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郎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很重要的一位作家,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尤其令人津津乐道。司马相如被封为中朗将得志后,经常在外寻花问柳,夜不归宿,并有弃妻之意。有一天,司马相如派人送给卓文君一封信,信上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大字,并要她立刻回信。想着自己如此深爱对方,对方竟然忘了昔日月夜琴桃的美丽往事,就提笔写道:



一别之后,

二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思想,

千(般)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千言万语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稀;

九重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 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 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 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偶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唉!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郎


最早写作数字诗的作家是南朝宋时的诗人鲍照,其《数诗》是:

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驾,斋祭甘泉宫。
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六乐陈广坐,组帐扬春风。
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
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如范云的《数名诗》:

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
三河尚扰攘,循橹起橨榅。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
五十又舒旆,旗帜日缤纷。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
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
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十难康有道,延首望卿云。

像唐代诗人权德舆的《数名诗》就是按传统的写法: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栗。
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剌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宋欧阳修的《数字诗》也是如此:

一室曾何扫,居闲虑俗平。二毛经节变,青鉴不须惊。
三复磨圭戒,深防悔吝生。四愁宁敢拟,高咏且陶情。
五鼎期君禄,无思死必烹。六奇还自秘,海寓正休兵。
七日南山雾,彪文幸有成。八门当鼓翼,凌厉指霄程。
九德方居位,皇猷日月明。十朋如可问,从此卜嘉

亨。

传为元人徐再思所作:“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清人黄焕中的《闺怨》:“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如:元人王克恭的《武夷九曲棹歌次朱文公韵十首》:

仙家卜地自玄灵,曲曲溪流彻底清。更识武夷君住处,天风长送洞箫声。
一曲矶头上小船,道人指点过前川。丹炉几处无踪迹,惟有深林锁翠烟。
二曲溪环玉女峰,彩云为佩水为容。虽然不入阳台梦,仿佛巫山十二重。
三曲岩中太古船,风波不到自年年。桃花流水杳何处?不见鱼郎为可怜。
四曲金鸡唱晓岩,碧萝犹似羽毵毵。梯云欲为登临句,拂袖青蓝下碧潭。
五曲苍茫一径深,当时桃树已成林。东风未识刘郎面,一片桃花一片心。
六曲维舟望九湾,苍屏峰下鸟关关。老仙院落迷荒草,谁伴空山日月闲?
七曲盘旋上石滩,灵湫千丈依篷看。数声铁笛来何处?惊起苍龙作雨寒。
八曲岩头鼓阁开,山光云影自昭回。何人为拂溪边石,待我携琴去复来。
九曲行穷思悄然,白云飞尽见晴川。由来此地人间别,为问仙家第几天?



如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三十六回中的一首律诗: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慢乾坤。

诗中的数字由十开始,向一倒排,中间五、三嵌入句中不居句首,而又用“两”代二。



再如清人况周颐在他的《餐樱庑随笔》中就载有一首限溪、西、鸡、齐、啼五韵,中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千、万、丈、尺诸字的数诗:

六曲围屏九曲溪,尺书五夜寄辽西。银河七夕秋填鹊,玉枕三更冷听鸡。
道路十千肠欲断,年华二八发初齐。情波万丈心如一。四月山深百舌啼。

这首诗将数量词不按顺序嵌入诗里,可视为数位诗得一种变格。

数字从一到十,单纯来看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巧妙地运用它,进行艺术加工,嵌入诗歌,结构精巧,能使诗歌形式奇异,读起来琅琅上口,趣味横生,有独特的风格。如描写乡村图景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的诗有:
其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其二:一年收出二年谷,三家有余四家足,举目五六七里内,八九十幢高楼矗。
再如解放前四川重庆市一家晚报登过这样一首描绘中学教师饥寒交迫生活的诗:“一身平

价布,两袖粉笔灰,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七天一星期,八方逛几回,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
一到十,在上面几首诗歌中运用自如,令人拍手称奇。

还有的以数字开头,组成数字组诗,这个应该算是嵌名诗的一种特殊形式了,但历来作品不多,如:元人王克恭的《武夷九曲棹歌次朱文公韵十首》:
仙家卜地自玄灵,曲曲溪流彻底清。
更识武夷君住处,天风长送洞箫声。

一曲矶头上小船,道人指点过前川。
丹炉几处无踪迹,惟有深林锁翠烟。

二曲溪环玉女峰,彩云为佩水为容。
虽然不入阳台梦,仿佛巫山十二重。

三曲岩中太古船,风波不到自年年。
桃花流水杳何处?不见鱼郎为可怜。

四曲金鸡唱晓岩,碧萝犹似羽毵毵。
梯云欲为登临句,拂袖青蓝下碧潭。

五曲苍茫一径深,当时桃树已成林。
东风未识刘郎面,一片桃花一片心。

六曲维舟望九湾,苍屏峰下鸟关关。
老仙院落迷荒草,谁伴空山日月闲?

七曲盘旋上石滩,灵湫千丈依篷看。
数声铁笛来何处?惊起苍龙作雨寒。

八曲岩头鼓阁开,山光云影自昭回。
何人为拂溪边石,待我携琴去复来。

九曲行穷思悄然,白云飞尽见晴川。
由来此地人间别,为问仙家第几天?

宋朝理学家邵雍的《蒙学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七八座,八九十枝花”。通俗平易,和谐别致,展现出一幅朴实自
然的乡村风俗画。
乾隆《飞雪》诗的故事版本太多,这里就不多讲了: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再如下一首,方孝孺的《闻鹃》: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
三声思逐白云飞,四声梦绕荆花树;
五声落月照疏棂,想见当年弄机杼;
六声泣血溅花枝,恐污阶前兰茁紫;
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坐无言泪如雨。
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
今日身在金陵土,始信鹃声能白头。
大势将去的悲哀深深地笼罩在方孝孺的心头。一样的鹃声,不一样的心境,“物是人非”的感伤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数字镶嵌其中,起到了特殊的修辞效果。

递减相对比较少,如明代吴承恩《西游记》 第三十六回的《明月夜静图》: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山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这首诗通过数字写出各类人物准备归家的种种情态,衬托出一幅夜静月明图。诗中的数字由十开始,向一倒排,中间五、三嵌入句中不居句首,

而又用“两”代二。

还有同篇数字递增又递减的,更是少见了:

下面这首千古绝唱的《怨郎诗》是一代才女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据说,当时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这封《怨郎诗》。司马相如看到这首数字诗之后,越看越觉愧对妻子,于是赶回故乡,把卓文君接来长安一起生活。并从此杜绝犬马声色,兢兢业业做学问,终成一代辞赋大家。卓文君坚强果决,既富浪漫色彩、敢于追求爱情,但又能理智的化解婚姻危机,充满感性又不失聪慧: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
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
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似水,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
你为女来我做男。

数字混嵌类
指的是诗词中不按顺序镶嵌入数字,而起到一种新奇的表述效果。但至少嵌入的数字要在三个以上才算。
诗中数字不按顺序排列,这种变化,从唐代就已开始。唐代诗人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斤。……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些数字安排在诗中,完全无规律可寻,以适应文意为主。此外,唐五代以后的一些禅诗、劝善诗以及偈颂诗等,有的也将数字嵌入句中,但并不一定置于句首,也是正规数字诗的一种变形。越到后来,变化越多。

数字诗在闺中甚为流行,如下几首:
清完颜恽珠《闺秀正始集?吴学素小传》云:“吴学素,字位贞,江苏娄县人,编修顾伟权室,著有《荫绿阁诗草》。位贞诗才敏捷,相传徐澹园尚书雅集东山,以《闺怨》命题,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半、双等十八字。一时名宿均棘手,顾太史以语位贞。援笔伸纸,立就一律,艺林传诵。诗云:‘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
《正始续集》载蓝燕《闺怨》诗一首,诗云:“六七鸳鸯戏一溪,怀人二十四桥西。半生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蚕作百千丝已尽,鸟生八九子初齐。谁怜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残双玉啼。
数字反复类,即指同一数字在句中反复出现。最典型的当是“一字诗”,另文专述,这里谈谈其他的数字。
如元徐再思的《双调 水仙子 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反复“一”和“三”两个数字。
1再如明代诗人梅鼎祚《水乡》: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全诗句句不离“半”字,描绘出一幅幅“烟柳”、“雨花”、“渔艇”、“人家”的水乡图画,而这些景物都具有半隐半现、空幻迷离的朦胧美,惟妙维肖,栩栩如生。反复“半”这个数字。
又如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夕照之下,暮江波光粼粼,瞬息变化的奇景:受到光照多的江水呈现出红色,而受到光照少的江水呈现出碧绿的色彩,带给诗人沉醉愉悦之情。同上反复。
清代李密庵有首《半半诗》写道: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掺,会占便宜只半。
诗中的“半”字反复多次,颇含哲理,告诫世人为人处事要讲究“适度”,尤其是面对利欲,更要适可而止。
再如,诗仙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反复“一”和“三”两个数字。
明代朱元璋《咏鸡鸣》: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反复“一”和“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