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客家_称谓年代考

合集下载

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调查

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调查

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调查2011级汉语言文学韦志勇[摘要] 称谓就是怎么样去称呼别人,它在语言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山县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地域变体,由于资料相对稀缺及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其称谓系统尚无人作专门描述。

为了给马山县客家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的材料,本文将从语构词、意义与语法、现状与未来等方面对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勾画出其基本面貌,揭示其特点。

[关键词] 称谓;构词;意义与语法;现状与未来引言客家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分布地域比较广的一种方言。

我国现有客家人口总数约为5800万。

客家居民不仅较好地保存了固有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思想观念,也较多地保存了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直至今天,客家人仍然坚守着“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祖训。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以及当地壮语的影响,客家方言称谓在词汇、语法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特点;通过对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的调查和研究,勾画出其基本面貌,揭示其特点,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马山县客家话,发掘客家话所具特点和差异,同时也可以为更准确地进行客家方言小片分区提供科学依据。

客家方言的研究已出了许多成果,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广西客家话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语音特点的描写,成果有邓玉荣《贺县公会客家话的声调》(1995);刘涛《梅县客家音韵比较研究》(2003);李普英《陆川客家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等(1995)。

而专门针对客家方言称谓的研究很少,成果也不多。

本文在深入调查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的基础上,详细描写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的语音、构词及语法,揭示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的特点,并通过分析普通话和壮语对客家方言的影响,提出对其要进行保护的建议。

本着尽可能反映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系统面貌的原则,笔者调查了林圩镇林圩村、黄番村、周鹿镇武平村3个语言点。

本次调查对象一般为70岁以上的当地老者,他们熟知当地客家方言称谓系统及其演变。

主要询问了黄番村83岁的曾成金老人,76岁的曾成区老人;武平村72岁的林大福老人。

闽台区域文化任务一参考答案

闽台区域文化任务一参考答案

闽台区域文化任务一参考答案主观题共17题〔总分值100分〕一、名词解释〔共题,每题5分〕BD第1题(已答). 布袋戏【参考答案】布袋戏或称掌中戏。

福建掌中戏,产生在泉州一带,有三百年历史,19世纪中叶以后,漳、泉、潮掌艺名师辈出,随移民传入台湾,先有泉州调的,后有潮州调的。

都属南管系统善于文戏,多节义和爱情故事,台湾目前分南管、北管和潮调三种布袋戏。

CH第2题(未答). 出海大傩【参考答案】傩是古时驱除疫鬼的仪式,有天子傩和乡人傩之分。

乡人傩在民间举行。

在福建和台湾瘟疫比拟流行,对人民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为驱疫保平安,沿袭古傩的某些形式,称之为出海大傩。

在送瘟神疫鬼时,由20多人组成舟歌队,一人打鼓并领唱,其余人以号子伴唱,演唱者手持纸糊的船浆,边唱边作划船的样子。

演唱内容均为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故事,配合舞蹈队表演,寓意以英灵来威慑瘟神疫鬼。

DB第16题(已答). 大坌坑文化【参考答案】1964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

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

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

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局部,及闽南、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FB第5题(已答). 凤鼻头文化【参考答案】大坌坑文化完毕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及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

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年。

石器多为磨制。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

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年。

营埔出土陶片上发现有稻壳印痕。

客家山歌:《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客家山歌:《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如此 限制 , 故 对歌者须才思 敏捷 。 听 众往往 因此 为歌 者
的才华而佩服得五 体投地 。
歌手成 歌快 速 , 往 往 即 景 即唱 。 客 家 山 区 开 门见
山, 隔 山对歌 , 因而 声调较高, 音域较 宽 . 音韵悠扬 , 意 味 深 长 。 梅 州地 区被 誉 为 “ 山歌 之 乡” , 1 9 5 0 年 代 以 来常 常 举办 “ 山 歌 擂 台” 。
量最 精彩 的便 是客 家情歌 , 它集 中了客 家山歌 的 全 部艺
术成 就 , 代 表了客 家山歌 中最 强 烈 的人 文精神 . 表现 了
客 家青年男女在爱情上 的悲 欢离合和 忠贞不 渝的优 良品
德 。 如 : ‘‘入 山看 到藤 缠树 , 出山 看 到树 缠 藤 ;藤 生树死
缠到死 , 树死藤生死 也缠。 ”
从 语 言风 格看 , 客家山歌使 用的语言通俗 、 直率 、
形 象 、 琅 琅 上 口 . 感 情奔放 、 富于 想 像 , 常 以俗 语 俚 语 入
歌 , 有浓郁的地 方色彩 , 大多来 自下层 民众的口 头用语 ,
散发着泥 土 的芳香。 如 : “ 榄树打 花 花 榄花 , 郎就榄上 妹
16 神州 民俗
智, 给 予高度 的评 价 。
据 专 家学 者考 证 , 客家 山歌继 承了 《诗 经 》十 五 国
风 的风 格 , 又受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 脱胎 于魏晋
南北 朝乐 府民 歌这个 母 体 , 还 受南方 诸族 民歌 的影 响 ,
从 而 形 成了绚丽 多采而 又 独具一 格 的客家山歌 , 是客 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诗 经 十五 国风 妙 绝古今, 正 以妇 人 女 子 矢 口 而 成 , 使

关于客家的起源和另外见解

关于客家的起源和另外见解

“客家”─ 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引言今天,“客家”这个名字好象已经是毫不含糊地,成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呼。

据罗香林先生的考证,他们的祖先由中原经过五次大迁徙来到华南,因为沿海的平原已经被土著占据,所以只能在广东、福建和江西间的山区落户。

由于他们保持了祖先的语言和习惯,经千年而不衰,所以他们觉得跟邻近的民族不一样。

而他们南迁时曾经被称为“客户”,所以引以为荣,自称“客”或“客家”,发音也就是Hakka。

上面是一般的经典描述。

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地将近年发掘出来的事实和数据比较,我们发现这个近乎完美的故事,跟过去和现在的很多现象、记载和数据并不相符。

整个理论的最大漏洞,在于假设目前讲嘉应方言的人,自古以来无论身在何方都认为自己是“客家人”。

实际上,嘉应方言使用者直至很晚近,才接受这个名字:在广东客粤杂处的地区,只有两百多年,而在“纯客家”地区,则不到两百年;在其它省份和地区就更晚,例如台湾基本上是1945年以后,在四川更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就是在今天,好些地方的嘉应方言使用者,也不接受、甚至不知道“客家”这个名字,来代表自己的语言文化。

就是说,“客家”不是一个自称,而是一个他称。

目前很多书本上对客家的描写,是对历史的一场误会。

嘉应方言使用者采用“客家中原说”,最初的目的是要来自辩,但后来就变成了部份人的自大与部份人的自卑。

迟迟不知道自己是“客家”的嘉应方言使用者,伸手拥抱这个值得自豪的名称,但最先出现“客家”这个名称的地方,后来也是客家话和客家文化最早消失的地方。

如果我们探索历史人口的流动情形,便发现中国的南方人口,无论嘴巴讲甚么方言,都是北方移民的后裔,一般都符合书本中对“客家人”的定义。

但不是每个南方人都称得上客家人,尤其是跟嘉应话使用者曾经有直接冲突的广府人和闽南人。

而其他比较偏远的地方,就算居民使用的方言跟嘉应话不能相通,却很多时候被冠上客家的称号,尽管当地居民明言拒绝。

出于整个客家历史误会的延续,广东中部和北部的很多“本地人”就被一些学者称为“客家”或“老客家”。

客家介绍

客家介绍

闽西土楼数量与类型繁多,形态别具一格,在中华民居的大家庭里独树一帜。

这种以土为材料建成的房屋,施工方法主要是将未经焙烧的黏土和砂土按比例混合,再用灰板墙夯筑制成坚固的墙体,梁柱等构架则用木料建成。

客属祖地独特环境谈到土楼就不能不提及客家。

客家人是有别于江浙、闽海、广府人的汉民族的一个分支,约占汉族人口的6%。

客家人祖籍中原,西晋(公元265-317年)以降,中原汉人受战乱影响逐步南迁,经多番周折,一部分人迁徙到今天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偏僻山区,与当地民族经过漫长的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客家”就是相对“土著”而言),在历史上产生了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圈,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

闽西客家人主要聚居于宁化、清流、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7个纯客家县。

此外,还聚居于客家人与汉族其他民系混居的非纯客家县,包括明溪、顺昌、建宁、泰宁、邵武、光泽、南靖、平和、诏安等11个县。

闽西地区南部的众多客家人以土楼为宅,现存许多重要的土楼也位于客家聚居区。

这种现象缘于土楼所在地区的地理文化背景。

历史上,闽西客家大都是从邻近的江西省迁入。

因此,闽西客家地区的西北部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

这一带明清时期为汀州府辖地,而汀州府的府治长汀就位于闽西客家地区的西北部。

同样,“客家发祥地”石壁、商贸重镇四堡也位于这一区域。

在这些最核心的客家文化区中,多层土楼却较少见。

倒是往南,即客家人与其他民系如福佬人混居的区域,土楼则大量出现。

明清时期,这一带族群纷争激烈,械斗时有爆发,史书上称之为“寇盗”和“匪患”。

在严峻的形势下,当地的客家人和福佬人不得不调整原有的生活方式,住进了防御功能较强的土楼。

崇文尚武外刚内柔闽西土楼给人第一眼的震撼印象,就是那庞大的建筑体量。

土楼形体单纯,几何感较强,常为圆形、方形,也有椭圆、八卦、半月、多边形平面的。

此外,还有一种屋顶檐口高低错落呈多层叠名为“五凤”楼的。

在古代,几何形象突出的建筑大多具有纪念或祭祀功能,如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天坛等,它们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

客家基本知识测试题

客家基本知识测试题

客家基本知识测试题1、什么叫客家?答: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民系,即汉族客家民系。

2、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是什么?为什么缺了哪一个都不能形成?答:(1)四个特征: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有特定的地域条件,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有独特的客家文化。

(2)没有客家文化,就没有客家民系。

没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也就没有客家文化,更没有客家民系。

四个特征是相辅相成的。

3、为什么居住在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又再迁徙?答:主要是黄巢起义和靖康之乱等战祸引起的移民潮。

4、南迁汉人进入赣闽粤边的“四条路线”是什么?答:第一条:出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入赣南。

第二条:出鄱阳湖溯抚河、盱江进入赣南宁都、石城,或经过石壁站岭隘进入闽西的宁化等县。

第三条:江西和浙江交界地带,越仙霞岭沿武夷山东麓南下进入闽西地区。

第四条:南迁汉人进入福建后,沿闽江上游支流,进入将乐、泰宁、建宁、沙县、三元、梅列、归化、永安、宁化等县。

5、客家先民由哪些人组成?为什么客家先民主体是中原南迁汉人?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南迁汉人和原居住在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或其后裔;另一部分是原来居住在赣闽粤边的民众参与客家民系融合发展。

6、为什么闽粤赣边是全球客家人的祖籍地?答:居住在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因战乱被迫大批进入赣南、闽西后与当地原住民形成客家民系。

后来闽西客家人播迁粤东后,形成赣闽粤边连片的大型客家聚居区。

明末清初,客家人向海内外大迁徙。

赣南、闽西、粤东成了海内外客家人的祖籍地。

7、为什么客家研究只有把闽粤赣边作为整体研究,才能搞清楚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和播迁的历史?答:赣闽粤边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

客家研究不能离开这个整体,这是客家史实决定的。

8、为什么形成客家民系的年代是唐末宋初至宋元初年代?答:由于黄巢起义和靖康之乱等战乱,造成大批的汉人在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时期迁移到赣闽粤边。

9、客家精神版本很多,为什么“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最全面、最确切、最具客家内涵,最富时代精神?答:客家先民是在战乱频发的环境下多次迁徙,经历种种严峻考验。

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调查

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调查

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调查2011级汉语言文学韦志勇[摘要] 称谓就是怎么样去称呼别人,它在语言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山县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地域变体,由于资料相对稀缺及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其称谓系统尚无人作专门描述。

为了给马山县客家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的材料,本文将从语构词、意义与语法、现状与未来等方面对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勾画出其基本面貌,揭示其特点。

[关键词] 称谓;构词;意义与语法;现状与未来引言客家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分布地域比较广的一种方言。

我国现有客家人口总数约为5800万。

客家居民不仅较好地保存了固有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思想观念,也较多地保存了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直至今天,客家人仍然坚守着“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祖训。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以及当地壮语的影响,客家方言称谓在词汇、语法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特点;通过对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的调查和研究,勾画出其基本面貌,揭示其特点,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马山县客家话,发掘客家话所具特点和差异,同时也可以为更准确地进行客家方言小片分区提供科学依据。

客家方言的研究已出了许多成果,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广西客家话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语音特点的描写,成果有邓玉荣《贺县公会客家话的声调》(1995);刘涛《梅县客家音韵比较研究》(2003);李普英《陆川客家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等(1995)。

而专门针对客家方言称谓的研究很少,成果也不多。

本文在深入调查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的基础上,详细描写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的语音、构词及语法,揭示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的特点,并通过分析普通话和壮语对客家方言的影响,提出对其要进行保护的建议。

本着尽可能反映马山县客家方言称谓系统面貌的原则,笔者调查了林圩镇林圩村、黄番村、周鹿镇武平村3个语言点。

本次调查对象一般为70岁以上的当地老者,他们熟知当地客家方言称谓系统及其演变。

主要询问了黄番村83岁的曾成金老人,76岁的曾成区老人;武平村72岁的林大福老人。

赣南客家文化的历史源流

赣南客家文化的历史源流

追溯客家的来源要从客家先民的入迁开始考据。据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中介绍,客家先民由中原迁往南方,以及迁南方之后,又再度播迁扩散,其大规模的迁徙有五次,并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客家民系。
第一次大迁徙,起因于从东汉后期至西晋的“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
客家人迁居南洋群岛和南北美洲,主要发生在第三、第四、第五次大迁徙的过程中。到到了明末清初,有更多的客家人赴海外经营垦殖业,开辟埠头。当时南洋各地,遍布客家侨民。后因太平天国失败,黑旗军覆灭,粤西土客械斗而走避海外的,也为数甚多。这些客家先民在自北往南的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的过程中,一面竭力保持和发扬中原旧有文化,一面努力适应南方新环境、创造新经验、培育自己的新文化,而形成了一支不同于汉族,又别于当地民族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新的人文共同体—客家。
赣南这片红土孕育了不少客家英才。如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盛唐诗人綦母潜、北宋名医陈恕、宋代诗人曾几、散文家魏禧、书画家徐思庄和罗牧、孙中山先生的先祖孙俐以及近代经济学家郭大力等。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赣南客家人民为争取翻身解放,献出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也产生出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将军,如古柏、萧华等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产生了54名将军的兴国县,素有“将军之乡”的称谓。如今“京九”铁路正从赣南客家腹地贯穿而过,与“京九”分叉平衡的105等几条国道也以日渐一新的面貌坦露在客家地域。赣南客家,正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2、赣南客家人还创造出了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等文化艺术。兴国山歌最早起源于兴国及与之相邻的泰和、万安、宁都、于都、赣县等地。这一地域位于赣江上游,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抵达赣南的第一站。客家先民在当地从事艰难卓绝的开发劳动之际,运用曾在中原广泛流传的民歌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和苦衷。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中原文化形式。据有关资料和客家先民南迁的路线以及兴国地区流行罗隐秀才抄歌本的民间传说分析,可以初步推断:兴国客家山歌实为中国客家山歌之祖,早在唐末就已经产生并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迄今在赣南客家人中仍是男女老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赣南采茶戏源于安远、于都、信丰、石城等县的采茶歌,后与明清之际闽粤客家人回迁赣南带来的采茶灯相结合,辅以茶篮、纸扇,遂发展成具载歌载舞特点,以客家方言道白的民间艺术。盛行于赣南各县,其传统剧目《茶童戏主》曾拍成电影。其他还有东河戏、宁都道情等民间艺术也是赣南客家文化的艺术奇葩之一。

历史内涵与现实认同:河源“客家古邑”的文化建构

历史内涵与现实认同:河源“客家古邑”的文化建构
到“ 客家 河源 " : 地
域 文 化 建构 的 文脉 梳 理
客家 尽管是 一个 较 晚建构起 来 的族群 与文 化概 念, 但并 非无 中生有 ,确 有赣 闽粤 边地 区历史 文 化 与地 理环 境 为其 提 供 了 厚 实 的建 构 基 础 。毫 无 疑
起义军转战赣闽粤湘起义被镇压之后王阳明在畲族和客家流民较多的地区设其中就有和帄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畲民进行压迫和限制使畲族人不敢聚居于一起一些畲民隐瞒族性或依附汉族畲族与此时居住在山区的北来流民一起成为了官府的编户齐民致客家地区畲族的族性迅速走向消失汉畲民族融合最后完成客家文化形态已完全成熟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第1 5卷 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J o u na r l o f S o u t h Chi n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Vo I . 1 5 No . 3 J u n e 2 01 3
从 上世 纪 3 0年 代起 ,“ 客家” 不但 在学 术论 著 、
作为第 2 3 届世客会举办地 的河源 , 在“ 客家古
邑” 文化 形象 下 的地 区文 化建 构亦初 见成 效 , 然而 , 如 何更 为深入 和有 效 的文化建 构仍 然是河 源 文化界 的最大 课题 。本文 将从 文化认 同的角度对 这个 课题 进 行思 考 , 希望 对河 源客家 文化 建构有 所裨 益 。
营 中行政建制最早的地区 , 在宋 以来 的客家形成过程中直到了重要作用 , 是客家文化 的源发 区和核 心区之一 。第 2 3届世 客会前后 , 河源充分挖掘了 自身的历史 内涵 , 利用学术研究和以文化旅 游为主的文化产业 建构起 了“ 客家

闽西上四乡客话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闽西上四乡客话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出误 差 , 次代人 前一 公式 , 环得 出分化 的时 间深 再 循
度。
选词 标 准 :
( ) 四乡 词 尽 量 用 汉 字 写 出 , 不 出 字 的用 1上 写
国际音标标 出 ;
( ) 言 中的 对 词 以 白读 音 为 基 准 , 量 排 除 2方 尽 现代普 通话 和其 它方 言对 本方 言 的影 响 ; ( ) 果 方 言 中 的对 词 有 好 几 种 说 法 , 日常 3如 以
容易辨认 的广阔的概念 , 在多数语 言中有一个单词 可 以对 应 的。重 复 、 根 雷 同 、 词 拟声 、 义 派 生 等情 语
况也 应避 免 。文化 词与文 化 状况 的变迁 很 密切 ,不 宜用 作 时间推 移 的指数 。 同一词 不 应重 复 ,也不 应
2 0正 01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G n a oma ie s y o ra a n n N r lUnv ri o t
No 4 . Aug 2 0 .上 四乡 客话 的语 言 年 代 学 考 察
曾德 万 '
关 键 词 : 西 客 话 ; 四 乡客 话 ; 言 年 代 测 算 闽 上 语
中图 分 类 号 : 16 H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83 ( 0 0 0 — 0 3—0 10 322 1) 4 02 4
语 言 年代 学 是 历 史 语 言 学 中的 一 个 分 支 ,是
本 人 作 为 本 地 人 的方 言 语 感 , 出 对 词 , 用 t 列 后 = l c2or o / 1g 公式 , 出上 四乡 客话 和 现代 汉语 分 化 的 g 算 时 问深 度 , 同时用 仃=X l c 1一l c / O /o ( o ) lO公式 算 g g

《丰湖杂记》——两百年前的“客家人宣言”

《丰湖杂记》——两百年前的“客家人宣言”

《丰湖杂记》——两百年前的“客家人宣言”◎牟建新客家是在千年的移民过程中诞生的一支具有传奇色彩而又特立卓行的汉族民系。

客家民系在众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以自己独特的存在和文化现象,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客家学。

两百年前,即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廿日,在惠州丰湖书院授课的徐旭曾1,对学生们就土著和客家人的问题提出的“何谓土与客”,“吾祖宗以来,世居数百年,何以仍称为客”等询问,从客家渊源、语言、风俗、妇女等方面,著《丰湖杂记》2。

这篇文章是有关客家问题的最早论述,比国外对客家问题的研究要早50多年。

3研究客家问题的专家学者们把《丰湖杂记》誉为“客家人宣言”4,它的发表标志着客家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丰湖杂记》对后世客家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提出“中原衣冠旧族”是客家渊源的论点影响着后人对客家民系的研究客家民系在迁徙中形成,又在迁徙中繁衍。

正是不停地迁徙,造成各种地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汉民族的历史不断补充新的内涵。

了解客家人,可以了解汉民族的迁徙史、融合史、文明史,进而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

徐旭曾身为客家人,对“客家”有着深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他从史学角度,指出客家民系的渊源:客家先人的身世“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

这是最早的从年代划分上确定客家渊源的论述。

在《丰湖杂记》中,徐旭曾最少从四个方面为“中原衣冠旧族”的观点作论据:一是源出中原宋徽、钦北狩,高宗南渡时,有“故家世胄先后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从之”,“百姓亦多举族相随”,而且“历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固犹到处皆是也”。

这支由故家世胄和百姓举族组成的南迁队伍,就是分散到各地,那怕是剩下的极少数,也是来自中原的“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其所繁衍的后人,依然是中原旧族的后裔。

二是民族气节客家与推翻宋朝的入侵者有着强烈的敌对性,“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真是时时为忠义而战,处处有悲壮之举。

结果自然是惨烈之极:“全家覆灭、全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

客家文化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

客家文化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

客家文化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罗香林(1906~1978),客家学大师。

字元一,号乙堂。

1906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宁新镇。

1924年夏毕业于本县兴民中学,到上海就读承天英文学校。

1926年夏从上海政治大学考入北京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兼修社会人类学。

1930年夏,清华大学毕业后,即升母校研究院,专治唐史与百越源流问题,兼肄业燕京大学研究院。

1936年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山大学副教授,讲授史学,与馆中同仁创办《广州学报》季刊与《书林》半月刊。

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

被学术界誉为客家总问题专家。

个人简介罗香林,字元一,号乙堂,广东兴宁宁新镇水楼村人。

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开拓者。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著名学者。

历任中山大学、香港大学、珠海书院教授,获香港大学终身名誉教授衔。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生平著书41种,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

他首创族谱学,乃继甲骨学、敦煌学、简犊学之后,开拓了历史研究新领域;其《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等开创性著作,为客家研究之学奠定基础。

抗日战争期间,罗香林任广州中山图书馆馆长,费尽心力,将馆藏善本与重要图籍,舶运至柳州石龙,之免罹战火。

罗香林毕生献身学术,尽瘁教育,弘扬中华文化,享誉中外文史学界,梅州八贤之一。

生平- 1906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市县宁新镇。

- 1924年,毕业于兴民中学。

- 1926-1930年,获清华大学文学士学位。

- 1931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研究所。

- 1932年,获哈佛燕京社奖助金。

- 1932年,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室秘书兼广东通志馆纂修。

- 1941年,发起“中国史学会”。

常与中山大学黄现璠教授一道探讨民族研究的问题。

- 1936年,任广州中山图书馆馆长兼中山大学教授。

- 1940年,编撰“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

- 1934年,任教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同年九月兼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 1945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省立文理学院院頿。

客家何氏开基祖名讳辨析

客家何氏开基祖名讳辨析

客家何氏开基祖“何大郎”称谓辨析何振洪民国《武平县志·民族志》云:“何氏开基岩前,为邑中最旧之族。

”清代大何屋《何氏族谱·序》载:“大郎公,字景行号亶名泰一……宁化石壁来岩一世祖何大郎公……乃唐明宗丙戍年进士……大郎祖师时年七十有二岁,始徙冷洋刘坑居……”书中的《何五郎公遗嘱》也提到“何大郎公”。

查考《福建通志》、康熙《武平县志》,遍访江西、广东、福建三省各地宗亲资料(如上杭中都谱、广东兴宁谱、“世界何氏”网上资料),以及各地宗亲的口耳相传,甚至于当代媒体,得知:基本上是把武平何氏始祖称为“何大郎公”。

《中华姓氏通史——何姓》记载:“客家何氏的始祖何大郎是何氏入闽的重要一支。

何大郎生于唐代后期……”《闽西日报》(电子版)2011年3月19日何吟的《何大郎何仙姑祭祀漫笔》云:“何大郎,名旦,是何氏入闽始祖,原籍南京直隶庐州府庐江县。

”广东惠州何氏族谱(一九八三年)里的文章称:“传三十九世,到何大郎公(“大乙郎”名旦),福建武平建居,生五子一女仙姑,一脉传至八世“念四郎”讳“铨”公,从武平迁广东嘉应州兴宁开基……”兴宁县石马《何氏渊源》记载:“大郎公,又名“太乙郎公”。

原祖籍安徽庐江。

后迁福建省宁化尹,为政得民心,遂居宁化石壁。

”宁化县石壁村——据说是16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的发祥地。

何顺仕2010年12月08日发表的《大郎亶公支裔源流》称:“何亶,又名何大郎,字景行,法号大郎公,”江西宁都青塘镇何氏,也有指称“何大郎”。

岩前镇宁洋何氏始祖墓的碑上刻的是“何大郎千年古墓”。

狮岩“何仙姑亭”中的灵牌,却刻着另一些文字:“……何太郎禄位”。

以上材料,都是指称武平何氏始祖为“何大郎”、“何太郎”。

然而清代咸丰庚申年间,由“江右万邑黄茅会集庆堂”刻印的湖南浏阳《何氏族谱》中,却有不同记叙:“惟我祖迁居武平,地名曰“南岩”。

时五代兵寇流行,我祖“泰郎公”祈神供佛……泰郎祖至二郎公千百年一气所通一脉所传……始祖原居宁化石壁,自宋迁居武邑南岩狮子口盈塘手炉山……”该书为著名坊厂活字排版印刷,共六大本,装帧精美,文字严整,图画精细,是多年编修合族共撰的著名族谱。

客家

客家

客家客家概述 【拼音】 kè jīa【客音】 hāk gā / kāk gā【英语】 Hakka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香港部分地区,分布约120余县。

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

1270年代南宋灭亡後又迁至赣、闽、粤等地。

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

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

山歌别具风格。

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于进取。

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后,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侨居南洋一带。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

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

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

客家源流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2种:(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2)北方南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在一般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一支 ,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

2007年5月,刊登在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genetic》上的一篇文章:《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里面有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

客家方言名词的形态类型研究

客家方言名词的形态类型研究

客家方言名词的形态类型研究学生:赵俊指导老师:管锡华摘要:客家方言是各方言中较引人注目的一种方言,因此本文以客家方言的名词作为材料研究它的形态类型。

并根据赵元任先生对形态类型的理解,对客家方言名词形态构造法式分别加以分析,从客家方言的前缀、中缀、后缀及重叠来认识客家方言的名词的形态类型。

关键词:客家方言名词形态类型§1、导言根据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对“形态类型”的讲解,认为:“一个形式或成素加入一个词语,成为这个词语的语法功能的某种表征,这就构成了形态。

”。

因此词的形态可以分为构形形态和构词形态。

构型形态,如:重叠。

构词形态,如:词缀。

客家方言形态构造的法式同民族共同语大体一致,主要是加缀法和重叠法及两种的综合。

而加缀法根据所加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后缀。

正如客家祖训所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客家人对自身语言非常重视,就如成都龙泉等地区的客家人,迁徙来此已尽百年,可客家话仍代代相传。

因此客家话作为一种方言,在共同语的影响下仍未消逝,反而得到传承与发展,这就说明这种语言本身就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去关注。

如客家方言里各种词类的形态构造问题就很值得研究,本文就着重对客家方言名词的形态类型作些考察。

§2、前缀§2.1、关于“阿”客家方言的“阿”使用比较普遍,主要用在亲属称谓、姓或名、排行前。

(1)、用于亲属或長輩的尊稱,一般会多用于背称。

在客家方言的亲属称谓中很多前面都加“阿”。

例如:阿白(高祖父、高祖母),阿太(曾祖母),阿公、阿婆(祖父、祖母),阿伯(父之兄;夫之兄),阿叔(父之弟;夫之弟),阿舅(母之兄弟),阿姑(父之姊妹),阿姨(母之姊妹),阿爸(父亲),阿姆(母亲),阿哥(哥哥),阿嫂(哥哥之妻),阿姊(姐姐),等等。

(2)、用于姓或名。

孩子题名,用“阿”冠于有关名词之前,有以生肖为名者,如:阿虎、阿龙、阿狗、阿凤等;有以植物为名者,如:阿桃、阿花、阿菊、阿草等。

客家人亲戚称呼大全,看看自己会不会也叫错了?

客家人亲戚称呼大全,看看自己会不会也叫错了?

客家人亲戚称呼大全,看看自己会不会也叫错了?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身边的亲戚越来越少了,又或者很早就从村里搬出来了,也没有以前的“一大家子”了,突然冒出一个亲戚,我们这些后生仔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称呼了。

不要说后生仔,就是自己有时都会搞晕,阿娘,伯可那些被80后90后生疏了的亲属称呼,是时候该重新捡起来啦!面对一大波的远房亲戚又不知道叫什么,这时候难道你还要爸妈教你怎么叫人吗?没关系,我们大客家各城镇村等区域叫法也各有不同,看看我们大客家人在口头上是怎么称呼亲戚的。

长辈篇曾祖父:公太(太公)曾祖母:啊太(太婆)祖父:公公(啊公)祖母:婆婆(啊婆)外祖父:公公(姐公)外祖母:婆婆(姐婆)父亲:啊爸(老竇)母亲:啊妈(阿姆、爱里)岳父:老丈人(昌佬)岳母:丈yi娘(昌婆)祖父的兄弟:伯(ba)公、叔公祖父的嫂子、弟媳:伯婆ke、叔婆ke祖父的姐夫、妹夫:姑丈公祖父的姐妹:姑婆po祖母的兄弟:舅公祖母的嫂嫂:舅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丈公祖母的姐妹:姨婆外祖父的兄弟:伯(ba)公、叔公外祖父的姐妹:姑婆外祖母的兄弟:舅公外祖母的姐妹:舅婆爸爸的哥哥:啊伯;其妻子称:伯咩(mei)爸爸的弟弟:啊叔;其妻子称:叔咩(mei)爸爸的姐妹:姑姑妈妈的兄弟:舅舅(啊舅);其妻子称:舅咩(mei)妈妈的姐妹:姨姨(阿姨);其丈夫称:姨丈当然,如果家里同时有好几个称谓一样的长辈,一般就按大小或数字进行区分。

比如大姨、二姨,大舅、二舅……(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平辈篇兄弟:阿哥、老tai(第二声);其妻子称:嫂子、弟妹妻哥、弟:妻舅里妻姐、妹:妻啊姐、妻老妹(有称妻啊姨)姐姐的丈夫:姐丈妹妹的丈夫:老妹细爸爸的兄弟的孩子:堂兄弟姐妹爸爸的姐妹的孩子和妈妈这边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兄弟姐妹另外,由于是平辈,如果平时大家关系好,经常走动玩在一起的话,一般不会用那么正式的称谓去称呼对方,而是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相称。

小辈篇儿子:赖里;女儿:妹里(客家人习惯称儿子跟女儿叫啊妹)儿媳:心舅;女婿:细郞孙子:孙里;孙女:孙女姐姐妹妹的小孩:外甥/外甥女兄弟的小孩:侄里/侄女孙辈的小孩:孙细。

江西地方史论文

江西地方史论文

江西地方史论文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

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赣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客家聚居地。

他们在这里繁衍,在这里世代生存着,也为这个地方做出了他们自己的贡献。

那么客家人为什么会聚居在赣南,又在赣南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怎样辉煌的文化是本次论文写作的重点。

“客家"称谓为何得知,也就是“客家”的界说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未作出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

罗香林教授在《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中对客家作出这样的解释:“至于客家名称的由来,由在五胡乱华中原人民辗转南徙的时候,已有给客制度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户”的专称。

而客家一次,则为民间的通称。

”客家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其历史而言,它是一种移民文化;就其形式来看,它是宗法农民文化。

台湾客家学者陈运栋先生把它列为“移垦社会的文化”。

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的赣南,其客家文化凸显得更加醒目。

赣南客家文化主要体现在赣南围屋建筑、客家习俗、客家方言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对赣南客家文化做全面的介绍。

“赣南”,是指今江西南部现属赣州市管辖的(古代分属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的18个县市区,即章贡区、赣县、于都、兴国、信丰、会昌、安远、寻乌、龙南、定南、全南(以上为赣州府)、大余、上犹、崇义、南康(以上为南安府)、宁都、石城、瑞金(以上为宁都直隶州)。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世界各地的客家乡贤乡亲,最想了解的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民情,在赣州都能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第2期第38卷(总204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 G UN IV ERSIT Y(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No.2,2001G eneral No.204Vol.38“客家”称谓年代考刘丽川(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深圳518060)摘 要:从罗香林先生到近年的客家学研究者,对“客家”称谓出现的由来与年代不断有所讨论,然而一些讨论或因文献资料不足,或因对文献的理解有偏差,更在于未能寻得更多具体史料的支持,故而不是语焉不详,就是过于主观武断。

“客家”称谓出现的年代问题,是客家学理论架构上的一个重要关节点。

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客家史”也难于动笔。

笔者近年侧重研究清初“湖广填四川”和“迁海复界”所引发的客家移民运动。

这一考察经常涉及“客家”称谓问题。

本文即在对四川、广东、福建、台湾、南洋移民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客家”称谓的出现应在“客民第四次大迁徙”的康熙至乾隆年间,而且是以“他称”率先出现在广州府、肇庆府的粤语区域内。

“他称”转为“自称”,作为客家民系整体说来,则应是咸、同年间“土客大械斗”之后。

关键词:客家;客家称谓;客家第四次大迁徙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1)022*******收稿日期:2000203223作者简介:刘丽川(1945— ),女,江西广丰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客家”一词出现的由来与年代,一直是客家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罗香林先生到当今研究者均不断有所讨论[1](P41-42)。

然而,一些讨论的结果,或因文献资料不足,或因对文献的理解有偏差,更因始终未能寻得具体历史史实的支持,故而不是语焉不详,便是过于主观武断,不能令人信服。

笔者近年侧重研究清初“迁海复界”、“湖广填四川”、渡台湾和下南洋等所引发的客家移民运动。

本文即在这一考察基础上,利用文献对“客家”称谓之成因及出现年代作一系统探讨,望就教诸家。

一、“客家”称谓之成因及出现的地域、年代 清廷于顺治十八年(1661)颁布的“迁界令”,完全是针对郑成功的海上武装。

第一次“迁界”后,清政府认为未达至预期效果,于康熙三年(1664)“再迁”,即向后再退30里。

这个史实是众所周知的。

康熙二十二年(1683)朝廷宣布废止“迁界令”,次年完全解除“禁海令”。

历时23年的“迁界”,使得“迁界区”人散难归,田地荒芜。

为尽快恢复生产,康熙下达了一系列招垦劝农政策,从此时到雍正、乾隆年间,大量客民接踵而至,进入广东东南沿海地区。

这就是“客家”称谓出现的历史大背景。

1.1 成因有关“客家”称谓的成因,学者已有所论及。

最早谈及且作出全面、详尽分析者,莫过于清末翰林赖际熙。

由他撰写于民国九年的《赤溪县志》卷8《赤溪开县事纪》,二万四千余字,可以说是一篇论“咸同间土客械斗”的力著。

其中论及“客家”称谓:边界虽复,而各县被迁内徙之民能回乡居者已不得一二。

沿海地多宽旷,粤吏遂奏请移99民垦辟以实之。

于是惠、潮、嘉及闽赣人民,挈家赴垦于广州府属之新宁,肇庆府属之鹤山、高明、开平、恩平、阳春、阳江等县,多与土著杂居,以其来自异乡,声音一致,俱与土音不同,故概以客民视之,遂谓为“客家”云。

另外,(道光)《佛岗厅志》:“国初自惠、韶、嘉及闽之上杭来占籍者为客家。

”这里,再清楚不过地讲明了“客家”称谓的出现与“复界”诱发的“移民垦辟”直接相关;出现的原因就是众多的外来占籍者,在与土著杂居的地区,因语言不同,而被土著称为“客家”。

大规模迁徙而至的垦民,不仅带来与土著有别的语言,而且也将本群体所具有的各种文化特征,所遵循的文化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等毫无遗漏地带了进来,与土著民形成两个类型各异的文化圈。

由此,在“土客杂处”的地区,土著群体才觉得有必要为这一外来群体起个名字,以示区别,遂为“客家”。

所以,也可以说“客家”称谓是不同区域文化相互排斥的产物,是区域意识强化的结果与标志。

1.2 地域关于“客家”称谓最早出现的地域,也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闽南人和广府人之间,是闽南人首先使用“客家”称谓的。

因为“广东本地人从其传统的用语习惯来看,没有把由外地迁入广东的人称为‘客’的习惯”[2](P131-132)。

此观点可以商榷。

刘镇发先生认为,“客家”称谓始于明末清初,尤其是在和广府人冲突时产生的[3](P80),这一观点较为接近史实,但将年代上限上推至“明末”,却是早了点儿。

下面就此问题分省进行讨论。

1.2.1 福建“迁海复界”对福建社会同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为这场灾难实始于此。

前文已谈及清政府从“迁界”中不仅没有获得益处,反而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粤、闽两省的巡抚、总督等地方要员屡屡上书,力谏开界。

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10月22日得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田地应给民耕种,户部派出工部侍郎金世鉴、副都御史呀思哈往浙江,工部尚书杜臻与内阁学士石柱赴粤、闽,巡视督察复界区“给民耕种”、“紧要地方仍应作何防守等事宜”。

杜臻在《闽粤巡视纪略》卷一中记录下了行前康熙与己的对话:皇上问:“勘视将先何省?”臣臻对曰:“将始广东。

”皇上问:“何以不先福建?”臣臻对曰:“臣等先至广东,令彼处百姓及时承垦,庶不误春耕之时。

”皇上曰:“独不误福建垦耶?”臣臻对曰:“福建督抚方安插投诚,未暇协理开垦。

臣等以其间先竣粤事,次至闽省。

诸臣已暇可以会商,且闽土节候比粤稍近。

”皇上颔之。

由该段的对话内容,可以看出闽、粤两省复界情况的差异,即承垦者的组成大不相同:粤地是招徕的“百姓”,闽地是“安插”下的“投诚”人等。

经翻查有关历史文献,得知众多的“投诚”者,大致是被清廷称为“海贼”和“山寇”的两部分人:“海贼”者,乃郑成功之部属也;“山寇”,则为拥戴前明宗室的明军诸部及地方武装。

仅以《福建通纪》卷12中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郑成功部属。

仅从六次(康熙元年———康熙十八年)(1662—1679)投诚人数较集中的事例计算,官员4736名,兵丁136643名,眷属人役79657名。

上述数字并非郑氏投降人员全部记录,其余零星先后投降的几百人、几千人和不断从台湾逃归者,因篇幅不赘述。

另外,康熙二十二年郑克 (郑经之子)及余部在台湾投降后,有相当数量的官兵陆续被“护送”返大陆安插,具体人数未载,但应在数万人上下。

第二,拥明及前明军诸部。

康熙十六年———康熙十九(1677—1680)年间,福建的地方武装林惟仁部;江机、杨一豹等率领的前明军及前明宗室成员朱铳 麾下部分投降者就有数字纪录,以达三十二万二千四百余人,实际人数保守一点说,也应在三十六万人左右。

被清廷视为“山寇海贼”的众庶,绝大多数是福建省内因迁界而失去耕田、捕鱼生计的沿海迁民。

从康熙十九年4月至11月,福建总督姚启圣不断上疏,申述安插投诚官兵的益处、难处,并且向朝廷请求开界。

姚启圣认为“投诚者不难于招抚,而难于安插,而更难于安插之久远不变”,因此,姚启圣多次急请福建边界开还。

为消除朝廷对开界的担忧、顾虑,姚启圣在康熙十九年4月“为请将界外田地给与投诚官兵屯垦事本”的奏题中对其可行性详加论述。

奏疏终于在康熙二十年2月批准,福建沿海开始展界,安插投诚。

在康熙二十年10月22日的“姚启圣001题为安插投诚官兵开垦界外田地事本”中,保留下当时对投诚人员的安插标准,资料十分珍贵,现摘录如下:查将福(州)、兴(化)、漳(州)、福宁各府、州属界外田地有主者,听民复业,无主者分给投诚官兵开垦,浩荡皇仁,诚为得所。

但赤穷孤身,界外既无室庐,复乏牛种,实难播种。

臣随传集道、镇、府、厅公议,分别投诚总兵每员给田50亩,牛种银11两;副将每员给田35亩,牛种银8两;参、游、都每员给田30亩,牛种银7两;守备每员给田25亩,牛种银6两;千把总每员给田20亩,牛种银5两;兵丁每名给田12亩,牛种银3两;文官每员给田30亩,牛种银4两。

内有官兵自己原有界外田地领回者,不给别田,照例给银,以为资本。

使若辈各安生业,编入家甲,分垦田地,照例起科。

则官及兵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P237)正因为福建展界区从政府指导行为上是安插本省的投诚人员,它没有向外发布招垦指令,就不可能有移民潮出现,这是福建、江西客民不向福建沿海运动、反而“舍近求远”地往广东流布的原因之所在。

所以,福建展界区不会存在什么“土”与“客”的问题,当然就不具备产生“客家”称谓的各种社会要素了。

1.2.2 广东承如前文所说,广东复界区是鼓励招垦的政策,所以只要稍稍查阅一下清初广东“复界区”诸县的县志,满眼都能见到将外来移住者称为“客”的记录,因篇幅所限,仅以新宁县(今台山)、新安县(今深圳)二县县志的“学制”条为例。

其一:(道光)《新宁县志・经政略・学制》:乾隆五十二年……今据广东巡抚图萨布奏称,新宁县沿海地宽,先于雍正年间及乾隆五、六等年,有惠、潮各属及闽省人民曾、廖等姓陆续就耕,积至二千馀户,屡请入籍,皆为土著所阻。

乾隆二十九年,学臣边继祖奏请入籍加额,经部臣驳查,当将各客童等照例拨回原籍册报,兹客童廖洪复以乞请开籍,赴都察院具控。

钦奉谕旨查办,当即委员前赴新宁清查,现在客户共二千二百零四户,内有田粮庐墓,已符年例,难以回归原籍共四百零四名,以文艺粗通者百有馀名,请附籍新宁应试,仿照商籍及江西棚民、四川眉州等属之例,酌加文童二名、武童一名,另编客籍字号录取。

……其二:(嘉庆)《新安县志・学制》专列“客籍学额”,并注明:岁试取进文学二名、武学二名;科试取进文学二名。

又按曰:新安自复界以来,土广人稀,奉文招垦军田,客民或由江西、福建,或由本省惠、潮、嘉等处陆续来新承垦军田并置民业。

自康熙五十五年,奉例开设军籍文武学额各二名,至雍正十三年裁,并军民通考。

迨嘉庆七年,奉旨设客籍学额,岁试取进文武各二名,科试取进文学二名,拨入广州府学。

……出贡年分其捐纳贡监职员者,亦注明客籍字样,以免牵混。

两县志中频频出现的“客童”、“客户”、“客民”、“客籍字号”、“客籍学额”、“客籍字样”等等冠以“客”的词或词组所指称的对象,均明确地是我们所说的“客家民系”这个群体,它与元、明以前文献中出现的“客户”、“客籍”、“客人”的区别是无庸置疑的。

在这些记录中(含前文所引《赤溪县志》),我们看不出“广东本地人……没有把外地人迁入广东的人称为‘客’的习惯”(即使现代社会,在香港回归前,广东人把香港人也习惯性地称为“港客”),同样也看不出广东本地人称“客家”是受闽人称谓的影响。

实因“客家”一词,最先出现在乱难至极的“迁海复界”时的广东“复界区”及其邻近地带:广州府、肇庆府的沿海粤语地区,而且是以他称的形式率先出现在当地原住民口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