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



成的盾牌。”
三、 《战争论》的内容精要 (八)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 都是普遍的制胜因素。”

“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 兵力。” 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就是把尽量多的兵力 投入战争,以便自己在兵力上占优势,至
少不让敌人在兵力上占优势。
三、 《战争论》的内容精要 (四)理论不应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
第一,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 第二,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用史实证明自己的论点; 第四,通过详细叙述某一事实或列举若干史实从中 汲取某种教训。
其一,必须详举说明史例。 其二,应尽量选择最近的史例。
三、 《战争论》的内容精要 (四)理论不应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
三、 《战争论》的内容精要
(一)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

战争是一个由暴烈性、概然性、作为政治工具 的从属性等主要倾向构成的奇怪的三位一体, 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性 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概然性的规律”。 人们可以根据战争现象所 提供的材料,推断那些应该知道而尚未知道的 将要发生的事情。
三、 《战争论》的内容精要 (五)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融合在一起的

精神因素对战争胜负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 甚至可以产生决定的作用。 战略要素: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 素和统计要素

三、 《战争论》的内容精要 (五)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融合在一起的

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 用。 “精神力量”主要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 德和军队的民族精神。 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贯穿 于整个战争领域,同推动和支配整个物质力

七大要素详解《孙子兵法》和《战争论》异同概要

七大要素详解《孙子兵法》和《战争论》异同概要

七大要素详解《孙子兵法》和《战争论》异同概要《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是两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兵学著作,它们都对战争中的策略和战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下面将从七个要素的角度对两部著作进行详细分析,以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第一个要素是“目的”。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都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政治或战略目标。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以战去战”的理念,强调在战争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手的情况,灵活地选择战术并迅速决战,以达到最终的胜利。

《战争论》中则重视在战争中持久作战,以消耗对手的资源和战意,并最终达到政治目标。

第二个要素是“全局”。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都认为在制定战略或战术时要考虑全局因素。

《孙子兵法》以五行思想指导战争,主张根据地势、天时等因素,合理选择和布置战场,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战争论》则倡导对战争进行彻底分析,掌握战争的各个要素,并将其纳入整体战略的考虑。

第三个要素是“军队”。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都强调军队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了解自己和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合理调配兵力和资源。

《战争论》则更加注重军队的组织和管理,强调军队的纪律和训练,以保证战斗力的最大化。

第四个要素是“将领”。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都认为将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孙子兵法》强调将领要具备智勇双全的品质,并通过“兵贵胜”的观点,强调在战争中要充分发挥将领的作用。

《战争论》则更加注重将领的思想和指挥能力,认为将领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

第五个要素是“时间”。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都认为时间在战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先发制人”的原则,强调要抓住战争的时机,迅速发动攻击,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战争论》则认为要根据战争的持续时间来调整战略和战术,以保持优势的地位。

第六个要素是“情报”。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都认为情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谋定而后动”的原则,强调事先收集和分析情报,并加以合理利用。

战争论主要观点

战争论主要观点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

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1、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

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战争论

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
Carl Von Clausewitz
洛甫骑兵军的作战军官。1814年回到普鲁士军队,1818年 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在担任军官学校校 长的12年中,克劳塞维茨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资料,遗孀 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 冯· 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这部巨 著共十卷。著名的《战争论》是其前三卷,后七卷为战史 战例,包括了 1566 - 1815 年中大小 130 余例会战,记述了 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 阿道夫战争、腓特烈大帝战 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俄法战争和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 争等。
1780~1831年 普鲁士
少将
目录contents
01 02 03 战略概论 04 战斗
战争的性质 战争的理论
什么是战争
· 军事艺术的区分 关于战争理论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 方法主义
战争中的目的
和手段 军事天才 战争中的危险
战争中的劳累
战争中的情报 战争中的阻力
批判
关于史例
战 略 战略要素 精神要素 主要的精神力量 军队的武德 胆 量 坚 忍 数量上的优势 ......
现代会战的特点 战斗概论 战斗的意义 战斗的持续时间 决定战斗胜负的时 刻 .....
目录contents
05 06 07 08
军队
· 战区、军团和战局
兵力对比 各兵种的比例 军队的战斗队形 军队的一般配置
防御
进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战争计划
· 进攻和防御的各 种比较 战略防御
前卫和前哨
先遣部队的行动方法 野营 行军 舍营 给养 作战基地 交通线 地形 制高
战争论
史晓青 2013300130047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是德国哲学家克劳塞维茨创作的一部关于战争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本质、原则和战争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克劳塞维茨的思考和观点所打动,对战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战争论》从开始就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手段”的观点,强调战争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和依存关系。

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的目标,并且在战争过程中,政治决策的重要性远大于军事行动。

这一观点使我对战争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战争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政治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政治目标才是真正的目标。

通过战争,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也能够削弱对手的实力,使得自己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克劳塞维茨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深刻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战争的本质。

另外,《战争论》还强调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没有固定的规律和规则。

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也无法完全掌控。

在战争中,各种因素和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决策者必须能够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

这一点让我深感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更加认识到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除此之外,《战争论》还对军事策略和战略思维进行了深入探讨。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依靠武力的强大,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思维和军事策略。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战争的三个要素”,即国家的军事力量、指挥和控制以及军事行动的目标。

他认为,只有在这三个要素的合理组合下,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一点让我深感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对于战争的决策者来说,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思维,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和政治目标的战略,才能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最后,《战争论》还对战争的正当性进行了讨论。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只有在遵循某种原则和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够被认为是正义的。

他提出了“战争道义”的观点,即战争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够使用一切手段去达到政治目标。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1. 简介《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创作的一本关于战争的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战争理论之一。

该书主要探讨了战争的本质、原因和实施,以及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阅读《战争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2. 战争的本质《战争论》首先给我呈现了战争的本质。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和补充手段。

他强调了战争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指出战争的目标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战争不仅仅是一种暴力冲突,更是一种政治手段。

这让我重新思考了战争的本质,意识到战争与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深深震撼。

3. 战争的原因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还对战争的起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提出了“目的”和“手段”的概念,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政治目标,而战争的手段则是通过军事力量的施加实现这一目的。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起因可以是政治、经济、领土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让我意识到战争并不是随意发生的,而是有一定的原因和动机,我深刻理解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 战争的实施除了战争的本质和原因,克劳塞维茨还对战争的实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他提出了“战略”和“战术”的概念,认为战略是在全局上规划和决策,而战术则是在具体战斗中实施的手段。

通过对历史战争的案例分析,克劳塞维茨总结出了一系列战略原则,如集中兵力、异常作战、优势阵地等等。

这些原则对于指导战争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让我对战争的策略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5.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强调了战争与政治的紧密关系。

他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和补充手段,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政治目标。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战争与政治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制约关系。

政治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战争的目标和结果,而战争的实施也可以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关系的理解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让我认识到战争与政治的密不可分。

6. 总结通过阅读《战争论》,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战争原则总结

战争原则总结

影响:战争是敌对双方互相毁灭的过程,不仅能毁灭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即人类创造的成果MV), 更是毁灭了创造人类文明本身的人类(毁灭了F)。
战争是敌对双方互相毁灭的过程,不仅能毁灭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更是毁 灭了创造人类文明本身的人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目的是为了利益,也可 以说战争是为了更好的和平。战争可以通过智谋,外交,战斗等途径而取得胜 利,进而达到政治目的,获得利益。战斗只是战争的一种形式,战斗的目的是 追求有效的消灭敌人,并且减少自身的伤亡。即战斗的目的是追求战斗力盈余 最大化。而追求战斗力盈余最大化又可以分为追求自身战斗力最大化,这是 《战争论》的核心;另一个是追求对手实力最小化,这是《间接路线》的核心。 会战四原则是战争的基本原则,贯穿的动量定理 Fαt=MV 和系统思考。(1)用 最高的精力使用我们所可能动用的一切兵力(增加 F);(2)尽可能集中兵力在 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选择作用点);(3)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始可制 敌机先(时间 t)。奇袭(方向 α),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4)用最高的精 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追击已败的敌人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系统思考分
1
析交互影响)。战斗通过分散敌人的兵力以减少敌人的战斗力,集中自己的兵力 以获得局部的兵力对比优势,使用包围的战斗方式,以增加兵力的协同作用, 有效减少自身的伤亡,从而增加对方的伤亡。通过分散敌人兵力,集中自己兵 力,造成局部兵力对比优势,各个击破敌人,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
战争
3)战斗 盈余最大 化手段
增加自身战斗力
尽可能的增加兵力 集中兵力在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奇袭 追击已败的敌人 增加武器性能和武器参战数量 利用环境因素,如地形
减少对手战斗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减少敌人总兵力,如宣传营销 分散敌人兵力 打击敌人关键点,先夺其所爱

与备战有关的技能和知识战争论

与备战有关的技能和知识战争论

与备战有关的技能和知识战争论一、战争的定义和战争金字塔战争是一种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所采取的极端手段。

任何一场战争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消灭对方的军队、占领对方的土地,征服对方的思想。

其中,“征服对方的思想”是战争的最后阶段,所以我们可以将战争定义为: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战争有很多方法可以取胜,但不管是什么方法,都需要以“战斗”为手段。

为了更好的战斗,我们需要制定“战术”。

在战斗和战术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宏观上的“战略”来进行全局的策划和指导。

我们将“战斗”、“战术”和“战略”称之为“战争金字塔”。

如果你把握好了金字塔的三个要素,你就把握好了战争。

附录:1、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战争论》一书将战争分为了“绝对战争”( 理论上的战争)和“现实战争”( 实际发生的战争)。

在一场战争之中,谁的抵抗力越强,谁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双方都在尽可能地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又因为抵抗力和意志力成正比,和暴力成正比,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公式] 。

一方面,暴力是没有限度的,而对方的意志力强弱是难以估计的。

所以在理论上,为了防止自身的抵抗力弱于对方的抵抗力,双方会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暴力。

而一方的暴力又会导致另一方更多的暴力。

我们将这种“最大化使用暴力的理论上的战争”称之为“绝对战争”。

但是另一方面,现实中的战争往往会有更多的考虑。

首先,双方并不一定能够准确判断对方的行为,做出最好的决定。

第二,战争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在这个时间内会有很多行为,前一种行为所导致的结构,都会影响下一次的行为。

第三,战争中的结局不一定是绝对的,哪怕是战败了,也可能在政治关系中得到补救。

这三种情况意味着在实际战争中,人们往往需要更多的考量。

我们将这种“实际方正的战争”称之为“现实战争”。

我们在学物理的时候,常常喜欢将复杂的具体事物,抽象成简单的物理模型。

你可以将绝对战争当成物理模型,将现实战争当成具体的事物。

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了。

战争论

战争论

三位一体战争本质论的整体性
“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 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在起着不同的 作用。任何一种理论,只要忽视其中的 一种倾向,或者想任意确定三者的关系, 就会立即和现实发生矛盾,以致毫无用 处”;“因此,我们的任务就在于使理 论在这三种倾向之间保持平衡,就像在 三个引力点之间保持平衡一样。”
1、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一种作战形式
2、防御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3、向本国腹地退却是战略防御的最佳
选择
4、反攻是防御发展的必然趋势
“防御带有消极目的,但却 是强而有力的作战形式,进 攻带有积极目的,但却是比 较弱的作战形式。”
1、使用民众武装的基本条件
2、民众武装的任务及其使用原则
四、《战争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四、《战争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公认的最大
权威仍然是克劳塞维茨,……,资 (一)《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 产阶级军事科学还没有第二部如此 奠基性著作,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 完整地阐述最一般的战争原理和战 争哲学的著作。”(《论资产阶级 ⑴ 理论意义 军事科学》)
⑵ 方法论意义
战争的暴烈性
从属性
(不间歇地最大限 概然性与偶然性 度地使用暴力)
现实战争
(2)战争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
所谓概然性,是指在现实世界中偶然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有规律的,根据大量现 象可以估计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这样的可能性称为概然性。
所谓偶然性,是指智力与勇气的一些因素 常常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出现意想不到的变 化和意想不到的转机。
⑶战争是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政治引 起战争 政治支 配战争 政治必 须适应 战争的 特性
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的

战争论-第12章

战争论-第12章

第12章方法主义为了要说清楚在战争中起着如此巨大作用的方法和方法主义的概念,我们必须概略地观察一下支配一切行动的那套逻辑层次(这象一级级的政府机构一样)。

法则:这一始于认识和行动都同样适用的最普遍的概念,就词义来讲,显然具有某种主观性和武断,性,但是它却恰好表达了我们和外界事物所必须遵循的东西。

对认识来说,法则表明事物同它的作用之间的关系,对意志来说,法则是对行动的一种规定,与命令和禁令具有同等的意义。

原则:同法则一样是对行动的一种规定,但它只有法则的精神和实质,没有法则那样死板固定。

当现实世界的复杂现象不能纳入法则这种死板固定的形这时,运用原则就可以使判断有较多的自由。

因为在原则不能适用的场合,必须依靠判断来处理问题,所以,原则实际上只是行动者的依据或指南。

如果原则是客观真理的产物,因而适用于所有的人,那么它就是客观的;如果原则含有主观的因素,只对提出它的人有一定价值,那么它就是主观的,通常称为座右铭。

规则:常常被理解为法则,但是却和原则具有同等的意义,因为,人们常说“没有无例外的规则”,却不说“没有无例外的法则”。

这表明,人们在运用规则时可以有较多的自由。

在另一个意义上讲,规则还是根据外露的个别特征去认识深藏的真理并确定完全符合这一真理的行动准则的手段。

所有赌博的秘诀和数学上的简便法等就是这一类的规则。

细则和守则:也是对行动的规定,它涉及的是一些更细小、更具体的情况,这些情况太多而且过于琐碎,不值得为它们建立一般性的法则。

最后,还有方法和方法主义。

方法是从许多可能的办法中选择出来的一种常用的办法,方法主义则是根据方法、而不是根据一般原则或个别细则来决定行动。

这里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用这种方法去处理的各种情况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如此。

因而,相同的部分至少应该尽可能多些,换句话说,这种方法应该适用于最可能出现的那些情况。

因此,方法主义不是以个别的情况为前提,而是根据各种相似情况的概然性提出一种适用于一般情况的真理。

游击战的基本原则

游击战的基本原则

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1 2.3.6 游击战的基本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游击战是一种弱者战略,是因为实力不如对方,不能进行正面的作战,所以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侧面作战的方式。

《战争论》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战争论》强调集中,而游击战的核心原则是分散,强调分散。

游击战的分散让敌人找不到可以做决定性的打击点。

游击战是常规战争的反运用,是根据强者的战略而采取的适应性战略。

敌进我退,由于敌人的实力大于己方实力,采取正面作战会损失惨重,很容易遭受失败,所以当敌人进军时,己方应该撤退以求自保。

孙子在谋攻篇中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用兵作战的原则是:当我方兵力是敌方的十倍时,便把敌人围困起来加以聚歼或威逼其投降;当我方的兵力是敌人的5倍时,便对敌方发起猛烈的攻击;当我方的兵力是敌人的2倍时,应该设法将敌军分散,然后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当敌我双方兵力相当时,可以与敌交战;当我方兵力少于敌方时,应该设法摆脱敌人;当我方实力明显弱于敌方时,则应尽量避免与敌正面交锋。

所以,实力弱小的一方若坚持与强敌硬拼的话,就必然被实力强大的敌人制服擒获。

孙子将双方军队的实力对比分为6种情况,并且分别给出了应该采取的战术。

当自己的实力不如对方时,应该采取“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的战术,如果不采取这种战术而硬拼的话,就会如孙子所言“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当强大的敌人进攻时,实力弱小的我们应该采取退却的战术,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敌驻我扰,敌人驻扎在某地按兵不动时,我军要对其骚扰。

由于敌我双方实力有差距,不能与敌方正面冲突,所以采用侧面骚扰的方式。

并且骚扰也是有时机的。

敌人在进攻状态时对其进行骚扰,敌人应变迅速,很容易与敌人产生正面冲突;而当敌人进行驻扎时,是为了休息,不完全在备战状态,此时对敌人进行骚扰,敌人要转换成进攻状态需要时间,这段时间足够我方撤退而不与敌人形成正面冲突。

战争的基本原则

战争的基本原则

战争的基本原则战争的基本原则战争的基本原则是:集中优势兵⼒F,使⽤正奇作战⽅式(⽅向α),在同⼀时间t,打击敌⼈的关键点(作⽤点),从⽽兵⼒的对⽐优势逐渐扩⼤,形成正反馈效应,最终以最⼩的代价获得最⼤的成果。

如果没有绝对的兵⼒优势F,那么就应该避免会战,在局部集中优势兵⼒歼灭敌⼈,积累兵⼒优势到绝对兵⼒反转再进⾏会战;使⽤奇袭α,可以出其不意,增加打击的效果;尽可能增加⾃⼰准备和打击的时间t,⽽减少敌⼈准备和打击的时间,创造时间优势,增⼤打击成果;如果敌⼈没有弱点,则通过队形变换,利益引诱,间谍,情报等诡诈(⽅向α)⼿段,使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暴露⾃⼰的弱点,然后对弱点(作⽤点)进⾏打击,弱点越关键,打击的成果越⼤。

兰切斯特法则有两个,是军事理论的基础原理,分别为:第⼀法则,远距离作战时:战⽃⼒=武器性能×兵⼒数,即E=mv第⼆法则,近距离作战时:战⽃⼒=武器性能×兵⼒数的平⽅,即E=mv2这⾥E表⽰攻击⼒,m表⽰武器性能,v表⽰兵⼒数。

战⽃⼒越强,胜利的可能性越⼤。

兰切斯特第⼀法则的本质是动量定理,描述逐次投⼊兵⼒战⽃的情况,是恒⼒F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第⼆法则的本质是动能定理,描述同时将所有兵⼒投⼊同⼀地点战⽃的情况,是⼒量F在空间s上的积累效应;第⼆法则阐述的是⼒量F在以每⼀轮战⽃来衡量的空间上的积累效应。

战⽃有逐次投⼊兵⼒和同时投⼊兵⼒作战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的战⽃都是这两种基本战⽃形式的不同⽐例组合。

图1 军事学核⼼原则在兰切斯特第⼆法则中,随着命中率的增加,第⼆法则向第⼀法则靠近,当命中率百分之百时,第⼆法则便和第⼀法则的结果完全相同。

第⼀法则的本质是动量定理,动量定理可以扩展为⼴义动量定理。

在⼴义动量定理中,有4个要素可以增加成果,分别是⼒量F、⽅向α、作⽤点和时间t,这样就分别有了4个增加成果的主要原则。

在⼒量F中的原则为集中兵⼒F,尽量争取全局的兵⼒优势,如果不能,则需要争取局部的兵⼒优势。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那么你知道《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战争论》的主要思想,希望能帮到你。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

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因而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

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

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战争爆发之后,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2: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

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3:战略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

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制、各兵种的比例等。

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

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

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

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

“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4: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

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

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地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

战争论心得体会

战争论心得体会

战争论心得体会战争论心得体会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战争论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通过研究战争的本质、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人们认识战争、预防战争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学习战争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本质即是政治的延续手段。

战争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国家间政治赌博的一种形式。

艾恩斯特·福舍尔在《战争》一书中指出:“战争只是政治的另一种方式……战争只是附属于政治的一种手段,不过是政府在运用政治手段时采取的一种特殊形式。

”正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手段,所以战争的目的往往是通过武力手段来满足一方的政治诉求。

这使得战争的风险十分巨大,它不仅会给参战国家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更会给整个国际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尤利乌斯·卡培克斯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是一个危机的产物,这个危机是因为战争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秩序、制度和平衡。

”在战争论的学习中,我也认识到了战争运用的一些规律。

例如,诺尔特克在《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的基本原则:“战争要产生最大的效果,首先要找准领导中心,然后是物质基础。

领导者和物质背景这两个因素是决定作战效果的主要因素。

”这一原则非常重要,指出了战争中优胜劣汰的关键点。

领导者的智慧、能力以及国家的物质基础,往往决定了战争的胜败。

同时,战争论也让我认识到战争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形式的变化,战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对抗。

信息战、网络战等非传统战争形式正逐渐兴起,并成为影响现代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正在下降,国际合作与谈判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学习战争论对于我个人的成长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使我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战争,了解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同时,战争论也让我意识到战争的可怕性和不可取性,进而更加珍惜和平,追求和平发展。

在今天这个人类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时代,深入研究战争论是非常重要的。

《战争艺术概论》和《战争论》的基本情况。

《战争艺术概论》和《战争论》的基本情况。

《战争艺术概论》和《战争论》的基本情况。

《战争艺术概论》和《战争论》都是著名的战争学经典著作,它们分别由中国战争学著名的先驱孙子和欧洲战争学大师克劳塞维茨所著。

《战争艺术概论》是孙子(公元前5世纪)的著作,全书共十三篇,深入阐述了战争的本质以及战争中的战略策略、战术技巧等问题。

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瑰宝,《战争艺术概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后世研究军事战略和战争策略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书中诸多名言警句,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故有五千之众,而当十万之师者,必以吾师一人有少,一人有多,以击其间,此胜之法也”等,成为了军事文化的经典之作,被海内外军事界所广泛传颂。

《战争论》是德国战争学家克劳塞维茨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832年至1834年间,全书共分为八篇,深入阐述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包括战争的定义、战争的特征、战争的目的、作战计划和战略布局、战役和战术等。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和政治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书中强调了在战争中,军事战略与政治战略密不可分,把争夺战略主动权作为一项战争决胜的重要因素。

这些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学的基础理论,被世界军事学界奉为经典。

《战争艺术概论》和《战争论》二者虽然分别来源于中、欧两个文化背景,其观点和理论却具有极大的共性。

二者都认为在战争中,军事力量的使用是必要的,但它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战争胜负的还在于战略和战术的巧妙应用。

此外,两本书中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与战争策略,如在战争中要善于用兵,根据敌情变化调整军事行动,突出主动权和先发制人,以及在部分军事指导原则方面也都是一致的。

总之,《战争艺术概论》和《战争论》是两部重要的军事学经典著作,它们对于军事学的发展和世界战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世界的发展历程无法摆脱战争,而这两本书正是穿过千年时光,向我们证明了战争问题在历史上一直是人类思考的焦点。

《战争论》主要观点

《战争论》主要观点

<战争论>主要观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

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1、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

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战争论》读书心得

《战争论》读书心得

《战争论》读书心得《战争论》读书心得1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

为打到这个目的,必然要使敌人无力反抗。

而使敌人无力反抗就必须要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

这里的军事力量应该包括军队和敌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

因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以其必须在感情的范围之内。

因此战争的精神力量不应该忽视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在一些关系生死的殊死的斗争中。

使敌人无力反抗一定要摧垮其国家和人发的抵抗意志,在理论上至少是这样的,其表面的特征可以是签订和约,要求苟合。

这些特征至少说明敌人目前承认了失败,以后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了。

在概念上分析,使敌人无力反抗会使斗争趋向于极端,然而在现实中必须也完全有必要对其修正。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会为纯粹的逻辑而获得力量。

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这也是因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在战争尤其是在激烈的战争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会导致战争进程的变化(相对于战争发生前的预测的)。

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时候不能忘掉,战争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种手段的延续。

因此政治目的始终存在于战争的始末。

也许战争过程的进程对原来的政治目的有影响,甚至较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影响一般不会根本影响原来的政治目的或是影响的限度极为有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方敌对感情和意图不强或是力量相对称时,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战争的进程。

即使在一般条件下,政治目的也会极大的影响战争的进程,或是严格控制其规模,或是无忌的放大其规模(即使没有什么真正的敌对意图和目的)。

通常情况下是严格控制其规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

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

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

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

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

战争论-第42章

战争论-第42章

第42章主力会战(续)—会战的运用无论战争在具体情况下是多么多种多样,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是必然的,我们只要从战争这个概念出发,仍可以肯定以下几点:(1)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主要原则,对采取积极行动的一方来说,这是达到目标的主要途径;(2)消灭敌人的军队主要是在战斗中实现的;(3)具有一般目的的大的战斗才能产生大的结果;(4)若干战斗汇合成为一次大会战,才会产生最大的结果;(5)只有在主力会战中统帅才亲自指挥,在这种情况下他宁愿相信自己,这也是事物性质决定的。

根据上述五点可以得出一个双重法则,它包含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消灭敌人军队主要是通过大会战及其结果实现的,大会战又必须以消灭敌人军队为主要目的。

当然,在其他手段中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包含有消灭敌人军队这个因素。

也有这样的情况:由于各种条件有利,在一次小战斗中也可能异乎寻常地消灭了敌人很多的军队(如马克森会战);而另一方面,有时在一次主力会战中,主要目的却不过是占领或坚守一个阵地。

但总的来说,进行主力会战只能是为了消灭敌人的军队,而且也只有通过主力会战才能达到消灭敌人军队的目的,这是千真万确的。

因此,应该把主力会战看作是战争的集中表现,是整个战争或战局的重心如同太阳光在凹镜的焦点上聚成太阳的完整的象迸发出极高的热度一样,战争的各种力量和条件也都集中在主力会战中,产生高度集中的效果。

几乎在一切战争中,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把军队集中成为一个大的整体。

这个现象就表明,不管是主动的进攻者,还是被动的防御者,都有用这个整体进行一次大战斗的想法。

如果这样的大战斗没有发生,那就说明虽然有敌对感情这个战争的最初动机在起作用,但还有其他缓和和抑制因素在削弱、改变或完全阻止这种作用。

但是,即使双方都不采取行动(这是过去许多战争的基调),在他们的思想中主力会战仍然是未来的目标,是构成他们的计划的远焦点。

战争越是成为真正的战争,越是成为发泄敌对感情和仇恨感以及互相制服的手段,一切活动就越集中在流血的战斗中,因而主力会战也就越加重要。

战争论译林人文精选

战争论译林人文精选

战争论译林人文精选
☆ 毛泽东在战争时期曾读过此书,并写下读书笔记。

克劳塞维茨总结研究1566—1815年期间的一百三十多次战争,留下遗著达十卷。

《战争论》是其前三卷,共分8篇124章,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在战争的概然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有精辟论述,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

为了帮助现代读者了解这部巨著的思想精髓,译林社出版的这一精选本希望尽量多收录克劳塞维茨独创的、不朽的思想——主要见于第一、第二和第七、第八篇中。

原著某些篇章基本遵循军官兵法手册的传统模式,独创性比较少,而且大多已被克劳塞维茨之后的技术发展超越,所以本书从略。

“译林人文精选”丛书选目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彰显人文精神,关照现实生活。

丛书自推出以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要选择原著最权威、最合适的版本,如《物种起源》选择了最能够体现达尔文本意的第二版而非第六版,二是要选择兼具出色翻译水平和对书目所在学科透彻研究经验的译者,郭宏安、陈筱卿、蒲隆、钱培鑫等知名译者均位列其中,其中,《论美国的民主》获得了第五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译林人文精选”丛书的另一突出特色在于,每本书均邀请了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作序导读,如沈昌文、李强、李零、王炎、周国平、周宪、张汝伦等等,有助于读者把握原著的思想脉络与精髓,导读文章本身亦是篇篇精彩。

“译林人文精选”致力于以精当的选目、精准的译文、精致的装帧来呈现西方文明史上的传世经典,力图为读者在同类选题的诸多版本中提供一种最可靠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1 2.3.
2 《战争论》的基本原则
德国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总结了会战四原则:
(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们所可能动用的一切兵力。

(2)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3)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始可制敌机先。

奇袭,为
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

(4)用最高的精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

追击已败的敌人
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

简而言之为:目标和数量的原则;兵力集中和兵力节约的原则;奇袭的原则;追击的原则。

会战的四原则可以用广义动量定理来解释。

关于第一条(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们所可能动用的一切兵力。

这是指尽可能的增加作战力量,这是力的第一个要素,力的大小对作用效果有影响,力越大,效果越大。

在广义动量定理公式F αt=MV 中,增大力F 的大小,会使成果MV 增大。

第二条(2)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指的是力的三要素中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点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不同。

集中兵力于决定性的打击点上,决定性的打击点就是兵力的作用点。

向决定性的打击点集中兵力,才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第三条(3)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始可制敌机先。

奇袭,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

不可浪费时间指的是广义动量定理公式F αt=MV 中的时间,增加时间t 会使成果MV 增大。

行动快速始可制敌机先指快速行动可以使敌人没有准备,措手不及,这样敌人的抵抗能力变弱,更容易取得成果,行动快速就是相对于敌人增加了力量的作用时间t 。

李德•哈特说:“最普通的错误是:使你的对手,有自由和时间来集中他的兵力,而用以对抗你的集中兵力”。

行动快速能增加成果MV 中的广义速度V ,增加广义速度,成果MV 便会增大。

奇袭就是指改变力量的方向α
,由于敌人在此方
向上没有准备,所以取得的成果也会增加。

第四条(4)用最高的精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

追击已败的敌人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

敌人溃败时,会选择逃亡,此时敌人的队形散乱,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抗,敌人的抵抗力变得很弱,而相比较下,胜利方的力量F则变得更强。

在广义动量定理公式Fαt=MV中的F相对变大,则取得的成果MV便会增大。

胜利的精神作用容易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而失败的精神作用会降低士兵的抵抗力。

并且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敌人由于急于逃命,则更容易从敌人手中获得战利品,从而增加胜利的成果,并且相应的减少了敌人的战争资源。

追击已败的敌人也可以用系统思考来分析,这是双方兵力对抗的一个交互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