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考古大发现 揭秘赵廷隐墓地之谜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考古魏晋十六国墓葬魏晋十六国时期,一般指曹魏黄初元年篡汉起至北魏攻灭北凉统一北方止(220~439)。
这期间,淮河、秦岭以北的中国北部地区,各政权各民族间相互攻伐,战乱不息,社会经济调敝,反映在埋葬方面,一般表现为简埋薄葬,与秦汉墓比较,已大为逊色。
曹魏西晋的统治者,迫于经济困难,无力营建宏大陵寝,又为防止死后陵墓被盗掘,往往“依山为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不设神道,地面上不留任何痕迹,考古探觅较难。
十六国时期,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防止坟墓被盗掘,大多沿用本族流行的“潜埋”而不起坟的葬法,所以他们的坟墓也不易被发现。
但是,帝陵以外的一般魏晋十六国墓葬,并不受此限制。
1915 年,英国斯坦因盗掘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从已发表的资料看,至少有六座墓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墓葬。
本世纪上半叶,日本人鸟居龙藏、驹井和爱等人先后多次在辽阳一带发掘汉魏晋壁画墓。
1944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敦煌佛爷庙墓地发掘十多座魏晋墓。
还有,自本世纪初以来,魏晋墓志不断在洛阳出土,其中有晋贾充妻郭槐墓志、武帝贵人左棻墓志、晋中书侍郎荀岳夫妇墓志。
这些墓志为研究这一地区的魏晋墓,特别是西晋帝陵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不断被发现,就北部地区来说,河南的洛阳、偃师、郑州、延津、焦作、安阳、南阳,陕西的西安,河北的石家庄,北京市,山东的苍山、诸城,辽宁的辽阳、北票、锦州、义县、旅顺、朝阳、本溪,甘肃的敦煌、酒泉、嘉峪关、张掖、永昌、武威、崇信,青海的大通,新疆的吐鲁番,都发现了这个时期的墓葬。
在这个时期的大中型墓中,往往有纪年墓砖或其他带有纪年的器物随葬,还有记录墓主姓名身份的碑形墓志、印章和壁画题记,这些都为墓葬断代、器物编年以及墓主身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这是先秦两汉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北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各地墓葬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不尽一致。
被“遗忘”的世界文化遗产,“钟山之阴”明功臣墓初探
被“遗忘”的世界文化遗产,“钟山之阴”明功臣墓初探读书会活动现场。
功臣陪葬帝王陵墓,始于先秦,到唐朝发展成完备制度。
唐贞观十一年,唐太宗下诏曰:“诸侯列葬,周文创陈其礼,大臣陪陵,魏武重申其制。
去病佐汉,还奉茂乡之茔。
夷吾(管仲)相齐,终托牛山之墓。
斯盖往圣垂范,前贤遗则,存曩昔之宿心,笃始终之大义。
皇运之初,时逢交泰,谋臣武将等,先朝特蒙顾遇者,自今以后,身薨之日,所司宜即以闻,并于献陵左侧,赐以墓地,并给东园秘器。
”(《唐会要》卷二十一)。
唐十八陵,其中部分就有功臣墓陪葬,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功臣陪葬墓最多,现存187座,除一小部分为皇族陪葬外,其余皆为功臣(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李靖、程知节、秦琼等)。
唐昭陵陪葬墓分布图。
唐昭陵陪葬墓之魏徵墓。
(图片来自网络)唐昭陵陪葬墓之徐懋功墓。
(图片来自网络)明代,功臣墓陪葬更是形成独特的皇陵景观,以明孝陵为最。
在“钟山之阴”(山北水南为“阴”)、也就是南京紫金山北麓,分布着众多的明代开国功臣墓葬,如今已经成为明孝陵不可或缺、却最容易被忽视的组成部分。
明功臣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升格为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并不知道明功臣墓是世界文化遗产,对这些墓更是极其不了解)。
石头君年幼时曾看过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赵景深、杜浩铭校注的历史演义小说《英烈传》,对书中所附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沐英等明代开国功臣绣像过目难忘。
后来才知道,这批画像出自清代画家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
大凡一个朝代得以开创建立,除了开国君主具备雄才伟略外,开国功臣们披坚执锐,亲冒矢石、浴血奋战,也同样在史册上留下浓重笔墨。
在大明开国的宏伟历史画卷中,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开国功臣就厥功至伟、不可或缺。
《晚笑堂画传》之中山王徐达。
《晚笑堂画传》之岐阳王李文忠。
《晚笑堂画传》之宁河王邓愈。
《晚笑堂画传》之东瓯王汤和。
《晚笑堂画传》之黔宁王沐英。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随即在鸡笼山(今北极阁)上建功臣庙一座,奉祀徐达等明朝开国功臣309人。
揭秘宋朝皇帝赵匡胤死后百年尸体喷毒之谜介绍
揭秘宋朝皇帝赵匡胤死后百年尸体喷毒之谜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恐怖怪事,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不仅没有腐烂,脸色还鲜活如生;或者他们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宝时,尸首突然坐了起来;再或者在挪动尸体的时候,尸体的口中突然喷出黏液。
宋末元初时,有个盗墓贼在挪动赵匡胤尸首时,就被喷了一脸的黏液,怎么回事?在宋朝的盗墓贼中,有一个叫“朱漆脸”的人,脸上覆盖着一层黑漆。
说到这层黑漆的来历,还与死去的赵匡胤有关。
北宋被灭后,北宋皇陵从此无专人看管,在金国扶植下成立的“大齐”伪皇帝刘豫寡廉鲜耻,竟然成立“淘沙官”,大肆毁坏北宋皇陵,盗取财物。
一折疯抢,百万礼包尽在风林购,百度搜索风林购,查看更多热门活动。
上行下效,连皇帝都盗墓,民间的盗墓者也跟着趁火打劫,朱老大就是这些盗墓贼中的一个。
朱老大与永昌陵陵使的后人是邻居,无意中听到这人说起随赵匡胤葬下的有一条非常贵重的玉带。
这条玉带是赵匡胤从后周皇帝那里得来的,一折疯抢,百万礼包尽在风林购,百度搜索风林购,查看更多热门活动。
上面镶有七七四十九颗夜明珠、七七四十九粒大钻石、七七四十九片翡翠,堪称稀世国宝。
金兵盗陵时,因不知其珍贵,并没有将这条玉带盗走,依旧留在陵中赵匡胤的腰上。
朱老大出自盗墓世家,自己本身也以盗墓为生,听了墓使后人的话,立马就打起了玉带的主意。
一天晚上,朱老大瞒着他人,一个人偷偷来到了永昌陵。
当时的永昌陵,早就被金人损坏得不像样了,朱老大很容易就找到了赵匡胤的棺木,一看,赵匡胤的腰上果然有一条玉带,朱老大就伸手去拉玉带。
赵匡胤虽然死了一百多年,但由于尸首曾做过防腐处理,还如刚死不久一样,将玉带牢牢压在身下。
一折疯抢,百万礼包尽在风林购,百度搜索风林购,查看更多热门活动。
这次朱老大是一个人来的,没有带帮手,只好找来一根绳子,一头套在赵匡胤的脖子上,另一边套在自己身上,试图将赵匡胤拉起来。
这是盗墓贼惯用的一种“贴面盗”的方法,主要用来取尸身上的宝物。
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那个人走了
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那个人走了作者:郑院鸳来源:《畅谈》2018年第12期在陕西临潼的兵马俑景区里,如往常一样,游人如织。
每一位参观的游客,无不被眼前的气势恢宏所震撼。
他们驻足观看,发出阵阵惊叹。
他们或许不知,如今这个壮观的“地下军团”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守护者。
5月16日21时30分,82岁的赵康民与世长辞。
44年前,正是他最早将兵马俑认定为文物并进行了最初的修复,守护了这一伟大的人类文化遗产。
秦俑初现,慧眼识得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西距秦始皇陵1500米。
1973年春,临潼逢大旱,村里的公社社员在地里挖井。
接连挖出当地人称为“瓦神爷”的陶片。
当地管水利的干部房树民稍懂文物知识,看后觉得可能是文物,便立刻打电话给临潼文化馆。
时任馆长的赵康民接到了电话,“老赵,你快来,西杨村打井打出好多瓦人,头比真人还大,还有铜箭头、秦砖。
”赵康民一听惊喜万分,当即放下手头工作,踏上自行车赶往现场。
赵康民在日后的《考古生涯》中这样描写了那天的那一时刻,“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又惊又喜,凭着铜箭头和铅砖,我当即武断为秦武士陶俑陪葬坑。
于是我立即对副馆长王进成和丁耀祖说:“快走……’”。
见到现场的赵康民十分震惊,他当即下到井下,对现场进行分辨.并对土层结构进行勘察,断定这是一座陪葬坑。
他又对完整的陶件进行分析,他联想到馆藏的跪坐俑,虽然眼前的陶俑明显比先前见到的陶俑个头要大。
骊山脚下,京畿之地,赵康民的直觉告诉他这是秦代的遗物,是与秦始皇陵有关的遗物。
在自述文章《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始末》中,赵康民写道:“凭着铜镞和秦砖,当即武断为秦武士俑陪葬坑”,现场查看后“证实了我的武断准确无误”。
初见兵马俑,他这样记载道:“杨培彦(打井的农民)领我们看完出土的秦砖,又领我们到了井边看现场,现场—片狼藉,残俑横七竖八,柿树上架着俑头;麦田旁立着残俑,戴着破草帽吓麻雀;红烧土上立着残俑,俑前香烟袅袅,残烛在燃烧,纸灰遍地……”尽管抗旱在即,赵康民还是告诉乡亲这口井不能打了,要先搞清楚俑的来历。
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艺术造型特征
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艺术造型特征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艺术造型特征1. 引言赵廷隐墓伎乐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是唐代赵廷隐墓中出土的一组陶俑,展示了唐代音乐和舞蹈的艺术风貌。
这些俑具有独特的艺术造型特征,反映了当时音乐与舞蹈的发展水平和审美观念,对于我们研究唐代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基本情况赵廷隐墓位于陕西省杨凌县,是唐代贵族赵廷隐的墓地。
墓中出土的陶俑分为乐器俑、舞蹈俑和歌唱俑三种类别,共计约100余件,其中以乐器俑最为突出。
这些俑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当时音乐演奏和舞蹈呈现的场景,对于我们了解唐代音乐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3. 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艺术造型特征3.1 微笑的面容赵廷隐墓伎乐俑的面容多呈现出微笑的表情,这一特征与唐代艺术追求积极阳光、阐发生活欢乐的审美风格相吻合。
微笑的俑面反映了当时音乐与舞蹈活动的欢乐氛围,使人感受到唐代社会对于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追求。
3.2 姿态优美的舞姿舞蹈俑是赵廷隐墓伎乐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俑通过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了唐代舞蹈的优美风采。
姿态伸展、身体灵活的舞姿,展示了当时舞蹈艺术的高超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审美观念中对于舞蹈表现形态的偏好。
3.3 精细的乐器制作乐器俑是赵廷隐墓伎乐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俑以陶器为材料,通过制作和塑造展现了当时乐器的制作工艺。
乐器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如琴弦的张力、箜篌的形态等,都表现出制作者的工艺精湛以及对于音乐的追求。
4. 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意义与价值4.1 音乐与舞蹈的历史见证作为唐代音乐与舞蹈的实物遗存,赵廷隐墓伎乐俑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意义。
它们展示了唐代音乐与舞蹈的发展水平,不仅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今人重拾古代音乐文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4.2 艺术表达与审美追求赵廷隐墓伎乐俑作为艺术品,展现了当时音乐与舞蹈的审美追求。
后蜀赵廷隐墓出土戴冠女伎乐俑与道教女冠文化
后蜀赵廷隐墓出土戴冠女伎乐俑与道教女冠文化作者:闫佳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5期摘要:2011年,后蜀赵廷隐墓出土20余件立式伎乐俑,其中有5件女俑头戴高冠,异于同类女乐俑。
文章通过列举四川省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及河南省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所藏道教文物,与赵廷隐墓5件戴冠女俑进行对比,确认其为道教冠式,即莲花冠(或芙蓉冠)、并桃冠及覆斗形道冠,并结合文献印证了五代时期蜀地道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浸润与影响。
关键词:后蜀赵廷隐墓;戴冠女伎乐俑;道冠;女冠2010年到2011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考古发掘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赵廷隐墓。
赵廷隐,五代时期甘肃天水人,生于唐中和四年(884),卒于后蜀广政十三年(950)冬,享年66岁。
后蜀开国功臣,官至太师、中书令,封宋王,谥号“忠武”。
赵廷隱墓为“中”字形竖穴砖室墓,坐西向东,由封土、墓道、墓门、甬道、墓室五部分组成。
墓室被盗扰过,墓室的十字穹顶整体垮塌,但依然保存着大量文物。
其中出土20余件伎乐俑皆立姿,服饰颜色鲜艳,衫裙清晰可辨,且多描金[1],造型精美生动。
但由于赵廷隐墓考古报告未出版,出土伎乐俑的类型与总数,现仅以成都博物馆的公开展示资料及相关发表文章为准。
1 赵廷隐墓出土戴冠伎乐俑目前,成都博物馆公开展示的伎乐俑有22件。
乐俑分男女乐俑,男乐俑2件,女乐俑20件,其中一女乐俑乐器遗失无考①。
男乐俑所奏乐器皆为笛,女乐俑所奏乐器有方响、排箫(2件)、笙(2件)、笛(2件)、筚篥(2件)、四弦曲项琵琶、古琴、都昙鼓(2件)、正鼓(2件)、答腊鼓、鸡娄鼓、鞉牢鼓、羯鼓、大鼓,共计22件,14类乐器。
男乐俑皆头戴黑色结式幞头,身着红色长袖圆领缺胯长袍,内着黄色褶袍,系黑色腰带,直立于圆形陶台。
女乐俑面部均施白粉,唇点红,面露微笑。
头梳抱面高髻,插方胜纹头饰及梳子,上身着红色或浅色直领褙子,褙子两侧高开衩,前襟短,后襟长。
历史趣谈揭秘为何三国大墓多疑冢 非反盗墓刻意隐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为何三国大墓多疑冢非反盗墓刻意隐藏导语:自2008年底河南安阳西高穴汉魏墓(假曹操墓)考古之后,三国名人墓就引起了广泛了民间关注。
曹操墓地、刘备墓地、孙权墓地在学术界和民间都引自2008年底河南安阳西高穴汉魏墓(假曹操墓)考古之后,三国名人墓就引起了广泛了民间关注。
曹操墓地、刘备墓地、孙权墓地在学术界和民间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三国疑冢多。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里面有很深的时代原因和民俗背景,当然还有史料记载上的缺憾。
在史料不多的情况下,确证墓主最简单办法,是陵墓中出土能直接证明墓主的物件,如墓志、印玺、砖铭、哀册之类。
由于时代原因,有的可能没有,也可能腐朽、风化,还有可能被盗墓者盗走或毁坏了。
反正在古代墓葬考古中,发现墓主的“阴间身份证”,要靠运气了。
就算有史料、有物证,三国墓葬还是较其它时期,在考古上更容易引起争议,这又与这一时期的特殊葬俗有关。
史料原因:《三国志》埋下了后人争议的空间墓葬的考古发现,是补充和修正历史的最好办法,也最可靠。
但确定墓葬的年代和墓主的身份,往往又要靠已有史料来提供线索,以佐证墓主所处年代的历史。
最权威的史料,无疑是“二十四史”、“通鉴”之类的官方认可的史书。
但是,三国史书中最权威的《三国志》,却是写得最简单的一部,称其为“三国史纲”倒很形象。
后来罗贯中据此编撰的《三国演义》成为古代的特级畅销书,而《三国志》却被冷落了,除了三国演义通俗好看外,是不是与《三国志》的记述过于简单,话说不透,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三国志》给埋下了后人争议的空间。
魏国有本纪蜀吴只称“主”《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跨度生活常识分享。
【宋朝历史】宋少帝陵,宋卫王赵的陵墓
【宋朝历史】宋少帝陵,宋卫王赵?的陵墓赵?的陵墓,被称为“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
这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寝,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于海上。
3月19日,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将8岁的小皇帝赵?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
德佑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赵氏族谱·帝?玉牒》载:“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
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
”而民间则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边天后庙(即今天位于赤湾的天后博物馆)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童尸为少帝遗骸,塌下的栋梁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当地百姓于是礼葬赵?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
据说,1911年香港赵氏后裔才修建了少帝墓,1963年被赤湾驻军发现。
1984年初,香港赵氏宗亲会和蛇口工业区旅游公司又捐资四十多万港元,对陵墓进行了修葺扩建。
宋少帝陵远没有一般的皇帝陵那么大气,整个陵园几乎一览无余。
陵园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
正中就是少帝墓,墓地中央竖立一块大石碑,墓碑的上方刻有祥龙两幅,中间刻有一太阳浮雕;墓碑正中镌刻“大宋祥庆少帝之陵”八个填金大字(据说,“祥庆”应为“祥兴”之误,但在粤语中,“庆”和“兴”读音相近);右左两行填金小字为:“本山坐于兼祭复卦四支”、“辛亥岁赵氏三派裔孙重修”,两旁有一金字对联:“黄裔于今延宋祀,赤湾长此巩皇陵”。
碑后为坟堆,有两重弧形围墙,前段中间顶面塑祥云拱月,涂染朱红,后段顶面塑双龙拱日,下有一只凤鸟装饰。
此时无声胜有声
古大发现
我就是那个“谜”!
这组文物现在收藏于成都博物馆,22件伎乐俑中有2名男俑、20名女俑。
他们所用的乐器多种多样,除了一件乐器遗失,其他每位乐队成员都有自己的专属乐器(个别乐器未展出)。
我们是吹笛子的。
我吹的是筚篥(b ì l ì)。
我吹的是排箫。
我弹的是四弦曲项琵琶。
为啥叫“曲项”?因为我
的脖子是向后“仰”的。
我是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
瞧,就是我,一
种源自龟兹(古代西域国家)的乐器。
36
我打的是都(dōu)
昙鼓。
都昙鼓来报到!
我来自天竺(今
印度)。
我奏的是
一种打击乐
器——方响。
揍?虽然我被打击
惯了,可听起来还是有
点儿怕怕的。
我打的是答腊鼓。
我夹着个鸡
娄鼓,举了个
鞉(táo)牢鼓,
把我忙的哟!
好了,其他小伙伴也快一一出场吧。
大家到齐了,
我们就准备好,奏乐!
如获至宝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们欣赏着这来自中
亚及西域各国的乐器,仿佛听到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的声音。
我叫鞉牢鼓,
是当地“土著”。
我是鸡娄鼓,
来自西域。
所以,我们是中西
合璧的最佳拍档!
此时无声亦有声,此时无声胜有声。
37。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安徽考古》一书展示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关于安徽十大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十大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之序言安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早在北宋时期已有人关注。
科学意义上的安徽境内的考古活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1934年,原“中央博物院”在当涂县发掘一座西晋砖室墓;同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王湘、李景聃等人在调查原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被盗事件时,曾对寿县地区的文物古迹进行调查,发现龙山至商周时期的古遗址12处及古墓葬8处。
这些零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揭开了安徽现代考古的序幕。
安徽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建国后至今的60年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的考古工作取得迅速的发展,先后发现4000多处古遗址和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取得了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科研成果。
这60年中,安徽考古工作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属于起步时期。
50年代初,国家百废待兴,各地兴起建设新中国的热潮,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和鼓舞下,安徽省掀起了以治理淮河为中心的基本建设高潮,古代文物随之在各地不断被发现。
这一时期,作为区域内考古骨干队伍的华东文物工作队及安徽省内的文物考古专业机构分赴各地,积极抢救和保护文物。
1957年,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初步发现古遗址、古墓葬上千处,初步认识了境内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分布特点。
在此阶段,重点发掘了寿县和淮南的蔡侯墓、屯溪飞机场土墩墓、寿县安丰塘汉代坝堰遗址、休宁南宋朱唏颜夫妇墓、安庆元代范文虎夫妇墓以及合肥的元代银器窖藏和明代瓷器窖藏。
同时,调查发掘了芜湖蒋公山、亳州青风岭、绩溪胡家村、临泉老邱堆、亳州钓鱼台及肥东大陈墩、大城头等一批古文化遗址,还对阜南润河、嘉山泊岗等地发现的商代青铜器进行了清理。
考古发现挖掘古墓
考古发现挖掘古墓考古学家破解中国迄今发掘最大古墓之谜。
关于考古发现挖掘古墓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挖掘古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挖掘古墓之发现过程1974年,陕西春旱严重,骊山脚下许多村民被迫打井抗旱。
井底,有人忽然挖到一个奇怪的陶土人头。
当时他们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陶土人头引出的,是巨大的秦俑方阵。
秦兵马俑就这样意外地被发现了。
这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俑都是武士打扮,这些武士守护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强悍的秦帝国的缔造者;;秦王赢政。
在此之前,人们对这位始皇帝和秦朝的了解,大多仅限于史料记载.兵马俑的发现,使人们有更多的资源,去勾勒这个王朝大致的轮廓。
随之而来的问题困扰着考古学界,这个帝国从何而来,他们先祖的遗存又在哪里? 1975年,陕西省考古所一支考古队来到宝鸡市风翔县,在灵山一带,这只考古队晓行夜宿,足迹几乎踏遍这个关中著名山脉的角角落落。
他们苦苦找寻的,就是那个强大的王朝;;秦帝国,其先祖的足迹。
但是,几个月的艰苦工作,考古队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在灵山东南30公里之外,一个叫南指挥村的地方,一位靳姓村民却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这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一个引子,一场规模空前的考古大发掘由此拉开了序幕。
从1976年到1986年,这次发掘整整持续了10年。
一个个难解的谜团,穿越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不断浮现于人们眼前,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渐渐清晰地展露出来。
南指挥村坐落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南5公里,离村子不远有一块奇怪的荒地,春夏时节,不管雨水多寡,那里庄稼都长不好。
生活在附近的人们对此似乎也习以为常,没人想去深究。
1976年的一天,附近一赵姓村民推着小土车来到这里,他要挖点土修补自家的院墙。
铁铲挥处,黄土里带出一些奇怪的土块,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与周围黄土明显不同,有黄有红,还夹杂着一些碎石,并且非常坚硬。
几天以后,村民闲谈中又提及的这件事,很偶然地被陕西省考古所考古专家记了下来,职业的敏感让考古专家意识到,这里面必有蹊跷。
探秘“赵公藏真处”:明清更替时的隐晦认祖(2)
探秘“赵公藏真处”:明清更替时的隐晦认祖(2)知道了秦梦皋的身世,那么我们梳理人事脉络可知,赵应奎和秦邦彦大致生活在嘉靖年间,且秦邦彦年龄比赵应奎要小。
赵应奎的儿子赵世卿出生较早,为嘉靖十七年(1538年)。
故而按照常理推测,赵世卿的儿子赵弦出生在嘉靖末年(嘉靖年号共使用了45年)。
秦邦彦是晚年得子,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秦梦皋的年龄比赵弦还要小,所以秦梦皋在落款中自称“晚学”。
由此可以想见,墓葬的主人就是赵弦。
这是因为,在赵弦父赵世卿死后14年,也就是崇祯二年,赵弦也逝世了,他被埋葬在父亲墓葬的荆山附近。
赵弦的经历和作为完全可称为“一代文章藏玉宇,千秋事业肇黄堂”。
加上赵、秦两家在济南城内的地位,秦家的子孙来给赵家的子孙彪炳功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虽然赵弦的儿子赵浚初也有过知府的名分,但显然又比秦梦皋的年龄要小,秦梦皋自然也就不可能称“晚学”。
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攻入济南,赵弦的一个孙子赵棕被清军掳去,当时他只有11岁,由此可见赵弦逝世于崇祯二年是符合常理的。
至此,这座古墓的主人身份也就可以最终确定了。
再后来据清代济南诗人朱曾传考证,赵棕被掳后加入了汉军八旗,竟然又在顺治年间回到济南担任山东巡抚。
他迫切想与家人团聚,但家人却因为效忠明朝而不愿和他相认。
考察顺治年间的山东巡抚,年龄与赵棕相契合的,仅有顺治十八年的汉军镶白旗人山东巡抚蒋国柱。
假如此说为史实,那这才是“赵公藏真处”背后最大的秘密。
[!--empirenews.page--]4月14日,济南解放东路二钢水泥厂旧址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在挖掘土方时,发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明崇祯二年砖砌多室墓。
由于墓室早年被盗,没有发现墓志铭,所以无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但是墓室门楣上“赵公藏真处”的题额和“皇明崇祯二年端阳建”的落款等相关文字,却为我们隐约透露了这座神秘墓葬背后隐藏的秘密。
“藏真处”是什么意思这座明代古墓西侧墓室门已经被打开,上面雕刻有精美的兽首衔环图案和若干文字。
中国未被发掘的四大古墓:一个不敢动,一个不能动
中国未被发掘的四大古墓:一个不敢动,一个不能动
秦始皇陵,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墓,秦始皇陵可谓帝王陵墓之首。
但发现多年的秦始皇陵一直未被开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发掘技术还达不到开发这种大型陵墓的要求,盲目发掘,对文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有记录显示,所有的唐陵中,乾陵是唯一没有被盗墓者光顾的墓。
据传,乾陵中的陪葬品丰厚,顶尖国宝《兰亭序》也在其中。
西汉南越王墓,是赵眜的陵墓。
越王墓最外层是巨大的花岗岩和砂岩石板砌成,想要开发是件工程浩大的事。
而且墓内设计奇特,直到今天没有发掘。
武侯墓,诸葛亮一生清贫,身后事一切从简,陪葬品很少。
而且他名声在外,也没人想去打扰他。
关于武侯墓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传说,相传明臣刘伯温曾企图盗武侯墓,打开后就看到一块墓碑,上书“只有伯温到”。
刘伯温大惊,立即跪拜,退出了武侯墓。
未解之谜考古学家发现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最神秘的古墓
未解之谜考古学家发现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最神秘的古墓未解之谜:考古学家发现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最神秘的古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古迹和文化遗产。
考古学家们在全国各地进行着不懈的发掘和探索,寻找着古代文明的蛛丝马迹。
然而,在这些考古发现中,一些古墓仍然困惑着专家们。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古墓因其神秘性而备受瞩目,至今仍然未解。
本文将为读者们揭开其中几个神秘古墓的面纱。
一、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宏伟的陵墓之一。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其中包括了兵马俑的制作和陵墓的建造。
秦始皇陵的内部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揭开,主要原因是陵墓内充斥着丰富的宝贵文物,而且形势复杂。
这给考古学家们的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秦始皇陵的设计与建造几乎无与伦比,巧妙的通道和防护系统保护着陵墓的封闭性,让考古学家们望而却步。
尽管有许多谜团尚待解开,但秦始皇陵的发掘工作将继续进行,相信未来我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秦朝的历史。
二、大汉西汉南越王墓广东省深圳市的大汉西汉南越王墓是中国历史上保存完好的西汉时期墓葬之一。
该墓是南越国的末代国王赵建陵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墓葬中最完整的汉代墓葬之一。
大汉西汉南越王墓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墓主的身份和墓室的建造。
墓主赵建陵是南越国的最后一位国王,其墓葬的建造受到了汉文化和南越文化的深刻影响。
墓室内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和陪葬品,其中包括了玉器、铜器、陶器等珍贵的文物。
考古学家们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装饰和布局,这些装饰和布局可能与南越文化的特殊性和宗教信仰有关。
然而,南越文化的具体内容至今仍然未能完全解释清楚,这也是大汉西汉南越王墓备受关注并且至今未能解开的谜题。
三、新疆楼兰古墓新疆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新疆的罗布泊盆地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楼兰古墓,这些古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十大历史谜案
中国十大历史谜案一、秦始皇陵位置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
尽管秦始皇陵的确切位置已经确定,但是关于其内部结构和埋葬品的情况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和谜团。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秦始皇陵的内部可能存在大量的奇珍异宝和珍稀文物,甚至可能存在传说中的神秘宝藏。
然而,由于技术和伦理等多方面原因,秦始皇陵至今尚未被完全发掘。
二、司马迁杀父之案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但是他的父亲在某个时间被杀害了。
一些人认为,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是为了给父亲报仇。
然而,这个案件的真相至今尚不得而知。
一些学者认为,司马迁可能是在政治斗争中被牵连,而他的父亲可能只是不幸成为了牺牲品。
三、洛阳纸贵原因洛阳纸贵是指东汉时期洛阳的纸张价格突然上涨的现象。
据史书记载,洛阳纸贵的原因是因为有人用大量的黄金购买了纸张。
然而,这个事件的具体情况和背景仍不得而知。
一些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当时政治斗争或经济危机的一个信号。
四、兵马俑主人身份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然而,这个巨大墓葬的主人的身份一直是一个谜团。
一些人认为,这个墓葬可能是秦始皇本人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它是秦始皇的祖辈墓葬。
此外,兵马俑的主人也可能是一个高级官员或者贵族。
这个谜团的解开可能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和深入研究。
五、甘肃金塔王墓主人身份甘肃金塔王墓是1979年在甘肃省金塔县的一个农民家中被发现的一座古墓。
墓中的文物和装饰表明该墓的主人可能是某个古代国王或高级官员。
根据墓中的铭文和文物,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墓葬可能是西夏时期的某个重要人物的墓葬,但具体身份仍不得而知。
六、《山海经》诗句和地名考证《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描述地理、神话、传说、动物、植物、矿物、妖兽等内容的著作。
其中包含了许多难以解释的诗句和地名,这些谜团对于学术界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
一些学者正在努力通过研究其中的地理信息和文化背景来解开这些谜团。
例如,《山海经》中描述了一个叫做“九州”的大地,这个词语是否意味着中国领土的早期划分?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神秘的地名和生物名称,这些是否与古代的文化和地理有关?七、异人传说解释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关于异人的传说和故事。
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艺术造型特征
川 I 地 区 陶 俑制 造 的技 术水 准 ,所 以 ,该 墓 伎 乐 俑 为 的 普 遍身 高就 被 描 述 为 “ 七 头 身 ” 左 右 。头 身 比之
这批 陶俑 表 面 全 彩 绘 制 ,姿 态 各 异 ,在 后 室 一字 排 和 肢 体 ,基 本 结 构 都 相 同 ,所 以 不 同 人 物之 间这 个 开 。 陶俑 之 间分 工 明 确 ,形 成 一 支 完 整 的 的 彩绘 陶 比值 的横 向差 异 就 是 高 矮 差 别 的 本 质 。 在今 天 的艺 俑 乐 队 。 由 于 墓 主 人 赵 廷 隐 身 份 显 赫 ,为 后 蜀 太 术造 型 中 ,头 身 比例 是 普 遍 的 比值 形 式 ,即 人 物 的 尉 ,位 列 三公 地 位 极 高 , 因此 作 为 其 墓 陪 葬 品 ,这 整体 身 高 和其 头 部 长 度 之 比 。 习惯 上 ,一般 用 “ 多
一
样 。排 除 发 帽 因 素 的关 键 在 于 人 物 头 颅 的解 剖 规
律 。本 文 撰 写 过 程 中 对赵 墓 乐俑 二 十 四件 个 体 进 行 了 比对 ,发 现 赵 墓 乐 俑头 部 和真 人头 颅 之 问未 出现
比例 是人 物轮 廓 形 象的最 基本 因素 ,是建 立 视觉 改变 颅 面 整 体 结 构 的 情 况 ,也 没 有 发现 颅 面 各 部位
艺 术史 研究
五代 ・ 赵 廷 隐 墓 伎 乐 俑 的 艺 术 造 型 特 征
文 /范 犁 谢的 首 要 特 征 。 艺 术 造 型 中讲 究 的 比例 实 际上 不
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艺术造型特征
五代赵廷隐墓伎乐俑的艺术造型特征
范犁;谢涛
【期刊名称】《书画艺术》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赵廷隐墓是2010年于成都出土的五代时期古墓,其出土随葬品中有一批伎乐陶俑,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南地区发掘的最精美的彩绘陶俑。
这批伎乐俑对人物比例的取舍,对结构动作的处理,以及对面部和服饰细节的刻画都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客观的反映了五代时期四川地区陶俑制造的技术水准。
为今人了解彼时彼地陶俑造型技艺提供了绝好机会。
透过对赵廷隐墓伎乐俑艺术造型规律的分析,今人可以找到艺术脉络传承和演化的部分线索。
【总页数】4页(P69-72)
【作者】范犁;谢涛
【作者单位】[1]成都博物院;[2]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8
【相关文献】
1.后蜀赵廷隐墓出土戴冠女伎乐俑与道教女冠文化 [J], 闫佳楠
2.赵廷隐墓出土乐舞伎俑音乐文化研究 [J], 闫佳楠
3.后蜀赵廷隐墓伎乐俑服饰材质与色彩的还原推测 [J], 吴丹; 乔洪; 毛艺坛
4.后蜀赵廷隐墓伎乐俑褙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J], 吴丹;乔洪;甄娜
5.后蜀赵廷隐墓伎乐俑褙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J], 吴丹;乔洪;甄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考古大发现揭秘赵廷隐墓地之谜
导语:赵廷隐(884950)后蜀开国功臣,五代时甘肃天水人。
初为后梁裨将。
后唐时随孟知祥入西川,因功充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
长兴元年(930)底,率
赵廷隐(884—950)后蜀开国功臣,五代时甘肃天水人。
初为后梁裨将。
后唐时随孟知祥入西川,因功充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
长兴元年(930)底,率军扼剑州(今四川剑阁),破后唐石敬瑭军,遂为昭武军留后。
三年,又为孟知祥破东川节度使董璋,入梓州,杀董璋,以功为保宁军留后,镇领阆、果、蓬、渠、开五州。
孟昶立,加兼侍中,为六军副使。
后官至中书令。
赵廷隐官至太尉,位列“三公”;该墓系至今出土的五代时期第三大古墓。
有270平方米,历千年,内壁仍见凤鸟、卷云等彩绘壁画;多件色彩鲜艳的伎乐俑组合,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队;3000的墓志铭,记载了赵廷隐的出生地、经历及生卒年份及家眷情况;棺台摆放为南北朝向,可能是为了与3位夫人同葬,方便摆放。
历经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一座坐落于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一组大型竖穴砖室墓,在沉睡千年后,重见天日。
墓葬主体部分为一个长15米、宽18米的大型墓室,内壁全彩绘,至今仍可见凤鸟、卷云图案。
出土文物中,除不少陶俑鎏金外,有10多件全彩绘的伎乐俑组合,组成了一支完整的宫廷乐队,展现了达官贵人歌舞升平之乐。
考古人员说,这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发现的最为精美的陶质伎乐俑组合,堪称五代时期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
一份全新出土的近3000字的墓志铭,确定了墓主人的显赫身份:五代后蜀宋王赵廷隐。
该古墓的出土,成为继前蜀王建墓、后蜀孟知祥墓后,五代墓葬考古的第三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