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主要观点
战争论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是一本由克劳塞维茨所著的军事理论著作,它被广泛认为是军事学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中充满了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和分析,旨在揭示战争的规律和战争胜利的途径。
通过阅读《战争论》,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战争的防范与处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明确提出了战争的本质是政治,并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极端的政治手段,是在政治斗争无法解决问题时的最后手段。
这一观点使我明确了战争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战争并非一种单纯的冲突行为,而是政治手段与目的的延伸。
其次,克劳塞维茨谈到了战争的三个基本要素:敌人、指导战争的政府和武器手段。
他指出,了解敌我差异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指导战争的政府必须具备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正确的指挥能力,而武器手段则是实现战争目标的具体工具。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战争胜利与全面了解敌情、正确决策和有效运用武器密不可分。
再次,克劳塞维茨强调了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他认为,战争胜利主要取决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军事战略应该以政治目标为导向,既要注重整体布局和战略计划,也要关注具体战役的执行和战术手段的运用。
这一观点使我了解到,只有正确的军事战略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最后,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变数性。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活动,战争中的各种变数无法完全掌控。
面对不确定性,战争指挥者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应对战争中各种意外情况。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战争决策和指挥需要灵活应对,不能刻板地遵循既定战略和计划。
通过阅读《战争论》,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战争不仅是一场冲突,更是一场政治的延伸。
只有充分理解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并实现政治目标。
因此,我们需要在和平时期加强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断提高战争指挥者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世界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书籍介绍分享
战争策略与未来战 争
和平的哲学思考
国际关系的启示
《战争论》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角色
提供理论框架
01 《战争论》为分析当代国际冲突提供理论框架,有助于理解复杂的地缘政治动态。
指导政策制定
02 政治家和军事领袖借助《战争论》的洞见,制定更加明智和有效的国际政策和战略。
促进国际对话
03 《战争论》的普世价值促进国际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
推动军事创新
《战争论》的理论观点不断被当 代军事家所借鉴和发展,推动军 事理论的创新。
《战争论》对未来战争与和平的启示
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思想为现代战争 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
克劳塞维茨强调战争与和平的辩证 关系,对未来和平建设有深远启示。
《战争论》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为 现代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 重要参考。
克劳塞维茨在退役后开始撰写《战 争论》,结合他的军事经验,对战 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出生与成长
军事经历
《战争论》的创作
《战争论》的创作背景与过程
历史背景
克劳塞维茨生活在拿破仑战争时代,亲身经历了多 场战役,对战争有深刻的理解。
战争经验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 成为他创作《战争论》的重要基础。
战争的政治属性
02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必须服从政治目的。
战争中的精神因素
03 克劳塞维茨强调战争中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如士气、民心等,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影响。
哲学思考
战争与道德 的关系
01
战争的道德困境
战争行为往往涉及道德选 择,如何在战争与道德之 间找到平衡是克劳塞维茨 思考的核心。
《战争论》提出的最精彩的思想有
《战争论》提出的最精彩的思想有《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的经典之作,对于战争的本质、战争的规律、战争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分析,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本文将就《战争论》提出的最精彩的思想进行阐述。
一、战争的本质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国家政治的延续,是政治手段的一种。
他指出,“战争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战争的目的在于迫使对方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以便由自己支配或控制对方的行动”。
这种政治行为是通过武力手段来实现的。
克劳塞维茨认为,政治与战争紧密相连,政治是战争的先导,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是为了实现国家政治利益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只有当国家的利益受到侵害,无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时,才能采取武力行动。
这也是战争最根本的本质。
二、战争的规律克劳塞维茨提出了著名的“战争三要素”:政治、军事、人民。
政治是战争的指挥部,它决定战争的目的和方向;军事是战争的武器库,它为战争提供武器和技术支持;人民是战争的基石,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人民的支持和参与。
这三要素是战争决胜的关键因素。
克劳塞维茨还提出了战争变化的规律,即战争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但战争的形式和手段会不断变化。
他认为,战争的形式会随着时间、地点、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战争的本质却始终不变。
三、战争策略克劳塞维茨提出了“全力以赴”的战争策略,即在战争中必须尽可能地发挥一切力量,采取最大决策,以求最终胜利。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极端的手段,只有全力以赴才能胜利,中途停顿或妥协只会导致失败。
克劳塞维茨还提出了“集中兵力”的战争策略,即在战争中要把兵力集中到一个决定性的地方,对敌人进行攻击,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种战略在历史上多次被证明是有效的。
同时,他还提出了“间谍战”、“反间谍战”等战略,这些战略在现代战争中仍然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战争与和平克劳塞维茨认为,在任何一个时期,和平与战争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两种不同状态。
和平时期是战争时期的准备阶段,战争则是和平的终止。
战争论的评价
《战争论》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理论著作,它在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军事学的“圣经”。
首先,《战争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如战争的本质、战争的目的、战争的策略等等。
这些理论观点对于理解战争的本质、制定战争策略以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战争论》在研究方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实际出发,深入探讨了战争的各种因素和规律,为正确认识和解决战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战争论》还对战争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制胜三要素”、“集中兵力、集中火力、集中指挥”等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指导战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战争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它过于强调战争的暴力性,而忽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性,有时会忽视人民的利益和权利;同时,《战争论》也缺乏对现代科技和现代化战争的实际研究和分析。
《战争论》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理论著作,它对于军事学术研究和战争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并在实践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展开全文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一章什么是战争一引言我们想首先研究战争的各个要素,其次研究它的各个部分或环节,最后就其内在联系研究整体,也就是先研究简单的再研究复杂的。
但是研究这个问题时,比研究其他问题更有必要先对整体的性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研究部分时更必须经常考虑到整体。
二定义在这里,我们不打算一开始就给战争下一个冗长的政论式的定义,只打算谈谈战争的要素——搏斗。
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
如果我们想要把构成战争的无数个搏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那么最好想象一下两个人搏斗的情况。
每一方都力图用体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他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再作任何抵抗。
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暴力用技术和科学的成果装备自己来对付暴力。
暴力所受到的国际法惯例的限制是微不足道的,这些限制与暴力同时存在,但在实质上并不削弱暴力的力量。
暴力,即物质暴力(因为除了国家和法的概念以外就没有精神暴力了)是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是目的。
为了确有把握地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使敌人无力抵抗,因此从概念上讲,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真正的目标。
这个目标代替了上述目的并把它作为不属于战争本身的东西而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掉了。
三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有些仁慈的人可能很容易认为,一定会有一种巧妙的方法,不必造成太大的伤亡就能解除敌人的武装或者打垮敌人,并且认为这是军事艺术发展的真正方向。
这种看法不管多么美妙,却是一种必须消除的错误思想,因为在象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从仁慈产生的这种错误思想正是最为有害的。
物质暴力的充分使用决不排斥智慧同时发挥作用,所以,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时候,就必然会取得优势。
这样一来,他就使对方也不得不这样做,于是双方就会趋向极端,这种趋向除了受内在的牵制力量的限制以外,不受其他任何限制。
问题必须这样来看。
由于厌恶这个残暴的要素而忽视它的性质,这是没有益处的,甚至是错误的。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基本思想观点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基本思想观点
马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马克劳塞维茨发表的一篇著作,其中着重分析了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战争所带来的影响。
马克劳塞维茨认为,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由经济因素驱动的,国家间的竞争也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
他认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可以通过经济力量来实现,而不是通过战争。
他认为,战争的结果可以是暴力的政治变革,也可以是经济上的发展,但是战争本身却是一种毁灭性的现象。
因此,马克劳塞维茨建议,为了避免战争,国家应该通过政治来解决矛盾,而不是通过暴力。
他认为,国家应该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繁荣,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而不是用暴力手段来改变政治结构。
他还认为,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国际法律体系,来保护和促进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
此外,他认为,政治和经济合作是国家之间最有效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避免战争。
总之,马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是一篇重要的经典思想著作,深刻地剖析了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战争所带来的影响。
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认为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繁荣,通过政治解决矛盾,建立一套完善的国际法律体系,以及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合作,都可以有效地避免战争发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是德国哲学家克劳塞维茨创作的一部关于战争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本质、原则和战争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克劳塞维茨的思考和观点所打动,对战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战争论》从开始就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手段”的观点,强调战争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和依存关系。
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的目标,并且在战争过程中,政治决策的重要性远大于军事行动。
这一观点使我对战争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战争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政治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政治目标才是真正的目标。
通过战争,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也能够削弱对手的实力,使得自己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克劳塞维茨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深刻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战争的本质。
另外,《战争论》还强调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没有固定的规律和规则。
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也无法完全掌控。
在战争中,各种因素和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决策者必须能够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
这一点让我深感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更加认识到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除此之外,《战争论》还对军事策略和战略思维进行了深入探讨。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依靠武力的强大,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思维和军事策略。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战争的三个要素”,即国家的军事力量、指挥和控制以及军事行动的目标。
他认为,只有在这三个要素的合理组合下,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一点让我深感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对于战争的决策者来说,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思维,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和政治目标的战略,才能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最后,《战争论》还对战争的正当性进行了讨论。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只有在遵循某种原则和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够被认为是正义的。
他提出了“战争道义”的观点,即战争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够使用一切手段去达到政治目标。
《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
《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有着西方“孙子兵法”之称的《战争论》主要论述了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以及战争计划等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战争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战争论》是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它是可以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
《战争论》是军事思想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
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
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看了将近半个月,终于看完了这套厚厚的理论书。
《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内容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内容是附录。
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
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己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
不符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
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第二卷,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
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
所以军事一直处在附属地位。
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样子,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那么你知道《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战争论》的主要思想,希望能帮到你。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
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因而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
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
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战争爆发之后,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2: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
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3:战略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
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制、各兵种的比例等。
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
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
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
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
“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4: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
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
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地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是法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力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深刻剖析战争本质的哲学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对战争的理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这位军事大师的思想深感敬佩。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对战争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他认为战争不仅仅是政治的延续,更是政治的继续手段。
他认为战争绝对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对立国家之间斗争的一个结果。
战争的目的是通过武力摧毁对方,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
这种理解超越了一般人对战争的狭隘认识,使我对战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战争论》一书还深入剖析了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动态性。
战争的结果往往是由许多复杂因素决定的,决策者必须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他还提出了“战略三要素”:军事力量、决策能力和意志力。
军事力量是战争的基础,决策能力是战争的关键,而意志力则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这些观点使我对战争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了战争背后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我认为,作为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战争论》不仅仅适用于军事工作者,更适用于广大读者群体。
克劳塞维茨的思想无疑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克劳塞维茨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知己知彼”、“目标一致”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适用。
读完这本书,我也更加意识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最后,我深受《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对军事家的要求的启迪。
他认为,军事家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
只有如此,军事家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对我个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醒和启示。
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只有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读完《战争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 争论中最经典的观点
战争论中最经典的观点战争,这个令人沉重的话题,贯穿了人类历史的长河。
在无数次的战争与冲突中,诞生了众多引人深思的观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一种经典的观点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这一观点深刻地指出了战争并非孤立存在的现象,而是与政治紧密相连。
政治目的无法通过和平手段达成时,战争便成为了一种极端的选择。
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领土争端、资源争夺等政治问题,在无法通过外交协商、经济制裁等和平方式解决时,往往会引发战争。
例如,历史上的许多领土扩张战争,就是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统治和控制。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去理解战争的起源和动机,避免单纯从军事角度看待战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是战争论中的经典观点。
在战争中,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至关重要。
了解自身的实力、优势和劣势,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战略战术。
同时,对敌人的兵力部署、作战风格、战略意图等有清晰的认识,便能在战斗中抢占先机,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和攻击。
在现代战争中,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准确的情报,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兵者,诡道也”这一观点强调了战争中的谋略和策略运用。
战争并非单纯的力量对抗,而是智慧和谋略的较量。
通过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如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瞒天过海等,迷惑敌人,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例如,在古代战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运用诡道的经典案例,以虚张声势的方式吓退了敌军。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一观点体现了对战争最高境界的追求。
通过强大的军事威慑、政治外交手段等,使敌人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或者在战争爆发前就主动放弃抵抗,达到不通过战斗就能实现战略目标的效果。
这种观点强调了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军事、文化等实力,才能形成有效的威慑。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一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简述《战争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战争论》的主要内容。
《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于1832年
出版的一本军事学著作。
该书是对战争的本质、原因和规律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战争理论的观点。
《战争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战争的本质: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手段,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和政治目标而进行的斗争。
他强调战争的基本特征是对抗性和暴力性。
2. 战争的目的: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最终目的是迫使对手屈服,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他强调政治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认为军事手段必须服从政治目标。
3. 战争的规律:克劳塞维茨提出了一系列战争规律,包括战争的不确定性、战争的持续性、战争的相互影响等。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完全预测和控制。
4. 战争的战略与战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战略和战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战略是决定战争全局的方针和策略,而战术则是在具体战场上的实施方法。
5. 统一指挥与人民战争:克劳塞维茨提出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认为战争的成功离不开整体的指挥和协调。
他还强调人民战争的重要性,认为战争应该得到国家和人民的全力支持。
《战争论》的主要观点对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对后来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战略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现代战争理论的重要经典之一。
《战争论》提出的最精彩的思想有
《战争论》提出的最精彩的思想有《战争论》是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品,是世界军事理论文献中的经典之作。
这本著作不仅有着创新的思想和理论,同时也对于现代战争的策略和理念提供了深刻的指导。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战争论》提出的最精彩的思想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战争的定义《战争论》认为,战争是国家间的暴力冲突。
它是一种政治手段,通过军事力量以达到政治目的。
这个定义突出了战争与政治的紧密关系,强调了战争的目的性和政治性。
二、战争的特点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 政治性战争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政治争端。
政治因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战争的起因和结束都与政治密切相关。
2. 暴力性战争是通过武力来达成目标的,它是极端的暴力手段。
这种暴力性削弱了战争的合法性,同时也代表了战争的残酷性。
3. 不确定性战争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因为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也受到指挥官的决策的影响。
这使得战争的结果难以预测,给战争的指挥带来了难题。
三、战争的目的《战争论》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政治目标。
即使武力不能直接达到政治目的,它也可以通过威慑来达成间接目的,尤其是在和平时期。
因此,在使用武力之前,必须制定出明确的政治目标。
四、战争的策略克劳塞维茨提出的战争策略是“以最少的力量,达到最优的效果”。
这意味着指挥者必须合理地利用战争资源,使它们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同时,对于敌方的资源和财富,也需要利用起来最大化地削弱敌方的实力,使得自己在战争中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五、战争的指挥在指挥和战争策略的问题上,克劳塞维茨强调,指挥者不仅需要掌握战争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种心理素质既包括冷静、清醒的思维,也包括果断、坚定的决策意志。
指挥官应该尽可能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发挥主动性,灵活应变,让自己的决策变得更加合理、科学。
六、战争的胜负《战争论》中提到,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各方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各方的战争策略、指挥技能、士气等因素。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普鲁士将军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一部经典兵法著作,自出版以来对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从战争的本质、性质、原则、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为我们理解战争及其规律性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克劳塞维茨开篇就强调战争的政治属性,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国家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手段。
他指出,政治目的决定了战争的性质、范围和规模,而战争本身则对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一种极端形式的暴力,具有固有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
战争中充满着混乱、摩擦和非理性的因素,难以完全预测和控制。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战争的著名的"三位一体"理论,认为战争是由暴力、仇恨和偶然性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暴力是战争中最为基本的手段,仇恨提供战争的动机,而偶然性使战争的进程难以确定。
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战争并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艺术,需要指挥官具备判断力、创造力和果断性。
克劳塞维茨强调战争的非线性发展。
他认为战争的进程往往不符合线性逻辑,而是充满着曲折和反复。
战争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需要指挥官灵活应变,随机应变。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摩擦"的概念,指战争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阻力因素,这些因素会消耗力量、减缓速度并增加不确定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制胜的关键在于集中兵力,创造局部优势。
他强调以主力攻击敌方薄弱环节,力争在决定性时刻取得突破。
克劳塞维茨还主张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以牵制敌人,控制战局的主动权。
同时,他也强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反对盲目蛮干。
《战争论》中还包含了丰富的作战准则和战略思想。
克劳塞维茨强调情报的重要性,认为指挥官必须充分了解敌情,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他还主张灵活运用兵力,根据战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部署。
在战略层面,克劳塞维茨认为应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但计划必须适应战争的非线性发展,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一部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著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及其战略思想精髓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及其战略思想精髓作者:何辉来源:《国际公关》2021年第04期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0)是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其所著的《战争论》是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
克劳塞维茨在少年时代曾在一个普鲁士步兵团中当士官生,并参加过围攻美因兹城的战斗。
后来,他就读柏林军官学校。
自军官学校毕业后,参加过奥尔施塔特会战。
1809年,克劳塞维茨进入普鲁士的总参谋部。
1810年,他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
1812年,他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盟而辞去普鲁士军职,赴俄国参加反对拿破仑的战争。
他的多次战争经历以及军官学校教学生涯,为其创作《战争论》奠定了基础。
不过,克劳塞维茨生前未见到《战争论》出版便因病去世了。
他死于1831年11月,他的妻子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
一、《战争论》的主要内容《战争论》共有三卷,其中第一卷为第一至第四篇,四篇标题分别是:论战争的性质、论战争理论、战略概论、战斗。
第二卷为第五、第六篇,两篇标题分别是:军队、防御。
第三卷是第七篇、第八篇,还包括一个附录。
从全书的篇章标题可以看到,克劳塞维茨对于战略问题的论述集中在第三篇战争概论之中。
然而,如果细读《战争论》,我们就会发现,在该书的其他篇章之中,实际上也闪耀着克劳塞维茨战略思想的火花。
二、影响最为深远的观点克劳塞维茨提出的诸多观点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观点是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他在《战争论》中写道:“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手段的实现。
”1后来,列宁曾经引用过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观点(“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2),由此其影响进一步扩大。
《战争论》主要观点
<战争论>主要观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
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1、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
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战 争论核心思想解析
战争论核心思想解析战争,这个沉重的词汇,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如同一道阴影,始终伴随着我们的发展历程。
对于战争的争论,古往今来从未停歇,其核心思想涉及到众多层面,包括政治、经济、道德、人性等等。
从政治角度来看,战争往往被视为一种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
国家或政治集团可能会通过发动战争来扩大领土、获取资源、增强影响力或者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
例如,历史上的帝国扩张战争,就是为了将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纳入自己的版图,从而增强国家的实力和财富。
然而,这种以武力解决政治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反抗和抵制,导致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经济因素在战争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资源的争夺是许多战争的重要动机之一。
无论是古代对肥沃土地、水源的争夺,还是现代对石油、矿产等战略资源的竞争,经济利益的驱动始终存在。
战争可以为战胜方带来丰富的资源和市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战争也会给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包括军费开支的增加、基础设施的破坏、劳动力的损失等,这些都会对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道德层面的争论在战争中尤为激烈。
一些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战争是正义的,比如为了抵御侵略、捍卫自由和人权而进行的战争。
这种观点认为,当正义的一方不得不通过武力来对抗邪恶和压迫时,战争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战争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无论其目的如何,战争都会导致无辜人员的伤亡和痛苦,是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极大侵犯。
这种观点强调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外交、谈判等和平手段来解决问题才是符合道德原则的。
人性在战争中也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战争的残酷环境往往会使人变得麻木和残忍,一些人可能会在战争中失去人性,犯下种种暴行。
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善良和牺牲精神。
战争会激发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贪婪、仇恨等负面情绪,但也能彰显出爱、同情、正义等美好的品质。
对于人性在战争中的表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一张思维导图看懂《战争论》
一张思维导图看懂《战争论》图3-1 《战争论》思维导图《战争论》是西方军事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理论体系完整的军事著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在西方的军事著作中,之前的军事著作没有可以超越《战争论》的,之后的军事著作几乎没有可以绕过《战争论》的,无论赞同或者反对,《战争论》的观点都会在这些军事书籍中出现。
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战争论的逻辑结构《战争论》全书74万字,分为8篇,首先研究战争要素,然后研究战争的各个部分,最后研究整体,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式(如图3-2所示)。
图3-2 《战争论》结构《战争论》的第一篇是论战争的性质,也就是论述战争是什么?第二篇是论战争理论,也就是论述为什么?第三到第八篇论述的是怎么做。
第三篇是战略概论,论述的是总体上怎么获胜?第四篇是战斗,论述的是具体怎么获胜?第五篇是军队,即战争需要军队才能进行,那么军队如何影响获胜?第六篇是防御,即将第三到五篇进行了综合,论述了军队在战略和战术上的防御怎么获胜?第七篇是进攻,论述了军队在战略和战术上的进攻怎么获胜?第八篇是战争计划,论述了总体战争如何规划?在《战争论》中,第三篇战略概论最重要,凝结了克劳塞维茨的主要思想,在第三篇中,战略四原则最重要。
战略概论是《战争论》的皇冠,而战略四原则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战争论的核心四原则德国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总结了战争的核心四原则:(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们所可能动用的一切兵力。
(2)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3)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可获得先机。
奇袭,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
(4)用最高的精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
追击已败的敌人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
这四原则可以简化为:动员一切兵力,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弱点,奇袭和追击已败敌人(如图3-3所示)。
图3-3 《战争论》的战略四原则会战四原则可以通过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
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1、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
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特性: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
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同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
要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
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
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
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
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
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
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
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
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克劳塞维茨通过阐述战争特性,指出了战争认识的特殊性,他说:"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
在战争同人类其他活动中比较起来,人的认识显得更不完善,人们会遇到更大的危险和更多的偶然现象,因此,战争中的贻误也必然要多得多。
"然而,他又过分夸大了战争的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的特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云雾里和月光下一样,轮廓变得很大,样子变得稀奇古怪。
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或者靠幸运解决问题。
因此,在对客观情况缺乏了解的场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运了。
"2、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什么是战争的问题时,仿效黑格尔以所谓'绝对观念'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把战争区分为"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两种形态。
并通过分析"绝对战争"认为,不应该把战争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暴力和消灭敌人的行为,不应该根据这种简单的概念,按逻辑推出一系列与现实现象不相符合的结论,而应把绝对战争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考察。
在现实战争中,总是存在着某种足以促使作战的紧张程度趋向缓和的客观因素。
这种客观因素在克劳塞维茨看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
战争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的扩大也不是瞬间的事情,相反,它需要一定的准备,它同战前的国家生活密切联系,是由一定时期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引起的。
第二,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
整个战争是由一系列边疆的军事行动组成的,由于交战双方都可以把对方前一行动及其一切现象,作为衡量下一行动的尺度,因而军事行动向极端发展的趋势又会得到大大的缓和。
第三,战争的结局也不是绝对的。
战败国往往把失败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不幸。
为了简要说明战争与政治的这种内在联系,克劳塞维茨明确地做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经典表述。
在此基础上,克劳塞维茨进一步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具体的探讨。
一方面,政治决定战争,它又表现为如下三点:其一,政治是整体,战争是部分,政治产生战争。
他认为,在考察战争与政治这两个相互矛盾着的因素时,既应注意对它们进行分别的研究,又应善于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进而从总体的意义上认识战争的起因问题。
其二,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或政治是头脑,战争是工具),政治操纵战争,军事观点从属于政治观点。
其三,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不因战争的爆发而中断。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克劳塞维茨批判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战争在爆发之后,就会脱离政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东西,一种按自己路线发展的东西。
另一方面,战争反作用于政治。
克劳塞维茨认为,尽管战争是由政治目的引起的,战争必须服从战争意志的支配,但政治目的并不"因此就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
因为战争虽然是一种政治交往,但它又是一种与人类其他政治交往不同的活动方式,"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
"他还在论述战争手段的特殊性时指出:"战争是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方式是用流血方式进行的,它同其他冲突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
"他论述说,如果政治提出战争所不能实现的要求,施中,得到同战争的性质不相符合而又不可能得到的效果时,政治就会通过它的决定作用对战争发生有害的影响;而如果政治与战争的目标相一致时,就能够对战争产生有利的影响。
3、消灭敌人军队的企图是战争的长矛克劳塞维茨既认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同时又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不能任意地决定一切,而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并由此探讨了战争自身所要达到的目的,亦即战争的目标。
他认为,要确有把握地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就必须使敌人无力抵抗。
就是说,战争中的目的必然始终而且只能是打垮敌人,也就是使敌人无力抵抗。
在他看来,这是从所谓"绝对战争"的纯概念中推出来的抽象的战争目的。
按照克劳塞维茨的看法,打垮敌人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二是占领敌人的国土;三是征服敌人的意志。
因为敌人的抵抗力量是由军队、领土和意志组成的,所以不摧毁这三个要素,则不可能将敌人打垮。
在三个要素中,首先应消灭敌人军队,然后占领敌人的国土,最后迫使敌人情和。
但这个顺序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三个要素往往是相互影响的。
(而实际则证明几乎没有一个名族的意志会屈服?)他还提出,在现实中,并不是到处都有打垮敌人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的地位,因此决不能在理论上把它当作一个定则。
也就是说,在战争中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只限于打垮敌人。
如消灭敌人军队,占领敌国领土,占据敌国地区,入侵敌人地区,破坏敌方同盟,消耗敌人力量,等待敌人进攻等都是方法。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挫伤敌人的意志,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论述战争目的的过程中,克劳塞维茨突出强调了消灭敌人军队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消灭敌人军队的含义,他除在打垮敌人的意义上理解外,还包括以下两层意思: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并不是仅仅指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而且还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
"二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主要是指敌我双方在"相互杀伤和破坏过程中直接取得的利益。
"克劳塞维茨还曾对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的关系作了精辟的阐述,他写道:"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意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他在论及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的地位及其作用时说:"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具有积极的目的,能产生积极的结果,这些结果最后可以导致打垮敌人。
保存自己军队这一企图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也就是说可以导致单纯的抵抗,这种抵抗最后只能是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以消耗敌人。
"从行动的表现上看,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能够引起歼灭性的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只能等待歼灭性的行动。
但他紧接着又说,保存自己军队这一具有消极目的的等待,"不应该成为绝对的忍受,而且在等待时所采取的行动中,消灭正在同我们作战的敌人的军队,同其他任何对象一样,也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
因此,如果认为有了消极意图就只能寻求不流血的方法,就一定不把消灭敌人军队作为目的,那么,他就在根本观念上大错特错了。
"固然,当消极目的占主要地位时,它会促使人们采取不流血的方法。
但这种不流血的方法,决非迫切希望保存自己军队时的当然手段。
如果这种方法不适合当时的情况,那么,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遭到覆灭。
实际上,"当消极企图占主要地位时,它的唯一的必然的作用是推迟决战的时间,使人们等待决定性的时刻。
也就是说,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推迟军事行动的时间,去变换军事行动的空间。
但这种时间的推迟是有限度的,如果无限制的一直推迟下去,就会使保存自己军队这一消极目的的优越性完全丧失掉,继续让位给消灭敌人军队的积极目的。
"4、战争理论不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克劳塞维茨通过军事活动的考察认为,军事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