙署庭院遗址的勘探与发掘;87.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的发掘;88.陕西唐代帝陵陪葬墓的发掘;89.陕西扶风唐代法门寺塔基的清理;90.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公元4~8世纪墓群的发掘及文书的发现;91.黑龙江宁安唐代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勘探与发掘;92.江苏南京五代南唐二陵的发掘;93.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辽陈国公主墓的发掘;94.河南禹县白沙宋墓的发掘;95.宁夏银川西夏王陵的勘探与发掘;96.浙江南宋龙泉窑遗址的勘探与发掘;97.陕西铜川唐至明代耀州窖遗址的发掘;98.西藏古格王国都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99.北京元大都遗址的勘探与发掘;100.北京明定陵的发掘。

20世纪中国10项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20世纪中国10项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20世纪中国10项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一、周品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研究1918年2月的一天,瑞典著名地质学家安特生偶然听说周口丿占附近一个叫龙骨山的地方有"龙骨〃和石灰岩的洞穴,于是只身前往,对一小块遭到破坏的含化石的堆积物进行了小规模发掘,仅找到两个种的啮齿类和一个种的食肉类化石,收获不大。

1927年,曲代表中外双方的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签署了系统发掘周口店的协议,1928年,发掘的堆积物2800立方米,得材料573箱,乂发现了一件少年女性右下颌骨和一件成年人的保存有三颗完整臼齿的下颌骨。

沉睡地下儿十万年的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在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

由北京人的遗骨可以推测他们的外貌。

北京人的头骨的特征是前额低平,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像房檐一样遮盖着双眼;脑壳很厚,大约比现代人要厚—倍。

大半个世纪以来,对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使周口店成为闻名世界的人类化石宝库之一。

它解决了19世纪末爪哇猿人发现以来,猿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长期争论,确立了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大大推进了我们对于人类发展和人类起源的认识。

二、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半坡遗址的遗存丰富,面积约5万平方米。

它是在1953年被前西北文物清理队发现的,1934至193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的考古工作者连续进行了5次发掘,它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笫一次发现的一处原始氏族聚落遗址,后经14C测定年代为距今6700至6100年。

半坡聚落遗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山家庭到家族再到氏族社会的完整的生活场景,它不仅是新石器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人类发展史、文化史诸领域研究的极为珍贵的实物遗产。

三、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冬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浙江杭县(今余杭市)的良渚镇。

良渚遗址的首次发掘工作是在1936至1937年春,由当时浙江西湖博物馆的施听更先生主持。

〃良渚文化〃的命名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于1959年12月26日正式提出的。

殷墟的重要发现

殷墟的重要发现

殷墟的重要发现殷纣身死,国都为墟。

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

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

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 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树立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

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和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证据。

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第一次全面负责、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培养了一批批的考古学者,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

殷墟重要的文化价值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肯定。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

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杜金鹏说,安阳殷墟在1978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青铜容器4000余件,这些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殷墟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实际上,安阳其他一些证据证明,这并不是殷墟最大的青铜器物。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钢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它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司母戊要大得多,这样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圆形的鼎,那比司母戊鼎壮观多了。

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

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

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作者:郑绍宗来源:《文物春秋》2008年第02期【关键词】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满城汉墓;刘胜;窦绾;纪实【摘要】1968年夏秋发掘的河北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本文作者参加了两墓发掘的全过程。

今年恰值满城汉墓发掘40周年,特撰此文,对当年的发现、发掘过程做了回顾,以为纪念。

1968年是我国考古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作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就是在这一年的夏秋时期发掘的。

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满城汉墓的发掘工作,亲自批示由郭沫若老和河北省政府合作,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分别派出考古工作人员进行发掘。

满城汉墓的发掘工作于1968年5月29日开始,至6月24日,由河北省文物工作队会同当地驻军清理了一号墓(刘胜墓)的甬道、中室、南北耳室和回廊。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来考古专业人员,与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合作,开始清理一号墓主室,至8月2日全部清理结束。

发掘一号墓的同时,推断出二号墓(窦绾墓)的位置,8月13日开始对二号墓进行发掘,至9月19日结束。

两墓共出土文物10633件。

一号墓文物分装5辆大卡车,于8月3日运往北京;二号墓文物分装3辆大卡车,于9月20日运往北京。

从l974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原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合作编写发掘报告,1980年,《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分编为上、下两册,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1977年,满城汉墓出土文物运回河北,并在石家庄展出。

一、华北平原上的殷富之地——汉代中山国汉代中山国位于今华北平原的中部,西倚太行,南踞滹沱,土地膏腴,庶民殷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粮仓。

2000多年来历史延绵不绝,是与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分不开的。

(一)汉中山国1、汉中山国建立的背景西汉中山国是汉代北方著名的郡国之一。

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贾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前期遗存,因地处贾湖村而得名的一处遗址。

呈近圆形,总面积5.5万平方米。

文化层厚1~1.5米。

经七次发掘,发现大批遗迹、遗物。

出土文物及标本数千件,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动物骨骼及植物颗粒和果核。

地理环境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

南距舞阳县城20多公里,东距北舞渡镇3公里,是一处重要的裴李岗文化遗址。

这里自古以来气候湿润,河流纵横,便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境地。

遗址附近沙河宽阔的水面,自西北汹涌而下,在距遗址约3公里处环绕向东而行,一泻千里。

灰河由遗址西4公里处蜿蜒而过,至北舞渡注入沙河。

离遗址最近的是泥河,距遗址仅1公里。

泥河源于叶县,在遗址西8公里处流入舞阳县,贯穿全境,在出境处注入澧河。

在灰河和泥河之间有一片小湖泊,即是贾湖,贾湖村坐落在贾湖北岸。

贾湖村东为泥河洼滞洪区,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中心区最低点海拔63.8米。

修建这片滞洪区主要是为了在汛期到来时,分流沙河洪水,以保护遗址东30公里处的京广铁路不受水患的威胁。

勘察历史遗址位于贾湖村东,平面呈不规则的圆形,总面积5.5万平方米。

1961年,原县博物馆馆长朱帜下放贾湖村劳动,在土井和薯窖断壁上首次发现该遗址。

20世纪70年代,修筑护村堤时破坏了遗址中部文化层,该村小学在堤下开荒种地,发现了一些陶壶、石铲等文物,学校教师贾建国将这些文物收集上交当时的县文化馆。

1962年,舞阳县文化馆文物专干朱帜,因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贾湖村劳动。

一次他在劳动时,发现村东的沟底有许多陶片,于是在这一带进行了细心勘察。

他在废弃的井壁、断崖、沟坎上同样发现了许多人骨和红烧土,还在红烧土上发现有稻壳印痕。

红烧土通常指被烧烤陶化的土块,以砖红色居多,一般都与大火焚毁的房屋有关,这一切表明这里可能有原始人类居住过的村落遗迹。

1975年8月,舞阳县境内连降暴雨,沙河、泥河、灰河、澧河……大大小小的河流一同决堤而出,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
殷墟博物苑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物遗址
司母戊鼎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第二个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较,殷墟的青铜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以等级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世界青铜文明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出独特的东方色彩。

殷墟出土青铜器种类繁多,器形厚重,纹饰繁缛,铸造工艺高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其中尤以王陵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负盛名,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

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饕餮纹、夔纹为主体装饰,给人以稳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54号凹形遗址
54号基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

该基址濒临洹水西岸,整体呈凹字形,缺口向东。

包括南、北、西三组基址,这些房基构成半封闭状的建筑群,面积达5000平方米,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已具备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

该基址也是20世纪50年
代以来宫殿宗庙区内发现的最重要的建筑基址。

殷墟车马坑
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

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

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

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

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

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

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甲骨文
中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

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标志着已进入了成熟阶段。

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中国古代甲骨占卜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墟时期则是占卜最盛行的时期,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成为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的纳贡、收贮、整治、钻凿及占卜方法、程序和卜辞的语法、辞例等形成一套严格而有系统的制度。

据甲骨文记载,殷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

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疾病、做梦、生子等。

商代以后,甲骨占卜逐渐失去了其显赫地位。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商代占卜制度,为研究中国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

从甲骨
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妇好墓
著名的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该墓南北长50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

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枚。

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

根据该墓的地层关系及大部分青铜器上的妇好铭文,考古学者认定墓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

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YH127甲骨窖穴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

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

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

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区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

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殷墟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
物的博物馆,该馆严格按照科学、环保、安全、符合遗址保护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尽可能地与殷墟遗址景观相协调。

从平面上看,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馆内展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建国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国宝级文物共500多件,展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乙二十仿殷大殿
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乙组基址上复原的其中一座,它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尚未发掘,所以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是宫殿宗庙区主要建筑之一,该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正如《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建筑风格,造型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

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乙七基址
殷墟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突出表现在丧葬和祭祀制度中,在营造宫室宗庙等建筑时,要举行一系列非常血腥的祭祀仪式,借以除妖避邪,镇宅安居。

殷墟发现的大量的人祭和人殉的遗迹,为商代晚期大规模的人祭、人殉现象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乙七基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该基址为商代宗庙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推想其地面的建筑也定为不凡。

宗庙建筑一般要经过奠基、置础、安门、落成四个步骤。

(1)、奠基:地基夯成后,在基址挖坑埋狗,重要的建筑兼埋儿童,这是奠基仪式;(2)、置础:在夯实的地基上放柱础石,起到加固柱子和防止腐烂的作用,这是要埋入牛、羊、狗三牲,有时也加用人牲。

然后填土夯实。

这是置础仪式;(3)、安门:在门槛前后左右挖方坑,分别埋置看门的侍卫1 3人,皆跪仆相向,手执铜戈、盾牌,防卫目的异常明显,这是安门仪式;(4)、落成:整个建筑完成后,要举行隆重的
落成仪式,这时的用牲种类多,规模大,有时要杀掉上百人,连同牲畜,车辆,整整齐齐埋在建筑物旁。

在乙七基址之南曾发现成行的密集小葬坑和车马坑遗迹,有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390余人。

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早期大量地使用人祭与人殉的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历史价值
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奠定了殷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靠的古代都城地位。

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深入,殷墟的范围和内涵仍在不断地扩大。

尤其是近年来,殷墟考古仍不断有惊世发现,1990年的郭家庄、1991年的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1999年的洹北商城、2001年的花园庄东地等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震惊中外学术界,从而更加证明殷墟的价值与潜力。

根据目前殷墟发掘的情况和现有地域判断,殷墟范围内必然还有大量的文化遗存未被发现,这些遗存也必然会给人们以新的知识和宝藏,殷墟的范围还会随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而得到扩展,而殷墟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